PPtutor

中组部:把存在问题但不到严重违纪违法程度的干部调整下来

中组部:把存在问题但不到严重违纪违法程度的干部调整下来 9/20/2022 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难点是解决能下问题,主要是怎样把那些存在一定问题、但还不到严重违纪违法程度的干部调整下来。 据中新社星期二(9月20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规定》公开发布之际,中组部负责人就《规定》修订和贯彻实施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这位负责人称,从实际情况看,干部队伍整体上是过硬的,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但也存在一些与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不适应的现象,尤其是有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庸懒散躺、推拖绕躲,严重贻误事业发展。 负责人说,修订过程中,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聚焦突出问题。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难点是解决能下问题,主要是怎样把那些存在一定问题、但还不到严重违纪违法程度的干部调整下来。这次修订重点围绕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细化完善具体情形、调整程序、调整方式等。二是加大推进力度。在适用范围上,将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增列为参照执行范围;在具体情形上,严格干部管理标准,体现严的主基调。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四是注重衔接协调。 谈及这次修订的主要变化,该负责人称,修订新增六条内容,整合、删除七条,涉及干部下的渠道、适用范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主要情形、分析研判、核实认定、调整程序、调整方式、工作责任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整合下的渠道。重点围绕解决能下问题,对此前规定的到龄免职(退休)、任期届满离任、健康原因、问责、党纪政务处分等渠道进行整合,突出了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组织调整。现有党内法规制度已有明确规定的,留下制度接口,不重复规定。 第二,充实完善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主要情形。坚持对干部高标准严要求,重点针对近年来从严管理干部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从政治表现、理想信念、斗争精神、政绩观、执行组织纪律、担当作为、能力素质、工作作风、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了不适宜担任现职的15种具体情形。 第三,优化核实认定和调整程序。《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方面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责任,强调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定期分析研判考核考察、巡视巡察、审计、统计等情况,准确识别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优化了调整程序,明确在核实认定环节,可以根据需要与干部本人谈话听取说明;在组织决定前,根据干部双重管理规定,要求主管方按规定程序征求协管方意见。 第四,增加调整安排方式。根据新修订的公务员法等制度规定,对此前规定的“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的表述作了修改,增加了“提前退休”调整安排方式,明确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可办理提前退休。为破解职数制约瓶颈,对调整安排时有关超职数报批和消化问题作出专门规定。 Source 中共提15项干部不适任现职情况 包括家人移居境外 世界新闻网 9/20/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二十大召开前夕,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即日实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运行,提出包括家人移居境外等共15种不适宜继续任职现有职位的情况。 新华社报导,「规定」列出15种情形的领导干部,应当及时予以调整,包括:政治能力不过硬;理想信念动摇;担当和斗争精神不强;政绩观存在偏差;独断专行或者软弱涣散;组织观念淡薄,不严格运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领导能力不足;品行不端,行为失范;裸官或配偶、子女经商;因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一年以上等。 澎湃新闻报导,这是自2015年「规定」试行版公布以来,时隔7年中共中央再次对规定进行完善,今年8月19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修订,9月8日发布。 比较明确的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情形,从原来的10条,修订为15条。例如「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或者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及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经认定确属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这一添加的情形之一,明确了「下」的具体标准,增强了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制度的刚性。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在干部任用上「能上不能下」,特别是「不能下」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干部队伍的管理。除了因为违法违纪被查办、被「一票否决」、「退居二线」等非下不可的硬性规定外,很少有领导干部因为「不适宜担任现职」被调整下来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对「不适宜担任现职」认识偏差,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具体认定和操作中不能严格按照规定运行。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打破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打破一些干部「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下」的思维定式,打消一些干部「做碌碌无为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想法,从制度上减少干部「不能下」的组织阻力。 Source 习普会后中方态度转变 专家: …

中国教育部:十八大以来逾八成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国

中国教育部:十八大以来逾八成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国 9/20/2022 自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超过八成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星期二(9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为在海外的留学生,开通了国家留学人才回国就业服务平台。 刘锦也说,中外合作办学为缓解疫情导致的出国留学受阻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锦说:“我们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畅通国内国际教育循环,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我们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教育外事管理体系,确保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Source 中共提15项干部不适任现职情况 包括家人移居境外 世界新闻网 9/20/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二十大召开前夕,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即日实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运行,提出包括家人移居境外等共15种不适宜继续任职现有职位的情况。 新华社报导,「规定」列出15种情形的领导干部,应当及时予以调整,包括:政治能力不过硬;理想信念动摇;担当和斗争精神不强;政绩观存在偏差;独断专行或者软弱涣散;组织观念淡薄,不严格运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领导能力不足;品行不端,行为失范;裸官或配偶、子女经商;因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一年以上等。 澎湃新闻报导,这是自2015年「规定」试行版公布以来,时隔7年中共中央再次对规定进行完善,今年8月19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修订,9月8日发布。 比较明确的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情形,从原来的10条,修订为15条。例如「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或者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及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经认定确属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这一添加的情形之一,明确了「下」的具体标准,增强了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制度的刚性。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在干部任用上「能上不能下」,特别是「不能下」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干部队伍的管理。除了因为违法违纪被查办、被「一票否决」、「退居二线」等非下不可的硬性规定外,很少有领导干部因为「不适宜担任现职」被调整下来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对「不适宜担任现职」认识偏差,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具体认定和操作中不能严格按照规定运行。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打破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打破一些干部「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下」的思维定式,打消一些干部「做碌碌无为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想法,从制度上减少干部「不能下」的组织阻力。 Source 习普会后中方态度转变 专家: 习多年来最谨慎低调一次 纽约时报 9/17/2022 习近平对乌克兰战争的“担忧”凸显中俄关系局限性 ANTON …

王毅:中美谁也替代不了谁 谁也打倒不了谁

王毅:中美谁也替代不了谁 谁也打倒不了谁 世界新闻网 9/20/2022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就中美关系提出中国的五个「确定性」。王毅表示,中美谁也替代不了谁,谁也打倒不了谁。美方要尽快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停止对中国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停止搞排除中国的小团体、小圈子。 北京日报报导,王毅19日在纽约与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代表成员座谈交流。王毅说,中美关系陷入建交以来的低谷,不少人担心中美将进入新冷战。针对当前中美关系前景中的确定性越来越少,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他阐述了中国的五个「确定性」: 一是中国自身的发展前景是确定的。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将规画制定中国下步发展蓝图和目标。中国的经济体量足够大、韧性足够强。中国实现现代化,14亿多人迈向共同富裕,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和发展机遇。 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确定的。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准开放的新体制,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 三是中国对美政策是确定的。中美两国制度不同,是各自人民的选择。中美谁也替代不了谁,谁也打倒不了谁。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拜登总统多次强调「四不一无意」,关键是美方要尽快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 四是中国继续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度是确定的。中方欢迎美国企业在华发展,将继续提供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美经贸应该多做加法而不是减法,拉手而不是松手,拆墙而不是筑墙。对各自关切,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协商不要胁迫。美方应停止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停止搞排除中国的小团体、小圈子。 五是中国同美方开展多边协调的意愿是确定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为此,必须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尤其是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Source 王毅见基辛格:中美当务之急是管控台湾问题 9/20/2022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星期一(19日)在美国纽约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强调,当务之急是妥善管控台湾问题,否则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祝贺基辛格将迎来百岁诞辰,称赞基辛格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为中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王毅还说,今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中美应该认真总结好50年交往的有益经验。中国大陆对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美方的所作所为却与此背道而驰。 他引述基辛格曾经的警示说,中美关系已经处在“冷战的山脚”。中美之间爆发“新冷战”,不仅对中美、对全世界都将是灾难。美方应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回归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正轨,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王毅强调,当务之急是妥善管控台湾问题,否则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台、美参议院审议《台湾政策法案》、有关协防台湾的言论,都严重挑战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王毅说:“实现和平统一是我们的最大愿望,也将为此尽最大努力。”必须看到,“台独”越猖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就越消减。中国有句老话:宁失千军,不丢寸土。这就是中国大陆人民的意志和决心。如果触犯《反分裂国家法》,中国大陆必将依法采取坚决行动,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王毅强调,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美方就应认认真真回归一个中国本义,明明白白反对和制止“台独”。 中国外交部也公布,基辛格回顾了当年同中国领导人达成“上海公报”的历史经纬,说应认识台湾问题对于中国大陆的极端重要性,美中之间要对话而不要对抗,应打造和平共处的双边关系。 Source 拜登:中国若武力统一台湾 美国会出兵防卫 …

中共提15项干部不适任现职情况 包括家人移居境外

中共提15项干部不适任现职情况 包括家人移居境外 世界新闻网 9/20/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二十大召开前夕,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即日实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运行,提出包括家人移居境外等共15种不适宜继续任职现有职位的情况。 新华社报导,「规定」列出15种情形的领导干部,应当及时予以调整,包括:政治能力不过硬;理想信念动摇;担当和斗争精神不强;政绩观存在偏差;独断专行或者软弱涣散;组织观念淡薄,不严格运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领导能力不足;品行不端,行为失范;裸官或配偶、子女经商;因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一年以上等。 澎湃新闻报导,这是自2015年「规定」试行版公布以来,时隔7年中共中央再次对规定进行完善,今年8月19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修订,9月8日发布。 比较明确的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情形,从原来的10条,修订为15条。例如「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或者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及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经认定确属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这一添加的情形之一,明确了「下」的具体标准,增强了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制度的刚性。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在干部任用上「能上不能下」,特别是「不能下」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干部队伍的管理。除了因为违法违纪被查办、被「一票否决」、「退居二线」等非下不可的硬性规定外,很少有领导干部因为「不适宜担任现职」被调整下来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对「不适宜担任现职」认识偏差,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具体认定和操作中不能严格按照规定运行。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打破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打破一些干部「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下」的思维定式,打消一些干部「做碌碌无为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想法,从制度上减少干部「不能下」的组织阻力。 Source 习普会后中方态度转变 专家: 习多年来最谨慎低调一次 纽约时报 9/17/2022 习近平对乌克兰战争的“担忧”凸显中俄关系局限性 ANTON TROIANOVSKI, KEITH BRADSHER 2022年9月16日 在俄罗斯官方媒体发布的一张照片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在乌兹别克斯坦会晤。 POOL PHOTO …

RSM

王毅见基辛格:中美当务之急是管控台湾问题

王毅见基辛格:中美当务之急是管控台湾问题 9/20/2022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星期一(19日)在美国纽约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强调,当务之急是妥善管控台湾问题,否则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祝贺基辛格将迎来百岁诞辰,称赞基辛格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为中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王毅还说,今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中美应该认真总结好50年交往的有益经验。中国大陆对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美方的所作所为却与此背道而驰。 他引述基辛格曾经的警示说,中美关系已经处在“冷战的山脚”。中美之间爆发“新冷战”,不仅对中美、对全世界都将是灾难。美方应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回归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正轨,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王毅强调,当务之急是妥善管控台湾问题,否则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台、美参议院审议《台湾政策法案》、有关协防台湾的言论,都严重挑战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王毅说:“实现和平统一是我们的最大愿望,也将为此尽最大努力。”必须看到,“台独”越猖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就越消减。中国有句老话:宁失千军,不丢寸土。这就是中国大陆人民的意志和决心。如果触犯《反分裂国家法》,中国大陆必将依法采取坚决行动,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王毅强调,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美方就应认认真真回归一个中国本义,明明白白反对和制止“台独”。 中国外交部也公布,基辛格回顾了当年同中国领导人达成“上海公报”的历史经纬,说应认识台湾问题对于中国大陆的极端重要性,美中之间要对话而不要对抗,应打造和平共处的双边关系。 Source 拜登:中国若武力统一台湾 美国会出兵防卫 中央社╱华盛顿 9/19/2022 美国总统拜登在18日播出的访问中表示,假如中国侵犯台湾,美国部队将会出面防卫。 路透引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访谈报导说,当被问及美军是否会防卫台湾时,拜登回答说:「是的,如果事实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攻击的话。」 当被要求阐明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否意味着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同的是,假如中国侵台,美军的男男女女将会保护台湾,拜登回答说:「对。」 美联社报导,白宫官员在这场专访后说,美国对台政策不变,也未说明美方是否会出兵防卫台湾。拜登先前就有类似的发言,但发言时机正值美中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在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上月初访台后,而白宫也都随即澄清美方政策不变。 Source 拜登告诫习近平:若支持俄罗斯 美会叫停投资 世界新闻网 …

顿巴斯和赫尔松将于9月23日至27日举行公投

顿巴斯和赫尔松将于9月23日至27日举行公投 文 / 陈婕洺 9/20/2022 (早报讯)乌克兰东部地区顿巴斯和南部的赫尔松将于9月23日至27日就加入俄罗斯举行公投。 亲俄官员米罗什尼琴科(Denis Miroshnichenko)星期二(9月20日)说,人民委员会裁定,投票将于9月23日至27日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举行。 俄国在入侵乌克兰之初便完全控制了卢甘斯克,但卢甘斯克州州长盖代(Serhiy Gaidai)星期一(19日)说,乌军已完全控制了卢甘斯克州村庄比洛戈里夫卡(Bilohorivka),正准备收复整个卢甘斯克州。 赫尔松地区的亲俄官员米尔萨尔多(Vladimir Saldo)同日则在社交媒体发声明称,该地区也将在9月23日至27日举行公投,称“赫尔松地区进入俄罗斯联邦将保护我们的领土并恢复历史正义”。 随着乌军反攻行动持续传来捷报,亲俄的分离主义者纷纷抓紧在几个由俄军占领的地区协调加入俄罗斯的公投行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星期二说:“从一开始……我们一直在说,各自领土的人民应该决定他们的命运。” Source 俄祭高薪并出动募兵车 吸引志愿役投入对乌作战 中央社 | 俄罗斯罗斯托夫 9/18/2022 俄罗斯军队正在为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募集签约入伍者,运用行动募兵卡车来吸引志愿役,还提供每月将近3000美元薪俸的诱因。 路透报导,俄国南部城市罗斯托夫(Rostov)市中心一座公园,昨天就停着这样一辆特种单位的卡车。卡车侧边移除后,露出一个行动办公室。 身穿迷彩服、戴着黑色面罩的军人,向有兴趣的路人展示他们的枪枝,一边分送彩色手册,手册标题为「签约服役─真男人的选择」。 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未公开军方损失数字,西方情报单位则预估,双方都损失了数万人。 莫斯科3月25日曾公布有1351名俄军丧命、3825人受伤,之后就未正式公布阵亡人数。克里姆林宫上周表示,并未讨论以全国动员来增强部队。 …

英国女王下葬,全程高清图片视频回顾: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余晖,走了

英国女王下葬,全程高清图片视频回顾: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余晖,走了 9/20/2022 史上超长待机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葬仪式,将于当地时间9月19日举行。 在伦敦和温莎两地将会有游行仪式,并将在电视和广播上播放。 根据英国政府官方发布的信息,国葬仪式全程将持续约6个小时。 这场国葬是自温斯顿·丘吉尔1965年去世以来,在英国举行的首次国葬。 今天英国大部分地区将陷入停顿,参加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 英国政府宣布这一天为官方假日,允许人们吊唁,大部分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公共办公室和大多数企业将关闭。 英国所有的麦当劳,约1200家门店将关闭至下午5点。 大部分必胜客和外卖店将在葬礼结束后一直关闭到周一下午2点。 出于对已故君主的尊重,不仅大部分零售场所纷纷关门,连同几家医院也推迟了非紧急手术。tesco将全天关闭 当地时间9月19日早上8点,几位守卫完成了14小时的最后一次守夜任务。 结束最后一次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站岗。 上午9:40,游行活动已经开始预热。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欢呼声。 上午10点44分,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将从威斯敏斯特宫运往威斯敏斯特教堂。 几分钟的列兵后,女王灵柩出现。 上午11点,国葬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并将于上午11点55分左右,在全体默哀2分钟后结束。 国葬仪式结束后,游行队伍将开始穿过伦敦。列队将从威斯敏斯特教堂一路行至惠灵顿拱门。 游行队伍将经过圣殿,议会广场,白厅,骑兵卫队阅兵场,骑兵卫队路,广场和宪法山。 示意图 在惠灵顿拱门,女王灵柩将被转移到国家灵车前往温莎。当灵车驶离惠灵顿拱门时,游行队伍将行皇家礼礼,并奏国歌。 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将由国家灵车沿着南马车道运送到阿尔伯特纪念堂,然后在那里前往温莎。 下午3点10分,灵车队伍将沿着阿尔伯特路和长路前往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 移交仪式将于下午4点在圣乔治教堂举行。 女王葬礼仪式的观礼区域,从威斯敏斯特教堂到惠灵顿拱门。 …

美国汽修工47岁转行 51岁当上主治医生 实现梦想

美国汽修工47岁转行 51岁当上主治医生 实现梦想 极目新闻 9/19/2022   51岁的美国大叔卡尔·阿拉姆比的从医之路和大多数医生都不一样。在干了25年汽修工后,他决定转行,当一名医生。据福克斯新闻网9月19日报道,在医学院学习了9年后,阿拉姆比终于在今年实现了自己儿时的医生梦,成为俄亥俄州希尔克雷斯特医院急诊室的一名主治医生。   据了解,卡尔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医生梦,但由于家里太穷,负担不起医学院的学费,他只能先把梦想搁置一边。   “我来自俄亥俄州的东克利夫兰,70年代中期,我们一家搬到了郊区。当时,要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很难,为了养家糊口,我的父亲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母亲则留在家中照看6个孩子。”卡尔说。   在卡尔的记忆里,很长一段时间,家里都要靠政府救济和福利。“虽然我很想成为一名医生,但生活环境不允许。当你的脑袋里想的都是吃饭穿衣这些问题时,是很难专注于学习的。”   为了养家,卡尔在上高中时就在当地的一家汽车配件店找了份兼职工作,帮着老板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查。卡尔干得很努力,19岁时,他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汽修店。   卡尔的汽修店慢慢有了起色,在此期间,他和一位治疗师结婚,并且有了孩子。事业和家庭都圆满的卡尔决定作出改变,在他34岁那年,他考入俄亥俄州的乌尔苏拉学院,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我晚上学习,白天继续干汽修。”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选择汽修是生活所迫。”卡尔说。   卡尔告诉记者,他原本打算读一个商学学位,但没有想到的是,学院要求该专业的学生修一门生物学。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卡尔重新燃起了对医疗事业的信心。   “我觉得人体似乎是我见过的最复杂的东西,这总是让我很着迷。”卡尔说。   重拾医生梦后,卡尔于2010年在俄亥俄州的凯霍加社区学院学习医学预科课程。与此同时,他还在当地的一家医院做志愿者,“我在这家医院的急诊科、泌尿科和神经内科都待过。”   之后,卡尔被克里夫兰州立大学录取,在5年多的时间里,卡尔一边学习医学课程,一边兼顾汽修店的生意,“我总是在周末、晚上或者是清晨学习,同时还要兼顾着汽修店。我不能突然放弃之前的事业,毕竟家里有很多账单要付。”   2015年,卡尔进入东北俄亥俄医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为4个孩子的父亲,卡尔要在学习的同时处理不少孩子们的事,“这也让我学会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   2019年,47岁的卡尔从医学院毕业后,在急诊科担任住院医生;今年,卡尔在俄亥俄州希尔克雷斯特医院担任主治医生,正式开启自己作为医生的职业生涯。在干了25年的汽车修理工作后,他完成了从汽修工到医生的转身,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Source 被德州送到华府的29岁无证移民:现在每周可赚600多元 世界新闻网 9/19/2022 来自委内瑞拉的29岁无证移民艾列罗斯(Lever Alejos),今年7月被德州政府以免费巴士载到华府释放。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他,在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对面广场露宿一夜之后,落脚游民收容中心。纽约时报报导,两个月之后的现在,艾列罗斯说,由于一无所有,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出头,所幸在华府地区找到许多任务作机会,每周可赚600元至700元之间,可以汇钱回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