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2022年谷物收成 料达5000万公吨 文 / 陈婕洺 7/06/2022 (早报讯)乌克兰农业副部长维索茨基星期三(7月6日)说,乌克兰2022年的小麦大部分都具有制粉品质,并预计今年的谷物收成至少会有5000万公吨。 但乌克兰农业部同日指出,在7月的首六天,乌克兰的谷物出口量同比下降了68.5%至16.3万公吨。 乌克兰粮食贸易联盟(UAG)指出,乌克兰今年可以收获2080万公吨小麦和2730万公吨玉米,并在7月开始的新2022/23年度出口1000万公吨小麦和玉米。另外,农民今年还可以收获900万公吨的葵花籽油及165万公吨的油菜籽。 UAG补充说,乌克兰农产品的出口将取决于乌克兰黑海港口的封锁情况,预计出口量在25至3150万公吨之间。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是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国。乌克兰指责俄罗斯封锁乌方港口,阻止乌克兰粮食出口。 俄罗斯总统普京否认阻止乌克兰粮食出口,指乌方在黑海水域布设大量水雷,危及航行安全。此外,普京也不忘淡化乌克兰粮食对全球市场的影响,重申乌克兰国内只囤有约500万公吨小麦,仅占全球产量的0.5%,对世界粮食供应的影响微不足道。 Source 基辛格: 俄乌战争将以3种方式收场 这结果是俄胜利 中时新闻网 7/04/2022 英国《旁观者週刊》(The Spectator)2日刊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专访,基辛格在专访中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可能会以3种结果收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在瑞士达沃斯(Davos)世界经济论坛上建议乌克兰割让领土给俄罗斯: At the World …
Category: Breaking News & Top Stories
华人游黄石 遭大熊爬车窗狂舔玻璃 竟是这个原因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佛罗里达州的华人Lily一家房车游,6月下旬来到黄石公园熊世界(Yellowstone Bear World),一只硕大的黑熊突然爬到正在行驶中的房车上,并一直在窗玻璃上狂舔。当时与大熊只有一窗之隔的Lily分析,之前有一只蜜蜂撞死在车窗上,大概因此招来了喜欢蜂蜜的黑熊。 Lily一家6月28日开着房车在黄石熊世界游玩,这是一座以熊为主题的野生动物园,游客们可以一边开车,一边观看车外的野生动物。 Lily拍摄的视频显示,当天下午3时左右,一只黑熊从路边草坪走到车道上,准备穿越马路,一开始黑熊离房车约有七八米远的距离,它缓步往前走,Lily的丈夫也将车速放慢,跟在大熊后面,并保持一定距离。 前面行走的大熊走了一段路后突然停下来,Lily的车也跟着赶紧停了下来,此时几米远的大熊竟然转身,朝着房车径直走过来,并且越来越近。坐在车内的Lily一家,都被大熊的奇怪举止吓了一大跳,视频中可以听到Lily连声低叫:「天哪,天哪,它这是要干嘛?」 有那么几秒钟,大熊就停在车底正前方一动不动,房车主人还在猜测大熊的目的,突然一颗硕大的黑脑袋探了上来,大熊纵身一跃,开始在车前窗使劲往上爬。 Lily回忆当时情景,「我坐在副驾驶室上,熊脑袋就在面前晃,离得非常近,蛮吓人的,脑袋特别大,就这样顶在车窗玻璃上,不知道它到底想干嘛。」 从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熊当时的一举一动,身边的丈夫叮嘱Lily不要发出任何动静,就在一家人被眼前这幕场景吓呆时,趴在车上的大熊突然开始狂舔车窗玻璃。直到这时,Lily才明白过来这只熊的真正意图,她解释说当天上午,汽车雨刷器曾经夹死过一只小蜜蜂,熊爬上来后就一直在舔蜜蜂所在的玻璃位置,「那个位置我记得很清楚,因为要拍车外照片,我还觉得这只残余的蜜蜂挡了镜头,想着要清理一下。」 为保证游客安全,进园时工作人员要求所有车辆关闭窗户,Lily认为他们一家与黑熊近距离相遇纯属巧合,「食物的吸引力太大了,一只残留在车窗上的蜜蜂竟然引来大熊。这只熊开始过马路时就离我们比较近,它的嗅觉又特别敏感,闻到了撞死在车窗玻璃上的小昆虫留下的味道,这是我唯一能想到大熊爬上车的理由。」 在和大熊近距离接触时,Lily坦言有些紧张,倒是十多岁的儿子比较镇定,「儿子说不要理它,过一会它无聊了就会走,熊也没有进一步拍玻璃想要破窗,我们就一直安静地等着。」Lily后面的四五部车也跟着停下来,大家都在车上耐心等待这只黑熊的动静。 很快的,园区一辆皮卡车载着工作人员赶到,视频中可以看到,还在狂舔玻璃窗的黑熊,听到远处传来工作人员的调用声,它侧身回头看了一下,一开始还不愿离去,停顿了几秒钟,显然舍不得眼前的美食。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之下,这才依依不舍下车离去,并朝着皮卡车疾步跑了过去。看到眼前大熊生动的样子,Lily一家禁不住笑出声来,完全忘记了先前的紧张,「工作人员应该在叫喊熊的名字,他们朝夕相处,比较熟悉,熊一听到饲养员的召唤就赶紧跑回去了。」 整个过程有惊无险,Lily表示遭遇这样的事应该比较少见,「如果没有这只残留的蜜蜂,熊就不会搭理我们的车。而且园区内大部分熊都有休息游玩的专门场所,它们或游泳或睡觉,我们那天总共碰到两只走在路上的熊,这一只刚好离我们比较近,嗅觉又特别敏感,才发生这样的故事。」 对于这次独特的经历,Lily补充道,「其实我们并没有觉得当时处境危险,紧张肯定是有的,但毕竟是在野生动物园里发生,相对比较安全,如果是在野外遇到这样的事情,那就非常可怕,熊可能会砸玻璃,对我们发动攻击。」 Source 研究发现熊猫食竹历史可追溯到600万年前 7/03/2022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采自云南昭通水塘坝晚中新世(距今约700万年至600万年)遗址始熊猫伪拇指化石进行研究后认为,大熊猫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有专门吃竹子的习性。 据中新社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晓鸣,连同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邓涛、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吉学平与科研同行合作,完成了对伪拇指(也称第六指)和臼齿化石的研究后发现,始熊猫具有最早的增大的桡侧籽骨(即伪拇指),已经形成“拇指”对握功能。 不过,自中新世晚期以来,熊猫的“拇指”没有进一步增大,因为熊猫在抓握竹子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蹠行式(前后脚掌接触地面)走路的承重功能,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这一分担体重的限制可能是熊猫的伪拇指从未演化成完整手指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简陋的“拇指”表明,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已经起源。 …
洛华人护锦鲤装电网吓浣熊 同伴被电 浣熊英勇救友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动物世界有丛林法则也有情义!洛杉矶县阿罕布拉市华人为保护自家锦鲤,结果浣熊对鱼冷酷无情,对同伴却是不离不弃,有情有义。一只浣熊见同伴被电,英勇扑身撞断电网,救出同伴。 阿罕布拉华人鹿强的家有一鱼池饲养锦鲤多年,几年前发生一场「灭门式的血腥大屠杀」,导致家里养的锦鲤全部被咬死;这场屠杀的始作俑者就是浣熊,然而浣熊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又养的几只锦鲤,近来频频来骚扰,让鹿强忍无可忍。 鹿强说,他住的地方和蒙市的山相连,不过现在浣熊不仅住在山边,已经泛滥到到处都是。尤其他怀疑有一窝浣熊住在他家附近,所以常来骚扰。几年前锦鲤一夜之间被「灭门」的血腥惨案,让他记忆犹新,早上起来时家里像被打劫一样,地上全是血,场面恐怖。浣熊把鱼抓上来咬死吃两口就丢的到处都是,鱼肚子被拉出来,鱼头丢在地上,养鱼的人都恨死浣熊,因为浣熊牙齿很尖利,喜欢吃鱼但是很浪费,是不好好珍惜食物的败家子。 他说,后来养的锦鲤少,只有五六只,并因浣熊会游泳但不会潜水,所以他把鱼池加深,还增加一些躲避的屏障,增加了浣熊捕猎的难度。但是浣熊还是经常来,有时最多一次来三只,让锦鲤常年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浣熊是群聚动物园,家庭观念很强,时常拖家带口的来。而且干事很有策略,通常是把鱼池围起来,一个赶一个抓。浣熊还会游泳,常跳到鱼池里游来游去,顺便喝水,但游泳池里因为有漂白粉,它们不爱去。 鹿强多年来和浣熊斗智斗勇颇有经验。他说,半夜12点到4点期间是浣熊的活动时间,他特别安装摄像头,监视它们的一举一动。还装了一个400伏电的电网,电压不算高,主要是吓退浣熊。两周前有一只浣熊被电网打到水里,所以长了记性,让锦鲤有一段时间有平静生活。但3日晚上又有两只浣熊来了,其中一只大概忘了电网的事,直接撞在电网上,发出痛苦惨叫。另外一只看同伴遇灾,没有撒腿就跑,反而有情有义的来救助。救助方式也很特别,它没有直接去拉同伴,而是用身体来回撞电网,直到电网断掉没电,才两只一起跑。 鹿强说,几乎每个养鱼的人都有类似的惨痛教训,浣熊肆无忌惮,对鱼下手太狠。他要坚决保护他的锦鲤,绝不退缩,如果下次浣熊再来,也绝不手软。 Source 研究发现熊猫食竹历史可追溯到600万年前 7/03/2022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采自云南昭通水塘坝晚中新世(距今约700万年至600万年)遗址始熊猫伪拇指化石进行研究后认为,大熊猫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有专门吃竹子的习性。 据中新社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晓鸣,连同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邓涛、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吉学平与科研同行合作,完成了对伪拇指(也称第六指)和臼齿化石的研究后发现,始熊猫具有最早的增大的桡侧籽骨(即伪拇指),已经形成“拇指”对握功能。 不过,自中新世晚期以来,熊猫的“拇指”没有进一步增大,因为熊猫在抓握竹子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蹠行式(前后脚掌接触地面)走路的承重功能,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这一分担体重的限制可能是熊猫的伪拇指从未演化成完整手指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简陋的“拇指”表明,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已经起源。 这项古生物研究重要成果论文,新加坡时间6月30日夜间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线发表。 也是论文共同作者的邓涛研在论文发表当天,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属于食肉目的大熊猫是熊科中一个高度特化的成员,它已演变成一种专注的植食性动物。大熊猫与其“同门兄弟”不同,因为它有许多绝技,使大熊猫能够适应于专门吃竹子的生活。 Source 黄石公园美洲野牛失控 科州男救小孩被牛角戳中 受伤送医 世界新闻网 6/30/2022 …

机票变便宜 华人大妈为何还不愿回中国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Source 中放宽125国入境措施 赴中机票可望降价 中国新闻组 7/03/2022 中国近日陆续宣布放宽约125国入境规定,同时允许美国公民经第三国转机到中国,亦即持有效新冠检测阴性证明的美国公民,可申请并获得从美国或第三国入境的绿色健康码。这是两年半来中国首次较大规模「微松绑」入境规定,已使入境航线搜索量大增,估计美国赴中机票价格可望略降。 6月2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将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7」减半为「7+3」。不少中国驻外使领馆也发布了对外籍人员「适当放宽」赴华签证申请手续的通知。 路透、德国之声报导,中国驻美国大使馆1日发布通知称,中国将继续放宽对于美国公民的入境限制,允许通过第三国中转再入境中国。根据新的政策规定,按要求持有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美国公民入境中国,从美国直飞或通过第三国过境都可以申请所谓的健康码「绿码」。此前,中使馆只会给从美国搭乘直飞中国航班的美国公民授予绿码。 中国对其它国家的公民对大约125个国家放宽了相应的限制措施。包括取消和简化了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洲、日、韩等国家的部分入境防疫措施,包括不再要求登机前12小时内进行抗原检测,不再指定检测机构等。 中国驻德国使领馆1日发布通知,从2日起,自德国赴华人员可选择从德国乘直航航班或者赴其他国家中转赴华。申请人须在始发地和中转地分别进行检测,并且申请健康码。中国驻英国大使馆6月30日发布新规定,前往中国人员申请健康码可选择出示任何一家英国合法检测机构的核酸证明。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也发布通知称使馆不再指定检测机构,中资企业和项目人员申请「健康码」按照普通人员要求进行检测;对赴华路线和中转次数不限制等。 虽然中国对入境限制「微松绑」,但从德国赴华的航班仍然是「一票难求」,美中机票价格甚至高达上万美元,同样也是「一票难求」。中国放宽入境措施后,估计相关机票价格可望略降,但受限航班仍有限,以及不少海外中国人回国在登机前必须同时进行多项检测等不便,降幅恐有限。 澎湃新闻报导,国务院6月28日宣布放宽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后,携程的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当天,跨境航线尤其是入境航线搜索量大幅提升,当日跨境航线搜索量比前一天增长31%,其中入境航线搜索量环比增长54%。其中,日韩、欧洲及大洋洲入境航线搜索量环比增幅最高,分别为77%、68%及67%。目前欧洲入境航班均价呈一定下降趋势,预估随着入境需求进一步释放,大学生占比较高的航线,势必会迎来更多学生入境潮。 Source 中国放宽对美公民入境限制 允许经第3国转机 中央社/华盛顿 7/02/2022 根据中国驻华府大使馆今晚发布通知,中国将放宽对美国公民的入境限制,允许经由第3国转机者入境,松绑为遏止新冠疫情而实施的规定。 路透报导,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旨在最大程度降低来自国外染疫旅客的风险,但也为国际旅行带来许多障碍,包括限制中国公民的护照核发和换发,以及严格的入境隔离要求。 根据最新政策声明,希望进入中国、持有效阴性证明的美国公民,现在可以申请并获得从美国或第3国前往的绿色健康码。中国大使馆过去只将健康码给予直接从美国起飞的美国公民。 中国近期也放宽对其他国家公民的相同限制。 …
华尔街日报:俄军将乌克兰最大核电厂当军事基地 中央社 | 基辅 7/06/2022 「华尔街日报」报导,占领乌克兰札波罗热(Zaporizhzhia)核电厂的俄军部队,正在将这座欧洲最大的核能发电厂改造成一个前线军事基地,加剧了电厂和员工数月来的安全危机。 俄军入侵乌克兰8天后,于3月4日凭借优势火力占领这座核电厂。距厂内6座反应炉仅数百公尺的训练中心遭砲击起火,幸未酿成灾难。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报导,占领电厂的500多名俄罗斯士兵最近部署了重型火砲,并在提供反应炉冷却用水的水库沿岸铺设人员杀伤地雷。乌克兰部队控制水库对岸约5公里外的一些城镇,但他们知道攻击电厂很不容易,因为在运转中的核反应炉周围进行砲战,其危险不言而喻。 俄军新的武器配置有效保护核电厂不受乌军反击,也创下受审慎监管的核能产业前所未见的案例:一座核电厂被缓慢转变成军事要塞。俄军每天都在这座规模排名世界前列的核电厂四周部署武器,用以巩固对前线的控制。目前俄军在乌克兰南部的推进陷入停滞。 俄军原已配置格勒(Grad)火箭发射器、战车和运兵车,6月又在厂内烟囱阴影下部署龙卷风(Smerch)多管火箭发射车。工厂周围挖掘了壕沟,军警犬进驻临时搭建的犬舍里。俄罗斯国营核子企业(Rosatom)的高级技术人员在核电厂地下碉堡中创建了总部。 附近札波罗热市仍由乌克兰控制,派驻当地的一名欧洲官员说:「他们把核电厂当成火砲的基地。他们晓得乌克兰不会对来自该厂的攻击进行反击。」 乌克兰国防官员表示,就算乌军能发动传统军事行动夺回核电厂,他们目前专注于对东北部的哈尔科夫(Kharkiv)和南部的赫松(Kherson)两个城市发起反攻。 乌克兰前国防部长札戈罗德纽克(Andriy Zagorodnyuk)称:「这似乎是俄罗斯的策略之一,拿重要基础设施当盾牌。我们不会攻击那个核电厂…唯一的途径就是包围它,拿下周围地区,并要求他们离开。」 札波罗热距世界最严重核灾发生地点车诺比核电厂(Chernobyl)仅480公里,核电厂员工和他们的家人担心,札波罗热核电厂日益军事化,可能导致另一场事故。一名员工的妻子说:「他们不了解他们在那里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发生什么后果。」 仍然管理这座电厂的乌克兰国家核电公司(Energoatom)今天表示,俄军威胁要排空厂里的冷却池,他们怀疑乌克兰抵抗战士将武器藏在池子里。这可能对核电厂构成严峻挑战,该厂依靠供应稳定的过滤水来冷却反应炉和耗乏燃料棒。 Source 基辛格: 俄乌战争将以3种方式收场 这结果是俄胜利 中时新闻网 7/04/2022 英国《旁观者週刊》(The …
全球唯一一款新冠预防药物获批准入中国大陆 7/06/2022 海口海关5日发布消息称,海口海关所属博鳌机场海关日前为中国大陆首次进口的中和抗体Evusheld(恩适得)完成入境特殊物品审批,货值共计2198.02万元人民币,该药品主要用于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40 kg)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前预防。 “Evusheld在海南获批,标志着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可以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药物,在中国大陆首次先行先试准入。”药物落地医院博鳌乐城瑞金海南医院技术拓展部负责人王芳介绍。(转自中国新闻网) Source 俄罗斯宣称已全面控制卢甘斯克州 掌控丰富资源将发起新攻势 联合早报 7/03/2022 利西昌斯克失守,意味着俄罗斯完全掌控蕴含丰富资源的卢甘斯克州,还能以这座城市作为重新集结的基地,向斯拉夫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巴赫穆特等顿涅茨克州城市发起攻势。 (莫斯科/基辅综合电)俄罗斯宣称已占领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州最后的堡垒利西昌斯克,完全控制这个州。 若属实,这将是俄方的重大突破,他们下来将能更深入推进乌东顿巴斯地区。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星期天(7月3日)说,俄军拿下了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周边村庄,完全包围这座城市,并在市内与乌军交战。 俄国防部随后发声明宣布,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向总统普京报告,俄军与乌东分离主义地区“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民兵已全面控制这座城市,“解放”了整个卢甘斯克地区。 俄罗斯在开战初期,因攻打乌克兰首都基辅不果后,转战顿巴斯地区的卢甘斯克州与顿涅茨克州。 在姐妹城市北顿涅茨克(Sievierodonetsk)上个月沦陷后,利西昌斯克已是乌方在卢甘斯克州仅存的据点。 乌方尚未证实俄军是否已攻下利西昌斯克,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顾问阿列斯托维奇此前一天说,他不排除利西昌斯克沦陷的可能。 泽连斯基周六发表全国讲话时则说,俄乌双方持续在整个顿巴斯前线激战,并指敌军也在加大对哈尔科夫地区的攻势。 利西昌斯克失守,意味着俄罗斯完全掌控蕴含丰富资源的卢甘斯克州,还能以这座城市作为重新集结的基地,向斯拉夫扬斯克(Sloviansk)、克拉马托尔斯克(Kramatorsk)、巴赫穆特(Bakhmut)等顿涅茨克州城市发起攻势。 斯拉夫扬斯克市长星期天说,这座城市当天遭受狂轰滥炸,造成“许多”人伤亡。 俄国防部星期天也宣布,俄军空袭了乌东哈尔科夫市的军事设施,以及乌南尼古拉耶夫(Mykolaiv)一个外国雇佣兵使用的基地。 俄军还说,他们的空防系统在靠近乌克兰边界的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地区(Belgorod),击落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发射的三枚圆点-U(Tochka-U)集束导弹。别尔哥罗德官员说,此次袭击造成至少三人死亡,11栋住宅楼与39栋房屋受损。 俄罗斯已多次指乌克兰对俄境内实施空袭,尤其是别尔哥罗德地区。 另外,俄罗斯盟友白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周六称,乌克兰“约三天前”向白罗斯发射导弹,被白罗斯军队拦截了下来。他指乌克兰意图“挑衅”,并再度否认乌克兰战事。 …
美中较劲 白俄总统:下一个”划分世界”战场在这里 倍可亲 7/05/2022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近日公开预告,中亚将是下一个「重新划分世界」的战场,其中一个迹象便是俄罗斯总统普廷在对乌战争持续之际,选择造访中亚地区稳固盟友关係。 根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导,卢卡申科本月2日指控,美国打算支配并塑造只有一个强势国家的国际体系,任何「抬头的人」都会被美方试图打压下去。他认为,目前已有一些迹象表明,中亚地区将成下一个重新划分世界的全球级战场,包括普廷日前访问塔吉克和土库曼巩固与前苏联加盟国关係、乌兹别克政府指控该国动乱是西方势力在背后作祟等等。 卢卡申科又说,中亚正处于两难处境,一边是美国和欧洲,一边则是「大力帮助」该地区,同时被华府视为头号敌人的中国,他估计美方阵营与中国的斗争不久后将在中亚发生,届时整个世界将被分裂。 Source 基辛格: 俄乌战争将以3种方式收场 这结果是俄胜利 中时新闻网 7/04/2022 英国《旁观者週刊》(The Spectator)2日刊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专访,基辛格在专访中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可能会以3种结果收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在瑞士达沃斯(Davos)世界经济论坛上建议乌克兰割让领土给俄罗斯: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former …
华邮:共和党执政州拿联邦纾困补助做为减税之用 世界新闻网 7/05/2022 华盛顿邮报5日报导,包括佛罗里达州在内等共和党执政州,纷纷希望通过联邦政府的疫情补助款,达到州内减税的目的,有违法案宗旨。 报导指出,国会一年多前通过规模1.9兆疫情纾困包裹法案,将近20州的共和党首长如今则想尽办法,希望将纾困款项用在与纾困无关的项目之上,也就是填补减税措施留下的财政空缺;如此作法让防疫资援流失,对于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当地反而失去即早因应的准备。 以佛州为例,报导指出,今年5月汽油价格再创新高之际,佛州州长德桑提斯(Ron DeSantis)宣布州政府暂停征收燃料税(fuel taxes),至于2亿元的税收亏损,则由联邦政府在疫情初期发放的补助款填补。 联邦政府大手笔发放的疫情纾困经费如何使用,共和党籍州政府首长与白宫出现看法分歧。累计高达3500亿元的疫情纾困补助,国会明确要求款项不得做为各州政府推出减税政策之用。包括民主党籍西维吉尼亚州联邦参议员曼钦(Joe Manchin)在内等国会议员当时都说,联邦政府不应该承担州政府的税收减少,否则将导致严重预算漏洞。 对于疫情纾困补助不得做为州政府减税政策之用的规定,共和党籍州政府首长后来在联邦法院发动挑战,共有21州的州检察长在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等组织支持下向联邦法院提告,这些代表工商企业的组织则在立场倾向保守的共和党执政州力推企业减税政策。 报导指出,所有提告案件几乎都是共和党籍地方首长胜诉;共和党籍首长主张华府无权过问各州如何使用纾困款项或订定税务政策的论述,获得法院认同。 「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统计,在过去两个会计年度当中,全美有24州推出降低所得税、销售税等减税措施,虽然其中没有任何计划与联邦疫情纾困补助具有直接关联,但某些州是用联邦补助款项填补减税计划的财务空缺。 华盛顿邮报指出,州政府与地方政府使用联邦疫情纾困补助爆发争议,反映了华府对于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发放高达5兆元紧急纾困款项的监督问题。各种贷款、补助、支票发放及支持计划,总金额超过联邦政府2019会计年度规模,但层出不穷的诈骗、滥用等案例因此衍生。 Source 二战老兵庆百岁生日 叹美国不再充满希望 世界新闻网 7/05/2022 二战老兵迪克尔(Carl Spur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