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疫苗强制令遭最高法院否决 拜登:令人失望 世界新闻网 01/13/2022 拜登总统去年9月对百人以上企业员工下达疫苗强制令,最高法院13日否决这项命令,拜登随后发布声明表达「失望」,称这些要求完全基于科学与法律,他呼吁企业领袖持续奉行疫苗要求,保护员工、顾客和社区。 最高法院13日投票决定,否决拜登针对私人企业的疫苗强制令,但维持了医护人员需接种疫苗的规定。 拜登去年9月宣布,要求百人以上的企业,所有员工都要接种疫苗,否则就需每周检测病毒,并对违规企业祭出1.4万美元的罚款;大多数接受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或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的医疗机构,参与协助低收入家庭学前学童启蒙计划(Head Start Program)、由国防部资助学校等机构员工,都必须接种疫苗。 这预计影响8000万名私人企业雇员和1700万名医护人员,前者就占全美劳动力的三分之二。 随即有企业和州政府发起法律战质疑联邦政府的行政命令违法,也陆续有地方法院裁定违法,暂停拜登的行政命令;最高法院裁定,限制私人企业存在法律疑义。 美国政府对抗疫情再度面临挫败,拜登发布声明表示,他去年7月实施疫苗强制令至今,大幅增加疫苗接种人数,惠及军人、联邦雇员与包商、医护人员和大企业的劳工,若非如此,美国今天要面临更多新冠死伤人数。 The U.S. continues to see record-breaking numbers of COVID-19 cases driven by the …
Category: NEWS
南美犯罪观光客 锁定美亚裔行窃…逐州犯案逍遥法外 世界新闻网 01/13/2022 调查人员发现,南美窃盗集团、尤其是来自哥伦比亚和智利的窃贼,正以非法或使用免签证入境美国,四处作案;被称为「犯罪观光客」(crime tourists)的这些窃贼,通过网络研究下手目标,专门锁定全美各州的亚裔和中东裔有钱家庭,趁屋主不在家时行窃,每年盗窃价值数千万或数亿美元商品;由于找到了某种犯罪甜蜜点,他们可以逐州行窃并逍遥法外。 联邦调查局刑事调查部门监督特别探员海斯(Dan Heath)表示,「南美窃盗集团」在美国及印度、英国和澳洲等国采用类似策略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现在是我国的巨大威胁。」 警方最近一次破案是经过长达数年调查的结果;调查人员通过数个月追踪蛛丝马迹,在去年3月,将GPS追踪器放置在维吉尼亚州395号州际公路旁紧邻华府的亚历山卓市(Alexandria)一座旅店停车场的两辆汽车里,最后逮捕了一个专门锁定华府郊区的亚裔和中东家庭高级住宅的入室盗窃团。 他们连续两晚进入不同豪宅行窃,其中一间6000平方呎豪宅的屋主为南亚人,当时她人在维也纳。 维州费尔法克斯郡(Fairfax County)警方证实,车上四名男子均被捕,他们都是哥伦比亚人;警方指出,这一伙人与50多起盗窃案有关,当地因此损失逾200万元。另一个在马里兰州作案的集团,与另外近50起窃案有关,得手总金额为160万元;后者成员已被定罪。 调查人员指这种复杂的犯罪现象起源于南美洲,并遍及世界各地;当局称他们为「犯罪观光客」;联邦调查局估计,一旦来到美国,他们就会从一个州到另一个州进行数十起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 根据警方调查,窃盗集团通过网络搜索作案目标,动手之前先在锁定目标住处附近盯梢,等待没人在家的机会快速行动。 维州费郡警方从连续发生的案件中发现相同模式:豪宅、屋主为亚裔或中东裔,后门或窗户被砸,珠宝及奢侈品遭窃,但高价电器用品则没被偷。 费郡警察局探长宋山缪(Samuel Song,音译)用「鬼魅」(ghosts),形容这些不易追查的窃贼。 费郡警方表示,调查发现窃案成员与发生于乔治亚州的入室抢劫有关,组织成员与德州、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州发生的类似案件幕后组织也有关联;一个在加州作案的集团还曾利用干扰器让汽车遥控钥匙无法上锁,得以偷窃车内物品。 当局认为,亚裔和中东家庭成为目标,是因为窃贼认为他们有时将家庭财富购买黄金和珠宝,或比较可能经营依赖现金的企业,手中有大量资金。 以2019年2月为例,一家住在距华府不远的费尔法克斯郡大瀑布镇(Great Falls)的南亚家庭,发现自己价值150万美元的住处被洗劫一空,窃贼是在傍晚自后院玻璃门闯入,偷走金饰和大保险箱,损失高达数十万元。 专家说,由于非暴力财产犯罪的保释金通常很低,因此被捕窃贼通常很快就会获得保释金,然后流窜到其他城镇找寻下一个下手对象;由于这些罪行通常不符合联邦当局参与调查门槛,引起的关注较少。 Source ‘Crime tourists’: …
最大规模集中隔离:西安付出了什么 01/13/2022 来源 南方周末 截至2022年1月12日中午12时,西安在用443个隔离点,隔离了49678人,累计解除隔离22639人。这一规模,已超过此前所有城市。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称,隔离人员用个人和家庭的不便换来大家的安全,他们也是英雄。 病毒学教授常荣山说,对密接和次密接人群进行集中隔离,是因为他们所处环境并不满足居家隔离的防控条件。单人单间隔离安置,是阻断病毒传播的一个权宜之计。 与王怡然一起隔离的居民,有的在微信群里抱怨床太小,有的抱怨网速不好、马桶坏了。西安市商务局局长张选民表示,确实存在“服务保障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我们正在加紧改进”。 除却西安本地,周边的一些市县也接收了来自西安的隔离人员。汉中市西乡县发布公告称,转运西安高校师生的车辆直接从学校开至集中隔离酒店,司乘人员在汉中市集中管控,全过程与社会面无接触。 新年的第一天中午,在西安一家酒店隔离的张俊泽刚做完核酸,就看见酒店餐饮部的工作人员给他送上生日蛋糕和长寿面。旁边的医护人员见到此景,顺势给他唱起了生日歌。 这天是张俊泽生日。他录下视频,发到网上说:“这是我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半个月前的2021年12月18日晚,正在长安大学读研的张俊泽接到通知,自己所在宿舍楼发现一例新冠确诊病例。作为密接人员的他与同宿舍楼180名学生一起,被安排前往西安数个不同的隔离酒店,开始单人单间、为期14天的隔离。 2020年以来,包括石家庄、广州、郑州、南京、成都在内的多个城市在阻断新冠疫情传播时,均对密接和次密接人群采取了转运前往隔离点、“单人单间”集中隔离的措施。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公开信息,2020年2月初,武汉市设立了132个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5425人,后未见公开数据;2021年1月,石家庄有3.4万多人集中隔离;2021年7月南京发生疫情时,有3.26万人被集中隔离;这个数字在2021年8月的郑州和11月的成都,分别为1.6万人和2万多人。 根据西安此轮疫情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1月12日中午12时,西安在用443个隔离点,隔离了49678人,工作人员17193人,合计66871人;当日解除隔离186人,累计解除22639人。这一规模,已超过此前所有城市。 当集中隔离成为城市对抗病毒传播的常用手段时,西安提供了一个大规模集中隔离如何开展的观察样本。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实施转运和集中隔离是经过深入流调排查和专家实地研判后慎重作出的决定,是阻断疫情隐匿传播、实现“社会面清零”的关键措施。 1 单人单间,足不出户 “隔离也是战斗,隔离人员也是防疫战斗员,他们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用个人和家庭的不便换来了大家的安全,为全市抗疫默默付出和奉献,他们也是英雄。”在2022年1月5日的西安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徐明非这样评价接受集中隔离的市民。当时,西安已集中隔离42000余人。 张俊泽是西安较早一批开始集中隔离的市民。 西安本轮疫情来源为2021年12月4日巴基斯坦航班输入的德尔塔毒株。2021年12月14日,张俊泽所在的长安大学家属院检出3名核酸阳性人员,15日起,长安大学正式封闭管理。随后几天,这条由长安大学发现的传播链不断延长,关联数十位阳性病例,成为西安本轮本土疫情的一处集中暴发点。 一开始,张俊泽与舍友一起在宿舍楼隔离,那些天里,长安大学几乎每天都有校内新增的确诊病例。张俊泽每天都需要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确认自己与患者是否发生时空交集。12月18日晚,当所在宿舍楼出现确诊病例后,张俊泽与同楼的180名学生被安排到西安多个酒店,开始单人单间、为期14天的隔离。 在张俊泽酒店隔离的数天里,西安通过核酸筛查,也在不断发现新的确诊病例。12月22日,西安宣布全市小区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离市,所有中小学校停课,非生活必需场所暂时停业。 在12月17日以前,西安每日新增确诊均为个位数。12月25日,单日新增确诊首次破百达到155例,此后连续8天,单日新增确诊均超100例。 12月27日,西安单日新增确诊创历史新高达到175例。当晚11点左右,刚准备上床睡觉的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张志成接到辅导员电话,要求他立刻收拾好生活必需品,去学校B区宿舍隔离。 此前,张志成曾与学校一例确诊病例于同一时间在同一食堂就餐,成为了这名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当时接到电话还挺慌的。”张志成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晚和他因同样原因被隔离的学生大概有三十多人。 12月29日,国家卫健委研判西安疫情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有病例外溢至省内和省外的情况,风险人员排查和管控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当天,张志成被转移到学校附近的酒店,开展为期一周的酒店免费隔离。 …
英国相承认出席“封城派对”并道歉 孙微 辛斌 环球网 1/13/2022 “鲍里斯·约翰逊,如果你尊重英国人民,请告诉我们你是否参加了(唐宁街)10号派对。”在媒体爆出首相官邸违反防疫规定的“封城派对”丑闻后,英国《卫报》用了这样一个标题。约翰逊11日没有回应,12日,他无法再回避——在下议院,他承认出席了有关派对,并为此道歉。但此举能在多大程度上缓和他面临的危机很难说。 类似风波已不止一次发生,在很多人看来,作为防疫规则制定者,约翰逊及其身边人实在太过“双标”,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民众那么愤怒。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英国人认为约翰逊应辞职。约翰逊甚至在他领导的保守党内部引发反弹,因为地方选举几个月后将举行,保守党已经因连番风波而在民调中落后于反对党。 英首相承认出席派对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等媒体报道,约翰逊12日到下议院接受议员质询时,承认曾出席有关派对,并表达“由衷的歉意”,但拒绝辞职。 在当天的首相质询时间,约翰逊说,他在那场首相官邸花园的活动上停留了约25分钟,以便感谢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当时他“认为这是一场工作活动”。事后看来,他应该让每个人都回到办公室,并且应该找到其他方式来感谢他们。约翰逊称,他认识到疫情防控限制给民众带来的“痛苦”以及公众对“花园派对”事件的愤怒。他辩称,即使技术上这一活动可以被视为符合防疫规定,也会有数百万人不这么认为。他承认,“有些事情我们根本没有做对,我必须对此承担责任”。 事情源于10日约翰逊首席私人秘书雷诺兹的一封电子邮件被曝光。邮件中,他邀请100多名同事参加2020年5月20日的派对活动,鼓励他们“自带酒水”,最终约40人出席。11日,约翰逊派了一名官员代替他到议会回应相关问题。工党副党魁雷纳当时称,“他(约翰逊)可以跑,但他躲不掉。” 对于约翰逊12日的“答辩”,工党党魁斯塔默表示,首相几个月来一直在欺骗公众,现在必须因他“可悲的”借口和“可笑的”谎言而辞职。“他的辩词……他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参加派对,这太荒谬了,这是对英国公众的冒犯。”斯塔默说,“他终于被迫承认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当整个国家被封锁时,他在唐宁街举办豪饮派对。他现在会做一件体面的事辞职吗?”影子卫生大臣斯特里廷说:“这不是道歉,这是人们记忆中首相在下议院最可耻的表现。” 有媒体描述称,在这场激烈的问答中,反对党议员们排队要求约翰逊辞职,或者要求保守党的议员迫使他“出局”。法新社报道说,甚至那些通常支持约翰逊和保守党的报纸也在谴责他。英国《每日邮报》写道:“首相的派对完了吗?”《每日电讯报》的标题是:“约翰逊失去了保守党的支持。”《太阳报》嘲弄道:“这是我的派对,如果我愿意,我会低调行事。” 多数受访者认为他应辞职 11日公布的两份快速进行的民调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约翰逊应该辞职。根据民调机构YouGov的调查,56%的受访民众认为约翰逊应辞职,其中工党选民比例达82%,保守党选民有33%。认为约翰逊应该留任及无意见者分别占27%和17%。另一机构Savanta ComRes的民调显示,66%的受访者认为约翰逊应辞去首相职务,其中42%曾在2019年大选中投票给保守党。 《每日邮报》称,全英各地的民众为更大的利益而做出牺牲,但在唐宁街,却是派对时间。制定规则的人公然藐视规则,结果就是国家充满愤怒。 法新社称,在英国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充斥着人们的回忆,他们说自己遵守规则,即使家人、朋友生病或即将死于新冠病毒。“封城派对”展现的双重标准让他们愤怒。为官员提供道德建议的英国公共生活标准委员会负责人埃文斯表示,政府因新冠肺炎死亡率高而一再受抨击,但它却没有以身作则。 据英国《镜报》报道,很多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失去亲人的家庭表示“心被刺伤”,要求约翰逊接受警方调查并辞职。白厅执法人员格雷目前正在调查至少6项活动,其中4项有首相参与,报告预计下周公布。随着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表示已与内阁办公室联系,尽管尚未展开正式调查。 对保守党议员来说,外界持续不断的愤怒让他们越来越难以忍受。“你如何为站不住脚的人辩护?你不能!”保守党议员韦克福德12日在推特上写道。另一名保守党议员米尔斯早前公开表示,如果首相明知是派对却执意参加,“那他肯定‘活不下去’”。 “英国议会迎来新的一年,但发生的事情似曾相识。”BBC12日称,因不久前的“圣诞派对”丑闻,约翰逊政府曾希望人们的愤怒随假期而淡去,但过去48小时发生的事让这一切变得不可能。不少保守党议员同意米尔斯的观点,尽管还不打算公开表态。一些批评人士说,现在是约翰逊何时下台而非是否下台的问题。报道称,有些人发泄愤怒时使用了无法发表的语言。 保守党会有很多人“叛变”吗? “约翰逊及其政府再次被指控违反自己制定的封锁规则,这令他们的信誉受损,也影响其将重心移至其他事务上。”《纽约时报》称,如果约翰逊希望今年能把一系列危险的政治和道德失误抛到身后,那么他的希望在11日被粉碎了。对他来说,这是最新可能也是最危险的一次爆料,它重新引发人们对他诚实品质的怀疑,加剧人们指责他和他的助手不遵守他们加诸公众的规矩。 该报称,除了“寻欢作乐”,约翰逊还面临一系列丑闻,包括他在唐宁街公寓的昂贵室内装修,以及为一名受到道德挑战的保守党议员进行辩护。去年12月,近100名保守党议员反对约翰逊新的防疫限制措施,但危机在圣诞假期后逐渐消退。分析人士认为,约翰逊为自己在5月的地方选举前争取到喘息空间。但如果警方展开调查,派对事件很可能会在几周甚至更长时间继续处于舆论风口和中心。由于通胀和税收增加,英国人的生活成本被大大推高,约翰逊政府已经倍感压力。 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12日称,近几个月来,约翰逊的领导资历因争议和失误而严重受损。自去年10月26日以来,他遭遇的挑战至少有14次。有分析称,民意调查表明,有关派对丑闻的披露大大影响了民众对保守党的支持,使其失去了领先地位。如果持续下去,约翰逊的后座议员要求进行不信任投票的压力可能会增加。 …
全球首次,现实版“人面兽心” 环球科学 01/13/2022 “我无法给你一颗人的心,因为你没有那个资质。但我们可以用动物的。 上周五,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一位57岁的男子成为了史上第一个接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移植手术的人类。到现在,猪的心脏在他体内跳动了3天,尚未发现排斥反应,仿佛那就是他自己的心脏。男子名叫大卫·本内特(David Bennett),患有心力衰竭,病情已进入终末期,不靠机器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心肺功能。用本内特自己的话说:“要么死,要么移植。” 从术后情况看,基因编辑猪心脏移植没有让人体立即产生排斥反应。而接下来的几周依然十分关键,医生会严密监测这颗移植心脏的活动。假如基因编辑猪心脏能在人体内正常工作,这台手术可能会成为一座里程碑。因为长久以来,脏器衰竭的人们常常要依靠他人捐赠的器官来延续生命。但能用于移植的器官数量严重不足,科学家也一直在动物身上努力寻找替代品。假如基因编辑猪心脏能减少患者对他人捐赠心脏的依赖,等待移植的人们便有更多生存的可能。 1 如何将猪心脏移植给人? 猪的许多器官与人类器官高度相似,但异种移植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对外来的组织或者器官产生排斥反应,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科学家之所以要对猪进行基因改造,主要就是为了抑制这些排斥反应,避免患者的免疫系统去攻击来自猪的心脏。研究团队一共敲掉了猪的4个基因,其中3个基因的表达产物,都会引发免疫排斥:没有这些基因,排斥反应可能就会减弱。另外,他们也为猪插入了6个来自人类的基因,这是要避免猪心脏在人体里发生凝血,降低排斥的风险。还有一个被敲掉的基因没有介绍,那是负责控制猪和猪体内器官生长的基因,避免心脏长得太大。往人体里移植猪心脏前,科学家已用狒狒做过多次实验,而实验结果告诉他们,若不控制猪只的生长,它的心脏可能会大到狒狒胸腔难以盛放的地步。 比如,一只1岁的正常公猪体重大约450磅(~204公斤)。相比之下,这次为本内特提供心脏那只1岁的基因编辑小猪,体重仅有240磅(~109公斤)。医疗团队将小猪的心脏取出后,放进一台灌注设备里安全保存,让离体器官的生理活性得以维持,直到移植前的那一刻。手术在当地时间早上8点半开始,医生要将本内特自己的心脏取出,再把猪心脏移植到他的身体里。整个过程持续了8小时以上,手术结束时已近黄昏。马里兰大学的外科教授巴特利·格里菲斯(Bartley Griffith),是这个异种移植项目的负责人,也是主刀医师。他在手术后感叹道:“移植给人体的猪心脏产生了脉搏,也产生了血压,那就是患者的心脏。”在团队看来,猪心脏在人体里正常地工作着,那是他们从未见过却梦寐以求的景象。 手术前,患者本内特的心脏已无法为全身泵出足够的血液,仅靠一台名叫ECMO的设备来维持心肺功能。正因如此,那时本内特完全离不开床,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50天。医生也明确告之,他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心力衰竭与心律不齐,这些病症的严重程度,令本内特失去了接受常规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资格。对他来说,如果想活下去,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马里兰大学的实验性疗法,也就是这次猪心脏移植,即便结果不可预测。 虽然,异种器官移植技术还没有获得许可投入适用,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有“同情使用”(compassionate use)条款,当患者面临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医疗状况,且仅有实验性疗法这一种选择的时候,就适用这项条款。本内特在新年前夕拿到FDA的特别许可,这才有机会接受移植。而移植后的前48小时,也称为超急性排斥期(hyperacute rejection phase),器官可能发生缺血或坏死。如今,本内特已安全度过这48小时。尽管他依然用ECMO设备维持着心肺功能,不过有猪心脏正常跳动,医疗团队计划让他慢慢脱离那台机器。此外,医生也对本内特施用了一些抗排斥的药物,其中有一种实验性药物,也有些传统药物。他们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持续关注患者体内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并已经做好准备帮他度过难关。本内特想活着,还想出院。一旦他成功了,其他处在相似困境的患者也会获得希望。 2 为何用动物器官救人命? 此前,我们所熟悉的器官移植,通常是同种异体移植:将人类捐献者的器官移植到有需要的人身上。但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样,这种做法有个很大的问题:器官短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全球只有不到10%的器官移植需求能得到满足。在美国,平均每天就有10人因为等不到合适的移植器官而死去;而在我国,有30万人在苦苦等待合适的器官,但每年只有约16000个器官能够被成功移植。 正是由于这样巨大的供需不平衡,异种移植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异种移植指的是将非人类的动物的活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或灌注到人体内。由于动物可以批量养殖,异种移植的供体来源将极大地拓展。 实际上,这种听起来很先进的医疗方法,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尝试了。1667年,法国医生让-巴蒂斯特·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将羔羊血输入一名15岁少年体内,治好了他的高烧。这也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给人输血的案例。 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尝试进行异种的器官移植,包括肾脏、心脏、肝脏等。不过,最开始人们青睐的是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狒狒等,因为它们与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看上去最适合的灵长类动物,用作人类器官移植的供体有诸多的缺陷。1984年,美国一名叫斯蒂芬妮·费·比尤克莱尔(Stephanie Fae Beauclair)的女婴由于患有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接受了一个来自狒狒的心脏,成为了第一个接受异种器官移植的婴儿。但仅过了21天,她就因为免疫排斥而去世。这一事件给异种移植泼了一盆冷水,这名女婴也成为了著名的“费宝宝”(Baby Fae)。除了依旧存在的排斥反应,非人灵长类作为供体还存在其他问题:容易引发伦理争议,跨物种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很高,饲养和繁育困难,器官大小不匹配,等等。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我们更为熟悉的一种动物——猪。猪具有产仔量大、成熟快、体型大小和生理特性与人较为接近、跨物种传播病原体风险较低等一系列优点,这使得它们在实际应用中价值更高。 …
华为强攻芯片封测 反击美国切断芯片技术 世界新闻网 01/12/2022 华为正强攻芯片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封测,相关技术和设备供应较少受美国公司控制,此一策略可降低美国拦路挡道带来的影响。 日经亚洲评论引述知情人士报导,华为攻封测的实例之一是最近与福建省的渠梁电子合作。后者扩大泉州厂的产能,协助华为将其先进的芯片封装设计投产,并测试部分芯片堆栈和封装技术。 福建省政府是华为强攻封装的最强力支持者之一,该公司也在其他省分寻找合作伙伴。 华为同时加紧努力,希望从日月光在内的领先供应商延请专家鼎力相助。 华为另与内地巨擘例如京东方联手,开发皮肤级芯片封装技术。 根据日经,这些举措是华为不断设法提升其整体芯片产能的其中一环。仅在2021年,华为的投资部门就收购或增持国内超过45家科技公司的股份,比2020年多出逾1倍。去年约有70%的投资是在半导体相关供应商。 封测已成为三星、英特尔和台积电等全球芯片大厂,寻求生产性能更强大芯片时的重要战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周三在台北举行的英特尔论坛上强调封装重要性时指出,芯片的封装,加上先进的生产方法,将有助芯片业未来10年维持、甚至超过摩尔定律的步伐。 封测的吸引力在于,这个领域存在多家非美国的设备供应商,意味大陆公司能发展不受美国制裁影响、自力更生的供应链方面。相较下,先进芯片制造和加工的生产线由少数美国设备制造商主导,如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和科磊(KLA)。 Counterpoint Research科技分析师Brady Wang指出,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受害日取深的华为,自然要找出关键领域以提升技术和押注新一轮的投资,「然而,对任何公司、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完全自力更生。美中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所有国家、地区和公司都必须确保一些关键优势和重要技术,稍后在全球舞台上谈判」。 Source 华为首次公布“天才少年”成果 11/27/2021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含金量颇高的“天才少年”项目一直备受关注,获聘者的背景、薪酬段位也是公开的,但他们的工作内容却很神秘。华为日前罕见地公布了其中一位“天才少年”钟钊取得的成果:在入职不足一年的时间里,钟钊与团队开发的技术被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 据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昨天(26日)报道,华为员工网络社区11月初发布的一篇题为《种下一颗种子,繁衍成一片森林》的文章,介绍了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年薪201万(人民币,43万新元)的钟钊博士事迹,以及他入职华为后的成绩。 文章介绍,在入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钟钊与团队把AutoML技术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做到了在业界第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的突破。此后,又研发端到端像素级AutoML流水线,成功将视频摄影原型算法的复杂度降低百倍,再次突破业界与学术界的极限。 AutoML(Automated Machine …
戴耳机站月台边 纽约华女险遭推铁轨 世界新闻网 01/12/2022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纽约市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及暴力案件频频发生,引起亚裔社区的担忧;日前一名亚裔女子在地铁月台等车时险些被一名非洲裔男性游民推下铁轨,幸亏一名华男发现,及时出声吓走对方,才没酿成伤亡事故。 居住在布碌仑(布鲁克林)的林麦克表示,本月3日在曼哈顿西4街地铁站时,目击令他震惊的一幕;当时一名亚裔女子戴着耳罩式耳机,站在地铁月台的边缘等车,身后一名看起来精神不正常的男性游民不断接近,她却全然不知。 林麦克表示,直到该名男子贴近在其身后时,女子还是听着耳机里的音乐,丝毫没有察觉到不对劲;男子这时擡起双手又默默放下,仿佛在等待时机要推落对方下轨道,林麦克于是走上前接近两人。 游民发现林麦克的身影后,两人先是对视了一眼,见对方还是没有移步的打算,他于是喝斥一声并再走上前一步,男子才走开;就在他犹豫要不要提醒该女子时,列车刚好驶入地铁站,她随即上车离开。 林麦克说,那名游民还在月台上来回走动,嘴里不停碎碎念,几次还将双手擡起在空中挥动,看起来就像是在练习推人的模样,很是可怕;他也表示,由始至终该名女子都没有发现自己身处险境,让他感到相当无语,若没人及时介入,女子很可能就遭遇不幸。 他说,纽约市治安每况愈下、加上游民滋事,大众应该随时提高警惕;而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经常遭受暴力对待的群体,亚裔更是该谨慎。但事件中的女子不仅戴着耳机降低警觉性,还站在月台黄线的边缘,让自己成为容易下手的目标,希望将此事件分享给大众,务必要小心。 Source 法拉盛枪响 华裔男遭当街射杀 嫌犯在逃 世界新闻网 01/11/2022 皇后区法拉盛(Flushing)10日傍晚发生一起枪杀案,一名中年华裔男子被另一名华男当街开枪射杀,一枪毙命在颈部,现场街边及积雪上还留有血迹,截至10日晚,嫌犯仍在逃;警方封锁案发现场附近街区进行调查,直至深夜。 根据警方消息,辖区109分局10日傍晚5时许接到报警电话,表示位于法拉盛41大道132-44号街边有一男子躺在路边流血不止;警方到场后,将伤者送到附近医院,医生声明他不治。 根据警方消息,死者为一名44岁的华人男子,嫌犯也是华裔,当街开枪射杀,致命伤在颈部。 警方表示,两人疑在街边相遇,在发生简短的言语冲突后,嫌犯即拔枪射击,随后立刻逃离了现场。 警方还说,死者和嫌犯此前相识,不排除涉及地下赌档等场所的钱财纠纷,但具体细节仍在调查之中,截至10日晚,嫌犯仍在逃。 命案现场附近的华人商家目击者表示,傍晚约5时听到枪响,见到一名华裔中年男子倒在街边一动不动,据他的印象,该男子身着「薄衣与牛仔裤」,并未穿着外套。 案发地点位于法拉盛市中心,附近有众多餐馆、超市、药房等商家。 Source Man …
韩学生打疫苗脑死「绅士的品格」金荷娜捐2.5万助复健 嘘!星闻 01/12/2022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烧,许多国家都提倡接种疫苗,但仍免不了有部分人接种后出现副作用,甚至有严重不良反应需就医的情况,南韩最近就出现不少打完疫苗后猝死的案件,还有一名中学女生出现不良反应后,目前呈现脑死状态,仍在治疗中。 而南韩一基金会则曝光了女星金荷娜捐了3000万韩币(约2.5万美元)的暖举。脑死女学生家境清寒,金荷娜得知情况后,捐出此笔款项,希望能补贴女学生的医疗费用,亦或是日后复健的费用,而她的暖举事经过基金会曝光才引起大众注意。 金荷娜有票房女王、收视女王、爱情剧女王之称,与孙艺珍、河智苑、全智贤、宋慧乔并称南韩当家花旦。2012年与张东健主演SBS电视剧「绅士的品格」演技及收视率表现皆获得一致好评、攀上演艺事业高峰。 Source 才打第三剂新冠疫苗, 电视主播节目中突重摔倒地 骇人视频疯传 文章来源: 东森新闻 01/11/2022 巴西一名电视台主持人不久前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3日在直播节目中看来一切正常,没想到播报到一半身体45度倾斜,下秒重重倒地,工作人员和观众都吓了一跳。这段影片掀起热议,部分网友质疑,这可能是第三剂疫苗副作用。 当地媒体报导,现年36岁的席尔瓦(Rafael Silva)是巴西TV Alterosa电视台节目主持人,3日在节目中突然心脏病发倒地。影片中可见,席尔瓦对着镜头播报到一半,身体开始向后倾斜,平板从手中飞出,接着整个人重重撞上身后的背板,昏倒在地。电视台赶紧切换画面,但他昏倒的过程已经完整播出。 事发后现场工作人员马上将席尔瓦送医,他在前往医院途中5度心脏麻痹,情况相当危急,所幸经过治疗后已经没有生病危险,目前仍在加护病房,但病情稳定,预计11日再度接受检查。 他昏倒的画面在网路上疯传,令许多网友感到震惊。有人翻出席尔瓦的推特发文,发现他不久前才刚接种第三剂疫苗,当时还开心亮出照片。因此有传言指出,席尔瓦心脏病发是疫苗引发的副作用,不过电视台人员已经出面否认此说法。 席尔瓦的同事洛佩斯(Kadu Lopes)说明,他在去年12月28日接种疫苗,昏倒则是在3日,有人说他是打完疫苗突然不适,但专家已经排除这种可能性,且为席尔瓦治疗的医师表示,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次昏倒也和他的遗传性疾病直接相关,并非疫苗副作用。 Source Covid-19 Vaccine Injuries/Deaths 11/06/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