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骗局 十多管理员遭肉搜恐吓

刷单骗局 十多管理员遭肉搜恐吓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本报先前曾报导一则针对美国华人下手的网络刷单骗局,业者以「免费取货」的营销模式让顾客以高价买货,在一个月后既可保留商品又能拿回款额,但最后变成愈滚愈大的刷单骗局;业者在无法还款后急甩锅,作为业者和买家间唯一联系的「管理员」成为众矢之的,日前十多人苦诉,收不到钱的买家通过非法渠道取得他们个人信息,并以此威胁他们人身安全,已构成犯罪。 支付「圈货金」 可拿货返款 该网络刷单骗局,以自称在中国、人称「大老板」的中国籍男子2020年在网站以及微信群里发出家具链接开始,他发出的货品的售价比一般市场价格高出一至两倍,顾客支付「圈货金」后收到商品,在一个月后还可全数拿回金额,吸引不少买家加入。 当一个月期限快到时,「大老板」用下一批订单收集的钱,先归还给首批订单的顾客,每个月以此类推,后来也改做电商,让刷单的产品变更多,而还款的期限增至两、三个月。 据了解,「大老板」先自己做了约一年,2021年6月开始,以提高发货效率为由,开始招收管理员来处理订单;这些管理员先前也都是买家,居住地遍布全美,纽约市则至少有三人,且无论买家或管理员大多以福州人为主。 管理员接单 「大老板」神隐 自此之后,「大老板」在销售微信群里很少再出现,由管理员出面接单,顾客通过微信、支付宝、或银行Zelle转帐,收取的货币包括美金、人民币,后期由管理员代收也负责做还款工作,多余的金额整理好后转给「大老板」,管理员从中赚取佣金。 去年底,住在费城、担任管理员的林氏夫妇因无法在期限内还款给买家,遭到人身威胁而爆出刷单骗局,可「大老板」对其他管理员的解释是,对方因贪污做了假帐,坚称这不是骗局;他在今年1月初要其他人停止接单,表示需要重新整顿流程,与每个管理员对帐。 整个系统停运不出半个月,顾客开始失去耐心,不断催促还款,管理员也一直与「大老板」沟通,可他偶尔在管理员群里安抚几句后又不见踪影,一直说正在安排新流程,让大家再等一等。 个资遭取得 受恐吓威胁 然而期间许多管理员遭到极端买家的恐吓与威胁,遭到网络霸凌,买家也通过非法渠道搜索出他们的个人信息,将私人照片、家庭住址放在网上,威胁人身安全,一些买家还搜出管理员的家庭信息,知道他们家中有幼童,扬言要去学校找小孩、找暗网杀手买凶、找人骚扰他们在中国的家人等,面对这些买家的骚扰电话、几度到家门前拍照,管理员饱受精神摧残,时刻担心个人与家人的安危。 甚至还有一些买家,取得管理员的社安号(SSN)、驾照数据,入侵他们的银行帐户,将钱盗走支付其高额水电费、申办新的信用卡;有些管理员的工作环境被曝光后,顾客到其工作的餐厅胡乱发表评论、打爆餐厅电话,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巨大负担。 事情延烧至此,原本比管理员还早前认识「大老板」的顾客也都改变口径,说不认识他,硬是将矛头指向管理员;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些人将管理员列为同谋,还怀疑「大老板」是他们虚构出来的人,一切都是管理员的计谋。 管理员受害 愿配合调查 管理员们表示,本来还抱有希望,以为「大老板」过段时间就会出面解决问题,但已经一个多月处于「半消失」状态,明明知道他们的处境还是如此拖延、不作为,「感觉是把我们当替死鬼」,很绝望。 「一码归一码,买家可以按正常途径起诉我们,但是不要人肉威胁、非法取得我们和家人的数据」,担任管理员的张小姐说,他们也是事件中的受害者,希望得到公平、合法的对待,是否有责任应由法律判决,他们也非常愿意提供证据、配合调查。 Source …

民调:62%受访者反对大学招生平权 少数族裔也多不赞成

民调:62%受访者反对大学招生平权 少数族裔也多不赞成 世界新闻网 02/18/2023 路透/艾普索斯(Reuters/Ipsos)最新联合民调显示,62%美国人认为大学招生程序中不应该将种族和族裔放入考虑因素。最高法院目前正审理大学招生方式是否违宪问题,预计在春天做出裁决。 这份在2月6日至13日期间,对4408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3%的共和党人和46%的民主党人表示,反对学院和大学为了促进学生群体种族多元性,而采取在入学时考虑种族和族裔的「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政策。 67%的白人受访者表示完全反对录取程序中纳入种族和族裔因素,52%的少数族群受访者反对这项政策。 右倾的最高法院将于今年春天,针对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招生过程考虑种族和族裔做法是否合法,做出裁决。 平权措施是自1960年代起推动的政策,旨在提高非裔、西语裔学生的入学率。最高法院过去曾裁定支持平权措施,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以一票之差,允许学校在考虑到其他因素下,将种族纳入录取因素。 但有鉴于多数现任最高法院法官在去年,都对反对平权行动的论点表示同情,这次裁决更有可能会支持反平权者的论点,影响全美数百所大学招生计划。 非营利学生组织「学生公平入学」(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SFFA)在2014年提告,指控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招生过程涉嫌歧视亚裔及白人学生,非洲裔、西语裔及美洲原住民学生较容易获得录取。两所大学则回应表示,招生过程将种族纳入考量,是因为多元化对学习影响重大。 民调也指出,46%的受访者表示平权措施等社会政策歧视白人。而虽然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大学录取中不应该考虑种族和族裔,但也有58%的受访者支持,旨在增加大学校园学生种族多元性的项目。 Source 大法官恐推翻「平权入学」 亚裔生瞒身分申请名校 世界新闻网 …

国内首次本土检出XBB.1.5,专家:短期内不会在国内引起大规模传播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02/17/2023 “我国在前段时间已经有较多人群被感染,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免疫,所以目前不太可能引起新一波的流行,短期内也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在我国引起大规模传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其中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此前,据财联社消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他们正在追踪一种名为XBB.1.5的新型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XBB.1.5约占全美新感染新冠病例的40.5%。 本土出现XBB.1.5变异株病例是否会在我国引起大规模传播?“XBB.1.5属于XBB的变异毒株,与XBB毒株相比,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意味着其传播力可能会有一些增强。”蔡卫平指出,但是不是说每一个变异毒株的出现都会在一个地区占据绝对的优势,是否能在一个地区引起大规模传播,需要看当地人群的免疫能力等等。 蔡卫平强调,“XBB.1.5虽然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一定规模的传播,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一变异毒株的致病力在增强,所以,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必要对此变异毒株太过担心,但为了应对这些变异毒株,没有阳过或者老年人等高危群体也可以提前接种疫苗加强保护。” Source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02/17/2023 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为何居民储蓄规模大增?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元至6000亿元。今年超额储蓄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的速度。若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老百姓的信心也会恢复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今年的储蓄率会明显下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   目前累积的居民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年中将是关键拐点,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水平。”明明说。 Source 美国巨量毒物泄露后,俄亥俄州现在怎么样了?这里的上万留学生怎么办? 02/15/2023 2月3日,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由于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引发国际瞩目。 其中最受关注的氯乙烯属剧毒化学品,可能引起大爆炸,当地应急部门对其进行“受控释放”,也就是将车上的氯乙烯排放并燃烧。 …

4华人纽约加州暗网贩毒被抓 加密货币洗赃款720万

4华人纽约加州暗网贩毒被抓 加密货币洗赃款720万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曼哈顿地区检察官白艾荣(Alvin Bragg)17日宣布查获华人经营的贩毒暗网市场,并对四名华裔经营者和一名美国邮局(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员工同伙进行起诉;犯罪嫌疑人在三年内向全美销售一万包可卡因等毒品,并通过加密货币交易所洗钱720万元赃款。 根据检方起诉书,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包括35岁的法拉盛居民吴楠(Nan Wu, 姓名皆为音译)、30岁的加州居民唐鹏鹏(Peng Peng Tang)、38岁加州居民陈博文(Bowen Chen)、22岁法拉盛居民林子祥(Zixiang Lin),四人成立共同经营毒品暗网供应商FireBunnyUSA,三年间向全美50个州及华府地区,运送超过一万包可卡因、摇头丸(MDMA)、K粉(Ketamine)等毒品,并通过加密货币交易所洗钱720万元;与此同时,他们的同伙美国邮局员工蒙哥马利(Montgomery),借用职务之便向他们提供有关美国进口毒品的建议,并帮助检查运送毒品的包裹状态。 吴楠最初在纽约市皇后区法拉盛开展业务,在当地贩毒超过一万包,之后便扩张到曼哈顿,并在2022年4月,在唐鹏鹏的协助下,将贩毒业务拓展到南加州厄浦兰市(Upland)。 调查人员在2022年7月,对吴楠和唐鹏鹏位于法拉盛的公寓进行搜查,发现了一公斤K粉、1200多颗摇头丸等大量毒品。吴楠和唐鹏鹏手机上也找到了大量贩毒信息,客户通过Wickr和Telegram加密信息进行购买,并用加密货币软件Monero进行货币转换。 检方表示,FireBunnyUSA共计收到近800万元加密货币收益,超过73.4万元比特币被兑换成美金,240万元比特币以人民币形式进行洗钱。 目前,蒙哥马利在17日上午的庭审中,因拒不认罪而被释放;其余四人未来将分别被提审。 Source 世说新闻╱探访LA大麻店 大麻糖吃后啥感觉? 世界新闻网 01/03/2023 …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02/17/2023 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为何居民储蓄规模大增?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元至6000亿元。今年超额储蓄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的速度。若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老百姓的信心也会恢复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今年的储蓄率会明显下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   目前累积的居民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年中将是关键拐点,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水平。”明明说。 Source 美国巨量毒物泄露后,俄亥俄州现在怎么样了?这里的上万留学生怎么办? 02/15/2023 2月3日,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由于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引发国际瞩目。 其中最受关注的氯乙烯属剧毒化学品,可能引起大爆炸,当地应急部门对其进行“受控释放”,也就是将车上的氯乙烯排放并燃烧。 事故现场方圆数公里内的数千名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至今为止,这场列车脱轨事故已经发生了超过10天。 俄亥俄州官方通知,当地空气及水质监测一直是“正常”的,一度被疏散的居民也在几天后被允许返回家中。 但近日,事故现场周边的居民纷纷表示,自家饲养的动物莫名生病甚至死亡,附近河里也出现大量死鱼… 这引发了人们对这起事故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担忧。 出轨列车约有50节车厢,2月3日晚间在俄亥俄州东部邻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东巴勒斯坦城脱轨,引发了大火。 据运营商诺福克南方公司介绍,50节脱轨车厢中,约有20节装载了包括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基己酯和乙二醇单丁醚在内的化学物质。 …

密西根又一列火车出轨,载有危险化学品

密西根又一列火车出轨,载有危险化学品 02/17/2023 周四,诺福克南方公司的另一列载有至少一车危险材料的火车在底特律郊外出轨,再次引起人们对有毒化学品运输的关注。 来自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显示,几节火车车厢脱离了轨道。 范布伦镇位于底特律附近,具体的事发地点位于当地Martinsville和Haggerty路之间的Huron River Drive。 火车出轨时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 据范布伦镇警察局称,有证据表明车上装有危险化学物质,但载有这些物质的车厢未在事故中受损。 目前,事故相关情况仍在继续调查中。 警方目前正在调查现场。他们已经敦促居民在调查过程中远离该地区。 目前仍不清楚火车当时运载的是什么化学品。 密歇根州的民主党人Debbie Dingell议员在一份声明中说,她正在与美国环境保护局就此事进行接触。 她说:”目前,没有人知道有任何危险材料的释放,”她补充说,”装载危险材料的车厢已经被单独拿出,正在从其他脱轨车厢的区域移开。 此外,密歇根州环境、大湖和能源部说,它’知道韦恩县范布伦镇的脱轨事件,初步报告显示脱轨事件没有对公众造成威胁。 EGLE人员正在赶往现场,协助评估情况。 这起事件发生在一个多星期前,诺福克南方公司的另一列载有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出轨,引起了人们对该地区水和空气安全的担忧。 2月3日晚间,一列诺福克南方公司载有氯乙烯等危险化学品的货运列车,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发生脱轨,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发生泄漏。上周,官员们疏散了当地数千名居民。 本周三,一辆载有液体硝酸的商业罐车在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市发生交通事故,硝酸泄漏到高速公路后,该州的主要高速公路全面关闭。 Source 美国巨量毒物泄露后,俄亥俄州现在怎么样了?这里的上万留学生怎么办? 02/15/2023 2月3日,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由于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引发国际瞩目。 …

FTX创始人天价保释金的另两名担保人身份曝光

FTX创始人天价保释金的另两名担保人身份曝光 文 / 李月霞 02/16/2023 (早报讯)为加密货币交易所FTX联合创办人弗里德2.5亿美元(3.33亿新元)保释协议签字的另两位担保人身份曝光,他们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前院长和一名高级研究科学家。 彭博社报道,纽约联邦法院法官卡普兰(Lewis A. Kaplan)星期三(2月15日)公开了两人的身份,2004至2012年间担任斯坦福法学院院长的拉里·克莱默(Larry Kramer)和斯坦福大学电脑科学家安德烈亚斯·帕普克(Andreas Paepcke)的名字公之于众。 在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的律师主张法院对他们的姓名保密后,保释文件签字人是谁的猜测一直在发酵。法官是在彭博社等多家媒体组织提出反对信息保密的申请后,公布担保人身份。 根据保释方案的条款,担保人必须“财力雄厚”,其中一名不能是亲戚。克莱默和帕普克分别签署了5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担保人协议。 因FTX崩塌而面临欺诈指控的弗里德与斯坦福渊源深厚。他的父母都是该校法学院的教授,现在和他一起住在学校附近。弗里德的父母也是其天价保释金的担保人,他们以房产作了担保,不过那块土地的实际所有人是斯坦福大学。 克莱默在星期三(15日)发布的声明称,他与妻子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和弗里德的父母Joseph Bankman和Barbara Fried是好友。“过去两年间,在我的家人与癌症痛苦战斗时,他们一直是最真心的朋友,不仅带来食物,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并常常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他说:“我是以个人身份行动,我在这件事中没有商业或利益牵扯,只为帮助我们忠诚而坚定的朋友。我对相关诉讼涉及的法律问题没有任何评论,也不带有任何立场。” 帕普克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FTX在去年11月突然倒闭,导致900万客户陷入困境,后来美国检察官起诉弗里德欺诈。 Source FTX创办人面临8项诈欺等指控审判 父母为辩护费急筹钱 世界新闻网 02/12/2023 …

婴儿潮世代也老了 美国有六分之一人口超过65岁

婴儿潮世代也老了 美国有六分之一人口超过65岁 世界新闻网 02/16/2023 老人局(Administration on Aging)报告指出,2020年有17%的美国人年届或超过65岁,相当于全美人口六分之一,这比2010年增加1520万人,且自1900年来逐年增加,当年只有310万人。 65岁以上人口现有约5570万人,比2010年以来增加1520万人(相当于总人口的38%),反观65岁以下人口在此期间仅成长2%。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时,称为「高龄化社会(ageing society)」,达到14%时称为「高龄社会(aged society)」,当比例达到20%时,则称为「超高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美国现在已进入高龄社会。 报告预测,时至2040年,65岁以上人口可能增至8080万人,比2000年增一倍。 此外,到了2040年,85岁以上的更老人口也会增一倍,自2020年的670万人增至2040年的1440万人;而2020年的时候,只有将近10万5000名百岁以上的人瑞。 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大半人口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婴儿潮,即1946年到1964年,这表示已有46%的婴儿潮世代年逾65岁。 老人局的报告综合分析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以及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汇整归纳出全美的老年人口相关数据,其中65岁以上美国人有47%饱受关节炎困扰,25%的人罹患某种癌症,20%的人确诊糖尿病,9%的人抽烟、30%的人肥胖、28%的人有认知障碍,95%的人至少接种一剂新冠疫苗。 65岁以上群体的消费项目中,有14%与健康相关,相比一般大众的健康开销约占总花费的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