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企业机密外泄 ChatGPT省工节时反被大公司禁用

就怕企业机密外泄 ChatGPT省工节时反被大公司禁用 世界新闻网 4/03/2023 ChatGPT已遭一些公司禁用。(美联社) 时下最夯的人工智能(AI)科技ChatGPT去年11月公开以来,引发各公司员工支持、反对的激辩,华尔街日报(WSJ)报导,几大公司如摩根大通、威瑞森通信(Verizon)都已封阻ChatGPT,公司高层生怕资讯员工可能会把企业机密分享出去。 许多调查指出,ChatGPT已在企业员工当中广获使用,但几家大企业已禁用ChatGPT,其他如亚马逊则鼓励一些旗下工程师使用公司自己的AI工具CodeWhisperer。 航空及国防承包商诺斯洛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的软件工程师弗罗列斯(Richie Flores)表示,自己使用ChatGPT几个月,但几周前公司封锁这款工具,原因在不准公司或客户的数据分享到外部平台,要到这些工具充分过滤后再讲。 各产业都对行业机密、隐私恐遭ChatGPT侦知而感忧虑,但某些产业还有独特的考量。 法律事务所已出台新政策,规定很广,小自员工不准把有知识产权的资讯输入ChatGPT,大到律师不准把未经编辑、由AI产出的文本,以法律建议的形式,提供给顾客。 另一大顾虑是准确度。Fishbowl职场聊天应用1月调查近1万2000名劳工,其中四成以上表示自己在职场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但近七成表示,不敢告诉上司。 Monster.com网站2月调查900多位劳工,半数表示他们用ChatGPT来做写作及回应电邮之类的差事,但近四分之一害怕上司因为他们用这种抄捷径方式而轻视他们。 很多老板也关切使用AI产出的文本会不带人情味。另外,假如由AI来做员工考评因素,决定晋升还是开除员工,那么员工们也会感到十分不安。 Source 谁受ChatGPT影响最大?研究点「这一行业」:一半工作都能完成 世界新闻网 3/29/2023 最新研究发现,会计师是各行各业中最容易受生成式人工智能(AI)影响的职业。研究人员发现,至少一半的会计工作可以靠此技术更快完成。 这份由宾州大学和推出ChatGPT的OpenAI共同进行的研究也发现,除会计师外,数学专家、口译员、作家以及近 20% 的美国劳动人口,也深受AI影响。 对于 ChatGPT,无论是公司、学校、政府还是一般大众无不跃跃欲试,因为 …

雇主放缓招聘 今年应届毕业生恐找不到工作

雇主放缓招聘 今年应届毕业生恐找不到工作 世界新闻网  4/03/2023 由于就业市场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不如以往,今年毕业生可能面临求职困境。图为印第安纳大学校园。(美联社) 当前就业市场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不如以往,许多雇主今年放慢招募新人才的步调,与过去两年的情况大相迳庭,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可能面临求职困境。 前两年许多企业大力招聘2021、2022年应届毕业生,然而近几个月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脸书母公司Meta、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等企业却相继大动作裁员。 如电商巨擘亚马逊(Amazon)正在削减支出、缩减人力,并将今年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日延后,最多达六个月;在线家居商店Wayfair裁员10%人力,并且限制招聘全职或实习职缺;但两家公司均表示仍致力于职场新鲜人的招募工作。 征才软件公司iCIMS一份3月的调查显示,1000名大四生中,97%的人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就业市场时已经考虑其他替代选项,例如继续读研究所、进入零工经济产业,或从事与主修科系非相关的工作。 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职业服务办公室副主任瑞秋·卡什纳(Rachel Kaschner)透露,尽管毕业季在即,但接受她咨询的学生没有因此感到惊慌,反而愿意更积极求职,并考虑应征更多公司。 即将从纽约大学毕业的丹尼尔·金(Daniel Kim)表示,他与同学一直在谈论经济衰退会如何影响他们这一届社会新鲜人。尽管美国未必会陷入经济衰退,但已经有许多公司为此做好准备。 若真的进入经济衰退,可能会对毕业生的职涯与收入产生长久的影响。员工若在失业率高时进入就业市场,往往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做出艰难的选择以维持生活,可能因此接受低薪或较小的公司。 今年2月,20岁到24岁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为4.6%,是2021年12月的两倍(2.3%),相较之下,2021年当时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达到五年新低;这两年毕业生的失业率飙升表示应届毕业生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包括近几年离开校园也在求职的毕业生。 人力资源公司Beacon Hill Associates总经理凯恩(Charlie Cain)点出,今年毕业的人可能遇到就业市场的低谷。 Source 4.35% 耶鲁大学新生录取率创校史新低 世界新闻网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20%名校学生含泪辍学!「断供潮」席卷到英美大学……

20%名校学生含泪辍学!「断供潮」席卷到英美大学…… 4/03/2023 常看欧美剧集的观众,想必对“食物银行”(food bank)并不陌生。救济站形式的食物银行,会为低收入群体、暂时面临经济困境的人群甚至是流浪汉提供食品帮助。 谁能想到,为经济困顿的人群提供的食物银行,现在在英国、澳洲等国家迎来了“新客群”——大学生群体。听起来有些“不体面”的救济站食物,甚至被大学生们抢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前不久,留学全知道曾为大家分享过一个“留学断供”的故事: 原本家境优渥的姐弟三人,都在美国读大学和高中,结果家中生意受疫情影响,三人不得不靠变卖财物、睡沙发等方法省钱读书,甚至要从美高退学回国高考。 无独有偶,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之下,“寒气”传到了每个人身上。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英国、美国、澳洲等国家的大学生们,开始选择不吃饭、不吃药;更有甚者,在经济压力下,还面临着退学的危机。除了中国留学生外,欧美大学生也纷纷陷入“断供潮”。 01 连饭都吃不起的大学生,正在考虑退学 据《观察家报》报道,在英国,最顶尖的“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24所大学中,高达五分之一的学生正在考虑退学,四分之一的学生经常缺乏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要知道,罗素集团代表了全英国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水平,包括牛津、剑桥、UCL、KCL、爱丁堡大学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英国大学,堪称英国版985、211。罗素大学集团的最新研究表明,飞涨的物价对大学的影响是“破坏性的”,只有最有钱的学生能免受影响。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表示,生活成本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成绩。学生们不得不做额外的兼职工作来补贴生活;营养不良和经济压力让他们在学习时难以集中、力不从心;有的学生甚至因为难以负担交通费用而逃课。 对于经济弱势群体来说,考虑退学的学生比例激增到30%;只有那些家庭年收入超过75000英镑的学生,考虑退学的比例才有所降低。20岁的Sophie Bush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读大一,原本梦想着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但现在的她正在认真考虑退学,因为实在负担不起。Bush找了一份兼职服务员的工作,希望能熬到明年,但她对未来并没有积极的预期,“我处于崩溃边缘,为了钱流过很多眼泪。”生活成本上涨不止影响到了本地学生,留学生也“深受其害”。国际学生被规定每周不得工作超过20小时,因此他们的自救方法更为有限。BBC新闻报道显示,相比疫情前的那一年,申请经济援助的学生人数在疫情后增加到几乎两倍;去年实际发放给学生们的援助金额也几乎翻了一番。 在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学习的Sampson第一次申请经济援助失败了,在生活难以为继之时,她甚至不得不去超市偷食物吃。虽然她后来拿到了援助,但至今仍很难从这种精神挫败中振作起来。澳洲的大学生们则在食品救济站前大排长龙,只为吃上一顿饱饭。 新南威尔士大学学生正在排队领取免费食物图源:ABC News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席卷全球,澳大利亚也不例外。官方数据显示,年工资增长率从9月季度的3.2%上升至12月季度的3.3%,但仍远低于7.8%的通胀率。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生们为了领取基本生活食品,队伍排到了街角拐弯;同为澳洲八校联盟成员的昆士兰大学也不例外,学生对免费晚餐的需求激增两倍,每周有近2千人排队领取免费晚餐。 在房租上涨100美元后,Cindy Wang和Nanya Ynom只能依赖免费晚餐图源:ABC News昆士兰科技大学的食品银行在去年为约900名学生提供了食物,但今年这个学期刚开始不到两个月,他们就已经帮助了1000多名学生。吃饭、租房、交通……都成了学习的“阻碍”。有些身体不好的学生,连必备的药物也负担不起。“健康饮食”已经成为过去式,许多学生一天只吃一顿饭,靠方便面度日。没有生活,只剩生存。 02 性价比太低?美国人直接不上大学了 同样的经济困顿发生在美国,甚至情况要消极得多——美国的这一代年轻人,选择放弃大学。疫情前,在许多美国高中生的畅想中,大学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毋庸置疑的人生中转站。但疫情改变了这一现状。“为什么我要花上所有的钱,只为买来一张没什么用的文凭?”这是一个放弃上大学的年轻人心声,而这样的年轻人在美国如今有数十万之多。一部分人直接选择了不需要学历的工作,而另一部分人则因高昂的学费和学生贷款而被迫放弃大学。这一景象在2020年便已初见端倪,起初大家以为这只是疫情带来的暂时“副作用”。但三年过去了,疫情逐渐平息,经济的寒风却未曾停止吹息,甚至更为严峻,美国人不上大学的情况演变成了一场“高等教育危机”。从2019年到2022 年,在全美范围内,大学本科入学率下降了8%。即便恢复线下教学后,入学率也仍在下降。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从2018年至今的入学率下降,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 …

瑞士媒体:瑞银并购瑞信 至多3.6万人恐遭裁员

瑞士媒体:瑞银并购瑞信 至多3.6万人恐遭裁员 中央社/日内瓦 4/02/2023 图为瑞信集团。(路透) 瑞士「周日报」(SonntagsZeitung)今天报导,瑞士银行集团(UBS AG)并购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之后,可能在全球裁撤最多3万6000个职位,相当于3成人力。 法新社报导,近期美国数家银行接连倒闭,引发危机恐将扩散的恐惧,瑞士政府为避免全球金融崩溃,于3月19日匆促安排由瑞银收购瑞信。 瑞银上月29日宣布安思杰(Sergio Ermotti)将回锅接任首席执行官,主掌备受争议的瑞信收购案。 周日报今天引述内部匿名消息人士报导,管理阶层考虑裁撤2成至3成人力,亦即2万5000个至3万6000个职位。 根据周日报,光是在瑞士就会裁撤多达1万1000个职位,但报导未提供可能的裁员对象等细节。 瑞银并购瑞信前,各自有员工7万2000多人和5万多人。 瑞信是瑞士第2大银行,与瑞银同列全球卓越银行,都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G-SIFIs),因此被认为「大到不能倒」。 Source SVB倒闭效应:僵尸创投横行、新创面临黑暗期 世界新闻网 3/30/2023 硅谷银行(SVB)倒闭,可能导致「僵尸创投」横行硅谷,新创公司面临黑暗时代。(路透) 硅谷创投圈多位领袖表示,硅谷银行(SVB)倒闭将导致「僵尸创投」增多,因为创投融资缺口将更加恶化,影响效应可能持续至少两年,使亟需融资的新创公司面临「黑暗时代」。 接受MarketWatch访谈的创投人士指出,立即的影响将是多达半数的创投公司—以中小型公司为主—下一轮募资将受阻。 新创下一轮募资不乐观 聚焦前种子轮阶段的硅谷创投梃OVO Fund合伙人Gianfranco …

3C、AI充斥 国人智商不升反降 千禧世代是分水岭

3C、AI充斥 国人智商不升反降 千禧世代是分水岭 世界新闻网  4/02/2023 专家推断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无线网络和各式社群媒体泛滥,导致人脑运作性能降低。图为纽约一名记者使用智能手机制作影片。(美联社) 美国人的智商(IQ)过去100年来显著提升,但近期却逐年下降,研究成果发表于「智能」(Intelligence)5、6月号期刊。 西北大学和俄勒冈大学研究发现,美国人的认知能力在2006年到2018年间,于逻辑推理、字汇、视觉和数学计算等方面下降;在这12年间,受试者的智商分数在其中三个领域下降两分,且所有年龄层、教育程度和性别的受试者皆然,而退步最多的则是年轻且教育程度不高的受试者。 不过,受试者的空间能力智商分数大幅提升,这项测验考验受试者分析3D物品的能力。 研究人员指出,智商下降的分水岭始于千禧世代,至于原因则有满天飞的理论;认知学者推断智能手机与音响、自动完成、人工智能(AI)、无线网络(Wi-Fi)和各式社群媒体泛滥,导致人脑运作性能降低。 换句话说,在人类探询精简人力技术的同时,人也变笨了。 钻研智商的加州心理医师陆斯‧卡彬斯基(Ruth Karpinski)表示,「我们在认知层面变得超级懒惰,因为做任何事都变得超级简单。我们利用Waze和Google地图前往目的地,丧失方向感。」 这项研究反映弗林效应(Flynn effect)可能失效,新西兰智商研究员弗林假设人类会逐渐变聪明,智力测验成绩每年会提高三到五分,此效应验证人类智商在20世纪显著提升。  若在2000年以1900年代初期的智力测验考验受试者,受试者的智商会落在罗斯福时代人类中的顶尖5%。 研究智商的康乃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说,「全球智商曾在一世纪前提升30分,30分代表若人类平均智商为100分,那么天才的智商就会是130分起跳,这便是当时谈论的普通人与天才的差别。」 莱德大学心理学教授东布罗夫斯基(Stefan Dombrowski)表示,美国的智力测验在一次大战期间被军方当作选人的工具,军用智力测验后来演变成主流大学入学考试的参考依据。 Source 4.35% 耶鲁大学新生录取率创校史新低 世界新闻网  3/31/2023 …

WSJ:3政商大咖献策 听证会前替TikTok周受资恶补1个月

WSJ:3政商大咖献策 听证会前替TikTok周受资恶补1个月 世界新闻网 4/02/2023 上周众院就TikTok争议举行听证会时,在国会大厦外聚集的TikTok支持者。(美联社) 华尔街日报(WSJ)独家报导,TikTok已请到美国政商界的三位重量级人物在幕后为该平台提供建议,试图说服美国当局「TikTok并不受中国政府干预」。 消息人士透漏,TikTok请来前总统欧巴马竞选团队成员普劳夫(David Plouffe)、梅辛那(Jim Messina),以及迪士尼前通信长泽妮亚·穆查(Zenia Mucha),帮助该平台避免在美国被禁。 根据消息来源,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日前出席众院听证会的前一个多月,普劳夫、梅辛那、穆查三人曾协助指导周受资;这三人横跨政界与商界,普劳夫离开白宫后在优步(Uber)任职,穆查在迪士尼前曾在纽约担任共和党政治人物的顾问。 日前的国会听证会表明TikTok正面临来自两党的强烈质疑,议员担忧TikTok与中国政府分享美国用户的数据,或者根据中国政府的指示影响用户的观看内容。 TikTok已经征求平台上具有影响力的用户加入对抗行列,在听证会召开之前,民主党籍纽约州联邦众议员鲍曼(Jamaal Bowman)偕同几名TikTok网红在众院外召开记者会,为TikTok辩护。 消息人士透露,TikTok也接受川普政府时期高级顾问谢格(Tony Sayegh)就国会听证会提出的建议,谢格目前正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 (ByteDance)的其中一投资者合作。 普劳夫是欧巴马2008年第一次竞选时期的竞选经理,之后担任欧巴马高级顾问。离开白宫后在优步担任政策与策略高级副总,带领优步面对在其他国家的监管挑战,让该公司形象缓和。 梅辛那曾任欧巴马政府副幕僚长,也是2012年连任竞选团队的成员。 穆查曾是迪士尼首席执行官艾格(Robert Iger)信赖的副手,迪士尼与TikTok母公司的基地—中国有稳固的关系。穆查已于艾格在2021年卸任时离开迪士尼,近期经营一家私人咨询公司。 民主党籍纽约州联邦众议员鲍曼日前在国会大厦外召开记者会,为TikTok辩护。(美联社) Source 入职2个月就升TikTok首席执行官 周受资成美中角力焦点人物 …

哈佛非首选 10大「梦想大学」 MIT最受青睐

哈佛非首选 10大「梦想大学」 MIT最受青睐 世界新闻网  4/02/2023 在全美十大梦想大学排名中,最多学生青睐麻省理工学院(MIT),史丹福大学、哈佛大学紧随其后。图为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展示科技成果。(取自MIT官网) 「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 最近针对即将上大学的学生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发现,麻省理工学院(MIT)在今年终极梦想学校中,名列榜首;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史丹福大学和哈佛大学。 「普林斯顿评论」主编法兰尼克 (Robert Franek) 表示,在学生梦想清单排名最高的大学人人都爱,所以竞争也最激烈:麻省理工录取率不到4%;排名第三的哈佛大学录取率约3%。 该报告还发现,尽管全国入学人数有所下降,但2019-20学年以来,包括许多常春藤盟校在内的小部分大学申请量增长30%。 根据「普林斯顿评论」调查,正在申请大学的学生最爱的前十所学校是:1. 麻省理工2. 史丹福大学 3. 哈佛大学 4.纽约大学 5.洛杉矶加州大学 6.普林斯顿大学 7.宾州大学 8.哥伦比亚大学 9.密西根大学 10.奥斯汀德州大学。 …

调查:25%美国大学申请者 不申请政治理念相左的州、学府

调查:25%美国大学申请者 不申请政治理念相左的州、学府 世界新闻网  4/02/2023 今年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申请者,基于有关大学所在州的政党政治取向而决定不申请。图为洛杉矶加大校园。(美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申请者,基于有关大学所在州的政党政治取向而决定不申请。这种情况传闻已久,现在得到进一步确认,这对一些著名学府已造成严重影响。 路州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加州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德州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等著名学府,每年都吸引各州大量的申请者。然而,由于党派政治,有大量保守派及自由派从不考虑申请与自己政治理念不同的学府。 例如调查发现,有31%自由派不向在保守派州的大学提出申请,其中以阿拉巴马州、德州、路州及佛州最多,他们主要是不满这些州禁止堕胎。 同样有28%保守派拒向在加州、纽约的大学申请,但他们较少因为具体政策而不申请,更多是因为害怕这些州校园内外的自由主义。 大多数国人都入读自己所在州的大学,到外州大学并不普遍。根据2019年的联邦数据,德州及加州有约90%高中毕业生入读目前居住州的大学,伊州为80%、宾州及亚利桑纳州为70%。 然而名校最少有一半学生来自外州,例如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有近75%的学生来自外州。可是基于政治因素,有些学府却吸引不到外州的精英学生。 堪州华盛本大学(Washburn University)三年级学生查芬(Chloe Chaffin)说,当申请某所大学时,实际上是在选择一个居住的社区,自然希望感受到是属于校园之外的城市社区。 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政治科学系教授戈里科格(Gregory Koger)认为,这种以政治理念作为申请大学的标准,其实是寻求与自己理念的同龄人,试想一下,若是女性,有可能需要堕胎,但在某些州是不可能的;若是LGBTQ,自然会想去对他们友好的学校及州。 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