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安局“偷窥”数亿人,中国是重点攻击目标之一 环球网 03/03/2022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 曹思琦】《环球时报》记者近日独家从360公司获悉,自2008年起,360安全大脑整合海量安全大数据,独立捕获大量高级复杂的攻击程序,通过长期分析与跟踪并实地从多个受害单位取证,结合关联全球威胁情报,以及对斯诺登事件、“影子经纪人”黑客组织的持续追踪,确认了这些针对系列行业龙头企业长达十余年的攻击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此外,NSA长期“偷窥”及收集通信行业存储的大量个人信息及行业关键数据,导致全球数亿公民隐私和敏感信息无处藏身犹如“裸奔”,其公民身份、财产、家庭住址、甚至通话录音等数据面临恶意采集、非法滥用、跨境流出的严重威胁。 多国受攻击,我国是重点攻击目标之一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隶属美国国防部,专门从事电子通信侦察,主要任务是搜集各国信息资料,揭露潜伏间谍通信联络活动,为美国政府提供各种加工整理的情报信息。长期以来,为达到美国政府情报收集目的,NSA针对全球发起大规模网络攻击,我国就是NSA的重点攻击目标之一。 2013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职员、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外包技术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全世界揭发美国政府收集用户数据信息的丑闻,并泄露NSA大量网络战机密文档资料,这起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泄密事件轰动全球。经此一事,“网络战”及“国家级网络威胁”等概念为全世界所认知。 之后的2016年、2017年,黑客组织“影子经纪人”又公开了被NSA应用的网络武器的样本,NSA大规模高危网络作战武器及配套组件逐一曝光。360公司相关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360公司是国内第一批有意识追踪高级别网络威胁的安全公司,并率先提出了APT(高级可持续威胁攻击)概念。在此期间,360团队依托海量安全大数据的情报视野,看到各行各业相继沦陷于NSA网络武器攻击之下,积极推出各种包括永恒之蓝武器库防御方案和漏洞补丁等配套防护工具,全力抵御NSA武器库攻击。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为达到美国政府情报收集目的,NSA针对全球发起大规模网络攻击,我国就是NSA的重点攻击目标之一,NSA对中国境内目标的攻击如政府、金融、科研院所、运营商、教育、军工、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重要敏感单位及组织机构成为主要目标,占比重较大的是高科技领域。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为监控全球的目标制定了众多的作战计划,360安全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对NSA专属的Validator后门配置字段的统计分析,推测NSA针对中国的潜在攻击量非常巨大,“仅Validator一项的感染量最保守估计应该在几万的数量级,数十万甚至百万都是有可能的。” 同时,《环球时报》记者获悉,根据NSA机密文档中描述的FOXACID服务器代号,可以发现其针对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波兰、日本、伊朗等全球47个国家及地区发起攻击,403个目标受到影响,潜伏时间长达十几年。 美国国安局的网络攻击手法有哪些? 360安全团队将NSA及其关联机构单独编号为APT-C-40,并与系列行业龙头共建APT高级威胁研究实验室,发现NSA针对系列行业龙头企业长达十余年时间的攻击活动。通过对取证数据比对,结合网络情报分析研判,该攻击活动与NSA的某网络战计划实施时间前后衔接,攻击活动涉及企业众多关键的网络管理服务器和终端,其攻击手法如下: QUANTUM(量子)攻击系统 QUANTUM(量子)攻击系统是NSA发展的一系列网络攻击与利用平台的总称,其下包含多个子项目,均以QUANTUM开头命名。它是NSA最强大的互联网攻击工具,也是NSA进行网络情报战最重要的能力系统之一。NSA利用美国处于全球网络系统核心地位,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网络信号进行监听、截获与自动化利用,QUANTUM项目的本质就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系列数据分析与利用能力。 FOXACID(酸狐狸)0Day漏洞攻击平台 QUANTUM(量子)攻击经常配套使用的是代号为FOXACID(酸狐狸)的系统。FOXACID是NSA设计的一个威力巨大的0Day漏洞攻击平台,并且可以对漏洞攻击的主要步骤实施自动化,甚至让没有什么网络攻击经验的运营商也参与进来,成为一件威力巨大的“大规模入侵工具”。 Validator(验证器)后门 Validator(验证器)是FOXACID项目的主要后门程序之一,一般用于NSA的初步入侵,然后再植入更复杂的木马程序,比如UNITEDRAKE(联合耙),每个被植入的计算机系统都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验证ID。Validator是一种很简单的后门程序,提供了一种队列式的操作模式,只能支持上传下载文件、执行程序、获取系统信息、改变ID和自毁这类简单功能。 UNITEDRAKE(联合耙)后门系统 UNITEDRAKE(联合耙)是NSA开发的一套先进后门系统。360安全专家通过对泄露的相关文档进行分析,UNITEDRAKE的整体结构大致分为5个子系统,分别是服务器、系统管理界面、数据库、模块插件集和客户端。 隐私无处藏身 公民犹如“裸奔” …
Category: OPINIONS
Six Spaces Home Staging 维州学校改招生政策 被裁定歧视亚裔 法官喊停 文章来源: 星岛日报 02/27/2022 维珍尼亚州联邦法院裁定,州内1家“全美最佳公立学校”的高中修改招生政策后,虽然旨在提升非裔和西裔学生的比例,但同时也歧视亚裔学生,因此需要终止相关政策。校区表示不服裁决将继续上诉。 综合《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报道,案中的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TJ高中),在全美多项公校高中排名均位居榜首,毕业生也大多升读长春藤名校,因此成为不少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校。校方去年应费尔法克斯县(Fairfax County)校董会要求,放弃征收100元报名费,也不再举办入学试,改以审核申请人的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从而提升非裔和西裔学生的比例。 新措施落实后,校内非裔新生的比例由以往的1%升至7%,西裔新生的比例也由3%增加至11%,但亚裔新生比例却从73%减至54%。 对于这个现象,法官希尔顿(Claude Hilton) 25日判决时表示,TJ高中的新政策未能消除歧视成分,因此需要停用。法官在长达31页的判词中表示,从校董会成员之间的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可见,当时的调整相当匆忙,校董会明知此举会损害亚裔学生的权益,但依然为了改变学生族裔比例,急于推行新安排。 代表费尔法克斯县校董会的律师反驳,TJ高中的招生政策纯粹参考学生资质,与申请人的族裔、性别、出生地无关,辩方认为这次裁决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将寻求联邦上诉法院推翻结果。 截至目前,TJ高中未有交代来年招生政策是否有变。 …
华裔捐赠1000万给圣地牙哥加大 图书馆将以其为名 世界新闻网 02/24/2022 圣地牙哥加州大学(UC San Diego)宣布,该校校友暨该校基金会华裔理事黄徐惠宝( Sally T. Wong-Avery ),将通过 Avery-Tsui 基金会捐赠 1000 万元给该校,以支持该校图书馆的东亚收藏、研究和学术活动。这份礼物创建了 Sally T. Wong-Avery 东亚收藏基金,和 Natasha Wong 东亚收藏基金会,将确保东亚奖学金和东亚收藏永远成为该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表彰这项重要的慈善捐赠,该校将其现有的生物医学图书馆重命名为 Sally T. …
20220222周二+农历正月22 「最有爱一天」结婚领证大爆满 中新社 02/22/2022 2022年2月22日,不仅是星期二,还是中国农历壬寅虎年正月二十二。因数字「2」与「爱」谐音,中国网民戏称「20220222」为「最有爱」的一天。在线,网民齐叹「奇妙的缘分」,线下,中国各大城市新人扎堆领证。 「爱」的浓度爆表背后,折射出民众日渐重视「仪式感」。 「2个月前,我就关注到了20220222,觉得这一天结婚很有意思,以后可以记得牢牢的。还有比我更夸张的,两年前就开始准备。」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30岁的萧雅玲将结束十年爱情长跑。 「为将仪式感拉满」,她提前准备了一束由白色鬰金香、马蹄莲组成的手捧花,妈妈紧随其后,挎着相机等待记录女儿的幸福瞬间。 在广州,尽管天气持续阴雨寒冷,仍抵挡不住新人们结婚登记的热情。当日9时,在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不少新人排起了队。广州市民政局称,当天的婚姻登记预约量高达1683对,远超日常预约量的2倍,是近五年来单日最高预约量。 等候办理登记的李先生说,自己工作生活在广州,选择在广州办理跨省市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处还专门安排了志愿者协助新人们合影留念,虽然亲友们没到现场,但也能通过照片分享他们的喜悦。 为应对寒冷天气,强化高峰日服务措施,广州各区婚姻登记处开放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区,增设临时等候大厅或在户外搭设避雨帐篷,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和防寒保暖工作。 「今天这个日子对我和爱人来说很有意义,选择今天领证,希望我们之间的爱意能长长久久。」在广西柳州,付豪、李春燕两人早上8时许到达婚姻登记分中心,足足等待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婚姻登记。 因日期的特殊意义,22日广西各地的婚姻登记预约数量呈现高峰。据了解,当天南宁市预约婚姻登记的新人已经超过300对,相较往日预约数量增长5到8倍。 今天是2022年2月22日,也是農曆正月22,剛好又遇上周二,9個2的數字齊聚在同一天非常罕見。因為數字「2」的諧音與「愛」相同,不少華人就特意選擇在這一天表達自己的愛意。在阿罕布拉市某婚禮登記處,當天就有80對新人進入婚姻殿堂。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数字的意义往往会更加重要,比如5月20日、9月9日等都是热门的结婚日。相反,像一些西方具有浪漫意义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中国民众目前选择将其作为婚姻登记日的热度不是很高。」柳州市城中区民政局副局长郑蔼新表示。 「考研上岸」「平安顺遂」「好事成双」……借着「20220222」的东风,网民纷纷为「爱」点赞,截至22日14时,中国社交平台上「最有爱日」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近8亿。 有学者认为,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是民众对品质生活、精神世界的更高要求。亦有网民表达,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正如「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 Source 养猪大户嫁闺女 霸气嫁妆288头活猪 …
上课叫学生「中国佬」 乔治城法学教授道歉 世界新闻网 02/18/2022 乔治城大学法律教授韦尔洛(Franz Werro)因日前讲课使用「中国佬」(Chinaman)一词与一名华裔学生对话,遭拍成视频粘贴推特网站而掀起风波,翌日立即发表书面道歉,表英语并非自己母语,并不了解Chinaman一词的历史涵义,日后定会小心措词用语。 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17日报导,韦尔洛日前在班上讲课时说,「好,不知有没其他没说清之处,你觉得如何,中国佬先生?抱歉没记住你的姓名,请你再告诉我一下。」 中国佬一词源自19世纪,大致用来蔑称中国移民工及商贩;弗里堡大学(Fribourg University)官网教职员项目指出,韦尔洛国籍为瑞士,除该校以外,另任职乔治城大学。 乔治城大学法学院发言人回应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询问时,分享一则韦尔洛11日立即向班上发布的视频,韦尔洛直接道歉说,「昨天课堂上我用了一个冒犯人的词汇,谨此道歉;课间休息后我讲了那句话,本意在热情指出,我们班上同学所用的语言多么多元,到现在才晓得Chinaman的意义,十分抱歉用了那个字。我会好好教育自己,原因在我希望班上所有同学都觉得自己受到欢迎。」 法学院院长崔诺(William Treanor)11日发表声明说,「昨日深夜我才获知昨天事件,牵涉到一名教授在课堂上使用一个蔑视词汇,而该词汇有贬损伤人的意义。中国佬这个词已有百余年历年,让亚裔觉得受辱。今天我与美国亚太裔法学学生会(APALSA)及乔治城中国法学会的学生代表见面,对此事件仍抱持开放、诚恳对话的态度。」 APALSA也发表声明指出,已与法学院主管谈及此事,提到校务人员该采哪些步骤来补救已发生的伤害,确保学生们能在有生产力的环境里学习。 Source 藉农历年发送伤害中国字眼 南加内陆学区职员遭停职 世界新闻网 02/09/2022 南加州内陆厄浦兰学区(Upland USD )近日一名职员,在亚裔学生庆祝农历新年之际,在学区社群中发布「伤害」(hurt)中国及将新冠病毒与中国挂钩的字眼,引起部分学生、家长不安。据最新消息,这名职员遭学区停职,唯学区并未公布该职员姓名及来自哪所学校。 据学区总监在学区官网发布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中,确认发送恶意资讯职员,已经停职。总监说,这名职员在学区使用的应用程序中分享有关中国及新冠(COVID-19)的伤害性资讯。学区希望大家知道,任何关于种族、国籍、民族或任何多方面的不当言论,学区都是零容忍。 有关这名职员发送的恶意资讯,内容包括「学校要求大家在庆祝传统农历新年活动上,穿着红色衣服,可是我反对,我不支持中共」,「中国给我们带来新冠疫情,不要穿红色」,「家长们需要清醒」等。 事件发生后,学区已于2月1日将致歉信发布在学区网页,以及Instagram、推特、脸书上,指出这名职员的资讯涉及「麻木不仁和伤害性陈述」,通过学区内部使用的社群分享,令部分家庭感到「令人可以理解的不安」。通常学区教师利用专用「Remind …
Meta Platforms市值蒸发46% 跌出全球10大企业 文 / 李可爱 02/18/2022 (早报讯)面簿(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股票蒙受有史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市值几乎蒸发46%,即刻跌出全球10大市值企业排行榜。 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Meta曾是估值超过1万亿美元(约1.34万亿新元)的企业,全球名列第六大世界级企业。但是Meta股于隔夜(2月17日)却再跌8.83美元,以207.71美元收市,市值剩下5650亿美元,排在腾讯(Tencent)之后,屈居第11位。 原本名为面簿的Meta是在去年更换名字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试图将公司的重点转移到元宇宙。而本周二扎克伯格提出的新口号:元宇宙、元伙伴、我(Meta Metamates Me)似乎也没在市场上造成什么热烈的反应,反而让该公司市值进一步下跌。 该公司的市值已从去年9月的峰值,减少了超过5000亿美元。Meta两周前发布的业绩报告也欠佳,用户增长停滞不前。 根据彭博社,目前市值达9060亿美元的特斯拉(Tesla),已取代Meta成为仅次于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Amazon)的第六大公司。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则以7000亿美元的市值落后于特斯拉。其次是晶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以6130亿美元紧随其后。 Source 美科技评论人:脸书创新不足 元宇宙很虚拟 中央社/旧金山 02/11/2022 群媒体脸书的母公司Meta去年宣布斥资100亿美元打造元宇宙,科技评论人曼朱(Farhad Manjoo)表示,「网络下一件大事」元宇宙仍非常虚拟,问题出在创新不足。 社群媒体脸书(Facebook)股价上周暴跌,母公司Meta …
Six Spaces Home Staging VIDEO: Vern Williams Talks Education with Fairfax GOP 02/18/2022 Legendary math teacher Vern Williams recently discussed current trends and controversies in …
这个世界,正在 乌克兰化! 来源:茶狐看世界 ,作者teafox 2/18/2022 俄乌之争,有很多人在分析结果。有人觉得俄罗斯赢了,至少短时间内北约不敢东扩,有人说美国赢了,趁火打劫,制造危机,祖传搅屎棍绝技,搞乱欧洲,加速资金回流美国。最受伤的就是乌克兰,雪上加霜,濒临绝境。 但这些都是眼前的蝇头小利,从更广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正在乌克兰化,俄乌兄弟阋墙,除了美国和某东方大国,没有赢家。如今这个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陷入停滞、内卷、底层互害…… 上次写了一篇文章,回忆90年代的中国,野蛮生长,盗窃横行。进入2000年,环境劣化,食品危机,愈演愈烈,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民众对国产食品的信心跌倒谷底。进入2010年代,pm2.5成了关键词,到了2015年,柴静推出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国空气品质成了众矢之的。 但如今回头看,不知不觉,中国的犯罪率越来越低,蓝天率越来越高,曾经热销的空气净化器,已经被遗忘在角落里。虽然这几年大家的抱怨很多,但不可否认,我们正在茁壮成长。2008年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我们和发展中国家,分道扬镳的一年。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为0.34万美元,13年后的 2021年为1.25万美元,增长了4倍。人均美元GDP越高,整个国家掌握的资源就越多,钱固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没钱,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与此同时,几个主要的发展中大国,在过去的13年里,人均GDP不增反降,比如: 乌克兰,从3800 跌落到 3700土耳其,从10900 跌落到 8300巴西, 从8800 跌跌到 6700阿根廷,从9000 跌落到 8400俄罗斯,从11600 跌落到 10400 如果扣除2008年到2021年间的通货膨胀,这些国家人均财富缩水更加严重。另外一边,发达国家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日本,从3.9万 微升到 4.0万法国,从4.5万 跌落到 3.8万德国,从4.6万 跌落到 4.5万英国,从4.7万 跌落到 4.1万意大利,从4.0万 跌落到 3.1万加拿大,从4.6万 跌落到 4.2万 唯独美国,从人均4.8万,升到6.3万。 总而言之,过去13年,发达国中,美国一枝独秀,发展中国家里,中国一骑绝尘。世界财富的分配,严重向中美倾斜,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公平。绝大多数国家,正在乌克兰化。 乌克兰化的具体症状: 第一,中低端制产业,被中国垄断。 第二,头部新兴产业,被美国垄断。 第三,民众躺平,放弃奋斗。 第四,精英出走,绝不回头。 中低端制产业,被中国垄断。 二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首先从欧美日,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再转移到中国大陆。按理说,中国工资上涨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向低收入国家转移。但事实却未必如此。只有少部分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大部分依然留在中国。 举一个例子。一次性打火机的价格,几乎就没变过。20年前1块钱一只,现在还是1块钱一只。 我是温州人,亲眼见证了这个产业的发展。当年,打火机是一个作坊产业,每一个家庭负责一个零件的生产,然后组装为一个打火机。就这样,中国从零起步,逐渐垄断了全世界打火机制造业。 当年,我有好几个同学家里是开打火机工厂,所谓工厂,就是租一个民房,雇几个外地人,敲敲打打,仅此而已。当年一个打火机的成本是0.15元,批发价是0.3元,看上去很便宜,但毛利就是100%,很多家庭靠打火机致富。如今,柬埔寨、越南、甚至乌克兰的工资,都远低于中国人,但他们想靠低工资优势,从中国手里抢走打火机制造业,却几乎不可能。 20年前,打火机质量很差,1块钱一只。如今,工资高了,材料涨了,质量好了,还是1块钱一只。原因只有一个,产业自动化了。如今,中国一次性打火机之都,从浙江温州,转移到湖南邵东。当年的小作坊,早已经鸟枪换炮。全世界70%一次性打火机来自邵东,年产150亿只,串起来可以绕地球20圈。 打火机制造业,从人工到自动化的转变,人均效率大幅提升,每只打火机的人力成本从0.1元降至0.015元。中国能自动化,为什么其它国家不能自动化? 我上次从上海坐高铁回宁波,遇到一个自动化工程师,很健谈,高中毕业当兵,退伍之后,从当学徒开始,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成了一名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调试员。他说,在他们的细分领域,整个长三角两省一市,也就10个师傅。他的工作,要么是出差,要么是在出差的路上,一年光买高铁票的钱,就要好几万。 2019年长三角地区,人口2.35亿,工业增加值为8.2万亿元(1.26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人口是日本的2倍,这样的产业规模,才足以培养某个细分领域的工程师。如今产业分工已经细化到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欧美日经过几百年进化的高端产业,很难取代,而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同样难以取代。别的不说,从上海到温州,坐高铁,办完事情,可以当天来回。800公里之内的交通效率,无论公路还是飞机,都不可能超过高铁。 同样的时间,我们的工程师能做更多的事情,积累更多的经验,这就工业化时代的效率优势。 人才、基建、规模,这三个因素的结合,才能促进自动化的发展。自动化就是一道护城河,越挖越深,其它国家要再想加入竞争,就难如登天了。 比亚迪可以在10天之内设计交付口罩生产线,而美国日本却不能,为什么?人才、供应链,一旦出走,很难重建。能做出最好的芯片,却做不了口罩生产线! 中国不但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现在回头看,我们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是多么幸运。比印度越南刚好早了10年,有了这关键的10年,我们普及了教育水平,建设了世界一流的“铁公基”。 再晚十年,对于资源、市场、的争夺将非常惨烈。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喜欢用数字说话。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钢铁!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说说,又来了,都什么年代了?还看夕阳产业?什么叫夕阳产业,就是将要被代替的产业,比如有了手机,纸媒就成了夕阳产业,迟早被代替。但是,有什么能代替钢铁?没有!钢铁绝不是夕阳产业。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人均钢铁“消费蓄积量”达到10吨,是工业化完成的标志!之后铁矿石的消耗急剧下降,主要依靠存量钢铁回收重新冶炼,人均钢铁蓄积量的上升也会开始减速。 美国的历史人均钢铁“消费蓄积量”达到12吨。东亚人口密度更大,需要更多的高层建筑,人均钢铁蓄积量更大。日本,人均13吨后才稳定下来。中国,到2020年,人均7.1吨。以目前每年人均0.75吨的钢产量,5~10年之内,我的钢铁消费到达顶峰。达峰之后,钢铁产能逐渐下滑。工业化才基本大功告成。 建筑、公路、铁路、汽车,家用电器,都是用钢大户。没有高铁,房子怎么盖?公路怎么造?汽车怎么造?没有汽车公路,电子商务这么玩?江浙沪包邮区,就是一句空话。 2020年,全世界钢材产量为18.8亿吨,中国粗钢产量为10.5亿吨,占全球的57%。日本占比4.4%,欧盟28国占比7.4%,北美占比5.4%。 撇开中国、欧洲、日本、美国、世界其它国家的钢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钢铁产能几乎全部被全世界头部20亿人消费,中国一家占了57%,剩下60亿芸芸众生,已经被现代化抛弃。 全世界人口为80亿,如果都要达到中国的人均水平,钢铁年产量就要达到60亿吨,是目前产量的3.2倍。高铁属于典型的高耗能产业,是目前“碳中和”的重点控制对象。为什么西方急吼吼要搞“碳中和”?“碳中和”就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阳谋,本质上就是堵死发展中国家的上升通道。再晚10年,发展中国家,连最基本的发展权都被剥夺!万幸,我国重工业化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西方千算万算,没算到中国发展这么快,单凭一国之力,吞下世界57%钢铁。另外,为什么中国要支持碳中和呢?反正又不是我们提出来的。恶人西方来做,我们顺水推舟,干净的空气谁不爱?防止地球暖化,多么高尚!当然要支持啊!你品,你细品! 高端新兴产业,被美国垄断。 只要出国多了,就会发现,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穷富,所谓的高端新兴产业,几乎已经被美国垄断。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和美国公司发生关系,你在国外几乎寸步难行。 信用卡都是美国的天下,除了Visa,就是Master、运通。打开手机,要么是苹果iso,要么是谷歌的Android。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whatsapp,Instagram,都是美国垄断。 Google在中国之外的世界,已经从一个商品演化为一个动词,以前叫你搜索一下,现在叫你Google一下。如果在国外开车,Google地图是必备的工具。不管是在冰岛的荒原,还是在南非的草原,我都依靠Google地图找到人迹罕至的目的地。至于电商,基本上就是Amazon和ebay的天下,视频,Netflix YouTube,娱乐,好莱坞电影。 世界前十大市值公司,有8家是美国公司,另外2家是沙特石油和台积电。 苹果 2.8万亿美元微软 2.5万亿美元谷歌 1.8万亿美元亚马逊 1.6万亿美元特斯拉 0.9万亿美元伯克希尔0.7万亿美元脸书 0.6万亿美元英伟达 0.6万亿美元 除了伯克希尔是金融类,其它都是高端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有两个特点,门槛高不可攀,护城河深不可测。 世界顶级的程序员,几乎都在美国湾区,薪资从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比如说,这些天才搞出的Google搜索,经过二十几年的数据积累和算法进化,已经成精,后来者如何追赶? 我2018年暑假,带我儿子去加州,路过两个豪宅区。第一个是洛杉矶大名鼎鼎的比弗利山庄,房主一般是好莱坞的各路明星,豪宅、名车、美女,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的香味。第二个是旧金山湾区的palo alto,住户基本是湾区科技公司的码农,远看其貌不扬的普通住宅,既没有大草坪,也没有游泳池,门口停的车,以普通日系车为主,但房价却动辄千万美元。典型的码农作风。 如今的科技创新,往往是由一小部分天才推动的,比如乔布斯颠覆了手机行业,马斯克颠覆了汽车行业。美国用最高的薪水,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造就了世界头部科技企业,国家之间的科技的鸿沟越来越深,难以逾越。 一个沙特土豪,可以买下一家英超俱乐部,砸钱买最好的球员,短短几年,就可以夺冠。但沙特土豪,砸钱雇佣全世界最好的程序员,建立一个新的搜索引擎,会有人用嘛?显然没有! 撇开一切技术因素,现有科技巨头还有一个最难以超越的优势,那就是人的“路径依赖”。人是很懒的动物,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一旦养成习惯,手指会情不自禁去点击最常用的app。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功能,几乎一样。但微信就是中国人最依赖的app,用多了,就成了习惯,无它。 在2018年的时候,相关机构公布了一组数据,微信支付平均每日交易次数超13亿笔。而支付宝日均5.41亿笔交易。而最新的一组数据也出来了,大城市里线下支付微信和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已经是63% 比37%,在很多小城市,微信支付是9比1支付宝,这完全可以说是微信支付将支付宝给吊打了。 按照这个速度,大城市的线下支付,迟早也是微信的天下,怪不得,最近支付宝在实体店贴了很多“红包扫一扫”,我有一次去吃面,老板提醒我扫红包,居然扫了一个6块钱的红包,而微信完全没有红包,可想而知,如今的支付宝,危机感该有多重! 新经济的特征就是赢者通吃,别说发展中穷国,哪怕就是欧洲、日本,也几乎没有机会。这些老牌强国,连一个像样的头部科技公司都没有。 就连欧洲日本的传统强项,汽车工业,也面临新势力的挑战,这两年,美国特斯拉崛起,市值超过所有其它汽车公司的总和!一夜之间,ABB和丰田就不香了。以前,德系豪华车,动不动吹嘘百公里加速多少秒,现在面对新势力电动车,只能夸耀自己的小牛皮座椅。 最近几年,唯一能和美国竞争的国家,只剩下中国。中国抖音的海外版tiktok,超越Facebook,twitter,YouTube,成为访问量最大的App,改变了娱乐方式。大疆DJI无人机,拓宽了西方人的视野,改变了旅行方式。快消时尚Shein超过了Zara和H&M,改变了消费方式。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全球不平等的加剧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自动化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是由极少数国家领导的,而大多数国家被远远甩在后面。” “19世纪时,少数国家(欧、美、日)率先实现了工业化,他们通过火车、轮船、现代武器等现代化工业获得了巨大力量,并用它来征服与剥削世界其他地方。而其他国家(如亚洲四小龙,中国等)花了一个多世纪才逐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等,远比蒸汽机和火车具有更强大的新力量,垄断将再次发生,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可能统治整个地球。但这一次,国与国间的差距或许将无法再次缩小,新技术的特点是,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集中在非常少的人手中。” 一句话,我们将迎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不平等时代! 民众躺平,放弃奋斗。 我上次写了一篇文章,回忆90年代的艰苦岁月。总结为一句话,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只不过几亿农民工用血和泪,完成了西方几百年的原始积累。现在回头看,吃苦也是一种天赋,并不是所有穷人都愿意吃苦。被剥削是一种悲剧,更大的悲剧是,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 我上次去卡塔尔,当地华人工程公司的朋友告诉我,一个中国工人的效率顶得上5个印度人,1个印度人的效率,顶得上3个非洲人。放眼全世界,勤劳,绝对是一种稀缺的天赋。 在中国之后,靠血汗工厂完成原始积累的路,越来越窄。一方面,中低端制造业的门槛,已经被中国抬高,成了发展中国家不可逾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如果你亲眼见过那些穷国的老百姓,你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几年前,我去北非突尼斯旅行。当地人的收入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35% 。工资低,劳动力充沛,按道理,具备发展低端制造业的条件。但万万没想到,突尼斯首都的集市里,生活日用品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 我遇到一个会说中文的当地女生,后来我们约她一起去当地餐厅吃饭,说好5点,结果一群人等她到5点半,她才姗姗来迟,迟到给人印象很差,让我们更意外的是,她连一个解释都没有,好像迟到是理所当然的。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迟到半小时,已经算非常客气了,当地的中资企业为了适应本地文化,和突尼斯人打交道的时候,至少默认预留半小时的迟到时间。中国人是穷而不懒,而大多数国家是,又穷又懒! 现在回头看,二战后能从穷国翻身的国家,几乎全部都在东亚,韩国、新加坡、中国,这些国家的共同点就是,全部都属于儒家文化圈,都用筷子,都使用汉字。 如果把视野拉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其实只有两个文明圈能驾驭工业化。一个是新教文明,五眼联盟(美、英、加、澳、新)和西欧各国。另一个就是儒家文明,中、日、韩、新加坡。 这两个文明圈的人,虽然信仰不同,但都非常勤劳、务实、有进取心。很多我们理所当然的人生观,在其它国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比如,省吃俭用,勤奋工作,重视教育。 有些拉美国家曾经非常富裕,但后来却逐渐没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根廷、巴西,曾经富裕堪比美国,如今却向泰国看齐。从根子上说,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无解。 精英出走,绝不回头。 我小时候,有一个邻居,她们家是我所知道第一个用飘柔洗发水的家庭。后来妻子去了温州当地最好的酒店当服务员,没过多久,她就认识了一个欧洲老头,非常坚决要求离婚,抛下丈夫和小孩,远走异国他乡。 这样的故事还不止一个,我读小学的时候,一个同龄朋友,非常神秘地对我说,他爸妈出国了。我问,去哪里了?他说,意大利,一个遍地都是金子的地方。没过几年,他也不见了。后来听说,他们全家都在意大利开餐馆。 这些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疫情之前的2019年,中国出国旅游规模达到1.55亿人次。你可听说有人出国滞留不归嘛?应该没有。不择手段出国谋生的情况,在中国一去不返,但很多国家,却越来越普遍。乌克兰的人口,从1990年的5146万人,下降至2018年4401万人,28年减少减少746万人,减少了15%,多么触目惊心。与此同时,大量乌克兰年轻人,去西欧、务农、开出租、送快递或做清洁工。当然,乌克兰被称为“欧洲子宫”,地下人肉产业,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我去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越小、越穷的国家,年轻人的英语越好。比如,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突尼斯、哥伦比亚,这些国家的母语都不是英语,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英语都非常流利。和这些年轻人交流过才发现,英语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技能,更是翻身的希望。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学英语的动力和压力,都不够强,没有体验过贫穷的恐惧感,也没有对金钱的饥饿感。中国女性,为了攀上一个洋人老头,不惜抛夫弃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女少男多,根据本人实地考察,学好英语,去东欧、高加索找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老婆,真的不难。至少,成功概率远超过在北上广相亲。加油吧,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