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

2021-05-24 作者:陈艳萍 心然的原香 公众号:心然的原香。 心然的个人微信号:15818820884。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如果我说一朵花美, 大家会赞同。如果我说一棵稻花很美,大家就不一定认同。还会在心里想,它根本不是花。 远古时候,水稻是植物,长在野地里,自生自灭。人们发现它能吃,能饱肚子,吃了有劲儿。起初生着嚼,发明火之后煮着吃。后来,它有了一个名字叫粮食。 是植物,就一定有花吧?大家想起花的时候,很容易局限,以为桃花梨花海棠花那般色彩鲜艳才叫花。其实狗尾巴也是花,稻花更是花。 稻花之所以不被人看作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实用性。没有好看的花形,没有打眼的色泽,又被叫作粮食,被物化了。 江汉平原的稻谷,开花时节,田野里清香四溢,绿满整个天。 年刚过没多久,燕子快要回来。选一个日子,爷爷扛起犁耙,牵着牛,来到自家最肥沃的一块田里,翻土耘整,均匀地撒上谷种。乍暖还寒时节,刚出生的小宝宝怕冷,再给它盖上一块塑料薄膜。 谷种在温暖的塑料房子里长得很快,先是生发出颗颗谷芽,再来两头用力。根部向土里掘进,让自己扎下根来。头部向上冲,追随着阳光。 月余后,秧苗培育好。把它扯起来,移栽进大田。此时,大地回春,日暖生烟,稻田里全是光,印着天,印着云,印着人影,印着田埂上生长的野草。 好风好水的浸润,阳光雨露的滋养,秧苗长得很快。爷爷扛着铁锹,去田间地头护理。他常常说,站在田埂上,看着庄稼,听得见“唰唰”拔节的声音。 我们上学放学,是奔跑着的。眼睛里一闪而过的风景,是清幽幽的稻田。日后,我离开故乡,离开田野,脑海里那关于绿色的畅想,就来自于绿茵茵的秧苗。 初夏,秧苗抽穗扬花了。通常先从主轴开始,其次是上部的枝梗,再从上至下各枝梗依次开花。花开得很快,叶鞘抽出后的当天,就有部分小穗开花,二至三天达到盛花期,以后逐渐减少。稻花盛开时,没有花瓣。乳白色,发散淡淡清香。 整个开花时段持续大约一周,要小心呵护,事关收获。忌高温,得排干地里的水,让它干爽清洁。花期过后,再加紧灌溉,以促进谷粒孕育。再长大些,颗颗谷粒如稚嫩的婴儿,很容易遭虫害。蛙声聒噪起来,它们是稻田里的医生,赶来治疗虫病。 夏季最炎热的时节来临,田野成了一片稻海。水稻将熟未熟,晚间和清晨的田间地头,颗颗露水伏在青黄的稻谷身上,那是造物主对粮食最妥帖的眷爱。蜻蜓盈盈飞来,歇在稻尖上,用细刺一样的嘴吸取稻谷的清香养分。蚂蚱在地头穿梭,玩耍,得躲避张着大嘴的青蛙。 扎在稻穗中长大的,有一种稗草。它形似稻谷,也有穗子,但穗子是绿色的。孩子们最喜欢玩稗草,用它的穗子做胡子,装老爷爷。也或者用两根稗草,绞在一起,猛地一拉,发出“咯咕咯咕”的声音,如同布谷鸟飞来一般。 当一棵棵稻花变成一粒粒饱满的粮食时,稻梗的腰弯了,越弯越表示收成好。爷爷每天去稻田边走走看看,他伸出手去,扯一颗稻谷,拧一拧,放在嘴巴里嚼。还有几天收获,米粒的饱满度,收成如何,一嚼之中,大抵是有数的。 割稻的日子,必须是晴天。天刚露鱼肚白,家里的劳动力全体出动,镰刀霍霍,奔向稻田,赶在上午之前,割倒田里的稻谷晒着。到了下午再全家出动,把它们从地里收回。 搂抱和捆扎的过程中,总会遗留些稻穗。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去田野里捡稻穗。这个时候不分彼此,只要是收割后的稻田,都可以捡。孩子贪玩,一边捡一边追赶落荒的蚂蚱。真没想到,现在的蚂蚱比猪肉贵很多倍。 收割后的稻谷,露着一截稻桩,挺立着。没有穿鞋,踩在上面,脚板心又痒又疼,不是滋味。 “近水楼台先得月”。农民离土地最近,离稻谷最近,理所当然就该享受最好的米饭。 …

苦楝树

2021-05-22 作者:陈艳萍 心然的原香 公众号:心然的原香。 心然的个人微信号:15818820884。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 那个年代,农家的房旁屋后,不植花草只种树。树成材了,可以盖房子,做家具。我家屋旁照例如此,种着十几棵树,只记得其中有两棵苦楝树。别的是什么品种,没有印象了。 之所以记得苦楝树,是因为它开花,开紫色的花。家乡人,叫它的时候,把“苦”字省略了,叫它楝树。家乡人,不太热衷于种它,说它材质轻软。那时候,嫁女儿,要陪嫁一对木箱。请木匠师傅上门打制,如果是苦楝树,木匠就会边做边叹息:用苦楝树打箱子,会一生命苦啊。 初春,苦楝树长出小椭圆形的叶片,暮春初夏时节开紫花。这个时节,夏日炎炎暂时没有到。蛙鸣和布谷声声里,蔬菜瓜果正卯足了劲儿往上蹿。 苦楝树开花了,空气中迷漫着带着清气的芬芳,有穿透力,给当下的环境以幽深感,越加觉得这个时节惬意。高大的树杆,垂着一丛丛紫色的碎花。闻着看着,觉得不够,想摘。够不着,围着树仰头看。一袭紫衣,一个紫色的梦,就是那时候仰望成的。 那时候的房子,是土屋,苦楝树开花的时节,土屋也会变得灵气起来。奶奶在两棵苦楝树之间系着绳子,晒衣服用。大人小孩的衣服,要么是灰的,要么是旧的,在苦楝花的映衬下,让我又羡慕又欣慰。有花的映衬,衣服变得好看了。多么希望能像大树一样,穿一件紫色的衣服啊。 那年月,孩子们没有电视没有书报没有玩具,整天和泥土上的植物们打交道。苦楝树就是孩子树。紫花落后,长一种果实,一串串。立冬前后,果实成熟,成黄色。男孩子喜欢它,玩弹弓时拿它当子弹,满街跑。而它,就正好是一粒子弹的样子。也或者干脆,不用弹弓,就拿了它往身上扔,你追我赶。 苦楝树的果实和枝干连得紧密。你若不摘,它便经久不落。像一串串铃铛,在寒风中摇动。那声,是扑啦啦的,有些笨拙。像一盏盏明灯,在雪舞中透亮,那光,是明净净的,有些孤寂。 其实,苦楝树含有一种特别的化学物质,致使它全身都苦。也正是这种化学物质,让它有强烈的驱虫作用。医药不发达的年代,肚子疼,人们用苦楝树的根部熬水治疗。我还听说,这种特殊物质,对脚气也很有疗效。有些山区地方,潮湿,患脚气的多,以苦楝树做鞋子穿,有奇效。正是因为它的苦,苦楝树周围不生野草,不长杂树。 苦楝树的果子,很像一枚枣,大人们说它有毒,万万不能吃。我常常疑惑,这么像一个吃食的东西却不能吃?并在把玩它时,轻轻嗅,偷偷舔。有点臭,有点苦。 我离开故乡后的第二年,爷爷奶奶搬家,砍了那十几棵树,准备在另一处建房。后没有建,那些木材不知道去了哪里。 从此以后,苦楝花就开在心里了。 来武汉后,很多年没有遇见苦楝树。想起它时就以为,只有家乡江汉平原才种植。来武汉后,给自己买过一件外衣,那淡淡的紫,就是苦楝树花开时的颜色。 后来,慢慢的,再没有给自己买浅紫色衣服。我觉得,浅紫色属于浪漫,属于幸福。现在,即使想买,也不能买了。老了,穿浅紫色不好看。但我依然喜欢那浅浅的紫,喜欢苦楝树穿着浅紫色衣服的样子。 一个暮春初夏的日子,去司门口买东西,照例往黄鹤楼方向一望,一棵开着紫花的苦楝树蓬蓬勃勃。异乡街头,一下子让我想起小时候,屋旁曾有的两棵这样的大树。 拾级而上,我想去树下坐一坐。大树底下好乘凉,几个风水先生布在那里算命。几堆年轻人听得头头是道,笑逐颜开。也对,年纪大的人走得已远,不再想去实现些什么?期许些什么?也或者他们年轻时也算过,觉得那说的都没有实现,因此也就不去信了。 你若问我信不信?我不会回答。你若问我算不算,我会拒绝。对命的神秘,我只能敬畏。 找个地方坐下,品苦楝树的清芬,眼睛和耳朵避开眼前的繁杂和喧嚣,回到故乡江汉平原,看见了那两棵给我带来快乐和生机的大树。那一抹紫色,是孩子的梦想。那一缕清芬,是鼻息的收藏。 又有一次,去马鞍山森林公园,老远就闻到一股属于记忆里的清香,我知道,附近一定有苦楝树。真的,找到了一片。 …

基辛格:与中国对抗将引发一场没有赢者的冲突

基辛格:与中国对抗将引发一场没有赢者的冲突 来源:环球网 5/23/2021   “与中国的对抗将引发没有赢者的冲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近日在接受瑞士《新苏黎世报》采访时,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   据《新苏黎世报》报道,在回答华盛顿和北京距离冷战有多近的问题时,基辛格先是表示,在过去一年,特别是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期的最后几个月里,中美紧张局势急剧升级。   在基辛格看来,拜登政府已经认识到,与中国的对抗既不符合中美两国,也不符合世界的利益。“这(与中国对抗)将引发一场没有赢者的冲突,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冲突将随着双方精疲力竭而结束。”   但与此同时,基辛格提到了美国一个严重的“国内问题”:“美国公众舆论将中国视为永久的敌人。这个国家的人怀疑,所有发生在美国的坏事都是按照中国所愿而发生的”。   报道提到,基辛格还表示,拜登政府要找到摆脱对抗的方法并制定更可持续的战略,将变得更复杂。   基辛格近来多次就中美关系发声。他此前警告称,中美紧张关系可能导致两大军事科技巨头爆发全面冲突,使人类面临世界末日的威胁成倍增加。谈及美国对华政策,基辛格认为必须双管齐下:坚定美国的原则,要求中国的尊重;同时也要保持持续对话,寻找合作领域。   去年11月,基辛格在彭博新经济论坛上呼吁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应迅速采取行动恢复美中沟通渠道,他警告说,“除非(中美之间)出现某种合作行动的基础,否则世界将陷入一场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记者 朱梦颖】 原文链接>> 基辛格谈“乒乓外交”:人民交往是中美关系重要组成部分 4/23/2021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谈到“乒乓外交”时说,要做出重大决策,有时要从一些小的步骤做起。同时,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是美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基辛格在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乒乓外交”是个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给美国乒乓球队的)的访华邀请来得突然,并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中国领导人在其中表达了邀请美国人访华的意愿。 基辛格说,后来了解到是中国时任国家主席毛泽东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球代表队访华,他是在美国代表团结束在日本参加世锦赛行程、即将离日回国的最后时刻做出了这一决定。 基辛格说,这一事件的重要启示在于,要做出重大决策,有时要从一些小的步骤做起。同时,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是美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辛格还说,在当前美中两国围绕某些重要问题上存在分歧之时,这事件也代表了我们许多人对于未来的一份期待,那就是美中两国人民能够基于两国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彼此之间达成一种谅解。期待美中两国都确认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秩序。 原文链接>> 基辛格:中美需要就新的国际秩序达成一致 3/26/2021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美国及盟友需要与中国就新的国际秩序达成一致来维持稳定性,不然全世界可能再度面临一战前的形势。 根据路透社报道,基辛格在一个线上活动中称,目前全世界面临的危险程度比一战前更高,因为中美两国武器方面的科技水平可能导致后果非常严重的冲突。 基辛格称美国与中国这样一个很快在某些方面更加领先的对手谈判是很艰难的,同时也肯定中国在争取科技创新期间所展现出的组织能力。 …

五月枇杷熟

2021-05-22 作者:陈艳萍 心然的原香 公众号:心然的原香。 心然的个人微信号:15818820884。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宋朝大诗人杨万里在漳州任知府时,写过一篇《咏枇杷》:“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压低枝重,浆流冰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 这个季节,是枇杷正熟的时候。     我认识枇杷,是来武汉之后。那年,一家幼儿园的后面,好大一棵枇杷树。冬临近,生微黄蓓蕾,继而开白色小花,多而密,淡淡清香。花期长,月余左右。夏临近,结累累硕果。树很高大,我们想尽办法摘了吃。     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枇杷,黄色的外衣上有层细细的绒毛。枇杷果小,核大,让人一眼看去,觉得皮难去果肉少,吃着不划算。枇杷好像知道这点似的,唯恐被人嫌弃,它的皮非常好去。甚至可说,它是所有水果中,最好去皮的。     剥枇杷皮的过程很过瘾。我每次剥枇杷皮的时候,都觉得剥的太快了,很想一直剥下去。且还希望,所有的水果都是这样好去皮,那就好了。     枇杷,本质上属于热带型果树。但它谦卑,全国很多地方可种植。而且,不遭虫害。挂果的时候,每个枝头可结一串。大大小小,甜少酸多。可那个时候,人年轻,不怕酸。枇杷的核大,但汁水丰富,吃枇杷,解渴是最好的。     我吃过最好的枇杷之一,是在湖南的凤凰。那是一个五月,和妹妹去凤凰旅游,在街上转,有卖野生批把的。那枇杷,个子小,看相也不好。妹妹觉得是野生的,肯定好。她尝了一个,喜欢,买了一袋。那天,我们没吃什么主食,尽吃枇杷了。     第二天去景区玩,下山途中,见一山人手提刚摘下来的野枇杷,我头天吃过,知道味道绝美,因此多看了一眼,那人连忙把袋子伸过来让我拿一串。     在我过去的味觉里,枇杷一直是酸的。而这个山枇杷,入口即是一股带着香味的清甜。想起小时候吃过的梨子罐头。那年头,水果罐头轻易吃不到,除非生病。妹妹尝后也点头,说的确是梨子罐头的味道。一路上,每吃一颗枇杷,童年的味道就涌上来一次,百感交集。吃了这个枇杷后,我就认定,这是好枇杷味道了。     前年去福建旅游,途经一个叫“云霄”的地方。云霄是“枇杷之乡”,从明朝起即有枇杷。那里是南方,枇杷三月可成熟,谓之报春第一果。我正好赶上,买了一袋品尝,有湖南山里吃到的野生枇杷风味。     …

British vlogger: How Western media outlets lie about Xinjiang

谢锋:反华势力设计了从制造谎言到发动攻击“全产业链” 5/15/2021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昨天指出,反华势力为了搞乱新疆、挑动宗教民族矛盾、破坏中国稳定、遏制中国发展,精心设计了一条从制造谎言到发动攻击的“全产业链”。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谢锋在陪同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节访问新疆期间,在“新疆是个好地方”交流会上致辞时作出上述表示。 谢锋“全产业链”分析说,首先是“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出场,捏造、拼接涉疆假信息,毫无底线抹黑中国涉疆政策,甚至用“假人”“死人”及外籍“演员”等“现身说法”,炮制所谓学术成果,提供攻击中国的“弹药”。 谢锋说,然后是西方媒体跟风炒作,误导国际舆论。之后,反华政客们粉墨登场向中国发难,搞有罪推定。最后是对涉疆人员、企业等实施所谓制裁。 谢锋补充说,这种套路并不新鲜,当年以“人权高于主权”制造“阿拉伯之春”,仅凭一袋洗衣粉就入侵伊拉克,用几个摆拍视频和照片就挑起了叙利亚战争,制造了无数战乱、饥饿和难民。 谢锋强调,谎话谣言掩盖不住新疆的繁荣进步,强权霸道阻挡不了国际公平正义。国际社会不应该忘记这样的悲剧,更不能任由这样的悲剧重演。 原文链接>>

IPPPR小组报告:冠病大流行原可避免

IPPPR小组报告:冠病大流行原可避免 文 / 许禄艺 5/12/2021 (早报讯)由国际专家组成的独立小组今天(5月12日)在报告中指出,2019冠病大规模疫情原本可以避免,但各国政府未能即时因应,以及协调不足,以致疫情失控。 冠病大流行防范和应对独立小组(IPPPR)在外界期待已久的最终报告中指出,现行体制“未能保护人民”,而一些领导人视科学如无物,动摇了民众对公卫处理的信赖。 IPPPR小组指出,2019年12月外界对在中国武汉发现疫情的初期反应“欠缺急迫性”,各国直到2020年2月都未能注意警讯,错失应对这一疫情的时机。 该小组呼吁最富裕国家捐出10亿剂疫苗给最贫穷的国家,以对抗目前的疫情。同时也呼吁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出资成立新组织,专责应对下一次大流行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WHO)去年5月决议成立独立小组,针对冠病大流行下国际卫生及世卫应对工作启动公正、独立和全面评估。 原文链接>> CDC公布建议指南:已完成疫苗接种民众 可免戴口罩聚会 (早报讯)距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冠病疫情全球“大流行”将届一年,部分欧美人士仍在怪中国隐瞒疫情,但世卫8日直言,根本是有些国家对世卫所发紧急警示置若罔闻。 法新社报道,世卫2020年1月30日宣布冠病疫情构成“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PHEIC是国际卫生条例中最高级别的警戒。然而,直到世卫3月11日使用“大流行”一词,许多国家才开始有所行动。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说,世卫宣布PHEIC后,一些国家仍没意识到冠病带来的风险,当时中国以外地区的确诊例不到100起,也无人病故。 Six Spaces Home Staging 他坚称世卫当时不断提醒“全球有一丝机会做好准备,防范潜在的大流行病”,但随越来越多国家沦陷与确诊例不断飙升后,世卫只能在3月11日宣布冠病疫情已发展成全球“大流行”。他强调:“必须搞清楚,我们并不是到这时才发出最高级别警戒。” 至于为何有些国家没在冠病疫情被归为大流行前采取行动,世卫公共卫生紧急计划执行主任莱恩直言,太多国家认为疫情与己无关。 莱恩表示,公众可能未必对宣布PHEIC有感这他可以理解,但他要强调,世卫194个成员国可是很早以前就已同意将其当作“触发集体行动以应对并遏止危机”的机制。https://921543beaa32fe3449a90cb3f26341a8.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7/html/container.html 莱恩说:“很多国家确实有听进去并有所行动,然而我怕是太多国家觉得自己住在山顶可以看戏,根本没意识到水也会淹上来吞掉他们。” 原文链接>> COVID-19 …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中美竞争最终将如何收场

傅立民文章:中美竞争最终将如何收场 5/12/2021 核心提示:文章指出,如果美国被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崛起”逼下台,那也是因为自满的美国人未能让一种曾经成功过的制度去适应解决政治和经济积弊,并为新突破奠定基础。中国和其他国家与此毫不相干。 参考消息网 5月11日报道 俄罗斯《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双月刊网站5月3日发表题为《中美对抗将如何收场》的文章,作者为美国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全文摘编如下: 现在,美国在所有方向上开始与中国竞争,人们不清楚这种竞争将把我们带向何方。在我们开展深入探讨之前,应当先思考几个关键问题:中美的赌注有多大?双方在已开始的斗争中将动用哪些现有战术能力和未来战略能力?长期竞争会对双方造成何种可能的影响?这场斗争最终将如何收场? 中美各有核心利益诉求 那么,让我们把过去视为客观现实并努力专注于未来。 中国政治精英认为,有五样基本的东西值得一赌: 一是彻底打消欧洲和日本帝国主义肢解中国的企图,以及美国以冷战方式实施干涉并策动台湾独立的念头; 二是为弥补过去中国国家尊严所受屈辱而争取地位和尊严; 三是严格防范可能破坏中国稳定并损害中国利益和领土完整的行动以及外国军事干预的发生; 四是让中国顺利重返其在遭受欧洲帝国主义干涉前所占据的经济和技术高地; 五是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符合中国体量及其日益增强的国力的角色。 美国的政治精英也在五个方面投下赌注: 一是让美国维持其在全球和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金融领先位置; 二是保住美国作为印太等地区中小国家可靠军事保护国的所谓“声誉”; 三是维护美国在所谓“世界秩序”中的优越性; 四是通过降低对不受美国及其盟国控制的供应的依赖来获得经济安全; 五是实现再工业化、提高高收入岗位的就业率,并恢复国内平静的社会经济形势。 现在,中美两国间的力量平衡正在迅速变化,而且趋势对美国不利。今天的中国拥有比美国更广泛的国际联系。它已成为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美国的阵地却越来越小。 盟友未必唯美马首是瞻 中国崛起首先带来的是经济而非军事方面的挑战。自冷战结束10年后至今,我们从未在中美关系中看到过类似今天的敌对状态。今天的中国军队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免遭任何外国攻击。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依旧竭力通过谈判而非军事手段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而这样的谈判可以确保和平的延续。目前,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提高美国向亚太地区投射力量的成本,但并不直接威胁美国。 拜登承认:为了有效与更加强大的中国开展协作,需要强化自己的立场并争取别国的帮助。为此,他在政府测试国会有关消除美国自身弱点的意愿并与盟友及伙伴进行磋商前,迟迟未出台有关对华政治经济和军事路线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