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唯一一对大熊猫将回中国 业内解读“熊猫返乡潮” 侨报网 11/19/2023 英方消息显示,英国唯一一对大熊猫在爱丁堡动物园旅居12年后将于今年返回中国。媒体梳理指,今年“返乡”的旅外大熊猫将达到16只。 大熊猫“阳光”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出差”12年 阳光甜甜年末回家 英国天空新闻网17日报道,英国唯一一对大熊猫在爱丁堡动物园旅居12年后将返回中国。消息指出,爱丁堡动物园中国大熊猫“阳光”和“甜甜”的馆舍将从11月30日起关闭,有关工作人员正在为这一对大熊猫12月初回国做准备。 2011年12月,作为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达成的为期十年协议的一部分,“阳光”和“甜甜”被送抵爱丁堡。重庆上游新闻报道,此后,在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之间协调下,合约期延长至2023年。 北京环球网报道,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首席执行官大卫·菲尔德说,“超过100万个物种面临灭绝危险,我们的自然世界也陷入危机。在此背景下,‘阳光’和‘甜甜’通过激励数百万人关心大自然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通过我们兽医专家和饲养员团队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开展的科学研究,我们为了解大熊猫的繁殖能力、饲养和护理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对我们努力保护这一中国神奇物种确实有益。”菲尔德说。 今年预计16只熊猫回国 成都“川观新闻”报道,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大熊猫“美香”、“添添”和“小奇迹”从美国返回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月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情况时说,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美香”一家如期回国。我们欢迎“美香”一家”。汪文斌还说,中方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继续加强合作,为大熊猫等濒危物种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媒体梳理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3只旅外大熊猫回中国。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其中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大熊猫最多,均为4只。此外,出生于新加坡的大熊猫幼崽“叻叻”也预计今年“回家”。 若英国、新加坡的大熊猫如期回国,今年“返乡”的旅外大熊猫将达到16只。 专家:熊猫返乡为“相亲”也为“养老” 今年为何出现“熊猫回国潮”?四川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系因协议到期后正常归还,但部分大熊猫受疫情影响,延迟至今年,因此形成了“扎堆回国”的现象。以“香香”为例,原定于2020年12月底归还中国,但因疫情延期至今年才“返乡”。 此外,该负责人表示,海外新出生的大熊猫幼崽,一般要在2到4岁时回国,避免在4到6岁进入繁殖期后,在海外近亲繁殖的风险。此次回国的大熊猫幼崽“小奇迹”已经3岁,即将进入繁殖期,此时“返乡”,将有更充足的时间适应中国国内的生活,更好地繁育下一代。 而对于25岁的“‘美香’、26岁的‘添添’等老年大熊猫,它们的年纪已相当于人类的古稀之年,此时回家,则是为了更好地‘养老’”。“四川的医疗条件相对完善、救治经验相对丰富,回国可以保障其在四川安享晚年。”该负责人提到。 当前,中国与日本、奥地利、西班牙、英国、法国、新加坡、德国、俄罗斯、卡塔尔等19个国家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旅外的大熊猫总数达到63只。(完) Source “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艾利森:中国是世界舞台上的最大玩家 凤凰网 11/18/2023 Source …
Category: INDIA and PAKISTAN
巴勒斯坦人:为犹太人的遭遇感到心痛,但这不代表他们有权夺走我们的土地 凤凰网 11/19/2023 Source 以军袭击加沙难民营 至少百人死亡 早报网 11/18/2023 以色列军队11月14日袭击杰巴利耶难民营后,把许多建筑物夷为平地。(路透社) 以色列军队星期六(11月18日)再度袭击位于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袭击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法新社引述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的一名卫生部官员说,以色列对杰巴利耶(Jabalia)难民营的两次袭击造成80多人死亡。官员说,以色列对难民营内联合国运营的法库拉学校(Al-Fakhura)发动袭击,造成“至少50人”死亡,该学校已改建为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的避难所。目击者说,以军袭击时有数百名无家可归的人栖身在学校内。 官员补充道,以军对另一栋建筑的袭击导致同一家庭的32人死亡,其中19名是小孩。 加沙地带北部印度尼西亚医院消息人士说,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很可能继续上升,目前不少伤者情况危急,许多人仍然埋在废墟下。 路透社引述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说,工程处收到了“可怕”的照片和录像,显示加沙北部近东救济工程处一所学校遭到袭击,造成数十人死伤。他说:“这些袭击必须停止。人道主义停火不能再等了。” 以色列军11月18日袭击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地区一栋住宅楼,一个受伤的小孩在纳赛尔医院(Nasser hospital)接受治疗。(路透社) 早些时候,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地区一栋住宅楼遭到袭击,造成至少26人死亡。 杰巴利耶难民营是加沙地带八个难民营中最大的一个。自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多次对该难民营实施袭击,已造成数百人伤亡。 Source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色列是恐怖主义国家 早报网 11/15/2023 …
加沙医院的困境引发全球关注 内塔尼亚胡一心复仇 凤凰网 11/19/2023 Source 数百人步行逃离加沙希法医院 早报网 11/18/2023 以色列军队攻进加沙地带的希法医院,使得院内人员处于恐慌之中。11月12日的照片显示,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使用的帐篷和庇护所矗立在医院院子里。(路透社) 法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数百人徒步撤离加沙地带最大的医院希法(Al-Shifa)医疗中心,此前医院院长说,以色列军队下令清空医院。 一名法新社记者在现场报道,以色列军队星期六(11月18日)通过扩音器下令人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撤离希法医院藏身处。新华社也引述巴勒斯坦电视台的报道说,以军要求希法医院内人员在一个小时之内撤出。 哈马斯管理的卫生部声明说,该设施内仍有120名伤员以及数目不详的早产儿,并补充说正在与红十字会就这些婴儿的情况进行联系。官员们说,一些医护人员留下来照顾那些无法转移的人。 一队队伤病员(其中一些是截肢者)、流离失所者、医生和护士,徒步向海滨方向走去。 医院院长穆罕默德·阿布·萨尔米亚(Mohammed Abu Salmiya)告诉法新社,以色列军队指示他确保“病人、伤员、流离失所者和医务人员疏散,并要求他们步行前往海滨”。 以色列军队否认下令院内人员撤离。以军声明称,军队“同意希法医院院长的请求,让更多希望撤离的院内人员离开”。 联合国估计,在以色列军队星期三(15日)攻进医院之前,有2300名患者、工作人员和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在希法医院内避难。 以色列指责哈马斯从庞大的医疗中心下的藏身处发动袭击,统治加沙并拥有武装派别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则否认使用医院作为战斗人员的基地。哈马斯反指以军在医院内放置武器,栽赃嫁祸。以色列军队还在搜查建筑物,寻找支持其说法的证据。 哈马斯卫生官员指出,加沙北部激烈的战斗造成燃料短缺,导致医院停电,数十名患者死亡。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言人阿什拉夫·齐德拉(Ashraf al-Qudra)发表声明说,希法医院目前处于“灾难般的”人道主义状况,医院内人员无法得到食物和饮用水供应。 以色列军队11月18日凌晨对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多处建筑发动空袭,照片为其中一栋成为废墟的公寓楼。(路透社) 另据巴勒斯坦通讯社18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凌晨对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Khan Younis)多处建筑发动空袭,造成至少26人死亡,另有至少23名伤者送医救治,其中多人伤势严重。 …
以色列国防部长:以军将在加沙地带南部开展地面行动 观察者网 11/19/2023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1月18日晚,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宣布,以军正继续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进行猛烈打击,将“很快”在加沙地带南部开展地面行动。 11月18日,加兰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图自《以色列时报》 加兰特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正处于“第二阶段”,哈马斯受到了沉重打击,他们的许多高级指挥官被杀。 “我们正在到达哈马斯的所有敏感地点并进行打击。”加兰特说,“那些躲藏在加沙地带南部的人很快就会感受到这一点。” 路透社此前报道显示,当地时间17日,以军方发言人表示,针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将深入加沙南部,但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 报道称,16日,加沙南部汗尤尼斯周围发生的炮击,激起了在那里避难的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他们担心军事行动即将到来。最近几周,在以色列要求他们离开北部后,数十万人逃亡加沙南部。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8日报道,以色列已要求汗尤尼斯的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内塔尼亚胡的高级顾问雷格夫表示,“我们要求人们搬离,我知道这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并不容易,但我们不想看到平民被卷入战火”。 加沙卫生部门表示,自10月7日以来,以色列的行动已经导致超过12000人死亡,其中包括5000名儿童。 Source 以军袭击加沙难民营 至少百人死亡 早报网 11/18/2023 以色列军队11月14日袭击杰巴利耶难民营后,把许多建筑物夷为平地。(路透社) 以色列军队星期六(11月18日)再度袭击位于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袭击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法新社引述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的一名卫生部官员说,以色列对杰巴利耶(Jabalia)难民营的两次袭击造成80多人死亡。官员说,以色列对难民营内联合国运营的法库拉学校(Al-Fakhura)发动袭击,造成“至少50人”死亡,该学校已改建为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的避难所。目击者说,以军袭击时有数百名无家可归的人栖身在学校内。 官员补充道,以军对另一栋建筑的袭击导致同一家庭的32人死亡,其中19名是小孩。 加沙地带北部印度尼西亚医院消息人士说,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很可能继续上升,目前不少伤者情况危急,许多人仍然埋在废墟下。 路透社引述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说,工程处收到了“可怕”的照片和录像,显示加沙北部近东救济工程处一所学校遭到袭击,造成数十人死伤。他说:“这些袭击必须停止。人道主义停火不能再等了。” 以色列军11月18日袭击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地区一栋住宅楼,一个受伤的小孩在纳赛尔医院(Nasser …
美方据报计划营救遭哈马斯扣留的人质 早报网 11/18/2023 以色列方面称,在哈马斯10月7日对以实施的突袭行动中,有200多人遭哈马斯掳至加沙地带。目前只有个别人质获释。以色列示威者星期六(11月18日)在特拉维夫集会示威,要求立即释放人质。(法新社) 美国广播公司(ABC)星期天(11月19日)引述两名美国官员报道,美国正在推动以色列和哈马斯释放人质的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积极与国际伙伴制定战术性营救行动的计划,如果确定可以在合理风险水平下实施营救行动,就可以付诸实践。 报道称,美国正在与卡塔尔和埃及一道,努力推动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一项协议,让10月7日在哈马斯突袭行动中被掳走的200多名人质中的“许多人”获释,其中可能包括10名美国公民中的一些人。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五(17日)与卡塔尔领导人进行会谈,讨论了“立即释放所有遭哈马斯扣押人质的紧迫性”。然而,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同天表明,美国仍不相信双方会达成协议。 报道另引述多个消息来源称,以色列和哈马斯正在讨论一项安排,用至少50名人质换取多日“停战”(a multi-day truce),并释放数量不详的遭以色列拘留的巴勒斯坦妇女和未成年人。不过双方尚未就具体细节达成共识。 美国政府官员说,以哈双方近几周数次接近谈成,但谈判每次都在最后阶段破裂。 ABC就美方营救人质的计划报道称,美国的军事或执法人员不一定会参与实际执行任何此类行动,因为以往通常是外国军队来执行与美国合作制定的计划。 目前,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磋商正在与一系列外交谈判分轨开展,这也反映出加沙地带人质危机独特的复杂性,不仅涉及人数众多,而且扣押时间也长,相信已经超过40天。 美国政治学者指出,哈马斯可能希望扣留大量人质,以便在未来的谈判中用作筹码,而且以哈彼此存在严重的不信任,种种因素都让人质谈判变得极为复杂。 美国人质解救特别工作组前主任奥利里(Christopher O’Leary)说,这次的人质情况是他职业生涯中从未经历过的,但随着事态发展,美国和以色列很可能可以拼凑出一张更完整的情报图,为解救工作提供依据。 报道也引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称,美国在解救人质计划上,没有一个“准确数字”。 Source 数百人步行逃离加沙希法医院 早报网 11/18/2023 以色列军队攻进加沙地带的希法医院,使得院内人员处于恐慌之中。11月12日的照片显示,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使用的帐篷和庇护所矗立在医院院子里。(路透社) 法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数百人徒步撤离加沙地带最大的医院希法(Al-Shifa)医疗中心,此前医院院长说,以色列军队下令清空医院。 一名法新社记者在现场报道,以色列军队星期六(11月18日)通过扩音器下令人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撤离希法医院藏身处。新华社也引述巴勒斯坦电视台的报道说,以军要求希法医院内人员在一个小时之内撤出。 哈马斯管理的卫生部声明说,该设施内仍有120名伤员以及数目不详的早产儿,并补充说正在与红十字会就这些婴儿的情况进行联系。官员们说,一些医护人员留下来照顾那些无法转移的人。 …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被曝曾哀叹:美国文化黑暗堕落、无可救药,恐将招致神罚 观察者网 11/18/2023 日前,美国众议院议长人选爆出“大冷门”,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一跃成为排名仅次于总统、副总统的美国政坛“三号人物”。随之,美国媒体开始关注这个一直名不见经传的政治人物,以及其此前有关LGBT、同性婚姻和堕胎等议题的保守主义观点。 1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约翰逊10月份就任众议院议长前的一次祈祷电话会议。根据所获内容,约翰逊指责美国人正对教堂失去兴趣,以及青少年中LGBT人群比例上升。他哀叹美国文化“如此黑暗和堕落,几乎无可救药”,并担忧美国的邪恶正招致上帝的愤怒。 迈克·约翰逊宣誓就职美国众议院议长,图自IC Photo 《纽约时报》称,美国“滚石”杂志首先于11月15日报道了约翰逊在祈祷电话会议的表态。 根据会议内容,约翰逊当时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对美国制度的信心“已经降至有史以来最低”。他谈到,首先,美国人到教堂礼拜的出席率“降到了50%以下”;其次,LGBT性取向在青年中崛起。他援引美国疾控中心(CDC)的调查结果称,2021年,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高中生认为自己“不是异性恋”。 “我们正在失去这个国家,”约翰逊总结道。 报道称,这次电话会议发生在10月3日,也就是众议院投票罢免前议长麦卡锡的数小时之前。谈到众议院的混乱时,约翰逊表示,国会正处于一个未知领域,“我们需要的是来自宇宙之神的超自然干预”。 会议中,约翰逊毫不掩饰地表示对于国会共和党人理念的自豪之情。他说,共和党人提出的“有限政府”、“通过实力实现和平”、“财政责任和自由市场”等执政理念是“我们造物主的原则”。 据他所说,在众议院共和党人中,有大约45到50人是“真正的基督追随者”。他将这些人称作虔诚的基督徒“余民”,尽管数量不足众议院共和党人的四分之一,但他仍坚信,少数人可以完成伟大而神圣的事情,可以帮助美国免受来自上帝的惩罚。 约翰逊还表示,美国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他说:“唯一的问题是:针对我们的集体罪行,上帝是否会对美国实施审判?还是他会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重建根基,回到他身边?”他补充说:“我们需要向他求助。我们需要复兴。” 在会议结束时,约翰逊哽咽着带领一众信徒祈祷。他说:“我们个人和集体都为我们的罪行忏悔。我们请求您(上帝)不要向我们施加审判,虽然这明显是我们应得的。” 此次祈祷电话会议由牧师、特朗普时期信仰顾问委员会成员吉姆·加洛(Jim Garlow)主持。自从约翰逊10月25日当选众议院议长以来,他过去关于同性婚姻、堕胎等问题的言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约翰逊在这通祈祷电话会议中的表态,明显是他以往观点的最新提炼。 《纽约时报》提到,约翰逊在“意外”当选议长之前,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保守派议员,此前有美媒称他为美国“140年以来从政经验最少的议长”。 报道称,过去几十年来,约翰逊一直在写作和公开讲话中谈论他的宗教观点。他曾写道,同性恋“本质上是不自然的、危险的生活方式”。他还在2004年发布署名文章,称“专家预测,同性婚姻是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黑暗先兆,甚至可能毁灭美国这一最强大的共和国”。 不过,在就任众议院议长后,约翰逊试图与自己过去有关同性婚姻、LGBT等议题的言论保持距离。 日前,约翰逊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我甚至不记得其中一些(过去的言论)了。我真诚地爱所有的人,不管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Source 美国何以对华示好?中国又一个战略机遇期? 凤凰网 …
外媒:亲华总统就职典礼上要求印军“全部撤走” 凤凰网 11/18/2023 据多家外媒报道,新当选的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11月17日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讲,明确要求驻扎在该国的印度军队全部撤走。 美联社17日报道称,被视为亲华的穆伊祖在竞选时承诺,将驱逐印度军事人员。“独立和主权的界限将被明确划定,外国军事存在将被移除”。 文章称,穆伊祖在9月份的总统选举中意外获胜,这次选举被视为一场“虚拟公投”,决定哪个地区大国——中国还是印度对印度洋群岛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另据法新社报道,尽管穆伊祖没有明确提及印度军队,但他重申了将履行竞选时的承诺,即要求撤出50至75名印度安全人员。 穆伊祖说,马尔代夫不允许任何外国军事人员驻留,当涉及到国家安全时,我们划定了一条不能逾越的界线。马尔代夫也同样尊重他国的这条界线。 报道称,穆伊祖此前表示,他并不打算通过引入中国军队取代印军来彻底改变该地区的军事平衡。 穆伊祖斯曾任该国首都马累市长,并担任国家规划、住房和基础设施部长长达7年。他曾强调与该国的主要金融支持者中国建立“牢固的关系”。 马尔代夫地处战略要地,是印度的一个重要邻国,两国在过去几年都在加强防务和安全合作,特别是在海洋领域。去年,印度在马尔代夫布设了10个沿海监视雷达站,以提高印度在印度洋的海上监视能力。 Source 美国何以对华示好?中国又一个战略机遇期? 凤凰网 11/18/2023 Source 习近平促美停止武装台湾: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早报网 11/15/2023 中美两国元首11月15日在美国费罗丽庄园举行会晤。坐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右两侧的是中共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以及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法新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习拜会上就台湾问题强调,美国应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习近平于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美国旧金山费罗丽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 他强调,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习近平强调,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也不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 …
“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艾利森:中国是世界舞台上的最大玩家 凤凰网 11/18/2023 Source 今年底外国人来华签证申请预约将全部取消 侨报网 11/17/2023 11月17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召开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发布会。中国外交部、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国近期采取的优化签证和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措施。 中国边检工作人员办理入境手续。(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香港中通社17日报道,中国外交部领事司介绍,中国外交部恢复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持续优化签证办理体验,简化申请人办理签证手续,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临时性免采指纹。大幅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申请表,减少7个大项、15个子项填报内容,优化简化幅度达34%。逐步取消来华签证申请预约办理安排,目前已有近100个驻外使领馆实现“随到随办”,并将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球驻外使领馆全部取消签证申请预约。此外,全球260个驻外使领馆持续畅通申办渠道,着力提高签证服务质量,签证申请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可在任一签证申请地点递交签证申请。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介绍,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不断深化移民出入境政策措施。一是口岸签证政策,目前已在中国全国入境量较大的77个城市99个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口岸签证业务;二是过境免签政策,在所有对外开放口岸对各国公民实施2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18个省(区、市)23个城市31个口岸对54个国家人员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三是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包括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144个小时免签、东盟10国旅游团入境广西桂林144小时免签、上海邮轮入境15天免签、海南59国人员入境30天免签等。(完) Source “拜习会”同意恢复美中两军高层沟通 明年早些时候继续大增航班 侨报网 11/16/2023 美西时间15日,总统拜登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举行美中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美中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推动和加强美中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美中禁毒合作工作组;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等。 15日,拜登同习近平在斐洛里庄园举行美中元首会晤。(图片来源:中新社) 习近平: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 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习近平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意义,以及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图。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也不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 习近平提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 习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50年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去年巴厘岛会晤时,美方表示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这次旧金山会晤,中美应该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 一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希望两国做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