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姆特战火续烧…乌克兰军方称俄罗斯损失惨重:我们会赢

巴赫姆特战火续烧…乌克兰军方称俄罗斯损失惨重:我们会赢 中央社/基辅 6/04/2023 乌克兰武装部队今天表示,巴赫姆特周边的冲突仍持续,但敌军遭受重大损失。图为一名乌克兰士兵向巴赫穆特附近前线的俄罗斯阵地发射迫击砲弹。(美联社) 乌克兰武装部队今天表示,尽管近期在巴赫姆特(Bakhmut)的战火稍歇,在这个被摧毁的乌东城市周边的冲突仍持续,并称莫斯科遭受重大损失。 路透报导,乌克兰最高军事指挥部在今天的每日报告中表示,俄军在巴赫姆特周遭两度行动失利,并对邻近村庄发动多次空袭和砲击。 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首脑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昨天表示,在这场战争中为时最久、最血腥的战斗经过数月的进攻后,他手下99%的战士已离开巴赫姆特。 乌克兰5月底表示,在巴赫姆特的战事已放缓,但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瑟尔斯基(Oleksandr Syrskyi)昨天指出,乌军仍在当地继续作战。 瑟尔斯基视察巴赫姆特周遭的部队后,通过通信软件Telegram表示:「敌军在巴赫姆特持续受到重大损失。防卫部队继续作战。我们会赢得胜利。」 巴赫姆特曾经拥有7万人口。根据军事分析家的说法,这座城市不具战略价值。不过莫斯科当局表示,夺下巴赫姆特将是更深入顿巴斯(Donbas)工业地区的跳板。莫斯科宣称已从乌克兰手上将该地区并吞。 Source 报复俄轰基辅 乌无人机突袭莫斯科富人区 世界新闻网 5/31/2023 这栋位于莫斯科富人区的高楼,30日遭到乌克兰无人机攻击,表示乌克兰也有对莫斯科的攻击能力。(Getty Images) 俄乌战争爆发一年多以来,30日首度出现莫斯科住宅区建筑物遭受无人机攻击的事件,这是乌军回应俄军日前轰炸基辅造成一人死亡的报复手段;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官邸附近也有民宅遭受攻击。 距离普亭官邸 仅有数哩 网络流传影片画面显示,莫斯科高档富人区建筑物上空有浓烟冒出。莫斯科国营电视台转载社群网站照片则显示,莫斯科市区与外围地带劳工阶层居住的公寓建筑物,外观都出现遭受攻击后的焦黑破洞。 …

中国失业统计失真 学者指疫后增3千万失业青年

中国失业统计失真 学者指疫后增3千万失业青年 中央社 6/04/2023   中国青年失业问题广受关注。示意图。(新华社) 历经疫情3年,中国青年失业问题广受关注。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失业率统计明显失真,保守估计目前16岁到40岁的青年绝对失业人口,比疫情前增加了2500万到3000万人左右。 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1日刊出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研究员王明远的文章。针对当前中国失业统计,他枚举出3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就业」标准太低。国际劳动组织界定是调查1周内工作10小时才算就业,美国为15个小时,法国为20个小时,而中国仅为1个小时;1个小时的工作收入不足以解决生活,不是有效就业。 第二,中国的就业率是针对城镇人口调查,尽管已经开始把农村户籍人员统计在内,但农民工失业后往往会因生活成本选择返乡。因此,失业调查很难抽取到已失业的农民工。 第三,中国现在「灵活就业」人员多达2亿,占城镇就业人口的40%左右。但他们的社保参与率不足20%,很难通过失业险领取和失业登记等观察他们的实际就业情况。 王明远指出,在中国,每年「再就业人员」的数量,与退休人员数量大致相同,添加就业人员基本由初次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组成。 在2013年之前,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总体上是添加就业人数大于应届生总数。2013年到2019年之间,应届生毕业规模和添加就业岗位数量都在增加,两者都在1300万左右,初次就业市场的供需大致平衡。 不过疫情后,就业形势产生了根本性转折。一方面,每年添加就业岗位开始剧烈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过去的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校(大专院校)毕业人数剧增,归国留学人员规模也日益庞大,因此出现了就业市场的职位严重供不应求局面。 至于原本有工作但失业的人数,王明远的估算依据是,A股上市企业的平均员工数量比疫情前缩水11.9%;中小微企业去年注销率约10%。 综合以上研究,他说,中国疫情3年以来,大约累计有1500万左右中专和高校应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同时,大约有10%的企业在职员工失业,这部分16-40岁青年在职人员约2500万左右。 此外,根据北大卢锋教授的研究,近3年还至少有2300万左右农民工因为失业而返乡,如果以其中60%为青年人计算,那么这部分也有1400万左右。那么,「疫情以来大约共添加了5400万左右青年人失业人口」。 这些失业人口中,不排除有相当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又重新找到了工作,或者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现了再就业(例如,3年以来网约车公司滴滴的活跃司机数量增加了1200余万,外卖骑手、快递员、配送员增加了月增加了约800万),不过估计仍有一半,也就是「2500万到3000万人左右至今仍处于失业状态」。 王明远指出,保守估计目前青年绝对失业人口比疫情前增加了2500万到3000万左右,大约相当于这个年龄段参与就业市场劳动力总量(4.02亿)的6.2%至7.5%,或者相当于全部劳动年龄人口(8.8亿)的2.8至3.4%。 他说,考虑到青年人就业集中在21世纪新兴的网络、教育、地产、金融等行业,而这些行业最近3年受冲击程度最大,做出上述推论应该不至于相差太多。 Source 新冠变种XBB狂袭中国 周确诊恐上看6500万例 世界新闻网 5/26/2023 中国的新冠疫情似又再起。图为日前在西安举行中亚峰会时,记者排队作核酸检测。(欧新社) …

大学招生 媒体最新民调:种族不应是重要考量

大学招生 媒体最新民调:种族不应是重要考量 世界新聞網 6/04/2023 超过6成民众认为,大学招生时应考虑种族,但也认为这不是考虑录取的重要因素。图为哈佛大学学生在最高法院外面支持平权法案。(美联社) 美联社最新民调显示,多数美国成年人认为,最高法院应允许大学在招生时将种族因素纳入考量,但只有少数人认为种族是招生决定的重要因素。 根据美联社与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进行的这份民调,63%的受访者认为,最高法院应允许大学招生过程中考虑到种族或族裔因素;68%的受访者认为,种族和族裔不应是招生的重要因素。 在入学招生最重要因素方面,62%受访者认为,高中成绩是最重要的入学因素,47%认为是标准化考试结果,仅13%认为种族是最重要因素,18%受访者认为较为重要;其中,非裔和西语裔最可能认为种族是最重要的因素。 民调结果显示,民众普遍支持平权措施,认为大学招生可纳入种族因素,但非主要因素;这看法也与多数大学在平权措施的实施政策上一致。 最高法院即将在6月针对「学生公平入学」(SFFA)对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实施平权措施的诉讼做出裁决;有鉴于如今保守派大法官稳居多数的情况下,多数大学都预料平权入学措施可能被终结。 许多大学,尤其是菁英学校表示,种族是招生时会权衡的众多因素之一,影响虽不大,但有时仍会给代表性不足的学生带来优势。 但批评人士认为,这种优势比大学所说的要多得多。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社会学者埃斯本夏德(Thomas Espenshade)在2009年的一项分析显示,在竞争激烈的私立学校,非裔申请者可获得等于SAT考试加分310分的优势,贫困学生则获得130分的加分。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所大学采用平权措施,但包括加州、密西根州和佛州在内,目前已有九个州禁止平权措施。 Source 大学争平权 哈佛歧视裁决 恐影响顶尖高中招生 世界新聞網 5/31/2023 大学是否应采取平权措施,社会意见两极,将等待最高法院裁定。图为反对大学平权措施的民众。(美联社)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

克宫:法德向乌提供远程导弹 俄乌冲突将“螺旋式升级”

克宫:法德向乌提供远程导弹 俄乌冲突将“螺旋式升级” 6/04/2023 乌克兰正寻求获得远程导弹,称这类武器有望改变战局。俄罗斯频频炮击和空袭乌克兰,图为5月18日,乌克兰防空系统在基辅州击落一枚来袭的俄罗斯巡航导弹。(法新社) 克里姆林宫星期天(6月4日)警告,若法国和德国向乌克兰提供任何远程导弹,这将使俄乌冲突“螺旋式升级”。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 Rossiya-1)访问时说:“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关于法国和德国运送射程500公里或以上导弹的讨论。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武器,会导致紧张局势出现另一轮螺旋式上升。” 英国上个月证实,它向乌克兰交付了射程超过250公里的暴风影(Storm Shadow)导弹,成为首个为乌军提供远程巡航导弹的国家。相较之下,美国提供的海马斯(HIMARS)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射程仅为80公里左右。 乌克兰已要求德国提供射程达500公里的金牛座(Taurus)巡航导弹。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前也宣布将为乌克兰提供新导弹,他没有说明导弹型号,但称导弹射程足以让乌军展开春季反攻行动。 乌克兰称,它需要包括远程导弹在内的更多武器,以抵御俄罗斯攻势和收复沦陷的领土。俄罗斯则多次批评西方国家为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做法,称北约成员国实际上已直接参与俄乌冲突。 佩斯科夫重申,俄罗斯将继续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直到“完成任务……没有其他选择”。 Source 报复俄轰基辅 乌无人机突袭莫斯科富人区 世界新闻网 5/31/2023 这栋位于莫斯科富人区的高楼,30日遭到乌克兰无人机攻击,表示乌克兰也有对莫斯科的攻击能力。(Getty Images) 俄乌战争爆发一年多以来,30日首度出现莫斯科住宅区建筑物遭受无人机攻击的事件,这是乌军回应俄军日前轰炸基辅造成一人死亡的报复手段;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官邸附近也有民宅遭受攻击。 距离普亭官邸 仅有数哩 网络流传影片画面显示,莫斯科高档富人区建筑物上空有浓烟冒出。莫斯科国营电视台转载社群网站照片则显示,莫斯科市区与外围地带劳工阶层居住的公寓建筑物,外观都出现遭受攻击后的焦黑破洞。 华尔街日报报导,不少俄罗斯政治、企业精英居住、位于莫斯科近郊的富人区鲁布留夫卡(Rublyovka),上空有数架无人机被击落。普亭的新奥加廖沃(Novo-Ogaryovo)官邸距离只有数哩之遥。 …

美国大公司裁员凶猛,为何失业率却走低?

美国大公司裁员凶猛,为何失业率却走低? 财经十一人 6/04/2023     今年1月,谷歌宣布全球裁员1.2万人。4月21日,网约车平台Lyft宣布裁撤1200个职位。脸书在去年11月宣布裁员1.1万人的基础上,今年3月再裁员1万人⋯⋯创业公司数据库网站Crunchbase 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美国高科技企业裁员人数就已经达到11.8万人。2022年全年裁员为14万人。   美国高科技企业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大规模裁员一度引来美国经济是否将陷入衰退的担忧。   不过,尽管大规模裁员的新闻不断,美国失业率在过去12个月始终维持在3.4%-3.7%之间,美国就业市场已经28个月连续增长。5月5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非农失业率为3.4%,略低于3月的3.5%,创下1969年来新低。劳动力市场增加23.5万个工作岗位,超过经济学家预估的18.5万个岗位。非洲裔美国人的失业率降低到4.7%,在美国历史上首次降至5%以下。   美国经济和就业情况正经历一个奇特的阶段,经济学家和媒体很难准确预测。高科技企业大量裁员和美国整体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背道而驰,美联储试图通过连续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但并未看到预期中失业率上升的情况。   前白宫经济委员会顾问、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劳斯指出,“经过疫情造成的衰退之后,劳动力市场以异于往常的速度复苏。”   5月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宣布连续第10次加息决定时指出,“我一直认为,这次很可能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那么多超额的需求。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在14个月内升息到5%,失业率维持在3.5%,甚至比我们开始(加息)的时候还低。”   罗斯福研究所经济学家布洛施(Justin Bloesch)对《财经》记者称,他也认为“这次真的不一样”。原本经济学家担心在失业率升高的情况下,薪资增长和职位空缺情况也无法得到缓解,但新公布的职位空缺数和辞职数都已出现下降,薪资待遇增长也已减缓。目前情况看来,大部分找工作的人都可以很快找到新工作,且未对雇主带来增长薪资的压力,“这对经济软着陆的前景有很大助益”。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大裁员,在2月-4月之间,美国劳动力市场减少了2200万个工作岗位。不少经济学家纷纷警告疫情将对经济造成长期伤害,但是后疫情时代却显示,经济学家一开始的担忧并未发生。不同行业间的用工需求变化和疫情过后美国人对工作看法的改变,反而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不均现象。   2020年各行业大规模裁员时,娱乐业的裁员人数占42.3%、零售占8.8%,其他行业总和为48.9%,白领行业因为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办公,就业情况变动较小。疫情带动电子商务,尤其是零售业大幅增长,高科技行业也在疫情期间快速扩张。服务业因为无法远程工作,在疫情期间成为裁员最多的行业。不过,当疫情在2022年中明显缓解,消费者从高度依赖线上消费转到线下,疫情期间受惠于“居家经济”的企业被迫缩减,劳动力市场出现历史性翻转。   线上零售龙头亚马逊2021年一季度营业额同比增加44%,获利增加220%,远超过华尔街投资人的预期。一直到2022年一季度,亚马逊多雇佣了17.5万人。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和疫情的减缓,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增长只达到7%,亚马逊的营业额增长不如预期,亚马逊面临控制成本的挑战。今年4月26日,亚马逊宣布云计算和人力资源部门执行裁员,其线下全食超市(Whole Foods)也将进行全球和区域供应链重整,“在扩展的过程,简化我们的工作和改善运营”。   高科技企业的高调裁员制造了美国劳动力市场进入裁员潮的印象,不过2022年11月投资银行高盛的报告指出,高科技业的雇佣人数在美国就业市场占比并不高,包括线上出版、搜寻引擎等,只占0.3%。   布洛施指出,“幸好裁员只局限在科技业,部分原因是他们过去三年的过度扩张。”   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还令美国人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2022年美国就业市场出现所谓“大辞职潮”,不少就业人士试着重新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疫情期间美国至少5000万就业人口辞职,在抖音国际版TikTok上甚至出现分享给上司辞职信的风潮,美国劳动参与率从2020年2月的63.3%下降到4月的60.1%,即使告别疫情之后,劳动参与率到2023年4月仅回升到62.6%。   遭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线下服务行业在后疫情时代受到严重缺工的影响。美国商会在4月30日的报告指出,“我们每天都听到几乎来自各州、各个行业、不同规模的成员企业抱怨,他们在雇佣员工上面临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我们有1000万个工作需求,但是只有570万个失业的人,相较于2020年2月,180万名劳动人口消失了”。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森(Dana …

别脱袜子、椅背可这样往后放… 空姐透露12点飞行礼仪

别脱袜子、椅背可这样往后放… 空姐透露12点飞行礼仪 世界新闻网 6/04/2023 一名空服员分享乘客在飞行途中应该要注意的礼仪。(取材自Unsplash.com) 夏季人们搭飞机的机会变多,但飞机上有时也会出现争执或冲突,为了享受一趟和气愉快的飞行体验,有什么是乘客可以做的?具有21年经历的空服员Kristie Koerbel在「纽约时报」分享飞行途中应该要注意的礼仪: 1.椅背可以往后放,但要有礼貌。 不要将椅背用力、快速地向后放。坐你后方的人可能正在用笔电,或桌上放了饮料。向后靠之前,可以先往后看一下,能礼貌询问对方是否介意更好。 2.收拾小孩弄脏的环境。 出于礼貌,大人应该自行清理随行孩童弄脏的环境。 3.头顶的行李舱空间是属于大家的。 经济舱的行李舱先到先得。座位正上方的位置不是你的专属区,不能把别人的行李拿出来,将自己的行李放进去。 4.登机时不要一边视频亲友话别。 不要一边登机一边跟亲友视频道别。登机时应尽快找到座位、放好行李,让排在后面的人也能快速登机。 5.坐中间座位的人可以使用两侧的扶手。 被挤在两人中间的乘客已经很可怜,这是给他们的安慰奖。 6.戴耳机。 邻座太想聊天,而你只想图个清静?戴上耳机是避免邻座听不懂暗示的好方法。 7.别脱袜子。 长途飞行为图个舒服,可以脱鞋,但如果脱掉袜子传出脚臭味,就很失礼了。还有,别把脚搁在前面座椅的扶手上。 8.明智地使用调用按钮。 需要空服员帮忙时,请按调用钮,这会比拍或戳空服员的身体要好。 9.不要管教别人的孩子。 遇到捣乱的小孩,请寻求他的父母协助。我们没有权利对别人的孩子大吼大叫。可以对父母说: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停下来吗?这样的语气中减少了指责的味道。 …

基辅近半防空洞不能用 乌克兰部长称“难以置信”

基辅近半防空洞不能用 乌克兰部长称“难以置信” 6/04/2023 俄乌战争爆发后,基辅市的地铁站成了人们经常聚集避难的防空设施,图为5月29日,当地居民在空袭警报响起后躲到地铁站里。(路透社) 乌克兰政府展开的初步检查显示,首都基辅的防空洞中有近半关闭或未达使用标准。乌克兰战略工业部长卡米申称,这令人“难以置信”。 卡米申(Oleksandr Kamyshin)星期天(6月4日)说,当局在检查首日走访的1078个防空设施中,有359个未准备就绪、122个上了锁,仅597个能够使用。 他在Telegram上说:“只有一半(防空洞)开放与准备就绪,这个事实令我难以置信。昨天,我们和基辅市长有选择地对奥博隆区(Obolon)的防空洞进行检查时,绝大多数的防空洞都是关闭的。” 卡米申说,检查工作会持续进行。 上周四(1日),基辅有三人因防空洞上锁,无法及时入内避难而死于俄罗斯空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随后于上周五(2日)下令检查全国防空设施。 这起事件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基辅市长克利奇科星期五承认对此事负有一些责任,但指其他一些人也难辞其咎,尤其是负责管理基辅市各区的泽连斯基盟友。 Source 报复俄轰基辅 乌无人机突袭莫斯科富人区 世界新闻网 5/31/2023 这栋位于莫斯科富人区的高楼,30日遭到乌克兰无人机攻击,表示乌克兰也有对莫斯科的攻击能力。(Getty Images) 俄乌战争爆发一年多以来,30日首度出现莫斯科住宅区建筑物遭受无人机攻击的事件,这是乌军回应俄军日前轰炸基辅造成一人死亡的报复手段;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官邸附近也有民宅遭受攻击。 距离普亭官邸 仅有数哩 网络流传影片画面显示,莫斯科高档富人区建筑物上空有浓烟冒出。莫斯科国营电视台转载社群网站照片则显示,莫斯科市区与外围地带劳工阶层居住的公寓建筑物,外观都出现遭受攻击后的焦黑破洞。 华尔街日报报导,不少俄罗斯政治、企业精英居住、位于莫斯科近郊的富人区鲁布留夫卡(Rublyovka),上空有数架无人机被击落。普亭的新奥加廖沃(Novo-Ogaryovo)官邸距离只有数哩之遥。 莫斯科一处富人居住区的高层住宅,30日遭到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击,虽然无人死亡,但仍引起震撼。图为鉴识人员吊挂在高楼外墙搜证。(Getty …

研究:高脂高糖饮食降低睡眠质量

研究:高脂高糖饮食降低睡眠质量 6/04/2023 瑞典科研人员的研究论文称,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深度睡眠阶段的德尔塔波比例下降、强度降低,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示意图 / iStock) 瑞典研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高脂高糖饮食会改变深度睡眠时的脑电波,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新华社星期天(6月4日)报道,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et)的科研人员近日在美国《肥胖》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称,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深度睡眠阶段的德尔塔波比例下降、强度降低,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深度睡眠对于修复机体、整合记忆非常重要。人类在清醒时的脑电波以频率较高的贝塔波为主,进入睡眠状态后,低频的德尔塔波逐渐增加,所占比例在深度睡眠阶段达到最高,相关参数与睡眠的恢复作用密切相关。 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团队招募了一批身体健康的年轻男性参与测试,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行高脂高糖饮食和低脂低糖饮食方案,一星期后戴着脑电波检测设备在实验室内睡眠一整晚。 两种饮食的热量相同,但营养结构不同。间隔约两个月后,两组志愿者交换饮食方案,重复一轮测试。 数据显示,一星期的高脂高糖饮食对睡眠时长、阶段等没有明显影响,但会改变深度睡眠阶段的脑电波特征。在14名有完整脑电波记录的志愿者中,11人发生了变化。 研究人员指出,脂肪和糖可能激活一些与清醒程度相关的分子通道,具体机制还有待研究。该现象是否适用于其他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长期不健康饮食的影响与短期效果有何不同,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Source 新冠变种XBB狂袭中国 周确诊恐上看6500万例 世界新闻网 5/26/2023 中国的新冠疫情似又再起。图为日前在西安举行中亚峰会时,记者排队作核酸检测。(欧新社) 新冠变种病毒「XBB」正在中国掀起一波新疫情,专家评估6月底前,每周确诊可能突破6500万例,且众人感染可能加速病毒演化;新冠肺炎疫情三年多后,虽然全球紧急状态结束,但各界对于如何应对新冠病毒仍无解,中国疫情再起也凸显跨国合作碍于政治外交关系紧张而无进展,弱势群体和疫苗不普及的国家只能赌运气。 随着全球各地疫情逐渐趋缓,各国纷纷开放国境,世界卫生组织(WHO)秘书长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本周也发出警告,呼吁世界必须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将可能比新冠肺炎疫情「更致命」。 新一波疫情爆发 北京低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