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俄国称乌东攻势顺利 俄军逼近巴赫姆特 一触即发

俄国称乌东攻势顺利 俄军逼近巴赫姆特 一触即发 中央社 | 莫斯科 02/07/2023 俄罗斯当局今天表示,俄军正朝乌克兰巴赫姆特市和布格列达尔镇推进,这是乌东顿内次克州(Donetsk)的两大交战点,而顿州现已成为俄军攻势一触即发之处。 法新社报导,在俄军公布上述消息前,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上周警告,乌军将坚持战斗以尽可能捍卫巴赫姆特(Bakhmut)「堡垒」,但吁请西方提供更多武器让乌军能守住这座城市。 俄罗斯国防部长萧依古(Sergei Shoigu)在与国防官员召开的会议中说:「作战行动此刻在布格列达尔(Vugledar)和阿特莫夫斯克(Artemovsk,即巴赫姆特)四周成功推进。」 萧依古并列出俄军近来在顿内次克州「解放」的7座村落,包括元月间遭俄军攻下的盐矿城镇苏勒答尔(Soledar)。 巴赫姆特位于苏勒答尔以南不远处,是个受到战火重创的城市,市内人口几乎已全数逃往外地。当地连月来的激烈战斗,已成为俄军侵乌近一年来耗时最久的攻击行动。 俄军一旦攻下巴赫姆特,将取得继续深入顿内次克的信道,而俄国当局已决心将攻占顿州作为优先军事任务。 该州首府顿内次克市由俄方扶植的市长表示,今天稍早当地有5人丧生在乌军砲火之下。 泽伦斯基上周吁请西方国家加速运送承诺为乌克兰提供的武器,尤其是长程飞弹,让乌军能在顿州抵挡俄军前进。 Source 俄军对巴赫姆特发动新攻势 遭乌克兰击退 中央社/ 基辅 02/05/2023 乌克兰东部顿内次克州(Donetsk)遭受砲击之际,乌国领袖今天表示,乌军击退俄罗斯部队对东部巴赫姆特市(Bakhmut)的最新攻势。 法新社报导,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里亚尔(Hanna Malyar)说:「俄罗斯占领军本周使尽全力来突破我方防线和包围巴赫姆特(Bakhmut),并在利曼(Lyman)地区发动猛烈攻势」。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乌克兰为俄军新一波攻势备战 官员估2月中后迎敌

乌克兰为俄军新一波攻势备战 官员估2月中后迎敌 中央社 / 基辅 02/07/2023 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州(Luhansk)州长赫戴(Serhiy Haidai)说,俄罗斯正在乌东大举增兵,可能准备于下周沿着一条已缠斗数月的战线发动新一波攻势。 路透报导,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即将届满一年,乌克兰担心俄国基于「象征」意义发动大型攻势,正急需西方国家提供的军事援助。 乌克兰也正规画于春季反攻、收复失土,但还在等待西方国家承诺的长程飞弹和战车送达。有些分析师认为,乌克兰还要数月才能准备好。 赫戴接受乌克兰电视台访问时说:「我们看到愈来愈多(俄罗斯)后备部队被派到我们这个方向,也看到更多设备运过来。」 他说:「他们带来弹药,用法与以前不同,不再是全天候砲轰,而是慢慢开始节省,准备全面进攻。他们很有可能要花10天来集合后备部队。我们可以预期,过了2月15日,(这波攻势)随时会发生。」 俄乌战争在即将届满一年之际来到转折点,乌克兰不再像去年下半年一样屡有斩获,俄罗斯则动员数十万后备军人向前推进。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今晚演说中表示,他希望结合地方和中央政府在军事及管理方面的经验,但未直接提及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是否会被换掉。 泽伦斯基说,边境和前线的人事异动将有助于乌军行动。列兹尼科夫的动向还不明朗,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在乌东取得进展,是半年来首见。 泽伦斯基所属的「人民公仆党」(Servant of the People)国会党团领袖阿拉哈米亚(David Arakhamia)昨天说,列兹尼科夫会转任其他部长职务,但他今天又写道「本周在国防方面不会有人事异动」。 泽伦斯基说,他必须展现乌克兰能妥善管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西方军援,因此政府正运行俄罗斯入侵近一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和行政改组。 他说:「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边境或前线,我们会指派有军事经验、能展现自己可以最有效率抵御现有威胁的领袖。」 欧洲联盟(EU)表示,已邀请泽伦斯基参加欧盟领袖峰会;另有报导称他最快可能在本周前往布鲁塞尔,如果成行,这将是他自俄乌战争开打以来第2次赴国外访问。泽伦斯基的办公室对此不予置评。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展望2023 联合国秘书长:俄乌冲突恐导致全球更大规模战争

展望2023 联合国秘书长:俄乌冲突恐导致全球更大规模战争 世界新闻网 02/07/2023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提出警告称「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可能意味着「世界正走向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 卫报报导,古特瑞斯在纽约举办的联合国大会上向各国代表发表谈话,并列出2023年需要优先处里的事项包括俄罗斯入侵、气候危机和极端贫困,强调「我们从2023年一开始就面对一生中从未遇过的一系列挑战」。 古特瑞斯先是提到顶级科学家和安全专家上个月已将「末日之钟」(Doomsday Clock)调至距午夜仅90秒,这是有史以来最接近人类灭绝的时刻,并表示自己将其视为警告信号、呼吁「我们需要振作并开始行动」。 提及俄乌战争时,古特瑞斯表示「和平的前景越来越渺茫,进一步升级和流血事件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我担心世界并非是在无意间走向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我担心大家是有意往这个方向前进」。 接着古特瑞斯还提到包括以巴冲突、阿富汗、缅甸、萨赫勒地区和海地等冲突,强调「如果每个国家都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和平将得到保障」,并补充说「现在是通过重新将人权放在首位,以预防为内核来改变和平方式的时候了」。 此外,古特瑞斯强调需要为后代着想,再次呼吁对全球金融进行彻底转型,他表示「我们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存在根本性的问题」,接着将贫困、饥饿加剧、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归咎于此。 Source 俄沿整个前线加大施压 基辅当局陷两难 中央社 / 基辅 02/06/2023 俄乌战争本月底将届满一年,俄军目前沿整个前线加大施压,除在顿内次克的巴赫姆特激战,也于卢甘斯克与札波罗热地区展开攻击。巴赫姆特2条主要联外道路有被切断之虞。 「华尔街日报」引述英国国防部指出,随俄军包围取得进展,位于乌东的巴赫姆特(Bakhmut)被切断与其他乌军控制地区的风险日增。 英国国防部今天推文指出,经连月攻击后目前巴赫姆特2条主要联外道路均已在俄军火砲威胁范围内,城内乌军补给困难。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前线益发艰困,除巴赫姆特外,工业重镇的乌东顿巴斯(Donbas)其他地方战况也吃紧,俄军攻势另分别逼近巴赫姆特北面的利曼(Lyman)、西南面的布格列达尔(Vuhledar)。 华尔街日报认为,当前受俄军攻击的乌克兰阵地数量反映战场态势再度发生根本性转变。 …

美不愿归还被击落侦查气球 中国外交部:气球不是美国的

美不愿归还被击落侦查气球 中国外交部:气球不是美国的 世界新闻网 02/07/2023 美战机击落中国高空侦察气球后,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称,没有计划将气球的碎片和设备归还给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今天表示,这个气球不是美国的。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决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国高空侦察气球进入美国领空并遭击落事件今天仍为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焦点。有记者提问,美方没有计划将气球碎片和设备归还给中国,中方是否对美国提出过或者打算提出相关的要求? 毛宁除表示「气球不是美国的,中方将继续维护自身正常合法权益」外,并重申,中国的无人飞艇是民用性质,完全是不可抗力误入了美国领空,这是个意外事件,没有对美方的人员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对于这一类的事件,美方本来应当以冷静、专业、非武力的方式妥善处理,但美方执意动用武力明显是反应过度。 Source 中媒:“流浪气球”揭众生相 曝美两党恶斗 联合新闻网  02/06/2023 美国击落疑似中国间谍气球对美中关系的冲击持续扩大,中媒分析美方此举指出,美国两党恶斗的外溢效应已严重影响美外交政策制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劫持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取态。这次事件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次”面对中国谁更强硬?”新一轮恶斗,共和党”指鹿为虎”,民主党”连夜挽尊”,中国无辜偏航的”流浪气球”成了美国朝野恶斗的靶子。 直新闻特约评论员吴蔚分析指出,美方先说气球不构成军事和人身威胁,后又改口称其为”间谍气球”并开火击落,这个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充分暴露了美方在欺骗自己的民众,也在欺骗国际舆论。 吴蔚指出,这些年美国两党恶斗的外溢效应已严重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制定,甚至一定程度上劫持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取态。吴蔚研判,”流浪气球”事件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新一轮恶斗,是一次典型带有政党色彩的舆论文宣战。是小事化大、无风起浪,本质上是一次”面对中国谁更强硬?”的朝野斗狠。秀给选民看,做给盟友看。 随着美国国内舆论逐渐完成所谓”间谍气球”的形象建构,共和党籍政客试图进行一轮所谓”民主党对华软弱、拜登布林肯之流通共”的议程设置,进而完成对美国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共和党人甚至希望民主党主导的美国现政府无动于衷,让这架飞艇化作”中国威胁论”的飞行横幅飘过整个美国上空。 民主党则是,当这架无人飞艇都快飞出美国领空进入大西洋公海之前,拜登抓住最后的”窗口”下令开火,这显然是”为了击落而击落”,”为了不让碎片落地损害美国民众”。 吴蔚指出,共和党”指鹿为虎”将拜登政府架在火上烤,民主党”连夜挽尊”感谢F-22飞行员”精湛一击”,这架无辜的偏航无人飞艇成为了美国朝野恶斗的靶子。 Source 美中「间谍气球」之战:美击落气球考量与中国压力测试 转角24小时 02/06/2023 「美国击坠了『间谍气球』,但事情尚未落幕….」美国在上周对外证实「中国间谍气球」进入美国领空之后,引发舆论哗然与美中关系的紧张。在议论是否应该击坠气球之际,美国官方证实已于2月4日派出一架F-22战机,将这颗间谍气球击坠。消息公开后再次掀起热议,中国也反复强调这是「民用无人飞艇」而非情搜用途,并表示「对美国的反应过度保留使用必要手段的权利。」这个间谍气球之战,连日来发生什么事?击坠与否的考量又是什么?又是否会成为美中双方冲突升级的导火线? 中国的这颗高空「间谍气球」(原称为High-altitude balloon,即高空气球。后美方及新闻媒体多以间谍气球 …

中媒:“流浪气球”揭众生相 曝美两党恶斗

中媒:“流浪气球”揭众生相 曝美两党恶斗 联合新闻网  02/06/2023 美国击落疑似中国间谍气球对美中关系的冲击持续扩大,中媒分析美方此举指出,美国两党恶斗的外溢效应已严重影响美外交政策制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劫持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取态。这次事件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次”面对中国谁更强硬?”新一轮恶斗,共和党”指鹿为虎”,民主党”连夜挽尊”,中国无辜偏航的”流浪气球”成了美国朝野恶斗的靶子。 直新闻特约评论员吴蔚分析指出,美方先说气球不构成军事和人身威胁,后又改口称其为”间谍气球”并开火击落,这个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充分暴露了美方在欺骗自己的民众,也在欺骗国际舆论。 吴蔚指出,这些年美国两党恶斗的外溢效应已严重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制定,甚至一定程度上劫持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取态。吴蔚研判,”流浪气球”事件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新一轮恶斗,是一次典型带有政党色彩的舆论文宣战。是小事化大、无风起浪,本质上是一次”面对中国谁更强硬?”的朝野斗狠。秀给选民看,做给盟友看。 随着美国国内舆论逐渐完成所谓”间谍气球”的形象建构,共和党籍政客试图进行一轮所谓”民主党对华软弱、拜登布林肯之流通共”的议程设置,进而完成对美国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共和党人甚至希望民主党主导的美国现政府无动于衷,让这架飞艇化作”中国威胁论”的飞行横幅飘过整个美国上空。 民主党则是,当这架无人飞艇都快飞出美国领空进入大西洋公海之前,拜登抓住最后的”窗口”下令开火,这显然是”为了击落而击落”,”为了不让碎片落地损害美国民众”。 吴蔚指出,共和党”指鹿为虎”将拜登政府架在火上烤,民主党”连夜挽尊”感谢F-22飞行员”精湛一击”,这架无辜的偏航无人飞艇成为了美国朝野恶斗的靶子。 Source 美中「间谍气球」之战:美击落气球考量与中国压力测试 转角24小时 02/06/2023 「美国击坠了『间谍气球』,但事情尚未落幕….」美国在上周对外证实「中国间谍气球」进入美国领空之后,引发舆论哗然与美中关系的紧张。在议论是否应该击坠气球之际,美国官方证实已于2月4日派出一架F-22战机,将这颗间谍气球击坠。消息公开后再次掀起热议,中国也反复强调这是「民用无人飞艇」而非情搜用途,并表示「对美国的反应过度保留使用必要手段的权利。」这个间谍气球之战,连日来发生什么事?击坠与否的考量又是什么?又是否会成为美中双方冲突升级的导火线? 中国的这颗高空「间谍气球」(原称为High-altitude balloon,即高空气球。后美方及新闻媒体多以间谍气球 spy balloon 称呼,中国则称为「中国民用无人飞艇」)是在1月28日,被侦测到进入阿留申群岛以北的美国防空区、在阿拉斯加陆地上空移动,1月30日又飘移进入加拿大西北地区领空,接着移动路线又往美国接近,1月31日自爱达荷州北部重新进入美国领空,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即听取此事的军方简报。 到了2月1日,侦察气球飞过与爱达荷州邻近的蒙大拿州——该地是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所在地(Malmstrom Air Force Base),布署许多核飞弹发射井、也是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AFGSC)麾下第341导弹联队驻在地。拜登政府在隔天2月2日由美国国防部对外披露此事,证实这颗气球是来自中国的高空气球、并且已经进入美国领空飘移一段时间。其后气球改变航向,离开美国本土上空。 气球事件随即引发美国舆论的强烈反应,尤其因为有地方民众肉眼直接目击到飘移中的气球,白色的「不明飞行物体」造成部分居民的不安。而当美国军方证实是来自中国的气球、且有可能正在运行某种监测任务时,美国舆论的反感愈加强烈,包括媒体和网络社群上开始有人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击落气球?这颗间谍气球是否会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 …

国关学者:气球事件恐让中美关系进入恶性循环

国关学者:气球事件恐让中美关系进入恶性循环 世界新闻网 02/06/2023 美国F-22战机发射AIM-9X响尾蛇飞弹击落中国高空侦察气球。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多名学者指出,气球事件的负面影响已不可避免,短期内中美关系恐怕又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指出,北京的回应释放出威胁的信号,未来在遇到美国对中国的抵近侦察或美国在南中国海的自由航行活动,中国可能做出更强势反应,「这会加剧擦枪走火的风险」。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客座高级研究员唐安竹(Drew Thompson)受访时称,中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升级事态,例如拘留美国公民、阻止美国对华出口,也可能对在国际空域飞行的美军飞机实施拦截。 气球坠落后,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船在相关海域展开搜索,回收到的残骸将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李明江指出,如果发现气球上的装备涉及军事侦察,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将更大。 他说,气球事件势必会强化美国国内鹰派的中国安全威胁论述,无论气球上是否载有军事侦察装备,负面影响已不可避免。 李明江称,中美近期本来都有意愿稳定双边关系,但这件事显然已反转了这些积极正面的交互,短期内中美关系恐怕又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中国外交部已发表声明,对美国击落气球表达强烈不满和抗议,指责美国「执意动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惯例」。强调,气球属于「民间企业」,中国将「坚决维护有关企业的正当权益,同时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也就事件表示,「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 Source 击落中国气球的战机名称有玄机,致敬“一战王牌” ETtoday 02/05/2023 美军4日出动2架F-22猛禽战机,其中一架发射飞弹击落中国间谍气球。值得一提的是,两架战机呼号为”FRANK01”、”FRANK02”,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小法兰克路克(Frank Luke Jr.)致敬,当年此人曾击落14颗德军侦察气球。 综合商业内幕、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导,美国4日下午2时许,两架F-22猛禽战机升空后,其中一架发射AIM-9X响尾蛇空对空飞弹,精准击落中国间谍气球。飞行员出于安全等目的,以呼号代替名字进行沟通,已知这两架战机的呼号为”FRANK01”、”FRANK02”。 美国北方司令部发言人玛蒂雅丝(Elizabeth Mathias)表示,这次战机使用的呼号FRANK,是为了致敬美国一战王牌飞行员、拥有”亚利桑那气球克星”称号的小法兰克路克。此人当年在短短8日成功击落14颗德军侦察气球及4架飞机,仅出击10次就取得这18项胜利。 一战期间,小法兰克路克是第一位获得荣誉勋章的飞行员,也是单日击落5架以上航空器的”一日王牌”飞行员(Ace airmen)之一。如今亚利桑那州家乡的”卢克空军基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Source 分析:“间谍气球”事件显示中美关系脆弱到无法承受普通打击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副手涉贪 乌克兰防长传遭撤换 拒绝新任命

副手涉贪 乌克兰防长传遭撤换 拒绝新任命 世界新闻网 02/06/2023 俄乌战争爆发近一年之际,乌克兰却传出阵前换帅消息,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因副手爆发贪腐丑闻,将被调职转任战略产业部部长,空缺由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接替。但列兹尼科夫否认自己将遭到撤换,并将拒绝新任命。 路透报导,乌克兰6日对国防部长的命运发出混乱消息,在俄国准备发动新一轮攻势之际,基辅却让这一关键职位陷入不确定状态。 乌国总统泽伦斯基亲密盟友、所属政党人民公仆党主席阿拉哈米亚5日说,布达诺夫将取代列兹尼科夫,但阿拉哈米亚隔日改口,称国防部「本周」不会有人事变动。列兹尼科夫则表示,没有收到关于调任的任何提议,也未跟总统或总理就新任命进行讨论。 泽伦斯基迄今还未对防长是否换人公开发言。列兹尼科夫命运未卜之际,俄军在乌东激烈战斗中,半年来首度取得进展。当地一位地方首长表示,俄国正向乌东地区增兵,最快下周发动新攻势。 两名资深议员6日指出,乌国法律规定国防部长必须是平民,这似乎给37岁军官布达诺夫接任防长设下障碍。但基辅智库彭塔中心政治分析师费森科表示,他预期布达诺夫在被任命前会退役,列兹尼科夫则可能会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名声被任命为特使,「所有事情都会得到解决。」 乌军虽然在前线和俄军艰苦作战,乌克兰高层官员仍陆续爆发出贪腐丑闻,上月泽伦斯基宣布撤换11名涉贪高层,包括被控以不合理的高价购买军粮的国防部副部长,以及副检察总长、基础设施副部长、总统办公室副主任等6名中央官员,加上基辅州、赫松州、苏米州等5个前线州的州长。 华盛顿邮报报导,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虽然没有涉案,但泽伦斯基想向美国和西方保证他们的援助不会被不当使用,因此想要更动负责与外国洽谈军事等援助的国防部长。若列兹尼科夫离开国防部,将是俄乌开战以来最高层级人事更动。 现年56岁、曾任律师的列兹尼科夫在2021年11月就任国防部长。作为战时防长,他与西方防务官员关系密切,为乌克兰争取到西方数十亿美元军援。 Source 德援乌战车 普亭勾二战记忆喊击败纳粹 暗示动用核武 世界新闻网 02/03/2023 俄罗斯总统普亭2日藉庆祝二次大战史达林格勒战役(the Battle of Stalingrad)击败纳粹德国80周年,争取民众支持对乌克兰用兵。他将此与二次大战时对抗纳粹德国入侵相提并论,称俄国再次受到德国豹式战车威胁,并暗示莫斯科当局可能动用核武。 普亭近年利用二次大战宣扬他的政治议程,克里姆林宫也不遗余力宣扬俄国人称之为「卫国战争」(the Great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俄沿整个前线加大施压 基辅当局陷两难

俄沿整个前线加大施压 基辅当局陷两难 中央社 / 基辅 02/06/2023 俄乌战争本月底将届满一年,俄军目前沿整个前线加大施压,除在顿内次克的巴赫姆特激战,也于卢甘斯克与札波罗热地区展开攻击。巴赫姆特2条主要联外道路有被切断之虞。 「华尔街日报」引述英国国防部指出,随俄军包围取得进展,位于乌东的巴赫姆特(Bakhmut)被切断与其他乌军控制地区的风险日增。 英国国防部今天推文指出,经连月攻击后目前巴赫姆特2条主要联外道路均已在俄军火砲威胁范围内,城内乌军补给困难。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前线益发艰困,除巴赫姆特外,工业重镇的乌东顿巴斯(Donbas)其他地方战况也吃紧,俄军攻势另分别逼近巴赫姆特北面的利曼(Lyman)、西南面的布格列达尔(Vuhledar)。 华尔街日报认为,当前受俄军攻击的乌克兰阵地数量反映战场态势再度发生根本性转变。 乌军去年10月直捣利曼,收复大片东北部失土,兵锋打入全境大多已沦俄方之手的卢甘斯克(Luhansk);如今利曼、布格列达尔再遭俄军攻击,今年以来俄军另已在乌南的札波罗热(Zaporizhzhia)发动几波小型的试探性攻势,战场主动权又转入俄军手中。 俄国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老板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上周表示,他们已夺下巴赫姆特北边的沙柯(Sacco)、梵则蒂(Vanzetti)2个据点村庄。俄方正慢慢削弱巴赫姆特乌军的补给与撤退路线,目前当地只剩一条能往西链接乌方控制地带的道路在乌军手上。 俄军打算掐断巴赫姆特联外道路恐让基辅当局两难。虽不想轻易丢失土地,但却有数千乌军后路被断的危险;乌军东部军区司令部发言人奇列瓦蒂(Serhiy Cherevatyi)上周告诉华尔街日报:「敌人正试图攻破我方防守并包围我军。」 当巴赫姆特快被包围、撤退恐势在必行之际,一些乌军官兵开始质疑为何还要他们继续死守。一名近日在巴赫姆特作战的特战士兵表示,乌军伤亡惨重,当中不乏一些最有经验的精锐官兵,导致士气受挫。 这名士兵说:「全城已快被包围了,极难防守,伤亡很大,这是何苦?对全部守在阵地的官兵而言,所有人都说必须得撤,没人懂为何要让这么多部队死在这里。」 此外,莫斯科与德黑兰当局打算签署协议,在俄国设无人机工厂量产至少6000架伊朗无人机供侵乌作战。一支伊朗高层代表团1月初飞往俄国考察厂址,双方已敲定细节。 俄国去年入秋后就用无人机搭配飞弹攻击乌克兰的电网,想在寒冬时让乌克兰人无电可用,俄军当时用的就是伊朗制Shahed-136无人机。 虽然螺旋桨发动机的Shahed-136飞得慢、噪音大,乌军前后已击落540多架这种无人机,但伊朗准备到俄国设厂生产的新版Shahed-136将换装新发动机,加大速度与航程,对乌军防空构成新挑战。 Source 俄军对巴赫姆特发动新攻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