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9·11”事件后20年 美国「内伤和外伤」都挺重 需要“伟人”领导才能解决

金灿荣:911后20年美国内外伤挺重 拜登不是好医生 来源:环球网 / 朱梦颖 9/11/2021   美东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8时46分,美航11号班机撞向世贸中心北塔;9时03分,美联航175号班机撞向世贸中心南塔……时任总统小布什之后发动浩浩荡荡的“反恐战争”。   喀布尔时间2021年8月26日17时48分,自杀式袭击者身穿绑着25磅炸药的背心走向美军士兵,4天后,运送最后一批美军人员的C-17运输机飞离喀布尔,撤出了其“反恐战争”主战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就此结束。   北京时间9月8日中午11时30分,环球网记者在北京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他告诉我们,“9·11”之后的20年,美国“内伤”和“外伤”都挺重,但可惜,拜登不是好医生。   塔利班的胜利与美国“9·11时代”   记者:2001年9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发动“反恐战争”,以击败全球恐怖主义网络。20年过去了,您觉得小布什当年的目标实现了吗?   金灿荣:从国际关系角度来讲,“9·11”事件是21世纪第一件大事,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进而改变了世界。这事件对美国人的心理震撼还是挺大的,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到攻击,攻击目标也非常准确,就是对着美国的要害去的。我记得小布什总统当时站在世贸中心的废墟上宣布,这是一场“战争”,后来又在别的场合说“这是几代人的反恐,是几代人的战争”。“9·11”事件对美国刺激大,所以美国反应就大。   在当时,美国知识界、战略界有一种逻辑,即怎么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就是让那些国家“民主化”,因为美国人有个理论“民主国家间不打仗”。他们认为,如果把伊拉克、阿富汗都变成民主国家,就能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事后来看,美国这个战略应该是错的。美国自己也承认“重塑阿富汗”失败了。   另外美国战略界还有不同的人表态,阿富汗战争的目标是通过控制阿富汗来威慑中国和俄罗斯。因为阿富汗是“亚洲十字路口”,正好是中亚、南亚、西亚、东亚的交界,他们觉得把这个地方控制住了,往北威慑俄罗斯,往东威慑中国,往西能吓住伊朗,往南能控制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   现在可以很肯定地讲,美国当时宣布的这些目标一个都没实现。美国有人说“反恐”的目标实现了,因为击毙了本·拉登。但本·拉登2011年就死了,美国为什么又拖了10年?美国当时为什么不走?而且现在其实恐怖主义还存在。大家都注意到,8月26日,美国在喀布尔机场撤军时还被“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分支攻击了一次,恐怖分子还在。   所以我认为,“9·11”确实对美国打击很大,小布什当时的决策我觉得太情绪化了,被民意绑架,然后又被塞了很多私货在里面,结果就是把美国卷入了一个长达20年的战争。   记者:您刚提到,美国其中一个目标是“重塑”这些国家。当时坚定支持小布什的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近日承认,他那一代领导人“天真的”以为一个国家真的可以重塑,与此同时还警告说,美国未来对地面战反恐战越来越没有兴趣,西方要考虑在没有美国的参与下,与俄中以及伊斯兰国家合作进行反恐,您怎么看待布莱尔的话?   金灿荣:我们对布莱尔讲话一部分加以肯定,比如他反思、承认了一些错误,但他总的基调其实还是在辩护,我们对此要有清楚的认识。布莱尔现在的反思是根据最新情况做出来的观点调整。   另外,他对美国领导权的信任的反思也是对的。现在看来,无论哪个党、哪个人在美国执政,“美国优先”都是一样的。从这次阿富汗撤军就看得出来,不光美国优先,而且是美国军火商优先。现在西方内部看来也得清醒,都指望美国的领导很可能是错误的,不仅伤害自己国家利益,还伤害当地人民。   “9·11”之后的20年,美国变了多少?   记者:我们来谈谈美国的“改变”吧,您觉得2021年的美国相比2001年的美国,有哪些变化?   金灿荣:这20年里,美国“内伤”和“外伤”挺重的。   “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外交重点,原本用于民生的资源被用于反恐,社会治理出现严重问题,以致于美国“内伤”挺重。第一,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华尔街有着超出比例的影响,导致整个国家经济结构偏向金融资本。   第二,基础设施现状糟糕。坦率来讲,美国“铁公机”(地铁、公路、机场)布局较为合理,但基本都建成于上世界30年代,到现在快90岁了;多个城市供水、供电、通信系统非常老化。而中国的通信系统基本都是光伏、光缆,并且美国的光伏覆盖率没有中国高,其中一部分还是铜缆,美国的通信基站也只有40万个,连中国的1/20都不到。我去美国之后所感受到的就是,他曾经辉煌过。但由于资本被华尔街垄断,无法投入到基础设施上去,也导致美国的制造业无法恢复。   第三,贫富分化趋于严重。1980年时,美国五百强CEO的平均工资是白人白领工人平均工资的80倍;到2000年变成了450倍;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700倍。 …

9.11事件后江泽民当机立断三选一 中美关系惊人转折

9.11事件后江泽民当机立断三选一 中美关系惊人转折 文章来源: 多维 9/11/2021 造成三千多人死亡的“9·11”事件是2001年国际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转折点。“9·11”事件和中国迅速作出的反应使美国认识到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恐怖主义才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和支持。在当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领导层成功利用“9·11”事件扭转美国遏制中国的态势,增加中美合作的因子,改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使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抓住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恐怖袭击发生时,另一个半球的中国已经进入夜晚。一些市井街头、高校宿舍、寻常百姓家,突然爆发喝彩,有些人指着电视屏幕喊:“炸得好!”他们将惨剧归结于美国奉行霸权主义的结果,美国是“咎由自取”。 但距第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仅仅五个小时之后,北京时间9月12日凌晨,江泽民就紧急致电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Bush),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慰问,并对死难者家属表示哀悼。江泽民这一举动使中国成为最早向美国表明共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立场的大国之一,对于后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已故驻法大使吴建民在《外交案例》一书中写道,“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面临三种选择:第一,静观,不表态;第二,静观各方反应和动向后再表态;第三,以最快的速度谴责恐怖主义。在“9·11”事件发生当晚,通过电视观看事件整个过程的江泽民当即决定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中国政府选择了第三种。 9月12日晚,江泽民应约与布什通电话时,再次强烈谴责“这起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并表示“我们愿向美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和协助。”同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美国提出的反恐决议。根据北京的指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发言说:“昨天发生的袭击令全世界感到震惊,它虽然发生在美国,却意味着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公然挑衅。”中国的外交支持明确而坚定,帮助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挫败恐怖主义的联盟。 在恐怖袭击发生后,中国马上派遣32名反恐专家前往美国,前所未有地让美国分享情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惊人转折。据美国作家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撰写的《江泽民传》披露,在随后数月中,当美国开始策划反击时,中国的反恐人员与美国同行定期举行会晤。中国关闭了与阿富汗和盟友巴基斯坦的边境,以防“基地”和塔利班头目经中国逃窜。考虑到中国关于不破坏国家主权以及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政策,这些积极举动尤为引人瞩目。另外,中国还允许美国“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前往阿拉伯海参与反恐战事途中逗留香港。 中国已故驻法大使吴建民在《外交案例》一书中写道,“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面临三种选择:第一,静观,不表态;第二,静观各方反应和动向后再表态;第三,以最快的速度谴责恐怖主义。在“9·11”事件发生当晚,通过电视观看事件整个过程的江泽民当即决定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中国政府选择了第三种。 9月12日晚,江泽民应约与布什通电话时,再次强烈谴责“这起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并表示“我们愿向美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和协助。”同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美国提出的反恐决议。根据北京的指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发言说:“昨天发生的袭击令全世界感到震惊,它虽然发生在美国,却意味着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公然挑衅。”中国的外交支持明确而坚定,帮助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挫败恐怖主义的联盟。 在恐怖袭击发生后,中国马上派遣32名反恐专家前往美国,前所未有地让美国分享情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惊人转折。据美国作家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撰写的《江泽民传》披露,在随后数月中,当美国开始策划反击时,中国的反恐人员与美国同行定期举行会晤。中国关闭了与阿富汗和盟友巴基斯坦的边境,以防“基地”和塔利班头目经中国逃窜。考虑到中国关于不破坏国家主权以及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政策,这些积极举动尤为引人瞩目。另外,中国还允许美国“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前往阿拉伯海参与反恐战事途中逗留香港。 在“9·11”事件发生后仅一年之内,中美元首就进行三次会谈,两国关系趋于稳定。江泽民最后一次访美是一次承先启后的重要访问。两个星期后,中共十六大召开,胡锦涛接班,把稳定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推进。 吴建民认为,“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的反应迅速、及时、正确,尤其是两国元首间的电话往来,对于稳定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影响深远。 与在1999年5月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和2001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时的愤怒相比,江泽民在“9·11”事件中的“慰问与哀悼”似乎是一个大转弯。对此,库恩认为,江泽民有关使馆被炸、撞机事件和“9·11”事件的选择,都与他对中国的长远整体看法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美国的认识相一致。他首先是一名中国的爱国者,相信美中之间的良好关系对21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不可或缺的。 Source Ross Douthat: The …

“9·11”华人幸存者:很多次梦到大楼倒塌的那一刻

“9·11”华人幸存者:很多次梦到大楼倒塌的那一刻 来源:中国新闻网 By 李翔 9/11/2021   “在‘9·11’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我整个人是半梦半醒的,很多时候希望这就是一场梦。”20年前,“9·11”事件震惊世界,而这也成为陈思进的人生转折点。   作为华人幸存者,陈思进如今定居在加拿大多伦多。在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他描述说:“我很多次都梦到过这个画面,世贸大厦像巧克力融化一样塌了!而发出的声音,是好莱坞大片的10倍都不止,那声音终身难忘。”   2001年9月11日当天,陈思进不到8点半就到位于世贸中心北楼的办公室上班,“我的办公室在80层,按照惯例我泡了一杯咖啡准备开始工作,突然感觉后背被猛烈撞击了一下,起初还以为是同事开玩笑,但后来发现背后没有人,才反应过来刚才是楼剧烈地晃动了一下。”   当陈思进和同事们从80层准备撤离时,发现所有的电梯和手扶梯都已经停运,而此时在78层已有300多人滞留。   据陈思进回忆,大厦的8个应急通道的门发生形变无法打开,管理员用钥匙也不起作用,“我的三个同事用身体撞门试图打开应急通道,撞了很久,门才被打开,其中一位同事的肩骨因为撞击受了很严重的伤。”   “大家排成两队有序撤离,楼道很窄,妇女走内圈,男士走外圈。当时,我看到窗外已经充满了浓烈的烟雾,这让我内心高度紧张。”陈思进说,“我从大厦撤出的时候,头也不回地拼命跑,2分钟后,楼塌了!”   回述这一切,陈思进陷入沉思。他说:“在‘9·11’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我整个人是半梦半醒的,很多时候希望这就是一场梦。直到5年之后,我才慢慢释然。”   陈思进告诉记者,在亲历过“9·11”事件后,绝处逢生的他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他希望发掘生活更多的可能性,把握住当下,“因为你无法预测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   陈思进说:“儿时的我就有一个当作家的梦想,于是我把自己在华尔街的经历和观察,都汇集成了一本本书。我的写作生涯的第一本书就是以亲身经历‘9·11’事件为背景的小说《闯荡北美》。”现如今,他已经在开拓新的领域,尝试创作科幻小说系列。(完) Source I escaped from the 80th floor of the North Tower on …

NASA火星探测车采集两块岩石 有长期接触水迹象

NASA火星探测车采集两块岩石 有长期接触水迹象 中央社 9/11/2021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火星探测车「毅力号」迄今已采集到两件岩石样本,迹象显示这两块石头曾长期碰过水,有利火星古老年代存有生命的假设。 负责火星计划的科学家法利(Ken Farley)今天在声明中说:「看起来,我们的第一批岩石揭示了一个可能适合居住的长期环境。那里很长一段时间有水,这很重要。」 「毅力号」(Perseverance)于本月6日采集到第一件样本,8日又从同一块岩石上采集到第2件。两件样本的直径都略大于铅笔,长约6公分,保存在探测车内部的密封管里。 「毅力号」一直在杰哲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一带运作,这个坑位于火星赤道北方,35亿年前曾有一座湖泊,当时火星上的环境比现在更暖湿。 第一批样本采自一块成分上属于玄武岩的岩石,可能是熔岩流的产物。火山岩一般包含结晶矿物,有助于放射性定年,能协助科学家描绘这一带的地质史图景,例如陨石坑生成年代、湖泊何时出现又消失、气候如何随时间变化等。 NASA地质学者史泰克摩根(Katie Stack Morgan)在记者会说:「还有一件关于这些岩石的有趣事情是,上面有与地下水长期相互作用的迹象。」 科学家早就知道陨石坑内曾有湖泊,原本不排除湖水仅仅存在50年,只是昙花一现。现在,他们可以更肯定,地下水存在的时间比原先估计的要长。 史泰克摩根补充说:「如果这些岩石长期接触水,内部可能会有适合古老微生物生命存在的隙缝。」 岩芯内的盐类矿物,可能会有古代火星水产生的细微气泡在其中。 NASA希望在2030年代与欧洲太空总署(European Space Agency)共同运行的任务中,把这些样本带回地球,供实验室深入分析。 Source NASA逾50年来首见 SpaceX太空船夜间降落海上 中央社 5/02/2021 …

哈佛研究发现美国有1.6万起疗养院冠病死例未被报告

哈佛研究发现美国有1.6万起疗养院冠病死例未被报告 文 / 张佳莹 9/11/2021 (早报讯)哈佛大学研究员凯伦(Karen Shen)领导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该大流行病的最初几个月,美国有近1万6000起冠病疗养院的死亡病例没有被报告。 该报告于周四发表在美国医学期刊JAMA Network Open,报告发现,缺失的数字占据了2020年所有疗养院死亡人数的14%。 通过研究20个州的数据,该研究发现,联邦数据中没有记录44%州卫生部门统计的冠病病例,还有40%的疗养院冠病死亡病例。 研究人员说:“这可能表明,疗养院在大流行的早期普遍无法可靠地收集数据,或者说报告较少病例和死亡的压力在所有设施中是普遍存在的。” Source New Tally Adds 16,000 Nursing Home Residents Lost to COVID By Steven Reinberg | HealthDay …

美称无人机狙杀IS成员 击毙却是人道组织人士

美称无人机狙杀IS成员 击毙却是人道组织人士 中央社 9/11/2021 纽约时报今天报导,影片分析显示,美国在阿富汗最后一场空袭,可能误将目标锁定成一名援助人员而非伊斯兰国(IS)战士,导致10名平民丧生。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8月中沦陷塔利班(Taliban)后,喀布尔机场涌入大批逃难人潮,附近区域26日发生炸弹攻击,造成逾百人死伤,死者中包括至少13名美军,IS的地区主要分支「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宣称策画犯案。 最后一批美军8月30日撤出阿富汗,结束20年的阿富汗战争。五角大厦声称美军在撤离前夕,于8月29日派出「死神」(Reaper)无人机攻击,阻止IS另一次攻击计划。 喀布尔居民阿玛迪(Aimal Ahmadi)日前告诉法新社,这场空袭造成10名平民丧生,包括他的小女儿、侄子、侄女,以及他的兄弟艾兹玛瑞(Ezmarai Ahmadi)。艾兹玛瑞所驾驶的车子在刚停好后遭到空袭。 纽时分析监视器画面,指出美军可能是看到艾兹玛瑞和一位同事把水桶罐放上车子,并且拿一台笔电给他老板。西方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垮台后,当地出现缺水情况。 亲戚们表示,艾兹玛瑞是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援助游说团体「国际营养与教育」(Nutrition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的电机工程师,他和数以千计阿富汗人一样曾申请赴美定居。 美方官员声称,无人机攻击后出现爆炸,显示当时目标车辆内有爆裂物。但纽时调查团队指出,没有第2次爆炸的证据,附近的大门只有一处凹痕,没有明显的额外爆炸迹象,例如墙壁被炸毁。 美方先前承认有3名平民丧生,但声称这场行动成功挡下另一场致命攻击。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对此回应指出,美军中央司令部(CENTCOM)会「持续评估」这场空袭,但强调「没有其他军队比我们更努力防止平民伤亡」。 柯比说:「正如(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Mark Milley)所言,这场空袭是根据可靠情资,我们仍然相信此举成功防止机场和我方仍在机场服务的男男女女所面临的迫切威胁。」 除纽约时报外,华盛顿邮报也拿空袭后现场影像与美军说法,让包括物理学家及前军方炸弹技师评估,并访谈死者艾兹玛瑞所属的援助团体。 综合分析后,华邮也认为没有证据显示遭美军空袭的车内含有炸弹或爆裂物,车辆被无人机打中所引发的爆炸不过是汽车油箱内油气被引燃所致。 Source 惨不忍睹/美军无人机炸死喀布尔一家十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