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ld Town of Lijiang is well-preserved old city of the Naxi minority. It is listed by UNESCO as World Heritages Site, quote: “Lijiang is …
Category: WORLD
美国真能对俄和解?聊聊拜登的“崇祯式困境” By 海边的西塞罗 6/20/2021 各位好,外出刚回,看到有朋友问我对此次“拜普会”的事情怎么看,美俄真的会达成部分和解吗?跟大家简单聊两句的看法。 1 先说段历史,说明末的时候,大明江山处在内忧外患当中,内有李自成、张献忠扯旗子造反,外有皇太极公然另立朝廷。这个时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力亏的明廷必须先顾一头。而“攘外必先安内”,内部的李自成、张献忠其实是不可和谈的,于是与皇太极的大清议和成了唯一的选择。 但邪门的是,明明这么明确的战略选择题,崇祯皇帝就是做不出决定。其实崇祯不是没有动过议和的念头,最接近和议达成的一次,是在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惨败之后,内外交困的崇祯实在崩不住了,下令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朝秘议和款。 据说和约的最终文本本来都已经拟好了,但就在这临门一脚之际,陈新甲的家童误把这机密的和款当成邸报拿出去张贴。结果弄得议和之事尽人皆知,朝堂上非议满满,实在受不住的崇祯皇帝不得不砍了陈新甲以谢清议,议和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对这段很著名的史料,初看的时候大多数人往往觉得:明末清流、东林党怎么这么迂腐、不知变通——国运已然如此危及,再空谈“汉虏不两立”的高调有何用?而崇祯皇帝这人怎么这么“溜肩膀”啊?明明你下的议和令,事泄你就大大方方承认就是了,反正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何必因此杀了替你办事的陈尚书呢? 可是若你再深入了解一点历史,你会发现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明末君臣这些看似迂腐愚蠢、要面子不要命的举动,背后都是理性人出于一己之私的理性博弈。 首先说,一个帝国到了末期,最要命的问题是什么?是它的“战略锁定”。帝国行使它的霸权总难免遇到对手,而在与对手博弈的过程中,总难免形成“套路”。“套路”一旦形成,就会有既得利益集团依附与其上赖以谋生。这个时候帝国再想进行战略转向,就会触动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而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晚期帝国想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是极难极难的,非大有为之君而不可为。 而这,就是崇祯皇帝遭遇的困局所在。 明末后金(清)的边患问题,是万历年间出现的,明初朝廷用来备边的饷银本来是极轻的,九边武备的军饷年例加在一起也不过数十万两而已。但努尔哈赤一扯杆子造反,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明朝军事开支成几何倍数增加,到了万历朝末年,仅辽饷开支就突破了每年四百万两。 庞大的开支不仅压垮了明朝财政,更要命的形成了一种“取天下而奉一处”的畸形体系。它如一口毒瘾,让这个帝国欲罢不能。 从“辽饷”中得利的各个既得利益集团,在借此名正言顺的开始对大明其他地方的子民开始了吸血。 负责与后金对线的关宁军每年花费着大量饷银,形成了一个奢靡、稳固的军事既得利益集团。 这派人的代表,就是后来投降清朝的“平西王”吴三桂。 而整个明朝北方的物资供应体系也随之而动,商贾、物流都跟着饷银往关外走,这些依靠辽饷制度供养的商贾集团,成为附庸在关宁军事集团至上的第二层“辽饷制度得利者”。 这些人也就是晋商的前身。 而关宁军阀和商贾们又内结朝堂言官,将“平辽”的重要性在“汉虏不两立”的重要性,上升到不可动摇的“政治正确”高度…… 这派的代表人物,比如东林领袖钱谦益。 有意思的是,这三派指着“反清”吃饭的人,后来在清军入关后都跪的最快,从“誓不降清”到“水太凉”切换的那叫一个丝滑无缝。足见什么“平辽”“反清”对他们不是信仰,而是生意。 而在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加持下,明朝的“战略之舵”已经锈死了,任何想让明朝从辽东这个战略方向抽身的动议,都要面对辽饷供应的关宁军阀、依靠辽饷发财的输粮商贾和被他们所收买朝堂“清流”这个庞大的“政商军抱合体”。 …
漫游新西兰 纯净如身处天堂 文/树春;图/梅芳 6/20/2021 有一种纯蓝,就在新西兰。一位去过西藏和新西兰的游客比喻:「在西藏是身在地狱,心在天堂;而在新西兰是身在天堂,心也在天堂。」纯净的新西兰,天空是湛蓝的、白云是飘逸的、牧场是碧绿的、湖水是多情的,仿佛空气中都带着甜甜的味道。 地热温泉 气势磅礡 新西兰有26座活火山、数百座休眠火山,其中最著名的罗特鲁阿市,坐落在火山多发区,被喻为「火山上的城市」。全市热泉遍布,森林蓊郁,湖光潋滟,山色迷离;空气中硫磺弥漫,热泉灰黄泥浆沸腾,加之毛利文化多姿多彩,前来观光的游客终年络绎不绝。 世界上最著名的TePuia喷泉,TePuia为毛利族语,意为「飞溅的」喷泉,和美国的黄石公园和冰岛的地热间歇喷泉一起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地热喷泉。远远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硫磺味,走进地热中心,首先看到一个冒着大气泡的泥浆池,地热中心在阳光的照射下,有时如银蛇泻地,有时如白虎腾空,有时如莲花盛开,有时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斑斓多姿,令人瞠目结舌。 走上木制的观赏桥,只见到处雾气缭绕,置身其中,令人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左侧是烫得可以煮鸡蛋的地热水,右侧却是从山上流下来有游鱼的山泉水。沸腾的地热泉,不停冒烟的地孔,大自然能量源源不断地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使人惊叹。看!约30米高的大喷泉冲天而起,擎天水柱喷涌倾泻而出,蔚为壮观。 库克山冰河湖 山光水色 库克山国家公园是一个狭长的公园,南起亚瑟隘口,西接迈因岭,正处于南阿尔卑斯山景色最壮丽的中段。群山间有两个宁静的冰河湖──普卡基湖和蒂卡波湖,新西兰最漂亮的冰河湖,背景是库克山以及周围群峰,湖水源于冰川,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奶蓝色的光芒。 库克山,海拔达3724米,仍然在生长中,在毛利语中被称作「穿云之山」,是大洋洲最高的山峰,位于南岛中西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终年积雪,有「新西兰屋脊」之称。库克山周围有诸多湖泊、瀑布和冰川,湖水清澈翠绿,气象万千,是滑雪、爬山、狩猎的理想处所,沿岸有许多盛开的鲁冰花。放眼望去,雪山环绕着湖泊,群峰镶嵌在蓝天,蓝天碧水,天水一色,构成了一幅素雅、淡彩的风景画。 皇后镇 四季缤纷 好牧人教堂坐落在新西兰南岛的蒂卡波湖畔,是一座尖顶石砌的小教堂,建材全部就地取用,由岩石块垒砌而成,教堂面积很小,约20平多平方米,所以也被称为是新西兰最小的教堂。走进教堂从窗口向外望去,近处静静的湖水与远处壮美的南阿尔卑斯山,一览无遗。 教堂虽小,但在新西兰居民和游客中的名气却大得惊人。教堂所在的地方由于地广人稀,没有灯光污染,是新西兰非常著名的观星地。每逢天气晴好的夜晚,尤其是夏夜,漫天繁星仿佛触手可及,银河好似随时会坠落人间;由于能够观测到很多北半球难以发现的星光,这里也是世界星空保护区之一。 皇后镇是一个被南阿尔卑斯山包围的美丽小镇,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夏季蓝天艳阳;秋季,鲜红与金黄的叶子染成缤纷多彩的面貌;冬天的气候清爽晴朗,还有大片覆盖白雪的山岭;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日子。 市区附近的瓦卡蒂普湖是座深蓝的高山湖,为冰川融水湖,潮汐涌动,与环湖的雪山冰川、蓝宝石一样的天空和圣洁的白雪构成一幅至美的画面,置身其中宛如在地球外星体,萌生「既有瑞士琉森、何有皇后镇」之感慨。壮丽的山脉上,几座覆盖白雪的绿棕色山点缀于背景中。 米尔福德峡湾 世界奇迹 南岛的峡湾国家公园是新西兰最大国家公园,公园内有14个冰川峡谷组成的峡湾,目前只有2个被开发为观光景点: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神奇湾(Doubtful Sound)。在所有宣传新西兰旅游的书籍和画册中,米尔福德峡湾是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图片。它位于南岛地势较低的西海岸沿岸,因冰川流动切割而成,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 …
Weee! – Asian & Hispanic Groceries, Delivered! By Ging Ging 6/18/2021 再难的事都怕有学习力和行动力的人—青稞酒酿造工艺 青稞又名裸大麦,是大麦品种的变种,而青稞酒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独特风格,在酒行业中独树一帜,在西部民族地区享有盛誉。青稞酒魂承传400年,至今兴盛不衰,产于青海陕西等地,被誉为”高原明珠”。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下青稞酒的酿造工艺。 1、制曲工艺,配料有以小麦为主,配以黑燕麦及豌豆的,也有用青稞小麦豌豆5:3:2的,为突出青稞酒风格,现改为青稞豌豆7:3,培曲原料经粉碎,加水拌和,踩制成坯后,入室培养40天,最高品温不超过48度,成曲储存三个月后用。 2、制酒工艺,采用清蒸四次清工艺,需养大渣保二渣。挤三渣,追四渣,原料有采用单一青稞的,也有青稞高粱等混用的,用辊式粉碎机碎成四到六瓣,润料加适量30度温水拌匀后,堆积12小时左右,蒸料从装完甑算起,约需80分钟,要求熟而不黏,内无生心,加水,扬冷,熟料出甑,堆成长条形,泼入原料量28%左右的冷水,后扬冷,入池条件大渣,淀粉35%。水分42%,酸度0.2,温度冬季20度,春季15度,夏季12度,2渣水分48%,酸度1.5,温度比大渣高一到两度,三渣,入池水分52%,四渣,入池水分58%,发酵期28天左右,采用清蒸四次清工艺。养大渣,保二渣,挤三渣,追四渣。 3、青稞酒感官及成分特征,清香纯正,有独特香气,有酒酿和似苹果香,绵甜柔和,醇厚而不腻,酒体丰满。特有的酯酸含量和比例,使大曲清香型青稞酒独具一格。 酿酒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工艺, 这样才能有后面持续不断的收获。 原文链接>> 农家自酿青稞酒全过程,都是纯粮食酿造,好酒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的。 Whereas in most of China …
By 一束星光 6/13/2021 我觉得美国真的是特别好,这个周末,我的安排是去摘果子。 方法很简单,有一个App,叫做 Falling Fruit (https://fallingfruit.org/),它会告诉你哪儿有果树,哪些是有主人的,哪些是无人看管的。最好玩的,是有些果树的主人自己上传,说自己家有啥啥啥,想要去摘的跟他联系。 看到的,有柿子树,核桃树,桑树,木瓜树,苹果树,梨树,李子树,樱桃树。。。曾经摘过枇杷和苹果,都是无主的,野苹果酸甜酸甜的,说不上特别好吃,但是别有风味儿。现在是桑葚季节,周末就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我已经锁定了几棵松树,就等着松子成熟了。 原文链接>>
“非升即走”是高校之恶?龚炯教授:说这话的人不了解实情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 6/10/2021 体面、舒适、轻松,是很多人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印象。 过去一个相对普遍的看法是,在大学当老师,社会地位高,工作和收入稳定,孩子上学有保障,而且每年还有寒暑假,这几乎是存在于激烈社会之外的一片世外桃源。 但如今,这样的印象在被逐渐打破。 近来,对于“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生存困境的讨论越来越多。有舆论把矛头对向了大学对于青年教师的“非升即走”选拔制度上(也就是在6年的合约期结束后如果不能升副教授就必须走人),认为这是对“青椒”的压榨,甚至是一种“高校之恶”。 “非升即走”是一种什么样的选拔机制?“青椒”群体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现在高校管理中存在哪些突出矛盾? 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补壹刀连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教授龚炯。 01 补壹刀:龚教授,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经历? 龚炯:我叫龚炯,现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导。我是1995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总校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之后我先后在美国的两个研究所各工作了7年,然后在2009年初回到中国,成为一名海归。 我回国以后就进入贸大工作,也是跟学校签了一个6年的合同,6年之后也面临非升即走的问题。后来我合同到期,考核也通过了。2016年晋升为正教授。 02 补壹刀: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有舆论把矛头指向了制度层面,认为大学普遍施行的“非升即走”选拔策略,实际上是对“青椒”们的一种压榨,甚至有人称之为“高校之恶”,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龚炯:说这种话的人对大学制度不了解。大学不是咬人的地方,大学在本质上从事的是三方面的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个方面一个都不可缺少。我想说的是,科研是少数最优秀的人才做的事情,大学的机制就是要把最优秀的人留下来。 我刚回国的时候也面临同样的压力,在这6年里确实压力比较大,工作也比较多。在6年过了之后,就是进入类似于美国tenure(终身制)的阶段,但我们跟他们不完全一样,在美国的话等于是得到一个铁饭碗,只要不犯特别重大的错误,理论上就算你什么都不干,也没人能把你赶走。但是我们这边呢,还是有一个考核机制,合同是三年一签,还是有科研要求,必须在达标以后才能保持原来的待遇。当然这个阶段的科研要求比开始那6年要轻松一些,比较容易达到。 我觉得“非升即走”这个制度是必需的,大学招进来的人,他是不是适合做科研,有没有能力做科研,是需要一个筛选机制的,如果没有筛选,是办不好一流大学的。指责大学筛选的人不了解大学的本质,大学本质就是求真,科研工作本来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必须是那些最有创造力、想象力,最有科研精神的人,最努力的人,才能留下来。 实际上,我认为“非升即走”是一种学术鼓励,鼓励你好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如果这些做好了,你未来的工作会有保障。而且我觉得“非升即走”也是有道理的,科研人员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的这6到12年里,是他人生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也最容易出成果的时期,这是大部分人天然的生理规律。在他进入40多岁以后,各方面的状态都会稍微有点下降,在这个时候给你一个机制保障,能让你去专注于科研,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也看到有人说,国内有些学校,招10个人最后留下来一个,这种情况我觉得比较极端,也很过分。大学人才的留用不应该完全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应该有个稳定客观、长期一致的标准,如果10个都达标那就应该10个都留下来。以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我在贸大的同事,据我个人观察“青椒”能留下来的大概70%多,我自己也没有觉得很难,而且贸大的留用标准在同类院校比较的话,应该说标准还算比较高的。所以网上有些人说比例很小,这是不对的。 03 补壹刀:您刚刚提到对“青椒”的考核标准应该是稳定客观、长期一致的,现在的考核标准是什么样的? 龚炯:就说科研考核标准吧,现在各个院校对于考核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各个学校有各自的A类B类C类核心期刊的单子,根据老师们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发表进行算分。就我所在的经济学领域来讲的话,这个标准实际上是大致统一的,虽然每个学校自己的单子不一样,但是重合度很高,相同的部分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 04 补壹刀:一些人提到大学招聘存在年龄限制,认为这是一种年龄歧视,给青年“学霸”们再套上一个枷锁,您怎么看? …
Asian store owners deal with a disruptive racist customer in Ireland
June 6, 2021 Glenn Youngkin, Jason Miyares and Winsome Sears issued the following joint statement, on this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allied landings at Norman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