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华人被指控用电脑诈骗长岛70岁老妇人2万元

两华人被指控用电脑诈骗长岛70岁老妇人2万元 侨报网 7/13/2023 【侨报纽约讯】本周早些时候,在一起针对老年人的“老人诈骗”案中,长岛一名70岁老妇被骗走了2万美元,警方逮捕了两名华裔嫌犯。 据Audacy报道,警探称,7月11日星期二,大颈广场(Great Neck Plaza)一位70岁的妇女在电脑上收到了一条消息,说她的电脑被入侵了。 然后,受害者拨打了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电话号码,被告知她将接到银行反欺诈部门的电话。 此后不久,受害者接到了罗力卓(Lizhuo Luo, 音译)的电话,他指示受害者提取2万美元,并将钱放在一个空信封里,交给一名银行员工,该银行员工会到她的住处取钱。 当局表示,受害人听从了要求,将装有现金的信封交给了自称来自该银行反欺诈部门的何延丹(Yandan He,音译)。 7月12日上午10点,罗某再次联系了受害人,告知她需要额外的资金才能解锁她的银行账户。 受害者随后联系了银行,银行表示她的账户没有任何问题,她被骗了。 受害者随后联系了警方,经过调查,警探们于周三(7月12日)将39岁的罗某(来自纽约昆斯伯里Queensbury)和36岁的何某(来自布碌仑)逮捕。 罗某被指控重大盗窃罪和拒捕。 警方指控何某犯有重大盗窃罪和盗窃未遂罪。她周四被传讯。 Source 骗子冒充贷款公司代表 买房华妇损失近25万 侨报网 7/12/2023 布碌仑宾臣墟区一名正在购房的华裔妇女,在等待贷款期间却遭骗徒冒充贷款公司而骗走近25万元巨款。 根据辖管的市警62分局的报案记录,受害的49岁华妇目前正在买房,且已向一家贷款公司申请了房屋贷款,并在支付了头期款项后正等待贷款被批复下来。在上月28日,华妇却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对方声称他是贷款公司的代表,并说她的房贷即将获得批准,但她须立即支付24万7797元。 …

骗子冒充贷款公司代表 买房华妇损失近25万

骗子冒充贷款公司代表 买房华妇损失近25万 侨报网 7/12/2023 布碌仑宾臣墟区一名正在购房的华裔妇女,在等待贷款期间却遭骗徒冒充贷款公司而骗走近25万元巨款。 根据辖管的市警62分局的报案记录,受害的49岁华妇目前正在买房,且已向一家贷款公司申请了房屋贷款,并在支付了头期款项后正等待贷款被批复下来。在上月28日,华妇却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对方声称他是贷款公司的代表,并说她的房贷即将获得批准,但她须立即支付24万7797元。 华妇不疑有诈,便根据对方指示,通过电汇方式将这笔巨款汇给对方,然后等待着贷款公司的进一步联络,却一直不见有动静。遂华妇主动致电了这名贷款代表,却无法再和对方联系上。吃惊不已的她赶紧根据贷款文件上的电话联络了贷款公司,被告知她所申请的贷款正在办理中,且该公司从没派出任何代表与她联络,也没要求她电汇任何款项。至此受害者才如梦初醒,相信自己已被歹徒骗走巨款。本月5日,她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去警局报案,并将所有证据提交给了警方。警方立案后,已派出警探展开调查。 此外本月9日,宾臣墟区还发生了一起一名70岁华裔老妇被骗徒冒充银行骗走近两万元存款的诈骗案。 据悉,这名老妪在今年5月22日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自己是花旗银行专员,并告诉老妇说其银行账户因故已被冻结,她须提供所有个人身份资料,才能解冻账户,否则将无法再使用。 信以为真的老妪遂在电话上将自己的姓名、社安号和银行账户号码等全部告诉了对方。到了本月初,老妪在查看银行帐户时,惊见19955元的存款已不翼而飞,她赶紧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去警局报案。 对此,警方之前已在社区讲座上多次提醒华人小心电话诈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在接到任何不认识的电话时直接挂断不要理会。 Source 华裔男子靠”退货”套现几十万 让连锁店血亏 温哥华太阳报 7/11/2023 日前温哥华一名男子利用例如Home Depot、Walmart和Best Buy等大型连锁店的退换货政策,来设局套现,被便衣警察发现并逮捕。 据vancouver sun报道,法庭文件显示,这名男子涉嫌通过雇佣小偷从店内偷取商品,然后他拿着这些赃物(包括电脑、电子产品、家装设备、衣服等)来到这些店内并以遗失了收据为由获取店内的购物积分。接着他又会用这些积分来买东西,再持购物小票把买来的这些商品拿到商店退货,获得现金。 在从一些零售商那里获得线索之后,温哥华警方派出便衣警察并假扮成小偷,把商品卖给该男子,接着还收到其指示,去Home Depot盗取物品。 上述指控的细节来自于警察自2017年以来的4次调查。还有一些民事没收财产申请法庭文件显示,要求保留温哥华警方将从两处民宅查获的物品。这些财物包括超过5万加元的现金、两辆车及价值超过12万加币的来自几家大型零售商的礼品卡。 多年来,法庭文件显示,警方还曾查获了原包装的iPad和iPhone、带有标签的Lululemon、Mark’s和SportChek的衣物袋、包括床单和牙刷在内的商品、打印机和内衣、电动工具和手表,以及数百张信用卡和借记卡以及空白磁卡。 …

华裔男子靠”退货”套现几十万 让连锁店血亏

华裔男子靠”退货”套现几十万 让连锁店血亏 温哥华太阳报 7/11/2023 日前温哥华一名男子利用例如Home Depot、Walmart和Best Buy等大型连锁店的退换货政策,来设局套现,被便衣警察发现并逮捕。 据vancouver sun报道,法庭文件显示,这名男子涉嫌通过雇佣小偷从店内偷取商品,然后他拿着这些赃物(包括电脑、电子产品、家装设备、衣服等)来到这些店内并以遗失了收据为由获取店内的购物积分。接着他又会用这些积分来买东西,再持购物小票把买来的这些商品拿到商店退货,获得现金。 在从一些零售商那里获得线索之后,温哥华警方派出便衣警察并假扮成小偷,把商品卖给该男子,接着还收到其指示,去Home Depot盗取物品。 上述指控的细节来自于警察自2017年以来的4次调查。还有一些民事没收财产申请法庭文件显示,要求保留温哥华警方将从两处民宅查获的物品。这些财物包括超过5万加元的现金、两辆车及价值超过12万加币的来自几家大型零售商的礼品卡。 多年来,法庭文件显示,警方还曾查获了原包装的iPad和iPhone、带有标签的Lululemon、Mark’s和SportChek的衣物袋、包括床单和牙刷在内的商品、打印机和内衣、电动工具和手表,以及数百张信用卡和借记卡以及空白磁卡。 不过这名被告男子Hao Luo(又名Ken Luo)的代表律师们正使用宪章论据对没收财产的申请提出质疑,称警方没有合法权利搜查他的住所或查扣货物或车辆,因为搜查令没有合理和充分的理由证明他实施了犯罪。 在2017年5月开始的第一次调查中,Home Depot报警说Luo曾将被盗物品退还给商店以换取商店积分。然后他使用积分在商店购买了更多物品,并获得了收据。 温哥华警方在庭上表示,Luo确实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从熟悉的盗窃者那里买来了被盗商品并获取Home Depot商店积分。 在2018年4月,警方通过监控观察Luo的行为,发现他离开温哥华的住处后,到Delta及Surrey多家商店去退掉商品,包括买来的一些假信用卡。 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一位便衣警察两次把“偷来的”商品卖给Luo。接着警方在有一天的监视行动中发现他用一张礼品卡买了一件Helly Hansen的外套和一条裤子,还用假商店信用卡支付剩余的款项。 两周后,警方开出搜查令,到他的住所查获了礼品卡、现金、原包装或还带有商标的物品等,并以多项罪名(包括盗窃、造假、持有盗窃物品等)将他逮捕。 类似的逮捕行动在2018年和2019年都有进行。他在2020年被指控持有和使用盗窃的信用卡、欺诈、持有两项被盗财物和其他罪行。 …

华男撬邮箱偷信被监控拍下

华男撬邮箱偷信被监控拍下 侨报网 7/09/2023 布碌仑八大道近日又曝住宅信箱被盗案,偷信贼作案全过程被监控拍下,疑似又是一名华裔男子。受害华人屋主气愤曝光监控录影,呼吁社区民众提高警惕,同时守望互助早日将造案窃匪抓捕归案。 受害者郑先生描述,这起事件发生在本月7日凌晨5时许,案发地点在51街七、八大道之间的住宅门前。根据监控画面,当时一名戴着口罩的光头华男,骑着一台电动单车在人行道上行驶,而郑先生家的信箱就挂在距离人行道不远的台阶护栏上。小偷路过时似乎看见信箱,便停下车,进入内院,先上楼不知做什么,然后下楼左右张望了一会,确认四周无人便动手撬掰信箱。 郑先生形容,他家不是第一次被人偷信,所以之前刚对信箱进行了加固,但这次还是被小偷撬开。监控显示,这名窃匪徒手抠住信箱一角,全身用劲死命掰开,从缝隙里掏摸信件,一点点拉扯出来。小偷将几个信封当场拆开确认内容,没有兴趣的就丢在信箱顶上,然后带着几个信封骑车离开了现场。 直到当天上午11时,郑先生到家才发现信箱又遭了贼手。他指出,以前也有偷信贼被捕,但往往抓完就放,受害者不愿出庭作证,导致案件不了了之。他呼吁社区将偷信贼的监控影像多多传播,并提醒乡亲们提高警惕。如果有人看见形貌相似者,请立即报警,协助将小偷缉拿归案。 Source TikTok出现新钓鱼骗局 五天内六人上钩 7/09/2023 短视频社媒TikTok上出现新型钓鱼骗局,短短五天内已有六人被骗,总损失金额达8000元。 在此类骗局中,用户会在刷TikTok的过程中看到虚假广告,打广告的产品包括厕纸一类生活用品。广告中称,产品有买一送一等特别优惠,吸引用户上钩。 用户点击优惠广告中嵌入的链接后就会跳转到一个钓鱼网站,被要求输入信用卡信息和一次性密码(OTP)。 受害者只有在发现信用卡上出现未经授权的交易时,才会意识到自己被骗。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五(7月7日)发出文告,提醒公众提防TikTok中此类虚假广告和可疑链接,保持警惕。公众可采取“ACT”防范三步骤: “A”即”Add“,在手机“加”上ScamShield应用,并在银行、Singpass和社媒账号设置多层验证等; “C”即”Check“,先“查”明底细,确保可靠合法; “T”即”Tell“,就是“报”,遇到诈骗后要立即向当局和亲友通报,以防更多人受害。 公众可上网或拨警方热线1800-255-0000求助或提供相关信息,也可拨打反诈骗热线1800-722-6688,或上网了解如何防范诈骗。 Source 踏入国门那刻,他发疯一样跑去投案自首 人民日报 7/09/2023   “工作轻松,月入上万,黄金遍地,包路费,包机票,包吃住”听到这些话术,你可要警惕! …

美国国税局警告!新邮件诈骗“无人认领退款”骗局

美国国税局警告!新邮件诈骗“无人认领退款”骗局 侨报网 7/09/2023 【侨报纽约讯】美国国税局(IRS)警告纳税人,一种新的邮件骗局会欺骗人们,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有未领取的退款。 据nbcny报道,受害人会在邮件中收到一个硬纸板信封。随信附上一份通知,上面有美国国税局的信头,声称这是关于“无人认领的退款”。 这封信要求提供敏感的个人信息,包括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驾照照片、社会保险号和银行信息。 然后,身份窃贼可以利用所提供的信息试图获得退税或其他财务数据。 美国国税局局长Danny Werfel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这只是身份窃贼冒充国税局,希望欺骗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个人信息,以窃取身份和金钱,包括退税的最新尝试。这些骗局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甚至是特殊邮件来进行。人们应该小心警惕那些明显像是为国税局骗局的危险信号。” 这封信包括一个假的国税局电话号码,并显示了典型的骗局警告信号,如打字错误、信息不准确和字体不一致。 要了解更多关于常见税务诈骗的信息,请访问这里的“十二种骗局名单:https://www.irs.gov/newsroom/dirty-dozen。 Source TikTok出现新钓鱼骗局 五天内六人上钩 7/09/2023 短视频社媒TikTok上出现新型钓鱼骗局,短短五天内已有六人被骗,总损失金额达8000元。 在此类骗局中,用户会在刷TikTok的过程中看到虚假广告,打广告的产品包括厕纸一类生活用品。广告中称,产品有买一送一等特别优惠,吸引用户上钩。 用户点击优惠广告中嵌入的链接后就会跳转到一个钓鱼网站,被要求输入信用卡信息和一次性密码(OTP)。 受害者只有在发现信用卡上出现未经授权的交易时,才会意识到自己被骗。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五(7月7日)发出文告,提醒公众提防TikTok中此类虚假广告和可疑链接,保持警惕。公众可采取“ACT”防范三步骤: “A”即”Add“,在手机“加”上ScamShield应用,并在银行、Singpass和社媒账号设置多层验证等; “C”即”Check“,先“查”明底细,确保可靠合法; “T”即”Tell“,就是“报”,遇到诈骗后要立即向当局和亲友通报,以防更多人受害。 公众可上网或拨警方热线1800-255-0000求助或提供相关信息,也可拨打反诈骗热线1800-722-6688,或上网了解如何防范诈骗。 Source …

RSM

TikTok出现新钓鱼骗局 五天内六人上钩

TikTok出现新钓鱼骗局 五天内六人上钩 7/09/2023 短视频社媒TikTok上出现新型钓鱼骗局,短短五天内已有六人被骗,总损失金额达8000元。 在此类骗局中,用户会在刷TikTok的过程中看到虚假广告,打广告的产品包括厕纸一类生活用品。广告中称,产品有买一送一等特别优惠,吸引用户上钩。 用户点击优惠广告中嵌入的链接后就会跳转到一个钓鱼网站,被要求输入信用卡信息和一次性密码(OTP)。 受害者只有在发现信用卡上出现未经授权的交易时,才会意识到自己被骗。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五(7月7日)发出文告,提醒公众提防TikTok中此类虚假广告和可疑链接,保持警惕。公众可采取“ACT”防范三步骤: “A”即”Add“,在手机“加”上ScamShield应用,并在银行、Singpass和社媒账号设置多层验证等; “C”即”Check“,先“查”明底细,确保可靠合法; “T”即”Tell“,就是“报”,遇到诈骗后要立即向当局和亲友通报,以防更多人受害。 公众可上网或拨警方热线1800-255-0000求助或提供相关信息,也可拨打反诈骗热线1800-722-6688,或上网了解如何防范诈骗。 Source 踏入国门那刻,他发疯一样跑去投案自首 人民日报 7/09/2023   “工作轻松,月入上万,黄金遍地,包路费,包机票,包吃住”听到这些话术,你可要警惕!   被高薪诱惑的张扬(化名)在“熟人”的安排下,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偷渡到达缅北,然而,等待他的并非高薪工作,而是一场4个月的噩梦。   “那120天是我这一生最黑暗的时候。”刀扎、电击、拍裸照……从缅北逃回国投案后,在看守所的张扬依然时不时半夜惊醒。   “现在我把我的经历诉说出来,希望让更多的人远离电诈,不要再相信那些花言巧语。”   缅北“淘金”被关小黑屋   一条题为“快来缅北挣钱”的视频,让张扬动了去缅北淘金的想法。   “当时我对视频挺感兴趣,刚好我的一个‘熟人’说缅北那边很赚钱,当时没了解那边就是搞电信诈骗这一块的,沟通以后我也就信了。”张扬说,在与那名“熟人”聊天的时候,对方反复说:“虽然缅北地方不大,但人多,机遇多,挣钱也多。”本来就无业的张扬最终决定前往缅北“淘金”。   在这位“熟人”的安排下,张扬到达了边境,之后,他们被“持刀”人员控制,一路穿越深山老林,最终到达缅北。   踏入缅北的那一刻,张扬顿生恐惧:公司大门外有武装人员把守。进去后,张扬的证件、手机、身份证立刻被强制扣押。张扬想走,可迎接他的竟是“坐牢”。 …

湾区年赚10万是低薪…科技人才不会失业 但技能要求更多

湾区年赚10万是低薪…科技人才不会失业 但技能要求更多 世界新闻网 7/06/2023 新冠疫情过后,就业市场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风生水起,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不仅有增无减,且更加多元。 在湾区,年收入10万元被视为是低收入。为了追求财务稳定,在科技界任职的人重新学习新技术几乎是必要的。专家表示,由于科技创新速度快,造成了技能落差,因此,企业有必要对其劳动力进行投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有一半的劳动力需要在2025年之前提高技能。 旧金山劳动力发展公司Springboard共同创办人檀贝(Gautam Tambay)说:「就业市场即将发生一些巨大的变化,但人们还未意识到这些改变已开始发生。」 檀贝认为,科技劳动力不会减少,但现在存在的一些工作未来可能会消失,被现在不存在、需要新技能的工作所取代。檀贝表示,以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为例,这类工作在20年前并不存在,但如今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行业。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的报告,未来十年会产生大量就业机会的新兴行业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空间运算(spatial computing)和量子运算(quantum computing)。 檀贝说:「每当出现大规模革命,例如网络革命,就会创造就业机会,这正是为何提升技能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和许多美国人一样,小阿瓦拉多(Rafael Alvarado Jr.)在疫情最严重时失业了,他开始思考将来要做什么。对汽车和计算机科学有兴趣的他,梦想成为特斯拉的软件工程师,但问题是,他没有工程学位,也没有可以帮助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导师。 小阿瓦拉多后来入读位于东湾利佛摩(Livermore)的拉斯波西塔斯社区大学(Las Positas Community …

热带太平洋再现厄尔尼诺 多地气温料进一步飙升

热带太平洋再现厄尔尼诺 多地气温料进一步飙升 7/04/2023 太平洋的热带地区七年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预料将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进一步飙升。 路透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二(7月4日)发布的这一声明,证实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上个月指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的结论。 2016年是世界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那一年刚好出现了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世界气象组织在声明中说,这一纪录可能即将被打破。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5月说,由于厄尔尼诺和人为的全球变暖,未来五年至少有一年,以及整个五年期,很有可能创下最高温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候预测处处长奥基亚星期二在日内瓦告诉记者:“要告诉你是今年还是明年,是很困难的。我们知道的是,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可能会迎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沿赤道向西吹的风势放缓,太平洋温度较高的海水流向东面,使得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偏高,给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带来更大的降雨量,其他地区则可能出现严重干旱。厄尔尼诺通常持续九至12个月,平均每两年至七年出现一次,上次是在2018年至2019年。 Source 热浪肆虐 越南农民在黑暗中种地 7/03/2023 为了躲避白天的炎炎高温,无数个越南农民被迫选在黑暗中耕作。 法新社星期一(7月3日)报道,今年以来,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便迎来创纪录高温。7月初旬,另一股热浪即将登陆越南北部,导致在地农民为避免白日耕作或出现的中暑等情况,纷纷选择在夜晚耕作。 一名47岁的越南农民兰(Lan)告诉法新社:“当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在我的背上,田里的温水溅到我的脸上时,种植水稻变得十分艰难。” 在尝试顶着37摄氏度的高温耕作数日后,兰发现自己需要改变耕作模式,以躲避难耐的高温天气。 不过,在黑暗中耕作也将面临视觉受限,导致耕作时间拉长的问题。兰说:“由于光线不足,种植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我戴着头灯耕作。” 虽然工作时间被拉长了,但兰表明会持续坚持下去。 另一名62岁越南农民也说,他已将耕作时间改到傍晚和凌晨。他说:“虽然白天能看得很清楚,可是气温太高了,工作过程会变得很不舒服,而且会很累。” 所幸农民选择夜晚耕作并不会影响收支效益,依旧能日赚约40美元(约54新元),相较于每月收入仅250美元的劳工阶层,农民的所得收入相对可观。 Source 中国经济学家:青年失业若处理不当或成政治问题导火索 7/03/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