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8具船难遗体证实是中国人 1人幸存 据信想入境美国 世界新闻网 3/30/2024 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一处海滩29日惊现8具疑似为亚裔移民遗体,当局30日证实罹难的7名女性和1名男性均为中国移民,另有1名男子幸存。瓦哈卡州荷枪实弹戒备边境。(路透) 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Oaxaca)一处海滩29日惊现8具疑似为亚裔移民遗体,当局30日证实罹难的7名女性和1名男性均为中国移民,另有1名男子幸存;目前没有关于驾驶船舶的墨西哥籍公民的消息。 法新社报导,墨西哥检方办公室指出,该船于28日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交界恰帕斯州(Chiapas)塔帕丘拉(Tapachula)出发后遭遇船难,其中有一名男子幸存。 检方初步声明罹难者可能涉入移民事件,且据信为亚裔人士。 发现罹难者的海滩位于瓦哈卡州圣法兰西斯科德玛镇(San Francisco del Mar),是移民前往美国的常用路线。 每年有成千上万非法移民通过墨西哥边境试图入境美国,其中许多人来自中南美洲。 根据官方数据,去年穿越墨西哥被捕的移民包含来自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和试图出走美洲国家的公民。 移民人数节节攀升使墨西哥移民设施和庇护所不堪重负,而随着非法移民问题成为美国总统大选焦点,墨西哥政府也面临来自美国更大的压力要求打击移民潮。 Source 德州宣布建造新国民警卫队军事基地 阻止非法移民 中时电子报 2/17/2024 德州州长阿博特(Greg Abbott)本周五(16日)宣布,伊格帕斯(Eagle Pass)附近建造可容纳多达1800名德州国民兵部队的基地,伊格帕斯正是目前是联邦政府与德州政府就非法移民争议焦点的边境城市。 据美国《CNN》17日报导,阿博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为止,德州国民兵一直分散在这整个地区的狭小住处中,与战友相隔遥远,有时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完成工作。” …
中印边界争议未解 中国民政部再度命名藏南地区 世界新闻网 3/30/2024 中国民政部30日发布「关于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第四批)」的公告,针对藏南地区30个地区的汉字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取自中国民政部网站) 中印边界领土争议仍未解,中国再对东段边境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查邦)出招。中国民政部30日发布「关于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第四批)」的公告,针对藏南地区30个地区的汉字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民政部曾分别于2017年4月13日、2021年12月29日、2023年4月2日进行过三批藏南地区的标准化处理,分别涉及6处、15处、11处地名。此次第四批的数量是历次最多。 去年4月,中国民政部对藏南地区命名后,立即遭实际控制该地区的印度公开反对。印度外交部当时通过声明表示,「阿鲁纳查邦一向是、也一直会是印度完整且不可分割的领土部分,自订创造地名的尝试不会改变这个事实。」印度内政部长随后更亲赴当地进行两天的访问。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回应称,藏南地区是中国领土,「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对我国藏南地区的部分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之内的事情。」 稍早前的3月2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S. Jaishankar)出席新加坡学术活动时,重申阿鲁纳查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这是基于其在印度国内的地位,而非基于外部的主张。他更驳斥中方的主权主张是「荒谬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民政部再度命名藏南地区几天前的3月27日,中印双方才在北京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及协调工作机制(WMCC)第29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 根据中国外交部新闻稿,双方同意聚焦边境现地有关问题,早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推动边境局势转入常态化管控阶段;同意尽早举行新一轮军长级会谈;同意严格遵守双方达成的协议协定和有关共识精神,避免现地局势反复。 Source 小米:印度严查中企 影响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在当地设业务意愿 早报网 2/11/2024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致函印度政府,指新德里严格审查中国公司,将影响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在印度投资开展业务意愿。 路透社星期天(2月11日)引述小米信函和知情人士,报道上述消息。 小米在落款时间为2月6日的信中表示,希望印度政府考虑出台激励措施并降低某些智能手机零部件的进口关税。这封信是小米对于印度信息技术部询问如何进一步壮大印度零部件制造业的回复。 小米是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大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高达18%。小米在印度组装智能手机,主要使用本地生产的零部件,其余零部件从中国和其他地方进口。 在2020年6月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争议地区爆发了一场冲突,导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和四名中国军人死亡后,印度政府大幅收紧针对中国公司的审查。此举不仅打乱中国大公司在印度的投资计划,也一再遭到北京的抗议。 在印度运营的中国公司一般不愿公开谈论印度政府的审查问题,小米的信件表明,该公司在印度运营持续遭遇困难,特别在智能手机领域,因为很多关键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 小米印度公司总裁穆拉里什南(Muralikrishnan …
Online K-12 Education Programs Tel: 609-356-3885 Email: info@pleis.us https://www.pleis.us/ 欢迎初中同学先来听第一节课PLE 初中模联系列课程 #166-演讲 PLE 03/28/2024 家长和同学好, 普林斯顿学习体验( PLE )欢迎初中同学本周末先来听第一节课,PLE 初中模拟联合国(MUN)系列课程 #166 – 演讲。然后决定注册报名参加全部 10 节课程。本门课程 PLE …
第150期公益专家讲座: 专业选择及其对大学申请的影响 – Veritas Edu·哈佛·伍博士团队 3/31/2023 大学专业的选择对于大学申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如果能在前期进行合理规划将会大大增加进入名校的几率!Veritas Education·哈佛·伍博士团队辅导同学今年目前获得录取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乔治城大学、密西根大学、弗吉尼亚大学、NYU等等。 为了帮助各位家长和同学更好的了解大学申请,Veritas Education·哈佛·伍博士团队将和FCAG费尔法克斯郡优质生(Gifted)教育协会合作在周三,4月3日,美东时间晚上7:30分联合举办最第150期公益专家讲座,千万不要错过! ✨本次讲座哈佛名师团队将独家分享: ✅ 探讨专业选择对个人成长和对 ✅了解如何规划活动以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如何简历突出自己的优点 讲座时间: 4月3日,周三,美东时间晚上7:30分,线上进行 参与方式: 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进群获得讲座链接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添加团队微信USCECC1咨询。 升学指导 | 顶尖课程 | 社会实践 | …
APLUS Education Tel: (301) 838-9668 Email: admin@apluslearningcenter.com www.apluslearninginc.com WeChat ID: aplusmd QR Code Address: 215 West Montgomery Ave., Rockville, MD 20850 Easter Promotion for Summer Camp Posted: …
多名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遭阻碍,中国驻美大使馆发提醒 侨报网 3/30/2024 3月29日,中国驻美大使馆鉴于近日中国留学生、企业人员入境美国遭遇阻碍的情况发布提醒。 提醒称,近期,多名中国留学生、企业人员等在入境美国时遭到美方机场执法人员无端盘查、滋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及其他行李均被逐件检查,数人被禁止入境。 2021年8月19日,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内,中国留学生与家长道别。(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及驻美使领馆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同时,提醒拟赴美人员意识到入境美国时可能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如需寻求帮助,请及时联系中国驻美使领馆。 大使馆还再次公布了求助方式,包括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以及中国驻美各使领馆的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大约两个月前,1月29日,中国驻美大使馆曾发布类似通告,提醒拟来美留学人员,谨慎选择自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入境,因为“多名中国留学生自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入境时,遭美边境执法人员无端盘查、滋扰、并被注销签证遣返回国”。(完) Source 耶鲁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被查8小时, 签证注销遣返 中央社 1/04/2024 旧金山“拜习会”后的美中关系看似缓和,但环球时报指称,有中国留学生日前入境美国时遭到“无端粗暴盘问”甚至遣返。 中国驻美大使馆官员并宣称,此举“严重破坏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 属中共外围官媒的环球时报今天报道,有多名中国留学生日前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其中一些留学生的签证并被注销,还被告知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根据报道,T姓留学生为耶鲁大学博士生,毕业于北京某一流大学。2023年12月19日,T某自中国返美,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入境。 机场海关在询问T某就读过的科系后,便将他带往“小黑屋”盘查长达8小时,重点询问大学期间是否获得奖学金及中国政府资助等,并检查随身电子设备。 盘查结束后,T某即被告知他的留学F-1签证已被注销,且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但并未告知注销原因。 另一名M姓留学生2022年前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中心展开研究,在美期间没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2023年11月22日,M某也在杜勒斯机场入境时被带往“小黑屋”盘查,被重点询问大学科系、导师信息、目前研究内容,是否受国家资助留学、科研计划是否与中国政府、军方和重点实验室有关等。 盘查结束,M某同样被执法人员告知,他的F-1签证已被注销,并表示其签证由美国国务院直接取消,海关及境管单位无权查看取消原因。 中国驻美大使馆相关官员说,美方针对特定国家留学生的“歧视性做法”,与美方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等理念、与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的时代潮流、与两国人民开展友好交流的共同愿望和旧金山“拜习会”共识精神都背道而驰。 官员又说,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社会根基。中方敦促美方将“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落到实处,立即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无端遣返、盘查、滋扰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停止侵犯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为中美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报道指出,根据“2023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过去3年中国学生数量有所减少。2022至2023学年有28万9526名中国学生就读美国大学,创2013至2014学年以来的新低。 …
波音再出事故:联航一架777客机引擎故障被迫改道降落 侨报网 3/30/2024 波音再出事故。28日晚,因出现引擎故障,联航一架从旧金山飞往法国巴黎的波音777-200型客机被迫改道降落在丹佛。 位于华盛顿州的一处波音生产基地。(图片来源:新华社) CBS报道,在机组人员报告其中一个引擎出现故障后,机型为波音777-200型客机的联航990号航班改道飞往位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机场。航班跟踪平台Flightradar24网站上显示,该飞机的飞行轨迹为先向北越过加拿大边境,然后向南飞往丹佛。 联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航班安全着陆,紧急服务人员已在现场待命,所有273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均已正常离机,“我们正在与客户们协商,为他们提供29日的可选航班”。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在机组人员报告可能存在机械故障后”,飞机安全着陆,联邦航空局将对这起事件展开调查。 值得关注的是,联航的波音客机近期已发生多起飞行事故。3月7日,联航一架从旧金山飞往日本大阪的波音777-200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轮胎脱落,致使多辆汽车受损,起飞25分钟后改道洛杉矶迫降;次日,联航一架波音737MAX8型客机在降落时发生侧翻并冲出跑道;一周后的3月15日,联航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机着陆后被发现机身缺少一块外部面板,该飞机两周后被停飞。 据福克斯商业频道统计,在本次事故发生之前,自二月初以来,联航运营的飞机上至少发生了六起飞行事故,其中五起涉及波音飞机。联航首席执行官柯比此前一周在致客户的一封信中表示,联航正在彻查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一连串事故,并表示“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所做一切的核心”。 路透社报道,受困于频繁发生的安全丑闻,波音公司高层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波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25日发布声明称,他将在今年年底前辞职。此外,波音公司表示,波音民用飞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坦·迪尔将退休。 波音公司董事会主席拉里·凯尔纳则称,他不打算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年会上竞选连任,未来将由史蒂夫·莫伦科普夫担任新的波音公司董事会主席。莫伦科普夫自2020年起一直担任波音公司董事会成员,他曾担任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完) Source 波音人事大地震 CEO等3名高管将卸任 侨报网 3/25/2024 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25日宣布,将于2024年年底卸任。波音公司近段时间事故频发,深陷舆论和信任危机,此次人事大地震,包括卡尔霍恩在内,3名高管即将卸任。 波音CEO卡尔霍恩。(图片来源:路透社资料图) 中新社报道,卡尔霍恩在给员工的信中宣布了这一消息,并将1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1282次航班事故比作波音的“分水岭”。卡尔霍恩当日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辞职决定完全是自己作出的。 另外,波音当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19年底开始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的拉里·凯尔纳决定不在即将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竞选连任。董事会选举史蒂夫·莫伦科普夫接替凯尔纳担任独立董事会主席,带领董事会选择波音下一任首席执行官。莫伦科普夫曾担任高通首席执行官,自2020年起担任波音董事会成员。 同时,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坦·迪尔将退休,这两个职务由公司首席运营官斯蒂芬妮·波普接任。波普曾任波音全球服务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于今年1月出任波音首席运营官。 最近数月,波音客机发生内嵌式应急门脱落、引擎起火、轮胎掉落、冲出跑道以及机翼受损等事故,这家飞机制造商因此受到来自美国监管机构、航空公司和国会等方面的压力。 路透社称,此次高级领导层的变动为波音持续数周的动荡画上了句号。 另据上海观察者网25日报道,自2024年开年以来,波音公司便事故频发,深陷舆论和信任危机,至今股价已下跌超27%。在CEO等高管即将卸任的消息发布后,波音美股盘前涨超4%。(完) …
“北约部队在乌境内遇袭,不会触发集体防御条款” 观察者网 3/30/2024 “今日俄罗斯”网站3月29日消息称,德国议会专家组近日的一份报告认为,北约向乌克兰派兵是国际法“允许的”,但如果俄罗斯对部署到乌克兰的北约部队发动袭击,将不会触发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该条款只有当北约成员国本土遇袭时才有效。 集体防御原则是北约条款的核心内容,规定针对任何北约成员国的攻击,都将被视为对所有其他成员国的攻击。根据这一原则,所有北约成员国都必须采取军事行动来保护被袭击的国家。 德新社(DPA)29日发表了其获得的一份未公开文件,德国议会专家组评估了驻乌克兰北约部队遇袭的影响。专家组认为,如果北约成员国的军队在俄乌冲突中帮助乌克兰集体自卫,并在冲突中受到另一方(俄罗斯)的攻击,“不构成触发北约第五条的条件”。 文件称,只有当北约成员国在其领土或领空受到攻击时,才能触发集体防御条款。一个北约国家向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不会自动使所有其他成员国成为冲突方。“如果北约成员国采取单方面行动——即超出先前决定的北约行动框架且独立于北约军事指挥结构之外——无论是整个北约还是其他北约伙伴国都不会成为冲突方。” 3月13日,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士兵在波兰进行军事演习。图自视觉中国 文件同时表示,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派遣军队是国际法“允许”的,属于行使集体自卫权范畴。《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遭受武力攻击的会员国在安理会采取必要相关措施之前有权进行集体自卫。 文件称,基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集体自卫权,法国地面部队如果在乌克兰参与军事交战,是国际法所允许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个月曾称“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此言引发了北约其他成员国领导人的否认,他们坚称没有计划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 文件还强调,如果俄罗斯对法国境内目标作出军事回应,将被视作“武装袭击”,符合“确立宣布北约事件的事实要求”。 波兰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3月10日在纪念波兰加入北约25周年的一场会议中透露,一些北约国家已经向乌克兰派遣了军队。他表示,“北约士兵已经驻扎在乌克兰,我衷心感谢这些国家的代表,他们愿意承担这一风险”。但西科尔斯基并没有具体说明哪些国家派遣了军队。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上周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时说,北约已做好可能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的准备。 鲍尔表示,目前在乌克兰没有北约军队,北约也没有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如果某个北约国家决定单独出兵,它应当明白这样的决定将关系到北约其他国家,应确保北约国家事先对相关决定进行集体磋商。 当地时间3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内开展工作访问时提及与北约的关系。 他驳斥了俄罗斯寻求对抗北约的指控。“这简直是无稽之谈,那些声称我们将在乌克兰之后袭击欧洲的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恐吓本国人民只是为了从他们那里榨取钱财。” 普京说,美国的仆从国“害怕幅员辽阔而强大的俄罗斯”,但俄罗斯“没有任何侵略这些国家的意图”,恰恰相反的是,北约一直在向俄罗斯边境扩张,俄罗斯联邦只是“保护我们历史领土上的人民”。“他们直接来到了我们的边境……但我们是否跨越大洋来到了美国边境?不,是他们正在接近我们,而且已经非常接近了。” 在提到西方对乌克兰提供F-16战机等军事援助时,普京强调,这无法改变俄乌战场上的态势。 普京警告,如果这些战斗机从第三国领土起飞,它们将成为俄罗斯的合法目标,F-16正面临着与乌克兰其他西方装备相同的命运:被俄罗斯摧毁。 Source 普京:F-16可搭载核武 但改变不了乌克兰战况 早报网 3/27/2024 乌克兰多个月来不断寻求盟友提供F-16战机,但俄罗斯总统普京称,F-16战机尽管可搭载核武,也无法改变乌克兰战况。(法新社档案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