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取得重大考古收获:集中出土多种形制、用途车辆 1/26/2023 1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的最新考古成果。 经过考古发现,1号陪葬墓因墓主等级极高,可以确定是帝陵规制下的“秦帝国第一陪葬墓”。 出土四轮车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从2013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进行了持续发掘。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 墓内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陶器器形有茧形壶、缶、罐、豆、盆等。包括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百戏俑、马俑、骑马俑等珍贵文物。 此外,考古人员分别在大墓的北侧墓道以及陪葬坑P1、陪葬坑P2、陪葬坑P3等位置,发现四轮独辀木车、四马驾独辀木车、双辕木车、羊车等。 考古人员表示,多种形式、多种形制和多种用途的车辆,集中出土于一墓,极其罕见,对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及陪葬用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 墓道中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它与棺柩下葬密切相关,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 出土六羊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属于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陪葬坑中出土的5组车马(含羊车),形式形制不同,用途迥异,集中反映了男性墓主生前出行的盛况,展现了秦帝国时期陪葬车马形制与组合的新变化、新形式,是中国车制变革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同时,丰富了车马陪葬坑的内涵,对认识墓主的身份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出土小器件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Source 温度是关键 半熟鲑鱼比生的更危险 世界新闻网 3/27/2023 很少人不爱鲑鱼,生鱼片、烤鲑鱼下巴、煎脆皮鲑鱼排、鲑鱼沙拉、熏鲑鱼、鲑鱼卷……鲑鱼的吃法繁多,既然可以生吃,是不是无论如何料理都OK? 没错,生吃熟吃都可,就不可半生不熟吃。为什么? 关键在于温度。最好了解哪种温度导致鲑鱼半生不熟,为安全计,应予避免的道理。 …
Tag: 考古
中国考古研究:华南地区6000年前或有人类开始猎食蛇类 3/30/2023 中国考古研究发现,在广西左江流域展开近三年的发掘研究后发现,华南地区可能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开始猎食蛇类。 据中国央视新闻星期二(3月28日)报道,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左江流域经过近三年的发掘研究,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研究人员对左江流域距今约6000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发现的蛇骨,进行形态学研究。 这些蛇骨表面大多存在一些疑似的烧灼痕,在与其共同堆积的哺乳动物遗存骨骼中,则普遍存人工切割或敲砸的痕迹。 考虑到上述贝丘遗址完全是人为堆积而成,大型蛇骨很有可能是人类猎食后的残留,且不排除此地的史前人类用烧烤的方式加工肉食的可能。研究结果提示,华南地区猎食蛇类的历史可能上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期刊。 Source 温度是关键 半熟鲑鱼比生的更危险 世界新闻网 3/27/2023 很少人不爱鲑鱼,生鱼片、烤鲑鱼下巴、煎脆皮鲑鱼排、鲑鱼沙拉、熏鲑鱼、鲑鱼卷……鲑鱼的吃法繁多,既然可以生吃,是不是无论如何料理都OK? 没错,生吃熟吃都可,就不可半生不熟吃。为什么? 关键在于温度。最好了解哪种温度导致鲑鱼半生不熟,为安全计,应予避免的道理。 首先,来看看为甚么保存得当的鲑鱼,可以放心生食。一般从市场买到或在餐厅点到的鲑鱼,都经过急速冷冻,最理想的冷冻温度是华氏负31度(-35℃)以下,或一直维持在-20℉(-29℃)以下,寄生虫都已杀死,病原体也无法孳生。 如果要熟食,则只要温度超过145℉(62.8℃),就可放心食用,因为鱼肉经过这个温度的烹调,就像超低温冷冻一样,可以杀死细菌和病原体。 会出问题的温度是40-140℉之间,也就是4.44-60℃的范围,病菌细菌最容易孳生繁衍,换句话说,没煮熟的鲑鱼,既不是生鱼片又没加热到安全杀菌的温度,感染细菌或病毒的风险最高,当然不宜下肚。 至于如何确定买来的鲑鱼绝对安全无虞?任何海鲜都有遭到污染的风险,特别是打算生吃的话,请记住两个原则:越新鲜的越可放心,从自己信得过的商店或鱼贩购买。 专家通常建议买养殖的鲑鱼,因为野生鲑鱼带菌的风险较高。买的时候,先确认一下是否经过急速冷冻,譬如,是否贴有「生鱼片级」、「寿司级」、「适合生食」等标记,虽然这些标记不等于法律保障,至少表示卖家认为生吃很安全。 最后,教你一手辨别鱼肉新不新鲜的方法:肉质是否坚韧?摸起来有没有弹性?闻起来是不是有股自然鲜味,不是太过腥的味道?如果鱼肉变得软趴趴黏答答,颜色转灰,还是别下肚为妙。 Source 日本人长寿的秘密 天天吃这5种食物 世界新闻网 …
女童捡到12公分「史前巨牙」马州博物馆:260万年前灭绝猛兽 联合新闻网 01/13/2023 根据《Daily Mail》报导,美国一名9岁女童在海滩上捡到了超巨尺寸的「史前牙齿」,后来被送到马里兰州海洋博物馆证实化石的身分。这颗牙齿曾经属于一条50英尺(约15.2公尺)长的巨齿鲨(megalodon),在至少26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 9岁的莫莉·桑普森 (Molly Sampson) 一家人从小就住在靠近海湾的地方,母亲艾丽西亚(Alicia)表示,自从莫莉学会走路之后,就一直在外头寻找鲨鱼牙齿,至今已经发现了400多颗。而这次的牙齿是当中最大的,尺寸足足有5英寸(约12.7公分)。 艾丽西亚补充说明,那天她其实没有陪莫莉去海滩寻宝,然而莫莉一回家就兴奋的分享这项好消息,认为这颗巨大牙齿就是莫莉一直在追寻的东西,「我很确定这是莫莉有史以来最棒的圣诞节!」 这颗牙齿事后被送到马里兰州卡尔弗特海洋博物馆(Calvert Marine Museum),顺利证实了化石的身分,甚至称莫莉为「未来的古生物学家」。在莫莉同意交出化石之后,如今她可以自由进出博物馆的古生物学部门。 Source 重大发现!陕西首次考古出土柳公权真迹 红星新闻 01/12/2023 近日,陕西考古人员在西安长安区发掘出土了一方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为他的堂妹夫严公貺撰文并书写的墓志。这方墓志是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 柳公权撰书墓志首次考古发现,也为研究柳公权书法艺术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来自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考古人员在对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3座唐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其中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一方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墓志。 墓志长76.7、宽77.1、厚14.5厘米,四周线刻十二生肖,兽首人身,每面三个,墓志正面阴刻正书42行,满行45字,共1769字。根据墓志内容确定,墓主为唐通议大夫守左散骑常侍严公贶,冯翊人。墓志中对严公贶生平及其家族世系有详细记述。严公贶高祖严丰、曾祖严知本、祖父严审纲,父亲为唐中期名臣严震,兄长为严公弼。严公贶的妻子为河东柳氏,是柳公权“从父女弟”,即堂妹,先于严公贶而逝,有七子一女。严公贶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十二月廿五日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大中四年(850年)五月十九日葬。严公贶逝世后,长子严脩穆请其舅柳公权为严公贶撰、书墓志铭,此时柳公权已71岁。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与颜真卿齐名,称“颜柳”,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柳公权书法名扬天下,以致“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目前已知的柳公权所撰写墓志墓主有皇室成员、高官、宦官、僧人、亲属。其中柳公权撰文者六方,有《柳愔愔墓志》《柳尊师墓志》《韩复墓志》《内常侍康约言碑》《百丈山法正禅师碑》《李景度碑》,撰并书者三方,有《魏博节度使何进滔碑》《庭掖局令刘荣灿碑》《濮阳大长公主碑》。近年又见柳公权撰韩休曾孙韩孚墓志。 明代南熏殿藏《唐代名臣像册》里有柳公权的画像,该画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Source 上海跟进放宽隔离天数 …
中考古学者:120年来甲骨文已发现15万片、含4000单字 世界新闻网 11/10/2022 甲骨文自从100余年前被发现已来,相关研究进展一直受到瞩目,中国考古学者指出,120余年来已发现15万片甲骨文、其中单字数量超过4000字。 据中国国家文物局消息,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介绍120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他指出,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万5000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 冯时指出,通过释读甲骨文记载的日月食数据,结合天文学推演,考订了发生于西元前1161年10月31日的「乙巳日食」,证明了殷人已经掌握交食周期,对于甲骨文断代乃至地日运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另外,在殷墟的考古最新成果上,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则指出,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改变以往对于宫殿宗庙区整体格局的认识。 同时,殷墟王陵区东区、西区周边各发现一条围沟环绕其外,是商代陵园制度与布局研究的重大进展。随着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挖掘,部分道路两侧密集分布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为进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 而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孔德铭则介绍了殷墟外围区域多项新发现。这些考古成果包含,辛店铸铜遗址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出土「戈」字铭文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发现由1座「中」字体大墓、23座中小型墓葬和4座车马坑组成的墓地,出土刻「册」字铭文的多件青铜器,显示邵家棚遗址可能为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 铸铜遗址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出土「戈」字铭文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发现由1座「中」字体大墓、23座中小型墓葬和4座车马坑组成的墓地,出土刻「册」字铭文的多件青铜器,显示邵家棚遗址可能为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 Source 这处遗址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 10/15/2022 1930年,26岁的梁思永留美归来,加入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此前,他在父亲梁启超的影响下,于哈佛大学攻读了七年的考古学和人类学。 史语所考古组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考古机构。所长傅斯年在立所纲领《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明确提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并要求该所同仁需“去扩张材料,去学设‘发冢校尉’,求出一部古史于地下遗物”。就在其成立的当年,考古组便在李济的主持下发掘了殷墟遗址,为新生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刚到史语所不久,梁思永即投入了“东北考古计划”。因为1924年时法国学者德日进曾在赤峰林西发现过一处新石器遗址,梁思永的首选目的地便锁定在了那里。就在整装待发之际,通辽一带突然暴发鼠疫,阻断了行程。恰巧此时,中东铁路的俄籍雇员路卡什金在黑龙江的昂昂溪附近又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梁思永立马决定改道,即刻北上。 在昂昂溪,梁思永发掘了约200块陶片、一座墓葬及10余件骨器,并从地面采集了100多件石器和1件陶器。加上路卡什金先前采集的石器、骨器、陶片等700多件,共出土标本1000多件。只是因为天气骤然变冷,发掘工作在进行了三天之后被迫停工。于是,梁思永取道通辽、开鲁、天山、大板,在38天里步行逾1000公里,一路南下,将工作计划重新拉回到了林西。 这是一趟极为艰难的跋涉,在后来的调查报告中,梁思永回忆道:“这惨黯的境况不但使我们精神感受极大的打击,并且增加了许多行旅的困难。一路上人食、马草、饮水、燃料、宿息的地方没有一天不发生问题。此外再加上贼匪的出没,气候的寒冷,冰雪的阻碍,白昼时间的缩短,我们的行走止息完全受了环境的支配,没有丝毫的自由。”纵使如此,他却没有动过一丝放弃的念头。早在20世纪初,位于赤峰东北郊英金河畔的红山就引起了国外考古学家的关注,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和法国学者桑志华先后到此进行过考古发掘,发现了80多处史前文化遗址。在哈佛时,梁思永仔细阅读过二人的调查研究论著,对该区域关注已久。 然而当梁思永终于到达林西,找到了被当地百姓叫作“哈拉海”的沙窝子地时,西北风也刮到了那里。突降至零度以下的气温将遗址地表的土层冻得非常坚硬,无法开掘,只能转而在赤峰一带进行地面的采集。 梁思永主要考察了红山东沙窝和英金河北岸的北沙窝两处遗址,采集了一批石器、细玉器、陶器,并绘制了地形地貌图。凭借这些收获,他在1934 年写出了《热河查不干庙林西双井赤峰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将红山遗址上的史前文化划分为西辽河上游、热河及松花江以北地区的考古学区域文化,并阐述了这一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这是中国考古学者书写的第一篇专论热河新石器的文字。 原本,梁思永计划着在这些新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做进一步发掘。未曾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他自己也患上了肋膜炎,一病两年。在那篇报告里,他无限伤感地写道:“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东北四省接连被日本军占领了,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不应忘记我们没有完成的工作。” 长城以北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文明,刚刚被掀起神秘面纱的一角,就这样再次淹没在了历史的风沙之中。 “玉笔筒”引出的大发现 在梁思永的东北考古因战争陷入停滞时,一位名为佟柱臣的凌源中学历史教员,凭着对考古的一腔热爱,利用工余休息时间,单枪匹马地在赤峰、朝阳进行了大量调查。1943年,他发表了《凌源牛河梁彩陶遗址》和《凌源新石器遗址考察》等文章,大胆做出预言:牛河梁地区必有大器出现。不过,由于当时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局,加之这些文章又发表于日本报刊和伪满刊物,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