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5/30/2023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新加坡时间星期二(5月30日)下午4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按任务计划,三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 中国星期二早上9时31分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六号是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神舟十六号的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以及首位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桂海潮将在太空驻留约五个月,期间将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并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Source 【视频】神舟1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5/30/2023 中国今天(5月30日)早上9时31分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标志着空间站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早上在航天员登上飞船前举行出征仪式。早上6时42分,神舟十六号的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以及首位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桂海潮身穿白色航天服,在数百名围观者的欢呼声中,缓慢地走出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出征仪式的出席者包括科技人员、部队官兵和少年儿童,场外也聚集数百名高举国旗、布条和鲜花的民众。 简短的仪式后,三名航天员向在场的人群挥手告别,登上前往发射塔的车辆。 早上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塔出现熊熊火焰,距离1.5公里外的媒体区也能感受到地面剧烈的震动。 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并将在不到7小时后和中国空间站对接。 神舟十六号是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航天员将在太空驻留约五个月,期间将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并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Source 神舟16号载人升空 中国拚2030年前登月 世界新闻网 5/29/2023 5月30日6时42分,神舟16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图为航天员景海鹏(右)、朱杨柱(中)、桂海潮在出征仪式上。(中新社) 中国持续推进太空领域发展,载人太空船「神舟16号」北京时间30日上午9时31分(美东29日晚间9时31分)发射升空,并于9时49分宣布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前一日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神舟16号于北京时间30日上午9时31分发射,太空人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太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等三人组成。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是在太空中负责各项科学实验和探测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属于非职业的太空人。 火箭当天顺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逃逸塔、四个推进器、第一、二节火箭顺利与载人太空舱分离、太阳能板正常展开并驱动。神舟16号预计在飞行6小时后,与「天和内核舱」对接。 …

【视频】神舟1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视频】神舟1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5/30/2023 中国今天(5月30日)早上9时31分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标志着空间站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早上在航天员登上飞船前举行出征仪式。早上6时42分,神舟十六号的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以及首位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桂海潮身穿白色航天服,在数百名围观者的欢呼声中,缓慢地走出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出征仪式的出席者包括科技人员、部队官兵和少年儿童,场外也聚集数百名高举国旗、布条和鲜花的民众。 简短的仪式后,三名航天员向在场的人群挥手告别,登上前往发射塔的车辆。 早上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塔出现熊熊火焰,距离1.5公里外的媒体区也能感受到地面剧烈的震动。 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并将在不到7小时后和中国空间站对接。 神舟十六号是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航天员将在太空驻留约五个月,期间将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并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Source 神舟16号载人升空 中国拚2030年前登月 世界新闻网 5/29/2023 5月30日6时42分,神舟16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图为航天员景海鹏(右)、朱杨柱(中)、桂海潮在出征仪式上。(中新社) 中国持续推进太空领域发展,载人太空船「神舟16号」北京时间30日上午9时31分(美东29日晚间9时31分)发射升空,并于9时49分宣布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前一日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神舟16号于北京时间30日上午9时31分发射,太空人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太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等三人组成。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是在太空中负责各项科学实验和探测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属于非职业的太空人。 火箭当天顺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逃逸塔、四个推进器、第一、二节火箭顺利与载人太空舱分离、太阳能板正常展开并驱动。神舟16号预计在飞行6小时后,与「天和内核舱」对接。 根据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转播画面显示,三名太空人在舱内的神情舒适,而神舟16号等待及发射期间,神舟15号成员自天宫太空站同步、全神贯注的收看转播,形成难得的分割画面。 这是中国第三批太空人首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太空人团队新成员朱杨柱和桂海潮首次出任务,至于景海鹏是第四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目前「飞天」次数最多的太空人。 神舟16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太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太空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一个载人飞行任务。 根据计划,神舟16号载人太空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天宫的「天和内核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道上的运行时间,神舟16号太空人乘组将等待神舟17号载人太空船预定10月来访对接,神舟16号太空人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5月30日,搭载神舟16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16运载火箭在酒泉衞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 Source 中国神舟16号「发射成功」将与神舟15号会合 …

神舟16号飞天 1老带2新 网惊:戴眼镜也能上太空

神舟16号飞天 1老带2新 网惊:戴眼镜也能上太空 中国新闻组 5/30/2023 神舟16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 5月30日在酒泉衞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景海鹏(右)、朱杨柱(中)、桂海潮在出征仪式上。(新华社) 神舟16号载人飞船在5月30日9时31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首位四征太空的航天员、第三批航天员首航、非飞行员出身以及首次「一老带两新」让神16航天组在此任务创造了四个首次。相差20岁的年龄差及「戴眼镜上太空」的新面孔更是成为关注焦点。 综合媒体报导,景海鹏和朱杨柱将主要负责直接操纵和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而桂海潮负责太空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他们计划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盘点神舟16号乘组在次此任务中创下的四个首次。 一、景海鹏成为首名四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员。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景海鹏已经完成了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11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已经书写了一项纪录。此次再飞天,担任指令长的他成为中国首名第四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员。 二、首次有第三批航天员进入太空。神舟16号乘组中,有两名新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他们均是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属于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一代。 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在2020年9月选出7名航天驾驶员、7名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此次任务是第三批航天员登上空间站舞台的开始。 博士航天员朱杨柱是国防科大培养的首位航天员,他研究方向为实验空气动力学航天气动光学。作为中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他将在太空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三、首次有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为满足空间站工程任务需要,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桂海潮属于载荷专家,这也意味着首次出现了来自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桂海潮也是首位戴眼镜运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曾表示,以前的选拔标准比较单一,航天员既是驾驶员,也是工程师。随着分工越来越细,驾驶员和工程师的标准有了区分,「高度近视是不行的,低度的近视还是可以的。我们现在招了几个载荷专家,有好几个也是戴着眼镜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教师桂海潮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从2500名候选对象脱颖而出,在2年多时间里,桂海潮受了8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终于为「上天」做好了万全准备。 四、首次一老带两新,年龄差为历次乘组最大。神16号飞行乘组由56岁航天员景海鹏、36岁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此次乘组首次出现「一老带两新」的情形,与以往航天员均为中国第一批、第二批航天员不同,这次由第一批航天员带第三批航天员出征,创下乘组的最大年龄差。 Source 中国神舟16号「发射成功」将与神舟15号会合 中国新闻组/北京 5/29/2023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衞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 中国载人太空船「神舟16号」搭载三名太空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于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顺利发射升空。本次「神舟16号」发射是中国第三批太空人首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太空人队伍的「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飞」。 央视报导,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四度飞天 中国57岁太空人景海鹏超强体能如何练成的?

四度飞天 中国57岁太空人景海鹏超强体能如何练成的? 世界新闻网 5/30/2023 图为2016年6月20日,景海鹏在离心机内进行超重耐力训练。(新华社) 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30日上午顺利升空。运行本次飞行任务的三名太空人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是中国中国迄今以来,首位第四次运行太空任务的太空人。然而,景海鹏现年已经57岁,他是如何让自己的体能可以一再肩负起太空重任的? 《中国军网》曾经指出,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就像是「沙里淘金」,航天员训练则是千锤百炼,目标是使其在思想、身体、心理和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都具备运行任务的能力。 在强化训练与任务准备阶段,其中一项超重耐力训练,必须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进行。常人只能承受3至4倍重力加速度,但航天员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中国第二位进入太空的女太空人王亚平曾形容,「8个G相当于8个你自身的重量压在身上」。训练时脸会变形,胸部会感觉到极度压迫而呼吸困难,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根本控制不住。 另一个仿真失重水槽训练,太空人要穿戴120多公斤装备入水,进行长达4小时不间断训练。「天上5小时任务, 地面要做50小时水下训练」,一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训练结束体重能降1、2公斤,「每次练完了之后 吃饭的时候,拿筷子的手都是抖的」。 此外,太空人训练还有增强前庭功能的转椅训练,一般人1、2分钟就受不了,但太空人训练时必须连续旋转15分钟。心理训练部分,航天员要在狭小密闭的隔离舱内,经受抗疲劳、抗寂寞的考验,72小时连续工作,不能睡觉,不能离开。 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和任务,年轻人都不见得受得了,但本次神舟十六号任务却已经是景海鹏第四次太空任务,创下中国太空飞行次数最高纪录。此此之前,景海鹏曾运行过神舟七号(2008年)、神舟九号(2012年)及神舟十一号任务(2016年)等三次太空飞行任务。 景海鹏本月29日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记者会上透露,为了能第四次圆梦,为了能到中国太空站走一走、看一看,再出一趟差,「这七年我没有耽误过训练,每天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现在每天要做600个俯卧撑(伏地挺身),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这已经成为我的标配了。」 不仅如此,景海鹏说,「我们的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加起来有70多本,指令有成千上万,这一切啊都已经烂熟于心。」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这次已经是他第四度运行太空任务。(中新社) Source 中国神舟16号「发射成功」将与神舟15号会合 中国新闻组/北京 5/29/2023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衞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 中国载人太空船「神舟16号」搭载三名太空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于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顺利发射升空。本次「神舟16号」发射是中国第三批太空人首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太空人队伍的「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飞」。 央视报导,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China launches …

神舟16号载人升空 中国拚2030年前登月

神舟16号载人升空 中国拚2030年前登月 世界新闻网 5/29/2023 5月30日6时42分,神舟16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图为航天员景海鹏(右)、朱杨柱(中)、桂海潮在出征仪式上。(中新社) 中国持续推进太空领域发展,载人太空船「神舟16号」北京时间30日上午9时31分(美东29日晚间9时31分)发射升空,并于9时49分宣布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前一日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神舟16号于北京时间30日上午9时31分发射,太空人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太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等三人组成。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是在太空中负责各项科学实验和探测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属于非职业的太空人。 火箭当天顺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逃逸塔、四个推进器、第一、二节火箭顺利与载人太空舱分离、太阳能板正常展开并驱动。神舟16号预计在飞行6小时后,与「天和内核舱」对接。 根据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转播画面显示,三名太空人在舱内的神情舒适,而神舟16号等待及发射期间,神舟15号成员自天宫太空站同步、全神贯注的收看转播,形成难得的分割画面。 这是中国第三批太空人首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太空人团队新成员朱杨柱和桂海潮首次出任务,至于景海鹏是第四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目前「飞天」次数最多的太空人。 神舟16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太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太空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一个载人飞行任务。 根据计划,神舟16号载人太空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天宫的「天和内核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道上的运行时间,神舟16号太空人乘组将等待神舟17号载人太空船预定10月来访对接,神舟16号太空人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5月30日,搭载神舟16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16运载火箭在酒泉衞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 Source 中国神舟16号「发射成功」将与神舟15号会合 中国新闻组/北京 5/29/2023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衞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 中国载人太空船「神舟16号」搭载三名太空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于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顺利发射升空。本次「神舟16号」发射是中国第三批太空人首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太空人队伍的「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飞」。 央视报导,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China launches its Shenzhou-16 …

中国神舟16号「发射成功」将与神舟15号会合

中国神舟16号「发射成功」将与神舟15号会合 中国新闻组/北京 5/29/2023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衞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 中国载人太空船「神舟16号」搭载三名太空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于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顺利发射升空。本次「神舟16号」发射是中国第三批太空人首次运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太空人队伍的「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飞」。 央视报导,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China launches its Shenzhou-16 manned spacecraft from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in the northwest. Three Chinese astronauts, or …

习近平强调要增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强调要增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5/29/2023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星期一(5月29日)在中共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共政治局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就建设教育强国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政治局成员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讲话时说,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他说,中国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他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习近平说,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他也说,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中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分析中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习近平也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Source 神州十六号乘组名单公布 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首上任 5/28/2023 (从左至右)三名航天员桂海潮、景海鹏和朱杨柱将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官方公布神州十六号载人航天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中国训练的两名第三批航天员将首次参与载人航天任务。 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星期一(5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发布会,宣布神州十六号将在星期二(5月30日)早上9时31分发射。 中国官方在发布会上首次公布神州十六号的三名宇航员名单。他们分别是,中国训练的第一批航天员景海鹏、以及两名首次上任的第三批航天员朱杨柱和桂海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神州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个类型的航天员。这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景海鹏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航天飞行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神州十六号是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中国1990年代开始选拔航天员以来,已有三批航天员受训。第三批航天员选拔从2017年开始、2020年完成选拔,共18人,他们已接受两年多的培训。中国去年底已开始第四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联合早报记者黄小芳酒泉报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中)星期一(5月29日)在发布会上介绍神州十六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有关情况。(黄小芳摄) …

登陆月球 可能是美中下一个竞争目标

登陆月球 可能是美中下一个竞争目标 中央社 5/29/2023 中国官方29日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美联社) 中国官方今天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由于美国也准备在「阿波罗计划」结束逾50年后派遣太空人重返月球,使「登陆月球」成为美中下一个受到瞩目的重大竞争目标。 新华网报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今天说,中国最近已启动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全面部署开展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10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装备,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香港媒体报导,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署长尼尔森(Bill Nelson)先前被问到美中之间的登月之争时表示,美国太空人将在2025或2026年,在中国之前重返月球。 而属于美国新登月计划「阿提米丝计划」(Artemis program)先遣作业的「阿提米丝2号」(Artemis II)任务,目前预定2024年11月搭载4名太空人发射升空,将在绕行月球轨道返回地球。这与最后一次阿波罗载人登月任务,已相隔52年。 根据报导,尼尔森2022年底向日经亚洲表示,只有少数国家不愿与美合作,中国是其中之一,他们「一直保密到家」。他对此表示,「我想我们正在和中国比赛」。 报导指出,尼尔森的说法曾被中国多次反驳。美国国会早在2011年即通过沃尔夫法案(Wolf Amendment),限制美中在太空领域的合作。 不过,「阿提米丝计划」的第一步、阿提米丝1号(Artemis I)火箭原预定2022年8月底发射升空,但2度在发射前最后一刻取消,直到同年11月16日才成功发射。 报导指出,对美国而言,2019年推出的「阿提米丝计划」将开创月球探索的新时代,除解开月球极地陨石坑中的奥秘外,还将借此测试未来进一步探测火星的技术。 至于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为无人探月、载人登月、长久驻月等3大阶段,目前则属无人探月的第4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被列为进行登月前的科研准备作业,包括对月球表面各种物理及环境特征的综合探测作业。 Source 神州十六号乘组名单公布 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首上任 5/28/2023 (从左至右)三名航天员桂海潮、景海鹏和朱杨柱将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官方公布神州十六号载人航天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中国训练的两名第三批航天员将首次参与载人航天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