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脑雾等长期冠病症状 或因免疫反应损脑血管 文 / 廖慧婷 7/07/2022 (早报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的一项小规模研究发现,小部分冠病患者出现脑雾或记忆障碍等长期冠病症状,有可能是因为冠病病毒在人体内激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脑血管受损。 法新社报道,这项研究星期二(7月5日)发表在医学期刊《大脑》。研究是基于对九名病殁冠病患者的脑部尸检,他们介于24岁到73岁。研究人员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根据扫描,显示这些人的大脑血管有受损情况。 研究人员没有在大脑中检测到冠病病毒,反而发现患者自身的抗体攻击了大脑血管内壁的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 这项发现或能解释为何一些人在染疫后出现后遗症,包括头痛、疲劳、丧失味觉和嗅觉、失眠以及脑雾,并可能有助于为长期冠病患者设计新的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针对冠病产生的抗体,错误把用来抵挡有害入侵并允许必要物质到大脑的细胞当成攻击对象。对这些细胞造成的损伤会导致蛋白质渗漏、出血和凝块,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这种渗漏还会触发一种免疫细胞涌向脑补以修复损伤,引起炎症等。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纳斯在一份声明说:“这种相同的免疫反应很可能持续存在在长期冠病患者身上,从而导致神经元损伤。” 他补充说,这意味着一种可以降低免疫反应的药物或可帮助这些患者。“所以这些发现具有很重要的医疗意义。” Source 疫情头2年钱无处花 如今高通膨被迫「吃老本」过活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全美通货膨涨下花费增加,人们开始动用新冠疫情头两年额外积存的储蓄。 根据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疫情开始到2021年底经济封锁。无处可花费,再加上政府三度发放激励纾困支票,全美家庭额外储蓄2兆7000亿元。 如今通货膨涨达数十年来最高点、薪资未跟进增长,人们被迫动用存款。 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数据显示,全美「个人储蓄率」(personal …
Tag: 巴菲特
疫情头2年钱无处花 如今高通膨被迫「吃老本」过活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全美通货膨涨下花费增加,人们开始动用新冠疫情头两年额外积存的储蓄。 根据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疫情开始到2021年底经济封锁。无处可花费,再加上政府三度发放激励纾困支票,全美家庭额外储蓄2兆7000亿元。 如今通货膨涨达数十年来最高点、薪资未跟进增长,人们被迫动用存款。 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数据显示,全美「个人储蓄率」(personal saving rate) 5月为5.4%,低于过去十年平均值,更远低于2020年4月历史高点34% 。穆迪分析政府数据称,截至目前,全美家庭约已动用疫情下积存的1140亿元储蓄。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赞迪(Mark Zandi)说,多数家庭有现金度过眼前超高通膨。 康州居民珊侬‧休斯顿(Shannon Houston)和她先生借助纾困金和扩大的儿童税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支付日常费用,但儿童抵免去年12 月截止、联邦最后一波纾困金一年多前发出,今年不得不动用积蓄。 银行高管称,人们获纾困金后支票帐户余额猛增;摩根大通研究所(JPMorgan Chase …
通膨让人无家可归 高薪却无房者奔收容所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住房成本不断上涨、汽油和食品等基本必需品持续通胀,让更多人无家可归,数以百万人担心自己很快就会被逐出住房、失去家园;华盛顿邮报报导,全国各地收容所报告指出,因为难以维持基本生计而前来求助的人数大增;有15个州收容所报告表示,今年寻求服务人数急剧增加,单亲妈妈尤其多;某些情况下,候补名单数月内增加一或三倍。 报导指出,过去,无家可归通常发生在失业、承担意外医疗费用或持续处理健康问题的人身上,但收容所这回表示,越来越多家庭拥有稳定甚至高薪工作、却找不到买得起的房子的人来到收容所。通货膨胀达到40年来最高点,有房者和无房者鸿沟加大,政府激励或保护措施不足以让弱势家庭免遭房东驱逐,越来越多人发现找个地方过夜昂贵不可得。 关注无家可归和不平等问题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格雷夫(Meredith Greif)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刻,汽油、食品和租金价格等生活成本上涨如此快,越来越多人负担不起住房;价格不管走到哪都在上涨,工资调整却无法跟上。」根据全国终结无家可归联盟(National Alliance to End Homelessness)数据,2020年1月美国有逾58万人无家可归;疫情以来更新数据取得有限。 在亚特兰大传道会(Atlanta Mission),无家可归者日益增长的绝望感显而易见。更多人一走进门谈论的是与通货膨胀相关的负担。有人在问卷上答道:「我因为拖欠租金被赶出公寓。睡在外面。」另一人写道:「找不到符合收入的住房。」 亚特兰大传道会公关经理雷诺兹(Rachel Reynolds)说:「以前,靠薪水过活和不靠薪水过活的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我可以想见,未来我们会继续看到不同类型的人,纯粹基于生活成本增加而来找我们。」 即使目前仍有房可住的人,突然流离失所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据人口普查局家庭脉搏调查(Census Bureau’s Household Pulse Survey),6月初估计有1370万人拖欠房租或抵押贷款,比4月增加7%。其中460万成年人表示,他们「有可能」或「很有可能」在未来两个月内因被驱逐或付不出房贷而失去家园,比4月初增加32%。 格雷夫指出,「一旦你离开住房,即使是住在自己的车里,也已经从悬崖上掉下来了。你没有永久地址,没有床或淋浴的地方,这让其他一切变得更困难。生活中的所有基础都开始消失。」她表示,大多数无家可归者都能在一年内找到住房;但流离失所,无论多么短暂,都很容易引发其他重大挫折,例如失业和长期财务不确定性。 Source 通胀压力冲击湾区各行各业 低收入阶层影响最大 …
高通膨下想变有钱?巴菲特「10个习惯」教你明智消费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有「股神」美誉的波克夏公司首席执行官巴菲特(Warren Buffett)坐拥数百亿美元,但与其他亿万富豪和投资大师不同,他倾向过着简朴的生活,提及财务管理应遵循的纪律时,他总是鼓吹「节省」和「不欠债」,才是生财不二法则。 在当前央行升息力抗通膨、股债市震荡不已的时期,股神宣扬的观念如今特别能派上用场。巴菲特在5月波克夏年度股东大会上认同,通膨已成为经济最大问题之一。 巴菲特指出,通膨正在骗走股债投资人、在床垫下藏私房钱族、乃至每个人的钱,他坦言,在当前这样金融环境下很难靠投资赚钱,现在可能是采用一些耐得住考验之省钱策略的好时机。 以下是巴菲特的10个节俭习惯,教你如何省钱及更明智地花钱: 1.他现在还住在1958年买的房子 尽管许多亿万富翁在昂贵的房市大放异彩,但巴菲特却不顺应潮流,当年花费31,500美元(换算成当前价位约318,600美元)购入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住宅后,一住就住了60多年。 然而,他可没有委屈自己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这座总面积184.6坪的房屋有五间卧房,数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翻修及扩充,并受到围栏和保全系统的全面保护,如今价值约100万美元。 巴菲特目前仍不打算换地方住,他在2010年给波克夏股东的信中,称买下这座房子是他人生第三大绝佳投资。 2.他很少申请贷款 巴菲特唯一一次申办房贷的经验,是1971年购买加州拉古娜海滩市的度假小屋,尽管他肯定有充足现金购入15万美元的这栋海滨地产,但他仍选择背房贷。 他曾告诉CNBC,之所以申办30年期房贷,是因为「我认为比起一次性砸钱买下这栋房子的所有权,我可以更好地运用这笔钱」。他将用这笔资金买进自家公司股票,而波克夏不负期望,让他赚得数十亿美元。 3.他吃便宜早餐 巴菲特大可找个私人主厨为他做早餐,但他通常会选择在上班路上买麦当劳。他说,他不喜欢为早餐花超过3.17美元。 他在2017年的HBO纪录片《成为巴菲特》中这么说:「如果我觉得手头没那么宽裕,我可能就会花2.61美元买两片香肠饼,再用可乐灌饱自己。」 他接着说:「3.17美元的话就会是一片培根、一颗蛋和一片比司吉,但今天早盘股市下跌,所以我会花2.95美元,而不是花3.17美元(买早餐)。」 4.他不乱买名牌 巴菲特对设计师西装或最新款的iPhone不感兴趣,他在2020年改用iPhone之前,用了好多年20美元的掀盖式手机。 他避免所有非必要的花费,并曾说,「不要消费过后才要把剩下的存起来,要再储蓄过后再花费剩下的」。 5.他不(再)用借来的钱做投资 巴菲特1991年曾在圣母大学告诉学生:「我这一生从未借过一大笔钱。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我对此一直不感兴趣。」 虽然巴菲特年轻时曾借过相当于他25%净值的钱来买股票,但他警告投资人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