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新冠不是大号流感 北京的患者中招很深 世界新闻网 01/05/2023 据澎湃新闻,1月5日,中国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受访时表示,新冠不是大号流感,北京这波疫情症状明显,部分人转成肺炎,而且大部分患者中招时间很长。 另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导,「高烧到39℃」「身体疼得睡不着觉」「根本无法呼吸」……在北京本轮疫情中,轻症患者反映,感染Omicron后,症状比感冒明显。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徐小微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目前各地新冠毒株Omicron亚型不同,不同毒株症状有所不同。但无论新冠病毒再怎么变异,也都还是Omicron株,重症率低。 徐小微说,Omicron变异株较原始株毒力与致病力都显著下降,主要侵犯上呼吸道,无症状或轻症占99.5%以上。 感染BF.7变异株后,患者与BA.5.2等其他变异株症状相似,但具体表现略有不同。 BF.7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徐小微表示,持续性咳嗽、高烧引起的身体疼痛等症状,往往会让患者感觉病情较重。而BA.5.2症状主要为中低烧、干咳、喉咙痛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广州很多有症状的病人往往是服用药物后12小时或24小时,大多数都能够缓解,缓解以后有一点点咳嗽。 徐小微提醒,科学佩戴口罩和勤洗手仍是非常有效的个人防护手段,感染后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居家隔离的新冠阳性患者转阴后,建议家中多开窗通风,病毒在常温的状态下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据第一财经、路透社和东方网等综合报道,北京、吉林、安徽、武汉、广州等多地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尤其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高龄老人开始增多,重症床位也越来越紧缺。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国的重症床位已经急速扩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在11月12日不足四张,截至12月25日已经达到每10万人12.8张。即便如此,重症床位的供需依然失衡。 例如,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截至12月31日重症床位达到130张,占比超10%,超出国家要求的8%。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济超说,即便如此,无论是综合ICU还是多个专科ICU,床位已经达到比较饱和的状态。以呼吸科为例,在12月初床位扩增之后,目前的床位使用率已超过100%。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说,根据既往数据,奥密克戎引起的第一波社会面疫情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但由于中国重症医疗资源存在历史欠账,叠加冬季流感高发期等情况,整体演进周期大概率都会拉长。 陆蒙吉认为,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一方面需要更充分调度社会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力量,实现医疗救治压力分流;另一方面,要谨防重症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导致其他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除了医疗挤兑的问题,中国多地殡葬业负荷超重。据报道,星期天在武汉市郊的汉口殡仪馆,有送葬者和灵车陆陆续续抵达。入口工作人员拒绝回答最近工作量的问题。不过,成都和北京的多个殡仪馆透露,自防疫政策取消,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