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税制意味炒房套利时代结束

中国新税制意味炒房套利时代结束 分析师:细节未明朗难评估房地产税具体影响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陈婧 10/27/2021 分析师们普遍预测,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首提“去房地产化”的海南,以及被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成为首批房地产税试点地区的概率较高。 中国将开展房地产税试点的消息上周出炉以来,各类揣测层出不穷。受访分析师认为,在税基、税率等细节尚未明朗之前,难以评估房地产税的具体影响。这个新税制的最大意义,在于宣告炒房套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的时代即将终结。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周六(23日)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展开为期五年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制定法律。试点地区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纳税人为土地使用权人和房屋所有权人。不过,官方没有公布哪些城市将成为试点地区,也没有披露税基和税率。 分析师们普遍预测,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首提“去房地产化”的海南,以及被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成为首批房地产税试点地区的概率较高。部分二三线城市可能在后续试点期入选,为在全国开征房地产税铺路。 本周网上还流传一份《深圳市房地产税征收试点运行方案》,称拥有两套住房,超过人均居住面积60平米的部分,每年将按住房市场估值1.5%的税额征收,第三套房税率为2.5%,第四套为4.5%。但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前天辟谣称,文件内容为不实消息。 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端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预测,各个试点城市将因城施策,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应方案,税基、免征点、税率等具体操作可能各不相同。不过,从当前减税降费的大趋势来看,国家不会将税率制定得过高,以免大幅增加社会成本。 从2011年上海与重庆试点房产税算起,至今已有10年,但相关税制迟迟未能推广。分析指出,九成以上中国城市家庭拥有至少一套住房,地方政府约三分之一收入来自售地,开征房地产税将严重损害地方财政状况,也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因而阻力重重。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两周前在《求是》杂志发文阐述如何推动共同富裕时,把“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作为加强对高收入规范和调节的手段,表明决策层开征房地产税的原因和决心。 广州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受访时指出,经过10年发展,中国已实现脱贫,对收入再分配的需求越发迫切,这让国家决心调整房地产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往是房地产带动经济,今后是实体经济带动各行各业,房地产只是其中一环。推行房地产税,有助于楼市去金融化、去投资化。” 张晓端也直言:“房价飞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她指出,经过近两年不断收紧调控,市场对房价快速上涨的预期已经有所调整,今后长效机制在引导市场方面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即便没有房地产税改革,靠炒房获得高收益的机会也不多”。 不过,这个以收入再分配为出发点的新税制,如何在推行时避免加重低收入群体负担,是地方政府要小心拿捏的难点。 张晓端提醒,在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正式落地前的过渡期,试点房产税要留意由此带来的社会成本,例如房东是否将税金转嫁到租客身上,导致租金水涨船高,加剧无房一族的生存压力。 除了住宅,房产税征收对象可能也包括商铺和写字楼等不同类型物业。张晓端指出,如果按照持有房产的市值征税,要考虑到由此对企业造成的压力。“如果企业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拥有商办物业比如总部楼宇等,光是缴纳房产税就会令经营成本大增,很可能削弱企业的竞争实力。” 黄韬则认为,官方通过房地产税助推“房住不炒”大方针的同时,也要避免扼杀市场活力。他说,理想的楼市配置应该是“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既要让大家都吃上饭,也要允许有钱人买爱马仕和LV包包。”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个人微博发文解读,房地产税试点是要促进楼市健康有序发展,不会让对国民经济如此重要的这个市场走向萧条,“它要为共同富裕多增加一个杠杆,但决非是想从房地产下刀‘杀富济贫’”。 上海重庆房产税 未明显抑制房价 …

中国官媒指房产是居民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中国官媒指房产是居民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10/27/2021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发文指出,过去多年来,房产成为中国居民之间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房地产税改革将有利于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这篇题为《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文章指出,过去多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让商品住房的市值不断攀升,部分家庭通过买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增值,房产成为居民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文章指出,房地产税改革的方向之一在于增加持有环节税收,从而调节收入分配,将有利于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文章写道,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将更加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将重点在防风险、保刚需、重保障、调分配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本月23日宣布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五年。试点地区的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深圳学区房“一夜入冬” 降价500万无人买 8/18/2021 在政府措施影响下,深圳市学区房交易遇冷,有房子降价500万(人民币,约105万新元),仍无人问津。 据微信公众号“央视财经”报道,京东拍卖显示,深圳福田区港中旅花园一套116平方米的学区房,起拍价1969万元,比市场价便宜了500万元左右,但是直到拍卖结束也无人出价。 …

谁夺走了美国人的数学能力

来自在美国执教的见闻和感受 本人对理科教育一直很感兴趣,多次就此话题发帖。很多朋友对教育以及中美体系比较 甚感兴趣观点众多。现在我想简述一下我在美国七年求学执教的一些第一手见闻和感受。一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二是给自己总结一下,为自己回国工作后和人侃教育整理一下材料。 几点说明: 1. 我在21世纪初在北京某大学A学习,之后来美留学读博士(涉及学校 B C),再往后在美国执教(大学D)。我对国内本科硕士,国外本科博士等阶段的基础科学教育(包括学习和教学)都有一定体会,在我的系列中也会对中美的大学做一些对比。 2. 我的专业方向属于纯数学(以及相当程度的理论物理)。我对实验类学科或工科了解很少,故无法涉及这些方向。但我教过不少数学课(大学里学生最杂的课),这使得我能大范围接触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并由此感知他们的数学水平。 3 .我求学的学校各自代表了中美的最高水平,我执教的也是老牌藤校。一方面我感觉到了一流大学确有过人之处,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一些令我大跌眼镜的现象。我感到这两方面的很多东西我似乎没有在中文媒体网站上见到较多的提及(虽然谈论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文章很多很多)。 在 B和C的经历:本科  我是大学B的学生(研究生),但我的导师在大学C导致我常到C校去,故我对两校均有了解。 本科新生数学基础弱于中国同地位大学 B有美国数一数二的理科生源并有很多顶尖国际生源支援,但我感觉他们的平均数理水平仍不及我在中国的母校A的(规模更大的)入校生源的水平(当然A的生源在中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我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胜利。当然B的新生水准也是不错的,少有我认为明显配不上B的。 题海/考试海/教辅/补课 体系 尽管B有很好的生源,他却毫不懈怠,反倒响鼓偏用重锤敲。B高度重视数学基础课并有自己一套方案: 除了通用的教材,还有两三套自编的教学讲义和“教辅材料”;教学讲义和“教辅材料”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时有更新;大量布置作业习题并对习题精心组织分类;除去正课外,要求学生必须上一周两次的小班习题课(由助教上),而由于有超强的研究生生源这些助教(在读博士研究生)大都具备独立主讲全课程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A里甚至很多博士后都不能做到这一点);由于具有极高的师生比例以及博士生本科生比例 B可以为每一门大课组织庞大的教授/助教/批改作业者体系;教授和助教均提供很多课外答疑时间;相关院系,学生宿舍,学生内部均会组织“学习班”“解题班”等,有的学生甚至自己出钱雇家教教自己。 此外 小班习题课上 常有各种小测验(计入最后成绩);全体的大考试 则每学期(12周)有3到4次(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A通常16周内只大考两次)。 开始我还没太在意,后来我突然意识到B的这套体系不是很像中国高中盛行的 题海/考试海/教辅/补课体系么? …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没人能告诉家长,教育是用来分层的

2020-12-27 这是一篇2020新浪教育盛典上教育演讲的文字整理。演讲者是一位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爸爸。 他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我们这一代父母的迷茫》。他以一名中产家长的身份,阐述了当前教育改革家长的迷茫与困惑。 语言很犀利,未必代表主旋律,但是他的困惑和呐喊或许能代表当下很多家长的心声。 演讲者,储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我是演说家》全国冠军。 刚刚主持人说心理教育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一听我就浑身发麻,你们知道吗?因为这些年教育改革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好重要,这个特别重要,然后我们来加一门考试吧! 体育好重要,我们来考体育!美术好重要,我们来考美术!现在生命教育也很重要,你想干什么? 你们觉得教育改革这么多年,你们孩子的负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我们教育改革讲了半天,怎么孩子越来越累了?因为哪个重要就要考哪个。 我真的觉得好害怕,孩子老读书,不搞体育,我们就来考体育;孩子老读书,没有时间学音乐,我们就来考音乐…… 来吧!让我们用考试的方法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做一个中国家长那么失败。 比如我们刚才讲自信,我怎么教我孩子自信?我自己都不够自信啊,我孩子小学四年级拿他的数学题给我做,我不会做呀! 我最后只有发出非常虚弱的声音:爸爸是个文科生,找你妈去,你妈是理科生。 我把题目辅导完已经精疲力尽了,还要教价值观。 我们今天的教育怎么了?教育改革喊了这么多年,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社会的焦虑越来越明显,可是我们看看今天所讲的这一切东西跟10年前讲的有任何变化吗?没有任何变化。 那我想问一下,那我们的教育改革到底做了什么?改革成不成功不要问设计者,要问我们这些实际改革的承担者,我自己作为一个家长,一听到教育改革,我就哆嗦: 又要收钱了是吧?又要考试了是吧?你们又想怎么样?3:00孩子放学,我5:30下班,中间这两个半小时谁来解决? 上重点高中的名额就那么几个,人人都要考大学,985、211就这么几个。我告诉他这不重要吗? 告诉孩子成绩不重要?分数不重要?作为一个家长我说不出口。 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如何惩罚成绩不好的人,不要拿小概率的事件忽悠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你上不了好大学意味着什么? 如果成绩不重要,北大老师的孩子就别上北大附中,就别上北大附小,把名额让给我们这些在意成绩的人好不好? 你们发现没有,清华北大都有自己的幼儿园,附小附中,上的不亦乐乎,然后告诉我们:“你们这些家长要保持淡定!” 你逗我呢?我能相信你吗? 我都比你差这么多了,我的孩子比你差这么多?我们靠什么?那不得靠玩命吗。 教育对于我们这些中等家庭而言,不就是通关吗?什么教育是成长啊,成长的前提是你要有机会成长啊,为什么海淀区竞争这么激烈,因为那样全中国最多的考里。考二代为什么会那么累?因为所有的考一代都知道:考试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