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端高温肆虐全球 这些地区首当其冲 世界新闻网 8/19/2022 要评估气候变迁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多大的冲击,以历史经验来看绝非易事,但今年夏季有愈来愈多迹象显示,全球经济为此付出的成本将迅速攀升。 在经济成长大幅趋缓之际,极端高温和干旱天候正连番打击美国、欧洲及中国等经济体,使得工人和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甚至加剧物价上涨的压力。 在中国四川省,所有工厂因限电令须停工六天。在德国,载运煤炭和化学用品的船只难以像往常一样在莱茵河航行,因为河道水位过低。随着气温飙升,住在美国西岸的居民被要求减少用电。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全球宏观研究部门主任班迈认为,这些气候事件足以对受影响的特定地区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其痛苦程度取决于热浪和缺雨情况维持多久。但专家警告,在德国等国家,这些气候事件暂无缓解迹象,企业须准备因应最坏的情况。 除了莱茵河,支撑全球经济成长的其他河流也正持续干涸,包括长江、多瑙河及科罗拉多河,这不只阻碍货物运输、扰乱农业灌溉系统,甚至使发电厂和工厂更难降温。同时,酷热天候正冲击运输网络、使电力供应吃紧,并抑制工人的生产力。 伦敦政经学院(LSE)格兰森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和通信部主任华德说:「我们不应对热浪事件感到吃惊。这正如预测的情况,并且是当前趋势的一环:包括发生频率和强度提高,且发生范围遍及全球。」 Source 长江快晒干、鄱阳湖「瘦成河」 中国「饭碗」拉警报 中国新闻组 8/19/2022 中国持续高温,中央气象台时隔九年后昨天再发布干旱预警,不仅冲击生态,中国「饭碗」也拉警报。据统计,川渝等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已达1232万亩,由于距秋粮收获期不到50天,水利部正调度水库群,中央也急拨防汛抗旱资金13亿元人民币(约1.91亿美元),确保秋粮灌溉用水。另干旱也造成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大幅缩减3000平方公里「瘦成河」,居民称「长江都快被晒干了」。 第一财经报导,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是本轮超强高温天气的「幕后推手」。中央气象台继连续七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18日再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国家气候中心说,这样的局部高温事件综合强度,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纪录以来最强。 同时,降雨也在减少。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目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5到6米,均为有实测纪录以来同期最低。 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鄱阳湖因高温少雨大缩水,水体面积只剩803平方公里,比丰水期大减3000平方公里,创1951年有纪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纪录,媒体形容鄱阳湖已瘦成河。 另「重庆嘉陵江被晒干」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据央视新闻报导,流经重庆主城的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的部分河段河床已露出,出现「汛期反枯」现象。 高温也导致雪山消融现像出现。吉林一号卫星发现,位于四川省、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的四姑娘山,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从5月以来出现大面积消融。四姑娘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有80多座,其中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 「今天又是40℃(约104℉)。」重庆市民李德刚(化名)说,「长江都快被晒干了。」经历将近10天40℃以上的高温后,重庆目前至少有66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涸。而这样的「火炉」模式,还将继续「烧烤」着重庆和其他部分省份。 另据澎湃新闻报导,高温干旱天气时值秋收前,也冲击着中国饭碗。水利部17日指出,截至目前,川渝等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水利部正调度水库群为下游补水14.8亿立方米,确保旱区群众饮水安全,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目前部分菜价也因蔬菜遇高温致生长停滞而上扬。 截至目前,财政部、应急部已预拨地方防汛抗旱资金13亿元,其中防汛救灾资金10亿元、抗旱救灾资金3亿元,全力支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