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报名或突破520万人 备考周期延长为22个月

2023年考研报名或突破520万人 备考周期延长为22个月 凤凰网 9/5/2022 9月3日,新东方举办考研产品全新升级发布会,并对国内考研形势做了分析预测。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457万。新东方2023考研年度报告预计,2023 考研报名将超过 520 万人。激烈竞争之下,考研分数线逐年上涨,学生备考难度加大。 发布会上,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项目总监李琳对2023考季的考情做了解读。新东方通过对学生的详细调研了解到,随着备考难度的提升,学生备考时间从2022考季的12个月,增加到2023考季的22个月。一个学生在22个月的备考周期里,要想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课上和课下的投入占比约为4:6。 在考研人群日益多元化、备考周期延长的背景下,“与谁同行”变得更加重要。李琳表示,一起备战的研友水平、习惯、目标参差不齐,导致备考节奏混乱或滞后,也是很多考研学生的困扰。为此,新东方根据学生的备考身份、基础水平、目标分数、身处何地、备考时长、学习方式等,将学生划分为18类人群,并根据每类细分人群的需求,打造出针对性的课程产品和备考方案。 此外,新东方考研首席规划讲师王江涛详细分析了目前学硕和专硕的考研形势。他指出,从2022年考研情况来看,无论学硕还是专硕,绝大多数专业的国家线都有所上涨甚至是暴涨,只有个别专业总分线未涨。“综合来看,明年考研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无论报考什么专业,全力以赴才有胜算。” Source 学历贬值「没硕博难求职」 中国今年考研人数增加2成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央视新闻报导,中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5日登场,今年全中国共安排3600多个考点、17万个考场,有457万考生参加考试,报考人数比起前一年又年增加80万人,年成长逾两成。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研究生(包含硕博士生)招生规模也从2010年的53.8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66万人,10年间就增长了一倍。 从研究生招生的增量来看,近年来主要是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 报导指出,25日开始的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上午进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下午进行外国语考试。26日上午和下午均进行业务课考试。 初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统一安排在27日进行。 武汉晚报指出,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去年成长21.22%,已连续8年增长。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从2001年至2020年,研究生招生总数从16.5万人增至将近110.7万人。其中,博士生人数从3.2万人增长到11.6万人。 1978年时,全中国研究生招生只有1万多人,到了2020年,在学研究生人数就已达到314万人。 中国今年大学毕业生约909万名,但研究生报名人数就有457万。有网友指出,即便排除「二战」、「三战」考生(
重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将近一半报考研究所。之所以如此,全因大学本科学历已严重贬值,「没有硕士、博士头衔,你求职都不好开口」。 不过,武汉晚报指出,2020年,大学毕业生870万人,其中研究生72.1万人,占比为8.3%(博士生约占0.8%)。反观美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占比为33%,其中博士生占比约6%。 …

中国教育部发布新规:三类留学生将不被认可

中国教育部发布新规:三类留学生将不被认可 文章来源: 彩玉说教育 02/14/2022 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中国学子普遍选择的方向,根据数据显示,每年留学生的增长数量都会在8—9万人,显然出国留学不再是精英和富裕家庭的首选,也成为普通家庭的一种热流。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作为家长来讲,他们的思想也不再那么封建,甚至砸锅卖铁供孩子出国留学,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海归自述出国留学2年花50万,回国后月薪300 刘同学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优异,他最终的梦想就是想要上一所国内的一本大学,但是因为高考失利,所以最终只能超过三本院校的分数线,因为三本院校在国内并没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刘同学的家长一心将他送去国外留学。 因为现在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只要孩子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回国后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还能享受到较高的福利待遇。 但是没想到,刘同学在国外两年的时间花了50万,因为学费、生活费包括住宿费等,每一笔都是一个较大的支出,但是刘同学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阻织。 当刘同学回国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留学经历并没有得到认可,其中一位HR的话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脑海里,“并不是每个出过国的人都叫留学”,最终刘同学只能从事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 “并不是每个出过国的人都叫留学” 其实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眼里,总是觉得只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就能够在惊呼这能压力如此大的环境下找到一份稳定,并且是高收入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于出国留学的知识是比较渺茫的,就像是这位企业HR所说,不是每一位出过国的人,都能叫留学。 在原本意义上,出国留学就是那些希望在能力上再次提升的人才有的权利,他们本身的能力并不弱,只不过国内和国外在教育水平上也会存在些差异,他们会比较倾向于学习一些外国文化,再将这种力量放在祖国的发展上。 其实像刘同学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有多少学子因为所谓的出国留学,而影响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如果不是高效率的出国,其实莫不如选择考研。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也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也都能够得到认可,教育部根据留学生的存在,以及留学生当中的鱼龙混杂,所以也下发了一个新政策,对留学生的整体范围将进行严格的管控,有些留学生将不被认可。 通过网课的方式获取国外文凭的学生 选择出国留学不仅是同学们自身的挑战,其实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种磨练,因为要去一个没有生活过的地方,无论从饮食起居还是生活习惯上都会不太一样。 所以有些机构就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留学方式,那就是参加网课来完成国外的课程,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学位证,但是这种方式已经被教育部禁止,同学们不要投机取巧。 就读于国外的“野鸡大学”的学生 有些同学在选择国外大学之前,其实也并不会做出充分的了解,再加上有些学校将自己包装的很好,即便是了解,同学们也无法真正的看透。 而当同学们回国面试的时候,看到HR的表情才知道,原来自己读的就是一所国外的野鸡大学,甚至还不如国内的专科,所以是毫无竞争力的,即便你当时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被认可。 无法完成留学期间的任务作业的学生 既然是一名学生,自然在学校期间有相应的作业,就像是国内大学的期末考试一样,在出国的过程中也要修满一定的学分。 而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自己只要顺利毕业就行,但其实你在国外留学期间的表现,会被记录到你整个学习生涯,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毕业,所以无法完成留学期间的任务作业时,就相当于你依旧没有留学的经历,也不会得到国内企业的认可。 …

中国大学毕业生出国深造比率下滑 基层就业抢手

中国大学毕业生出国深造比率下滑 基层就业抢手 世界新闻网 02/14/2022 中国多所知名大学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这些大学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受到冲击,留学比率人数不断下滑,境内深造人数则稳步增长;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灵活就业等就业新型态;在地域选择上,非一线城市、基层就业成了中国毕业生的新选择。 中国青年报报导,2020年以来,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大学的出国留学比率普遍有所下降。从近几年北京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2019年,北大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为1155人,比率为14.79%;2020年出国人数为1084人,下降至13.34%;去年,该人数下降至793人,比率下降至8.17%,其中,大学部毕业生出国人数从2019年的30.01%降至18.90%。 如今,不少知名大学的出国深造比例都降至1成甚至1成以下。例如,北京理工大学2021届本科生整体深造率为64.31%,出国深造率为10.77%;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1届毕业生国内深造比率为25.32%,出国深造比率为8.91%;东北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出国留学占4.8%。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就业型态正在涌现。在今年众多大学的报告中,「灵活就业」成为非常有存在感的一项数据。南京大学去年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人数为218人,占比7.01%;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1届本科毕业生灵活就业人数为24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7.57%;华东师范大学非公费非师范生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比率为11.9%,硕士生中灵活就业比率为3.07%,博士生中灵活就业比率为4.14%。 北京大学自2003年开展的全国调查显示,在毕业生去向结构中,「单位(企业)就业」占比都在50%以下。相反地,「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等非标准就业占比呈整体上升趋势。 而从不少大学就业质量报告也能看出,到中国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以及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人数正在逐年增高。据统计,北京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超过五成选择京外单位就业,200多人赴西部、东北地区基层公共部门就业;西安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不少同学主动选择到西部地区,基层一线等地建功立业,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比率达49.61%;中国政法大学有271人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单位工作。 Source 学历贬值「没硕博难求职」 中国今年考研人数增加2成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央视新闻报导,中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5日登场,今年全中国共安排3600多个考点、17万个考场,有457万考生参加考试,报考人数比起前一年又年增加80万人,年成长逾两成。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研究生(包含硕博士生)招生规模也从2010年的53.8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66万人,10年间就增长了一倍。 从研究生招生的增量来看,近年来主要是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 报导指出,25日开始的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上午进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下午进行外国语考试。26日上午和下午均进行业务课考试。 初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统一安排在27日进行。 武汉晚报指出,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去年成长21.22%,已连续8年增长。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从2001年至2020年,研究生招生总数从16.5万人增至将近110.7万人。其中,博士生人数从3.2万人增长到11.6万人。 1978年时,全中国研究生招生只有1万多人,到了2020年,在学研究生人数就已达到314万人。 中国今年大学毕业生约909万名,但研究生报名人数就有457万。有网友指出,即便排除「二战」、「三战」考生(
重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将近一半报考研究所。之所以如此,全因大学本科学历已严重贬值,「没有硕士、博士头衔,你求职都不好开口」。 不过,武汉晚报指出,2020年,大学毕业生870万人,其中研究生72.1万人,占比为8.3%(博士生约占0.8%)。反观美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占比为33%,其中博士生占比约6%。 在添加就业人口当中,美国具研究生学历的占比约15%,中国则尚不足1%。整体上,目前中国每千人中的注册研究生数约2.2人,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在9人左右。 …

94年海归硕士当蓝领仓管:会多国外语 每天25000步

94年海归硕士当蓝领仓管:会多国外语 每天25000步 来源:红星新闻  01/31/2022   近日,“94年海归硕士当蓝领”登上微博热搜,同时也引发海归们回国就业选择的讨论。   这位成为热搜话题的当事人,在杭州某保税仓做仓库管理的94年女生泠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硕士留学修读的正是物流管理,跳槽前也是在一家外企从事物流工作。而她所在的仓库自动化程度高,她的工作有一定技术含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蓝领”越来越包含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种,蓝领和白领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精通多国外语,海归女硕士为何回国当“蓝领”仓管?   据多家媒体报道,从外企跳槽来杭州某保税仓做仓库管理的94年女生泠柔,现在主要负责对接发货、捡货,规划路径、自动化设备等。泠柔工作的仓库区占地5.3万平方米,她每天在这里要走25000步。   1月31日,泠柔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本科在天津外国语大学读德语的对外经贸方向,另修有英语二外。此外,她又自学了其他语言。她硕士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留学,修读的物流管理,回国工作也是看好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   泠柔说,之前,她在一家外企工作,也是物流行业。3个月前,她跳槽到现在的公司,从to B来到to C业务。泠柔认为自己通晓的多种语言对她的工作极有帮助,因为进口商品上都是当地语言或英语,而仓储系统描述都是中文。谈到未来职业规划,泠柔表示,她想在物流行业横向和纵向的不同领域探索,如从进口到出口,从后端到前端,还有大数据供应链管理等。   对于网友热议的薪资,泠柔笑着说,自己的工资并不像有人议论的那么高。她进入职场不到三年,主要是看重在行业内的发展和成长。   谈到“蓝领”这个标签,泠柔认为,这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的蓝领工作,她每天走很多步只是因为仓库确实非常大。她所在的保税仓是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最基础的工作都被机器取代了,而她的岗位实际上对各方面素质有一定要求。同时,她自己喜欢且适合这样的工作。   “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劳动是光荣的。”泠柔说。   “高级蓝领”岗位已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一些蓝领薪资已超普通白领   红星新闻记者就人才门槛咨询时,泠柔所在公司表示,这样的“高级蓝领”涉及进出仓货物调配、清算,有技术含量,需要专业背景支撑。同时,公司重视一线实践经验,例如管培生项目也会让国内外名校的高材生来仓库体验和学习一线物流经验。   泠柔的职业选择反映海归在国内的职业选择日益多样化,更多人才进入实体经济行业。Boss直聘研究院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报告》显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选择制造业(135%)、供应链/物流业(132%)的海归比例显著增长。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蓝领和高级蓝领正是短缺人才。2021年10月27日,人社部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前十为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保安员、快递员、家政服务员、保洁员、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焊工、客户服务管理员。其中,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两个大类职业需求保持旺盛势头,100个职业中有74个属于上述两大类。   58同城招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年度报告》发现,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招聘需求呈恢复态势,整体较2020年同期增长64.78%。企业招聘薪酬呈稳中有增趋势,平均招聘月薪为7653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0.15%。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人才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据央视财经2020年11月报道,近几年,由于技术工人的抢手,一些蓝领工人的薪资标准早已超过了普通白领,且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岗位的工资甚至是普通白领的两倍左右。   专家:蓝领、白领界限已越来越模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转型,所谓的“蓝领”越来越包含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种。如泠柔不是单纯搬运工,而是担任有管理或技术含量的岗位。实际上,蓝领和白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蓝领和白领的分法是西方上世纪30年代开始形成的概念,因为当时产业以工业为主。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尤其是生产性服务的增长,这样的区分也不再重要。   竹立家认为,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无论是国内大学毕业的还是海归,在劳动力市场中可能不再看重蓝领和白领的分别,而是根据薪酬和兴趣做选择。 …

中国规定演艺经纪人要考证 台湾人得先通过政审

中国规定演艺经纪人要考证 台湾人得先通过政审 中央社 | 台北 12/26/2021 中国整顿娱乐业后,官方日前发布,要求演出经纪人员明年3月起必须通过资格认定考试。台湾人想在中国从事演出经纪活动也适用此法,想考证者须拥护中国「宪法」并有良好政治素质。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4日发布修订后的「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指修法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演出经纪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演出经纪行为,明确国家对演出经纪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定制度。 根据此办法,演出经纪人员包括个体演出经纪人和演出经纪机构中的专职演出经纪人员;将演出经纪活动确定为演出组织、制作、行销,演出居间、代理、行纪,演员签约、推广、代理等活动。 「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规定了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考试的组织形式和管理职责,明确考试全国统一实施,每年举行一次。考试结束20个工作日内公布合格分数,由文旅部统一核发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 报考资格有4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道德品行」;三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以上学历; 年满18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但若因违反考试纪律等原因被取消考试资格未满2年的,或是因违反「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规定,被认定为文化市场严重失信主体的,不得参加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考试 。 此管理办法的附则中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和台湾地区居民参加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考试,适用本办法」。 根据此办法,演出经纪人员不得在两家以上演出经纪机构从业,不得出租、出借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不得为含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25条禁止内容的演出提供服务,不得隐瞒、伪造与演出经纪业务有关的重要事项,不得对演出活动进行虚假宣传,不得为演员假唱、假演奏提供条件,不得有其他扰乱演出市场秩序的行为。 若演出经纪人员在从业活动中有违反上述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认定为文化市场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Source 学历贬值「没硕博难求职」 中国今年考研人数增加2成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央视新闻报导,中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5日登场,今年全中国共安排3600多个考点、17万个考场,有457万考生参加考试,报考人数比起前一年又年增加80万人,年成长逾两成。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研究生(包含硕博士生)招生规模也从2010年的53.8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66万人,10年间就增长了一倍。 从研究生招生的增量来看,近年来主要是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 …

学历贬值「没硕博难求职」 中国今年考研人数增加2成

学历贬值「没硕博难求职」 中国今年考研人数增加2成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央视新闻报导,中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5日登场,今年全中国共安排3600多个考点、17万个考场,有457万考生参加考试,报考人数比起前一年又年增加80万人,年成长逾两成。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研究生(包含硕博士生)招生规模也从2010年的53.8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66万人,10年间就增长了一倍。 从研究生招生的增量来看,近年来主要是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 报导指出,25日开始的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上午进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下午进行外国语考试。26日上午和下午均进行业务课考试。 初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统一安排在27日进行。 武汉晚报指出,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去年成长21.22%,已连续8年增长。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从2001年至2020年,研究生招生总数从16.5万人增至将近110.7万人。其中,博士生人数从3.2万人增长到11.6万人。 1978年时,全中国研究生招生只有1万多人,到了2020年,在学研究生人数就已达到314万人。 中国今年大学毕业生约909万名,但研究生报名人数就有457万。有网友指出,即便排除「二战」、「三战」考生(
重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将近一半报考研究所。之所以如此,全因大学本科学历已严重贬值,「没有硕士、博士头衔,你求职都不好开口」。 不过,武汉晚报指出,2020年,大学毕业生870万人,其中研究生72.1万人,占比为8.3%(博士生约占0.8%)。反观美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占比为33%,其中博士生占比约6%。 在添加就业人口当中,美国具研究生学历的占比约15%,中国则尚不足1%。整体上,目前中国每千人中的注册研究生数约2.2人,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在9人左右。 中国教育部也表示,中国研究生教育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相对规模比较有限,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有不断发展的空间和需求。 Source 就业压力大 中国考研人数激增80万 12/23/2021 2022年中国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457万人,比2021年增加80万,创历史新高。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教育部昨天(23日)发布了2022年考研权威数据。 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中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七年平均增长15.8%。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调查分析发现,就业压力成为考生选择考研的最主要因素。近六成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近五成考生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 《报告》分析,伴随中国就业竞争的加大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考研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出路。 学校方面,“双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增速放缓。相比之下,普通院校的报考热度上涨,考研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