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袒富家子 中产生消失:美名校制度葬送多少人才? 香港01 8/01/2023 过去逾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出美国三分二法官、四分一参议员,以及八分一世界500强企业行政总裁的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一向是全球优秀学生梦寐以求的至高学府。但最近有美媒报道指,全美收入头1%家庭的学生有较高机会获这些顶尖院校录取。著名大学招生制度有偏袒富家子弟之嫌,导致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严重,大学录取偏好也关乎到一个国家形塑菁英的情况。 据《纽约时报》最近的报道,*常春藤联盟的招生制度压抑了中产阶层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即使不少中产阶层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比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更优秀,惟他们却无法在招生过程中竞争获胜,因为这些学生往往缺乏丰富的资源和社交网络,也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而且没有充分的机会参加划艇、剑击等课外活动。 *注: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即由美国东北部8所大学或独立学院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及康乃尔大学所组成的联盟。 报道引述哈佛大学非营利政策研究机构“洞悉机会”(Opportunity Insights)最新的分析报告指出,出身全美收入排行榜前1%家庭(即年收入约61.1万美元,相当于约477万港元)的孩子,在常春藤联盟的录取率,是其他有类似SAT或ACT成绩学生的2倍。报告又指出,学校在筛选成绩相同的学生时,会优先录取父母为校友的学生。 这项研究追踪了2001年至2015年间申请顶尖学院的240万名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出席率、父母所得税记录及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该研究除了涵盖“常春藤联盟+(Ivy Plus)”外,即8间常春藤联盟大学,以及还有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还包括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纽约大学等名牌私立大学,及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密歇根(University of Michigan)等著名公立大学。 造成此偏向富人子弟现象的其中一项原因是,美国在招生评分中纳入“非学术评分”(Nonacademic ratings),以在入学考试成绩相同的学生中进行筛选。非学术评分包含课外活动、义工服务和人格特质,富有家庭的学生往往在相关的评分中获得比一般学生高的成绩。 负责研究的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佛里曼(John Friedman)表示,美国人普遍的立场是,你的机会不应该取决于你的出身,这某程度是“美国梦”的中心思想。他说:“当社会上这些做法赋予出身优势背景的学生更多优势时,就会让其他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能力受限,并限制美国梦。” 佛里曼补充,上述一众名牌大学的学生群体经济多元化程度较低,会影响到商业、政治和其他产业领导者角色,他解释:“当学生群体多样性较低,将导致他们在职涯后期,能够取得这类领导职位的群体较欠缺多元化”。 消失的中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