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人已不需要再留学了?

留学是“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人已不需要再留学了? 文章来源: 冷哲  10/13/2021 导读:近期,多名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遭美国边检执法人员反复盘问,有的还遭到威胁、恐吓,甚至被限制自由长达数十小时,最终被遣返回国。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美方纠正错误。 自美国急剧恶化中美关系以来,中国留学生已经多次遭到不公正对待。同时,国内许多人也产生了“不需要留学”的想法,也有人认为留学是“为他人做嫁衣”。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留学呢? 2007年7月,我第一次孤身一人飞越一万多公里,到美国留学。 那个时候,国内大学教授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而那些工程问题,大多是现在一般公司里的研发工程师就能解决的。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所在的学术领域里,很多年轻教师发的论文,都是翻来覆去用各种花样百出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早已解决过的问题。而且解决的结果,也不见得比传统方法好。而那些方法,也不是什么位于学术前沿的新方法,而是写在国外研究生教材里面的业已成熟的方法。十几年前,国内能够进行前沿学术研究的教授可谓凤毛麟角。 相应地,那时的硕士和博士教育都很薄弱。课程内容陈旧、简单,除了少数几门通用课程之外,我当时在国内上的课,从内容到讲解形式都不能让人满意,几乎无法对我的研究工作产生什么作用。而我在美国接受到的课程教育,除了一两门我觉得内容和实践完全脱节之外,基本都对我后来的研究和其他技术工作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所以,那时候的普遍看法是,如果想要从事大学里的研究工作,最好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和欧洲,学生可以接受到第一流的学术训练,充分理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为未来独立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那时候中国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公费留学。与更早期的公费留学不同,新一轮的公费留学,大多并不是资助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而是挑选一些国内的硕士、博士学生,送到国外去从事一两年的学习,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国内获得学位。我有很多大学同学都走了这条路径,而且受益匪浅。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14年过去了,我国的学术界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当年我在美国看到的令人艳羡的学习条件,在国内也开始普及,比如本科生的机器人竞赛,比如更加复杂、完整的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跟上学术研究的前沿发展,很多人甚至自己就是某个领域的标杆。 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国留学这个原先趋之若鹜的选择,在今天突然变成了一个极具讨论性的话题。既然中国发展这么好,和国外学科差距已经不大,再加上国际环境对留学生并不友好,有些留学生出了国门就忘了祖国,那么我们今天还需要出国留学吗?我国还需要留学生吗? 我们还需要出国留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我们的竞争对手——美国。 美国多年来保持有超过30万学生在海外学习。虽然数量不到我国的一半(我国大概是70多万),但从人口比例上说,大概是我国的两倍。美国国务院甚至有一个专门鼓励美国学生到其他国家留学的项目。 作为科技领先、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到海外学习呢? 这是因为美国已经深深地嵌入在国际市场之中,它需要大量懂外语、理解外国文化的劳动者来增强其政治、文化和经济力量。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其设在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美国政府需要大量深刻理解其他国家的外交人才、行政管理人才,来强化它的对外影响力。而美国的非政府组织、服务机构、文化协会,甚至是宗教组织,都对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 反观我国,如果我们要持续提高经济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那么就不可避免要把我们的经济力量延展到世界各地去。而为了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我们的政治、文化力量肯定要跟着部署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具备国际视野、懂他国语言、能够深刻理解他国文化的人才,无疑是非常关键的。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最快速有效的手段无疑是在那些国家生活、学习、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海外留学就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当然并不是说,留学生就一定都能成为这样的人。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并不会成为这样的人。这里是说要大量培养这样的人,就要开展留学。) 这就意味着,从长期上来说,即便我国的经济、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第一,我国为了维持自身的经济、科技地位,为了保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须派出大量留学生。如果按照美国目前的留学生占人口比例来估计,我国未来在海外的留学生数量大概会在140万上下。这些留学生里面,不可能每个都是栋梁之材,但是有了足够的数量,其中自然会有优秀的人才出现。 更何况,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大大落后于美国。几所顶尖高校之外,真正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教师比例还不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美国进行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竞争,可以预见,我国本土培养的学术人才——虽然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竞争需要。 所以,答案就是,无论未来还是现在,我国都需要大量的留学生。 留学生有多少回了国 关于留学生,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有多少人回国了。 …

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维系新中关系窍门 是要保持有用但不被利用

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维系新中关系窍门 是要保持有用但不被利用 来自 / 联合早报 文 / 杨浚鑫 10/12/2021 外交部长维文医生日前上澳洲访谈节目时,被问及是否对澳中关系出现波折感到惊讶,他以分享新加坡的经验做出回应。“维系与中国的关系在于保持相关性,有用处却不被利用。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须要找到的微妙平衡,新加坡找到了。” 新中关系的维系,在于我国通过政府间合作项目等方式,对中国保持相关性,有用处却不被利用。外交部长维文医生说,这是各国须找到的微妙平衡。 由澳大利亚前国防部长派恩(Christopher Pyne)主持的访谈节目《环球焦点》,前天(10月10日)在澳洲天空新闻台(Sky News Australia)播出第一集,邀请到维文担任嘉宾。 根据外交部提供的访谈文本,派恩就澳中目前的紧张关系询问维文,是否对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出现波折感到惊讶。维文回应时强调,他没有资格告诉澳洲如何施展外交,他能做的只是分享新加坡的经验。 维文说,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加坡自2013年起也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因此,从新加坡的角度,我们有着切身利益,而我们对中国的态度向来是展示我国的相关性。” 他举出三个新中政府间合作项目,即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以及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其中,重庆项目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将通过新加坡连接中国西部和东南亚。 维文说:“维系与中国的关系在于保持相关性,有用处却不被利用。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须要找到的微妙平衡,新加坡找到了。” 他强调,新中关系极佳,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不仅上个月访新,两人过去12个月也面对面会见了约四次。“双方互动水平和节奏向来很高。或许较鲜为人知的是,即使在冠病疫情期间,双方仍在关键时刻彼此低调相助。” 长期关系必生分歧 维文:出现时须解决 维文说,新中关系并不对称,因为新加坡太小了,也不是基于完全一致的立场,因为这不可能,但两国找到合作方式,并在出现分歧时共同解决。 他认为,分歧是任何长期关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必须去处理。“这如同一场每周都有同样玩家围坐一桌的游戏。即使你有分歧也要去解决它,并理解这其中有大的格局和更长远的角度。” 派恩进一步追问,新加坡的做法是不是亚细安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对此,维文说,亚细安已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种贸易相互依存关系是真实的,并仍在增长。” 就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而言,东南亚对此的主要兴趣在于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和连通性方面的投资。可见,双方的中长期利益有明显交集。 因此,尽管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与东南亚声索国存在分歧和争端,但这只是双方广泛关系中的一个面向。维文说:“没有人希望情况失控或破坏关系的长期轨迹。” …

中国留学生入境洛杉矶被盘问 行李中多件衣服丢失

中国留学生入境洛杉矶被盘问 行李中多件衣服丢失 中国新闻网 10/12/2021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来传出不少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恐吓、盘问等事件。而有一名从洛杉矶入境的中国留学生表示,自己被短暂盘问后,竟还发现行李中的一些衣物被拿走了。目前他不能确定这是机场或是航空公司人员,还是海关人员拿走的。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近日表示,有多名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被边境执法人员反复盘查询问赴美求学目的。部分学生被恐吓、威胁,甚至被限制自由达数十小时,最后被遣返。   不过从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境,前往圣地牙哥念书的留学生T同学的遭遇,令他匪夷所思。T同学大约在两周前入境,因为最近疫情管控,普通民众难以出入境,因此当时航班上几乎全是留学生。当时他在通过入境官窗口时,官员问了他一些正常都会问的问题,便叫他在一边等待。   T同学表示,等待区域并非“小黑屋”,而就是在一排窗口的边上。当时有好几个留学生也被叫到那里一起等,几人互相问候后发现,都是从一个学校转学去另一个学校的学生。T同学表示,当时等了至少一个多小时后,才将他们叫到窗口前,重新问了一大堆常规问题。T同学学习的是艺术类专业,海关官员倒也并没有问特别的问题,问完也就将他放走了。   随后,T同学前往领取行李的区域,由于等待太久,几人的行李已经被放到一边。当时T同学发现行李被打开,留了一张纸条称因为有人的酒水打翻,因此行李可能被酒浸染,并表示若有问题可以拨打一个电话号码。T同学表示,当时他大致看了一下,觉得只有一条裤子被洒上一点点酒,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于是便没在意,纸条也丢失了。   由于最近学校附近租房难找,T同学又在朋友家借宿几天,直到上周才真正将所有行李打开一一整理,便发现不少衣服都不见了。他表示,丢失的衣物大多是还没有剪掉标牌的T恤,不过也有几件剪掉标牌的衣服被拿走。T同学生气怀疑是海关人员拿走的,不过他也无法排除是否是机场人员或是航空公司人员所为。甚至也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放在行李区一旁无人看管,被人偷拿。虽然他被海关扣押时间并不长,但他相信后续取行李等可能的困难,确实会给留学生带来麻烦。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多名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盘查恐吓遣返 …

天问一号暂与地面失联 进入日凌阶段

天问一号暂与地面失联 进入日凌阶段 10/05/2021 由于日凌现象的出现,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车“祝融号”已经暂时与地球失去联系。 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电磁辐射干扰逐渐增强,器地通信受到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这种现象称作“日凌”。 据“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号报道,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失联”是预期的正常状态,“失联”不是“失踪”。为安全度过日凌期,日前火星车和环绕器先后完成相关状态设置,停止科学探测工作并持续进行状态监视。 日凌将于10月中旬结束,探测器将恢复与地面的通信,继续开展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Source China’s Mars probes suspend explorations due to sun outage Xinhua 10/05/2021 BEIJING – China’s Mars rover …

澳门新增三冠病确诊病例

澳门新增三冠病确诊病例 10/04/2021 澳门今天(4日)新增三起冠病确诊病例,其中两名病患来自中国大陆,另一人来自越南。 澳门冠病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在官网上公布,两名中国大陆患者是装修工人,曾在一起工作,其中一人是46岁的男病患,9月26日前往澳门后便留在澳门,曾在9月28及30日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今天经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后确诊。患者在4月17日及6月10日于澳门接种两剂国药灭活疫苗。 另一个是居住在澳门的52岁男病患,曾在9月26日及30日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也呈阴性。他被列为46岁病患的密切接触者,今天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后确诊。患者在7月3日及8月3日于澳门接种两剂国药灭活疫苗。 第三名患者为40岁越南籍男子,曾到上述两名患者工作的单位工作。 他在9月25日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他被列为52岁男病患的密切接触者,今天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后确诊。他曾在9月15日在澳门接种一剂国药灭活疫苗。 澳门官方在出现新确诊病例后宣布,今晚9时至10月7日晚上9时进行全民核酸检测。 Source MACAU reports 73rd confirmed Covid-19 case, colleague of previous case By Nelson Moura 10/04/2021 Health authorities …

中国“红通人员”姜冬梅被捕并遣返回国

中国“红通人员”姜冬梅被捕并遣返回国 10/04/2021 被中国列为“红通(红色通缉令)人员”的辽宁省辽阳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姜冬梅,在潜逃到国外大约七个月后被捕,并遣送回国。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姜冬梅是在前天(2日)落网并被遣返回国。此次逮捕行动由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辽宁省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与有关国家执法机关密切合作。报道并没有提到她潜逃到哪一个国家。 今年52岁的姜冬梅涉嫌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今年3月外逃。辽宁省监察机关4月对姜冬梅立案调查,7月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中国也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提请外方执法机关将其抓获并遣返。 中央追逃办负责人说,姜冬梅涉案金额巨大,精心谋划出逃,性质和影响特别恶劣。“我们将继续同有关国家深入开展国际司法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犯罪,决不让外逃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Source Ex-bank governor accused of corruption repatriated to China Xinhua 10/04/2021 BEIJING, Oct. 4 (Xinhua) — A fugitive criminal …

浙江大学教授胡海岚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浙江大学教授胡海岚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10/03/2021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据观察者网报道,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2022年度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胡海岚获奖。公告称,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至今共遴选出122名获奖者,并在超过115个国家和地区资助和表彰3800余名具有潜力的青年女科学家,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 公开资料显示,胡海岚是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员/医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1973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2008年回中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5年加入浙江大学。 据浙江大学网站介绍,胡海岚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近六年来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描述胡海岚取得的科研成就:“胡教授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在胡海岚之前,有六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一荣誉,分别为电子显微学专家李方华、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无机化学家任咏华、无机化学家谢毅、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陈化兰和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 Source Professor Hailan Hu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won the World Outstanding Female Scientist Award, promoting the …

中国采集队在珠峰6200米地带采到植物种子

中国采集队在珠峰6200米地带采到植物种子 10/03/202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简称种质库)种子采集队,据报在珠峰6200米左右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等植物的种子,刷新了中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 珠峰海拔8848.86米,作为世界之巅,珠峰高海拔裸露的流石滩因极寒、缺氧等被视为生命禁区,但仍然存有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命。从今年8月开始,种质库启动了世界海拔最高植物种子采集行动计划。 据中新社报道,种质库主任李德铢研究员介绍,目前全球已知报道过的在海拔6100米以上采集的植物有15种,均为国外学者采集。其中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标本记录是1935年由英国登山家在中国境内珠峰北坡6400米采集到的两种植物:鼠麴雪兔子、珠峰鳞蕊芥。采集成熟植物种子比采集植物标本更加困难。 经过三年的酝酿准备,种质库采集队分别于2021年8月和9月两次前往珠峰,先后历时20余天,最高抵达海拔6605米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采集。其中,8月15日到28日完成了第一次珠峰植物科考,在海拔5738米成功采集到珠峰齿缘草的种子。 然而,8月还不是珠峰植物种子采集的最佳时期。9月24日,种质库采集队再次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向上攀登,采集到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纪录的植物种子。 据报道,此次采集到的种子,经干燥、清理、计数等流程后,将长期保存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 种质库保藏中心主任蔡杰说:“种质库之前保存的最高海拔种子采自西藏阿里地区5559米的高山荒漠灌丛,本次任务是对高海拔植物种质资源采集的一次新探索和尝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生物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底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 Source Chinese scientists complete seed collection mission on Mt. Qomolangma Xinhua 10/03/2021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

剑桥大学再遭抨击“亲中” 校长的回应很得体

剑桥大学再遭抨击“亲中” 校长的回应很得体 文章来源: LTN 10/02/2021 英国剑桥大学近来数次遭揭露与中国政商网络过从甚密。校长杜思齐今天一方面承诺将采取作为避免学术自由及国家安全遭侵害,另一方面指出中国的集权和耀武扬威作风并非特例,西方仍应与不符自身价值观与规范的国家进行学术合作。 杜思齐(Stephen Toope)强调,国际合作是克服气候变迁、全球疫情等艰钜挑战的唯一出路。剑桥大学将在发展国际合作的同时,对复杂的潜在风险“睁大眼睛”。 英国许多大学院校近10年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如何在发展财务、国际学术合作、确保言论自由,以及防范国安威胁之间取得平衡。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保守党籍议员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等人屡次示警,英国各大学院校太过依赖中国资金。 加拿大籍的法律与人权议题学者杜思齐2017年10月成为剑桥史上第一位非英国籍校长时,各界十分期待他给这所有800多年历史的大学带来新气象。然而,在杜思齐治下,剑桥大学风波不断,包括遭揭露收受有北京撑腰的中资企业大笔挹注、允许华为渗透校园发展人脉等。 杜思齐上月底宣布将在明年9月离任,较往例的7年校长任期提早两年下台。英国媒体报导,剑桥大学不少教职员对他提早离任表示欢迎。 他今天在剑桥大学官网介绍新制定的国际合作纲领,宣称纲领将协助学者避免涉入足以威胁国安或学术自由的计划。此外,校方将检视既有国际合作协议,确认内容保障学术自由;校方也将采取作为,以减少智慧财产遭窃取,以及机敏资料或技术遭恶意使用的风险,并将加强审查各项资金来源。 然而,杜思齐也强调,西方若想伸张自身价值观,就应与各界维持合作和互动,而非自我绝缘于困难形势之外。“大学院校不能、也不应无视紧张的地缘政治情势,但不能因此被孤立”,杜思齐说,类似道理也适用于英国的对外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政府今年5月曾宣布成立专责小组向国内各学术机构提供机密咨询服务,以协助避免涉入隐含国安风险、恐导致智慧财产遭窃取的国际研究合作。其中,中国企业和各单位是被特别关注的“恶意行为者”。根据规划,专责小组将于10月开始运作。 Source 中国实现芯片生产关键性原材料量产 官方: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 央视新闻 10/02/2021 今天(10月2日),中国首条单晶纳米铜智能加工生产线在温州平阳投产。这标志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单晶纳米铜——实现国产化量产。单晶纳米铜,成品直径为13微米,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细,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 以往中国的半导体关键材料大部分来自进口,且原材料是贵金属金或者银,价格昂贵,成为制约中国芯片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之一。 这次单晶纳米铜的技术突破,实现了用铜基新材料替代其他贵金属,大幅降低成本,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近五成。 这个原材料主要应用在通信、汽车领域以及医疗和工控领域的芯片上。目前平阳生产基地年产能为500万卷轴,达产后将满足国内相关行业约10%的使用需求,为中国集成电路“打破封锁、代替进口”的目标贡献力量。 …

中国实现芯片生产关键性原材料量产 官方:重大突破

中国实现芯片生产关键性原材料量产 官方: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 央视新闻 10/02/2021 今天(10月2日),中国首条单晶纳米铜智能加工生产线在温州平阳投产。这标志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单晶纳米铜——实现国产化量产。单晶纳米铜,成品直径为13微米,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细,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 以往中国的半导体关键材料大部分来自进口,且原材料是贵金属金或者银,价格昂贵,成为制约中国芯片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之一。 这次单晶纳米铜的技术突破,实现了用铜基新材料替代其他贵金属,大幅降低成本,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近五成。 这个原材料主要应用在通信、汽车领域以及医疗和工控领域的芯片上。目前平阳生产基地年产能为500万卷轴,达产后将满足国内相关行业约10%的使用需求,为中国集成电路“打破封锁、代替进口”的目标贡献力量。 Source China claims chipmaking breakthrough with mass production of key material just 1/10 width of a human …

布林肯祝贺中国国庆 提及寻求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

布林肯祝贺中国国庆 提及寻求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杨丹旭 10/01/2021 这是继美国撤销引渡孟晚舟请求、两国防务官员举行会谈后,中美一周内又一积极互动。分析指出,华盛顿和北京正打破长时间僵局,进入更为冷静、务实的接触阶段。不过中美关系中,对抗和竞争的色彩不会淡化。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中国国庆前夕发表声明,代表美国向中国人民表达祝贺,并提及寻求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这是继美国撤销引渡孟晚舟请求、两国防务官员举行会谈后,中美一周内又一积极互动。 分析指出,华盛顿和北京正打破长时间僵局,进入更为冷静、务实的接触阶段。不过中美关系中,对抗和竞争的色彩不会淡化。 布林肯在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的简短声明中说:“在中国10月1日庆祝国庆之际,我谨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表示祝贺。美国寻求合作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在未来的一年里和平、幸福和繁荣。” 在中国国庆节以国务卿名义发出祝贺声明是美国国务院惯例。不过,与上一任国务卿蓬佩奥一年前所发的声明相比,布林肯的声明多了美国寻求合作的内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这份声明的措辞,符合拜登政府近期倾向与中国合作的取态。 跌至冰点的中美关系近期有趋缓迹象。美国司法部上月24日与中国科技公司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撤销对她的引渡请求。历时三年的孟晚舟案告一段落,拔出了中美关系中的一根刺。 中美防务官员近期也进行接触。上月28日至29日,美国国防部分管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蔡斯(Michael Chase)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黄学平少将通过视频,共同主持第16次美中防务政策协调对话会。 此外,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上月对媒体称,她将设法改善中美商务关系,也打算带领美国企业总裁出访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寻找商机和商讨贸易问题。 8月底至9月初刚刚访华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上月22日也告诉美国媒体,他计划未来几周内再度访华。 学者:两国关系走向稳定 北京近期同样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周一(27日)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举行视频会晤时表态说:“美方近期表示不希望对抗,不搞冷战,希望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如果美方履行承诺,中方愿同美方相向而行,共同回答好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这一世纪之问。” 李明江观察,拜登政府正逐步化解特朗普时代留下来的一些中美关系障碍,例如美国情报机构8月底提交冠病溯源调查报告后,华盛顿已不再纠缠该问题,孟晚舟案也得到解决,“总体上来看,两国关系在逐步走向稳定。” 但李明江不讳言,中美关系大框架不会改变,美国仍会从对抗、竞争、合作三个维度,处理对华关系。他说:“对抗和竞争基本没有变……但在合作方面,和特朗普时代,尤其是特朗普后期基本不在乎是否与中国合作相比,拜登政府显然更重视这一点,并在设法渐进地建立合作关系。” 李明江判断,由于意识到贸易战给美国经济、贸易带来的损失远大于收益,拜登政府下来可能会在经贸领域寻求与北京接触。 …

孟晚舟与两个迈克尔经历了什么?

孟晚舟与两个迈克尔经历了什么? 文 / 联合早报网综合整理 9/28/2021 孟晚舟、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在异国熬过一千多个长夜后,终于返回故乡与亲友团聚。关于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背后的政治分析不绝于耳:外交政策的角力与计算、国家民族的输赢与荣辱,各种宏大的讨论铺天盖地,而关切他们个体经历的声音相较甚少。 虽然中美难得口径一致地否认了“人质交换”的说法,但毋庸置疑的是,孟晚舟与两个迈克尔或多或少受大国交恶与政治博弈的牵连,身不由己。他们的归程以及过去三年的经历有哪些异同?两国网民的反应又有什么特点? 两种回家方式 孟晚舟回家的“仪式感”从离开加拿大前就开始了。当地时间9月24日获释的她在登机前就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她后来在政府包机上撰写感言时,中国媒体已大肆报道,社交媒体上,欢迎孟晚舟回家、中国实力强大的呼声此起彼伏。 孟晚舟的包机是上周六(25日)晚上约10时抵达,但不少民众下午已在深圳宝安机场聚集,他们举着横幅、标语、唱着爱国歌曲。机场与深圳最高楼平安大厦都打出“欢迎孟晚舟回家”的字样。官方媒体央视在包机抵达四个小时前就开始全程直播。官方统计,总观看量近4.3亿、点赞超4亿,比美国和加拿大的总人口还多。 孟晚舟最终穿着一袭红裙,踏着红地毯出现在众人视野。她接过鲜花,向在机坪迎接她的人们挥手、鞠躬,并再度发表了一段简短讲话。 从舆论上看,她是主角,却似乎不是焦点。虽然孟晚舟在两次讲话与一篇感言中都感谢了国家的帮助与关怀,但那些涉及个人经历的内容,在中国媒体与舆论中似乎处于次要位置,不少中国媒体与网民沉浸在外交胜利的狂欢中,更热衷于讨论中国红。 例如,孟晚舟在加拿大说,作为母亲与妻子,过去三年的生活被“翻了个底朝天”;她在飞机上写道,自己“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她在深圳机场哽咽地说:“异国他乡的漫长等待,充满了挣扎和煎熬”。 “孟晚舟式”的回家,充满着锣鼓喧天、英雄凯旋而归的气象。相较之下,两个迈克尔的回程则没那么热闹。在孟晚舟案中饱受批评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前往卡尔加里(Calgary)接机,在昏暗的机坪与两人相拥。看不到大批民众迎接,两人也没有发表什么讲话。 加媒报道,两人在机库喝了杯咖啡、吃了些点心,斯帕弗留在卡尔加里与家人团聚;康明凯则乘坐另一架飞机回到家乡多伦多。他告诉当地记者,自己的心情“非常好”。他说:“能回到加拿大的家真是太棒了。我非常感谢所有为我们两个人回家而努力工作的人。” 一张康明凯在机坪趴着亲吻土地的照片在推特流传。不少加拿大网民为之感动。他们与中国网民一样在社交媒体上欢迎两个迈克尔归国。不同的是,加拿大网民的评论较少谈及外交与国际形势,而更多关注个人:“他们看起来气色不错”“能回家一定很开心”“赶紧给他们芝士汉堡,难以想象中国监狱给他们吃什么”“我打赌在中国承受的压力一定使他们苍老许多”。 也有些网民戏谑嘲讽,加拿大情报局在推特欢迎两个迈克尔回国后,就被一些网民调侃“不用隐瞒了?”“难道他们真是间谍?”整体而言,两个迈克尔归国,整体氛围也较为轻松、更为私密与个人化。 异国他乡的经历 2014年被中国拘捕并指控犯间谍罪的加拿大传教士加勒特(Kevin Garratt)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电台,归国的两个迈克尔“应该需要一些时间恢复”。加勒特称,斯帕弗被关押的监狱就是他当年被关那所,“所以我非常清楚那个地方发生什么事情”。 他形容,那里有着非常严格的军事环境,没有个人选择,想吃什么或阅读什么的选择也没有。他还说,自己前六个月被关押在一间“漆黑的牢房”。 加勒特的妻子朱莉娅(Julia Garratt)当时也一起被捕,她2019年受访时也形容过在中国监狱的经历:被关在一间日夜开着灯的房间里,连睡觉都有灯光照在脸上;每天接受长达六个小时的审讯,两个月后会再问同样的问题,然后比较答案,让人精疲力尽;虽没有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但有看守日以继夜看着他们,任何基本必需品——水,牙刷——都得开口向守卫要。 尽管中国否认,但加拿大官员和观察者当时都认为,中国逮捕加勒特是为了向加拿大施压,让其释放在加拿大工作的中国居民苏斌。加拿大当局2014年6月逮捕了被指控为中国网络间谍的苏斌,要将他引渡到美国。2016年2月,苏斌同意被引渡到美国,同年3月,他与美国官员达成协议,承认入侵美国主要国防承包商,窃取敏感军事数据并交给中国。 …

中国允许被禁离境三年的美国籍姐弟返美

中国允许被禁离境三年的美国籍姐弟返美 9/28/2021 美国官员透露,自2018年起被禁止离开中国的一对美国籍华裔姐弟获准离境,并于上周末回到美国。此事发生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一案结束不久后。 根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此表示:“我们欢迎辛西娅·刘(Cynthia Liu)和维克多·刘(Victor Liu)星期天回到美国。”发言人补充说,美国驻上海领事人员帮助促成了这对姐弟的离开,并称“将继续代表所有在中国受到任意拘留和强制禁止出境的美国公民进行呼吁。” 白宫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报道指出,维克多·刘和辛西娅·刘尽管没有面临刑事指控,但根据一项“出境禁令”,他们被禁止离开中国。他们的父亲、在逃的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昌明受到北京通缉,并面临欺诈指控。 据《纽约时报》和BBC此前报道,2007年离开中国的刘昌明,于2015年被列入中国“天网”行动全球通缉外逃人员的百人名单。 2018年6月,刘昌明的女儿辛西娅·刘及儿子维克多·刘,陪同他们的美籍华裔母亲桑德拉·韩(Sandra Han)到中国探望一名生病的亲属。 三人抵达中国后不久,桑德拉·韩就被逮捕,并被带到一个秘密的拘留点,她因刑事指控被拘押至今。 中国警方当时还告诉这对姐弟,他们没有因犯罪而被调查,也不会被起诉。但姐弟前后三次尝试离境中国都不成功。 这对姐弟称,警方正试图通过将家庭成员作为人质来迫使他们的父亲返回中国接受犯罪指控,但父亲在2012年就与家庭断绝了联系。 中国外交部当时对此回应说,这三名刘昌明的家庭成员都拥有中国公民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由于涉嫌经济犯罪,中国警方依法限制他们离境。 据了解, 桑德拉·韩和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的辛西娅·刘是在中国出生的华裔美国人,而当时是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大二学生的维克多·刘则出生于美国,他们都使用了美国护照入境中国。 在这对姐弟获准离开前,美国检察官刚撤销了针对孟晚舟的案件,并于周六释放她从加拿大回到中国。 孟晚舟被拘留不久后被中国逮捕的两名加拿大人几乎于同一时间从中国拘留所释放,并被送回加拿大。 北京方面上周日解释称,两名加国公民因身患疾病申请取保候审获批,中国法院依法决定中止审案。 白宫周一否认孟晚舟和加拿大人同时被释放是“人质交换”,强调两者之间“并无联系”。 Source American siblings back home …

中国官媒:两加拿大人认罪悔罪 批准取保候审

中国官媒:两加拿大人认罪悔罪 批准取保候审 9/26/2021 中国媒体报道,早前被中国拘留近三年的两名加拿大人康明凯和斯帕弗,以身患疾病为由,申请取保候审,并称两名被告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也亲笔书写认罪悔罪材料。 据中国《环球时报》昨晚(26日)引述有关部门报道,经有关部门确认和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并由加拿大驻华大使提供担保,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前天分别对两名被告作出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和中止审理案件的裁定,并由安全机关执行取保候审。 加拿大2018年12月1日应美国要求扣押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不久后,中国在同月10日以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活动为由,拘捕康明凯和斯帕弗。 据报道,两名被告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严格遵守中国人民法院做出的取保候审决定。如有违反,中国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限内的任何时候,恢复对两人涉嫌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斯帕弗被指在中国期间,曾在不同时间多次拍摄中国军事装备照片和视频,并将其中部分照片非法提供给境外人员,而这些照片和视频均为机密级国家秘密。斯帕弗也被指是是康明凯的重要情报关系人,长期向康明凯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8月11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斯帕弗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万元(1万0500新元),驱逐出境。 康明凯今年3月曾在中国法院受审,目前仍等待判决。康明凯被指在2017年至2018年以伪造商人身份、虚构经商事由的方式进入中国境内,搜集了大量非公开的涉中国国家安全等信息,并据此撰写分析报告。康明凯所搜集的信息中包括数份机密级国家秘密和情报。 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暂缓起诉协议后,于24日获释,康明凯和斯帕弗也获释离开中国。这一最新进展移除了刺激中美关系加速恶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并让历时近三年的中加司法博弈画上句号。 根据协议,孟晚舟接受多项美国政府对她的指控,包括企图避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作为交换,美国检方会延迟对她的起诉,并可能在2022年12月1日前撤销起诉。 美国纽约东区代理检察官博克曼(Nicole Boeckmann)在司法部新闻稿中指出:“在签订暂缓起诉协议时,孟晚舟已为她在实施欺骗全球金融机构的计划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承担责任。” 博克曼称:“她在事实陈述中的供述证实,在担任华为首席财务官期间,孟晚舟就华为在伊朗的业务运营,向一家金融机构的高级主管作出了多项重大失实陈述,以努力维护华为与该金融机构的银行关系。” 学者认为,华盛顿回应北京在孟晚舟案上的诉求,可能换来北京投桃报李,中美合作氛围有望改善。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教授王江雨早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拜登政府正在寻找与中国合作的机会,但北京近期展现的基本上是不与美国合作的姿态,甚至还传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拒绝美国总统拜登的会面邀请。 王江雨说,拜登政府在孟晚舟案上一直都没有太大兴趣,此次相信是要借孟晚舟案展现合作姿态,希望以此换取中国投桃报李,而对中国来说,孟晚舟回国是中国国家意志和外交政策要务。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受访时指出,孟晚舟案最新进展是积极的事态发展,但不能全然乐观。 他指出,中国与美国高度对立和对抗的问题很多,考虑到近期中美关系的各种恶化因素,例如美、英、澳近日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仅在孟晚舟案上取得突破,对改善关系的作用仍不显著。 Source 两名获释加拿大公民已抵达加国,特鲁多接机拥抱 9/25/2021 与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同天获释的两名加拿大公民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

孟晚舟案给我们留下的10点思考

孟晚舟案给我们留下的10点思考 来源:明叔说 9/26/2021 9月24日晚,有朋友告诉我,可以关注一下孟晚舟案的最新进展。 25日凌晨,美国各大媒体全部报道了一个“重磅消息”:孟晚舟与美国检方达成延迟起诉协议。 这个协议的核心内容是: ——孟晚舟否认“有罪”,但默认存在“不当行为”; ——美国司法部放弃从加拿大引渡孟晚舟。 根据这一协议,孟晚舟可以立即结束在加拿大此前的“保释状态”,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随时回国。 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强调,针对华为的其他指控仍在进行当中。 从2018年12月至今,加拿大司法机构应美国要求,“扣留”孟晚舟已经超过1000天。围绕孟晚舟案,华为从企业角度,参与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诉讼,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围绕此案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外交斗争,三国民众、媒体对此案保持了持续的关注。 孟晚舟案至此已经画上了句号,根据延迟起诉协议,不出意外,美国检方将在2022年12月1日正式取消对孟晚舟的指控。 但美国检方同时表示,对华为其他指控仍在走法律程序。 围绕孟晚舟案1000多天的各方博弈,现在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此案留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1)如何看待孟晚舟案的后续? 虽然孟晚舟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必须清楚的是,美国围绕华为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打压不会就此停止,美国纠集盟友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和围堵不会就此停止,美国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蔑和攻击不会就此停止。 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中美博弈道阻且长,这是一场持久战。 这是我们必须有的基本认识。 2)如何评价孟晚舟的结果? 孟晚舟与美国检方达成延迟起诉协议,应该说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 对于孟晚舟和华为公司来说,坚持了孟晚舟是清白的这一基本立场。 对于中国来说,坚持了美国和加拿大打着司法的幌子,违反国际准则,对中国公民进行任意拘禁的基本立场。 对于美国来说,通过司法部发布的冗长声明,暗示孟晚舟承认自己有一定的过错,力图洗白美国发动此案背后的政治动机和阴谋色彩。 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下,这个结果应该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

美国《外交》杂志:经济制裁暴露并加速美国的衰落

美国《外交》杂志:经济制裁暴露并加速美国的衰落 9/25/2021   据美国《外交》杂志(9—10月)双月刊发文称,过去10年间,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外交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然而,经济制裁的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经济制裁暴露出美国的衰落,并加速了美国的衰落。   文章表示,在总统奥巴马首个任期,美国政府因各种理由平均每年对500家实体进行经济制裁。这一数字在特朗普任期内几乎翻倍。拜登上任几个月内,就对缅甸、尼加拉瓜和俄罗斯实施新的经济制裁,并对特朗普政府施加的经济制裁没做任何重大改变。   文章称,如果这些经济制裁有效,美国依赖这样的政策也很正常。然而,经济制裁并没有收到太大效果。美国政府问责局2019年一项研究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并不清楚这些经济制裁是否有效。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的官员表示,他们没有做过经济制裁有效性的评估。   文章称,事实上,美国政府对经济制裁的高度依赖和制裁的有效性没有关系,经济制裁和美国衰落有关。随着美国军事实力和外交影响力的下降,美国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20年的对外战争、经济衰退、多极化,以及新冠疫情消耗了美国的力量,留给美国总统的选项已经不多,而经济制裁是其中最容易达成的一个。   然而,经济制裁并非没有代价。美国频繁施加经济制裁造成盟友间关系紧张,敌人更加充满敌意,并给无辜的平民平添经济负担。经济制裁不光暴露了美国衰退,并加速了美国衰退。随着全球多极化发展,美国的经济打压只会让更多国家和经济体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而美元地位的下降会反过来减弱经济制裁的影响。 Source The United States of Sanctions The Use and Abuse of Economic Coercion By Daniel W. Drezner 中纪委评孟晚舟事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 9/25/2021 …

中纪委评孟晚舟事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

中纪委评孟晚舟事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 9/25/2021 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称,孟晚舟事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集中缩影,并指事件的实质,是美国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发展进程。“透过孟晚舟事件,中国人民更加清晰地看到,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天发文指出,孟晚舟终于回到中国,并强调这是中共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中国人民鼎力支持的结果。 文章称,孟晚舟事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集中缩影。孟晚舟事件的实质,是美国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发展进程。中国所作的努力,维护的不仅是一位公民的权利、一家企业的权益,更是在维护中国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权利。 文章也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建丽说:“孟晚舟事件发生在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过程中,这一事件绝非偶然和孤立的……孟晚舟事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国阻挠中国崛起的一个缩影。” 刘建丽也说,这是美国应对中国崛起过程中焦虑情绪和敌对情绪的集中反映,是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科技霸主担忧其地位发生动摇,担忧中国崛起影响其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地位,从而对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进行恶意阻挠的具体表现。 文章最后指出,孟晚舟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不得不面对的风浪,并强调事件表明,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暂缓起诉协议后前天在加拿大获释,并于昨晚返抵深圳;两名被中国拘捕的加拿大公民同日获释离开中国。 Source 孟晚舟获释, 发表演讲: 感谢祖国和人民的支持 文章来源: 凤凰网 9/24/2021 孟晚舟获释后发表简短演讲,在演讲的最后,她说:“我想感谢我的祖国和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 温哥华当地时间 9 月 24 日下午三点,孟晚舟和他的保安团队,另外还有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的代表,总共 7 辆车陆续抵达了温哥华国际机场货物进出的进出口。因为孟晚舟事件得到了国际性的非常大的关注,温哥华国际机场方面开通了一个特别通道,给她从货物出口进出放行,以免有一些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也避免了造成人群的聚集。 Source 与美司法部达成协议 …

孟晚舟获释,“中国对美外交的一次胜利”

孟晚舟获释,“中国对美外交的一次胜利” 环球网 9/25/2021   对美外交胜利!专家:撤销引渡孟晚舟是此前给美国纠错清单中的内容   在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后,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当地时间周五被释放,并于当天晚些时候乘机返回中国。根据华为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协议,孟晚舟没有认罪。多名专家2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是为期1000多天的孟晚舟引渡案获得突破性进展,充分显示出中国政府有意愿、有能力保护其企业与公民在海外的利益。孟晚舟一案达成解决,或将有助于缓解目前十分紧张的中美关系和中加关系。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周五称,已与孟晚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孟晚舟当地时间24日下午通过视频在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庭出庭,对多项银行欺诈指控表示不认罪。   美国助理检察官大卫·凯斯勒在听证会上对法官说,美国联邦检察官与孟晚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根据协议条件,美国政府将在2022年12月1日即暂缓期结束时撤销对她的指控。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撤回将孟晚舟从加拿大引渡到美国的要求。同一天,加拿大法官签署了孟晚舟的释放令,取消保释条件。在近三年的居家监禁后,孟晚舟终于获准返回中国。   在听证会结束后,孟晚舟对公众讲话时说,“过去三年中,我的生活天翻地覆”“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妻子,这对我来说是个破坏性的时期……但我相信每片乌云都有一线希望。这真的是我生命中的一次宝贵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从世界各地的人们那里收到的美好祝愿。”   据孟晚舟案的代理律师之一威廉·泰勒发表的声明称,孟晚舟不会在美国受到进一步起诉。“她没有认罪。我们完全期待14个月后相关指控被撤销。现在,她可以自由地回家和家人团聚。”他这样说。   25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应询时表示,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事实早已充分证明,这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压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对孟晚舟女士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就连被美方指为‘受害者’的汇丰银行也出具了足以证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国、加拿大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与前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当年在美国被扣5年,并入狱25个月,以及阿尔斯通公司付出高额罚金、并被迫将核心业务出售给美国通用公司相比,为何孟晚舟能以不认罪的方式重获自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事务专家吕祥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认为,孟晚舟一案得以解决的背后有多重因素。其中,中国政府为保护孟晚舟的合法权利作出的大量努力尤为重要。孟晚舟案自始至终就是一起“政治案件”,中国外交部、相关驻外使领馆,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团队,为了孟晚舟案,坚持不懈,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他同时表示,此外,美国政府在过去几个月里不断评估中美实力的对比,并依此对中美关系预期做出调整,以及加拿大迫切希望“解套”的心情,也都推动了此案的解决。   孟晚舟一案基本划上句号,对目前面临重重复杂难解矛盾的中美关系将产生何种影响?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要求”是中国此前向美提出的两份纠错和关切清单中的内容,这说明中国提出的“两个清单”成为了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一次有力推动,敦促美方做出了正确反馈和回应。   今年7月2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同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天津进行会谈。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吹风会上,谢锋介绍说,中方向美方提出了两份清单,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谢峰还明确解释了两项清单的具体内容。第一份清单包括督促美国停止针对中国实施的签证限制政策,对中国官员、政府部门及部分中企的无理制裁,以及对孟晚舟的引渡等做法。   “这一点再一次表明,无论在对美外交还是总体外交中,中国捍卫中国公民权益的立场坚定不移,也是中国对美外交的一次胜利,一系列相关举措正在取得成效。”他表示,“释放孟晚舟的动作表明,如果华盛顿有诚意,可以也应当在中美关系改善中步子更大一些,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对华政策矫正。”   不过,这名美国事务专家认为,孟晚舟获释使中美关系中拔掉了一个美方设置的“钉子”,释放出中美互动的积极信号,但仅此一案,还不足以大幅度缓解中美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未来几年内,中美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然困难。   普遍分析认为,虽然孟晚舟一案暂时告一段落,但美国围绕华为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打压不会就此停止。释放孟晚舟不意味着美国在中美博弈中作出重大让步,两国在高科技等许多领域的竞争还会继续。   吕祥则认为,此案的解决让外界对中美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报以期待。他预计,在今年最后三个月里,中美双方或将能在一些实质问题上有一些有效互动,比如对取消贸易壁垒展开实质性谈判。   25日下午,华为公司发表声明称,期待孟女士尽快安全回国,与家人团聚。华为将继续在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的公司诉讼中维护自己的权利。 Source 孟晚舟抵达深圳机场 民众举国旗、横幅欢迎 9/25/2021 美东时间9月25日早,华为财务长孟晚舟乘坐包机回到中国,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现场民众列队举横幅、国旗欢迎。孟晚舟也向现场民众挥手致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