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地国界法》冲着印度而来? 文 / 察客 10/28/2021 在中印边境长达17个月的对峙再现升温苗头之际,中国上周六(23日)推出了一部新法——《陆地国界法》。 这部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的法律一经出炉便引起了外媒的高度关注,被称为中国现代历史上首次针对陆地边界问题专门制定的法律,也被看作是主要针对与印度的边境争端的法律。 为何被视为针对印度? 中国2万200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上共有14个邻国,其中12个陆地邻国都与其划定了边界,只剩与印度和不丹还存在边界争端。而就在这部法律通过九天前,中国和不丹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确立了加快边界谈判的三步走路线图。作为唯一剩下的争端邻国,这部陆地国界法自然被解读是冲着印度而来。 何况,中印自去年在边界上发生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冲突后,双方就边境问题已举行十多轮军长级会谈,但仍无法达成一致。 最近的一次是本月10日举行的第13轮军长级会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言人龙绍华称,中国在会谈中为推动边境局势缓和降温做出巨大努力、充分体现诚意,但印度仍坚持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的要求,为谈判增加困难。 印度军方则反驳称,印方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设性建议,“但中方不接受,也没能提出任何前瞻性的提议。” 不仅谈判没有进展,双方在边界还动作不断,且有争端升级的征兆。 新一轮军长会谈两天(8日)前,印度媒体《今日印度》报道,中印两军于前一周再次发生对峙,约200名解放军士兵试图跨越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地区)实控线,部分中国士兵曾被短暂扣押。 而《中国日报》则在隔天引述中国军队消息人士报道,中国边防部队上月28日对中印边境地区的东章地区进行例行性巡逻时,“遭遇印方无理阻拦,中方官兵坚决予以反制,在完成巡逻任务后返回”,并指关于中国士兵越线被扣的消息是子虚乌有。 更早前,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本月2日还称,最近中方在长达3500公里的中印边境线部署的军队数量显著增加,这一事态发展令人担忧。他说:“我们引入了先进的武器。我们军力强大,并已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 纳拉瓦内隔周再次指出:“令人担忧的是大规模集结已经(在实际控制线上)发生并继续存在……我们正在密切关注所有这些发展,但如果他们(中国军队)在那里停留,我们也会在那里停留。” 中国陆地国界法规定了什么? 这部共7章62条的新法律,主要明确了陆地国界工作的领导体制、军队的任务和地方政府职责等基本内容,以及陆地国界的划定和勘定、边境的防卫、陆地国界及边境的管理等。 路透社认为,中国通过新法加强陆地国界保护,不一定会改变边境安全的处理方式,但它反映出中国对自己管理边境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新法规定,中国军队在边境开展边防执勤、管控,组织演训和勘察等活动,“坚决防范、制止和打击入侵、蚕食、渗透、挑衅等行为,周边发生战争或者武装冲突可能影响国家边防安全稳定时,国家可以封控边境、关闭口岸”。 新法还规定,非法越界人员行凶、拒捕或者实施其他暴力行为,危及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执法执勤人员可以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除了对中国军队、地方政府和行政机构赋予相关权力外,印度媒体《印度斯坦时报》在解读这部新法时还认为,法律“授权边境地区的公民,如居住在与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相邻地区的藏族村民,作为‘第一道防线’(first line of def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