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集体刊文批美政府抗疫”耍花招”: 为政治利益, 牺牲人民健康

美专家集体刊文批美政府抗疫”耍花招”: 为政治利益, 牺牲人民健康 来源:海外网 4/03/2022 一个由美国公共卫生行业专家及各行业民众组成的组织“人民疾控”(The People’s CDC)3日在英国《卫报》网站刊文,指出美国业界及民众对美政府在抗疫措施上“耍花招”已经集体感到愤怒,批评美国两党都将疫情看成捞取政治利益的途径,而非优先考虑人民的健康。 文章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2当前已在美国迅速传播,但美国政府的专家们预计该国不会出现新的激增,部分原因是美疾控中心(CDC)已采取了新的衡量方式,而抛弃了其他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自2月下旬开始,CDC的新措施和政府专家的意见让白宫声称“通过技巧战胜了病毒”:从关注病毒的社区传播转变为关注住院数据;之前的指南将每10万人超过50例病例列为“严重或高风险”,现在则是只要住院人数很低,哪怕每10万人达200例也属于“低风险”。由此使得美国疫情地图完成从红色到绿色的转变。 但这种转变并未反映出病毒传播风险的真正降低;相反,新指南在三个基本方面与公共卫生实践不一致。首先是美国政府不打算防止病毒传播。 新标准转向关注住院人数,但这是一个严重滞后的指标,当关注到这个指标时,严重疾病和死亡的后果可能早已发生。其次,新的方针不仅不关注安全信息,而且将责任负担转移到弱势群体。 文章指出,在一个没有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民众不可能对疫情做到消息灵通,将被迫面对更大风险。甚至在这些变化之前,美国政府就已经无视如低收入者、残疾人士、少数族裔、老人、孕妇和儿童等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风险。这些弱势群体获得疫苗、口罩、检测和清洁空气的机会太少。现在,随着疫情的继续,社会不平等将继续成倍增加。 第三,这些指导方针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文章指出,新的建议旨在让公众相信疫情已经结束,但实际上疫情还没有结束。为做到这一点,美国政府建议民众容忍近100万人的死亡,并过快地放弃阻止死亡病例数增长的措施,还驳斥将会继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这一事实。文章揭示,抗疫地图从红色到绿色的转变反映了美国两党都将病毒视为政治问题,而不是疫情现实的变化;也为两党提供了在抗疫资金等问题上相互政治倾轧的途径;更表明美国政府将企业的利益置于人民,尤其是最弱势群体的需求之上。 基于上述原因,这些专家及民众“因美国政府无视社会和公共卫生责任而集体感到愤怒”。他们呼吁,美国需要一个新的疾控中心,这疾控中心应优先考虑人民健康,而不是大企业的利益。 The CDC is beholden to corporations and lost our trust. We need to …

XE毒株或是目前传播最快的变种,传染力强43%

XE毒株或是目前传播最快的变种,传染力强43% 来源:新加坡眼 4/03/2022 3月29日,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第三次更新应对大流行的计划报告,同时希望是最后一次发布计划。世卫报告称,在全球陆续被发现的这种名为XE的新突变体可能比任何新冠毒株都更具传染性,可能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具传染性的毒株。 XE变异株是奥密克戎BA.1和BA.2的重组体,结合了上述两种毒株的遗传特性,在传播和疾病特征(包括严重程度)可能出现显著差异之前,XE仍属奥密克戎变体。 英国研究发现,XE变异株比奥密克戎BA.2的传播力强10%,比奥密克戎原株的传播力甚至高达43%,世界卫生组织早前已对此发出警告。 奥密克戎XE病毒株是1月19日首次在英国发现的,有些科学家判断,XE病毒株或有可能取代BA.2,成为全球新一波流行病的主流病毒株。 除了XE,WHO 还在监测另一种称为XD的重组变体,它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混合体,目前主要在法国、丹麦和比利时被发现。 港台、泰国发现XE变异病毒病例 4月2日,台湾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证实,台湾地区已出现1例XE变异毒株病例。该病例一名女性,3月18日从捷克入境,在落地采检时查出阳性,属于无症状个案。 4月1日,香港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在记者会上透露,香港大学团队发现2022年2月初有2名抵港旅客感染奥密克戎混合病毒XE,所幸未流入社区。 张竹君称,这两名旅客是在机场检测中发现的,已按规定接受隔离。目前,在香港社区并未发现相关病例。 4月3日,泰国《曼古邮报》报道,超强传播力的奥密克戎新变异病毒株XE首次在泰国“登陆”。 泰国拉马蒂博迪医院医学基因组学中心运用基因分型技术对感染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1起“XE病毒株”病例,已在全球冠病数据库“GISAID”上传分享,并紧急通知转诊医生以获取更多信息。4月3日,泰国通报新增确诊病例2万6840起,累计371万1595起;新增死亡病例97起,累计2万5415起。 泰国过去几个月来积极开放,从4月1日起,入境防疫措施进一步松绑,在Test & Go和沙盒计划下入境的国际旅客,再也不必进行行前检测,只须在入境时接受PCR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的第五天自行ART抗原检测。 泰国首相巴育说,他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尽可能松绑,但是,如果疫情恶化,免不了得收紧防疫措施,这就是治国的挑战。 他说,现在需要人人负起个人应有的防疫的责任。苏州发现奥密克戎BA.1.1分支药理学博士张洪涛:需要恐慌吗? 根据中国央视报道,4月2日下午,苏州市疾控中心介绍,3月28日苏州常熟市发现的一例轻型确诊病例杨某,其感染的病毒,经测序对比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进化分支,在本土病例和输入病例数据库、全球新冠病毒GISAlD数据库中均未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序列。 此消息一出,引起大量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 药理学博士张洪涛撰文介绍,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病毒一直在进化;目前全球流行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它本身也在不停突变,病毒从一个人传染给下一个人,都会有些许变异,并且在集量变为质变。通过比对病毒的基因序列,科学家可以画出病毒的进化树。 对于奥密克戎来说,进化树分为两支,一支是BA.1,另外一支是BA.2,是上海目前正在流行的毒株。从BA.1,又可以继续进化出BA.1.1。 张洪涛分析,苏州常熟出现的这个BA.1.1,在本土病例数据库未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序列,无法证明说病毒是从中国其他地方传来的。 …

疫情后南加婚礼回归 华人踌躇红包该包多少

疫情后南加婚礼回归 华人踌躇红包该包多少 世界新闻网 4/03/2022 随着疫情缓解,南加有越来越多新人开始预订酒席准备办婚礼,而收到粉红炸弹婚礼邀请函的华人,有不少人却很踌躇红包该给多少钱。有人认为物价上涨,红包肯定也水涨船高,也有人认为要根据婚礼每个宾客餐饮成本,来决定红包的数额。也有新移民不适应请柬上写着「Registry」字样,认为这是「明要」。 往年4、5月都是新人办婚礼的热门月份,今年因为疫情缓解,新人们都开始筹办婚礼。即将结婚的李小姐表示,办婚礼肯定亏,光场地和餐饮就要人均300元,摄影摄像等都没算,但估计顶多每人收礼150元,说不定还有吃白食的,真心不想多请人。有些人知道她要结婚主动表示要来,一来肯定是全家三口人一起,但顶多给100元。和中国办婚礼挣钱相比,美国办婚礼通常亏钱,所以一些精打细算者干脆就不办婚礼。 有人因为婚礼预算高,而选择性筛选客人名单。华人林小姐办婚礼选择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婚礼梦幻豪华。她说,因为是人生一次的婚礼,想着稍微隆重一点,但真心很贵,因为美国婚礼,通常都是客人付吃饭的钱,人均摊下来要几百元。她也没有设置礼物清单,只收钱,因为家里东西已经太多。同时她怕有些朋友和同事有负担,就没有邀请那些觉得可能负担不了的人。 华人Mandy也遇到类似情况。她说,她的同事结婚没邀请大家,有好事者打听到她婚礼的礼物清单,选了最便宜的毛巾套装送了,回来找大家摊,她想十刀不多就参与了,但心里也觉得不太舒服。 华人孙小姐最近收到同事的婚礼请柬,但不知道要给多少钱合适。她说,有朋友建议她看婚礼场合,按照现在物价,一般每人怎么也得100元起,也可按照婚礼简陋或豪华程度上下调整金额。也有人建议要看有几顿饭,有的婚礼有好几次招待,及打算参加几次饭局。老美有时也会问新娘,每个人的成本多少,然后差不多给现金或者礼品卡。 陈先生对参加婚礼的建议是,即使不送礼物也要给自己饭钱,或者看新人有没有礼物清单,通常买清单上的礼物比送钱方便。 也有一些新移民不太习惯美国婚礼的习俗,有些人去参加婚礼一分钱没给,吃了白食,也有人拒绝参加婚礼。华人江先生说,除非是关系特别好的,不然去婚礼就是凑人场,给别人做背景板。有些人的婚礼请柬上写着礼物清单字样,且明示或暗示要给钱,这种他从来都不去。不要钱的他都不一定想去,浪费时间,要钱的更不去了! Source 女医生在新冠重症病房工作 挚友不让她出席婚礼 联合新闻网 9/06/2021 美国一位女医生朗格(Emily Long)上月底透露,她最好朋友不让她出席婚礼,只因她目前在新冠肺炎重症监护室值勤。 朗格表示自己耗资数千美元准备参加好友的婚礼,还很努力地从紧凑行程腾出时间。她发了短信给好友告知自己已接受筛检、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希望让对方安心,岂料好友发现她在照顾染疫病人后竟「彻底吓坏」,还拒绝让朗格出席婚礼,因为她「会让很多人和好友感到不舒服」。 朗格原本在整形外科工作,但因最近美国疫情升温被转调到新冠肺炎重症监护室支持。 朗格的影片吸引了超过620万观看人次,许多网友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表示:「她绝对不算妳最好的朋友。这样做很不OK耶!你是医护人员,应该得到更多尊重」、「女孩,请告诉我她不再是你朋友了。很遗憾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要不要先问问她,宾客是否都接受筛检了?」 Source Doctor reveals she …

浦东街头「机器狗」背喇叭宣导防疫 网友联想这一幕…

浦东街头「机器狗」背喇叭宣导防疫 网友联想这一幕… 中国新闻组 4/03/2022 上海疫情爆发政府采分区式先后实施封控,然而一科幻超现实场景却猛然出现在街头,居民下楼透气时惊奇地发现一只「机器狗」,正背着喇叭在社区内游走,喇叭则是播放防疫标语,时刻敦促民众做好防疫。但香港01报导,这机器狗的形象也不禁让人想到科幻电视影集「黑镜」中的机器狗杀手,电影里描述人类败给AI,机器狗开始扑杀人类。 封面新闻等媒体报导,3月29日在上海浦东发现「机器狗」巡逻的踪迹,而这边当时正实施分批封控。某区居民在下楼晒太阳时发现,一开始还以为是无人机在播放喇叭,但走进后才发现是机器狗,因为从没见过感觉很新奇。 机器狗背上用胶带缠着大声公喇叭,四只脚又细又长能够弯曲,特征是能高速移动,会来往公寓等住宅区巡视,喇叭中并循环播放着「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众、勤通风,科学防疫,文明运行」等标语,上海用机器狗替代人力,也是减少接触的优点之一。 Source 港学者指BA.2变种攻击儿童神经系统 死亡率为流感7倍 世界新闻网 4/01/2022 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1日表示,儿童感染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的死亡率,约为流感的七倍。 香港电台报导,关日华表示,在研究中的四名因染疫而离世的儿童,只有一人为长期病患,三人过往健康良好,因而令人担忧。 关日华指出,儿童染疫后,除上呼吸道受感染会引发并发症外, BA.2也会攻击他们的神经系统,导致并发症,包括急性脑炎,造成儿童抽筋超过30分钟、失去知觉,造成脑部缺氧。 关日华表示,儿童感染Omicron也会引发俗称「发烧抽筋」的情况,儿童会发高烧,大脑出现短时间的抽筋,一般持续5分钟后神智可恢复。他提醒家长,如看到小朋友出现类似情况,应立即叫救护车送医。 他还提到,儿童由于年龄小,上呼吸道气管直径窄,感染变种病毒会引致气管肿胀,或会造成「嘶哮症」,较易造成呼吸困难。 关日华指出,由于要12岁以上、体重最少有40公斤的人士才可处方新冠口服药,因此儿童如出现有关并发症,医生会处方瑞德西韦、用类固醇减脑压、供应氧气等。他呼吁家长,尽快为3岁或以上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减少出现并发症。 Source 美国新冠病殁数世界最高 Omicron死亡数超越Delta 世界新闻网 02/06/2022 英国卫报报导,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逼近90万,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多,相当于美国第15大城,比旧金山、华府或波士顿的人口都多。 …

标榜低录取率恐吓跑学生 宾大等3常春藤大学不再公布

标榜低录取率恐吓跑学生 宾大等3常春藤大学不再公布 世界新闻网 4/02/2022 华尔街日报报导,八所长春藤盟校3月31日傍晚通知学生申请入学结果,但今年仅有五所学校公开录取率。招生人员表示,公开录取率强调录取人数之低,不仅会让学生与家长感到惊慌,还可能吓跑部分有意申请的学生,整体来说弊大于利。 宾州大学仅提供约略的申请人数,并预估第一年班级人数;由于并非每名申请者都会注册就学,因此不容易算出录取率。普林斯顿和康乃尔大学也不再公告详细的录取数字,仅通知申请结果。 过去几年申请名校人数持续攀升,多校在新冠疫情期间更改录取政策,使申请人数截截攀升;去年部分大学的申请率甚至因此降至个位数字,例如哈佛大学2022年秋季班申请人数6万1220人,录取录仅3.2%,低于去年3.4%。 部分招生人员认为,太过强调低录取率,只会让高中生跟其家长更慌张,让他们觉得几乎不可能进入好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在招生网站解释这些变动,「我们知道这项资讯使申请学生与其家人更感焦虑,而且很遗憾,可能让部分有机会入学的学生不敢提出申请。」 除了哈佛大学之外,耶鲁和布朗大学31日也公布今年创新低的录取率,分别是4.5%和5%;哥伦比亚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则跟去年差不多,分别是3.7%和6.2%。 高中生常用的申请系统「通用申请」(Common App)截至3月中收到664万份申请,比2019-2020年度增加21%;申请人数118万人,年增14%;精选学校(Highly selective schools)录取的人数未及申请人的半数,这类学校收到的申请增幅最大。 在疫情期间,许多学校允许学生自行选择是否缴交成绩单,这是造成申请大增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另一项长期趋势影响,许多高中生看到前几年的名校录取数字,因怕落榜所以申请更多学校,使得申请池子一直扩大,录取率也直直坠,然后再次循环。 史丹福大学2018年便不再公布录取数字,其他学校则姗姗跟进。 宾州大学招生主任惠特尼·苏勒(Whitney Soule)表示,这项改变并非降低招生流程的透明度;学校还是会在招生数据报告「通用数据即」(CDS)和教育部报告中公开录取数字,只是会有一些时间差。 Source 与领先大学背道而驰?麻省理工恢复要求SAT或ACT成绩 世界新闻网 3/29/2022 麻省理工学院(MIT)本周成为首批恢复要求入学新生提供SAT或ACT成绩的超级菁英学校之一。该校28日表示,在同时考虑学生背景和学术准备等有关资讯时,此分数可让校方更加洞察学生潜力。 MIT的这个决定与许多领先大学采行的方向背道而驰,是否会减缓近年高等教育将此考试视为可选项目的势头,有待观察;但该校被誉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学生的首选学府,此决定肯定会受到广泛关注。新决定不会影响MIT录取明年秋季入学的1337名学生,但会影响计划在2023年秋季申请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高中生。 …

加拿大放宽入境防疫措施 疫情反弹

加拿大放宽入境防疫措施 疫情反弹 文 / 李月霞 4/02/2022 (早报讯)加拿大的入境防疫措施自4月1日起进一步放宽,完成冠病疫苗接种者入境时不再需要提供病毒检测报告。 这一措施适用于通过陆路、航空或水路口岸入境的所有旅客。不过,旅客仍然有可能面对随机抽检,进行病毒分子测试。在等候抽检结果期间,旅客不需要接受强制隔离。 中国新闻社报道,另外,旅客仍然需要在入境加拿大72小时之前通过ArriveCAN手机应用程序或相应的官方网站填报防疫相关信息,并上传英文或法文的电子版疫苗接种证明。 加联邦政府在3月中旬宣布了上述放宽入境防疫限令的新举措。但最近两周,加拿大整体疫情正出现较明显的反弹趋势。 路透社引述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4月1日的话说,截至3月31日,全国七天日均新增病例数为28%,表明疫情正在反弹。她建议民众继续戴口罩。 在3月末,安大略省疫情科学咨询小组负责人已指出,安大略省“十分清楚”地正处在第六波疫情中。魁北克省公共卫生研究院也认为,该省已迎来第六波新冠疫情。安大略和魁北克分别是加拿大累计报告病例数排在第一、二位的省份。 加政府已从2月底开始放宽多项入境防疫措施,多个省份随后陆续放宽公共防疫限令,以促进经济重启。 Source 加拿大將祭強制令 公僕、軍警與旅客都得打疫苗  中央社 / 渥太華 10/06/2021 加拿大官員今天宣布,聯邦職員、軍警和國內航空、鐵路及船運旅客將須完整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 加國總統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最近在一場競選活動中,提出強制接種疫苗的政策,對象涵蓋30萬名政府雇員。 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在本月底前未接種疫苗又未獲得醫療豁免證明者,將留職停薪。 此外,12歲以上的航空和鐵路旅客也都須在11月底前完整接種疫苗。 加拿大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

研究:感染冠病出现心脏并发症风险高于接种冠病疫苗

研究:感染冠病出现心脏并发症风险高于接种冠病疫苗 文 / 廖慧婷 4/02/2022 (早报讯)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感染冠病后出现心脏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高于接种冠病疫苗。 新华社报道,该项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周五发布的研究,分析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来自40个美国医疗保健系统的电子健康记录数据。 研究员发现,感染冠病后出现心脏问题的风险,显著高于接种一剂、两剂或未表明接种几剂的人(包括所有按照性别和年龄划分的群体)。 研究报告指,这项发现表明,应该继续为五岁以上、所有符合的人接种信使核糖核酸(mRNA)冠病疫苗。 这项研究还指,染疫和使用mRNA冠病疫苗后可能面对心脏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心肌炎和心包炎。此外,出现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是感染冠病后可能出现的罕见严重并发症。 Source 50多岁女打AZ亡 获600万救济 台疫苗理赔史上最高 台湾新闻组 3/30/2022 台湾疫情未歇,民众持续接种新冠疫苗,但部分施打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据卫福部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审议小组公布最新结果,台北市一名50多岁女性接种AZ疫苗后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死亡,获法定最高救济上限600万(台币,下同,约20.9万美元),是台湾所有疫苗接种史上首次出现最高救济金额。 卫生福利部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审议小组3月10日召开第175次会议,这次共审议57案,其中50案不予救济,七案核予救济,包括莫德纳两案,AZ四案,BNT一案,救济金额介于1万至600万元。其中,核予救济600万为台北市50多岁女性,接种AZ后并发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死亡个案, 专家认为,个案发病时间在接种AZ疫苗后,是可能发生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合理时间内,研判个案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与疫苗接种相关,个案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直接造成脑部梗塞及导致脑压升高,并发后续脑出血致死,认定个案死亡与接种AZ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表示,自去年3月中旬接种COVID-19疫苗起,此案为目前核予救济的最高金额者,已达法定最高救济金额上限,更创下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制度创办以来,在所有种类疫苗接种救济中,首度出现救济金600万元。 庄人祥也表示,虽然此案并非首例接种COVID-19疫苗后死亡或救济个案,但是专家首度认定死因与COVID-19疫苗接种有关个案,过去死亡个案都是无法确定关联性,核予大约50万元左右救济金。 另外,这次予以救济案件中,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例BNT疫苗救济案,庄人祥表示,此案为十多岁青少年,个案接种BNT疫苗四天后出现心悸及胸口不适等症状,经医师诊断为心肌炎,与接种BNT疫苗相关,核予救济金2.5万元,是COVID-19疫苗接种救济最年轻个案。 Source 韩学生打疫苗脑死「绅士的品格」金荷娜捐2.5万助复健 嘘!星闻 01/12/2022 …

港学者指BA.2变种攻击儿童神经系统 死亡率为流感7倍

港学者指BA.2变种攻击儿童神经系统 死亡率为流感7倍 世界新闻网 4/01/2022 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1日表示,儿童感染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的死亡率,约为流感的七倍。 香港电台报导,关日华表示,在研究中的四名因染疫而离世的儿童,只有一人为长期病患,三人过往健康良好,因而令人担忧。 关日华指出,儿童染疫后,除上呼吸道受感染会引发并发症外, BA.2也会攻击他们的神经系统,导致并发症,包括急性脑炎,造成儿童抽筋超过30分钟、失去知觉,造成脑部缺氧。 关日华表示,儿童感染Omicron也会引发俗称「发烧抽筋」的情况,儿童会发高烧,大脑出现短时间的抽筋,一般持续5分钟后神智可恢复。他提醒家长,如看到小朋友出现类似情况,应立即叫救护车送医。 他还提到,儿童由于年龄小,上呼吸道气管直径窄,感染变种病毒会引致气管肿胀,或会造成「嘶哮症」,较易造成呼吸困难。 关日华指出,由于要12岁以上、体重最少有40公斤的人士才可处方新冠口服药,因此儿童如出现有关并发症,医生会处方瑞德西韦、用类固醇减脑压、供应氧气等。他呼吁家长,尽快为3岁或以上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减少出现并发症。 Source 美国新冠病殁数世界最高 Omicron死亡数超越Delta 世界新闻网 02/06/2022 英国卫报报导,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逼近90万,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多,相当于美国第15大城,比旧金山、华府或波士顿的人口都多。 此外,美国新冠死亡率也是富国中最高,其中半数死亡病例发生在疫苗问世后。 美国从未以全国一致且持久、主动的方式防疫,多数防疫责任落在个人身上。在收入极不平等、公共卫生不健全、政治对立严重的美国,防疫结果可想而知。 美国尤其在疫苗接种方面落后,特别是与其他富国相比。医疗体系在遭遇一波波疫情冲击前就已不稳。 其他在疫情早期死亡数也很多的国家,在新冠病毒变异株Omicron扩散后,死亡数就下降,但美国的Omicron死亡病例已超越去年秋天Delta变异株疫情的死亡病例。 Nearly two years si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