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价回软 加价购从8000降到2000元

新车价回软 加价购从8000降到2000元 世界新闻网 11/27/2022 自新冠疫情以来,不止房市节节攀升,车市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牛市」,由于供应链问题和芯片短缺等,汽车库存量严重不足,许多新车甚至要多花8000元加价,并等待长达半年才能买到。不过这种情况最近有所降温,新车市场涨势不再那么「惊人」。 在车市已经观察了大半年的张先生表示,由于油价攀升和通货膨胀,自己从年初开始就想购入一辆丰田(Toyota) RAV4休旅车,非常省油,价格又十分合适。然而在走访了几乎所有的汽车经销商店后,给出的答案都是「没有现车」,通常都需要等两至三个月的时间才可能有车。如果是油电混合Hybrid车型则更夸张,4S店给出的最长等待时间大约是半年,并且普遍需要加价6000至8000元,先缴钱预订,等有了现车销售才会通知。 张先生说,一辆新款RAV4起价2万7000多元,加价8000元实在是太夸张。 不过,张先生补充,最近陆续又收到Toyota销售打来的电话,称店里有了RAV4车。虽然还是要加价购买,但是加价2000元就可拿下。他并且收到好几家Toyota经销商的电话,说法都差不多,看来汽车价格确实是回落了。 近期由于汽车库存逐渐回升,新车价格涨势近来出现降温迹象,车价已较夏季的纪录高点回落。根据汽车研究公司J.D. Power数据,10月新车或卡车的平均售价为4万5600元,比较7月的纪录高点4万6173元低了数百元,不过较疫情前仍高出33%。 汽车经销商AutoNation首席执行官曼利表示,新车价格预料会持续缓慢下滑,不过车价还没有那么快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准,价格下降的速度不如上涨时快。 不过,根据最新数据,虽然买家今年秋天可能会有更多选择,但由于汽车贷款利率达到多年来最高,借贷成本上升将使许多消费者无法购买新车。根据 Edmunds 的数据,美联储的加息导致2022年第三季度新车贷款的平均利率,去年这个时候的4.3% 达到三年来最高水平的5.7%。 对此,陈先生很有感触,他表示他在2019年租赁(lease)一辆奥迪中高端车型S5,月供只约600多元。但今年想再去租赁一辆奥迪入门款车A4,一问4S店(指的是「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为内核的汽车特许经营店),每月差不多要700元。4S店也无奈表示,现在的贷款价格很高,所以新车销量也没以前好。据他了解,以前每月付500元,就能租到奔驰、宝马或者奥迪的入门车,现在的贷款利率「真的是高」。 根据 Edmunds 的数据, 2022年第三季度,购买新车的平均每月付款超过700元。随过去一年新车价格飙升和汽车贷款利率上升,现在超过14%的新车购买者,每月支付的费用超过1000元,高于一年前的8.3%。此外,在2022年第三季度购买汽车的美国人,平均贷款金额从一年前的3万8315元增加到4万1347元。 Source 下一个贸易战战场?中国制「极星」电动车进军美国市场 世界新闻网 11/26/2022 …

封面故事/90后新华商 弯道超车「洗版」传统商业生态

封面故事/90后新华商 弯道超车「洗版」传统商业生态 世界新闻网 11/27/2022 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浪潮正在逐渐「洗版」纽约的传统华人商业生态,从上世纪起就独占鳌头的曼哈顿华埠,变成「骨董」般的存在;华商相继分流而立的皇后区法拉盛及布碌仑(布鲁克林)八大道,也随着大批移民的迁入,由单一商业区成长为综合居民区;而后起的新兴现代化长岛市则悄然打破老华社「三雄鼎立」的局面,依托庞大的华裔留学生和新白领阶级,衍生出全新的商业价值和生活观点。 开奶茶店 互联网新思维 作为较早进驻的留学生商业实体,位于长岛市中心地带的瓷禧奶茶店,以日均至少500杯销量的纯盈利「战绩」,折射出这个留学生社区的购买活力与商业潜力。而以该店为圆心,由各大房地产豪楼拓展出的商业范围,也在迎来一家家由留学生投资执掌的横跨餐饮、甜品、娱乐等领域的新兴经济体。这其中尝到「早期红利」的中国留学生刘阳,以她和同学合伙开设瓷禧奶茶店的经历,展示着90后「新华商」凭借互联网运营思维,「弯道超车」传统华商的巧劲与生机。 「因为研究生毕业后很难在美国找到心仪的工作,于是我开始考虑着手实现一直埋藏在心底的经商梦想。」毕业于商学院研究所的刘阳,面临和同龄留学生一样的「就业难」困境;但有时「打工人」的寻常路走不通,却也在无形中打开了自主创业的一扇窗。 考虑留学生在海外人生地不熟的资源稀缺和文化差异,刘阳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重资本的输出,另辟蹊径选择加盟的方式以轻资本入手,入股现有的品牌以积累自己的企管经验,「奶茶店是最容易上手和经营的商业模式,我选择这个比较容易的起步,以此加深自己对当地市场的了解。」 瞄准奶茶店生意的刘阳,开始了从全球上百家珍奶品牌中,选择最符合自己商业定位的存在,「爱喝奶茶的年轻人一定觉得这个过程很有趣,其实完全不是,我整整筹划了半年,尝试了市面上所有的奶茶店,每家买20杯、每杯喝一口,蹲守店外观察每日客流量,才将范围缩小到几家。」 当时正值2019年,纽约的奶茶店虽多却品牌单一,尚未形成时下「百花齐放」的繁盛光景。想尝遍不同品牌的现有奶茶,刘阳时不时开车或是坐飞机到外地考察,「后来几乎所有品牌都试了以后,我选中了『瓷禧』,毅然决然成为这个台湾品牌在全美的第一个加盟商。」 台湾宝岛的珍奶火遍全球,但「瓷禧」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品牌,甚至很多台湾本土人都未听过,「我这个人比较看重品质,不迷信品牌和营销,『瓷禧』的老板作风低调,但奶茶味道甘醇,价格又较其他品牌合理。」刘阳找到「瓷禧」洽谈加盟,开始了自己的落地经营之路。 和好友合伙 各展所长 创业需要团队,这是毕业于商学院的刘阳深谙的道理,「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对于海外留学生在他乡创业来说很关键。我和几个好友一拍即合,大家共同出资也合理分工。」像是商学院的项目课程,但又是实际的「真枪实战」,刘阳和朋友们相继发挥自己的特长,分别负责管理、运营、设计、营销等主要企管领域,紧密合作却也彼此尊重,一同投入到「瓷禧」店舖的开设中。 而谈及创业的「第一桶金」,刘阳直言谢谢父母,但也承认这是将平时的生活费合理管控的结果,「很多留学生会花钱买奢侈品,但我比较倾向于将这些钱节省下来进行投资,不仅能够钱生钱,也是为自己积累创业经验,未来能够帮助你提升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刘阳与合伙人们分别拿出了大约一学期学费的天使基金,打开同母公司的合约签订、店面锁定、设计装修、法务审核、人员招聘等各项流程。而她特别强调创业必须凡事亲力亲为,「因为太多留学生创业被骗了,这个在前期调研的时候我就常听人说,很多项目打着帮忙赚钱或是转换身分的旗号,敛财后就销声匿迹,导致很多留学生资本收不回来。」 「所以留学生想创业的话,真的要投入时间自己去做事情,这个过程真的不是玩牌,只是投钱就寄希望于别人帮你经营,可能是不现实的『骗局』。」起初刘阳也是抱着练习经商的态度涉水,但面对真正上手后现实的磋磨,她也有了怀疑和动摇,「还好我的合伙人非常坚定,不断鼓励我既然做了,那就必须成功,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 选址长岛市 尚未饱和 「珍珠奶茶毕竟是从台湾来的,我当然尽量要选择在华人多的地方。」刘阳在纽约市五大区的调研中,发现几个华人聚集区——曼哈顿华埠、皇后区法拉盛、布碌仑(布鲁克林)八大道等,餐饮店已经严重饱和,而且受众人群也同她所追求的「千禧新生代」、「互联网星人」、「甜品躺平族」相去甚远,「尤其我们想打造的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的『小确幸空间』,整体考察下来,确实长岛市更合适。」 此外,刘阳也曾考虑过全市几个大学城,譬如曼哈顿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

马斯克:推特日均注册数创新高 未来1年半用户数破10亿

马斯克:推特日均注册数创新高 未来1年半用户数破10亿 世界新闻网 11/27/2022 推特首席执行官马斯克27日推文说,他预期推特用户数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超过10亿。在26日晚间另一则推文中,马斯克还指出,新用户注册数量处于「历史最高水位」。在16日为止一周里,日均添加注册用户数量达200多万,较去年同期成长66%。 马斯克还说,推特的用户活跃分钟数(UAM)也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5日为止一周日均UAM接近80亿分钟,年增率达30%。 他并指出,跟去年10月相比,含仇恨言论内容数量到了今年11月13日有所减少。 Source 马斯克:苹果若挡推特 我就自己出手机 世界新闻网 11/26/2022 亿万富豪马斯克表示,如果苹果决定要将推特从其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下架,他就要自己出一支手机,来和苹果iPhone竞争。 Business Insider报导,马斯克25日推文表示,如果苹果最后决定不让推特在苹果的App Store上架,他就要自己出手机。 苹果对上架App Store的App有要求许多规范,最主要要求的一项规范就是「安全」。但自马斯克10月底接掌推特以来,他已对该平台做了许多改变,包括大规模裁员,这已导致一些负责数据隐私和内容管理的主管自动辞职。 在马斯克提议收购推特之前,他批评推特未能做到维护自由言论原则,进而伤害民主,不久前他也自称是自由言论绝对主义者。 马斯克对内容控管的态度,基本上就是允许所有不违反法律的言论。此外,据传他正计划尝试让推特能利用成人或色情内容赚钱,就类似网站Only Fans。在多尔西(Jack Dorsey)等先前领导人的领导下,推特的内容控管比较小心谨慎,且着重在保护用户的「安全」,禁止色情、仇恨言论和暴力内容。马斯克已开始着手恢复许多因为这些内容而被封锁的用户帐号,例如前总统川普。 Source 在科技大咖纷纷裁员之际 …

中国专家吁增加博士生收入

中国专家吁增加博士生收入 11/27/2022 中国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呼吁,中国应该为博士生增加收入,每月应从3千元(人民币,下同,575.25新元)达到1万元。 据新浪财经报道,刘元春周六(26日)在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说,中国40万博士生在做研究工作,但每月收入仅有3千多元块,“能不能给他们增加10万块钱,使他们每个月的收入达到1万块钱”,刘元春说,这对应的财政支出是400亿,“在我们的刺激计划里面算什么?” 刘元春说:“但是一方面,可以把这些博士生真正培养成顶级人才,让他们安心进行研究,同时也能够正常的进行支付,这是非常好的。” 另外,对于居民消费偏低的现象,刘元春说,中国居民住房投资进一步挤占了居民的消费空间,特别是政府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不足,严重制约了消费支出。 Source 裁员潮席卷华尔街!新出路是这个? 21世纪经济报道 11/23/2022 继硅谷高科技企业后,华尔街大型投行也悄然掀起裁员潮。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花旗银行集团已解雇约 50 名交易员,高盛银行部门也裁减数十人,摩根大通与摩根士丹利则正在研究裁员计划。 最令市场惊讶的是,此前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贷将在今年四季度一口气裁减 2700 人。 一位华尔街投行人士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这或许仅仅是华尔街投行裁员潮的开始。因为年底多家投行在制定明年经营预算时,都会将经济衰退风险纳入其中,并通过更大规模减员来控制开支。 在他看来,当前华尔街投行裁员潮起,还与这些投行三季度财报惨淡有着密切关系。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摩根士丹利与高盛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均显示,他们当季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 17%、25%、31%、29% 与 …

一年50万人破纪录…这国家移民暴增 拟收紧留学签证

一年50万人破纪录…这国家移民暴增 拟收紧留学签证 每日经济新闻  11/27/2022 据英国《泰晤士报》25 日报道,为减少移民数量,英国政府正考虑提高赴英留学门槛,以削减外国留学生的签证数量。 据报道,英国政府近日考虑出台一项计划,即想要到英国留学的外国学生除非获得英国顶尖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否则将无法获得英国的留学签证,但报道并未给出具体大学名单。报道称,英国政府目前正在努力减少净移民数量,而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在截至 2022 年 6 月的一年里,迁入英国的净移民人数已达到 50.4 万人,创历史最高水平。 净移民指移居到国内的移民总数减去同时期移居到国外的移民总数,其中既包括常住居民也包括非常住居民。此外,英国政府还打算限制外国学生的来英陪读家属数量,这一规定将适用于尚未进入英国就读并居住的留学生。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发放给非欧盟国家居民的长期签证中,持留学签证入境英国的人数占比最多,达到 39%。有报道称,这项措施可能不仅会影响到外国学生赴英留学,也可能令依赖留学生学费收入的英国普通院校面临财政困难。 据新华社 11 月 14 日援引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内政大臣苏拉 · 布雷弗曼将造访法国首都巴黎,就遏制英吉利海峡偷渡签署扩大合作的协议,英方将增加经费支持以供法方加强拦堵移民的力度。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14 日报道,协议内容包括法方将海岸巡逻人员从 …

中国预计将在6年内建设完成核能驱动的月面基地

中国预计将在6年内建设完成核能驱动的月面基地 中时电子报 11/26/2022 中国计划在2028年之前在月球上建立第一个基地,预计将采核能发电技术来运作,并在随后的几年之间让太空人在那里着陆,很显然,中国正在挑战美国NASA在太空探索中的主导地位。 据美国《财星》(Fortune)25日报导,中国的月球基地可能将采用核能提供驱动力。其基本配置将包括一个着陆器(Lander)、跳板(Hopper)、轨道器(Orbiter)和漫游车(Rover),所有这些都将由嫦娥6号、7号和8号任务建造。 “中国探月计划的总设计师吴蔚然本周早些时候在接受国家广播公司CCTV采访时说:“我们的很可能在10年内就能登月。他说,核能可以解决月球站的长期、大功率能源需求。” 近年来,中国雄心万丈的加强了太空发展,向月球发送探测器,建立自己的太空站,并将目光投向火星。这些计划使其与美国形成了直接竞争。美国国家太空总署在红色星球上有一个漫游车,并且正在寻求在十年内让太空人往返月球,这是自1970年代阿波罗计划结束以来的第一次。 中国和美国都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不仅要把人类送上月球,还要获取可以在月球表面培育生命的资源,或将太空船送往火星。 2019年,中国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远端登陆漫游车的国家,后来还带回了第一批月球样本。该基地打算成为月球南极的第一个前哨站,科学家认为该地区是寻找水的最佳地点,而NASA也在瞄准月球的这一部分。中国的目标是最终将该基地扩展为一个国际研究站。 Source 中国首个商业空间飞行器料2024年首飞 11/24/2022 中国首个商业空间飞行器“FutureX未来探索空间飞行器”正式发布,预计在2024年迎来首飞。 据新京报报道,“FutureX未来探索空间飞行器”在周二(22日)的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发布,将为太空经济时代提供一种全新的太空运输工具。未来宇航公司透露,FutureX未来探索空间飞行器将于2024年实现首飞。 未来宇航研究院创始人牛旼介绍,FutureX未来探索空间飞行器着眼当前、面向未来,是具备自主在轨飞行能力、能够长期在轨驻留和服务的多功能轨道转移飞行器平台(OTV);可携带多颗微小卫星部署到不同轨道,能根据需求携带不同载荷模块执行空间实验、太空碎片清理和其他在轨服务任务。 未来宇航而介绍,FutureX未来探索空间飞行器的研制,将为中国商业太空运输系统提供一种低成本、灵活、快速、多用途的平台产品,打通卫星快速组网和精准入轨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与现役运载火箭的组合,FutureX未来探索空间飞行器可实现一次发射满足异轨多星轨道部署,或同轨多颗卫星的组网轨道部署;减少星箭对接协调成本,降低整体星座部署成本,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加速卫星星座部署。 Source 消息:瑞信拟大减中国投行员工和研究员 11/23/2022 知情人士说,瑞信计划在中国裁掉至少三分之一的投行员工和约四成研究人员,距离该公司同意以1.6亿美元(2.21亿新元)全资控股中国证券合资公司过去仅两个月时间。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瑞信本月早前刚刚完成在中国的一轮裁员,本周又将裁减约25个投行岗位和10名研究人员。因信息未公开,知情人士要求匿名。瑞信第四季度计划在全球裁员2700人,其中包括中国。 瑞信在中国开展的最大一轮规模裁员时间有些尴尬,一方面全资控股中国证券合资公司还在等待获批,同时还在应对人才流失和全球裁员的窘境。两年多前瑞信获准持有中国合资公司的多数股权,眼下还在等待扩大中国业务范围的最终审批。 Source 惠普将裁员6000人 预期PC需求黯淡到明年 …

下一个贸易战战场?中国制「极星」电动车进军美国市场

下一个贸易战战场?中国制「极星」电动车进军美国市场 世界新闻网 11/26/2022 你有兴趣购买中国制电动车吗? 中国制造「极星」(Polestar)电动车已经进入美国市场,有消费购买时也不知道这个陌生品牌电动车是在中国制造,售价约6万5000元。 从瑞典Volvo独立出来成为电动车品牌的Polestar,早在2017年推出首款Polestar 1油电混合动力车,现时在美国推出的是纯电动车Polestar 2。它没有广泛宣传是在中国制造,但它进入美国市场是一个标志,表明中国目标是指向美国这个汽车大国。 在汽油时代,中国汽车只是世界的二线,尽管是汽车零部件出口大国,但在成品车方面始终落后于人。但电动时代的到来,给了中国一个机会,因为电动车的零部件较传统汽油车为少及容易生产,加上全球环保的趋势,因而取得「弯道超车」的优势。 中国制造商早在西方竞争对手醒觉之前,就开始提高电动车产量,使他们在制造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多个品牌的电动车已占据国内电动车的最大份额,现在出现在海外市场,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构成新的竞争。在刚结束的G20峰会,836辆官方用车是使用中、日、韩制电动车,而中国上汽通用五菱电动车就占了300辆。 Polestar的高管及设计师均在瑞典工作,主要车型Polestar 2在中国生产,该厂还生产Volvo电动车。该公司表示今年有望向27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交付5万辆Polestar,是2021年交付量的两倍。首席运行官恩根拉什(Thomas Ingenlath)明言,在全球推出Polestar是现实,而不是愿望。 在美国,Polestar相对占份额较小,今年首9个月售出约6900辆,同期福特售出2.8万辆电动车,特斯拉售出28万辆。 尽管美国一些消费者不知道或不太关心汽车在哪里生产,但分析指出,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的加剧,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影响销售。 中国与美国及西方下一个贸易战战场,有可能围绕电动车展开。美国已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通货膨胀法案」的联邦补贴之外;即将来美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宏在巴黎车展前夕,敦促欧洲消费者购买欧盟制造的汽车。 Source 软件和安全带出问题 特斯拉在中国召回8万多辆车 世界新闻网 11/25/2022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5日发出声明指,特斯拉将在中国召回8万多辆早在2013年生产的中国制造和进口汽车,原因是软件和安全带问题。特斯拉将通过挂号信、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安排召回维修事宜。 特斯拉汽车(北京)、特斯拉(上海)已向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第一,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25日至2020年11月21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

美国还是盟友?欧盟控美趁火打劫 高价售武器和天然气

美国还是盟友?欧盟控美趁火打劫 高价售武器和天然气 世界新闻网  11/26/2022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导,欧盟指控美国趁乌克兰战争期间,高价出售武器和天然气牟取暴利。多名欧盟国家高端官员对美国拜登政府感到愤怒,指控美国在欧洲国家受苦时发战争财。 一名资深官员告诉Politico:「事实上,如果你冷静看待,这场战争中获益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因为他们用更高价格销售天然气,还卖更多武器。」 欧洲对于美国补贴威胁欧洲产业感到日益愤怒,这类爆炸性评论随之而来,其他地方外交官和部长也公开和私下支持这类言论。拜登政府的绿色补贴和税收是近几周最大紧张局势,欧盟当局称这在贸易上不公平且可能摧毁欧洲产业,但华府当局迄今为止也没有让步。俄罗斯当局可能也乐见西方国家间发生这种有毒氛围。 此外,欧盟国家为减少对俄国能源依赖,使用美国天然气,但价格贵了四倍。随着欧洲国家援助乌克兰武器后,导致本身武器短缺,美制军用装备订单也可能增加。 欧盟资深官员表示,「我们确实处于历史性时刻」,主张美国补贴和高能源价格风险造成贸易中断双重打击,可能使舆论反对战争和跨大西洋联盟,「美国需要理解欧盟许多国家民心正在转变」。欧盟最高外交官波瑞尔呼吁华府当局回应欧洲人的疑虑,「我们的盟邦美国做出影响我们经济的决定」。 然而,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会议(NSC)发言人表示:「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是俄罗斯总统普亭入侵乌克兰,并对欧洲国家发动能源战争造成的。美国急剧增加出口欧洲液化天然气,让欧洲能远离俄国。」 Source 荷兰高官再发声 不愿听从美号令对华禁售芯片设备 11/23/2022 一位荷兰高级官员说,荷兰在向中国出售芯片设备问题上将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此番表态进一步说明,它不愿意全盘听从华盛顿的要求,参与对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围堵。 据彭博社报道,荷兰外贸大臣施赖内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星期二(11月22日)告诉议员,在与美国和其他盟国的贸易规则谈判中,政府将在ASML向中国出售芯片设备的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决定。 施赖内马赫说:“重要的是,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我们的国家安全,但也要捍卫我们的经济利益,如果我们把它放在欧盟篮子里去与美国谈判,最后结果就是我们得把极深紫外线光刻机交给美国,我们就更惨了。” 分析认为,施赖内马赫的表态似乎显示荷兰愈发反对美国要求它就出口管制与华盛顿保持一致的施压。美国希望打压中国在国内建立芯片产业并提高军事实力的雄心,但荷兰则希望保住在中国的主要市场地位。 上周,这位荷兰大臣说美国不应该指望该国会毋庸置疑地采纳华盛顿对中国限制出口的措施。 荷兰阿斯麦(ASML Holding NV)公司主宰了独特的尖端芯片制造设备市场,也由此成为了美国政府在遏制中国的努力中重点争取的对象。美国官员一直在游说荷兰当局禁止ASML出售一些旧款的深紫外线(DUV)光刻机。这些机器比先进技术落后了一代,但仍然是制造汽车、手机、电脑乃至机器人所需的某些非先进芯片的最常用设备。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查布拉(Tarun Chhabra)和负责工业与安全的商务部副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