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太空望远镜建功 7月NASA公布宇宙「最深影像」

韦伯太空望远镜建功 7月NASA公布宇宙「最深影像」 中央社/华盛顿 6/30/2022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署长尼尔森(Bill Nelson)今天说,有赖于新部署的韦伯太空望远镜,NASA将于7月12日公布「我们从未捕捉到的宇宙最深处影像」。 法新社报导,尼尔森在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的媒体简报会上说:「大家想想,这比人类以往看过的地方都更远。」 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耗资100亿美元打造,去年12月被送上太空,所有相关数据都汇集到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韦伯太空望远镜目前绕行太阳,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 韦伯太空望远镜堪称工程奇迹,由于配备巨大的主镜以及能穿透灰尘和气体的红外线仪器,因此比其他任何望远镜都更能深入观测宇宙。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线性能使它能更深入探查138亿年前的大爆炸。 目前,宇宙观测的最早纪录可溯及大爆炸后3.3亿年内,但天文学者认为,以韦伯望远镜的性能,可轻而易举地打破纪录。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NASA副署长梅洛伊(Pam Melroy)说,多亏NASA伙伴阿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效率良好的发射任务,韦伯望远镜可维持运作20年,比原本预期寿命还长一倍。 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者艾斯皮诺萨(Nestor Espinoza)说,过去利用现有仪器所做的系外行星光谱研究,比起韦伯的性能来说都相形见绌。 他形容,以前的技术「就像在非常黑暗的房间里,只能通过一个小针孔向外看」,而现在有了韦伯,等于「开了一扇巨大的窗,可以看到种种细节」。 Source 客服电话:1 (888) …

NASA终于又有登月计划 狩猎女神8月下旬升空

NASA终于又有登月计划 狩猎女神8月下旬升空 世界新闻网 6/29/2022 航太总署NASA日前完成「狩猎女神」(Artemis,又译阿特米斯)任务的又一项重要测试,并预定在8月下旬发射猎户星太空船,这项登月计划势将让休士顿再度成为全球太空探索的焦点。 NASA于20日(周一)在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进行测试,航太总署「共用探索系统开发」(Common Explor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部门主任惠特麦尔(Tom Whitmeyer)在测试成功后指出,太空发射系统火箭(Space Launch System rocket)以及猎户星太空船(Orion spacecraft)已完成准备,预定在8月下旬发射升空,进行狩猎女神一号(Artemis I)月球探险任务。 这次测试中,工程师成功的给火箭的主节(core stage)和上节(upper stage)注入超冷推进剂(super-cold propellant),然后开始做发射倒数计时,原本的计划是进行到发射前9秒(T-9)结束,但测试到T-29秒时火箭出现液态氢漏出(liquid hydrogen leak)的问题,测试随即停止,但其他主要的目标都已经达成。 本周NASA将再进行一次测试,然后把这具火箭和太空船运回机具装配厂(Vehicle Assembly …

普亭:将重启月球探索计划 当年能赢太空竞赛现在也行

普亭:将重启月球探索计划 当年能赢太空竞赛现在也行 世界新闻网 4/13/2022 在俄罗斯参与国际太空合作受到压力之际,俄国总统普亭12日宣布,将重启月球探索计划,为崭新的太空竞赛铺路。 华尔街日报报导,俄国东方太空发射场(Vostochny Cosmodrome)12日举行纪念苏联太空人加加林(Yuri Gagarin)的活动,他在61年前成为绕行地球的第一人。普亭表示,当年有全面制裁和彻底孤立,苏联仍在太空竞赛领先全球。他说,俄国将在今年稍晚从这里发射月球25号(Luna-25)探测器。 他也说:「尽管外界试图阻碍我们朝外发展,我们在困难重重之下将坚定不移地推动这些计划。」 如今,俄国入侵乌克兰的行动,已威胁到俄国的国际太空合作计划。例如,欧洲太空总署近期暂停与俄国合作的火星探索生命计划「ExoMars任务」。俄国太空总署(Roscosmos)也质疑未来能否参与国际太空站(ISS)的活动。Roscosmos先前说,暂停向美国出货火箭引擎。 美国和俄国已在太空领域合作了将近50载的时间,起初是在1975年,阿波罗号和联盟号在地球轨道上对接,首次完成两国太空人在外太空的首次握手。在多年共同开发ISS后,美俄太空人2000年11月开始共同居住在ISS上。 普亭12日说,俄国将持续致力于开发新世代的运输工具和太空核能技术,称俄国在此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也说,俄国将大举扩大部署卫星。 Source 美俄罕见合作 太空人携手返地球:我们是一个团队 世界新闻网 3/31/2022 俄罗斯「联合号」(Soyuz)太空船30日载着美国太空人范德海(Mark Vande Hei)与俄罗斯太空人希卡普罗夫(Anton Shkaplerov)、杜布洛夫(Pyotr Dubrov)离开国际太空站(ISS),顺利返回地球;这是美、俄两国罕见合作的象征,凸显两国因乌克兰危机而相互对立之际,仍可在太空领域合作。 50岁的希卡普罗夫29日交接太空站指挥官职务,他说:「人们在地球上有问题,但我们在太空是一个团队,我认为国际太空站是友谊、合作及探索太空未来的象征;非常感谢你们,我的团员,你们就像我在太空的兄弟姊妹。」 范德海一行人于美东时间30日清晨约3时21分脱离ISS,并于美东时间7时28分降落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 三人在医疗团队的协助下,依序离开太空舱,55岁的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范德海压轴现身,他出舱后,微笑向在场记者挥手致意,说道「这边外面很美」。 …

欧洲专利局:去年中国专利申请创新高

欧洲专利局:去年中国专利申请创新高 4/06/2022 欧洲专利局当地时间5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收到来自中国的1万6665项专利申请,创下中国在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数量新高,同比增长24%,在30个主要专利申请国家中增幅最高。 综合中新社与欧洲专利局官网报道,欧洲专利局2021年共收到18万8600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4.5%。前五大专利申请国是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和法国。 企业申请数量方面,中国的华为居首,共申请3544项专利,领先于韩国的三星和LG等。而中国的OPPO、中兴、百度、小米和腾讯也位列排行榜前50名内。 Healthcare Certification and ESL Programs 欧洲专利局称,2021年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增长迅猛,表明各行各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制药和生物技术也继续蓬勃发展,凸显疫苗和其他医疗保健领域的高创新水平。 欧洲专利局首席商业分析师肯德里克受访时说,过去十年间,欧洲专利局收到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了四倍;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出“极具活力的发展趋势”。 欧洲专利局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并在欧洲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通过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授予程序,发明人可在欧洲专利局成员国市场获得专利保护。 Source 南韩研究:中国科研在纳米等5领域超越美国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美中竞争格局下,许多层面都被外界拿来对比,而科学研发向来是重中之重。为此,有韩国媒体指出,中国已经在五个重要的领域超越美国。 南韩「朝鲜日报中文网」,引述南韩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韩国科学技术资讯研究院」(KISTI)近日公布的《全球美中科学技术竞争地形图》报告,将科学论文分为十大领域(电脑和资讯科学、物理和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电气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纳米技术、临床医学),以西元2000年至2019年的论文产出为界,比较美中之间的竞争力。 该报告称,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美国在上述十个领域的论文数量和品质均具压倒性优势,中国则排在第五名前后。但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论文在量和质方面排名均升至第二、三名,到了2017年至2019年期间,则已有八个领域,其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超过美国。中国2017年至2019年的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占有率最低为43.41%(物理和天文学),最高是71.37%(纳米技术)。 朝鲜日报指出,中国在这十个科学领域中有五个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是美国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并非单纯的赶超排名,而且两者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五个领域是化学、电气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涉及纳米技术的一切人工智能(AI)、量子、半导体等尖端技术相关的领域。 KISTI全球研发分析中心负责人朴镇瑞(音译)表示,中国从十多年前开始就在数量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如今在研究成果方面也让美国感到了危机感。 Source 中俄将签协定合建月球科研站 分析:联手在航天领域与美国竞争 …

南韩研究:中国科研在纳米等5领域超越美国

南韩研究:中国科研在纳米等5领域超越美国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美中竞争格局下,许多层面都被外界拿来对比,而科学研发向来是重中之重。为此,有韩国媒体指出,中国已经在五个重要的领域超越美国。 南韩「朝鲜日报中文网」,引述南韩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韩国科学技术资讯研究院」(KISTI)近日公布的《全球美中科学技术竞争地形图》报告,将科学论文分为十大领域(电脑和资讯科学、物理和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电气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纳米技术、临床医学),以西元2000年至2019年的论文产出为界,比较美中之间的竞争力。 该报告称,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美国在上述十个领域的论文数量和品质均具压倒性优势,中国则排在第五名前后。但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论文在量和质方面排名均升至第二、三名,到了2017年至2019年期间,则已有八个领域,其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超过美国。中国2017年至2019年的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占有率最低为43.41%(物理和天文学),最高是71.37%(纳米技术)。 朝鲜日报指出,中国在这十个科学领域中有五个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是美国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并非单纯的赶超排名,而且两者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五个领域是化学、电气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涉及纳米技术的一切人工智能(AI)、量子、半导体等尖端技术相关的领域。 KISTI全球研发分析中心负责人朴镇瑞(音译)表示,中国从十多年前开始就在数量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如今在研究成果方面也让美国感到了危机感。 Source 中俄将签协定合建月球科研站 分析:联手在航天领域与美国竞争 来自 / 联合早报 01/28/2022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形容这个月球科研站就像一个小城镇一样,有能源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远程运输系统、天地往返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等。 (北京综合讯)中国国家航天局官员昨天透露,中国正与俄罗斯共同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双方已基本达成共识,今年有望签署协定。国际月球科研站预计将于2035年进入使用阶段。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与彭博社的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昨日在《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会上,透露上述消息。 吴艳华说,“国际月球科研站是201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在响应这个概念。总体来说,像地球的南极站、北极站一样,未来倾向于在月球南极建成地面科考设施,在月轨、月表建设科研实验设施,开展多学科、多目标的科研工作。” 他形容这个月球科研站就像一个小城镇一样,有能源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远程运输系统、天地往返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等。如果远期有人驻留,还要有生命保障系统,预计2035年会完成建设,之后进入使用阶段。 中俄两国政府去年3月签署了科研站的合作谅解备忘录,4月两国航天机构发布了联合声明,6月双方还向国际社会发表了路线图和国际合作伙伴指南。 吴艳华说,国际月球科研站协定签署后,中俄航天机构将正式向全世界发布合作宣言。 中国已批复建设科研站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包括已发射并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及接下来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嫦娥七号”已和俄罗斯的“luna-26”签订了协议,共同进行探测,2025年前后将完成相关工作。 中俄这一合作被视为两国决定在航天领域联手与美国竞争。根据彭博社,美国“阿尔特弥斯”(Artemis)登月计划下个月将展开一项重要测试。 《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中国航天接下来五年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完成月球极区采样返回,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实施方案。 中国还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 …

欧美对俄制裁影响波及外太空 俄罗斯宣布将中止ISS合作

欧美对俄制裁影响波及外太空 俄罗斯宣布将中止ISS合作 世界新闻网 4/02/2022 每日邮报报导,俄罗斯宣布将终止国际太空站(ISS)上的合作,直到西方国家为俄方入侵乌克兰而主导的制裁被解除为止。 俄罗斯航太(Roscosmos)总裁罗戈津(Dmitry Rogozin)2日在俄文推特指出,俄方将不再跟美国航太总署(NASA)与欧洲太空总署(ESA)在内的伙伴于ISS进行合作,并将递交目前计划的完成时间表给克里姆林宫。 据转述,罗戈津称美国、加拿大、欧盟跟日本的制裁目的在于封杀俄方高科技企业的金融、经济与生产活动,「制裁的目的是要消灭俄罗斯经济,让我们的人民陷入绝望与饥饿,迫使我们的国家屈服。很明显,他们将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意图昭然若揭」。 罗戈津指出,这就是为什么他相信,只有在彻底且无条件取消非法制裁的情况下,ISS和其他联合计划伙伴之间关系的才有可能恢复正常。 Source 美俄罕见合作 太空人携手返地球:我们是一个团队 世界新闻网 3/31/2022 俄罗斯「联合号」(Soyuz)太空船30日载着美国太空人范德海(Mark Vande Hei)与俄罗斯太空人希卡普罗夫(Anton Shkaplerov)、杜布洛夫(Pyotr Dubrov)离开国际太空站(ISS),顺利返回地球;这是美、俄两国罕见合作的象征,凸显两国因乌克兰危机而相互对立之际,仍可在太空领域合作。 50岁的希卡普罗夫29日交接太空站指挥官职务,他说:「人们在地球上有问题,但我们在太空是一个团队,我认为国际太空站是友谊、合作及探索太空未来的象征;非常感谢你们,我的团员,你们就像我在太空的兄弟姊妹。」 范德海一行人于美东时间30日清晨约3时21分脱离ISS,并于美东时间7时28分降落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 三人在医疗团队的协助下,依序离开太空舱,55岁的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范德海压轴现身,他出舱后,微笑向在场记者挥手致意,说道「这边外面很美」。 范德海接着随NASA人员返回波士顿,希卡普罗夫和波利亚科夫则转往俄国太空训练基地星城(Star City)。 范德海完成第二趟ISS任务后,以连续355天待在低地轨道打破美国太空纪录,超越前太空人凯利(Scott …

中俄将签协定合建月球科研站 分析:联手在航天领域与美国竞争

中俄将签协定合建月球科研站 分析:联手在航天领域与美国竞争 来自 / 联合早报 01/28/2022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形容这个月球科研站就像一个小城镇一样,有能源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远程运输系统、天地往返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等。 (北京综合讯)中国国家航天局官员昨天透露,中国正与俄罗斯共同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双方已基本达成共识,今年有望签署协定。国际月球科研站预计将于2035年进入使用阶段。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与彭博社的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昨日在《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会上,透露上述消息。 吴艳华说,“国际月球科研站是201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在响应这个概念。总体来说,像地球的南极站、北极站一样,未来倾向于在月球南极建成地面科考设施,在月轨、月表建设科研实验设施,开展多学科、多目标的科研工作。” 他形容这个月球科研站就像一个小城镇一样,有能源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远程运输系统、天地往返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等。如果远期有人驻留,还要有生命保障系统,预计2035年会完成建设,之后进入使用阶段。 中俄两国政府去年3月签署了科研站的合作谅解备忘录,4月两国航天机构发布了联合声明,6月双方还向国际社会发表了路线图和国际合作伙伴指南。 吴艳华说,国际月球科研站协定签署后,中俄航天机构将正式向全世界发布合作宣言。 中国已批复建设科研站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包括已发射并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及接下来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嫦娥七号”已和俄罗斯的“luna-26”签订了协议,共同进行探测,2025年前后将完成相关工作。 中俄这一合作被视为两国决定在航天领域联手与美国竞争。根据彭博社,美国“阿尔特弥斯”(Artemis)登月计划下个月将展开一项重要测试。 《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中国航天接下来五年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完成月球极区采样返回,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实施方案。 中国还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去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羲和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的科学技术实验卫星,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空间探日的时代。 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表示,“羲和号”登天探日,是继“嫦娥五号”成功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巡视”探测之后。“在一年的时间之内,我们对太阳系中的地球、行星以及太阳这颗恒星的探测实现了全覆盖。” 白皮书中也特别提到,中国将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其他内容包括鼓励引导商业航天发展、强化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和文化建设等。 Source 中国卫星与俄卫星碎片险相撞 01/19/2022 中国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中心19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了一起俄罗斯卫星碎片与中国清华科学卫星擦肩而过的事件,两者最近距离仅为14.5米。 据通报,中国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预警计算发现,在这场“极危险交会事件”发生在1月18日晚上10时49分29秒左右,中国的清华科学卫星与俄罗斯的一块卫星碎片碰撞概率为3.71×10-4,最近距离14.5米,相对速度5.27公里/秒,交会角40.52°。 报道中称,清华科学卫星于2020年8月6日发射入轨,而碎块则是俄罗斯去年11月15日进行反卫星实验产生的解体碎片。该实验估计产生了1600个尺寸大于10厘米的解体碎片,分布在400到1000公里轨道高度的范围内,对该区域运行的航天器都可能产生碰撞风险。 …

中国卫星与俄卫星碎片险相撞

中国卫星与俄卫星碎片险相撞 01/19/2022 中国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中心19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了一起俄罗斯卫星碎片与中国清华科学卫星擦肩而过的事件,两者最近距离仅为14.5米。 据通报,中国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预警计算发现,在这场“极危险交会事件”发生在1月18日晚上10时49分29秒左右,中国的清华科学卫星与俄罗斯的一块卫星碎片碰撞概率为3.71×10-4,最近距离14.5米,相对速度5.27公里/秒,交会角40.52°。 报道中称,清华科学卫星于2020年8月6日发射入轨,而碎块则是俄罗斯去年11月15日进行反卫星实验产生的解体碎片。该实验估计产生了1600个尺寸大于10厘米的解体碎片,分布在400到1000公里轨道高度的范围内,对该区域运行的航天器都可能产生碰撞风险。 《环球时报》报道,空间碎片专家刘静受访时说,中国在该区域内有几百颗卫星,俄罗斯该次实验之后,中国一直在密切监测这些试验后产生的空间碎片,若预测到有相撞的风险,就要提前通知卫星提前采取规避方案。 刘静说,空间碎片与航天器间隔几公里到十几公里以内的情况很多,但是像这一次二者仅仅间隔十几米的情况确实是很少见的。此次碰撞的概率很高,可以说是十分惊险,目前二者已保持安全距离,但不能排除未来会再度接近。 她也提到,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愈发频繁,太空垃圾和空间碎片问题已成为全球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一些前沿的航天技术也在尝试着应用于空间碎片清理任务中,比如用航天器把空间碎片抓走,或者是激光技术把这些碎片清除掉,但这些技术还处于在研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是有一段距离。 Source 「星链」2次接近中国太空站 中专家:美试探性「摸底」 中国新闻组 12/27/2021 美国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为何今年先后两次接近中国太空站?中国的航空军事专家张宝鑫对北京鹰派「环球时报」表示,这两次「危险接近」是SpaceX要承担全部责任。 报导指,任何一个太空飞行的飞行器都需要报备轨迹,理论上说,大家都在各自的轨迹上飞行,不可能产生碰撞或近距离接触。张宝鑫称,中方一向严格遵守国际相关条约和规定,再加上中国的空间站中还有航天员,不可能主动去接近美国卫星。 张宝鑫认为,这可能是对中国航天技术进行一场试探性的摸底。 报导引张宝鑫的话指,「我对你进行危险接近,就是要观察你能不能发现。发现后会采取什么技术进行规避,规避后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轨道上。鉴于SpaceX也有相关技术,可以通过对比来得知中国的空间探测技术、空间站反应速度以及躲避阈值等多项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 SpaceX launches Falcon 9 rocket with 60 Star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