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8岁女孩带91岁失智奶奶上大学:怕回家 她就不在了……

广东18岁女孩带91岁失智奶奶上大学:怕回家 她就不在了…… 8/25/2021 广东茂名女孩黎海坚,今年18岁,是一名准大一新生。因为放心不下患病的奶奶,她决定带着奶奶一起去读大学:“我怕回家她就不在了……”这份孝心感动了无数人。 “奶奶养我长大,我养奶奶到老” 据了解,黎海坚的父母当年在外地打工生下她之后,就把她送回了老家。在海坚两三岁时,爸爸因病亡故,妈妈也再没有回过家,海坚就在奶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 “ 村里当时很多人叫她不要我,但她没有放弃我,坚持将我抚养到大。” 这些年来,祖孙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清贫而安稳。今年,海坚考上了大学,开心之余,她也充满了担忧:自己去上学了,生病的奶奶怎么办?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只认得孙女。“见不到我,她就会心烦,不肯吃饭,不肯睡觉。”“我就怕她随时都会走,我怕回来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了……” 思前想后,海坚决定带着奶奶去读大学,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奶奶:“奶奶养我长大,我养奶奶到老” 学校给予照顾,将提供单间宿舍 海坚的孝顺和坚强感动了很多人,大家纷纷施以援手。 她所报考的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给予了海坚额外照顾, 将为海坚和奶奶安排一个一楼的单间宿舍,同时会准备好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当地的一家企业也承诺为海坚提供大学3年的学杂费、生活费,总资助金约8万元。 目前,海坚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照顾好奶奶,也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学业有成。 网友纷纷为海坚点赞:“孝顺又善良的好姑娘。”“以后会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 擅长数学 挑选什么专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4/28/2021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今天来分享一下对于数学好的同学,挑选什么专业可以最大发挥自己的专长。 数学类专业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数学是忽略了物质的具体运动形态和属性,纯粹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具有超越具体科学和普遍适用的特征,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包括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很多高校的数学学院除了有数学系、信息科学系外,还设有统计、精算、金融数学等科系。 人工智能类专业 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就是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理论模型,让人工智能拥有越来越强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而数学也正是建立人工智能模型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如果考生将来想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又喜欢理论研究,除计算机科学外,数学专业也同样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

美众多大学面临收入危机 2个月急发6万个签证给中国留学生!

美国高校放开限制?2个月疯狂发6万个签证给中国留学生! 北美论坛 8/20/2021 最近,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挤满了准备赴美的中国留学生,而且赴美机票价格也不断上涨。据悉,这是由于几乎全美的高校都发出8月底至9月中恢复课堂教学的通知,去年没去的、今年要去的的中国留学生都赶在这个时候赴美注册。 从统计来看,曾经对中国留学生实施签证禁令的美国,在今年4-6月短短2个时间当中就对中国学生发出多达近六万张的签证。 近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大厅随时可以看到赴美留学生的队伍排了将近千米长的拥堵情形。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表示,由于赴美留学生人流量大增,航班数量由于新冠疫情减少,赴美的经济舱机票涨到2-3万元(人民币,下同),商务舱更是达到7-10万元。为此,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特别优化办理流程纾解人潮。 很多人表示不解,此前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不友善,加之美国的新冠病毒肆虐,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中国学生抢着赴美? 报道引述马里兰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和量化方法系助理教授刘飏称,这是由于美国高校许多的课程需要在学校通过高水平实验室等方式进行,加之校方面对庞大的日常开支,在没有学生在校的状况之下收支平衡出现了问题,因此几乎全美的高校都发出了通知表示,8月底至9月中将慢慢恢复课堂的教学,由于美国高校等不起了。 这其中,赴美的中国留学生包括好几拨。刘飏称,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特朗普政府暂停了赴美签证,一直到拜登政府上台才慢慢放开。可是正常的留学申请并没有中断,在2020年冬季选择留学申请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都在今年春季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美国财富杂志报道表示,与2020年相比较,今年中国学生的申请量减少了18%。2020年度,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是38.25万人,比2019年减少了大概9万人,可是中国学生依旧是美国国际生来源第一大国。”中国留学生人数下降是会影响部分学校的财政收入的”,刘飏表示。 许多准备在本月返美的中国留学生称,自己之所以没有选择提前返美,有2个缘由,一个就是对美国当地的疫情防疫工作没有信心,二是迟迟没有拿到签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美国针对于留学生的赴美禁令一直没有放开,一直到2021年4月26日才全面地恢复。 Source 中国留学生赴美人数大减18% 美众多大学面临收入危机 中国新闻网 8/20/2021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未来几周,数千万学生将涌入全美各地的大学校园。许多大学都期待着开启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正常且以面对面教学为主的学年。不过,除了德尔塔(Delta)毒株持续蔓延之外,另一个因素也在威胁着全美大学能否恢复如常,即:美国大学可能正在失去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而中国正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   《财富》杂志报道称,据应用平台“通用申请(CommonApp)”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学生的申请量减少了18%。鉴于与前一个周期相比,美国大学在本周期的国际学生申请量增加了9%,因此中国学生申请量的下降显得尤为明显。   这一情况威胁着美国大学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据美国商务部估计,2019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40亿美元。那一年,来自中国学生的贡献约占159亿美元。   据分析,中国学生兴趣的减弱源于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限制、疫情期间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增加以及美中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疫情暴发 留学通道被关闭   2020年3月,当美国大学校园关闭、教学转为线上时,中国学生和其他国际学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回家,要么找个地方住。   当时还在康涅狄格卫斯理大学(Wesleyan …

中国留学生赴美人数大减18% 美众多大学面临收入危机

中国留学生赴美人数大减18% 美众多大学面临收入危机 中国新闻网 8/20/2021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未来几周,数千万学生将涌入全美各地的大学校园。许多大学都期待着开启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正常且以面对面教学为主的学年。不过,除了德尔塔(Delta)毒株持续蔓延之外,另一个因素也在威胁着全美大学能否恢复如常,即:美国大学可能正在失去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而中国正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   《财富》杂志报道称,据应用平台“通用申请(CommonApp)”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学生的申请量减少了18%。鉴于与前一个周期相比,美国大学在本周期的国际学生申请量增加了9%,因此中国学生申请量的下降显得尤为明显。   这一情况威胁着美国大学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据美国商务部估计,2019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40亿美元。那一年,来自中国学生的贡献约占159亿美元。   据分析,中国学生兴趣的减弱源于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限制、疫情期间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增加以及美中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疫情暴发 留学通道被关闭   2020年3月,当美国大学校园关闭、教学转为线上时,中国学生和其他国际学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回家,要么找个地方住。   当时还在康涅狄格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读大二的汉森(Hanson)选择留下来,因为回北京的费用昂贵。虽然疫情期间,汉森几乎与世隔绝,但复课后,汉森留在这里的优势体现出来。   在2020年秋季复课时,那些回了家的中国学生被迫飞往第三国隔离两周才能到美国。而且由于全美驻世界各地的领事馆在这几个月内基本暂停了签证服务,因此中国新生几乎完全被禁止入境。   不过随着今年更多领事馆重新开放以及优先批准学生签证的政策,从5月到6月,美国共批准了5.7万中国学生的签证。     美“政治挂帅”成阻碍   政治因素也可能对大学的全面复苏造成阻碍。2020年5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禁止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科技领域中国研究生在美国大学学习。美国官员声称,这些学生可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并可能窃取国家机密。自特朗普实施禁令以来,已有1000多名中国学生的签证被撤销。   帮助中国学生申请美国预科学校和大学的教育咨询公司“中国精英学者(Elite Scholars of China)”联合创始人托默·罗斯柴尔德(Tomer Rothschild)表示,虽然禁令只针对少数学生,但它发出了一个信息,即美国不再是欢迎中国学生的地方。   中国学生减少带来持续影响   “虽然顶级学校不愁招不来人,但那些不怎么出名的学校遭遇了困难。”罗斯柴尔德说。 …

山东小村庄冲上热搜!16名博士、30名硕士,还有…

山东小村庄冲上热搜!16名博士、30名硕士,还有…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7/18/2021 6月中旬,位于山东一个不到2000人的小村庄刘湖村,冲上了热搜,因走出16名博士(博士后),30多名硕士,上百名本科生而吸引了上亿流量。 在窜上热搜后,刘湖村的学子们也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有网友留言称,“刘湖村人对学习的认同,形成了重教的风气,在乡村地区构建起难能可贵的学习场。”留言中也出现了“寒门出贵子”的声音。 刘湖村的“人才密码”是什么,他人可以复制吗? “一巷九博士” 山东临沂的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鲁苏交界,曾因近3000年前春秋时代郯国君主郯子“鹿乳奉亲”的典故闻名天下。如今,位于该县白马河畔的刘湖村,再次因为“一巷九博士”的佳话备受瞩目。 但事实上,刘湖村并没有自己的学校,也非传统意义上的高考大村,甚至可以说在此前有些籍籍无名。 转折起自2021年6月15日。当天,#山东一村庄出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为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刘湖村也就此被广誉为“学霸村”。 7月初,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了刘湖村。走进村口,颇引人关注的是在右侧立着的许多宣传栏,除了一些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有关于家风家训的弘扬。 “你看看,在这么简朴的一个地方,出了这么多个博士。”在刘湖村的“博士巷”前,游客邓先生对着自己8岁的女儿说道。当天,邓先生驱车从七八十公里外的临沂市到这里参观。 据资料显示,刘湖刘氏族谱载:“祖居沛县,明正德间迁郯,落业白溪畔”。刘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启全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在刘湖村中,约八成村民姓刘。 在刘湖村,“三兄妹两博一硕”的刘宝民家最为典型。 刘宝民的大儿子,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某研究院工作;次女则是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读了博士;最小的儿子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读了双硕士后,现任某学院教师。而其大儿子、小儿子的婚配妻子均为博士,又实现了“强强联合”。 刘宝民家在博士巷的巷尾。最近,他觉得自己的生活热闹起来了。像邓先生这样的外地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一二百人,“他们有的好奇,有的表示不相信”。 今年74岁的刘宝民是一名退休教师,2008年从当地一所小学退休后,他的生活未曾如此轰动过。“其实这条街平时没有多少人过来。”现在,他几乎每天都在分享着孩子们求学的经历。 “在农村,读书就是孩子们的出路。”刘宝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语气中带着一份坚定。而他的妻子刘女士,一个因家贫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农村妇女,也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推荐他人积极求学、读个博士。她觉得,自己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 即便如此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但两夫妻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985、211”。学历对他们而言更多等同于一条出路,一份稳定的工作。 “苦”,是刘宝民对三个孩子求学路程的总体概述。他家门口挂着的家风家训牌子上,写的是“父供子 兄顾弟 崇文尚学 志存高远 奋发进取 永不自满”。 …

被美国拒签的中国学生:我们是“10043号令”受害者

被美国拒签的中国学生:我们是“10043”受害者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周呈宣  7/15/2021   2019年11月11日,美国时任驻华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题为《美国欢迎中国学生》的署名文章。美国政府近年来也多次表示过“美国欢迎中国学生”。但事实并非如此。近期美方接二连三地拒签了超过500名中国赴美理工科留学生,再次让人们对美方实际作为与表态之间的反差产生强烈质疑。   美方拒签这批中国留学生,依据的是所谓“10043号总统令”。“10043号令”是2020年5月29日由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的一项总统令。依据该总统令,美方“暂停和限制”与中国军方有关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进入美国学习或开展研究。此前美方一直声称,中国赴美留学生“受到引诱或强迫,从事胁迫、欺骗或非法活动,并利用相关研究来增强中国的军事力量”。在美方给出的一份名单中,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防七校”和一些中国理工科院校。   时间过去一年多,美国政府换了,“10043号令”依然被用作侵害中国留学生合法权益的工具和借口。在美国东北大学读博的中国留学生丹尼斯·胡接受《宾夕法尼亚大学校报》采访时说:“讽刺而荒谬的是,被拒签的中国学生中,很多人所学专业与军事应用相距甚远,比如金融、商业和艺术。”   已拿到美国高校博士生5年全额奖学金的李宁,也在最近被美国政府拒签之列。他无奈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我学习和研究的专业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也很需要国际交流与合作。但是,签证官仅凭7年前我就读的本科学校,就给了我拒签。我在美国的学校和老师都为我开具了支持信,非常期待我能尽快去推进相关研究项目,但美方仅凭一纸毫无道理可言的禁令,就让我只能无限期延迟我的学术研究进程。如果今年不能入学,不能按期完成导师的课题项目,我也许只能放弃入学的机会了。”   更多受“10043号令”影响的中国留学生表示,在该总统令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因法令本身边界的难以界定而造成“一刀切”的后果。换言之,等于是美国签证官具有了无条件拒签的理由。   近期被美国领事馆拒签的李研敏就遇到了类似情况。“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非敏感’的商科专业,而此前已在美国开始了研究生课程学习。由于中途回国,目前签证到期。在近期送签的过程中,我先是遭遇了10天的行政审核,之后便被通知拒签,拒签理由正是‘10043号令’。”无法重返美国继续学业的李研敏表示,这彻底打乱了她的学业规划,她现在对未来该如何继续学业感到迷茫。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多次被拒签的王熙然,她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说:“我本科就读于国内一所普通的‘985’院校,去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国内美国大使馆暂停了相关业务,我就去了柬埔寨申请美签。但是,因为我的简历中提及了曾参加过美国名单上学校的交流项目,因此被拒签了。第二次面签时,签证官更是什么材料都没看,只是问了一下那段交流经历,就给了我‘白单子’。”王熙然说:“美国标榜的开放包容和学术自由,显得十分可笑。”   拜登政府上台后,对于“10043号令”存在的不公平性始终假装看不见。这也引起了美国舆论和各大高校的诸多质疑。美国乔治城大学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由于存在诸多关键的术语和概念没有被定义,这项禁令的范围是不明确的”。除了曾就读某些学校,中国学生也可能因为过去某一段工作经历,或者参加过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等原因被拒签。这份报告说,“10043号令”可能会阻止超过五分之一的中国新生进入美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研究生项目学习。“我们估计有3000到5000名学生被拒签,相当于美国STEM研究生项目每年大约1.9万中国学生的16%到27%。”显然,美国高校的这一数据,直接否定了美国政府一直宣称的“只影响极少部分学生”的说法。   康奈尔大学副教务长温迪·沃尔福德,曾以学校名义致信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对美国相关政策解读的担忧,认为领事官员很可能随意、不明确和过度解读政策。她在信函中说,在继续执行“10043号令”时,“政策解读的不均衡性和不可预测性,都很可能给国际学生及他们就读的美国大学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她希望美国国务院能够就“10043号令”给出明确的执行准则,以防止优秀、合格的留学生赴美就读受到阻碍。   《宾夕法尼亚大学学报》此前曾有报道,宾大校长艾米·古特曼在回复给中国留学生的邮件中,也对“10043号令”表达了不满。他说:“2020年5月29日第一次听到这一公告时,我感到沮丧,因为它对我们的中国学生和学者产生了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了我们作为一所全球研究型大学的使命。”   曾多次被拒签的中国留学生周磊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个禁令是荒谬的,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和不合理。我们只是通过正规途径获得美国大学录取、进行正常学习的大学生,美国政府却一再给我们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我想,教育、学术本就不应该跟政治挂钩。”   已经拿到美国一所大学物理学博士生录取通知的张哲昊,讲述了自己被拒签的经历:“作为一个清白的学生,我却受到了来自‘10043号令’的不公平对待,仅仅因为我在美国禁令名单上的一所学校读过书。我认为这不可接受。这个存在严重歧视的政策阻断了许多普通学生进行正当学术交流的道路,严重危害了学术自由,更伤害了无数像我一样为了学术梦想不断进取的无辜学生的学业。”   对于美国近期拒签至少500名中国学生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表示,美国本届政府口口声声重视对国际学生的开放性,却继续将一个充满偏见和歧视的总统令奉为圭臬,这与美方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理念和欢迎中国学生的表态完全不符,是继续在开历史倒车。汪文斌强调,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根基,学术教育与科技交流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敦促美方正视并重新审议这一问题,停止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端限制打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大批受到“10043号令”影响的赴美学子,决定不再容忍美方对他们的不公待遇,近期自发建立网站(https://www.10043.org/?lang=zh),发起了名为“ANB学术无国界”的行动,并准备对美国政府提起集体诉讼。行动匿名发起人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说,目前已有超过1100名学生参与并支持对美诉讼,坚决捍卫自身权益。他们仍在收集中国留学生受歧视、权益受损的案例,为诉讼作准备。这位匿名发起人说,“已与美国著名人权律师艾拉·库兹班进行了两次对话,拟聘请他作为代理律师。”   对于此前流传的一些不准确消息,上述匿名发起人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进行了独家辟谣:“需要澄清的是,我们目前并没有进入任何筹集资金环节。此前《南华早报》等媒体报道的‘已筹集到30万美金’的消息是不属实的。”关于诉讼资金问题,该匿名发起人表示,预计将需要高达75万美元资金来赢得诉讼,这对于作为学生的他们可能是困难的,诉讼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10043号令”受害者维护自身权益、追求学术自由的信念毫不动摇。因为“欺辱和打压仍在持续之中”。   (文中受访者李宁、李研敏、王熙然、周磊、张哲昊均为化名——记者注) 原文链接>> 中国八所理工院校学生因签证被拒拟诉美政府 7/11/2021 一群来自中国顶尖理工院校的留学生因赴美签证被拒而无法在美国顶尖高校获取高等科学学位,近日准备对美国政府发起集体诉讼。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准备发起这场集体诉讼的中国留学生均来自被指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八所顶尖理工科院校,其中包括中国的“国防七子”——即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榜 对外经贸大学最高 超越清华北大

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榜 对外经贸大学最高 超越清华北大 6/22/2021 (上海22日讯)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显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到了11032元(人民币,下同,约7080令吉),超过了清华和北大。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前10名高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均为211高校,985高校也有7所。 其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到了11032元,也是唯一一所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11000元的高校。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平均薪酬分别为10992元、10602元和10690元。 和去年相比,中央财经大学从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均今年新入榜前十。其中,中山大学上升幅度最大,从去年的17位跃升至今年的第八位,毕业生平均薪酬也上涨了125元。 单从平均薪酬来看,毕业生月薪能超过10000元的高校有24所。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东南大学虽然薪酬指数排名在30名之后,但毕业生平均薪酬仍然过万。另外,平均薪酬在9000-10000元的高校有31所,8000-9000元的高校有24所,7000-8000元的高校有21所。 需要注意的是,位于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比如,在毕业生月薪超过一万元的24所高校中,只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没有在北上广超一线城市,但是也在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的新一线城市。 (联合早报) 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公布:对外经贸超过清华北大 位列第一 6/22/2021   原标题: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酬是多少?清华北大均过万,对外经贸全国最高   每到毕业季,各大高校毕业生们的就业去向和到手工资都备受关注。6月18日,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显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三甲,毕业生平均薪酬分别为10992元、10602元和10690元。   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来源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满一年的基础数据,按照工资水平、就业率、人才成长率、薪酬增长率等四个要素,以相应权重,通过统计学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大学毕业生在平均薪酬这一项上虽然高于上海交通大学,但是综合统计后,薪酬指数排名较去年落后一位,被上海交通大学超越。   纵观排行榜,前十名高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均为211高校,985高校也有七所。其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到了11032元,也是唯一一所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11000元的高校。   和去年相比,中央财经大学从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均今年新入榜前十。其中,中山大学上升幅度最大,从去年的17位跃升至今年的第八位,毕业生平均薪酬也上涨了125元。   单从平均薪酬来看,毕业生月薪能超过10000元的高校有24所。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东南大学虽然薪酬指数排名在30名之后,但毕业生平均薪酬仍然过万。另外,平均薪酬在9000-10000元的高校有31所,8000-9000元的高校有24所,7000-8000元的高校有21所。   需要注意的是,位于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比如,在毕业生月薪超过一万元的24所高校中,只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没有在北上广超一线城市,但是也在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的新一线城市。   并且,同为985、211重点高校,武汉大学和湖南大学在前一百的高校中,排名相对落后,分别在84位和92位;毕业生平均薪酬也相对较低,仅为7517元和8096元。位于东三省的985高校吉林大学和东北大学更是不在前百强排行榜上,被众多在一线城市的双非院校超过。   双非院校中,排名最高的是国际关系学院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薪酬指数均为85.2,毕业生平均薪酬分别为10045元和10066元。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平均薪酬也在一万元以上。   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前一百位。图片来源:中国薪酬网 …

报告:近九成中国民众倾向理工科职业

报告:近九成中国民众倾向理工科职业 6/19/2021 3M公司发表报告显示,疫情暴发一年多以来,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程度显著上升,近九成中国民众更倾向于追求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职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3M公司发表科学现状指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与全球69%的数据相比,绝大部分(91%)的中国民众认为,年轻人在疫情后对科学和科学相关议题的参与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预示着将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后疫情时代。年轻人对科学与日俱增的热情表明,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将持续提升。 调查显示,97%的民众认为科学为他们带来了未来的希望,而相应的全球比例为89%;96%的中国民众认为不重视科学将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全球比例是85%。 疫情暴发一年多以来,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程度显著上升,创下了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开展四年以来的新高。如今,中国有97%的人信任科学,在受访的17个国家中拥有最高的科学信任度。 对科学的高度信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日常生活重回正轨。大多数中国民众在公共场合会佩戴口罩(86%)、勤洗手(81%),并尽可能避免参加大规模集会(75%)。若有人质疑科学,大部分中国民众(中国85%对全球75%)都会捍卫科学,而在中国Z世代的成年人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 3M大中华区研发运营总经理熊海锟说:“2021年度的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报告表明,中国民众对科学的兴趣度比大多数的国家都高,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人们认为科学对社会的未来大有裨益,也因此愈发重视STEM教育等领域。” 调查报告显示,人们对STEM教育怀有浓厚兴趣,几乎所有中国民众都认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人投身到STEM相关职业中去(中国96%对全球90%)。由于疫情的影响,近九成(88%)的中国民众更倾向于追求STEM职业。与此同时,全球只有60%的民众表达了这一想法。 另外,为倡导STEM平等,96%的中国民众认为促进STEM领域的多元和包容非常重要。事实上,无论男女,都一致同意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解决女性面临的STEM不平等问题。为此,人们相信必须营造公正平等的环境。在中国,81%的民众承认少数弱势群体经常无法获得平等的STEM教育机会(全球73%)。 中国民众认为,解决STEM不平等问题离不开来自企业的助力。97%的中国民众(全球89%)认为,企业在推动STEM多元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那些认为企业应当为STEM教育提供支持的民众中,他们希望企业优先考虑的举措包括为孩子和老师创造更多STEM教育资源(45%)、投资于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热情的项目(43%)以及帮助确保弱势的学生有平等的机会接受 STEM 教育(40%)。 原文链接>> 擅长数学 挑选什么专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4/28/2021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今天来分享一下对于数学好的同学,挑选什么专业可以最大发挥自己的专长。 数学类专业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数学是忽略了物质的具体运动形态和属性,纯粹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具有超越具体科学和普遍适用的特征,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包括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很多高校的数学学院除了有数学系、信息科学系外,还设有统计、精算、金融数学等科系。 人工智能类专业 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就是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理论模型,让人工智能拥有越来越强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而数学也正是建立人工智能模型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如果考生将来想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又喜欢理论研究,除计算机科学外,数学专业也同样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建筑学专业 每一幢建筑的背后,都有一群建筑设计师在为它挠心挠肺地算各种数据。除了想象力,建筑设计师还必须了解建筑材料、力学、结构问题等一系列的建筑知识。他们也需要学代数、微积分、线性规划、统计学、三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