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因他天翻地覆 这位“巨婴”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世界格局因他天翻地覆 这位“巨婴”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文章来源: 麟阁政经

9/25/2021

1871年德意志获得新生后,便借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欧洲大陆均势,还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间灾难,整个世界政治格局被弄得破烂不堪,把老牌帝国英法拉下马,美国借势崛起,苏联浴火重生,全球独立民主风暴刮起,世界中心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一战前新生德国是怎样把英法俄逼成为自己对手的呢?俾斯麦的一手好牌又是如何被威廉二世打烂的呢?究竟是谁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又坑害了世界?这些问题,看完本文就清楚了。

▌俾斯麦的博弈策略

俾斯麦是近代德国乃至欧洲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对于德国俾斯麦有建筑师和领航员之称。可见他对德国的贡献之大。

然而,一般都认为俾斯麦最伟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七零八落的德意志,往往忽视了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就是以他高超外交智慧为新生德国的崛起创造了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而且没有让欧洲老牌帝国对新生崛起的德国产生疑虑。



那么,在矛盾错综复杂的欧洲俾斯麦是怎样做到的呢?

德国一建立,俾斯麦为孤立打击法国,建起了三皇同盟,为此与俄国和奥匈帝国化敌为友,西班牙最起码不主动与德国为敌,而孤悬海外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在俾斯麦竭力鼓励下和自身外交需要,与意、奥订立《地中海同盟》,而使英国与德国友好。

对死敌法国,虽然德国千方百计孤立它,但为不留死结,在法国获取殖民地上德国表示支持,也使法国心里舒坦一些。

德意志帝国宣告诞生

这就是俾斯麦高超的外交艺术,不仅使新生的德国得以崛起,而且没有遭到欧洲大国的嫉妒。他保证了德国稳稳当当发展几十年,使德国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成为了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看似和平安稳环境的背后,也存在着惊涛骇浪,明争暗斗始终伴随其中。只不过是俾斯麦在自己亲手打造的三皇同盟框架下,操作得游刃有余罢了。



当时,寒冷帮助俄国打败了拿破仑,而名声大噪。但事实上俄国已经外强中干,地理上远离欧洲中心加上政治制度腐朽落后,国内矛盾此起彼伏,工业化也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尽管国家实力不济,但是在对外上还一直挺豪横、挺强势。

当时俄国的地缘环境并不好。在东边的东亚与新兴的日本有矛盾;在西边的中东伊朗甚至中亚与英有冲突;在南边因黑海和地中海,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不断;在西南方向,俄国奉行“大斯拉夫主义”,插手巴尔干,跟奥匈帝国明争暗斗。

如此之俄国,岂能安分守己?就算是在俾斯麦的斡旋下能消停一时,但迟早还是要出手的。

俾斯麦领导的德国在普法战争获得大胜

从德国看,它的最大敌人是法国。尽管在普法战争后,抢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重要工业区,并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孤立了法国,但是德国仍顾虑俄法结成同盟。

因为俄国不想在自己的西边有一个强大的德国。它的这个心思,在1875年的德法危机时暴露无遗。因为德国对法国想来个先下手为强,结果因俄国坚决反对而被迫停止。这也让德国看明白了,在法国问题上俄国的底线。



而站在英国的立场上,英国主要对手不是德、法,而是俄国。因为在中东、伊朗、黑海、地中海所有利益上英俄都有冲突。所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中,英国联手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起,搞了一个“反俄大合唱”,使俄国不得不放弃“俄土战争”大部分利益,东进占领黑海海峡的目标也落了空。

总之,弄明白了俄国、英国和自己,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和艺术才有了用武之地。这就是俾斯麦为新生德国布下的外交牌局。

退休后的俾斯麦在私人庄园骑马

▌巨婴威廉二世

到了1888年,好大喜功而自卑的威廉二世成功上位。他是一个被公认没有正确成熟心态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了一国之主。从此新生德国的梦魇开始了。

威廉二世先是在1890年把德国的建筑师、领航者75岁的俾斯麦赶回了家。其实这也预示着德国从此开始,俾斯麦的牌局已经走到头了,往后的牌怎么打要由威廉二世来决定。此举当然也引起了欧洲国家警觉。



此时最不安的是俄国。因为当时俄国和德国先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快要到期了。而在东亚俄国和日本剑拔弩张,因此极想延长《再保险条约》六年,以解除后顾之忧。

从左至右,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英皇乔治五世,德皇威廉二世

但是威廉二世听了亲信的意见,认为俄法政体、意识形态迥异没有结盟的可能。这样,牵制法国就用不着俄国了。基于此,德国对俄国的示好并没放在心上,而去接近英国,想与英国结盟。

即便如此,俄国仍未死心,最后建议恢复曾经的“三皇同盟”,并以让一个日耳曼王子任保加利亚国王为条件,示好德国和奥匈,进而换取政治妥协。

然而,此时的威廉二世不但不顾俄国的示好,还居然在跟俄国没有彻底断绝关系的情况下,就告诉铁杆盟友奥匈帝国,德国已与俄国没有关系了,以后咱们要加强合作。这严重背离了俾斯麦当年跟奥匈帝国、俄国缔结“三皇同盟”的初衷。



当初俾斯麦设计的“三皇同盟”是有他盘算的。他清楚地明白,奥匈是德国用来牵制、压制俄国的,不是德国生死伙伴,而是德国外交上的筹码。德国不顾德俄关系,而去交好奥匈帝国,就意味着奥匈帝国将决定德国的命运。而奥匈和俄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样失去了与俄国关系的德国必将成为俄国的敌人,从而被奥匈帝国牵着走。

这些复杂的关联,俾斯麦早已看得清清楚楚,而后来发生事情基本跟俾斯麦预测别无二致。

而重建“三皇同盟”,由于奥匈帝国的坚决反对而失败。德国从此失去了俄国,俄国继法国之后在欧洲也成为光杆一人。

这样一来,在欧洲英、德关系还行,奥匈与德国是铁哥们,奥斯曼土耳其和英德关系还算可以。这样都是光杆一人的俄法就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重启了外交关系。

至此,协约国的雏形已现,只差英国了。德国与英国本来关系密切,那么后来为何势不两立了呢?其实这也是威廉二世的对外政策造成的。

图中七块淡紫色区域为一战后德国割让出去的领土,其中最大一块使得德国直接被分成两半,东普鲁士省成了一块飞地。



▌不作不死,害人害己

俾斯麦当政时,德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大陆政策”,即立足欧洲,孤立法国,不在世界谋求扩张,说到底就是不与老牌帝国争夺殖民地,从而保持了对外关系稳定。

在俾斯麦看来,殖民地的弊端颇多,而国力才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他也对参与殖民地争夺会激化与欧洲列强矛盾心存顾虑。所以,主张专注国内经济发展,才使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使德国综合实力称雄欧洲。

威廉二世把俾斯麦赶回家,就是嫌他碍手碍脚,影响他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阻碍他“世界政策”的推行。所以,威廉二世主导的德国,不仅叫嚣要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而且气势咄咄逼人。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中“找寻世界市场”、“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建设强大的海军”等关键词,件件直戳当时世界霸主英国的心窝,件件都颠覆英国赖以称霸的基点基石。而这正是当年俾斯麦竭力避免的,但在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下冲突在所难免。

面对这样强势的德国,曾经的英俄矛盾也就可以放一放了。因为这个新生而又迅猛崛起的德国实力确实不一般,让这个世界霸主英国的内心着实产生恐慌和担忧。



19世纪末的德国工业发展超过了英国,国际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仅低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两国在全世界形成了直接竞争的局面。殖民地从一块没有到一战爆发前,德国硬是在被瓜分完的世界,抢占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且还声称按国家实力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

德国扬言要打造一个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赤道殖民帝国,而这正与英国当时要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殖民帝国相冲相碰。德国甚至还在背后搞英国。大家都知道的布尔战争,为什么英国人大动干戈而还打的那么艰难,就是因为德国在后面支持。

布尔战争初期形势图

当时的德国在德兰士瓦共和国投资近五亿马克,还计划修建铁路,若此计划成功,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就被德国掌控,那么那里盛产的黄金、钻石就是德国的了,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

布尔战争是以英国付出巨大代价而惨胜,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国借此打劫了英国,把英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萨摩亚群岛抢夺过来,从此两国的梁子结下了。

之后,这样的争夺还在中国胶州湾、奥斯曼土耳其陆续上演,威廉二世还突发奇想要修建一条从君士坦丁堡直达波斯湾巴士拉的铁路,这简直就是要英国的命!一旦铁路建成,英国在中东、在波斯湾几乎无立足之地!所以英国恨坏了德国。



然而,最让英国闹心的是,德国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又在建设强大的海军。大家知道,海洋霸权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而德国为海军建设不遗余力,十年不到,德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惶恐的英国只有迎战,全力以赴进行海军装备建设。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开始了,德国下水一艘,英国就下水两艘,这样下去让两国都吃不消,之后两国进行了无数次谈判,但是都无果而终。

英国终于明白了,有勃勃野心的德国,不光要世界市场、殖民地,还要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德国的敌人不是俄国和法国,而是英国!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别无选择,只有加入俄法协约,于是,协约国铁三角就建立起来了。

英法俄这三个国家本来就矛盾重重,也曾被俾斯麦利用而玩弄于他的股掌之中,为新生德国的崛起提供了安稳的外部环境。

然而,伟大的俾斯麦布下的牌局,被这个愣头青德皇威廉二世打得稀烂,最终把他们都逼成自己的对手、死敌。同时也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坑害了世界,但却直接促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事后看,一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非常深远:它激起了德国民粹的高潮,在德国战败后引起了民族主义狂热,如此,纳粹才能掌控德国,结果才有了造就今天世界格局的二战;在可预期的未来,我们仍将活在这一格局的延长线上。

付出代价的不仅是德国,而是整个世界。

历史有着神奇的连续性,前面一步会对后面一步产生巨大影响,而一个双重性格的德国恰好站在了关键位置上。

有人说过,德意志不是用思想拷问世界,就是用战争拷打世界。它时而理性,时而疯狂;时而雄起,时而衰落。矛盾的性格支配着它的历史,因而总是在改革和军国主义两个极端之间转换,每一次都会产生世界性的后果。

吊诡的是,后来的俄罗斯、日本也都如此,重走了德国老路,似乎这种矛盾是后发国家的普遍模式。这足以令今天的我们再三警惕。

德国可以说是第一个追赶英法先进国家的后发国家,不了解现代德国的来龙去脉,就不了解今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更不可能理解后发国家为了融入文明主流,中间要经过多少波折。

Source



网友分享: 很荣幸,能够见证帝国的兴衰!

By Historical Dynamics

8/21/2021

广义上的帝国是指幅员辽阔、强盛的国家,或者团体组织。毫无疑问,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可以称为帝国,美帝。

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先后曾有五大强国在此翻船:大唐帝国,蒙古帝国,大英帝国,苏联,美国。更为重要的是,之前的事实已经证明,帝国退出阿富汗以后,就会逐渐衰落,美国能逃过这个规律吗?

唐朝势力退出阿富汗以后,很快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以后唐朝一蹶不振,100多年后灭亡。虽然期间有“小太宗”李忱励精图治,也无力回天。 英国于1921年被迫撤出阿富汗,20多年后大英帝国解体,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苏联1989年撤离阿富汗,1991来了解体。美国2021年撤离阿富汗,同样是没得选的事情,不得不离开中亚的心脏“阿富汗”。美国之后也会衰弱吗?那需要明白为何会有这个规律。



帝国退出阿富汗以后,就会逐渐衰落,其实并不是因为阿富汗消耗了帝国。也就是说阿富汗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一个表现形式、外在指标。因为阿富汗一毛不拔,寸草不生,只有一点矿产资源,全国主要是高原和沙漠。帝国的实力没有达到顶峰的时候,不会扩张到阿富汗。

也就是说,帝国的势力进入阿富汗的时候,表示帝国已经到了巅峰,之后自然会走下坡路。大唐帝国,蒙古帝国和大英帝国进入阿富汗的时候,差不多正是他们最高峰的时候。

美国也是,1991年苏联解体,2000年左右,美国的相对实力达到了最巅峰。而美军进入阿富汗的时间,恰好是2001年。既然当时已经是最高峰,那之后自然是维持最高峰或者走下坡路。



总结

规律:帝国撤离阿富汗以后,都会慢慢衰弱。

原因:帝国的实力没有达到顶峰的时候,不会扩张到阿富汗。既然已经达到了顶点,那之后自然是相对更低的点。

Source



唐朝故土- 阿富汗

By 赵大夫

8/21/202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唐朝的疆域广大,但因为境內俯首称臣的异族众多,时常变动,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为7世纪,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东临哥匆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下面这个视频介绍了唐朝疆域动态演变的过程,请注意视频左上角的年份标识,其中西域一带的变化尤其明显。

赵大夫话室:唐朝疆域的动态演变过程
Aug 18, 2021


阿富汗作为一个位于亚洲中心位置的国家,东接中国、东亚,北边是当年苏联的直接统治区域,往南则与印度洋南亚地区相连,往西则直通中东石油大国。历史上的帝国,不论是为了掌控世界格局,还是近代为了石油资源,阿富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使得它屡遭帝国入侵,历史上的波斯、突厥、等都曾统治过这里,而同样有大量帝国曾在这里折戟沉沙。近代,英国前后三次征讨阿富汗,最终不得不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日不落帝国苟延残喘,20余年即寿终正寝。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两年后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旗就悄然落地。目前这场惨烈的阿富汗战争,美国人花了20年的时间、2000多条的生命、20000多名的伤员、1万亿多的美元,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而阿富汗“帝国的坟墓”这一称号名不虚传。

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是非之地曾经是中国唐朝时的领土,而且时间长达92年(659-751年)之久,几乎与元代的时间相同。

1. 阿富汗地区对于唐朝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阿富汗对于大唐来说极为重要,它的北边乃是突厥等游牧民族,南边则是印度半岛诸国,西边则是通往波斯大食的道路,因此阿富汗可以说是唐朝丝绸之路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节点。

因此,659年,唐朝攻灭西突厥之后,随着吐火罗的突厥王朝向唐称臣,阿富汗随之纳入唐朝版图。



2. 唐朝对阿富汗地区的有效统治

唐朝在攻灭西突厥之后,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在阿富汗一带建立7个管理机构,史称为“都督府”。

这些都督府有:阿富汗北部的“月支都督府”、阿富汗南部的“条支都督府”、阿富汗西北部的“奇沙州都督府”、阿富汗巴米扬地区的“写凤都督府”、阿富汗东北部至塔吉克境内瓦赫什河之地的“高附都督府”、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东的“修鲜都督府”。以上是以阿富汗土地为主的6个都督府。

此外,还有1个比较特殊的都督府叫“波斯都督府”。这个都督府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至咸亨五年(674年)封流亡来唐的波斯末皇之子卑路斯为波斯皇帝,设置的波斯都督府于波斯东部与阿富汗境内。波斯都督府以古称“波斯”的伊朗土地为主,因为当年阿拉伯人已经占据大部分波斯。所以,波斯都督府实际的统辖区域为波斯东部至阿富汗境内部分地区。

3. 唐朝势力退出阿富汗地区

天宝十年(751年)四月,为了遏制大食的东进,以攻为守,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于同年七月抵达并围攻恒罗斯城,早已准备进攻安西四镇的阿拉伯人立即组织十余万军队赶往战场。



高仙芝率领的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恒罗斯河两岸相持五日,结果葛逻禄部众突然反叛,与阿拉伯军夹击唐军,导致高仙芝失败,只剩下数千人返回。此后,随着唐朝内部爆发安史之乱,唐朝再也无力控制此地,葱岭以西之西域诸国尽皆归于阿拉伯,使得此后中亚地区逐渐伊斯兰化。因此恒罗斯城之役,在西亚及中国历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此役是另外一个结局,中国及西亚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军事实力是保证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古代如此,现代亦是如此。随着唐朝势力的退出,阿富汗曾经被唐朝统治的痕迹也被抹去,一切历史过往只能见于史册。

但无论如何,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唐朝能够有效地统治这一区域长达92年之久,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

Source



在1988年之前,阿富汗都经历过什么?聊聊阿富汗历史(上)
Aug 20, 2021

塔利班和他们的对手——北方联盟:聊聊阿富汗历史(下)
Aug 23, 2021


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英美苏都拿它没办法

作者: 潘前芝

2/11/2018

为什么谁也制不服阿富汗?阿富汗的在近现代历史上,先后遭受过英国、苏联和美国军队的入侵。阿富汗战场成为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鉴于阿国境内仍驻有相当数量的美军,这两个数字仍在增长。阿富汗因此被称为“帝国的坟场”,颇为形象。难道阿富汗有什么独门绝招专克帝国?

为什么谁也制不服阿富汗?

阿富汗的在近现代历史上,先后遭受过英国、苏联和美国军队的入侵。令人费解的是,这三个帝国都在阿富汗碰得灰头土脸,至少很难说获得了胜利。

日不落的英帝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先后三次入侵,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和数亿英镑军费,最后主动选择与阿当局签订和约。

号称“战斗民族”的苏联,二战一直打到柏林,1979年12月悍然入侵阿富汗。结果十年战争伤亡近5万人,耗资200多亿美元。阿富汗战场成为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1988年,苏联被迫撤军,不久后国家解体。

美国,冷战结束后的全球霸主,军事实力冠绝全球。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由,出兵阿富汗,至今伤亡近3万人,耗资至少7千亿美元。鉴于阿国境内仍驻有相当数量的美军,这两个数字仍在增长。

阿富汗因此被称为“帝国的坟场”,颇为形象。问题是,三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为什么都在阿富汗玩不转?难道阿富汗有什么独门绝招专克帝国?



特殊的地理环境

阿富汗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兴都库什、苏莱曼、帕罗帕米苏斯等海拔数千米的山脉占去其领土的五分之四。

阿富汗北部为山麓平原与阿姆河沿岸平原,这里灌溉条件好,为阿富汗的粮仓,哺育着阿全国25%左右的人口。

南部地区为高原和沙漠。中部地区是高耸的山地和深狭的河谷。这样的地形地貌,不利于大兵团行动,有利于分散游击战,重型机械化武器难以发挥优势,反倒是便携式轻武器高效实用。

因此,无论是英国、苏联还是美国军队,都有一种有劲使不上之感,只能占领少数中心城市,守住几个交通要道,而无法在阿富汗全境运用兵力。塔利班在应对美军空袭时,往往先将武器、粮食及通讯器材等转移到地下工事和山洞中,等美军发动地面进攻时再取出。

由于阿富汗境内高原特点,使美苏的空中优势大打折扣。尽管游击队员的防空武器射程有限,但他们只要爬上高山,就能克服这一不足。两个帝国的大部分作战飞机都在他们的射程之中。

阿富汗人彪悍善战

从有文字记载始,阿富汗地区就一直处于异族统治之下,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萨曼王朝、成吉思汗后裔和帖木尔后裔、莫卧儿王国、萨菲王国等多个历史上有名的王朝都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贯穿其中的,则是阿富汗人的反抗斗争。数千年来不断的战火,塑造了这个民族尚武、好斗的个性。绝大部分阿富汗人从青少年起就开始从军。在这样的地区作战,你几乎无法分辨出谁是平民、谁是战士,稍有疏忽,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因此,对外国占领军来说,困难的不是作战,而是要时刻紧绷神经。这种长期紧张造成的压力、恐怖和不安往往比作战本身更让人崩溃。



以部落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部落是阿富汗社会的基石。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个小共和国,自己自足,几乎拥有其民众所需要的一切。

阿富汗的部落大多分布于彼此隔绝的山谷、峡谷、河谷和沙漠绿洲中,他们自成体系,近乎独立,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部落酋长在本部落内拥有至高权力。部落与部落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相对来说,阿富汗政府一向软弱无能、对地方政府和部落的控制力很有限。

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令征服无比艰难。即使击败了阿富汗政府或是扶植了代理人,却不一定能征服阿富汗部落的人民;征服了这个部落的人民,并不代表也能征服另外一个部落的人民。

历史上征服者惯用的分化政策在这里效果甚微,征服阿富汗所有部落,对任何入侵者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人首次入侵阿富汗时的遭遇。

1841年12月,阿富汗部落的一个领导人已经与英国就撤军、交出武器达成协议。但英国人撤退途中,没有参与谈判的另一部落的游击队利用山峦地形,一路尾随袭击英军,后者苦不堪言。

武器数量多,性能也不差

阿富汗人在长期的反对侵略过程中,积攒了丰富的武器资源。各个部落,不仅是行政和生产单位,还是军事单位。部落内各成员几乎人人拥有武器,担负保卫部落、攻击敌人的任务。

阿政府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由部落民众组成的非正规军。这批人往往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政府军,又是部落武装的一部分。阿富汗政府发给军队的各种武器装备,就这样进入到部落人员手中。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苏联进攻阿富汗时,跟随其前往围剿游击队的大批政府军会突然阵前倒戈,从苏军的帮手,变成苏军的对手,手里拿着的,还是不久前苏联援助的武器。

由于种种原因,阿富汗的抵抗力量总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武器援助,而且这些武器往往还算先进,与入侵者的装备并没有很大差距。

英国侵入阿富汗时,沙俄政府军事支持了当时的杜兰尼王国。苏联入侵时,大量先进装备通过巴基斯坦运入阿国境内,包括中国制造的12.7毫米重机枪,苏联、以色列、美国和法国制造的便携式反坦克掷弹筒以及美国、英国制造的便携式对空导弹系统。



游击战形式

阿富汗特殊的地形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其在抗击外来入侵者时大多只能采用游击战。其作战特点可归纳为:良好的组织性,偷袭的出其不意和速战速决,当地民众加入武装队伍的普遍性,作战中的绝对残酷性。

实际上,面对敌人优势地面和空中火力,游击队很少大规模集结部队。在阿富汗中、北和西部地区,他们化整为零,经常以10-15人的小组为单位,有时隐藏在老百姓中间或高山地区。

他们虽然缺乏先进的通信技术,但依靠基本设备,在公路沿途的村庄安插间谍侦察人员,动用大量当地居民,如牧民甚至儿童,时刻监视敌军的行动路线以及警戒哨的动向。

与敌军意外遭遇时,就尽量想办法脱离接触;实在做不到,就坚决抵抗,等天黑后利用夜色撤退。他们熟悉地形,掌握山区通道和秘密小路,一般能迅速撤离、转移物资。

苏军在围剿阿富汗抵抗武装时,曾不止一次碰到类似情况。游击队员面对苏军或阿富汗政府军,安排两三人为伍的小组掩护大队人马撤退进深山,藏匿武器,然后很快消失在平民百姓中。



阿富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如前文提到的,侵略阿富汗的帝国,总是受到与其争霸的另一国或明或暗的掣肘。

整个19世纪,阿富汗一直处于英国与沙俄争霸的前沿。当时的阿富汗领导人拉赫曼把阿富汗比作“两头狮子之间的山羊”。

英阿第一次战争,其原因就是俄罗斯与伊朗结盟,想打开通向印度的道路。英国人为争取主动,就先占领了阿富汗。

第二次英阿战争前,沙俄先向阿富汗派出军事使团,与阿富汗领导人签订了包括派驻武装的条约草案。英国也想效仿俄国人做法,被阿富汗拒绝,于是再次入侵阿富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成立的阿马努拉政府以“自由独立”的阿富汗政府之名,致函英印总督,要求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订立新条约。遭到英印当局的傲慢拒绝,英国人宣布驻扎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对阿富汗进行武力恫吓。

阿马努拉联合苏俄,得到了新成立苏联政府的承认。随后的抗英武装斗争中,阿富汗军队在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都取得了胜利,最终逼迫英国人签署了和平条约。



19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反对派武装在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协助下,在两国和阿富汗境内建立起体系完整的军事训练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军事训练中心和据点约200余处。训练教官既有阿富汗原政府军军官,也有来自巴基斯坦、伊朗、美国、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军人。

同时,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还有不少诸如“援助阿富汗难民协会”、“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这样的政治团体。这些团体成为西方国家反对苏联的有力宣传武器,使苏联因侵略行为在国际上声名狼藉。

那么多前车之鉴,为何诸多帝国还是前赴后继?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和西亚结合部,自古就是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在当代国际版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阿富汗东北与中国相邻,北部是苏联(苏联解体后,现为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土库曼斯坦三国),西部是伊朗,东南部是巴基斯坦,东北部是克什米尔地区。

与周围国家相比,阿富汗是个不起眼的内陆小国,但其身处亚洲心脏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多舛的命运。

很难说,英国、苏联和美国人对阿富汗的国民性格不了解,对阿富汗境内作战面临的困难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英国发动第二次侵阿战争时,政府内就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能重蹈第一次入侵的覆辙。苏联在入侵的半年前,勃列日涅夫还专门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讨论过出兵阿富汗的利弊,当时的结论是不宜出兵。

为何入侵者还是一再重复相同的错误?根源大概是地缘战略的需要。



第二次英阿战争前,沙俄与土耳其爆发战争。英国人认为,俄军如拿下了君士坦丁堡,将会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上占据优势地位,于是积极扩军备战。

沙俄政府则认为,印度是英国战略防御的薄弱环节,占领印度将会给英国的霸权以致命打击,所以计划入侵印度,与之相邻的阿富汗就成了必争之地。

苏联入侵阿富汗,表面上看,是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实质上,是对失去阿富汗后苏联在地缘战略上所面临的不利形势担忧。如果控制了阿富汗,苏联下一步就可以控制印度和伊朗,使自己的兵力可以前出黑海、印度洋,从而将中亚、南亚和西亚等国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

美国之入侵阿富汗,名义是反恐,但也是其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还一度在与阿富汗相邻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了军事基地,并向上述中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美国的企图显而易见,即围堵俄罗斯,同时也从陆地上对中国构成包围。目前,在失去上述两个斯坦国的军事基地后,美国只能进一步强化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

因此,尽管宣布了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但美军驻阿部队仍超过万人,并且,把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建成美军在中亚地区最大的屯兵基地。

不管阿富汗人愿不愿意,只要大国之间的博弈斗争不停歇,阿富汗的和平就可望而不可及。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