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起诉南加大!29岁留学生拍电影时遇车祸身亡,刚刚结束硕士课程……




中国家长起诉南加大!29岁留学生拍电影时遇车祸身亡,刚刚结束硕士课程……

9/21/2022

今年夏天,一位中国留学生的父亲前往南加州参加儿子的追悼会。

父送子悲痛交加,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进一步了解儿子去世前的遭遇。

就在今年4月,29岁来自查普曼大学电影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王鹏(音译)在拍摄电影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由于王鹏是在参与南加大的电影拍摄项目途中遭遇事故,时隔5个月,王鹏父母对南加大及其两名学生提起诉讼

王鹏父母认为,这是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应该有人为儿子的死负责。

王鹏父亲,图源:洛杉矶时报

在本周一王鹏父母提交给洛杉矶高等法院(Los Angeles County Superior Court)一份诉状中,他们表示:

南加大批准了这个项目,并且知道学生们将使用越野车在沙漠中拍摄

王鹏却在乘坐越野车,穿越帝国沙丘游乐区(Imperial Sand Dunes Recreation Area)时,翻车身亡。

这是一起令人悲痛的意外事故,但或许,原本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他们在美国追梦的儿子原本不必遭此劫难……。



 01

先还原一下案发时的场景。

有媒体报道,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王鹏为了完成导演课程,加入了南加大学生的电影拍摄项目,帮助他们完成一部电影。

他们当时在拍摄的短片名为《结局》,讲述的是沙漠中一个男人的幻觉和死亡。

由于电影情节的设定,他们计划在南加州布劳利以东的格拉米斯沙丘(Glamis Dunes)拍摄。

南加大校园

案发当天是4月15日,也是拍摄的第一天。

当天下午1点左右,包括王鹏在内的工作人员正在穿越沙丘。除了王鹏,车上有三名南加大学生。

根据诉讼书,司机(一名李姓学生)突然失去对车辆的控制,他们的车从一个沙丘上滚了下去

王鹏当时坐在车的后边,戴着头盔,但没有系安全带,在事故发生时整个人被弹射起来,导致颈部受到钝性重创不治身亡

事故地点

王鹏家长认为,“一名有经验的司机,或者一名受过适当训练、熟悉沙丘的司机,是不会犯这种明显错误的。”

王鹏在学校里被叫作Aaron,原本他已经研三硕士课程即将结束,就要被授予学位。原本远在中国的王鹏父母即将得知儿子毕业的好消息。

一场车祸,却天人永隔。

29岁留学生的生命,在这片沙漠按下了永远的暂停键。

根据死亡证明,他的遗体最终被安葬在中国四川成都。死因被列为越野车事故造成的颈部钝性外伤

王鹏父母在诉讼中表示,“在满足南加州大学课程要求的学生电影项目中,安全应该高于一切。南加州大学有责任将制作电影的人完好无损地送回他们的家庭。” 因此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王鹏家人的律师布莱恩·斯特兰奇表示:

“王鹏父母期待证明南加州大学需要改进管理学生拍电影的方式,以充分保护像王鹏这样的年轻人免受伤害或死亡。”

王鹏(音译)

然而校方的态度却令人寒心。

南加州大学的官员此前曾表示,学生们在拍摄短片《结局》时表现得很“无赖”。

学校不知道有任何申请或批准使用越野车,在距离南加州大学校园3小时、230多英里的偏远沙漠地带拍摄的请求或批准

“南加州大学对王先生的悲惨死亡没有责任。我们将在法庭上分享关于我们健全的安全程序和安全记录的事实。”南加州大学周二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



02

自从悲剧发生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是否允许查普曼学院的学生,帮助其他大学的学生拍摄电影。

根据目前多家外媒报道的信息,目前尚不明确王鹏是自愿校外参与南加大的这个拍摄项目,还是出于学分考虑或者其他安排也不明确参与人员有什么安全措施。

有种说法是,当时王鹏正在志愿帮助南加州大学导演课程的“授权学生项目”。

另外,除了王鹏以后,车上的三名学生都系着安全带。但王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只带了一个头盔

如果当时王鹏在遭遇事故时,是系着安全带的,结局会不会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惜已经发生的事情,再没有修正的余地。

据王鹏的室友表示,王鹏是一个谦逊、善良的人,并且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想要帮助中国的独立电影人。

在学校他的人缘也很好,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很喜欢他。

据悉南加州电影学院的中国学生之间关系密切,在为这部电影工作的学生名单中还有几名也是中国学生。

诚然,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但没有人应该在求学路上遭遇这样的不幸事故…

王鹏将被查普曼大学道奇电影与媒体艺术学院追授艺术硕士学位,但这个才年仅29岁的年轻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03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在一份警方报告的副本中,将改起事故责任归咎于司机李某,称他违反了加州车辆法规的一项条款——

该条款禁止驾驶越野车的速度超过“合理或谨慎的速度,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危及他人安全的速度行驶。”

疑似当时车上开车的李某在驾驶越野车时超速。卫生防护中心建议以车辆过失杀人罪起诉25岁的李某。

目前还不知道同为学生的李某是否会受到处罚。但在事情没有完全明确前,单以疑似超速或者安全带来论断,都是不负责任的

这并不是第一起发生在电影拍摄时的悲剧。

去年10月,演员亚历克·鲍德温(Alec Baldwin)在电影《铁锈》(Rust)的拍摄现场,意外开枪打死了一名摄影师。

他开枪时以为枪没有上膛。发现事实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示意图

就像王鹏父母在诉讼中表述的那样,众多大学的电影学院应该加强管理学生拍摄电影时的安全问题,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关于这起诉讼,后续会是什么走向,王鹏父母能否获得相应赔偿,还有待后续追踪报道。

在我们为一个年轻追梦的年轻人惋惜的同时,这起意外事故也在警醒留学生家长们,重视子女在海外的人身安全,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有时,一句提醒,一条安全带,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Source




被德州送到华府的29岁无证移民:现在每周可赚600多元

世界新闻网

9/19/2022

部分即将被送离麻州玛莎葡萄园的无证移民。(美联社)

来自委内瑞拉的29岁无证移民艾列罗斯(Lever Alejos),今年7月被德州政府以免费巴士载到华府释放。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他,在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对面广场露宿一夜之后,落脚游民收容中心。纽约时报报导,两个月之后的现在,艾列罗斯说,由于一无所有,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出头,所幸在华府地区找到许多任务作机会,每周可赚600元至700元之间,可以汇钱回老家。

艾列罗斯表示,现在正存钱准备买下一辆二手车,并且寻找租屋地点,离开游民收容所。他接受访问时说:「这边真的有很多任务作机会,就是要懂得好好把握。」

原本在委内瑞拉家乡巴基西梅托(Barquisimeto)经营维修行的艾列罗斯,把店面以750元顶让他人之后,展开了前往美国的偷渡之旅。横跨葛兰德河(Rio Grande)从德州边境入境后,艾列罗斯向边境巡逻员自首,旋即被押入无证移民收容所。

他说,在收容所期间接到通知,可以选择免费搭乘长途巴士到华府,或者拿取一张价值50元的巴士车票前往圣安东尼奥。他表示,7月底抵达华府,几天之内就找到建筑业的工作,上班第二周已经可以汇钱回老家,给年仅7岁的儿子当生活费。




在德州、佛罗里达州、亚利桑纳州共和党籍州长安排之下,数千名非法入境的无证移民,从今年4月起被安排坐上专车或专机,分别被载到华府、纽约、芝加哥、麻州玛莎葡萄园(Martha’s Vineyard)等民主党执政城市。

纽约时报报导,像艾列罗斯一样被免费载运到民主党执政城市的无证移民,堪称因祸得福,因为这些无证移民绝大多数都找到工作,生活获得温饱,从事行业包括建筑业、餐旅业、零售业以及卡车运输业等,这些领域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创,迄今仍出现严重的缺工问题。

洛杉矶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劳动经济学家提利(Chris Tilly)指出,在绝大多数的美国大型城市,包括共和党州长派车遣送无证移民的目的地,许多雇主都因为找不到劳工而焦头烂额。他说,这些劳工的出现刚好符合当地需求。

在圣安东尼奥从事移民咨询的行政主管鲁姆巴特(Michelle Rumbaut)便说,最近遇到的一群年轻委内瑞拉移民表示,由于纽约工作机会较多,已经抱定决心准备前往。

报导指出,这些无证客偷渡入境美国的一路上,曾目睹年轻女孩遭到性侵,也曾经过其他无证客的尸体旁边,还曾遭到洗劫,但到了圣安东尼奥之后很快就纷纷找到工作,然后开始存钱希望购买单程机票前往纽约。

Source





名校能改变谁的命运?普林斯顿的研究令人意外

谷雨星球

8/22/2022

现阶段教育最为吊诡的现象莫过于:一方面中职分流之下,上大学、冲名校的独木桥越来越窄;一方面每年千万大学生毕业,求职难,起薪低,只叹「上大学没用」。

中国国内高校人数近10年来暴涨了200多万人,今年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

「上大学无用」的言论在这些年越发分化的美国社会中更为流行。

与10年前相比,美国的大学学生减少了400万。自2000年以来,在25至34岁年轻人中拥有学士学位的人口比例方面,美国已经从发达国家的第2位下降到第16位。「除了战时,美国从未出现过像现在这样教育程度下降的时期。」原因也简单。昂贵的学费和毕业后遥遥无期的还贷压力,让学生深陷泥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45岁以下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40%的人不认同“接受教育的收益超过了成本”。

那么,教育经济回报率对谁最有益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有经济学家试图用研究给出答案。同样被名校录取了的学生,上没上名校的收入差异大吗?两位经济学教授的论文。荣获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家的三位教授与其均有过合作,并在此方法上进行了改进。




鸡娃家长的理性

事实上,学位对于起薪肯定是有回报的。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拥有学士学位的工人比只有高中文凭的工人多挣67%。

上名校,找份好工作,至少能稳步达到人生成功的均值线。

2015年时,斯坦福博士、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李宏彬教授写道:

含211大学在内的名校毕业比普通大学的收入回报高28%,而985大学的回报率,是211大学的1倍。所以在中国读好大学是有回报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挤破头要进好大学。

这种情况在收入不平等的国家大多类似。



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中,两位耶鲁经济学家发现在不平等的社会中,当成绩成为筛选人才的主要标准时,密集型育儿,也就是「鸡娃」能大大提高教育的经济回报率。

从这种维度来说,鸡娃家长是异常理性的。

注:如下图收入不平等(收入分布90分位点与10分位点的比率)国家里,教育的年回报率与OECD国家中采取放任型、权威型和专断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的比例。中国的不平等程度为0.481,与美国接近。

如《华盛顿邮报》调查发现,8所美国藤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则在7万五至8万1之间,超出平均薪资2万至2万五美金,10年后这个差距变得更大。

藤校学生的收入毕业生的收入是其他大学毕业生2倍-6倍,哈佛的中等学生比普通大学最顶尖学生赚得都多。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Alan Krueger和美国Andrew Mellon基金会的Stacy Berg Dale教授,在1999年和2011年发表了两篇论文,从经济学角度衡量名校对于人生的助力。

其中的一个发现就是: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比普通杜兰大学的学生多挣30%。




而且越是名校,竞争越是激烈。「内卷」这个词就是最早流行于清北,经由《三联生活周刊》报道而成为全国热词。

为什么已经考上顶尖名校,还要如此之卷呢?

专注于研究不平等的皮凯蒂也许给了我们答案:

根据皮凯蒂的数据,假设从清北毕业,可以确保全国前1%的收入。只要战胜0.9%的人,收入即可翻4倍,再能战胜0.09%的人,收入则可翻24倍,达到2663万。

仿佛只要再努力一点点,远超出想象的财富唾手可得。就这样,许多人会掉入「过度鸡娃」的优绩主义陷阱——以为付出更多努力就能获得更多回报。

Capital Accumulation, Private Property, and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78–2015?,Thomas Piketty, Li Yang, and Gabriel Zucma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9, 109(7): 2469–249

但其实,哪怕仅仅是考上名校,除了努力外,已经是无数幸运加持下的产物。


当“健身”遇上元宇宙,比刘耕宏还要强?Aug 12,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名校生与名校

在《精英的傲慢》里提到,名校生的优势并不一定是名校赋予的,是名校本来就吸引了更多更聪明、更勤奋,家庭条件、资源更好的学生。

那么名校毕业生赚钱更多,或许并非完全是“名校加成”的原因,更多是来自于个人能力、家庭背景等自身原因。

无数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

图片来自书籍《我们的孩子》。

其一,无论国内外,能进名校的孩子要不自己聪明、勤奋,要不家庭教育好,内驱力强、家庭资源足,这四个条件至少占据三个。

其二,名校聚集了更多家庭背景好、父母学历高的孩子。



如每届新生入学时候,哈佛校报都会调查新生家庭年收入,我也找来了现正读大一的新生的回答,佐证了这一点:

超过26%的学生来自年收入25万美金以上的家庭;

12.6%的学生来自年收入50万美金以上的家庭;

16.7%的学生不愿意透露收入;

13.9%的学生来自年收入低于4万美金的家庭;

美国顶尖大学的校友录取政策更是一直被人称作是类比古代以血统延续财富和地位,现代社会里精英则靠的是顶尖教育延续身份的再生产的工具。

哈佛新生调查也显示,超过31%的学生是校友子女,其中校友子女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

国内的话,寒门难出贵子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曾有人给清华学生做过画像:

“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图片源自《我们的孩子》

其三:家庭收入高、父母学历高的孩子,刚毕业时收入水平、整个职业生涯收入,以及事业晋升空间,都要高于劣势背景的孩子。

所以,名校确实聚集了全国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都占优的一小群学生:

个人因素:聪明、勤奋、内驱力强、综合能力强;

家庭因素:收入高、父母学历高、关注度高。

这群学生上不上名校,对未来收入差异影响有多大呢?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21年诺贝尔奖学金有不少学者做了类似的研究。

关于学霸,要不就是天生的,要不就是父母有智慧。


经济学研究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变量极其繁杂,要想找出名校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则需要找一个研究方法,将名校作为唯一变量,才能判断其因果关系。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Alan Krueger和美国Andrew Mellon基金会的Stacy Berg Dale教授想到一个方法:

若学生能被名校录取,则证明其符合了精英大学标准,那么搜集其大学毕业后收入情况的数据,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就能看出是否上名校这个变量的影响。

Alan Krueger教授因抑郁症自杀身亡。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教授曾是其研究伙伴,当晚大家纪念Krueger教授。

于是,他们找到19000名家境中产及以上的两组学生,进行对比:

一组是被名校录取并毕业的学生

一组是被名校录取后,却因财务、家庭等各种原因未能入读名校,选择其他普通大学就读的学生。

研究了的SAT、录取大学和职场收入后,经过冗长的论证过程,教授们在1999年和2011年的两次调查均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一个SAT考试取得1400分,申请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却最终去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学生,和同样1400分,但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20年后其收入在一个梯级上。

也就是说,对于足够学霸到被名校录取的学生来说,无论在哪上学,毕业多年的收入几近无差。



曾是Krueger教授研究搭档、荣获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David Card、Joshua Angrist和Guido Imbens持续对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影响,试图识别出真实社会这个复杂环境下的因果关系。

他们专注于研究影响收入的因素,除了就业市场、生活环境外,他们还对教育与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体过程与不再论述。主要结论与上述几乎一致:

教育会对收入有影响,但是花大价钱进入精英中学和大学,并没有让孩子们在申请大学中更有优势,同时毕业后收入上与选择公立大学的同等水平学生无显著差别。

但也有例外。

Alan Krueger和Stacy Berg Dale发现这个研究结果不适用黑人学生、拉丁裔学生、低收入学生,和父母非大学学历的劣势背景学生。——如果得以进入一所精英大学,其收入会明显高于分数相同,却进入了普通大学的寒门同学。?

具体来说,家庭社会阶层越低,读名校就越能提升收入;家庭社会阶层越高,读名校与读普通学校差别就不是很大。前提是学霸。




换句话说,家庭条件越差,越是名校教育回报的受益者。名校能弥补寒门学生在原生家庭欠缺的资源助力,名校教育会大大改变他们的命运。

图片源自《我们的孩子》

隐性资源

这个研究的几个重点结果,令人深思:

其一,对于寒门贵子来说,考进名校是最稳定的占优选择,要努力拼进名校。虽然前路漫漫,但上得了大学,尤其是一类、二类的大学,就已经比自己的上一代跨了一大步,也比自己生活圈中,止步于高中文凭的同侪获得了更多入场券。

永远要相信,努力不会无用。

藤校的回报率远高于非藤校。

其二、中产及以上家庭的小孩,哪怕没有进入名校,「混」得也不会差。

所以对于中产及以上的父母来说,可能无需过度焦虑,鸡娃不如鸡自己,因为已经为孩子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这种基础不仅是钱,还有许多软性投入如:

人力资本(知识文化、教育能力、社交能力);

社会资本(人脉关系、社会资源、声誉名望);

文化资本(榜样作用、理想抱负、进取行为、格局、价值观);

健康资本(健康习惯、观念、行为)。



其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述研究的仅仅是从毕业生收入来说名校的“用处”,除了收入这类的“显性标准”,名校更为宝贵的是“隐性资源”——

引领世界的前沿研究、泰斗云集的顶级学术讲座,明星教授扎堆的活动论坛,有着共同语言的优秀同学们,还有引以为豪的社会名誉,这些才是不可小觑的财富。

对于中产学生来说,追求名校的价值不再是改变命运,而是努力突破自己,找到兴趣所在,在名校平台上,与优质同侪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件乐事。

对于正在看文章的中产父母们来说,既然上名校不大能改变孩子命运,那么激励孩子追求名校的方式也应该变了——

我们追逐的是在历史悠久、牛人集聚的名校平台上实现梦想的可能性,而非经济回报。

电影《美丽心灵》,改编自传奇数学家、经济学家纳什的生平,电影中让人触动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对于一位有精神疾病的天才的包容和支持。这才是名校传承的价值。

如同Krueger教授在为NYT撰写的关于这一研究的总结中写道:

Recognize that your own motivation, ambition and talents will determine your success more than the college name on your diploma.

A good student can get a good education almost anywhere.

参考文献:

1. Stacy Berg Dale, Alan B. Krueger. ESTIMATING THE PAYOFF TO ATTENDING A MORE SELECTIVE COLLEGE: AN APPLICATION OF SELECTION ON OBSERVABLES AND UNOBSERVABLES. Working Paper 7322. https://www.nber.org/papers/w7322. August 1999

2. Stacy Dale, Alan B. Krueger. ESTIMATING THE RETURN TO COLLEGE SELECTIVITY OVER THE CAREER USING ADMINISTRATIVE EARNINGS DATA. Working Paper 17159. https://www.nber.org/papers/w17159. June 2011

3.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economic-sciences/2021/summary/

4. Capital Accumulation, Private Property, and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78–2015?,?Thomas Piketty, Li Yang, and Gabriel Zucma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9, 109(7): 2469-249 https://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23368/w23368.pdf

5. 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17159/w17159.pdf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