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取缔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和希望数学竞赛




中国教育部取缔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和希望数学竞赛

11/09/2022

中国教育部称,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希望数学等多个竞赛违规,已经被依法依规取缔。

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三(11月9日)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

通报指出,“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对外宣称主办方为“国际双语教育协会英汉专业委员会”“奥林匹克英语大赛组委会”的名称均未经合法注册。

通报称,“希望数学巅峰对决国际精英挑战”、“希望数学巅峰挑战营竞赛活动”、“希望少年俱乐部”及其他名为“希望数学”、“希望杯”的相关赛事为彗星海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企业违规举办。

通报也称,对外宣称是美国新闻传媒教育协会中国分会的“JEA China”未经合法注册。



上述三个竞赛活动违反《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目前均被依法依规取缔。

另外,数学花园探秘、华数之星、五羊杯、走美杯、美国大联盟、卓越360统测、全英赛、世奥赛等均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均属违规竞赛。

中国教育部在通报中提示,凡是未列入“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是违规竞赛,名单内没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竞赛。此外,所有竞赛均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均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也不作为高考加分项目。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8年以来,中国教育部持续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连续四年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取消了学前教育阶段各类竞赛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大幅削减了竞赛数量,基本斩断了竞赛与招生、考试、培训挂钩的利益链,以遏制竞赛横生的乱象。

Source


11月美联储再加息、科技股大崩盘,扎克伯克还要死磕元宇宙? Nov 2,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珠海航展亮点 无人机「国家队」翼龙挂16导弹

中国新闻组

11/08/2022

翼龙3可挂载霹雳10等空对空导弹。(翻摄自央视)

珠海航展8日开幕,中国高端无人机国家队「翼龙」系列亮相,其中翼龙3真机高达16枚导弹载弹量令外界关注;首度展出的反无人机体系,也被军事迷称能拦截市面上所有无人机。无人机与拦截体系同时展出,显示解放军在无人机战斗中能攻能守的空战能力。

反无人机体系亮相中国航展!集成末端防空导弹与高炮 微小型导弹 网捕 激光等对抗手段!20221103 | 军迷天下

文汇报报导,作为高端无人机「国家队」重要谱系之一的「翼龙」系列无人机,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产业的代名词,至今已形成翼龙1、翼龙1E、翼龙2、翼龙2H、翼龙3等家族。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是中国军贸无人机出口的主力机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翼龙」家族多个新型号在本届航展上首次集中亮相,其中,翼龙3真机首度揭开神秘面纱,该机长12.2米,高4.3米,翼展24米,最大航时在40小时以上,最大航程在1万公里以上,是中国全新打造,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平台。

翼龙3有9个插件架,采用双联装挂架时最多可挂16枚导弹或制导炸弹,被誉为无人机「炸弹卡车」。其中,其挂载的PL-10E近程红外格斗弹曾被美国「军事观察杂志」评价为全球最危险的近距空对空导弹之一。



相关军情人士认为,翼龙3此次携带该型导弹亮相,显示该机具备领先的无人机空战能力,这在全球同类型无人机中较为罕见。同样首度参展的翼龙1E机型,将挂9弹进行飞行表演。

另据大公报报导,反无人机体系也在本届航展首次亮相,该体系兼具「目标探测、指挥控制、拦抗防御」三大技术要素,集成了近程末端防空导弹与高炮、微小型导弹、网捕、激光等对抗手段,具备对无人机「探、侦、扰、控、打、评」等体系化作战能力。

反无人机体系的首次亮相,意味着中国成为首个公开展示自己整套反无人机体系的国家。

首次亮相本届航展的光电雷达和DK-1低空探测雷达,堪称是反无人机体系中探测目标的两大「法宝」,可实现周边360度全景红外成像、威胁目标探测和多目标三维定位,堪称「千里眼」。

最具打击力的则是充当「拳头」角色的拦截系统。该系统配备了多种最新型的HQ-17AE近程防空武器系统、HQ-9BE远程防空导弹、FK-3000弹炮结合防空武器、YJ-12E超声速导弹、WJ-700无人机、BP-12B导弹等先进装备。

珠海航展开幕,八一飞行表演队率先登场。(取材自微博)

Source



中3大无人机 都是「炸弹卡车」 珠海航展抢先看

世界新闻网

11/07/2022

第14届中国航展,翼龙3无人机首次亮相。(中新社)

俄乌冲突中,大量的无人机参与战斗,使得无人机在某种程度上变成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受此影响,即将于11月8日开幕的珠海航展,多款中国无人机备受关注,当中自行研制的三款重型无人机全部登场,媒体称这三款无人机都有相当惊人的载弹量,被称为「炸弹卡车」。

“翼龙”家族多款新机集中亮相中国航展 翼龙 3无人机首次亮相 11/06/2022

环球时报旗下的枢密院十号官方帐号称,这三款无人机是「彩虹7」、「 翼龙3」、和「飞鸿97A」,被称为中国无人机的「三巨头」已全部登场。

报导称,三款中的「翼龙3」无人机是全新打造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平台。具有「远航程、重挂载、多用途」的特点,在大吨位同级别、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产品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准。

采用无尾飞翼布局的彩虹7隐形无人机。(取材自枢密院十号)

作为一款气动外形相对成熟的标准察打一体无人机,翼龙3不但具备长航时能力,而且最受关注的就是它的武器携带能力。从翼龙3的机翼和机腹下方的武器挂架看,它一共有多达9个挂点,甚至比很多有人驾驶战机的武器挂点数量都多,可以携带各种精确制导炸弹、空对地导弹、防区外布撒器乃至对于无人机而言相当罕见的空对空导弹,武器携带能力惊人,堪称标准的「炸弹卡车」。




而采用无尾飞翼布局的彩虹7隐形无人机,同样具备高载弹量的特征。根据此前报导,它的起飞重量约10吨,可以携带多达两吨的弹药。展台现场显示,它可以携带能容纳现役多种空地弹药,被定性为「战略级资讯保障和高价值目标打击的航空装备」。

报导称,彩虹系列无人机近来也都出现大幅增加载弹量的趋势,例如通过优化无人机插件点设计,采用4联装挂架,使得过去只能挂载1枚AR-1导弹的挂点可以挂载多枚AR-2导弹,极大提升了无人机的火力持久性。最新推出的AR-4导弹的战斗全重最高可达100公斤,战斗部重40公斤,是美国最新型近程空对地导弹AGM-179的两倍,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0公里,发射高度可达7公里,超过所有可携式防空导弹的射程的两倍。

航展「新面孔」(部分) 数据源:文汇报

此外,被广泛看作是歼20隐形战斗机「忠诚僚机」的「飞鸿97A」,除了采用类似歼20的两侧进气道、修改光电跟踪瞄准系统位置以提升空中机动能力外,它还在机腹采用了罕见的伸缩式托盘弹巢,可以携带多达8枚导弹或巡飞弹,从而极大提升了它的持续作战能力。

报导说,虽然这三款无人机的使命和设计不一样,但它们都普遍采用加大武器挂载能力的设计。中国无人机能推出形形色色的「炸弹卡车」,展示中国航空装备研制和生产能力的快速跃升。

「飞鸿97A」的独特弹仓设计。(取材自枢密院十号)

Source




NASA昨晚测试撞击小行星成功 供日后地球防御做准备

世界新闻网

9/27/2022

太空总署的现场视频显示,航天器撞向小行星以保护地球的「行星防御」系统,成功于美东时间26日晚上7时14分撞上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美联社)

联邦太空总署(NASA)通过航天器撞向小行星以保护地球的「行星防御」系统,成功于美东时间26日晚上7时14分撞击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此次任务的数据将为日后监测到有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情况预先做好准备。

太空总署表示,本次任务目标是一个由较大的迪迪莫斯(Didymos)与迪莫弗斯组成的「双小行星系统」,这两颗小行星质量、引力相差不多,难以判断何者为「行星」及「卫星」,不过因为迪莫弗斯较小,直径仅525呎,NASA将之定义为卫星;航天器所撞击的就是迪莫弗斯,是典型会对地球构成重大威胁的小行星。

代号为Dart的「双小行星改道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任务,是人类史上首次实验能否以人力干预太阳系引力,使预定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偏离轨道的测试,验证日后若有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构成威胁时,撞走小行星救地球是否可行。

根据NASA数据,航天器以时速1万5000哩的速度撞击迪莫弗斯,落地时重力约1210磅,理论上足以在该行星地表上造成一个陨石坑,将其速度改变1%,但不会粉碎;不过此次撞击是否确实改变迪莫弗斯的轨迹、改变幅度多少,还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观察才能确定。

太空总署首席科学家、资深气候顾问凯萨琳.卡尔文(Katherine Calvin)表示,这次任务除了测试可否用航天器撞击小行星并改变其轨迹外,还可更全面地了解太阳系及地球的历史。

卡尔文说:「小行星若撞击地球,必然会改变生态系统并导致物种灭绝;恐龙时代可没有太空计划帮牠们预知小行星撞击,但我们有,因此DART的测试,为我们演示了未来如何避免潜在危险及保护地球免受影响。」

Source


马斯克收购推特聊天记录曝光:世界首富的瞬间上头或意味着百亿美元惨痛代价 Oct 13,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防止陨石撞地球 NASA成功演习「撞歪」小行星

世界新闻网

10/11/2022

太空总署成功的把小行星Dimorphos撞离天然轨道。(欧新社)

太空总署11日宣布,上月26日和离地球1090万公里(约677万哩)外小行星Dimorphos对撞的小太空船,把小行星撞出它的天然轨道,这是人类首度改变天体的运行,有助今后万一有「陨石撞地球」危机时,地球或可躲过一劫。

这个耗资3.3亿元、费时七年的「证明概念」任务,也是人类首次测试是否可能防止彗星撞地球;太空总署在华府发布各地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记录,证实这艘「自杀太空船」达成了首要目的,纯凭动力就改变了小行星的运行方向。

过去两周的天文观测数据显示,这个环绕Didymos运行的「卫星小行星」在碰撞后,离「母行星」稍微近了一些,环绕一圈的时间缩短了32分钟。

NASA署长纳尔森说,从星球防卫或人类文明的立场来看,这都是「分水岭时刻」,「感觉像是电影情节,但这不是好莱坞。」

足球场大小的Dimorphos每11小时55分中绕行比它大五倍的Didymos一圈,测试太空船冲撞器(冰箱大小)以2万2531公里(约1.4万哩)时速,直接和Dimorphos对撞,稍微把它的轨道推近Didymos一些,绕行一周的时间缩为11小时23分钟。




本计划的科学家史戴特勒(Tom Statler)说,对撞后,小行星「稍显摇晃」,但需后续观察,才能确认是否摇晃。

总署行星科学组组长葛雷姿(Lori Glaze)说,测试结果说明「我们有能力转移这般大小的小行星可能造成的危险」,不过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危险。

这次试验当中的两个小行星或测试器本身,都没有对地球构成任何威胁。Dimorphos等级的小行星就算撞上地球,也不会造成全球性的大灾难,但足以毁灭一个大都市。

科学界事先预测,这次对撞可以缩短Dimorphos的轨道路径至少10分钟,但只要可以改变73秒就算成功,结果改变了30多分钟,超出预期。

测试太空船名为「双行星方向重导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 DART),2021年11月由太空探索公司的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后,大部分时间由地面控制台人员导航,最后阶段再交给它自己的自动导航系统控制。

太空总署竹小太空船与小行星Dimorphos对撞,把小行星撞出它的天然轨道。(Getty Images)
太空总署成功的把小行星Dimorphos撞离天然轨道,图为撞击前的小行星照片。(欧新社)

Source




中国火星探测 证实10亿年来火星曾有大量液态水

世界新闻网

9/18/2022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探测行动。(观察者网)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太工程中心表示,着陆火星并进行火星表面探测的祝融号火星车带回丰富的科学成果,证明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央视新闻今天(18日)报导,中国发射探测火星的天问一号,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着陆的火星车「祝融号」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

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获取一手科学数据。

「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区探测到的火星地质特征和岩石。(央视截屏)



央视报导称,通过「祝融号」火星车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结合相机影像和火星车移动车辙等资讯,发现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

「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区发现富含含水矿物的板状硬壳岩石及其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央视截屏)

报导说,有关成果已在《Nature Astronomy》、《Nature Geoscience》、《Science Advances》、《中国科学》等海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中国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发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前往火星进行探测,2021年 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祝融号」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

Source



2025年中国有望打开太空旅行 要价30万美元

9/16/2022

中国航太专家指出,2025年大陆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人民币。(取材自自环球时报)

中国航太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杨毅强近日表示,随着商业模式的完善,2025年,中国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人民币(约28.67万到43万美元)。

杨毅强表示,具体到太空旅行,目前可分三种:第一种是进入空间站,这对游客的身体、心理素质等有严格要求;第二种是以英国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公司的「白色骑士」为代表的通过双机身航空运载飞机将游客带入太空,但该模式舒适感和安全性较差;第三种就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亚轨道旅行,适合大部分人群。

杨毅强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商业航太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航太商业化,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时,该产业在美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他指出,中国商业航太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扶持、资本加持和市场需求牵引下,发展态势风起云涌,2015年是中国航太商业化元年,202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商业航太的注册企业已逾370家。过去7年间,在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等领域均已出现头部企业,已形成国家队与民营派互补的格局,发射次数、发射载荷品质和在轨卫星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他认为,目前,中国的商业航太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并有望在5年内进入3.0时代,期间需要将火箭运力提升至5吨到14吨、建设全球性卫星星座、实现火箭可回收并降低成本。

另有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商业航太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这与中国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人才机制以及国家扶持有关。但从商业航太的经济规模和整体企业估值来看,体量还相对较小,真正靠火箭和卫星盈利的企业较少,目前中国商业航太企业整体仍处于「积累」阶段。

Source


实测马斯克星链计划:如何从一个成功率为0的生意,变成一场太空争霸赛? Aug 31,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中国宣布「探月工程4期」 将建国际月球科研站

9/10/2022

中国官方宣布探月工程第四期已获批,图为2020年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该探测器为三期的最后一项工程。(新华社)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进行完后,目前第四期工程传出已经获得官方批覆,未来将会在月球上面创建国际科研站。

央视新闻10日引述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指出,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官方批覆,目前进展顺利。刘强调,嫦娥六号产品基本上已经生产完毕,探月工程四期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七号正在研制中,后续将对月球南极进行探测,还将创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根据中国航天局计划,对月球南极的探索将由嫦娥六号和七号来完成,而嫦娥八号则将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为建设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对于未来会针对月球背面采样,刘继忠称,「考虑到为了我们对月球能有更好的认知,结合嫦娥四号第一次到月背,因此我们经过前期的工程师、科学家论证,我们也考虑到月球的背面采样返回,那这个样品也是更加的珍贵」。




而背面采样将会面临通信难题,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指出,在月球背面无法实现电波传输,需要借助中继卫星,这意味着资讯传输要「拐个弯」才能到达地球,传输环节增加,可能会导致一定误差。另外,嫦娥五号约48小时的「挖土」、「打包」过程中,月地通信始终畅通,地面可以即时监测探测器情况,这在月球背面难以实现,中继卫星不可能始终位于上方将资讯传回,地面科研人员无法每时每刻掌握嫦娥六号的运行情况,这些都可能给任务带来风险。

据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的国产化率已经逐步上升,嫦娥一号任务的国产化率超80%,但进口器件所占经费也超80%;嫦娥五号任务中,国产化率达95%以上,引进器件所占经费大幅下降,约20%左右。而探月工程的中长程目标,是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任务,目前正在积极研制新一代载人火箭。

此前中国官方9日宣布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发现一种呈柱状晶体的磷酸盐矿物,将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Source




谷歌将裁员20% 通膨经济不稳、厂商减少广告

世界新闻网

9/08/2022

谷歌可能将裁撤20%人力。(路透)

网络巨擘「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首席执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6日晚间在洛杉矶举行的代码大会(Code Conference)上发表谈话时表示,过去几年快速招聘人手后,可能将裁撤20%人力,以便让公司更有效率。

CNBC新闻频道报导,50岁的皮查伊在演说中表示,创下数十年新高的通膨问题导致经济不稳定,加上厂商减少广告支出,希望公司能通过精简人力变得更有效率。

Alphabet Inc.在今年的例行报告中指出,受到通膨高涨影响,2022年底之前,招聘速度都将放慢。

到目前为止,包括优步(Uber)、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a、推特(Twitter)在内等科技巨擘,都已陆续宣布将缩减招聘规模,并且裁撤某些包商职务;国际影音串流平台网飞(Netflix)则裁撤了某些全职员工。




皮查伊在演说中指出,由于过去五年来大幅招兵买马,导致公司生产力因此变慢,如果要提高效率,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合并某些原本相互竞争的产品,例如YouTube Music与Google Play Music。

五年来,谷歌从原本全职员工不到10万人,增加到全职员工超过15万人;根据统计,2017年时,谷歌有8万110名全职员工,到了2018年增加为9万8771名全职员工,2019年进一步上升到11万8899人,到了2020年已达13万5301人,2021年的全职员工人数则为15万6500人。

皮查伊在演说中说,当公司资源变少的时候,必须确保被列为继续努力的优先目标,都是正确的项目;他也表示,现阶段并不打算缩减谷歌的整体人力。

代码大会主持人史威薛尔(Kara Swisher)提问,HBO影集「硅谷群瞎传」(Silicon Valley)描述的「坐领干薪」(rest and vest)现象是否存在,也就是年龄较大的科技产业员工,工作量极少却能坐领高薪;皮查伊回答说,在旗下公司员工中并没有看到如此状况。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