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麻叶子

2023-03-28 作者:陈艳萍 心然的原香


公众号:心然的原香。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添加公众号。

心然的个人微信号:15818820884。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已出版散文集《故乡的女儿》。


“形如玉梳白如雪,传承千年云梦泽。麦芽糯米出琼浆,炒拉揉搓切麻叶。”这首切麻叶子的诗歌,是家乡的唐天中先生写的。

小时候,每到年关附近,爹爹就会抽出一天时间,去应城杨岭姑妈家拿大麦回来生麦芽,准备熬麻糖。熬麻糖,是一项大工程。吃完中饭后开始熬,直到第二天才出糖。爹爹熬麦芽糖,就是为了切麻叶,让我们充分享受那甘甜的味道。

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甜食很稀缺。而本身,在所有的味道中,甜又是让人有幸福感的味道。那时,我们盼过年,也是盼这种甜味。

切好的麻叶,放在炒米坛子里。放学回家,丢下书包,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胳膊伸进坛子里捞。当然,不可能一年四季有的捞,只是年后那么段时间。捞完了,就只能等到年末,才会再有。

麻叶子有两种,炒米麻叶和芝麻麻叶。我们常常吃的,是炒米麻叶。芝麻麻叶,相对高级。当人们问起湖北特产的时候,会说孝感麻糖。芝麻麻叶,和孝感麻糖是同一种食物。

整个江汉平原上的人都熬麻糖,为什么独独是孝感麻糖有名呢?有故事。说是附近各县市的熬糖人,都独具匠心,各有绝活,每年春节相约在孝感城区斗艺,看谁制作的好。久而久之,反而造就了孝感麻糖的美名。



前些时,回了一趟家乡,也是应唐先生的邀请,去他的生产车间看熬麻糖,看制作麻叶。唐先生家,在天门、汉川和应城交界地垌塚,他父亲十五岁时去应城罗家集学打铁。师傅曾是清军打铁匠,在部队里学会了熬制麻糖。这样,唐先生的父亲,不仅是跟着师傅学会了打铁,而且还学会了熬麻糖。以后,每到过小年这天,他就熬一锅麦芽糖,祭灶神,切麻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唐先生的父亲开始支锅埋灶熬麻糖切麻叶,走村穿巷叫卖。那时候,人们都穷,不是用钱买麻叶,而是用米换。生意好时,忙不过来,几个孩子都参与进来。慢慢的,个个都练就了熬麻糖切麻叶的手艺。他们家制作的麻叶,吃起来香酥,人们慕名前来购买。慢慢的,成了远近闻名的麻叶子世家。

孩子们长大后,都外出单过。唐先生的父亲老了,熬不动了,切不动了,就停止了这项营生。近几年,唐先生在事业稳定之后,蓦地想起家里的这门老手艺,出于对传统食品的热爱,他支起锅灶,试着做一些,馈赠亲朋好友。

“一秒入童年。”朋友们品尝后,都这么说。



这话给了唐先生极大的信心,他决定把老手艺传承下去,在老家垌塚创办了锦好食品,熬麻糖,切麻叶。

儿时,我吃炒米麻叶多,只是偶尔吃点芝麻麻叶,不太记得那味道。也就是这次,真正吃到了芝麻麻叶的好。而且,也让我透彻地理解了麦芽糖的好。

那天,熬了一夜的麦芽糖出品时,我得以在第一时间品尝。尝过很多种合成糖的嘴巴,很快就发现了麦芽糖的美妙。那合成糖,嚼完后,喉咙有残留物,感觉不舒服。而麦芽糖不会,吃后,口腔和喉咙干干净。

麦芽糖是一味中药,疏肝理气,温补脾胃。芝麻本身,也是很好的药材,乌发固发,健脑养脑。麻叶,就是芝麻和麦芽糖的结合体,两好合一好。

吃芝麻麻叶,上瘾。

清明节马上到了,大家回老家,想品尝芝麻麻叶的话,可以找唐先生。


陈艳萍,笔名心然,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由写作者,出版了散文集《故乡的女儿》,有个人自媒体公众号《心然的原香》。一味写文章,也需谋生计。朋友们,需要写文章,需要写文案,需要写传记,需要心理咨询,需要购买《故乡的女儿》,可联系我。有合适的事情,可邀我合作。有很多文字,想要出版,愿意帮忙的朋友,请联系我。谢谢。电话:17762570121。微信号:心然,15818820884。



《故乡的女儿》是一本散文集,非常适合孩子阅读。既在孩子心里根植乡愁,也可作为写作文的素材。

全书分六个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拂水飘绵送行色》、《田园瓜蔬新米粥》、《回望更觉滋味长》、《一片冰心在玉壶》、《月挂青天是我心》,全九十三篇文字。

我用谈家常式的行文风格,说故乡的风俗、风景、风物、食物、人情、地理。其实也没有分开,每一篇描写物的文字里都有人,每一篇描写人的文字里都有景 ,而情,那更是必须的,旋流在我的每一个文字里。

谁不念儿时?谁不忆故乡?

想买书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微信,直接和我联系,微信号:15818820884。也可以拨打电话联系我,电话号码:17762570121。书的价格:48元。邮寄费:10元。

再次致谢!这本书,我希望大家多向亲戚和朋友推荐。有愿意帮我销售的,提供推广方案的,帮我出主意的,请联系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