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与我 29年前
作者 朝歌
9/03/2022
终结20世纪“冷战”和东欧“苏修”阵营的一代天骄戈尔巴乔夫病逝,享年91岁。不由得想起29年前采访他,两次提问的情景。
1993年3月24日,老戈到访加拿大卡尔加里,世界各国媒体一百多位记者蜂拥前去采访报道。本人代表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驱车300公里从埃德蒙顿赶赴卡尔加里,去凑了个热闹。
原来没计划老戈抵达国宾馆时接受采访的。但在他抵达后,临时改变,接受简短采访。我利用中国人个子小灵活的优势,在洋人的长枪短炮下挤到接近老戈约一米处,在他回答完第三名记者的提问后用英语抢问道:“戈尔巴乔夫先生,你对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有什么看法?”
翻译将我的提问用俄语悄声告诉老戈,他似乎感到意外,没有做声。沉默了足有10秒钟,答道:“中国有中国的改革方式,俄国有俄国改革的方式。”
老戈等于没有回答我的提问。但是对于其他记者提问关于俄罗斯局势,俄加关系及他这次访加的目的和计划却侃侃而谈。
次日下午两点,新闻记者会。我提前一个多小时赶到会场。没想到,会场已经人满为患。我在偏右老远处找了个座位坐下。记者会开始,主持人宣布只给6位记者提问的机会。他的话刚完,只见会场上大家齐刷刷地都举起了手。
一连三名记者提问过去了。我很着急,如果不出奇兵,很可能失去提问机会。
我灵机一动,就在第四名记者提问和老戈答问时,我一直没有放下举起的手。这引起了主持人的注意。多亏我有先见之明,在第一天记者登记时,我跟他攀了Guelph大学校友。他看了我一眼,会意地笑了。
戈尔巴乔夫回答完第四名记者的问题,主持人不失时机地点了我的将。我一站起来,老戈望着我便笑了(政治家的微笑)。
首先,我按规矩先自报家门然后提问,当然用英语:“我是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记者XXX,我的问题是戈尔巴乔夫先生,您作为前苏共领袖,您看在像中国和前苏联那些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政治改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如何?” 说完,我把录音机的话筒举到他的面前。
老戈看来已胸有成竹,开口便说:“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进行政治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上层建筑的改革必须走在经济改革的前面,否则便成为经济改革的绊脚石。但是,上层建筑的改革,也就是政治改革必须走在前面,先在执政党内进行。”
老戈滔滔不绝,我也成了现场长枪短炮的焦点。
他说,可惜历史没有给予他机会。换句话说,他承认自己动手进行党内政治改革太晚,错失良机,造成千古恨。当然,他也不失时机地赞扬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以及政治改革的迫切性。
第二天,我和老戈的问答成了加拿大不少媒体的头条。
29年一晃过去了。但愿,前苏联的教训给世人留下反思和启迪。
2014年3月2日
附录:
戈尔巴乔夫走了
唯有爱成为永恒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出生在当地普利沃诺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中,人生的前二十年都没离开过这个村庄。
1950年19岁的他获得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的录取通知书,在莫斯科,戈尔巴乔夫将遇到了他的爱情。
一位名叫赖莎·季塔连科的女孩儿,不仅漂亮,身上还散发着一股哲学系学生的“独特气质”。
在与哲学系姑娘们的一次“茶话会”上,戈尔巴乔夫才和赖莎说上话。自觉“没戏”的戈尔巴乔夫经过一次音乐会的偶遇之后,靠着真诚,彼此走到一起。
1953年的夏夜,穷学生的戈尔巴乔夫决心要跟赖莎结婚,还要给心爱的赖莎一个体面的婚礼。他利用暑期回村里没命地干活,然后带着一大笔卢布回到了莫斯科。
终于挨到毕业,戈尔巴乔夫和今天的广大青年一样迷惘,面对未来也是两眼一抹黑。
戈尔巴乔夫因为出身农村,对苏联当时的集体农庄制度相当不满,所以不愿意研究集体农庄法,他也因此失去了读研究生的资格。最后和赖莎一研究,两人决定回老家斯塔夫罗波尔发展。
刚参加工作的戈尔巴乔夫生活依然拮据,一个月800卢布的工资,和赖莎租住在一间靠煤炉取暖,只有11平方米的老房子中。一个从莫斯科带来的大木箱,两把椅子便是两人的全部家当。
环境糟糕,但是两人的感情很甜蜜,戈尔巴乔夫甚至从来不让赖莎做任何重活儿。
戈尔巴乔夫从当地的共青团书记做起,一步步升进了苏共中央政治局。
从边疆小城走到帝国的权力中心,戈尔巴乔夫用了25年。
镜头来到1999年夏天,赖莎被查出罹患白血病。仅两个月后,还没有等到移植骨髓启运的时刻,与他结婚46周年的爱妻撒手人寰。
在之后的岁月中,每当有媒体提到赖莎,戈尔巴乔夫都会毫不掩饰地承认“生命的意义已经没有了”。
一位失去爱妻的高加索男人,犹如失掉了疆土与作为庞大帝国的自信的俄罗斯。
2009年,在爱妻赖莎逝世十周年之际, 戈尔巴乔夫为天堂里的爱妻还录制了一张有七首歌的专辑。
而此时,戈尔巴乔夫也升入天堂,与自己的爱妻重逢,相伴到永远。
不可调和/美国现内战苗头 “特粉”打响第一枪
大公报
8/13/2022
【大公报讯】综合美联社、商业内幕网站、NBC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人员8日突击搜查前总统特朗普位于佛州的海湖庄园,连日来,共和党人纷纷指责民主党对特朗普进行“政治迫害”,“内战”在推特等社交平台成为热搜词。一名支持特朗普的男子11日持枪硬闯FBI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分局,打伤一名工作人员后逃离,与警方对峙数小时后被击毙。该名男子曾出现在去年国会暴乱现场。有评论称,美国“内战”已现苗头。
一名持枪男子11日上午试图闯入FBI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分局访客安检区,用钉枪打伤一名工作人员后,携一支AR-15步枪驾车逃窜到州际公路,与警方对峙超过6小时后被击毙。
曾身处国会暴乱现场
警方称,该男子是42岁的希弗尔,目前尚不清楚他硬闯FBI分局的动机,据信他去年国会暴乱之前的一段时间一直在华盛顿,1月6日当天身处国会山暴乱现场。联邦调查人员正在审查他是否与包括“骄傲男孩”在内的极右翼团体有联系。
美媒披露,在FBI本周突袭海湖庄园后,希弗尔曾多次在特朗普创办的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发帖,呼吁人们武装自己,准备战斗。一名用户询问希弗尔是否在鼓吹恐怖主义,希弗尔回应说,应该当场杀死FBI特工。就在他11日从FBI辛辛那提分局逃离后约15分锺,他发帖称:“好吧,我以为我有办法穿过防弹玻璃,但我没有,我确实试图攻击FBI。”
最近几天,针对FBI等执法部门的威胁越来越多,在深受白人至上主义者欢迎的社交媒体Gab上,用户警告说他们正在准备一场“武装革命”。一名推特用户称:“对特朗普的攻击就是对真正的美国爱国主义者的攻击,内战最终将在拜登政府和爱国者之间爆发。”一名支持特朗普的网友写道:“为什么FBI会搜查特朗普的家,却从不碰拜登和克林顿的家。内战即将来临。”
研究内战的政治学家乌尔费尔德表示,内战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共和党人已将极端言论“正常化”,“那么就更容易招募到那些本来就持激进观点的人加入他们的组织”。新罕布什尔州共和党籍众议员桑托纳斯塔索表示,各州开始分裂只是时间问题。赖斯大学研究总统问题的历史学家布林克利称,“我们正处于这个国家的新内战之中,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刻”。
FBI进海湖庄园搜核武文件
FBI突击搜查海湖庄园后,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就一直处于舆论浪尖,称其正在进行“一场高风险赌博”。如果搜查最终未能提供证实特朗普犯罪的证据,这一事件将成为特朗普和共和党疯狂反扑的最佳工具。加兰11日表示,因为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他亲自批准向法院申请搜查令以及执行对海湖庄园的搜查,且尽可能缩小了搜查的范围和侵入性。FBI此次刻意低调行事,于特朗普不在庄园时行动。司法部已提出动议,要求解封相关搜查令和财产收据。
《华盛顿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称,FBI正在寻找的材料包括与核武器有关的机密文件。特朗普11日晚表示,自己支持立即公布搜查令。他再次抨击FBI的搜查是“非美国式的、无根据且没有必要”。
此外,包括右翼霍士新闻等媒体,曝光签署搜查令的法官是佛州联邦治安法官莱茵哈特。霍士新闻称,莱因哈特在2008年向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基金捐赠了数千美元,他任律师时曾参与“淫媒”爱泼斯坦的案件,为爱泼斯坦的员工辩护。据称,网上已出现帖子呼吁吊死莱茵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