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打假声明:文心一言目前无官方App
4/09/2023
中国网络巨头百度公司发出打假声明,称百度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文心一言目前没有任何官方App。
百度AI微信公众号星期五(4月7日)发布声明称,目前文心一言没有任何官方App,在公司官宣前,凡是在App store和各种应用商店看到的“文心一言”App都是假的,凡是声称有“文心一言源代码”的都是骗子。
声明还说,公司已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苹果公司及相关开发者团队发起诉讼。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去年11月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后引起轰动,中国多家科技巨头随后加入这一全球软件开发竞争热潮,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公司均表态已开发或计划开发类似ChatGPT的相关产品。
百度是首家推出对标ChatGPT产品的公司,百度官微上个月20日发布消息说,文心一言云服务于3月27日上线。
硅谷最大游戏公司 「美商艺电」裁800人
世界新闻网
3/31/2023
湾区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美商艺电宣布裁员800余人。(记者李怡/摄影)
在旧金山硅谷的裁员潮中,视频游戏公司裁员人数远没有社交媒体和企业软件科技行业那么多;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旧金山湾区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美商艺电(Electronic Arts,EA)30日也加入裁员潮,宣布裁掉6%的员工,约800人,以削减人力支出和办公场地费用。
美商艺电是美国一家跨国性的交互娱乐软件制作与发行公司,1982年5月28日创立,总部位于湾区红木城,分别在加拿大、英国、澳洲、中国等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子公司,世界各地雇员总数超过1万人。美商艺电主要进行电脑游戏、主机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的开发、出版,包括「仿真人生」以及多个游戏销售业务活动。
公司首席运行官安德鲁表示,目前公司正逐步放弃对于战略发展没有贡献的项目,未来会做更多投资项目和团队重组。
视频游戏行业的裁员人数没有社交媒体和企业软件等其他科技行业那么多,但与大流行初期相比,随着增长放缓,削减也正在蔓延。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Twitch是亚马逊旗下的视频游戏流媒体网站,上周解雇400多名员工。1月份,制作流行游戏引擎的旧金山Unity Software解雇284名员工,总部位于洛杉矶的英雄联盟制造商Riot Games解雇46名员工。
EA预计会为本次裁员支付相关费用为1.7亿至2亿元。该公司去年的收入为73亿元,市值为32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公司之一。最近一个财季的净预订量下降9.1%至23.4亿元,为两年来最大降幅。
目前尚不清楚EA将在加州裁员多少人。据加州就业发展部称,截至周四,该公司尚未向加州政府部门提交任何大规模裁员通知。
在湾区最近的其他裁员中,电动汽车公司Lucid本周表示将裁员1300人。Restoration Hardware家具公司上周表示将裁员约440人。
SVB倒闭效应:僵尸创投横行、新创面临黑暗期
世界新闻网
3/30/2023
硅谷银行(SVB)倒闭,可能导致「僵尸创投」横行硅谷,新创公司面临黑暗时代。(路透)
硅谷创投圈多位领袖表示,硅谷银行(SVB)倒闭将导致「僵尸创投」增多,因为创投融资缺口将更加恶化,影响效应可能持续至少两年,使亟需融资的新创公司面临「黑暗时代」。
接受MarketWatch访谈的创投人士指出,立即的影响将是多达半数的创投公司—以中小型公司为主—下一轮募资将受阻。
新创下一轮募资不乐观
聚焦前种子轮阶段的硅谷创投梃OVO Fund合伙人Gianfranco Filice说:「未来36个月内,僵尸创投问题会愈来愈严重,尤其是2019年至2020年成立的公司。」该公司主要的往来银行正是SVB。
Filice形容,这些首当其冲的新创公司可能变成「活的死人」,因为「他们创业通常出自于兴趣,员工只有几个人,公司才初具雏形,趁资金丰沛时投资朋友的公司。他们戴上染了玫瑰色的眼镜看世界,没卖力工作就变得十分富有。」
随着一大比例的创投公司募资踢到铁板,硅谷不久后可能到处都是渴求资金挹注的新创公司。最近在PitchBook上的一则消息显示,靠创投资助的公司之前就已面临资本吃紧,因为市场波动剧烈迫使投资人减缓交易,并且订出更严格的融资标准;如今SVB倒闭,更限缩新创公司债务融资的选项。
Cohen & Company Capital Markets总经理Jerry Serowik说:「资本市场实质上已经关闭了。时局变差时,才知道谁是你朋友。科技市场好日子过久了,现在进入更理性、负责的时代。」
在2023年第1季将落幕之际,研究公司CB Insights预估,全球创投公司今年首季可能总计投资6,000笔交易、总投资金额约650亿美元,不仅比前一季锐减,也将是2020年以来最低的一季。
债权融资管道减少、成本变贵
另一影响是债券发行变少了,因为SVB是新创公司生态系中最大的创投债券(venture debt)发行者。
CB Insights情报部门副总裁Brian Lee告诉MarketWatch:「少了创投债权融资的管道,将迫使新创公司提早通过股权融资取得资金,但融资条件也变差了。
金融科技公司Capchase首席执行官Miguel Fernandez Larrea说:「对新创公司来说,取得资本的成本势必升高,不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都一样。」
种子轮阶段创投公司Unusual Ventures共同创办人Jyoti Bansal说:「SVB在这个生态系根深柢固。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填补SVB内爆在创投债权融资炸出的缺口。」
消费者金融科技(consumer fintech)新创公司可能最受影响,诸如Block、SoFi Technologies和PayPal控股公司就属这一类。自2020年至今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金融科技公司当中,SVB的客户就占其中的71%。
Lee指出,SVB拥有大约2,690个金融科技客户,「最近事件的影响可能在金融科技圈留下一个大洞,要填补这个洞谈何容易」。他说:「把存款移往另一家银行,也许轻而易举。但要找寻支付与处理伙伴,并创建起支付轨迹(payment-rails),是更困难的过程。」
第一公民银行收购SVB 存款保险基金损失200亿元
世界新闻网
3/27/2023
美国监管机构表示,第一公民银行(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将收购硅谷银行(SVB)大多数资产,这家放贷机构人倒闭估计造成美国银行业者支付的存款保险基金损失200亿美元。
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声明,总部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Raleigh)的第一公民银行签署了协议,接手硅谷银行共1,190亿美元的所有存款,也将接手该银行贷款,并经营它的17家分行。该交易包括以165亿美元折扣价买下硅谷银行价值约720亿美元的资产,留下大约900亿美元证券和其他资产给FDIC处置。
FDIC也获得价值高达5亿美元的第一公民银行股权增值权。该声明表示,硅谷银行崩盘给FDIC存款保险基金造成的成本,估计在200亿美元左右,但具体数字将在接管结束后才能确定。
第一公民银行首席执行官Frank Holding Jr.发表声明说,「这次与FDIC的合作是一桩了不起的交易,应当能向银行体系注入信心」。
硅谷银行是十多年来美国倒闭的最大一家银行,增资计划公布不到48小时就倒了。由于联准会激进升息,该行出售证券蒙受巨额亏损失,导致焦虑不安的投资人和储户迅速从该行撤资。仅3月9日一天,硅谷银行的提款就高达约420亿美元。
监管机构急于敲定出售硅谷银行全部或部分资产的交易,以弥补该行新创企业客户的未保险存款。
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采取了紧急措施强化市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推出支持银行的新贷款计划,联准会官员声称规模大到足以保护全美储户资金安全。
从硅谷银到德银 一文看懂欧美银行到底怎么啦?
世界新闻网
3/24/2023
全球银行股投资人近来饱受惊吓,先是美国中型银行硅谷银行(SVB)、Signature Bank不堪挤兑倒闭,紧接着监管当局催逼瑞士信贷与瑞银合并,之后又注销瑞信AT1债券,连累德意志银行AT1债券价值急跌,又使德银信用违约交换(CDS)成本飙升、德银股价24日盘中暴跌。
涟漪效应持续扩散,显然这波因央行大幅升息而起的全球银行业动荡尚未平息。然而,欧美央行日前照样升息打通膨,欧洲央行(ECB)上周升息2码(0.5个百分点),本周美国联准会(Fed)和英国央行(BoE)各升1码。乐观的解读是,决策官员评估银行体质健全,挺得住冲击,但市场有个疑虑仍挥之不去:当局是否低估了情势严重性?
利率风险冲击所有银行
2006-2011期间担任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主席的贝尔(Sheila Bair)23日接受MarketWatch访问时就警告,利率急遽走高不只冲击地区银行,所有的银行都面临这个风险。她说:「我们必须留意银行所有的无标记证券(unmarked securities),不论是银行是小型、中型还是大型。」
贝尔说:「所有的银行都面临这个风险。所有的检查人员都必须提高警觉,查看银行管控利率风险的情况。万一挤兑发生,银行必须卖掉那些证券。那是不分规模大小的银行及检查人员,都应该担心的事情。」
现任FDIC主席葛鲁伯格(Martin Gruenberg)本月6日在一场演讲中说:「未实现的证券损失,已大大地降低了银行业申报的股本。」数日后,SVB和Signature两家中型银行就相继倒闭。
贝尔去年12月就呼吁Fed暂停升息,现在更批评Fed 22日不应再升息1码(0.25个百分点),应该停下来评估情势如何。她说:「假如金融危机来袭,也别提软着陆了。我们必须不计一切代价避免那种情况发生。」
美商银行动荡的近因
许多人把最近银行业的痛苦归咎于Fed提高利率,但金融时报(FT)专栏作家邰蒂(Gillian Tett)指出,症结在美国中小型银行此刻遭遇三个互有关联的问题:储户卷(存)款而逃、商业模式失灵,以及信用紧俏。
第一个问题是存款迅速流失。这是因为FDIC提供的存款保险以25万美元为限,除非基于「系统重要」理由,才能扩大存款担保。一般认为,所谓「系统性」即指大型银行,于是SVB和Signature一传出财务不稳的风声,储户就争先恐后提款、转存入「大到不能倒」的大银行。
第二个问题出在银行的商业模式。在资金宽松、利率极低的时代,客户把钱停泊在孳息低的银行帐户(因为缺乏更好的替代选项),让银行借入成本低廉的丰沛资金,再以稍稍高一些的利率放贷出去,并买进长期资产,例如美国公债。但随着利率节节升高,客户存款有的移往大银行,有的转进货币市场基金。客户行为改变重创「把短期存款拿来放出长期贷款」的银行,因为付给客户的利息支出增加了,证券投资组合未实现的亏损也升高了。
第三个问题山雨欲来:信用紧俏。随着融资成本升高,银行势必会缩减放贷。尽管信用创造减缓有助Fed打通膨,但风险是信用吃紧的影响极难预测,因为可能形成自我强化的「经济衰退与债务违约」下沉旋涡。也因此,美国的银行业危机起初是利率(及流动性)风险引发,但现在可能慢慢演变成信用风险。
欧美银行动荡的远因
彭博资讯专栏作家欧瑟士(John Authers)则指出,最近大西洋两岸银行业动荡不已,其实早在25年前就种下祸根。
1998年4月6日,花旗(Citicorp)与旗下拥有投银和保险事业的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惊传要合并,这是大事一桩,因为公然违反「格拉斯-史蒂格法」(Glass-Steagall Act)–「大萧条」时代制定的银行法,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必须分开,并禁止银行拥有保险公司。旅行者掌门人魏尔(Sandy Weill)和花旗舵手李德(John Reed)–后来的花旗集团共同首席执行官–不啻是赌政治人物将终结「格拉斯-史蒂格法」。1999年,那果然成真了。
花旗与旅行者敲定协议的一周后,总部在夏洛特的NationsBank与旧金山的BankAmerica也宣布合并,组成今天的美国银行(BofA)。此举又摧毁后萧条金融法规的另一个指导原则:以严格规定禁止州际银行业。原先银行和保险公司受州政府监管,且必须大致待在该州,以致全国共计数千家银行,大多数的规模都太小,即使倒闭也不足以构成系统性危机。
当时的想法是,大银行可提供规模经济和更佳的服务。结果呢?大银行证明难以管理。银行巨人投入结构信用,酿成大祸。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属于「格拉斯-史蒂格法」划分的「投银」这边。但在雷曼倒闭后几个月,大型的综合银行(universal bank)也传出严重受创,但因为规模太大,若任其倒闭,后果不堪设想。美银和花旗虽然都躲过收归国有的命运,但已颜面尽失。
美国其实仿效的是欧洲由来已久的「金融超市」(financial supermarkets);在欧洲,各国各有各的银行巨人,且整并过程一直在进行。继美银和花旗之后,瑞士联盟银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与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也完成合并,组成了今天的瑞银集团(UBS)。这些巨无霸银行在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处境更凄惨,因为满手都是有毒的美国房贷证券。2010年起,欧洲银行一直未能脱离困境,导致欧盟主权债务危机。
当初合并成大型银行,是为了提高规模经济和提升获利能力,不料却导致社会大众对整个银行业都失去信心。
2012年,魏尔承认,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再度分隔开来,确实有必要,因为如此才能重拾金融业创新。李德2013年也对欧瑟士说,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文化差异太大,不适合整并在同一屋檐下。
全球金融海啸后,政治人物设法订出比「格拉斯-史蒂格法」和缓的银行法规。
例如由前Fed主席伏克尔倡议的「伏克尔法则」(Volcker Rule),意在阻止存款机构兼营自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或投资、赞助避险基金或私募股权,但这套规定变得太复杂,后来就被稀释了。
在英国,维克斯爵士(Sir John Vickers)领导的委员会提出围栏(ring-fencing)概念 — 要求将同一屋檐下的「零售银行」业务与「企业和投资银行业务」区隔开来。
「巴塞尔协定第三版」(The Basel III)提高对银行的资本要求。
美国的「陶德-法兰克法」(Dodd-Frank Act)则规定,任何一家资产额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都必须受到额外的严格监管。2018年,时任总统川普把那个门槛提高到2,500亿美元—这让许多中型银行得以避开严格监管,形同鼓励他们大举扩张。
SVB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结论
过去几周的发展证明,在后金融海啸的岁月,试图弥补1998年过错的种种努力,都尚未成功。
但即使让「格拉斯-史蒂格法」重生,光是如此也不够,还必须把大银行重新切割成「小到可以让它倒」的小银行才行。然而,一如把银行整并在一起,是比想像来得艰难的大工程,成效又不如预期;要把银行拆解分割,涉及的风险也令人恐惧。如果没有胆量和毅力推动这种改革,政府被迫更大规模将问题银行收归国有的可能性,势必会升高。继之而来的,将是全面的存款保险。
但银行改革工程在2008年被耽搁了,最近的发展再次凸显出,不能再拖下去了。
再次裁员…芯片业不景气 迈威尔裁减4%人力因应
世界新闻网
3/21/2023
时隔半年不到,Marvell再次裁员。移动通信、数据处理和保存芯片制造商迈威尔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将裁减320个工作,或4%的人力,以因应产业低迷。该公司周二已通知员工。
在迈威尔之前已有许多芯片制造商裁员,英特尔、美光和其他公司都采取类似步骤。更广泛而言,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脸书母公司Meta Platform在内的科技公司砍掉数万职缺。
迈威尔的主要客户包括微软和戴尔科技。迈威尔先前在中国大陆精简过员额,最新举措是近年来首次在美国进行重要裁员。
亚马逊再裁9000人 云端运算及广告部门受影响
世界新闻网
3/20/2023
电子商务巨擘亚马逊(Amazon.com)继先前大裁员5%后,20日宣布再裁员9000人,包括获利的云端运算及广告部门,将全方位扩大成本紧缩范围。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西(Andy Jassy)声明,该公司近几年员工大增,称那是因应营运的必要之举;鉴于目前经济不稳定、短期内充满变量,因此成本及人力须更求精简。
亚马逊先前曾说要裁员1万8000人。
裁员浪潮袭卷科技业,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上周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第二波裁员约1万人。
疫情爆发之初网购大增,亚马逊扩大召募,2019年底至2021年底约增加80万名员工,随着疫情纾缓、人们重返实体店购物,亚马逊针对不赚钱的单位紧缩成本并冻结聘雇。
杰西说,新一波裁员预计4月中下旬完成。截至去年12月底,亚马逊全球约有150万名员工,最近裁员前才刚召募约3万5000人。
根据追踪科技业裁员的网站Layoffs.fyi,2022年起,科技业裁员数约30万人。
亚马逊不久前刚裁员1万800人,以平台事业、人力召募及零售部门为主。
亚马逊其他改革恐导致更多人自愿离职,同时该公司新的酬劳计划意味着许多员工今年将减薪。
亚马逊也删减计划及投资,本月稍早确定暂停华府附近预备作为第二个总部的大型企业房产综合体工程;此外,4月1日将关闭西雅图、纽约市及旧金山八家无人收银的Amazon Go店面,近几个月也取消慈善捐助方案AmazonSmile等计划。
亚马逊旗下的云端运算事业AWS去年营收228亿元,其他事业共亏损106亿元。
Meta 15日将宣布裁员名单 以中阶主管为主
世界新闻网
3/14/2023
脸书母公司Meta于本月14日宣布,计划再裁掉1万人,并关闭约5000个额外职缺,这是过去半年来第二轮大规模裁员。根据Meta内部员工指出,裁员最快将于15日进行,15日裁员将以中阶主管为主,目标是将组织更为扁平化,而4月中将以技术部门重组为主,也就是说,一般工程师、科技部门可能是今年裁员的第二波重点。
Meta首席执行官查克柏格14日也在自己脸书上发布消息指出,裁员行动将于未来几个月内进行,他认为经济将持续充满不确定性,Meta应做好准备,待Meta重组后,同时也会分析混合上班的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开发人员的生产力以及改进更多公司流程。
Meta再裁1万人 示警经济不确定性持续数年
世界新闻网
3/14/2023
脸书母公司Meta计划再裁掉1万人,并关闭约5000个额外职缺,这是过去六个月来第二轮大规模裁员,盼借此缩减开支,并提高效率。消息激励Meta股价早盘上涨约3.5%。
Meta于14日把公司首席执行官查克柏格对员工的谈话发布在Meta博客,「这是你应该预期会发生的事,未来几个月,组织领导人将宣布整顿方案,以聚焦组织扁平化、取消优先级别较低的计划、并降低我们的招聘率」。
查克柏格还说,Meta计划关闭5000个尚未招到人的职缺。他也认为经济将持续充满不确定性,「新的经济现实将延续数年时间」,Meta应做好准备。
白吃的晚餐没了 脸书母公司Meta没收多项好康福利
世界新闻网
3/12/2022
脸书母公司Meta被员工爆料,没收多项员工好康福利,包括延后免费晚餐开饭时间,让员工无法包着便当搭公司接驳车回家。
纽约时报报导,据七位匿名Meta员工爆料,该公司11日通知员工,将缩减或取消提供多项免费服务,例如洗衣和干洗服务,并将把免费晚餐的开饭时间从晚上6点延后至6点半。
这个新的用餐时间对Meta员工来说很不方便,因为公司最后一趟离开公司的接驳车通常是晚上6点,这将使员工更难赶在发车前打包餐点回家。
这些改变反映了硅谷正在改变的工作文化。科技公司为回报长时间在办公室上班的员工,通常会提供许多生活福利,但这些公司正准备调整为新的混合工作模式。两名Meta员工表示,公司为这些福利调整已讨论好几个月。
虽然Meta官员否认福利变动与此有关,但该公司过去几个月日子其实不好过。Meta多年来一直主宰社群媒体版块,但随着用户成长陷入停滞,以及TikTok等后起之秀开始在全球流行,该公司如今正经历剧变。
Meta投资人对公司的广告商业模式长期远景已经存疑。该公司的市值已腰斩一半至5,150亿美元。一些Meta员工在看到自己以公司股票为计算基础的薪酬锐减后,已在讨论是否该另谋高就。
Meta Platforms市值蒸发46% 跌出全球10大企业
文 / 李可爱
02/18/2022
(早报讯)面簿(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股票蒙受有史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市值几乎蒸发46%,即刻跌出全球10大市值企业排行榜。
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Meta曾是估值超过1万亿美元(约1.34万亿新元)的企业,全球名列第六大世界级企业。但是Meta股于隔夜(2月17日)却再跌8.83美元,以207.71美元收市,市值剩下5650亿美元,排在腾讯(Tencent)之后,屈居第11位。
原本名为面簿的Meta是在去年更换名字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试图将公司的重点转移到元宇宙。而本周二扎克伯格提出的新口号:元宇宙、元伙伴、我(Meta Metamates Me)似乎也没在市场上造成什么热烈的反应,反而让该公司市值进一步下跌。
该公司的市值已从去年9月的峰值,减少了超过5000亿美元。Meta两周前发布的业绩报告也欠佳,用户增长停滞不前。
根据彭博社,目前市值达9060亿美元的特斯拉(Tesla),已取代Meta成为仅次于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Amazon)的第六大公司。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则以7000亿美元的市值落后于特斯拉。其次是晶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以6130亿美元紧随其后。
美科技评论人:脸书创新不足 元宇宙很虚拟
中央社/旧金山
02/11/2022
群媒体脸书的母公司Meta去年宣布斥资100亿美元打造元宇宙,科技评论人曼朱(Farhad Manjoo)表示,「网络下一件大事」元宇宙仍非常虚拟,问题出在创新不足。
社群媒体脸书(Facebook)股价上周暴跌,母公司Meta 在一份损益报告书中表示「用户数已停滞」。年轻人黏着在短影音平台抖音(TikTok)成脸书最大的竞争对手。
加州信使新闻(The Mercury News)今天刊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曼朱的评论文指出,苹果公司去年在iPhone增加新的隐私功能,阻碍了脸书主要的生财工具之一,也就是精准行销与广告。苹果这项改变可能会在未来一年让脸书损失100亿美元收入。
投资者的惊慌表现在Meta的股价,上周缩水超过2500亿美元,被形容为「几乎无法理解的数字」。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仅为少数,换句话说,脸书的跌幅比多数公司的总值还多。
2012年曼朱曾在新闻网站Slate.com发表专文写道,「年轻人不该和没玩脸书的人交往」,意味着不玩脸书的人是怪咖。10年之后,他评论,脸书面临许多代价高昂的问题,最根本、且困扰10多年之久的问题是「创新」,而其创办人祖克伯 (Mark Zuckerberg)从未真正想出解方。
「脸书似乎不知道如何发明成功的新东西。」曼朱说,脸书经由收购取得照片分享平台Instagram 和通信软件WhatsApp,过去在行不通的情况下,脸书也会直接拷贝别人的点子,但这样做反而造成发展的困难。
曼朱指出,世界各地的监管单位对于脸书的规模和市场力量持审慎态度,并且不愿意就此让脸书吞噬了可能的竞争对手。另外,脸书的应用程序充斥着许多插件功能,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和失焦。
2006年脸书推出「动态消息」(News Feed)彻底改变了人们浏览网络的方式;2014年脸书买下虚拟实境新创公司Oculus,为打造元宇宙(metaverse)开发有趣的硬件,曼朱相信脸书有创新能力。
不过,他表示,脸书很久没有真正开创出新东西,以至于投资者可能对脸书的「下一件大事」抱持着怀疑的态度,不管是元宇宙或其他产品。
脸书改名Meta,并对虚拟实境投入巨大赌注。曼朱认为,成功关键将奠基于能否重振脸书早期的创新精神。有如被「卡住」、很难看出未来方向的脸书,曼朱建议不妨用「快速行动和创新事物」的品牌沟通,来鼓舞人心。
影/98岁TikTok网红讲述纳粹屠杀幸存故事 千万人点阅
联合新闻网
02/08/2022
圈粉近200万的98岁女性艾伯特(Lily Ebert),或许是TikTok最年长网红。她讲述自己从纳粹大屠杀幸存的故事,一支影片最多吸引超过2000万观影人次。
艾伯特表示:「我当时不确定自己能否活下来。此刻能出现在这里是个奇迹。但我下定决心无论能活多久、接下来做什么,一定要述说自己的故事。」
艾伯特20岁时抵达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时,警卫带走了她的母亲及兄弟姐妹,并在当天下午送他们进毒气室。
艾伯特自2020年疫情大流行封城期间,开始在TikTok跟网友分享她的故事。她的18岁曾孙福尔曼(Dov Forman)是幕后推手。
On 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Day, the co-authors of “Lily’s Promise” join “The View” to share why they decided to tell Ebert’s journey from horror to hope on TikTok.
福尔曼提到自己当时跟艾伯特说:「如果有些人在TikTok因为跳舞而爆红,我们也可以分享这些非常重要的消息而爆红。」而艾伯特很快就拥有数千万浏览量,人们想更了解她以及她的生存故事。
其中艾伯特秀出手臂上集中营身份号码刺青,说道:「我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的影片,获得超过2000万观看人次。
她还提到从集中营解放后,曾与一名在德国钞票为她写下「美好的生活,祝你未来好运」的美国军人交谈。在影片发布8小时内,福尔曼收到了8000则通知,再1个小时后就找到这名军人了,可惜他在2013年去世,但他们与他的儿子杰森(Jason)视频通话。
艾伯特和福尔曼现在住在伦敦,曾祖孙俩合著一本名为《莉莉的承诺》(Lily’s Promise,暂译)的书,查尔斯王子为书写了前言。英国首相也曾会见他们。
艾伯特谨记自己的初衷,在TikTok世代述说自己的故事。她说:「我会讲述亲身故事,我会改变这个世界。」
【视频】上海已知唯一犹太难民后裔 “洋老奶奶”从夹缝求生到游刃中西
来自 / 联合早报
02/07/2022
在中国和以色列都生活多年后,沙拉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深一层认识。她说:“我不是中国人的脸,但长年累月受到中国教育和中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我也在以色列13年,传承到很多犹太人的东西。”
“全中国只有我一个人的身份证是这么写的。”
72岁的沙拉·伊马斯(Sara Imas)自豪地向《联合早报》记者亮出她的身份证:“民族”一栏赫然印着“外国血统”。和一般外国人入中国籍后,身份证上显示原国籍或民族不同,沙拉身份证上的特殊标注,是她中国人身份与犹太民族血脉紧密交织的证明。
第一眼见到沙拉,你就能察觉到这位老太太不是一般人——高鼻梁、深眼窝的洋人面孔,说话时能在汉语普通话、上海话、英语和希伯来语之间自由切换,让听者“耳”花缭乱。
走进沙拉家,文化融合的迹象更是无处不在。地砖上嵌着象征犹太文化的“大卫之星”图案,电视柜上并列摆放着中国和以色列国旗。橱柜上一边是犹太教的七枝烛台和“上帝之手”摆件,另一边则是上海市归国华侨委员会和上海政协赠予的纪念章。
问沙拉是否信教,她摆摆手:“我信共产党。”
作为上海已知仅存的犹太难民后裔,沙拉的身份让她在中国和以色列建交30周年之际,再度受到关注。她传奇的人生经历,也映照出半个多世纪来中以关系的发展演变。
1939年,沙拉的父亲立维·伊马斯为躲避纳粹政权迫害,从德国辗转逃难到上海。他在当地与一名中国女子结婚,在1950年生下沙拉。母亲早早改嫁后,沙拉由父亲一手带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像立维·伊马斯这样从欧洲远渡到上海的犹太人有约2万名。当时许多国家拒绝向犹太人颁发签证,被日本占领但没有建立护照制度的上海,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无需护照和签证就能进入的地方,这使得上海成为全球接纳犹太难民最多的一个城市。
据德国汉学家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记载,犹太难民在逃亡时不允许携带值钱物品,许多人刚到上海时身无分文,只得几十个人蜗居在一栋小楼里。沙拉的父亲凭着生意头脑,在上海先后开设酒吧和面包店,令她的童年衣食无忧。同时,父亲始终以异乡人的谨慎心态,从小教育她要有“夹缝中求生”的谦卑。
很小就懂得要先行付出
沙拉举例说,小时候和玩伴跳皮筋时,她都会贡献自己的橡皮筋——那是父亲托朋友从香港带来的彩色高级货。“橡皮筋可能绷一下就会跳断,当时中国经济又不是那么好……(但)我很小就懂得要先行付出。”
二战结束后,沙拉和父亲原本要像其他犹太人一样返回欧洲,或是前往美国或以色列。但由于父亲健康恶化,父女俩最终没有动身,成为极少数留在上海的犹太难民。
沙拉12岁那年丧父,四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优渥的家世和犹太人身份令她成为众矢之的。她在1973年获颁以色列移民签证,但这一纸签证让她被定罪为“外国特务”,遭受三年关押和劳改。
重谈这段往事,沙拉的语气十分平和。她说:“历史一直在演变,就像我父亲说的,不一定分分秒秒都要追求right(正确),但是要smart(聪明)。”
“外国特务”罪名影响了沙拉的履历,也让她的情路走得坎坷。经历三段短暂婚姻后,为了把寄养在不同家庭的三个孩子聚到一起养育,沙拉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中以建交的1992年,带着孩子们前往以色列。
以色列在1950年就承认中共政权,但顾虑到当时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张,以及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中国迟迟没有和以色列建交。尽管如此,沙拉仍为1978年出生的大儿子取名“以华”,寄托对两国建交的期待。巧的是,14年后中以宣布建交的1月24日,正是以华的生日。
回以色列定居获总理接见
作为第一个从中国回到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沙拉受到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接见,她的故事也登上当地报章。但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回到仍与巴勒斯坦不时出现冲突的祖籍地,沙拉带着孩子们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在炮火来袭时躲进防空洞。
战火纷飞、饥困交加,在以色列的日子比沙拉想象中艰难得多。为了养家糊口,沙拉在42岁开始学习希伯来语,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制售中国春卷。这道中式小食成了她的发家生意,从路边摆摊到经营中餐厅,也支撑她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沙拉一家融入以色列生活的同时,中以双边往来贸易也在快速发展。如今,中国是以色列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也从建交之初的5000万美元(6729万新元)增至去年的228亿美元。
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许多以色列企业到中国开拓市场。2004年,一家以色列钻石公司聘请沙拉担任公司的在华代表。接受任命前,沙拉先飞回上海探路。看到当地发展日新月异,她觉得“是时候回来了”,便把三名子女都带回中国,从此再没有离开过上海。
在中国和以色列都生活多年后,沙拉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深一层认识。她说:“我不是中国人的脸,但长年累月受到中国教育和中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我也在以色列13年,传承到很多犹太人的东西。”
沙拉的三个子女目前都在中国工作,两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小女儿还待字闺中。谈起对女婿的要求,沙拉的反应活脱脱是一名典型上海阿姨:“我跟她讲,不要给我找个外国人。外国人开口就叫我名字的,我首先不能接受。叫妈妈嘛就妈妈,丈母娘就丈母娘,要是叫我沙拉?滚!”
为保存像沙拉这样的犹太难民后裔故事,上海市在当年犹太人聚居的虹口区设立了犹太难民纪念馆。纪念馆由1927年建造的犹太人教堂“摩西会堂”改建而成。2020年完成扩建后,展馆面积扩大三倍至4000多平方米,通过近1000件展品,讲述犹太难民与上海的不解之缘。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受访时说,上海犹太难民如今分散在世界各地,许多人为当地做出重要贡献,其中最知名的要数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迈克尔·布卢门撒尔,“还有很多犹太难民在不同国家成为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他们发扬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新家园过上幸福生活,也把上海的故事带到世界各地。”
(记者是《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
我跟女儿讲,不要给我找个外国人。外国人开口就叫我名字的,我首先不能接受。叫妈妈嘛就妈妈,丈母娘就丈母娘,要是叫我沙拉?滚!
——沙拉反对女儿嫁外国人
白人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多年后成顶尖科学家,坚守新疆60年
4/28/2021
转载自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ID:wcweekly)
作者 牧龙闲人
他生于乱世,被洋父母遗弃在了中国。
一对中国夫妇将他收养,教导他不要忘记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
他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主动加入援疆队伍。
勘察煤田,踏遍高山大漠,他扎根新疆,一干就是60年。
他把中国称为“祖国”,祖国给了他生命,他便将整个生命,都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
他就是中国地质学的泰斗级人物——李忆祖。
战乱年代的“外国弃婴”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一个白人婴儿在天津的一家教会医院出生了。
他是不幸的,他的父母弃他而去,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就连国籍都是一片空白。
他又是幸运的,一对善良的中国夫妇——李端甫、赵秀珍——收养了他,把他带回北京,对他视同己出。
他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李忆祖,希望他不要忘了养育他的这片土地。
但很快,战争形势变得严峻。李忆祖“洋娃娃”的长相,给他和这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险,一家人整日过得提心吊胆。
即使如此,养父母也从来没有想过抛弃这个孩子,而是将他送到山东老家,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乡下民风淳朴,李忆祖不用再担心受到迫害,他在那里安全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感恩的种子,悄然在李忆祖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我不是老外,我是中国人”
抗战胜利后,养父母将李忆祖接回北京,李忆祖开始了求学之路。
高挺的鼻梁,深陷的眼窝,这副纯正的西方面孔,让他遭到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他在同龄人的眼中是一个异类,常常受到孤立和排挤,他因此变得内向和自卑。
养母察觉到李忆祖的变化,告诉他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勇于面对质疑,活出男子汉该有的样子!
养母的鼓励成了他精神上坚固的后盾,他勇敢起来,每当遇到不友善的嘲弄,他都会大声反驳: “我不是老外,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这句话,直到现在李忆祖还时常挂在嘴边。他介意别人叫他“老外”,并多次在公众场合强调自己是中华儿女,他解释说:
“养父给我起名李忆祖。小时候,有一个外国老太太想领养我,养母没舍得给。尽管我是外国人的后代,却有一颗永远不会改变的中国心。养父母就是我的亲人,我怎么可能是‘老外’呢?”
加入援疆队伍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1年,李忆祖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这所学院是建国初期成立的八大学院之一,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
成绩优异的他,被分配在北京工作,这让很多人艳羡不已。
名校的学历,稳定的工作,良好的生活条件,他未来的人生应是一片坦途。然而他却两次打报告,坚决要求去支援新疆建设。
那时的新疆荒凉而贫瘠,条件非常艰苦,很多人对他的做法表示不解,甚至有人恶意揣测,认为他这个“外裔”,一定对祖国和人民怀有“异心”。
面对这些质疑,李忆祖坦然应对:
“我学的是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有着很多地质勘测的空白点,更蕴藏着数不清的矿产资源,这正是祖国工业建设迫切需要的。我只有深入到一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对于李忆祖的决定,养母既感到欣慰,又十分不舍。她当然希望儿子能够留在北京,但她又深深地明白,儿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她告诉李忆祖不要有后顾之忧,年轻人有自己的志向,愿意报效祖国,是件好事。
多年之后,李忆祖才知道,自己走后,母亲大病了一场。
正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李忆祖如今提起这段往事,眼圈仍有些微红。
踏遍天山南北
新疆地质勘测的“活地图”
李忆祖被分配到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一五六煤田地质队,从事煤炭地质普查工作。
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就搞特殊化,也没有因为自己过惯了城市的生活,就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有一句怨言。
他与工人们一道,攀登高山雪岭、跋涉荒漠戈壁,从吉木乃到青河,从准噶尔到塔里木,他踏遍天山南北,足迹遍布了新疆的大部地区。
风餐露宿,是他惯常的生活状态,有时候出一次野外,就要历时一年之久。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20多年。
20多年间,新疆的地质资料逐渐拓印在了李忆祖的脑海里,他也从昔日那个一腔热血的大学生,成长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地质学专家。
真正从一线摸爬滚打出来,他实践经验丰富,对新疆的地质信息、矿产资源如数家珍,被誉为新疆地质勘测的“活地图”。
他有过多次调离新疆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
对他而言,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雄浑的大山和广阔的大漠震撼着他的灵魂,旖旎的自然风光更令他流连忘返。
他说,新疆的好人太多,善良的、心存关怀的人也太多,他对这里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
投身教育事业
关心下一代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忆祖的身体大不如前,不得不退居二线。
他调到156队子校、煤炭厅子校(现为乌鲁木齐四十一中)担任校长,后又调到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工作,直至1998年退休。
退休后的李忆祖也没有闲着,而是从事起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
在乌鲁木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他担任副秘书长一职,又被聘为自治区科协科技讲师团讲师、新疆科技大讲堂专家组成员,踏上了义务讲学之路。
于是,在地质学家和地质工程师的身份之外,他又多了另外一个身份—— 科普作家。
他的课生动有趣,内容囊括天文、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为了使工作开展得与时俱进,他自费购买了录像机、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下载打印了许多资料制成课件,在当时电脑未被普及的年代,课件中新鲜的内容,让学生们深深陶醉其中。
近20年间,他辗转新疆50多个县市,举办了近800场义务讲座,听众37万余人,编写了超过80万字的讲稿,三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奖励。
他将毕生积累下来的知识财富,以这样的方式,播撒在新疆的每一寸土地上。与此一并传播的,还有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止无休的爱国热情。
“这个老家伙,一定是疯了!”
2011年,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摄制组进入新疆拍摄。
作为地质学的权威专家,李忆祖在专业性方面,无疑是指导拍摄的最佳人选。
但是,此时的他已是一位7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这让摄制组担心高强度的拍摄工作,会让他的身体支撑不住。
李忆祖却说:“拍下这些美景,不单中国能看到,世界也能看到。我特别想把一个真实的、美丽的新疆介绍给祖国,介绍给全世界。”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拍摄活动中,整整三年零三个月。
赛里木湖、魔鬼城、火焰山、冰川奇谷……他翻山越岭,带领摄制组,走遍新疆的艰险奇美之地。
他从布满碎石的羊肠小道上走过,身边是万丈悬崖,不时有山石滚落;他拄着登山杖一步步下到4000米深的冰川谷底,双脚都已麻木;他精疲力竭,被人抱着才能上马,但骑上马后又是一往无前……
当纪录片播放出来时,李忆祖看着画面中的自己,忍不住笑道:“这个老家伙啊,一定是疯了!”
时至今日,83岁高龄的李忆祖,仍然活跃在教育一线。
他在新疆坚守了整整60年,为祖国奉献了整个青春。
他为此感到骄傲和满足: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想要做的。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回报祖国。”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想要做的。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回报祖国。”
他用实际行动,报答着养父母和国家的养育之恩,也正将这份爱国的热情,传递给他的每一个学生。
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李忆祖用一生,反哺生他养他的祖国,可谓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参考资料
1. 辽宁卫视|奇幻科学城:沙漠之旅
2. 新京报|“洋面孔”李忆祖20年跑遍新疆
3. 都市消费晨报|李忆祖:我的心永远在中国
4. 央视网|地理·中国
-END-
Li Yizu: I Am a Xinjianger, Not a Foreigner
By Liu Xinlian
4/16/2015
“I am not foreign,” 77-year-old Li Yizu always tells people who mistake him as not-Chinese from his unusual appearance.
Orphaned by his parents in coastal Tianjin Municipality in 1938, Li still does not know who they are, what nationality they have,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he was entrusted to his foster parents from Beijing.
He was a lucky boy. He received better education than most of his Chinese peers. In 1961, he graduated from Beijing Geological School and found a job in Beijing.
His job was exploring coalmines. Before his graduation, he had been to many cities around the country, leaving only northwest China untapped. Fueled by the government’s call on the country’s youngsters to build up the underdeveloped northwestern area, he came to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ith 50 other geologists and stayed there until today. Today all his sisters and brothers from his foster family have 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he is the family’s only child that lives in China. Although his life as a coalmine explorer gave him many hardships and he had to drift from place to place, he was always optimistic and his love for Xinjiang has never changed.
“After I arrived in Xinjiang, I never wanted to leave. This place has beautiful scenery and kind people,” Li said.
In addition to winning him more attention, his high nose, curled hair and deep eyes occasionally got him in trouble.
For several times he was stopped and interrogated while exploring mines in wild fields. He had to show his documents and explain why a foreign-looking man was bent over and digging in the desolated and remote area.
After arriving in Xinjiang, Li was assigned to explore coalmines. Most of the time, he and his colleagues spent months or even more than a year looking for mines in the wild, but he never complained about it. On the contrary, he felt fulfilled and proud of exploring areas few people could reach and seeing beautiful scenery that was unique to Xinjiang.
He never regrets choosing Xinjiang. “I did not feel pain. I feel good about my work. Whenever I saw the natural beauty, I forget all the hardness and fatigue,” said Li.
What impressed him most is always the kindness of the Xinjiang people. In 1975, his car was stuck in ditch along the Ulungur River, one of the main rivers in Xinjiang. No one was in sight to help. He walked more than 1 mile to reach a shepherd’s home. The house only had an old couple and several little kids. They did not hesitate to follow Li to rescue his car. Li was so moved that he could never forget that kind couple. Although his wife’s home town was more than 2,500 miles away in south China, they decided to settle down in Xinjiang in 1972. “Both of us became real Xinjiangers,” said Li.
After working in the wild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Li was offered a job in school and then became the headmaster of Urumqi No.41 Middle School before retiring in 1998. After his retirement, he began his life as a volunteer, teaching science to children.
Owning to his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wild, he tells stories about his adventure out in the open. He has traveled more than 56 counties and cities in Xinjiang and taught nearly 800 classes, but he never asked for a cent.
He tried all his best and never refused to learn new things and explore new fields. Now he can use computers to search for useful material on the Internet.
He always wants to fulfil his life. In his 50s, he and his friend traveled on motorcycle for more than 5,500 miles from Xinjiang to Tianjin where he was adopted by his parents. In 2011, he took a group of TV men to film a documentary on a place little known to others in Xinjiang.
When asked why he loves Xinjiang so much. He said: “Xinjiang has beautiful water and mountains and nice people. I love this place and always want to do something for her.”
Source: http://www.bjreview.com.cn/exclusive/txt/2015-04/16/content_683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