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俄乌停火遥遥无期
文 / 张佳莹
9/15/2022
(早报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星期三(9月14日)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后说,他认为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和平协议尚未达成,距离双方冲突结束还很远。
综合外媒报道,古特雷斯说:“我觉得我们距离和平还很遥远。如果我说这很快就会发生,那就是在撒谎。目前,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很小”,甚至连停火都“遥遥无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古特雷斯透露,他与普京讨论了包括粮食协议和俄罗斯出口可能性在内的各种问题。但他警告说,俄罗斯的食品和化肥出口存在障碍,“我们正在冒著今年晚些时候世界粮食短缺的风险。”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古特雷斯详细介绍了联合国秘书处和专门机构为消除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供应国际市场的所有障碍所做的努力,并指出将全力解决这一问题。双方确认,俄罗斯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将继续密切合作,以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古特雷斯敦促保证也门、非洲之角等最脆弱国家能够直接获得可用的粮食储备。
报道称,两人还讨论了战俘问题,以及乌克兰核电站的问题。
古特雷斯在记者会上说,他当天早上与普京进行了通话。在电话中他和普京讨论了“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的续签情况,双方都强调了优先满足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国家对粮食需求的重要性。
俄罗斯驻中国大使换人 资深副外长接任
中央社 | 台北
9/13/2022
俄罗斯总统普亭今天任命外交部副部长莫古洛夫为新任驻中国大使,接替现任大使德尼索夫。据发布,莫古洛夫曾任俄罗斯驻中使馆参赞兼公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会说流利汉语。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报导,普亭(Vladimir Putin)13日免除了莫古洛夫(Igor Morgulov)的俄罗斯副外长职务,并任命他为俄罗斯新任驻中大使。莫古洛夫担任副外长已有11年资历。
此外,普亭还解除了德尼索夫(Andrey Denisov)的俄罗斯驻中大使职务。德尼索夫于2013年5月出使中国,迄今已有9年。
现年61岁的莫古洛夫,毕业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亚非国家研究所,会说流利汉语和英语。
报导指出,对莫古洛夫来说,这不是第一次被任命在中国工作,他自1991年以来在俄罗斯外交部系统工作了30多年。2006年至2009年,莫古洛夫曾担任俄罗斯驻中使馆参赞兼公使,之后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2011年开始担任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迄今。
陆媒今天转发这项人事命令消息时,均提到莫古洛夫对俄中关系的看法。
莫古洛夫4月接受俄新社采访时称,俄罗斯经济合作要想「脱欧入亚」,与中国创建顺畅无阻的贸易合作信道是首要任务。他透露,俄中原计划在2024年实现的20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可能提前完成。
莫古洛夫还批评西方在与俄关系议题上「无耻施压」中国,无礼要求其选边站队,并表示近30年来,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一直是俄罗斯的基本外交政策。俄中双边合作基于两国根本利益相符和深厚互信,因此不受外部形势变化影响。
莫斯科入侵乌克兰遭遇挫败 中俄关系料将更趋紧密
中央社 | 北京
9/13/2022
俄罗斯也许正在乌克兰战场上以及西方惩罚性制裁下蒙受巨大损失,但中国对俄罗斯总统普亭的支持和中俄友谊「无上限」,态度依旧坚定。
法新社报导,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本周将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普亭(Vladimir Putin)会面,这一公开展现团结的作法,与美国因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而带头孤立莫斯科的行动背道而驰。
尽管北京未明确支持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但在战争至今6个月期间,中俄稳步创建经济和战略关系,习近平并向普亭保证他支持俄罗斯的「主权与安全」。
分析人士称,随着中美关系急剧下降,北京认为有必要与这个庞大的北方邻国培养好关系。
华府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计划项目主任孙韵(Yun Sun)告诉法新社:「无论俄罗斯(在乌克兰)是否获胜,中国都将寻求与俄罗斯紧密联系,这主要是由美中关系现状所决定的。」
孙韵说,身为世界第2大的核子强国,「俄罗斯不是一个可以被排除的地缘政治大国」。中国视俄罗斯为重要合作伙伴,能改变华盛顿所主导的国际体制。
中国外交事务主管杨洁篪昨天告诉俄罗斯驻华大使德尼索夫(Andrey Denisov),习近平和普亭可以共同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贸易方面,中国近几个月增加俄罗斯石油进口,从5月到7月俄罗斯连续3个月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这有助于抵消莫斯科的损失。
几年来美中关系一直令人担忧,贸易战并无缓和的迹象,华盛顿还指责北京侵犯人权。8月,众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激怒北京,双方关系再创新低。
上周,习近平派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赴俄罗斯与普亭会面。中国官媒报导,栗战书告诉普亭:「两国政治互信、战略协作、务实合作都达到了新高度。」
栗战书访俄正值俄罗斯在乌克兰经历一系列重大军事逆转,乌军重新夺回大片领土。分析家孙韵表示,俄罗斯「若在战争中被削弱,对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坏消息,因为这将让北京在双边关系中变得更具主导地位」。
仔细观察栗战书的访问还可以发现,即使莫斯科将北京描绘成其入侵的支持者,中国仍力图避免因乌克兰战争而遭到西方制裁。
俄罗斯国会一份文档宣称,栗战书曾表示:「我们完全理解俄罗斯为保护其关键利益而采取所有措施的必要性,我们正在提供我们的协助」。
这句话却未出现在中国官方的报导中,说明双方信息脱节。
约翰霍普金斯高等国际研究学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全球事务教授白兰斯(Hal Brands)上周在推特上评论称:「随着俄罗斯处境恶化,普亭将寻求中国提供更多支持。」
本周,习近平和普亭将在峰会场边会晤。这将是普亭自2月访问北京以来两人首次会面。
华盛顿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研究威权政体学者唐志学(Joseph Torigian)表示,两人这次会面是「在战场非常动荡的时刻举行,这可能意味俄罗斯特别希望得到中国的协助」。
他告诉法新社:「我们不晓得这个要求会有多困难,也不知道中国认为在不牺牲自己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多少帮助。」
乌军「声东击西」反攻东北部 俄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世界新闻网
9/10/2022
英国卫报报导,乌军在东北部的哈尔科夫( Kharkiv)地区快速反攻,出人意料地在三天内就收复超过三分之一失土,俄罗斯国防部10日证实大部分乌军夺回的领土,并宣布撤军。乌克兰特种部队表示,乌军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在南部吹起反攻号角,把俄军引到南部,实际上进攻东北部,让俄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乌克兰特种部队发言人、前国家安全顾问贝列佐维茨(Taras Berezovets)表示,「这是重大的假情报特别行动,俄军以为我们反攻南部,把军备移往南部,但我们在他们最想不到的地方发动攻击,打得他们溃败逃亡」。
乌克兰南方司令部8月29日宣布在赫松(Kherson)地区展开各方期待已久的反攻行动,但赫松前线的军人表示,当时他们没有看到攻击的迹象,几天前俄军企图攻击,乌军也未积极反击。
乌军10日在东北部的闪电反攻中夺回了俄军的主要基地伊久姆(Izyum)后,又攻下俄军后勤补给的铁路枢纽库皮扬斯克镇(Kupiansk),迫使俄军撤军。在伊久姆失守的几小时后,俄国国防部承认已从该地区撤军。
这是今年3月俄军被迫从乌克兰首都基辅撤退以来,莫斯科最惨重的失败,这也可能成为俄乌战争的转捩点。
乌总理:战争应尽早结束 时间长对俄有利
文 / 张佳莹
9/06/2022
(早报讯)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说,乌克兰的盟友应尽其所能帮助快速结束俄罗斯的入侵,因为莫斯科希望把战事拉长。
什梅加尔(Denys Shmyhal)在布鲁塞尔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说:“我们认为时间对俄罗斯一方有利,所以我们、我们的盟友,以及我们的伙伴”,应该不遗余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他说,俄罗斯“有意拖得更久,耗更多时间”,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他说,乌克兰在南部和北部取得了一些军事上的胜利,但没有详述。他说,希望乌克兰能够在国际公认的边界内解放它的全部领土,包括克里米亚。
在各国领导人忙于应对能源危机之际,什梅加尔说尽管有战争,但乌克兰仍在履行对欧洲客户的所有天然气输送义务,并可以把输送量提高到当前水平的五倍。乌克兰也准备增加电力供应,尽管它的电力出口能力取决于是否可以“拯救”扎波罗热核电站。
目前乌克兰领土有约五分之一被俄军占领,乌军越来越多地使用西方伙伴提供的高精密武器,打击俄军指挥所、弹药库和前线之后的后勤保障。
俄乌血腥鏖战6个月 专家解析普亭究竟想要什么
中央社 | 伦敦
8/23/2022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将近6个月,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发动这场战争的动机,西方至今仍存在广泛意见分歧。
长期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驻莫斯科和华盛顿等地特派记者,并撰写过普亭、毛泽东和波布(Pol Pot)等人权威传记的萧特(Philip Short),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撰文指出,俄罗斯正试图证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无力阻止它,而俄国能否成功,取决于能源价格飙涨情况下西方的政治意愿。
萧特指出,人们若不能就普亭为何决定入侵乌克兰以及他想实现的目标取得一致意见,便无法确定交战双方的胜利或失败,以及可能的结局。
他认为,像所有战争一样,当前的冲突会在某个时间点结束。地理现实注定乌克兰和俄罗斯要比邻而居,且这一点不会改变。他们终将不得不达成权宜妥协(modus vivendi)。而这也适用于欧洲和俄罗斯,虽然修复损坏关系可能需要几十年。
既然如此,为什么普亭会甘冒风险,投入如此多资源开战?起先有人说他精神错乱,英国国防大臣华勒斯(Ben Wallace)就说他是个「疯子」。有照片显示普亭在一张6公尺长桌子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国防首长们讲话。随后不久,同样一批官员坐在他身边。
萧特表示,长桌原来是项戏剧性安排,这是普亭版的尼克森「疯子」理论。这就像当年尼克森总统意图让共产国家领导人认为他不理性、不稳定那样,普亭也有意表现得非理性,以至于一切皆有可能,甚至是核战。
而后西方官员辩称,普亭对俄罗斯旁边出现民主的乌克兰感到恐惧,因为这让俄罗斯人见识到他们也可以过不同生活,会威胁他的权力基础。表面上这看似合理。普亭确实厌恶自2003年起在前苏联集团国家出现的系列「颜色革命」。
但乌克兰被当成典范的吸引力有限。它贪腐严重,不存在法治,亿万富豪权贵拥有不成比例的权力。若情况真有所改变,俄罗斯知识分子可能会注意到,但习惯接受国家宣传的大多数俄罗斯人,根本不在乎。
入侵乌克兰也被描绘成直截了当的帝国主义土地掠夺。普亭今夏曾提及彼得大帝,被认为证实他想恢复俄罗斯帝国,不然就是苏联。有人认为乌克兰只是第一步。一位前瑞典部长上周告诉萧特,几年后如果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遭到入侵,他不会感到惊讶。
萧特称,由于普亭曾将苏联解体称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这似乎有道理。但普亭也说过:「任何想见到苏联重建的人,都没有大脑。」
撇开俄军已很难在乌克兰取得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成功这项事实不谈,攻击波罗的海国家或波兰,将使俄罗斯与北约组织直接冲突,这是莫斯科(或西方)最不想见到的事。
萧特认为,普亭入侵乌克兰事实上出于其他考量。早在普亭上台前,他便一直关注乌克兰。1994年他担任圣彼得堡副市长时,曾对克里米亚(Crimea)被纳入乌克兰表示愤慨。他告诉一名法国外交官:「俄罗斯从土耳其人手里赢得克里米亚!」他指的是俄罗斯于18世纪击败鄂图曼帝国(Ottoman Empire)。
但2008年北约峰会有人提及乌克兰应成为其正式成员的可能性,令普亭态度丕变。
时任美国驻莫斯科大使伯恩斯(Bill Burns)当时发密电给白宫称,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菁英最亮的一道红线,即使普亭的批评者,也认为这是对俄罗斯利益的直接挑战,当今的俄罗斯将有所回应。
后来历届美国政府皆无视伯恩斯警告,而普亭确实做出回应。他在2014年并吞克里米亚;然后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Donbas)煽动分离派叛乱;最后便是在今年2月挥军入侵乌克兰。
北约扩大只是冰山一角。普亭掌权的20年内,也累积许多对西方的其他不满。他本曾令西方领袖留下不错印象,911事件后支持美国反恐,但他渐渐变成一个无情的对手,深信美国及其盟国决心让俄罗斯屈服。
西方政客认为他是偏执狂。但问题不在于西方的真正意图,而在于克里姆林宫如何解读这些事。
普亭的目标不仅是要将基辅政权中立化,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北约无力阻止他。在此过程中,他若在俄罗斯占领地区消灭了乌克兰文化,那不是附带损害,而是一项奖励。
普亭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战场局势,而这又取决于西方在秋冬季节支持乌克兰的程度,届时能源短缺和飙涨的生活成本可能使乌克兰的西方伙伴承受巨大压力。
莫斯科不必取得很大进展,普亭便能声明胜利。俄罗斯控制整个顿巴斯和通往克里米亚的陆桥就够了。他当然想要更多。俄军若占领敖德萨(Odesa)和黑海沿岸,将使乌克兰沦为附庸国。但即使没那么大斩获也将显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拥有西方强大支持的乌克兰有可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但这远远还不确定。
萧特指出,乌克兰战争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当俄罗斯在欧洲挑战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时,中国也正在亚洲挑战这一秩序。地缘政治转型已经开始,其结果可能几十年内都不会完全显现。但过去30年统治世界的冷战后秩序正在终结。从它灭亡起,新的权力平衡将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