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赴美人数大减18% 美众多大学面临收入危机 中国新闻网 8/20/2021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未来几周,数千万学生将涌入全美各地的大学校园。许多大学都期待着开启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正常且以面对面教学为主的学年。不过,除了德尔塔(Delta)毒株持续蔓延之外,另一个因素也在威胁着全美大学能否恢复如常,即:美国大学可能正在失去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而中国正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 《财富》杂志报道称,据应用平台“通用申请(CommonApp)”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学生的申请量减少了18%。鉴于与前一个周期相比,美国大学在本周期的国际学生申请量增加了9%,因此中国学生申请量的下降显得尤为明显。 这一情况威胁着美国大学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据美国商务部估计,2019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40亿美元。那一年,来自中国学生的贡献约占159亿美元。 据分析,中国学生兴趣的减弱源于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限制、疫情期间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增加以及美中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疫情暴发 留学通道被关闭 2020年3月,当美国大学校园关闭、教学转为线上时,中国学生和其他国际学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回家,要么找个地方住。 当时还在康涅狄格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读大二的汉森(Hanson)选择留下来,因为回北京的费用昂贵。虽然疫情期间,汉森几乎与世隔绝,但复课后,汉森留在这里的优势体现出来。 在2020年秋季复课时,那些回了家的中国学生被迫飞往第三国隔离两周才能到美国。而且由于全美驻世界各地的领事馆在这几个月内基本暂停了签证服务,因此中国新生几乎完全被禁止入境。 不过随着今年更多领事馆重新开放以及优先批准学生签证的政策,从5月到6月,美国共批准了5.7万中国学生的签证。 美“政治挂帅”成阻碍 政治因素也可能对大学的全面复苏造成阻碍。2020年5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禁止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科技领域中国研究生在美国大学学习。美国官员声称,这些学生可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并可能窃取国家机密。自特朗普实施禁令以来,已有1000多名中国学生的签证被撤销。 帮助中国学生申请美国预科学校和大学的教育咨询公司“中国精英学者(Elite Scholars of China)”联合创始人托默·罗斯柴尔德(Tomer Rothschild)表示,虽然禁令只针对少数学生,但它发出了一个信息,即美国不再是欢迎中国学生的地方。 中国学生减少带来持续影响 “虽然顶级学校不愁招不来人,但那些不怎么出名的学校遭遇了困难。”罗斯柴尔德说。 …
Author: cinfoshare
中国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施行 8/20/2021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今早(20日)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施行。 据新华社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应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在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方面,也应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者,将被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 彭博社认为,该法将会是中国约束科技巨头影响力的一把利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上周五(13日)在记者会上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保证自动化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的公平公正,不得通过自动化决策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臧铁伟说:“社会各方面对于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等新技术新应用高度关注,对相关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信息骚扰、‘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反映强烈。” 他称,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包括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等,应当在充分告知个人信息处理相关事项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原文链接>> 中国拟立法禁止“大数据杀熟” 8/16/2021 中国计划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作出规制。“大数据杀熟”指的是,同一平台上的同一款产品或服务,对“熟客”的报价可能要比新用户更高。 据新华社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17日提请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三次审议,该法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作出规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记者会上说:“当前,社会各方面对于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等新技术新应用高度关注,对相关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信息骚扰、‘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反映强烈。” 草案三审稿规定,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草案三审稿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拒绝的方式。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作出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决定,个人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予以说明,并有权拒绝仅通过自动化决策的方式作出决定。 此外,草案三审稿还对大型互联网平台和小型个人信息处理者进行了区分,规定大型互联网平台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平台规则。 原文链接>> 报告:中国AI企业数量全球第二 4/19/2021 报告显示,中国AI企业数量全球排名第二,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绝对竞争优势。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9日发布《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地图》显示,中国AI企业数量全球排名第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在现场介绍说,2020年,美国人工智能企业占据全球总数38.3%,中国紧随其后,占24.66%。中美两国AI企业数量占据全球半数以上,保持绝对竞争优势。美、中、英、加等名列前10名国家的AI企业数量排名连续四年无明显变化。尽管俄罗斯2020年AI产业迎来发展热潮,但对AI产业整体格局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 魏亮说:“中国人工智能‘先导区’‘试验区’带动作用显著。”中国地方政府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其中,北京AI企业数量占据中国30%以上。上海、深圳、济南、青岛、成都等城市也成为区域内人工智能企业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城市。 《产业地图》显示,2020年,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热度升温,全球AI投资金额基本止跌,中国国内AI投资金额转降为升。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65亿美元(2082.98亿新元),同比增长12.3%,但由于疫情影响,增速低于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75%,超过全球增速。 …
浦东机场千米长队?记者再直击:早到6小时白白排队 来源:上海电台 8/19/2021 这两天,浦东机场国泰航空赴香港航班值机区域大排长龙,有网友称“排队近千米”,引发关注。记者今天在浦东机场了解到,美国本月起放开留学生赴美限制,从浦东机场出发抵飞香港再转机到北美,成为留学生热门选择。 国泰航空目前每天有三班赴港航班,不少乘客和送行人员担心疫情期间,值机流程较长,提前5、6小时抵达机场,值机窗口尚未开放,造成排队现象。机场和航空公司已就此进行疏导。 记者在现场看到,国泰航空的D岛是赴港值机柜台,比邻的C岛已被开辟出来,作为跨岛等候区,缓冲客流。浦东机场地服营运部副总经理龚新勇表示,机场方面将时刻关注现场旅客动态,及时调整、更新应对措施。 “合理安排柜台的开放时间,由原来的标准时间提前3小时开放值机柜台,提前1小时到起飞前4小时开放值机柜台,增加直接柜台的数量,从原来的9个到18个。另外扩展了值机的等候区域,让旅客能安心等待,解决了柜台的拥堵,航站区增设引导人员,控制柜台秩序,派驻机场旅客关爱组,时刻关注排队旅客状态,确保服务不下降。”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车润宇 Source 赴美留学机场千米排长队 十万人民币票价再现 8/16/2021 网传照片显示,美国开放留学生入境后,中国留学生在上海浦东机场排队值机去美国,有的航班等待值机和送行的队伍长达千米。 据第一财经报道,8月中下旬,正好是赴美开学的旺季。自8月1日起,美国也放开了留学生赴美的限制,持有F/M签证的学生将不再受“赴美禁令”的影响,可直接由中国前往美国,无需在第三国中转14天。‘ 记者咨询国泰航空方面了解到,目前从北京和上海出发,经香港去美国的航班的确需求旺盛,机场值机时间和排队的确都很长,一是由于一个学生可能会有几个家长陪同到机场值机,另外疫情期间办理值机需要提交的资料也比平时多了不少。 据了解,目前赴美留学办理登机牌时,除了出示机票行程单和护照签证,还需要中文核酸检测报告,英文核酸检测报告,在美国的住址和联系人信息表格,以及进出境的旅行体检报告,健康声明书,开学时间证明等,此外每个学生大多都托运两件以上的行李,再加上疫情期间要保持一定间隔的排队距离,因此就造成了上述千米值机长队的情况。 与此同时,由于南京机场本土疫情暴发后临时关闭,从南京出发的国际航班也都暂停,原本选择从南京飞国外的旅客也都改选浦东机场出境,也造成了浦东机场乘客的进一步增加。 对此,航空公司也出台了一些临时性的应对措施,包括采用叫号排队值机的方式,没有叫到的乘客可以先在附近等候,并鼓励提前网上值机。 一边是赴美需求因美国开学在即的突然激增,一边则是中美航线航班量的屈指可数。据记者了解,目前中美航班运力依然受限,在整个中美航线上每周只有不到20班直飞航班在运营,与疫情前的一天多班相差甚远。 美国达美航空中国区总裁黄康透露,这段时间确实是中美航线的高峰期。从暑期开始,中美航线的客座率就在逐步提升,最初是中国留学生放假或者毕业后,从美国回到中国,现在是中国留学生从中国去美国读书。达美航空的中美航线目前每周运营四个航班,每个航班基本都很满。 中美航线的供不应求也带来了票价的飞涨。7月份从中国内地经中国香港转机去美国的机票,经济舱还能买到5000至8000元的机票,商务舱16000元左右(人民币,下同,3349.09新元),进入8月,经济舱机票已经涨到2-3万元,商务舱更是达到7至10万元。 不过,黄康认为,目前由中国留学生带来的中美航线爆发,是一个短期的高峰,由于旅游和商务签证还没有放开,以及仍在执行的落地隔离等政策,影响了不少人的国际出行意愿,“中美航线长航线的真正复苏预计要到明年。“ 而根据国际航协的最新报告,以2020年1月为基准,目前国际航空旅行需求仍下降89%,预计到2021年下半年,国际市场需求可能仅恢复至2019年的34%,但各国国内市场有望恢复至96%。 原文 网友分享: …
www.whizara.com It’s Time to Think About Your Kid’s Digital Skills Immersive LIVE Online Coding & Math Classes (Ages 5-18) When it comes to your child’s …
华为称不会放弃手机业务和海外市场 8/18/2021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华为生存没有问题,美国对华为卡脖子涉及到的是成本问题、工艺问题和时间问题,要靠有效的投入来解决。他同时也说,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绝对不会放弃海外市场。 根据证券时报网报道,华为心声社区昨天以一篇题为《在历史大转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的文章刊登了郭平与新员工座谈纪要。 郭平表示,华为生存没有问题。美国对华为卡脖子的是成本问题、工艺问题和时间问题。过去两年华为做得效果不错,管理层有信心,也有这样的支付能力。“不能打倒我的都会让我更坚强”,郭平说,“每一个员工勤恳地、卓有成效地工作,做出成绩,华为公司就会越来越好,美国就打不死我们。” 郭平还表示,针对整个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华为不惜打出自己的最后一发子弹,一定能够建立起这个产业链。相信将来,华为不仅能设计得出,能造得出,还能够持续领先。 郭平说,手机业务受到影响,但华为在全屋智能、音频、显示设备、运动健康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大的发展。“暂时关住这扇窗,同时也开了很多门。我相信我们消费者业务能活下来,我们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他强调,华为的原则是:华为不造车,帮车厂造好车。华为不会去开发房地产,但全屋智能,把家里所有东西万物互联,通过鸿蒙系统全部连接起来。 郭平也说,华为绝对不会变成一个只有中国市场的公司,绝对不会放弃海外市场。华为在海外能够生存,而且相信随着供应的改善,在海外还会有发展。至于个别国家的政策,并不影响整个华为在全世界的整体存在。公司也在努力跟有关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加强与所在国的信任。 谈到5G,郭平说,5G在行业的应用,还处于一个发展的早期,5G的标准也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把5G的潜能释放出来是华为的工作重点之一。至于6G,郭平表示,他个人预想,6G有可能是区域性的网络,用于工业应用,它有更低的时延、更高的传输速度,但可能没法建成一张全球性的漫游网络。把5G与人工智能、云、企业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是当务之急。 华为本月6日在官网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数据显示,华为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人民币(下同,669.3亿新元),同比下滑29.4%,净利润率9.8%。和去年9.2%的数据相比,净利润率有微弱提高。 在华为三大主营业务中,除了企业业务外,其他两项业务营收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而手机等为代表的消费者业务营收下降幅度超过40%。 原文链接>> Biden’s China Doctrine? By Raihan Ronodipuro 7/19/2021 The current issue of “The Economist,” …

New Plan for Boston’s Elite Academic High Schools By Alan Singer 8/17/2021 I’m a Yankee fan, so I hate the Red Sox, I’m a Jet …
Inside Reach 871, A US C-17 Packed With 640 Afghans Trying to Escape the Taliban The Air Force evacuation flight from Kabul to Qatar came …
亚马逊“封号”余震:留下还是出走?中国数万跨境卖家绝处求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陈婷、王郁彪 8/15/2021 8月初,盛夏日,热浪滚。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跨境电商卖家的聚集地。曾经繁华忙碌、淌金流银之处,如今正笼罩在灰暗情绪中。 徐凌(化名)在坂田经营着一家规模超过四十人的跨境电商公司,主要经营亚马逊平台。从今年4月起,他感受到了一天比一天更沉重的气氛。 “我动不动听说最近哪个邻居房子退了,哪个邻居公司破产了,哪个邻居店铺被冻结了四千多万拿不回来。”恐慌情绪逐渐蔓延,让他在盛夏竟有唇亡齿寒之感。 整个七月,这些传闻越来越密集地涌来。而这一切,都源于国际知名电商平台亚马逊的一场封号事件。 但凡被封号的卖家,不但店铺被关,就连店铺账户内的资金,都被全数冻结。目前,事态依然在延续。 不仅是深圳板田,中国国内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均卷入这场漫长的风波。 8月5日,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华鼎”)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拓科技”)多个品牌涉及的店铺,被亚马逊暂停销售、资金被冻结。截至公告日,通拓科技被禁售关闭店铺数共54个,涉嫌冻结资金4143万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年末货币资金的 4.27%。 7月6日,天泽信息也发布公告,通报旗下跨境电商子公司有棵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棵树”)涉嫌违反亚马逊平台规则,已知的涉嫌冻结的资金约为1.3亿元。 截至ST华鼎的此份公告,大名鼎鼎的“华南城四少”(赛维、傲基、通拓、有棵树)中,已有三家受到此次封号风波的影响。 4月30日至今,傲基、帕拓逊、泽宝等多家头部跨境电商的产品相继遭亚马逊下架,大部分卖家2020年营收都达数十亿。 “大卖”遭殃,“小卖”们更是遭遇“灭顶之灾”。据徐凌透露,资金链不够稳健的“小卖”们需要面临多方资金压力:亚马逊店铺账户资金被冻结,货物在海外仓被迫低价贱卖,供应商索要货款……破产不过是在一夕之间。 “封号刚刚开始的4月份其实还好,我们周边并没有充斥着如此恐怖的气氛,真正令我们觉得恐慌的是6月中下旬开始,陆陆续续有深圳头部卖家开始死品牌、死账号。”徐凌说,以前小卖家账号被封并不鲜见,但大卖被大规模封号,绝无仅有。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证实了他的说法。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亚马逊针对中国卖家的封店事件是历史上第五次。第一次是在2015年,针对中国婚纱卖家,此后又先后针对平衡车、移动电源以及疫情时期的口罩卖家。不过,前四次封杀都只是针对某个特定品类,在产品质量、设计专利等问题上“动刀”。 这一次显然很不寻常。王馨称,这轮治理,亚马逊更多是针对品牌型卖家。 “现在,有人说已经封了5万家店铺,有人说已经封了10万家店铺,这谁能给出具体数字?”徐凌的双眼望向阳光灼人的街道。他的公司已有3年,好的时候月销售额也有上千万。但对于他,以及不计其数的亚马逊中国卖家而言,明天和封号,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 现在,徐凌和他同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们保持着默契,谁也不主动提起亚马逊,这是一件伤心事,自己无力掌控。 不过,随着亚马逊一轮一轮的封号,大家表面上闭口不谈,内心却非常焦灼。徐凌一部分朋友受到杠杆影响,已经“熬不下去了”。 “其实,很多卖家都是通过杠杆物流费和供应商的货款进行日常经营的。”徐凌透露,“比如,一个卖家向供应商预订了500万的货,定金可能付了50%,半年后再和供应商结款。但结款的前提是货能够卖得出去。如今账号一被封,货卖不出去,钱也被冻结在账户中,拿什么结款呢?” 据徐凌透露,如果主账号因为刷单等违规操作被封,那么该账号关联的店铺及品牌大概率都会受牵连,授权了该品牌的其他链接也会一并被下架。 这种情况下,卖家还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处理货物。一来,他需要将原先存放在FBA(Fulfill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