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飞涨 南加餐厅帐单增额外附加费 高达20%

物价飞涨 南加餐厅帐单增额外附加费 高达20% 世界新闻网 3/13/2022 生活在洛杉矶地区的居民,如今都能切实感受到物价飞涨,大到买房买车,小到日常生活,如果去餐厅堂吃的话,会看到菜单价格也一直在上调。有食客近日反映,结账时细看一下账单,发现除了销售税和小费之外,还需支付一笔费用,被称为「维持生计附加费」(Living Wage Surcharge)。而在有些餐厅,这笔额外餐费甚至高达20%。 家住洛县阿罕布拉市(Alhambra)的江先生是个美食家,空闲时会四处寻找洛杉矶各地的大小餐厅享受美食。今年2月,江先生在洛杉矶市一家网红餐厅就餐,对于店内的食物江先生赞不绝口,但结账时,他意外发现账单上多了一笔费用,是之前从没有留意过的。 从江先生提供的这张餐厅账单来看,多出的这笔额外费用叫做LWgeSC,英文全称Living Wage Surcharge,在账单总额之外,需再支付2.9%。 江先生表示,「说实话,平常我很少细看账单,所以不知道以前有没有付过这笔费用,这是第一次注意到账单上还有这个特别的项目。」 好奇的江先生当下咨询餐厅关于这笔费用,老板解释道,如今物价飞涨,食材费、员工工资都在上涨,为维持餐厅正常运转,因此在账单上增加这项费用,将部分开销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对于店家的诚恳解释,江先生也没有什么异议,「现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大家做生意都不容易,但他们应该在顾客点餐时就提醒增加的这一项,让人们透明消费,而不是买单时才发现。」 对喜欢在餐厅堂吃的食客,就餐费用大幅上升,着实是笔不小的开销,江先生感慨道,除了菜单上明码标注的菜品价格外,加上销售税、小费、还有这项维持生计的附加费,起码要多加三分之一的费用,「但是没办法,民以食为天,再贵也要吃得好啊,管不住这张嘴。」 记者采访洛杉矶多家餐厅,发现并不是每家餐厅都有这项「维持生计附加费」。郑先生在洛杉矶市中心拥有一家中餐厅,他表示自己餐厅并没有这项特别的费用,「经营餐厅十多年,我还从来不知道有这项附加费。」 据相关报导,餐厅这笔额外的附加费并不是最近的新生产物,早在几年前就有,但一直饱受争议。按照加州餐厅协会的说法,目前收取这笔额外费用的餐厅正在不断增加,餐厅用这笔收入补充员工工资、并支付不断上涨的经营成本,除洛杉矶外,美国其他城市的餐厅征收额外附加费也在逐渐流行。 收取额外附加费的比例每家餐厅各有不同,大部分餐厅都在3%左右,有些餐厅高达6%-10%,对于选择可以不付小费的餐厅中,这笔费用有时高达账单的20%。对这项额外费用,一些不满的顾客把收据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抨击餐厅的这种做法;也有顾客理解支持餐厅的这笔费用,并表示,「在物价、人力成本高涨的大环境下,经营餐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Source 代客泊车有陷阱 保时捷竟被开去漂移 世界新闻网 3/13/2022 代客泊车有陷阱?开着客人豪车去「漂移」(是一种驾驶技巧,又叫「侧滑」、「滑胎」或「甩尾」,即车手以过度转向的方式令车子侧滑行走),代客泊车(Valet Parking)内藏危机,很多华人时常有机会请人代客泊车,然而把车子交给别人会发生什么,往往事后才会知道。近日有华人车主发现自己才买一年的保时捷车子轮胎被磨出钢丝,厂商告诉他,轮胎磨到这个程度几率是在漂移。 …

Visa万事达祭制裁 中国银联在俄发卡量增

Visa万事达祭制裁 中国银联在俄发卡量增 中央社 | 台北 3/13/2022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今天报导,在国际信用卡机构Visa和万事达卡公司(Mastercard)抵制下,中国银联在俄罗斯发卡量上升;调查指出,35%俄国人规划申办Mir-银联双标卡。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13日报导,据俄罗斯SuperJob招聘网站所进行的民调结果,在Visa和万事达卡两大国际信用卡机构暂停在俄国业务后,35%俄国人打算办理Mir-银联双标卡;37%受访者称不需要,28%民众未决定。这项调查是对俄国各个地区共1600名受访者进行。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11日引述俄罗斯生意人报消息指出,俄罗斯银行大幅增发中国银联支付系统的银行卡,由于Visa和万事达卡暂停业务服务,造成俄罗斯银行发放的银行卡无法在境外和跨境支付时使用,这导致中国银联卡需求激增。 报导提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在3月9日单日就发行了约1000张实体卡和约3700张虚拟卡,先前平均每月约仅发行约400张。泽尼特银行指出,目前申请量已增至每天1000张,3月6日之前银联卡需求量不大。邮政银行自3月9日起推出银联虚拟卡办理,一天内办理数量超过1.2万张。 共有10家俄罗斯银行推出银联卡,银联卡也适用于境外的俄罗斯公民,可用它在自动提款机交易;分析人士认为,银联卡将在多大程度上取代Visa和万事达卡尚言之过早,不过专家普遍抱持肯定态度。此外还有5家银行正在研究推出Mir-银联双标卡,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Mir支付系统是俄罗斯的国家支付系统。据路透社6日报导,多家俄罗斯银行表示,在Visa和万事达卡暂停在俄国营运后,他们将尽速规划发行兼具中国银联系统和Mir系统的双标卡。 Source Visa和万事达卡暂停俄业务 俄国银行转和中国合作 中央社 | 莫斯科 3/06/2022 国际信用卡机构Visa和万事达卡公司(Mastercard)因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而宣布暂停俄国业务,俄国银行今天表示,他们计划使用中国的银联系统发行信用卡。 Visa和万事达卡公司昨天宣布,俄罗斯银行发行的Visa和万事达卡在海外不再有效,海外发行的信用卡在俄国也不能使用。 俄罗斯前两大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和阿尔法银行(Alfa Bank)表示,他们正在研究推出银联卡。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声明中表示:「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正在研究发行联名的Mir-UnionPay信用卡。我们将在稍后通知发行的时间表。」 俄罗斯最大民间银行阿尔法银行(Alfa …

华尔街征才 大学毕业生起薪10万 老鸟不满:太疯狂

华尔街征才 大学毕业生起薪10万 老鸟不满:太疯狂 世界新闻网 3/11/2022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若进入大型科技、金融及咨询公司,或将会获得六位数字的高起薪点。 近年来,华尔街的银行、蓝筹咨询公司等,纷纷提高薪酬与大型科技公司争夺人才,一些风险投资的初创公司,不惜大洒金钱,以最少10万元的薪酬加上股票认购权,招揽这些毫无行业经验的菜鸟。 就以摩根大通、高盛集团、花旗集团以及其他多家银行为例,去年已将第一年入职的分析师的薪酬提高到10万元,之后很快又将起薪点增加1万元。至于大型咨询公司,例如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也纷纷将起薪点提高到10万元的新底线。贝恩公司(Rookies at Bain & Co.)的全球招聘主管也表示,该公司也在考虑将新人的起薪点定在六位数。 在蓬勃的经济复苏以及劳动力市场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高薪吸引人才是无所厚非,然而对于一些旧人来说,容易产生嫉妒及不满,从而不欢迎这些新丁。原因是这些旧人入职时,同一职位的薪酬最多是7、8万元左右。 就以在一家投资银行任职的王米莉(Milly Wang,音译) 为例,2016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后入职时,起薪为8.5万元。但今年刚在康乃尔大学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的泰特巴丽(Anuhya Tadepalli) ,在同一家银行从事同一职级工作,薪酬就达到11万元。 王米莉表示已听到同事们很多不满的声音;泰特巴丽也认为,一个刚大学毕业的人就能赚到这么多钱,简直太疯狂。 根据最新的联邦数据,美国劳动力大军较疫情大流行前少了55万人,许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提前退休或是辞职创业,使人力短缺情况更严重。过去不愁没有人求职的知名大企业,现在也需要大学新毕业生来补充空缺,尤其在顶尖人才的抢夺更加激烈。 人口普查局数据指出,一般工人年收入中位数约为 …

乌克兰2名专家冒死拆除「未爆弹」惊险画面曝光

乌克兰2名专家冒死拆除「未爆弹」惊险画面曝光 世界新闻网 3/10/2022 东欧最大媒体NEXTA在推特公布一段影片显示,两名乌克兰专家在炮声隆隆的战场上冒死拆除一枚未爆弹,两人身上几乎没有穿戴防护装备。其中一名专家将矿泉水缓缓淋在未爆弹零件上,而另一人则小心翼翼的拆除零件,最后终于顺利拆除。这段仅31秒的影片让网友纷纷捏了一把冷汗,并引起热烈讨论,影片观看人次已多达近200万。 Source 俄军压境 基辅最后防在线演近身肉搏战 中央社/伊尔平 3/08/2022 街头巷战、近身肉搏战,乌克兰士兵与逃难民众今天如此形容首都基辅西北方惨烈的战事。烽火连天之中,战火可能即将蔓延到基辅。 在双方短兵相接的伊尔平(Irpin),自称史塔(Stas)的乌克兰伞兵中尉告诉法新社,「现在真的在打街头战」,「有些地方甚至还有近身肉搏」。 俄乌开战进入第12天,他说话的当下,机枪射击声和爆炸声在耳边隆隆不绝。 史塔描述起俄军的威胁,「人数很多,有200人、50辆轻型装甲车,几辆战车」,「我们尽量抵挡他们,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完全奏效;情况非常不稳定」。 伊尔平是工业城镇,某种程度可说是以寡敌众的乌军抵抗俄军挺进基辅的最后防线。 俄军2月24日发动的攻势先以飞弹攻击开头,接着又在基辅市郊戈斯托梅利(Gostomel)部署伞兵,乌军抵挡了第一道攻势,摧毁俄罗斯先头部队的部分装甲车。 但俄罗斯从白俄罗斯派来的援军,在上周抵达基辅郊区,之后火力不断增强,俄国地面部队占领戈斯托梅利多处,并利用狂轰滥炸,更深入了伊尔平姊妹镇布豪(Buchau)南部。 Source 废乌克兰武功 俄军宣布要轰国防军工企业 中央社 | 莫斯科 3/06/2022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今天表示,俄军将对乌克兰的国防军工企业实施精准打击。 …

牛津大学研究:新冠病毒导致大脑老化十年 轻症者亦然

牛津大学研究:新冠病毒导致大脑老化十年 轻症者亦然 世界新闻网 3/08/2022 牛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能造成大脑萎缩、控制情绪和记忆区域的灰质减少、嗅觉损害等后遗症,就算是轻症患者,其大脑和思维能力也会受损。 这篇7日刊登于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的研究显示,研究参与者在感染新冠病毒数月后,大脑出现损伤情况,其中包括嗅觉相关领域受损,且大脑萎缩程度相当于老化了十年。 该研究发现,即使染疫后症状轻微,轻症患者大脑中控制注意力和组织力的「运行功能恶化」,相当于大脑萎缩了0.2-2%。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表示:「强而有力的证据表明,新冠病例有大脑相关的异常情况。」 科学家指出,这种影响是否可逆转,或者会长期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这份经过同侪审查的研究,在Alpha新冠变种病毒肆虐英国期间进行,共计对785名51岁至81岁的参与者进行两次脑部扫描,两次扫描相隔141天,其中401人在两次扫描之间染疫,曾染疫者的大脑变化资讯与未染疫者作为对照。 其他研究曾发现,一些染疫患者出现所谓的「脑雾」现象,意味着在大脑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理解力方面受损。 研究人员未提及接种新冠疫苗是否对染疫后遗症有任何影响,但英国卫生安全局上月说,审核15项研究后发现,接种疫苗人群出现长期症状的可能性,比未接种疫苗的人低50%。 Source Covid-19 Vaccine Injuries/Deaths 11/06/2021 Rumble — Roundtable discussion with vaccine injured and medical experts on …

粮价狂涨 全球粮食危机乌云罩顶

粮价狂涨 全球粮食危机乌云罩顶 世界新闻网 3/06/2022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量合计占全球三分之一。自从俄军入侵乌克兰以来,黑海地区各大港口的小麦出售几乎停摆,导致国际麦价涨到历史高点,比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还高。 尽管乌克兰小麦库存颇丰,可支持数月出口,但农产品专家及官员警告,出口延后将使依赖乌克兰小麦、谷物、葵花油及大麦的国家饱受缺粮冲击。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经济学者葛劳伯表示,粮食进口国将须寻找其他来源,从而带动价上涨。 乌克兰农民表示,如果农民不赶快开始栽种,粮食安全将面临重大危机;如果今年产季乌克兰的粮食生产减少,小麦价格可能上涨1-2倍。 一些较贫穷的粮食进口国将受创最重。例如黎巴嫩90%的小麦进口来自乌克兰,且乌克兰小麦也下索马里、叙利亚及利比亚的主要来源。 土耳其70%的小麦进口量来自俄罗斯。即使在战争爆发之前,土耳其2月通膨年升率已达到54.4%,现在粮价只会更高。如果土耳其改从美国或澳洲进口小麦,成本将大幅提高。即使战争明天就结束,乌克兰的栽种季也已受到干扰,将冲击今年的收获量。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负责采购谷物及粮食,援助贫穷国家。去年共买进140万公吨小麦,70%都来自乌克兰及俄罗斯。在战争之前,由于加拿大、美国及阿根廷的收获不佳,采购价格已经上涨30%;最近粮价又告飙涨,使该机构援助贫穷国家的能力更差。 专家指出,粮食上涨将引发政治动荡。上次麦价大涨是在2007-08年,主因澳洲及俄罗斯等国歉收,曾引发全球近40个国家的抗议行动;2009-10年谷价大涨,也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线。 埃及三分之二的进口小麦来自俄罗斯。埃及官员表示,小麦库存量可以支持到6月中,而埃及本地的小麦将于4月中收成。政府补贴的面包价格如果上涨,及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都可能使社会动荡的威胁升高。 全球各地小麦库存量都相当紧俏,中国大陆及南韩也在各地大肆购买玉米。欧盟各国农业部长讨论是否允许农民将10%的预留农地投入生产。 分析家指出,正因为不清楚这次危机会持续多久,因而带动粮价上涨,市场担心粮食供给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Source 中国官媒发文驳斥“中国囤粮致全球粮价上升” 01/06/2022 对于有外媒指中国大规模囤积粮食,造成全球粮食价格急剧上升,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中国官媒今天(6日)发文驳斥,强调中国不背这个锅。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今天发文驳斥说,个别外媒是在炒作中国“囤积粮食”导致全球粮荒,让中国为全球粮价上涨和全球粮食危机背锅。文章强调,这个锅,中国没有理由背,也绝不能背。 文章并未指明是哪家外国媒体,但《日经亚洲评论》上个月23日发布一篇题为《中国囤积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粮食 推高全球价格》的报道,指中国过去五年以来积极地向各国采购大豆、玉米、牛肉、猪肉等粮食,造成全球粮食价格急剧上升,使更多国家陷入饥荒。 《经济日报》的文章称,中国去年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稻谷、玉米产量增多,产大于需,确保谷物基本自给。此外,中国粮食进口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优化供给结构,与“大规模囤粮”毫无关系,纯属子虚乌有。 文章续称,虽然中国进口一定粮食,但并未掌握第一手粮源,而是主要从国际四大粮商采购二手粮源,对全球粮食贸易并无话语权和定价权。文章补充道,2020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上升主因是冠病疫情、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等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文章称,中国进口的粮食主要以大豆、玉米及高粱、大麦等为主,进口小麦和大米占比较小,对全球小麦和大米贸易影响较小。文章强调,中国在进口粮食时,充分考虑世界粮食供给能力,确保进口规模相对稳定,避免突然大量进口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日经亚洲评论》的报道引述了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称2020年中国进口粮食比10年前增长了4.6倍。去年1月至9月期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超过了2016年以来的水平,这是有可比性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

STEM

商店被砸、孩子遭霸凌 在美俄裔被「猎巫」

商店被砸、孩子遭霸凌 在美俄裔被「猎巫」 世界新闻网 3/05/2022 俄乌战事愈演愈烈,国内民众的心情随着乌克兰陷入战争的深渊,对俄罗斯的情绪投射在许多美国俄裔民众的身上,开始出现「猎巫」的情形;许多俄裔人士不仅遭受无端的言语攻击,他们的商店也被破坏,甚至连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都遭受霸凌。 加州圣地牙哥一家俄式餐厅Pushkin Russian Restaurant的38岁老板格札里安(Ike Gazaryan),尽管拥有美籍身分,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国公民,却因为操着一口流利的俄语,让他成为反战人士的箭靶。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格札里安不只收到死亡威胁的电话,他的餐厅被抵制,网络评论被一面倒洗成负评;但格札里安除了喜爱俄国美食,并以号称「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的名字为餐厅命名之外,他与俄国的关系仅此。 格札里安有许来自乌克兰的亲友和员工,更全心全力支持乌克兰抗俄,却还是受到许多不明人士的抨击;他甚至曾接过电话,对方质问他为何不叫俄国停战,格札里安无奈地表示:「每个人好像觉得,因为我们说俄语,我们是俄国人,所以我们就无条件支持普亭(Vladimir Putin)还有他开战的原因,但事实绝非如此。」 Russian restaurant receives hateful threats 8成美国人把俄国当敌国 达冷战后新高 乔治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和国际事务助理教授米雪儿‧凯尔索(Michelle Kelso)分析,随着战事恶化,加上有些人对两国认知有限,近来国人对俄裔人士的敌意确实增加许多;她也提醒,「这样只会徒增双方的敌意,引发更多暴力冲突。」 根据华盛顿邮报(WP)和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在入侵期间共同制作的一项民调,高达八成的美国人认为俄罗斯「不友善」,并视为「敌国」,比率达到冷战以来最高。 Source …

中国称将持续高压打击虚拟货币交易行为

中国称将持续高压打击虚拟货币交易行为 3/04/2022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4日)称,将持续高压打击虚拟货币投资交易行为。 根据央行网站昨天(4日)刊登的新闻稿称,央行昨天召开2022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会议,中央结算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商协会、上海清算所、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负责人与会。 会议强调,有关联合部门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自查整改工作,持续保持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高压打击态势。 会议并提出,要加快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更好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紧紧围绕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低碳、转型金融、科技创新、金融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紮实做好调查研究。 中国央行前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境内比特币交易量的全球占比已从90%以上降至10%。 彭博社分析认为,下降的部分原因是,过去10年中国加大了对虚拟货币交易和采矿的打击力度。中国早在2013年就禁止比特币交易,并于2017年禁止虚拟货币交易所。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上个月称,涉嫌以虚拟币交易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面临最高可达10年的监禁。 去年5月,北京对虚拟货币交易和采矿进行了一次最全面的打击,迫使主要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和采矿公司离开中国。这些公司的银行账户被当局列入黑名单或被取消,导致虚拟货币平台无法对代币进行套现,也不能为其用户提供法币上线。 Source 中国银保监会警告以元宇宙名义非法集资风险 02/19/2022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昨天(18日)发布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指有不法分子蹭热点,以“元宇宙投资项目”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银保监会昨天在官网发布上述声明,列举多项非法集资或诈骗行为,包括,有些不法分子翻炒与元宇宙相关的游戏制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概念,编造包装名目众多的高科技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高额收益,借机吸收公众资金,具有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还有不法分子捆绑“元宇宙”概念,宣称“边玩游戏边赚钱”“投资周期短、收益高”,诱骗参与者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方式投资。声明指,此类游戏具有较强迷惑性,存在卷款跑路等风险。 声明还说,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渲染虚拟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人为营造抢购假象,引诱进场囤积买卖;或是号称所发虚拟币为未来“元宇宙通行货币”,诱导公众购买投资。此类“虚拟货币”往往是不法分子自发的空气币,主要通过操纵价格、设置提现门槛等幕后手段非法获利。 银保监会提醒社会公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Source 用“元宇宙”概念“割韭菜” 套路该被看穿了 中国青年报 11/26/2021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没多少人能讲清楚。但是,利用“元宇宙”概念“圈钱”的套路,却已经被一些人玩得风生水起。   最近几个月,卖书、卖课、炒虚拟币,“元宇宙”的生意越来越火,有人单靠卖网课就月入百万。然而,许多购买“教材”的人很快大呼上当,发现其中内容大多是复制粘贴。一些网课的学员也表示:课程内容空泛,想了解的话,自己去搜索引擎上完全可以了解,没必要买这门课。“币圈”的高风险,更是尽人皆知。看上去,一些人“割韭菜”的熟练程度,恐怕远超他们对“元宇宙”的了解程度。   在并不新鲜的套路面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甘心被“收割”?这或许是因为,“元宇宙”实在太火了。短短几个月里,Facebook取“元宇宙”(Metaverse)之意改名Meta,微软宣布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腾讯注册“王者元宇宙”和“天美元宇宙”商标,字节跳动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仿佛新的“风口”已经开启。在这一背景下,别有用心者稍加鼓吹,便会让人产生“再不上车就晚了”的焦虑,这时再来骗钱,自然得心应手。 …

中国人均GDP达1.25万美元 学者:今年将成高收入国家

中国人均GDP达1.25万美元 学者:今年将成高收入国家 世界新闻网 3/03/2022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万美元,超越世界人均水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预计,中国最快今年就能成为「高收入国家」。他强调,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中新社3日注销的专访中,对于中国是否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林毅夫指出,中国去年人均GDP与世界银行2021年最新设置的高收入国家标准1万2695美元已十分接近。从数据来看,中国距离世银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仅一步之遥。 林毅夫说,「我相信,在未来一年、两年或是最慢到『十四五』规划完成之前,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一定可以实现。」 他指出,若按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中国应该今年底就能跨过1万2695美元的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但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按现价美元计算,美元汇率会波动,所以,留点余地的话,可能是明年,最晚也不会晚于2025年,中国一定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 林毅夫表示,现在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6%,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18%。所以如果中国顺利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就要「翻一番」多。 他认为,中国要实现「第二个百年」(中共建政百年)目标,今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仍需保持比较高的增速。合理的增长目标是到2049年,中国人均GDP(按购买力评价计算)达到美国的一半。 林毅夫指出,这意味着,从2019年到2049年的30年间,中国每年经济增长率应该达到4.5%,「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林毅夫将这30年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现在到2035年。通过发挥「后来者优势」和「换道超车优势」,中国到2035年,还有8%的经济增长潜力。在8%的潜力之下,实现6%的增长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第二阶段是从2036年到2050年,他相信这个阶段中国经济仍有6%的增长潜力,只要努力实现4%的增长,就能实现到2049年人均GDP(按购买力评价计算)达到美国一半的目标。 Source 《大国的兴衰》作者保罗·肯尼迪:中美之间出现惊人对比! 来源:环球网 9/03/2021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的规模与美国差不多大了。这是一个惊人的对比。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9月1日文章,原题:美国权力的未来 近年来,外交政策思想家们考虑最多的莫过于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是否处于不可逆转的衰落这一问题。最近在阿富汗发生的事件——标志着美国从亚洲的又一次撤退——肯定会助长这种情绪。但对美国政策制定者来说,一个更长期的问题是中国力量的稳步上升。中国是否即将超越美国?衡量世界事务中这种转变的最佳经济和军事标准是什么?或者说,美国主导的时代是否正在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亚洲世纪?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9月1日文章,原题:美国权力的未来 对最后一个问题急于说“是”可能是不明智的。当前的许多情况与笔者上世纪80年代写《大国的兴衰》时差不多。事实上,过去40年里,美国的相对地位曾一度回升,比如苏联解体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及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然而,与其他大事相比,这样的回升是短暂的,且对美国不利。不妨考虑如下三个重大的和长期的转变:在国际关系、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方面。 首先,半个世纪前冷战的两极世界以来,战略-政治力量的组合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国际体系包括四五个非常大的国家。无论是通过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其中任何一国都无法迫使其他国家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这标志着世界权力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重新分配。因此,说美国仍然是第一,即便没错,也是片面的。因为就算美国是丛林中最大的大猩猩,它也只是一群大猩猩中的一个! 第二个变化,是美国军队比上世纪80年代时要小得多,也老旧得多。空军究竟能继续修补和飞行其有着70年历史的B-52轰炸机多久(它们比所有现役军官的年龄都大)?而海军还能继续整修其30年的“伯克”级驱逐舰多久?由于五角大楼定期将舰艇部署到不同地区,美国可能根本没有足够的舰艇来履行其众多的全球承诺。因此,在历史学家如笔者看来,美国就像老迈的哈布斯堡王朝,军队虽然庞大但疲惫不堪。 美国军力规模问题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在未来某个无人机主导的战场上,美国相对中国、俄罗斯或伊朗等对手的胜算可能会发生变化,美国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美国负担得起保持领先的代价吗?美国需要坦率地问自己,要拥有一支能够履行众多义务的军队,可能需要其GDP多大比例的军费(目前约为3.5%)。即使是4%也远远不够,6%可能差不多,但这个代价太高了,经济学家和国会肯定会大声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