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与肯塔基拟逐步取消个人所得税 或成45年来首例

密西西比与肯塔基拟逐步取消个人所得税 或成45年来首例 侨报网 4/06/2025 自上一个美国州取消工资和薪金所得税已过去约45年,但随着密西西比州和肯塔基州近期的立法行动,如果两州经济持续增长,它们有望步上完全取消所得税的道路。 据美联社报道,将个人所得税降至零的努力,是新冠疫情后各州财政收入飙升、盈余创纪录后掀起的减税浪潮中最为激进的例子之一。 然而,这一进程正值各州财政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之际。各州正观望特朗普总统的削减开支与关税政策是否会导致联邦对州的拨款减少,并拖累整体经济。 部分财政分析人士也警告称,取消所得税可能使州政府更依赖其他税种,例如对穷人影响更大的销售税。 美国宪法第十六修正案赋予国会征收所得税的权力,该修正案于1913年获得各州批准。此后,大多数州都制定了自己的所得税制度。 目前,美国有八个州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阿拉斯加、佛罗里达、新罕布什尔、内华达、南达科他、田纳西、得克萨斯和怀俄明。第九个州华盛顿州虽然不对工资和薪金征税,但对超过27万美元的资本利得收入征税。 阿拉斯加于1980年取消个人所得税,是因为该州政府当时因石油收入而财政盈余巨大。 尽管其他州也曾提出取消所得税的方案,但均未获得成功。 非营利组织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高级分析师兼研究经理凯瑟琳·劳赫海德(Katherine Loughead)表示:“一个从未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州更容易不征税,但一旦依赖这种税收来源,就更难逐步废除或取消它。” 密西西比州共和党州长泰特·里夫斯(Tate Reeves)近日签署了一项法律,将该州所得税税率从4%逐步降至2030年的3%,并设定了州财政收入增长的触发机制,在达到特定门槛时可进一步减税,直到完全取消所得税。此外,该法案还降低了食品销售税并提高了汽油税。 如果该州的现金储备充足,且每年收入触发条件均达到,密西西比州的所得税最早可于2040年被完全废除。 所得税取消的支持者希望这能吸引企业和居民落户,使该州经济发展水平与佛罗里达、田纳西和得克萨斯等州看齐。他们认为,个人缴纳较少所得税后会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销售税收入增长。 里夫斯在声明中称,这一税改“将我们带入了极少数具有竞争力的精英州行列”。他补充道:“密西西比有潜力成为吸引机遇、投资、人才和渴望过上更好生活家庭的磁石。” 不过,密西西比州是全美最贫困州之一,严重依赖联邦资金。民主党议员警告称,若联邦削减拨款与州减税同步发生,该州可能陷入财政危机。 非营利机构税收与经济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n Taxation and …

川普再提加关税 华埠小商业恐首当其冲

川普再提加关税 华埠小商业恐首当其冲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华埠在售小商品均来自中国。(记者李怡╱摄影) 川普总统再次抛出全面加征关税的主张,并放话要对中国商品征收近高达60%的关税,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报走访了解,若此政策一旦实施,不仅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物价进一步上升,也将对包括旧金山华埠在内的华人社区带来直接冲击。 旧金山华埠作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华人聚居区,一直以来都是中药、零食、家用品与传统商品的采购重镇。无论是居民日常所需的中药材,还是深受年轻族群喜爱的中国进口零食,都仰赖来自中国的稳定供应。一旦关税暴涨,不仅进口成本大幅提升,最终势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商品价格飙升。 华埠内许多药材店、草药行贩售的冬虫夏草、黄耆、党参、当归等常见中药,多数仰赖从中国进口。业者坦言,这些药材若被收以高关税,进口成本可能翻倍,届时不仅小商家利润被挤压,消费者也将被迫付出更高价格维持健康。 华埠一家药材店老板表示:「我们的客人很多是长者,他们固定来抓药调理身体,如果价格涨一倍,他们真的会买不起。若关税政策上路,可能会考虑减少进货,甚至转向其他替代市场,但品质和疗效还是有差。」 除了药材,华埠里不少杂货舖与超市贩售的中国进口商品,如辣条、旺仔牛奶、康师傅方便面、大白兔奶糖等,也将首当其冲。这些零食因价格亲民、口味道地,一直是华人家庭与年轻族群的最爱。但如果因关税而大涨价,恐将流失顾客。 华埠内小型亚洲超市店员表示:「年轻人最爱买的就是那些进口的中国零食,如果一包方便面涨到五六块美金,谁还买得下去。疫情之后本就生意冷清,若再遇上关税涨价,恐怕连基本营运都难以为继。」 另外包括厨房用品、传统节庆饰品、塑料用品、纸制品等生活杂货,也多来自中国。这些物品多属低毛利、高流动性商品,价格敏感度高。一旦成本上升,小商家要么自行吸收利润,要么只能涨价减少销量,对原已受房租与人力成本压力的小店无疑是雪上加霜。 政经专家马江博向本报指出,过去25年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若美中贸易再度恶化、甚至出现实质「脱钩」,对中国出口企业固然是挑战,但对美国基层消费者与小商业同样是打击。他表示:「中美之间的贸易不是单向依赖,而是长期互补。大幅加征关税的后果,将反映在美国超市货架上,也会出现在华埠小店的收银机里。」 据本报了解,在华人社区内,民众因担心物价暴涨,已在互相告知要多囤积购买一些如厕纸、调味料、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和物资。 走访的大部分旧金山民众表示,在通膨压力持续、美国民众对物价高度敏感的当下,任何进一步拉高生活成本的政策,无论出发点如何,最终都可能激化民怨,甚至影响对总统执政的评价与好感度。 华埠在售小商品均来自中国。(记者李怡╱摄影) 华埠在售小商品均来自中国。(记者李怡╱摄影) 华埠在售小商品均来自中国。(记者李怡╱摄影) Source 示威抗议川普关税 华府民众忧关税推升物价、退休金不保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示威群众5日聚集在华府华盛顿纪念碑,抗议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路透) 川普总统对各国销美产品课征10%关税生效,大批民众周六齐聚华盛顿国家广场示威,抗议川普及顾问马斯克(Elon …

川普严审移民 今年境外配偶办绿卡恐难拿到手

川普严审移民 今年境外配偶办绿卡恐难拿到手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要取得美国绿卡和公民愈来愈难,面谈时间与等待期也加长。图为2017年取得公民的民众。(美联社) 川普政府为加强审查移民,美国公民与移民服务局(USCIS)已悄悄暂停处理某些个人提交的绿卡申请,其中包括已获批准的难民和获得美国庇护的移民在内。与此同时,移民律师表示,USCIS现在要求所有申请案都要面谈,积压案件增加,2025年公民和绿卡持有人为境外配偶办到绿卡「几乎不可能」。 移民律师指出,移民机构冻结招聘,人手减少,延误时间增加,处理时间可能延长到两年以上。家庭类移民申请案受的打击可能最严重。已证明可能在母国遭迫害而获得美国庇护的移民,因绿卡申请遭暂停处理,将陷入法律困境。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报导,USCIS最近下达指示,暂停处理获难民或庇护身分移民提出的绿卡申请。这是川普政府以担心国家安全和诈欺为由,采取限制、紧缩乃至暂停合法移民程序的最新行动。 国土安全部声明表示,移民局暂停审理某些「身分调整」申请,等待完成更多审查,以找出潜在诈欺、公共安全或国家安全问题。「身分调整」是绿卡流程的正式名称。 川普政府官员还宣布,将更加严格审核申请美国公民、绿卡和庇护等合法身分的移民社群媒体帐号。 国务院2月18日宣布改变签证面谈豁免计划的资格标准;首次申请H-2签证的申请人面谈豁免已被取消;某些签证类别的更新期限从48个月缩短至12个月。这些改变代表现在有更多人需要参加面谈。 移民律师帕里克(Abhisha Parikh)在社媒贴文表示,移民局现在要求所有案件都要面谈。圣地亚哥移民律师萨普奇尼克(Jacob J. Sapochnick)则指出:「2025年为配偶获取绿卡将非常缓慢,甚至几乎不可能。若政府持续削减包括领事馆人员在内的员工数量,情况会更糟。家庭类移民可能受到的打击最大。」 萨普奇尼克指出,许多为外籍配偶递交的I-130亲属移民申请案已在国家签证中心(NVC)滞留半年以上;在美国境内为配偶申请绿卡现在也需要面谈,可能也需要等待更长时间。 Source 美国国安部促国税局提供700万非法移民数据 以便拘捕递解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国土安全部(DHS)官员正向国税局(IRS)索取约700万名疑似非法居留美国人士的报税数据,以便循线拘捕并递解移民。图为移民执法人员在芝加哥市1月26日上门搜捕无证客。(路透) 知情人士指出,国土安全部(DHS)官员正向国税局(IRS)索取大约700万名疑似非法居留美国人士的报税数据,显示川普政府希望利用国税局的报税系统,来循线拘捕并递解移民。目前两政府单位尚未达成资讯分享协议。 华盛顿邮报5日报导,国土安全部官员在此之前就寻求国税局协助,想找到70万名已被判决、该递解出境人士;他们要求国税局动用强力保密的纳税人数据系统,来提供姓名及住址。 …

中国能靠提振内需对冲川普关税? 美学者不乐观:1根源难改

中国能靠提振内需对冲川普关税? 美学者不乐观:1根源难改 中国新闻组 4/06/2025 曾任摩根史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的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图为他3月26日出席中国海南博鳌论坛。(新华社) 美国总统川普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将加征34%的关税。对此,曾任摩根史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的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将面临着由关税引起的非常严重的外部冲击,尤其对于仍然非常依赖全球贸易的中国而言。」 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罗奇近日接受中国媒体「财新网」访问时指出,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看,中国善于应对外部冲击。从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再到川普1.0和2.0的贸易冲击,每隔十年左右,出口导向型的中国就被迫要提升自身韧性。 「中国高层近期的表态也表明,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另一次外部冲击,但这次的风险在于,外部冲击的数量级是非常巨大的。中国重点通过重振国内消费来提振经济的举措是否可行,我表示谨慎态度。」罗奇说。 罗奇称,在中国经济政策研究领域,消费主导的经济再平衡是老生常谈,但迄今收效甚微。目前来看,中国政策层仍持续强调「以旧换新」政策,试图提前释放汽车、家电及部分消费电子等大件耐用品更新换代的需求;但仅靠一次性刺激置换需求,并不能化解居民预防性储蓄居高不下的顽疾,这意味着非刚性消费的持续增长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2024年中国居民储蓄率达43.44%,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罗奇认为,要让中国消费者增加消费,根源在于减少他们由恐惧驱动的预防性储蓄,要改变中国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但推出提高劳动收入的政策相对容易,但要扭转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则困难得多,因为这需要消除人们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担忧。 罗奇表示,消除人们对未来担忧的关键,在于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在他看来,尽管中国政府在扩大社保覆盖面方面有所行动,但还是没有投入大量资源来实质性提升社会保障福利水准。 「需要有非常大额(massive)的资源投入才行。如果不下血本提高社保福利质量,那怎样向大众家庭发出明确信号?又怎样改变消费者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担忧?」他说。 针对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罗奇预期,将导致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会给全球贸易带来很大压力,正如1930年美国税法带来的影响那样,「一场竞相踩踏的竞争已不可避免」。 Source 川普对等关税有3真正目的?分析师:企图心远超一般想像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政策分析家拉特娜认为,川普对等关税的目的,是为管理美国债务、重塑美国工业基础、争取美国在全球新秩序中的地位。图为一列货运火车行经加拿大蒙特娄,加国也是美国开征关税的对象之一。(欧新社) 川普总统在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全球无数人忙着了解自己国家税率多少、影响哪些产业,同时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这项关税的真正目的。曾效力国会、安永等公司的政策分析家拉特娜(Tanvi Ratna)在福斯新闻网撰文指出,川普对等关税不只是一种保护主义措施,还是更广泛策略的一部分,企图心远超过一般人想像,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确知它是否奏效。 目的1:解决美债 拉特娜说,这套高风险的对等关税,目的是为管理美国的债务而累积影响力和资源,重塑美国的工业基础,并重新协商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的问题──美国政府在2025年,必须为到期国债再融资9.2兆美元,其中约6.5兆美元将于6月到期。 根据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说法,利率每下降一个基点(0.01%),政府每年就可节省约10亿美元。自4月2日宣布征收对等关税以来,10年期美国公债殖利率已从4.2%降至3.9%,下降30个基点。如果这一数字成立,就意味着可节省300亿美元。因此,维持低殖利率不仅是合理的政策,也是国家财政的需要。 但美国处境困难,通货膨胀尚未完全冷却,联准会仍担心降息太快,所以问题变成:如果没有联准会的帮助,如何降低殖利率?这就是对等关税策略有趣的地方。 …

欧美现万人反川普游行 抗议激进关税呛「把手拿开」

欧美现万人反川普游行 抗议激进关税呛「把手拿开」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在曼哈顿第五大道5日抗议人潮绵延近20个街区。(欧新社) 金融时报报导,全球以欧美为主的城市5日出现反川普游行,成千上万民众聚集华府、纽约、巴黎、柏林等,抗议川普2.0以来各项议程,包含激进贸易关税、削减联邦劳动力、驱逐合法移民、威胁入侵格陵兰和政府效率部等,这是川普第二任期首度遭遇大规模示威。 综合路透、纽约时报、政治新闻网Axios报导,这次抗议活动名为「把手拿开!」(Hands Off!),由Indivisible、MoveOn等跨议题倡议团体发起,5日在全美50州举行1200场游行,号召反对川普的民众上街头达不满。这是针对川普及其盟友马斯克的单日最大规模示威活动。 尽管群众人数难以精确统计,主办单位表示已有超过60万人报名参与。首都华府有数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纪念碑周围,他们高举标语写着「企鹅反对关税」、「把马斯克送上火星」等,还有民众高喊「川普下台」,要求「保护美国宪法」、「不要干涉公民权利」。 在曼哈顿第五大道,抗议人潮绵延近20个街区。芝加哥的达利广场及周边街道则涌入数千人;亚特兰大的警方则估计,前往金色圆顶州议会大厦的游行队伍超过2万人。 部分示威者挥舞美国国旗,有些甚至倒挂国旗象征国家危机,许多示威者,尤其是联邦员工与大学生,忧心遭到报复而匿名受访。 华府民众化名玛雅(Maya)受访,不满川普政府奉行「亿万富豪寡头政治」,而且「关税伤害了工人阶级」。 纽约教师洁克逊(Melissa Jackson)忧心公共教育经费削减,「我认为这太荒谬了,纽约、美国是文化大熔炉,我们要的不是多元、包容吗?」 亚特兰大联邦员工强森(Johnny Johnson),几个月内被美国国税局聘用、调动、解雇,又重新聘用,他说:「我动用了401(K)退休福利计划,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金融时报报导,伦敦、里斯本、巴黎和柏林等欧洲城市也出现示威潮。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伦敦抗议者高举「美国怎么了」、「不要伤害他国」和「他是个白痴」。人群还高喊「放过加拿大」、「放过格陵兰」、「放过乌克兰」,抗议川普剧烈调整美国外交政策。 伦敦街头5日出现抗议川普的游行人潮。(路透) 抗议者5日聚集洛杉矶街头抗议川普及其盟友马斯克。(路透) Source 川普对等关税有3真正目的?分析师:企图心远超一般想像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政策分析家拉特娜认为,川普对等关税的目的,是为管理美国债务、重塑美国工业基础、争取美国在全球新秩序中的地位。图为一列货运火车行经加拿大蒙特娄,加国也是美国开征关税的对象之一。(欧新社) …

明知川普关税荒谬却不敢说?传财长打算走人

明知川普关税荒谬却不敢说?传财长打算走人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MSNBC报导,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可能打算辞职。(路透) 美国总统川普本周稍早公布宛如「灾难」的对等关税计划后,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据传可能打算辞职。 MSNBC撰稿人鲁蕾(Stephanie Ruhle)4日在节目「Morning Joe」上透露,贝森特已开始寻找退路。鲁蕾说:「消息人士向我透露,贝森特在川普内核圈显得格格不入,川普甚至与贝森特不亲近,也不听他的话。」 根据知情人士说法,贝森特肯定理解川普关税政策有多荒谬,因为贝森特是真正了解金融市场运作模式的人。鲁蕾表示,过去几天发生的一切,已严重伤害贝森特信誉及在金融市场缔造的功绩,贝森特如今试图转战联准会(Fed)。 Source 川普对等关税有3真正目的?分析师:企图心远超一般想像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政策分析家拉特娜认为,川普对等关税的目的,是为管理美国债务、重塑美国工业基础、争取美国在全球新秩序中的地位。图为一列货运火车行经加拿大蒙特娄,加国也是美国开征关税的对象之一。(欧新社) 川普总统在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全球无数人忙着了解自己国家税率多少、影响哪些产业,同时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这项关税的真正目的。曾效力国会、安永等公司的政策分析家拉特娜(Tanvi Ratna)在福斯新闻网撰文指出,川普对等关税不只是一种保护主义措施,还是更广泛策略的一部分,企图心远超过一般人想像,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确知它是否奏效。 目的1:解决美债 拉特娜说,这套高风险的对等关税,目的是为管理美国的债务而累积影响力和资源,重塑美国的工业基础,并重新协商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的问题──美国政府在2025年,必须为到期国债再融资9.2兆美元,其中约6.5兆美元将于6月到期。 根据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说法,利率每下降一个基点(0.01%),政府每年就可节省约10亿美元。自4月2日宣布征收对等关税以来,10年期美国公债殖利率已从4.2%降至3.9%,下降30个基点。如果这一数字成立,就意味着可节省300亿美元。因此,维持低殖利率不仅是合理的政策,也是国家财政的需要。 但美国处境困难,通货膨胀尚未完全冷却,联准会仍担心降息太快,所以问题变成:如果没有联准会的帮助,如何降低殖利率?这就是对等关税策略有趣的地方。 通过征收全面关税,美国政府所创造的经济不确定性,恰恰促使投资人转向长期美国国债等更安全的资产。当市场受到惊吓,资本就会撤出风险和股票资产,并涌入安全资产,主要是10年期美国国债,这一点就正如我们在前几日所看到的场景。这种降低风险的需求导致殖利率下降。 然而,即使是更便宜的债务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美国赤字仍然巨大,这就有必要削减开支。据报导,在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和马斯克的支持下,川普政府的目标是削减40亿美元日常开支,如果他们的建议转化为实际削减并获得国会批准,到2025年底,赤字将减少1兆美元。 至此,美国有两大支柱:降低借贷成本、紧缩支出,但还有第三个、可能是最重要的支柱:经济成长。 目的2:重建美工业 …

美国人开启囤货潮!“中国电视被买空”

美国人开启囤货潮!“中国电视被买空” 环球网 4/05/2025 根据特朗普本月2日签署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美国定于5日开始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措施将于9日生效。 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加征关税将推高价格,并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美投资人喊话:“是时候开始囤货了” 美国知名投资人、亿万富翁马克·库班4月2日下午在社交平台写道,是时候开始囤货了。 库班在社交平台写道:“从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储存的东西,都应该趁早买起来,最好是在商店补货前购买。” 库班强调,即使是美国货,也有可能涨价,“他们会甩锅给关税”。 据观察者网援引《华尔街日报》3日报道,美国人早在关税政策正式出台前已经开始紧张,从大学生、全职妈妈到企业高管……全美各阶层民众已掀起“未雨绸缪”式消费潮。 一位50岁的纽约市民表示,在跑了多家商店并向店员致电争取后,终于抢购到那家商店最后一台中国品牌的电视机。 美国小企业在“关税大棒”下求生 据央视新闻报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卢杰锋表示,中期来看,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有所下调。投资者担忧企业将面临进口成本攀升与出口受阻的双重困境。在制造业与科技业,众多美国公司依赖贸易伙伴供应零部件;在农业与汽车业,则可能直接遭到贸易伙伴的反制性关税冲击。此外,美国零售业也会因商品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据中青报此前报道,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关税政策分阶段实施,许多产品获得了豁免。观察人士认为,新一轮关税政策覆盖更广、影响更深远。“承担这些税的是美国进口商,不是出口商。”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代表千余家科技公司)国际贸易副总裁艾德·布瑞兹特瓦警告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将因高额关税遭受损失。美国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首席执行官科里·巴里表示,由于该行业的供应商利润率很低,绝大部分关税成本恐将转嫁给消费者。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电子产品供应国之一。英国广播公司称,近年来,美国的关税政策迫使一些公司将供应链向东南亚转移,但泰国、越南等地不具备足够的制造能力和专业知识。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娜·加扎里安创业刚满一年时,就因为“前”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而陷入困境。她的公司Austere为几家大型零售商提供高端影音配件,这些配件主要是在中国生产的。 随着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一夜之间,额外的成本导致她的公司在破产边缘徘徊。“当时我觉得,我的公司会在短短一年内走完从开业到破产的全过程。”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我花了这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去经营公司,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许多对特朗普第一任期心有余悸的美国企业主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包括加扎里安在内的一些人赶在特朗普就职前进口了大量货物,存放在仓库里。加扎里安希望借此争取时间,撑到公司顺利转型。 “我可能需要寻找采取更具成本效益的生产方式,或者彻底转向新的方向。”她说,“我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放在生存而不是发展业务上,这实在令人沮丧。” Source 关税政策打击大小企业 从科技业影响到餐馆 全民都受害 世界新闻网 4/05/2025 …

关税政策打击大小企业 从科技业影响到餐馆 全民都受害

关税政策打击大小企业 从科技业影响到餐馆 全民都受害 世界新闻网 4/05/2025 位于606 Broadway的606小馆,店面整洁明亮,业主希望进口食材价格不要涨太多。 (谷歌地图) 川普的关税政策一发布,高科技巨擘、进口商甚至本土餐馆都受到沉重打击。股民固然深深受创,非投资人也因物价飙涨受害,有些人连脏话都飙出口。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修复五金」(Restoration Hardware)首席执行官弗里德曼(Gary Friedman)2日下午股市收盘后正跟分析师讨论时,顺便在屏幕上查了一下自己公司的股价。他一看不禁喊出「Oh, shit!」(X他X的) 。接着股价在3日下跌了40%,是公司股票上市以来跌得最惨的一天。这间家用物品零售商,去年销售的产品72%来自亚洲国家。 3日的美国股市是新冠疫情大爆发以来跌幅最大的,以科技股为重的纳指跌掉了6%,4日又再跌了5.7%。苹果股价两天各跌9%和7.4%,市值蒸发4000亿。辉达各跌7.8%与7.3%,也少掉了4000亿。 规模比苹果小得多的企业也预计成本将大幅增加。餐饮业已经在努力应对高昂的劳动成本和鸡蛋等食品价格飙升的问题,新的关税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本已微薄的利润。金门餐饮协会代表克利里(Amy Cleary)说:「任何再次提高成本的举措无疑会造成真正的财务压力。我们的利润率已经越来越低,无法承受进一步的成本上涨。这将给餐馆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 列治文区现代越南面馆Lily的主厨Rob Lam就是一位做好迎接冲击准备的主厨。周三宣布对越南产品征收46%的关税后,Lam联系了他的供应商,以确保他能够缓解预计会大幅上涨的价格。他说:「我不想让我的顾客感到东西太贵。作为企业主,你必须应对这些挑战,但客户却不会真正看到业主的挑战。」 位于旧金山华埠边缘的606 Cafe,店主李(Eugene Lee)从唐人街的杂货店采购多种进口食材,例如干海鲜、酱料、茶和调味品,而这些杂货店的进口商品已经遭遇10%的关税,现在又将面临再多20%的关税。李先生经常与供应商沟通以控制价格上涨,到目前为止影响并不大。 目前还不清楚消费者何时会开始在附近的杂货店支付更多钱来购买他们喜欢的亚洲进口商品。南韩新开的食品杂货店扎嘎其(Jagalchi)的发言人Gon Lee表示,公司仍在研究对南韩进口商品征收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