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 8成「海归」逾半在北京工作、多进国企

中国留学生 8成「海归」逾半在北京工作、多进国企 中国新闻组 4/10/2023 自1978年以来,中国累计逾625万人出国留学,近500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的8成左右。数据图为陆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欢庆毕业。(新华社) 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中国留学回国人数续攀升。1978年以来,累计625.68万人出国留学,近500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回中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约8成。回国就业的博士中,在美国获学位占30.15%最多;上述族群逾半在北京工作,在国企工作者最多。 新京报报导,在这份就业蓝皮书显示,留学回国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占比为56.57%,男性占比为43.43%;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其中大多数具有硕士学位(76.04%),其次是博士学位(15.77%),平均每6名回国就业的留学人员,就有一位具有博士学位。 拥有博士学位的回国就业人员中,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占30.15%,其次是日本(8.87%)、韩国(8.18%)和英国(7.89%)。在硕士学位组中,主要获取学位的国家或地区是英国(37.51%),其次是美国(19.37%)、澳大利亚(16.07%)和中国香港(7.04%)。 留学回国人员学科涉及了绝大多数学科类别,理学是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人数最多的方向,占28.08%,其次是管理学(18.36%)、工学(17.84%)和经济学(16.35%)。 从省份来看,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地集中在北京,占比超过了50%,其他占比较多的省份为山东、广东和山西,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工作单位性质分布 ,在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北京市属国企和非北京市属国企三类)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最多,占比达到49.94%,工作在事业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事业单位三类)的人数占比为31.33%。工作在民营经济单位(包括民营企业、民办非企业两类)的留学回国人员占比为8.61%。其他占比较高的单位分别是外资企业(3.22%)、会计师事务所(1.12%)和律师事务所(0.43%)。 关于留学生回国原因,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个体选择了国内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和到位的疫情防控这两项因素,亲情、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创新创业环境等也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因素。 Source 雇主放缓招聘 今年应届毕业生恐找不到工作 世界新闻网  4/03/2023 由于就业市场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不如以往,今年毕业生可能面临求职困境。图为印第安纳大学校园。(美联社) 当前就业市场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不如以往,许多雇主今年放慢招募新人才的步调,与过去两年的情况大相迳庭,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可能面临求职困境。 前两年许多企业大力招聘2021、2022年应届毕业生,然而近几个月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脸书母公司Meta、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等企业却相继大动作裁员。 如电商巨擘亚马逊(Amazon)正在削减支出、缩减人力,并将今年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日延后,最多达六个月;在线家居商店Wayfair裁员10%人力,并且限制招聘全职或实习职缺;但两家公司均表示仍致力于职场新鲜人的招募工作。 征才软件公司iCIMS一份3月的调查显示,1000名大四生中,97%的人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就业市场时已经考虑其他替代选项,例如继续读研究所、进入零工经济产业,或从事与主修科系非相关的工作。 …

大陆留学生毕业 8成选择归国发展

大陆留学生毕业 8成选择归国发展 旺报 4/09/2023 自1978年以来,大陆累计有625.68万人出国留学,近500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大陆发展,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的8成左右。资料图为陆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欢庆毕业。(新华社)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日发布的《2022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大陆留学回国人数持续攀升。自1978年以来,累计有625.68万人出国留学,近500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大陆发展,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的8成左右。 《新京报》报导,该蓝皮书采用2021年数据。大陆留学生(专题)回国原因,主要是大陆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和严格的疫情防控。此外,大陆近年推出许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为留学回国者提供具竞争力的待遇。亲情、大陆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创新创业环境等,也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因素。 蓝皮书指出,留学回国的陆生中,其中大多数具有硕士学位(76.04%),其次是博士学位(15.77%);换言之,平均每6名回大陆就业的留学者,就有一位具有博士学位。 蓝皮书显示,回国就业的博士中,在美国获得学位占30.15%,其次是日本(专题)(8.87%)、韩国(8.18%)和英国(7.89%)。硕士学位部分,主要留学的国家或地区是英国(37.51%),其次是美国(19.37%)、澳洲(16.07%)和香港(专题)(7.04%)。 从省分来看,大陆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地集中在北京,占比超过50%,其他占比较多的省分为山东、广东和山西,分别为7.86%、6.82%和5.15%,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大陆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最多,占比达到49.94%,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人数占比为31.33%,工作在民营经济单位占比为8.61%。 Source 雇主放缓招聘 今年应届毕业生恐找不到工作 世界新闻网  4/03/2023 由于就业市场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不如以往,今年毕业生可能面临求职困境。图为印第安纳大学校园。(美联社) 当前就业市场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不如以往,许多雇主今年放慢招募新人才的步调,与过去两年的情况大相迳庭,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可能面临求职困境。 前两年许多企业大力招聘2021、2022年应届毕业生,然而近几个月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脸书母公司Meta、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等企业却相继大动作裁员。 如电商巨擘亚马逊(Amazon)正在削减支出、缩减人力,并将今年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日延后,最多达六个月;在线家居商店Wayfair裁员10%人力,并且限制招聘全职或实习职缺;但两家公司均表示仍致力于职场新鲜人的招募工作。 征才软件公司iCIMS一份3月的调查显示,1000名大四生中,97%的人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就业市场时已经考虑其他替代选项,例如继续读研究所、进入零工经济产业,或从事与主修科系非相关的工作。 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职业服务办公室副主任瑞秋·卡什纳(Rachel Kaschner)透露,尽管毕业季在即,但接受她咨询的学生没有因此感到惊慌,反而愿意更积极求职,并考虑应征更多公司。 即将从纽约大学毕业的丹尼尔·金(Daniel …

硅谷大厂L5们:这场科技企业寒冬中的幸存者

硅谷大厂L5们:这场科技企业寒冬中的幸存者 36氪 4/09/2023 “卧槽!劈柴夜里给员工发邮件了!我司裁员了!” 清晨7点,被同事微信轰炸而提前惊醒的小石光着脚从卧室冲到了书房,开始查公司的邮箱。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他先确认了自己没有被开,然后在公司内部系统里搜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和合作组成员的名字,再在微信里询问在同间公司的好友们。 虽然成功存活,但还是冲击很大。 就在一周前,哪怕别的大厂都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小石都坚信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Google身上。 毕竟,这间从车库起家的科技巨头的上一次大规模裁员可以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时,他们裁了300名员工,占总员工人数的2%。与此同时,它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十九年间股价翻50倍就是最好的证明。 早期加入的员工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而从毕业后就进入Google,已在Google工作了将近七年,职级为L5高级工程师的小石也一直对自己的东家充满信心。他甚至在买房时都不舍得卖公司发的股票,因为那是他眼中“稳定的投资品”。 很快,小石的朋友都回了微信。大家都确认安全。但也都不约而同地迅速达成了共识,“接下来的日子要苟着了”。 过去几年,“苟着”是最不应该和这帮L5们联系在一起的词。因为L5是一个硅谷程序员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个黄金期,可躺平,可转组,可跳槽,也可继续留在大公司里爬梯子。 然而,随着过度繁荣戛然而止,谈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变得太奢侈。但“苟着”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它是现实条件下需求层次的降级:即自我实现暂时让位于生存需求。 01 稳定 L(Level)是Google对其工程师使用的职级系统,L5的官方叫法是“Senior Software Engineer”(高级软件工程师)。 在硅谷,每家大厂都有属于自己的职级系统,框架和逻辑上大差不差,且相互之间都有着这个行业里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对应。 比如Google的起始级别是L3,它的L5在Meta对应的是资深E5和初级E6,在Amazon对应的是初级L6。本文中我且用L5来概括这个范围的各大厂工程师们。 中美之间的职级对应方差就更大一些。比较流行的说法是Google的L5可以对应到阿里P8。 这个级别的工程师通常已经有了5-7年的工作经验,年纪30岁上下,年薪在30-40万美元之间。技术上已逐渐成熟,组织架构能力也初步形成。 市场繁荣时,L5们炙手可热:上可带团队,下可撸代码。跳槽狂涨薪,躺平无压力。 他们也是猎头和HR眼里的香饽饽。几乎每个L5的邮箱和LinkedIn里都躺满了各大公司和猎头的私信,因为他们“更加偏执行,但又有领导潜力,非常好用。同时,他们也有一些职业痛点,有上升的愿望”。 在升到L5前,很少会有人想着跳槽,几乎是无脑往上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条路实在是不算难走。公司会有详细的培养手册告诉你对于每个级别有什么样的要求。在我采访的5位程序员中,所有人都赞同L4到L5的跨度远小于L5到L6的跨度。 …

ChatGPT正在改变企业人力招募 从人资到工程师

ChatGPT正在改变企业人力招募 从人资到工程师 世界新闻网 4/09/2023 履历制作网站ResumeBuilder的调查显示,高达半数企业正在使用ChatGPT,另有30%企业考虑使用。(路透)。 履历制作网站ResumeBuilder的2月调查,半数受访企业正在日常营运使用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而且已用来取代人资部门负责张贴征人消息、回复应征者的工作,同时加速程序编码工作。 CNBC报导,调查显示,50%的受访企业已在使用ChatGPT,另有30%企业计划使用。ResumeBuilder首席职涯顾问霍勒认为,这些调查数据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在调查结束后,已有更多专业人士开始使用生成式AI技术。ResumeBuilder搜集招募数据,以利求职者在搜索工作时撰写求职信和履历。 霍勒说,这项调查的结果也受到受访者年龄和经济状况影响。85%的受访者都是44岁以下,而年轻一辈的员工较愿意使用新技术。 霍勒认为,AI技术的高度采用率也跟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市场有关。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幅扩张后,现正通过自动化适应新的经济型态,「我们发现ChatGPT首先取代人资部门的部份工作,也就是撰写征求职缺或回复求职者信件等工作。不过,以我在业界待这么久的听闻来说,爱写职缺叙述的人并不多」。 若企业自动化撰写职缺等工作,将拥有投入更战略领域的资金。这项调查显示,在采用AI的企业中,50%省下5万美元,还有10%省下10万美元。 程序编码是另一个受ChatGPT影响的领域。霍勒说,企业正以生成式AI加快编码工作,把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员工在职进修和招募,「若他们能产出足以降低劳工成本的编码,就能掌控编码预算,并付钱给开发人员。或更好的做法,重新训练编码人员,从事需要做的事。」 ResumeBuilder指出,90%的受访企业都曾寻找熟悉ChatGPT操作的人。 专业服务新创公司Fraction创办人暨首席执行官甘达表示,把AI列为具备技能,履历更能脱颖而出,例如ChatGPT的数学不好,但求职者能从提示词工程的经验中,知道输入哪些数据会生成最佳结果。 人们已愈来愈担心生成式AI可能取代人类工作,不过取代的工作可能出乎外界预期。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在AI可能取代工作的名单上,电话行销人员排名居前,但大学教授和社会学家也面临这个风险。 Source 硅谷最大游戏公司 「美商艺电」裁800人 世界新闻网 3/31/2023 湾区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美商艺电宣布裁员800余人。(记者李怡/摄影) 在旧金山硅谷的裁员潮中,视频游戏公司裁员人数远没有社交媒体和企业软件科技行业那么多;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旧金山湾区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美商艺电(Electronic Arts,EA)30日也加入裁员潮,宣布裁掉6%的员工,约800人,以削减人力支出和办公场地费用。 美商艺电是美国一家跨国性的交互娱乐软件制作与发行公司,1982年5月28日创立,总部位于湾区红木城,分别在加拿大、英国、澳洲、中国等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子公司,世界各地雇员总数超过1万人。美商艺电主要进行电脑游戏、主机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的开发、出版,包括「仿真人生」以及多个游戏销售业务活动。 公司首席运行官安德鲁表示,目前公司正逐步放弃对于战略发展没有贡献的项目,未来会做更多投资项目和团队重组。 视频游戏行业的裁员人数没有社交媒体和企业软件等其他科技行业那么多,但与大流行初期相比,随着增长放缓,削减也正在蔓延。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Offer刷爆屏,也改变不了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的事实…

Offer刷爆屏,也改变不了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的事实… 4/09/2023 IVY Day过去了,各家榜单纷飞。北师大实验毫无疑问霸榜,收获了哈耶普在内所有藤校的offer。普林斯顿2枚、布朗5枚、杜克5枚、康奈尔4枚、宾大3枚、达特茅斯3枚、哥大4枚、耶鲁1枚,以及斯坦福4枚(数据为RD+ED总和)…对北师大实验来说,这种发挥很平常。只是今年4枚哈佛offer还是震到了家长,毕竟在往年,这可能是国内总量…放榜的日子,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爬藤成功者的背后,许多人正在默默承受失败的痛苦——一个顶尖外籍学校的小孩SAT1580,Com App全拒,只拿到UCB加州伯克利和加州戴维斯两所学校Offer;14门AP申请CS一路拒信和Waiting List,后来录到卡耐基梅隆大学 IE;一个SAT1580男生只申到纽大数学!本来很郁闷直到后来知道,纽大今年中国学生SAT中位数是1540;还有,美东TOP10美高娃,GPA排名前三,画一手好画、各种俱乐部做义工,跟着哈佛教授做生物论文有推荐信,被哈佛、芝加哥、霍普金斯全拒后,想拿UC保底,结果伯克利也拒了,唯一拿到UCR;往年UCB和UCLA能发近10枚offer的学校,今年UCB居然颗粒无收! 这些申请败北的案例,一个比一个震撼人心。这么优秀,怎么能是这种结果?所以,比起关注藤校offer的数字、今年花落谁家?哪所学校是黑马?我更想追问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爬藤没有成功? 01 学神爬藤的样本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看看爬藤成功样本是什么样的?以今年拿到哈佛offer的小孩为例,一个「业余诗人」还热爱理科,线性代数自学成才,研究方向是量子计算——量子比特门对量子干扰和退相干纠错…坦白说,这个题目我都读不顺溜,却是一个高中生所做的研究。这肯定不是被所谓的顾问设计出来的爱好,这根本设计不出来。如果自己没天赋、兴趣和好奇心,怎么会知道有这么一个悬而未决的数学问题? 再说说,业余诗人的文学造诣有多深。初中写诗后出版过诗集,形容自己人家会说「万仞山壁如一粒沙平放在心底」…这已经不是纯粹文学层面的修为,而是哲学层面的自我认知和文学之美的结合。最后走的英美双申。牛津录的数学,哈佛录的是文学+数学。从结果来看,数学是大佬,文学也是大佬,而不是数学不能走,才走文学这条道路去申哈佛。另一个拿到哈佛申请的小孩,则是个典型的文科大神。SAT1590,12门AP满分的成绩外还有concord review、pioneer的发表;打辩论(SZ International Debate)、研究欧洲文学和历史,欧洲史成绩全校最高。这样的文科造诣,全国也就这么一个!最后拿了美本TOP录取大满贯,横扫哈佛,宾大,杜克,西北,JHU,康奈尔,威廉姆斯,阿默斯特等…从今年这些爬藤成功的案例来看:标化接近满分、AP选个12门,这些东西就是入场券。那些被藤校青睐的学神们,要么是文理通才,均衡发展且单项没有弱势;要么是单科造诣超越了凡人理解的水准,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能与之匹敌的竞争者。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就是在他们亮瞎眼的履历中,没有任何刻意制造、人工的痕迹,他们所抵达的学术之境…除自己外,无人可渡。 02 非典型性成功 我觉得今天爬藤成功的小孩,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阵营:一种是技术性成功。凭借家庭资源托底做精心规划,从标化到竞赛、社会活动、文书都研究透彻的技术性胜利。比如每年凭借竞赛突围多善于做规划。人大附ICC的CS竞赛,读美高冲AMC,这群小孩讲究的是稳扎稳打。另一种,则是非典型性成功。他们没有所谓的标化满分,也没有从小的规划,甚至有些是完全依靠自己成长起来的草根,爹妈给的资源非常有限。爬藤甚至没有ACT和SAT分数,AP只考了寥寥几门还没拿满分,但仍然靠着某些方面的独特优势得到了藤校的青睐。去年我采访的一个17岁的上海小孩就很典型。隔离期间主动承担起社区团菜团长的角色,帮助了一个社区的人。后来我写了他的故事,更多人知道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不可改变的态势尽了自己的力。后来,他申到斯坦福的夏校,RD拿到达特茅斯和哥大两个藤校offer,文理TOP还有Carleton和CMC。他的优秀不是我们之前习以为常的那种——标化卷上天、活动360度无懈可击,他的优秀在于,当一个年轻人面对真实问题挑战时,所以表现出的内在稳定性、应变力和责任感,这恰恰是「精装一代」所欠缺的。当然,这种成功不可复制,我称之为「时势造英雄」。但从offer的结果家长还是可以看到:今天的藤校在找什么样的人?有个研究国际教育多年的朋友精辟总结:从这个孩子身上能看到他对生活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一个人能重新去理解生活,在日常的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到不平凡的的意义,这是未来社会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这也是藤校选拔最核心的标准。能踩中这个点绝不纯粹凭运气,任何成功都不全依靠偶然性。他在青春期的自我对抗和末日生存的兴趣里,早做好应变的准备。当时我写完他的故事,全网至少500万流量砸在他的头上,我一度担心他是否接得住,因为你知道,短时间内被过度关注,压力会导致人心失衡。他接住了,表现得荣宠不惊…换一个17岁年轻人看看,几个能做到?只怕还在家跟爹妈吵架拌嘴呢。 03 中段学霸的爬藤逻辑 大神有大神的路,奇才有奇才的神通。所以最后爬藤失败率最高的,反而是中段学霸,为什么呢?他们人人不缺傲人的标化、琳琅满目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打竞赛做公益,各个还有时间搞琴棋书画。光是看他们三年爬藤规划路线图,我就能看到精疲力尽。密密麻麻,总有一种被时间撵着跑,生不如死的感觉。这么拼,怎么还会失败呢?有个专门做藤校申请的朋友跟我说,还真不是这样,大部分中段小孩失利很多就是因为「懒」。我不相信!爬藤的小孩还需要爹妈和老师推,他们不把学校老师盘问到废,还爬什么藤啊?她说,因为很多小孩认为自己聪明可以偷懒,觉得自己想到就可以做到,所以被自己骗。脑子够用但行动跟不上,最后很难出成果。中段学霸想爬藤成功,就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比你强的人多了去了,只有做好推土机,才有一线生机。脑子打不过的时候,屁股就要动起来。像小霸王电池永久续航,片刻不歇,和学神拼不过智商,那就拼勤快,哪怕拼体力拼耐力,也能拼过那些前赴后继的竞争者。 朋友说,很多事足够坚持也是可以的。当然,信息差和战略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谈曲线救国,主要是针对顶尖大学比如TOP20乃至TOP10,因为TOP50其实也不太需要考虑。对于顶尖的孩子,要么文学大神需要天赋的,要么理工大神靠脑子,中间层想成功,基本需要文理兼修然后走战略申请,需要做到学术的兼容性。 技术性成功也分两种:一种靠天赋,一种靠命。有个连二本都考不上的小孩,在国内爹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读的都什么啊?花钱送到美国上社区学校。就她那个水平,加上申请的仓促,进的学校也是很渣很渣。但真的是运气来了挡不住。凭借她在国内积攒的那点数学水平(可见美国高中数学平均是有多差)居然在学校拔得头筹,持续霸榜三年,申请到了美国名校。原因是美国名校坚持搞生源均衡,所以精英学校主线录取外,穷校的尖子生也会被他们垂青。就这样莫名其妙躺进了大学…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案例,特点就是风险大。今天家长为了给小孩保藤,几十万的顾问机构都一找两三家,光申请上百万,就是不想冒一丁点儿的风险。选择其实就是一场豪赌。可能是「鸡头凤尾」的问题,赌赢了,就是双赢。每年很多国际学校都在寻找这样的学生撑住门面,但也有赌输的。 04 爬藤失败的几个猜想 藤校录取到底有没有「潜规则」?这里尝试回答几个家长最聚焦的问题。第一,藤校对录取性别+专业是否有特殊偏好?总有很多家长问,是不是男生+文科这种组合,会更容易被藤校录?名校录取是有性别申请的区别的,比如理工科同等水平下,女生优势相对明显。但是这个跟男生录文科是两个概念。在朋友申请TOP10成功案例里,理科生比社科生还要多一些。目前理科还是中国小孩的优势项,因为中国的教育土壤其实很难培养出顶级的文科生,这个不是一代人可以轻松搞定的。一旦出现一个顶级的文科生,这个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也是不容小觑的。当然也有天赋型选手,这个就真的无解。她之前见过两个小孩,爹妈一句英文不会但娃自学6国语言…从结果看过程,爬藤的捷径只有「提升文学素养」!很多家庭从小在英语和数学上花时间,忽略母语。文学素养这个东西,是最难短期有成果的,拼的都是积累。 …

第一个被AI彻底消灭的职业出现 1700 万人受影响

第一个被AI彻底消灭的职业出现 1700 万人受影响 前瞻网 4/09/2023 ChatGPT 王炸升级后,引发了史无前例的行业地震。 围绕 ChatGPT 的失业性问题仍然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但这并不是 ChatGPT 最可怕的地方。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的标志,ChatGPT 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将产生变革式影响。 尤其是 ChatGPT+ 的兴起,带来的将是全行业的彻底颠覆。所有的企业都将被洗牌,所有的商业模式可能被改写。 人类正处于生产工具变革的前夜,残忍的淘汰赛开始了! 01 从互联网 + 到 ChatGPT+ ChatGPT+,简单来说就是 ChatGPT 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旨在以 …

百度发打假声明:文心一言目前无官方App

百度发打假声明:文心一言目前无官方App 4/09/2023 中国网络巨头百度公司发出打假声明,称百度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文心一言目前没有任何官方App。 百度AI微信公众号星期五(4月7日)发布声明称,目前文心一言没有任何官方App,在公司官宣前,凡是在App store和各种应用商店看到的“文心一言”App都是假的,凡是声称有“文心一言源代码”的都是骗子。 声明还说,公司已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苹果公司及相关开发者团队发起诉讼。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去年11月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后引起轰动,中国多家科技巨头随后加入这一全球软件开发竞争热潮,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公司均表态已开发或计划开发类似ChatGPT的相关产品。 百度是首家推出对标ChatGPT产品的公司,百度官微上个月20日发布消息说,文心一言云服务于3月27日上线。 Source 硅谷最大游戏公司 「美商艺电」裁800人 世界新闻网 3/31/2023 湾区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美商艺电宣布裁员800余人。(记者李怡/摄影) 在旧金山硅谷的裁员潮中,视频游戏公司裁员人数远没有社交媒体和企业软件科技行业那么多;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旧金山湾区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美商艺电(Electronic Arts,EA)30日也加入裁员潮,宣布裁掉6%的员工,约800人,以削减人力支出和办公场地费用。 美商艺电是美国一家跨国性的交互娱乐软件制作与发行公司,1982年5月28日创立,总部位于湾区红木城,分别在加拿大、英国、澳洲、中国等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子公司,世界各地雇员总数超过1万人。美商艺电主要进行电脑游戏、主机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的开发、出版,包括「仿真人生」以及多个游戏销售业务活动。 公司首席运行官安德鲁表示,目前公司正逐步放弃对于战略发展没有贡献的项目,未来会做更多投资项目和团队重组。 视频游戏行业的裁员人数没有社交媒体和企业软件等其他科技行业那么多,但与大流行初期相比,随着增长放缓,削减也正在蔓延。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Twitch是亚马逊旗下的视频游戏流媒体网站,上周解雇400多名员工。1月份,制作流行游戏引擎的旧金山Unity Software解雇284名员工,总部位于洛杉矶的英雄联盟制造商Riot Games解雇46名员工。 EA预计会为本次裁员支付相关费用为1.7亿至2亿元。该公司去年的收入为73亿元,市值为32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公司之一。最近一个财季的净预订量下降9.1%至23.4亿元,为两年来最大降幅。 目前尚不清楚EA将在加州裁员多少人。据加州就业发展部称,截至周四,该公司尚未向加州政府部门提交任何大规模裁员通知。 在湾区最近的其他裁员中,电动汽车公司Lucid本周表示将裁员1300人。Restoration …

不想上班… 33%员工愿辞职 改找「1周4天」工作

不想上班… 33%员工愿辞职 改找「1周4天」工作 世界新闻网  4/08/2023 就业咨询网站Monster于3月针对868人所做的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宁愿一周工作四天而非五天,33%的受访者愿意辞去现在的工作以求得更少的工作日。(Getty Images) 就业咨询网站Monster于3月针对868人所做的调查显示,一周四天的工作正受到欢迎,61%的受访者宁愿一周工作四天而非五天,33%的受访者愿意辞去现在的工作以求得更少的工作日。 Monster职涯专家维琪·萨勒米(Vicki Salemi)指出,这是显著的占比,这样的结果表明劳工的转变,重新思考如何安排工作时间。 萨勒米表示,许多人仍觉得有能力可以期待在工作上得到更多弹性空间,一些季节性的因素可能也有影响,例如有些人计划着未来的夏日旅行,因此希望缩短工作天数。 调查中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工作天数较短,他们会更有生产力,10%受访者甚至愿意为此减薪。 数十年来,一周四天的工作日被视为难以实现的工作福利,然而这一状况正在转变,现在有更多的全球实验证实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非营利组织「全球四天工作日」(4 Day Week Global)实行一项六个月的试验,结果劳工报告疲劳减少、工作更积极,并且对他们的日常工作、个人生活、财务与感情状况有更快乐的感受,企业也获得更多益处,例如生产力与满意度提高、获得更高的收益、人员流动率降低等。 部分议员正试着借由正面的试验结果来推动相关法律,试图缩短工作天数。 马里兰州议员1月提出一项新提案,鼓励公营与私人雇主实验,试着在不减薪、不砍福利的条件下缩短工作天数。 国会方面,加州联邦众议员高野(Mark Takano)再度提出「32小时每周工时法案」(32-Hour Workweek Act),若通过该法案,目前的每周标准法定工时40小时将正式减为32小时,超过时限的工作时间须支付加班费。 未来可能会有愈来愈多公司尝试缩短工作天数,尤其是在面临经济环境的挑战,无法为员工加薪或升迁的时候。 根据Payscale近期的报告,去年提供四天工作日的公司占比首度达到10%的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