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创潮再起 这回拚付费订阅 不冲点阅 世界新闻网 01/08/2022 本周纽约时报(NYT)砸5.5亿美元收购体育新闻网站「运动员」(The Athletic),纽时明星专栏作家史密斯(Ben Smith)则离职创办自己的新闻事业。这两件事象征数字媒体业创新潮屡仆屡起,如今又迈入新的阶段,堪称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波变革。 Enders分析师麦克贝说:「我们已进入媒体创新的狂热期,同时来自老牌公司和新创公司内部。」 英国金融时报(FT)报导,新世代新创公司走的路线截然不同。2010年代中期的数字媒体前辈提供报导给读者免费看,一心一意冲高点阅率,设法触及更广大群众;新一代新创公司则相信,用户理应付费取得新闻,而个别撰稿人可与读者创建关系,如同社群媒体上有影响力的人士(influencer)与追随者的关系。 「运动员」网站的创办人,就属于新一代创业者。这个体育新闻网站由健身公司Strava两位离职员工在五年前创立,如今获纽时高价买下,足以证实这种做法获采信。 纽时首席执行官Meredith Kopit Levien接受FT访问时说:「我加入纽时,就是押注只要提供真的很棒、别处找不到的东西,读者就会愿意付费取得。我认为,这观念已在多处获得验证。」她强调「付费订阅真的有市场,「即使在许多替代选择是不用钱的数字媒体界亦然。这迥异于只是追逐规模」。 2021年创立的商业与政治新闻网站Puck,也是采用付费订阅制。共同创办人Jon Kelly曾任《浮华世界》(Vanity Fair)杂志主编,她相信当前这波创新潮掀起「20年来最大的市场震撼」。Puck已向包括TPG在内的投资人募得700万美元资金,得以聘雇一小群深具影响力的撰稿人,并让每个人都成为公司股东。 自从互联网卷起的海啸冲击既有商业模式以来,新闻业未来何去何从,一直是过去20年来辩论不休的话题。 从2014年到2016年底,创业投资者驱动一波创新热潮,吸引硅谷投资人大手笔投资在线媒体新创公司,把这些新创的估值捧上天。例如,BuzzFeed在2016年的估值就曾经飙上17亿美元。但泡沫随脸书和Google夺下在线广告市场而爆破,导致BuzzFeed、Vice这类仰赖数字广告的媒体集团减记资产价值、大举裁员。 BuzzFeed去年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借壳上市,当时估值约有15亿美元,但12月在那斯达克挂牌后,股价已大跌,跌到7日市值只剩6.7亿美元,估值倍数仅年营收的1.2倍。Vice Media在2017年全盛时期,投资人TPG估计VICE价值达57亿美元,但短短两年后,另一投资人迪士尼把持有的Vice股权价值全部一笔勾销。 对照下,由前Politico记者创办的新创公司Axios,最近一轮募资后的估值达4.3亿美元,约年营收的五倍。德国出版集团Axel Springer去年以10亿美元买下 Politico,大约也是其年营收的五倍。至于纽时收购「运动员」,交易价码约后者年营收的3.6倍。 2013年创办科技新闻网站The …
Category: Europe
“中亚之春”?哈萨克斯坦大乱 贝壳村 01/08/2022 一直不怎么显山露水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新年一开始就突然陷入动荡,由于闹得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焦点。 哈萨克斯坦这次暴乱,仔细梳理的话,可以发现它的几个特点: 一、事态升级非常迅速。 1月1日-2日,“和平示威”,主要是在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理由是该地区的液化天然气从1月1日提价,由60坚戈(约0.88元人民币)提到120坚戈。 1月3日,阿拉木图州、阿拉木图市和首都努尔苏丹市都出现了类似情形。 1月4到今天,哈萨克斯坦各地都出现了街头暴乱,暴徒们日夜进行打砸抢烧、洗劫民宅等犯罪行为,并且打死打伤警察。 曼吉斯套州14日宣布液化天然气不仅不提价,而且降至50坚戈,但无济于事。 1月5日,总统托卡耶夫批准内阁总辞职,然而暴乱愈演愈烈。虽然在军警强力压制下,各地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阿拉木图市中心今晚还有枪声不断响起,由于是大雾天气,再加全国大面积断网,各国在哈媒体也无法及时发送现场消息。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已宣布全国实施紧急状态,时间持续到1月19日。 二、西方控制的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主要煽动和交流平台 最初两天,推特和脸书不断有人呼吁哈萨克斯坦人上街反对液化天然气提价。 3日开始,主要煽动平台转移到了油管(视频平台),口号不再与液化天然气有关,而是“有人民就没有哈萨克斯坦政府,有哈萨克斯坦政府就没有人民。” 哈萨克斯坦警察成了暴力画面的主角,当人们情绪受到高度刺激后。但1月5日内阁辞职后,示威者又提出了其它诉求,他们自称是“人民委员会”。 缺一不可:降低食品和消费品价格、降低退休年龄、取消大公司的子公司、取消一切道路收费、全民涨工资、提高养老金、取消垃圾处置费(该国买车时要交这项费用,弥补环保支出)、与总统托卡耶夫谈判、释放以前因街头暴乱被判刑者…… 连欧洲网友都看不下去,当初“法国黄马甲”不也是这些诉求?全民涨工资谁不喜欢,但钱从哪里来,印钞吗? 不过,这些社交媒体在激活哈萨克斯坦全国暴乱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境内外NGO极其活跃 哈萨克斯坦人口大约1700万,但NGO组织累计高达22000个左右(活跃的有数千个),社会动员能力最强的几个都是由美国资助,金主包括NED(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索罗斯旗下的基金会,还有卡特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亚洲基金公等。 NGO几乎覆盖了所有社会领域:慈善的、公益的、人权的、环保的、动保的、女权的、宗教的、教育的、历史的、“独立媒体”的、法律的……你能想到的它都有,打的都是美好、感人的旗号。这些NGO还与中亚国家其它NGO连成一片,有极强的跨国组织能力。 这次最活跃的NGO名叫“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领导人是该国富豪穆赫塔尔.阿布利耶佐夫,他在网上扬言要像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那样颠覆政权,然后建立美欧式的哈萨克斯坦,一切诉求都会实现。 阿布利耶佐夫说得虽然貌似热血沸腾,不过,“死道友不死贫道”。他自己就躲在巴黎远程遥控,这次搬到了乌克兰“就近指挥”,还公开了联系电话。 …
Omicron疫情狂烧 医护被榨干 美国医院惨况曝光 文章来源: 中时电子报 01/08/2022 Omicron虽然被视为症状较温和,不过全美各地医院仍感受到Omicron高度传染的威力,值得注意的是这只变异株和先前几波疫情造成的混乱不同,虽然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但是连医护都相继病倒,导致医院人力极度短缺,不少医护绝望表示已经“筋疲力尽”。 美联社报导,和前几波疫情不同,Omicron肆虐下,许多医护也染疫,导致医院面临严重的人力短缺问题。同一时间,大批民众涌进急诊室希望进行病毒检测,让医疗系统更紧绷,让人更惊讶的是,部分医院里因为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中,高达2/3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波新冠患者的症状并未如同Delta患者那般严重,加护病房并不如那时满载,也没有这么多患者需要呼吸器治疗。 不过人手严重不足的压力仍让许多医院收紧非紧急手术及关闭病房,国民兵也被派至各州支援医疗中心及病毒筛检站。 新冠疫情延烧2年,医护已经筋疲力尽、充满挫折,犹他健康大学(University of Utah Health)医生格拉斯格(Dr. Robert Glasgow)感叹,“真的很累了,我已经说得很保守了。”这间医院有数百名员工染疫或隔离。 目前全美有8.5万人因新冠住院,直逼9月初Delta疫情高峰的9.4万人,美国住院高峰落在2021年1月的12.5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住院患者一开始并不是因为新冠住院,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Health)就有65%患者是因为其他疾病住院后意外发现染疫,西雅图2间大型医院的确诊患者中,2/3是因为其他因素住院。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疗人力中心(Healthforc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
哈佛公卫专家警告:美国全境即将被Omicron浪潮吞噬 文章来源: 东森新闻 01/08/2022 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目前在美国的感染范围正急剧扩大。哈佛大学公卫专家群警告,这波感染浪潮可能短期内就会在美国达到最高峰,未来几周的抗疫工作将十分艰难。 美国《哈佛大学学报》6日报导,考虑到Omicron变种病毒在南非极速的传播情况,哈佛大学的公卫专家群对于该病毒在美国感染发展趋缓的看法持保留态度。 公卫专家、哈佛医学院讲师勒米厄(Jake Lemieux)指出,“南非Omicron感染浪潮已持续数周,可以想像,在美国也会持续同样长的时间,甚至可能更长。”他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季节因素,正如在2021年冬季疫情爆发期一样。他说,这将是一个艰难的冬天,最困难的时期可能就在未来几周内。 尽管英国伦敦最近的感染人数有下降趋势,但专家们警告说,此一迹象主要出现在较年轻的族群中,因此不能跟整体趋势混为一谈。 美国疾管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1月3日,美国最近7日平均新增病例超过49.1万例,几乎是去年1月疫情高峰期的两倍,每天住院及死亡人数也呈现激增趋势。非但如此,从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5日的一周内,美国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增加了32.5万人。 儿科专家鲁瑟莉雅嘉(Katherine Luzuriaga)说,“我们已经看到儿童的感染人数正大幅上升,其中不少人都是因为别的疾病住院后,接受新冠检测时才发现确诊的。” 专家们表示,尽管美国部分地区疫情已出现缓减的趋势,但近期前景仍然十分险峻,许多医院已经濒临医疗负荷崩溃边缘。此外,最近一项针对波士顿地区废水中病毒颗粒含量的调查也显示,新冠病毒含量出现大幅上升,超过了疫情发生以来的任何时期。 哈佛医学院公卫专家巴鲁克(Dan Barouch)说:“很明显目前病例数量惊人,动物研究中有初步证据显示,这种快速传播的变种病毒会导致上呼吸道疾病的病清加重,这跟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情况一致。可以说,我们即将被一波Omicron感染浪潮吞噬,这波浪潮会掀起多高?它对患者、医疗系统和社会的冲击有多严重?目前仍不得而知。” 专家们同时指出,Omicron很可能会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在美国各地蔓延,就像其他变种病毒一样,哈佛生物化学及分子药理学教授卢班(Jeremy Luban)说,“最终,Omicron将席卷美国的每个城市和村镇,好让人们知道它的厉害,我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 Source 美国各州下水道水样检测 新冠病毒含量超高! 世界新闻网 01/04/2022 全国各州检测污水后发现,样本中的新冠病毒水平打破纪录,涉及Omicron变种的例子也多于以往,反映疫情正急速扩散。专家表示,考虑到部分患者未必出现症状或接受检测,因此污水化验日后将扮演更重要角色,成为衡量疫情的关键指标。 NBC报道,从东岸的麻省至西岸的加州,多州都已开始积极化验污水,了解新冠病毒在社区传播的情况 。在麻省从事相关业务的科技公司Biobot Analytics表示,患者即使不接受检测,都会随排泄物排出病毒,因此结果覆盖的范围更广也更准确。麻省大学洛厄尔分校(UM …
全球最糟糕 冲绳美军每10万人1905人染疫 中央社 01/08/2022 冲绳美军基地7日添加254例COVID-19确诊,创疫情爆发以来单日新高。如果换算成每10万人口染疫数来看,最近一周则高达约1905人,疫情状况可说全球最糟。 日本「琉球新报」报导,截至7日止的最近一周,冲绳美军共有903人确诊感染COVID-19,对照冲绳县政府现存数据,冲绳美军基地内的军、文职及军眷等,在2011年6月底合计约4万7300人。 由于美方2011年6月后就没有再向冲绳县政府更新基地内人数,如果用当时的数据来试算的话,最近一周相当每10万人口染疫数为1905.3人。 若拿冲绳美军每10万人口染疫数来跟其他国家相比,就可以看出冲绳美军基地疫情严程度。 例如到2021年12月26日止的一周内,全球添加病例最多的美国,每10万人口染疫数约358.2人;添加病例次于美国的英国,每10万人口染疫数约901.3人。 Source 冲绳Omicron疫情扩散 县知事怒轰「美军播毒」 世界新闻网 01/04/2022 日本东京都3日添加确诊103例,冲绳县添加130例,两者都是睽违约3个月单日添加超过100例,冲绳县最近7天内的染疫比例更高居全国第一,冲绳县知事玉城邓尼谴责冲绳的驻日美军未做好防疫,令他「非常愤怒」,痛批「别把美国的疫情带来日本」。 NHK报导,日本东京都3日添加确诊103例,其中有40例已接种2剂疫苗,是自去年10月8日以来日增染疫人数再次破百。东京今天添加确诊数也比上周一增加68例,几乎增加了两倍,是连续17天比上周同一天增加。 另外,冲绳县今天添加130例,上次单日添加100例以上是去年9月25日。驻冲绳美军相关人士添加16例确诊,昨天添加70例、1日添加235例、去年12月31日98例,这跨年的4天期间合计增加419例。 报导指出,冲绳县在本月2日时,最近一周内每10万人添加17.37例确诊,今天则攀升到25.79例,高居日本全国第一;第二名的山口县为5.9例、第三名群马县5.82例,日本全国平均为2.12例。 日本共同社、琉球新报报导,玉城邓尼2日召开记者会指出,从病毒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美军是造成Omicron变异株疫情在冲绳扩大的主因,痛批驻日美军「别把美国的疫情带到日本,也别带到冲绳」。 报导说,美方虽告知冲绳县政府美军的确诊病例数,却没有提供更详细的资讯,如确诊病例有几例出现在哪个美军基地、确诊者是否为感染Omicron变异株等。玉城表示,美军的确诊病例数再次急速增加,只能说是显示出防疫与管理措施做得不够,他对此感到「非常愤怒」。 玉城并说,日美行政协定(An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
习近平称许哈蕯克总统果断、迅速平息骚乱事件 世界新闻网 01/07/2022 哈蕯克发生动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表示,中方愿尽己所能向哈方提供必要支持,帮助哈方渡过难关。 新华社报导,习近平在口信中表示,「近日哈萨克斯坦发生大规模骚乱,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谨向你表示诚挚的慰问。你在关键时刻果断采取有力举措,迅速平息事态,体现了作为政治家的责任与担当、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立场」。 Russian paratroopers have flown into Kazakhstan as part of a Kremlin-led ex-Soviet military alliance to help quash an uprising by …
支持缩短工时 这家美国科技独角兽也推永久周休三日 世界新闻网 01/07/2022 由于缩短工时政策一面倒的大受好评,估值破10亿美元的美国科技「独角兽」Bolt,已加入周休三日行列,旗下550名员工今后每周只需上班四天。 这家洛杉矶电商开发新创首席执行官Ryan Breslow表示,公司在去年秋季试行周休三日政策,结果回应好得不得了,生产力获得提升、工作精简化,员工也眉开眼笑,让高层决定永久实施该政策。 Breslow说,在三个月试行期结束时的调查发现,94%的部属和91%的经理都希望继续实施周休三日。84%的员工认为自己的生产力提升,86%表示更能有效运用时间,而84%说工作和生活间的平衡获得改善。 此举让Bolt成为美国少数采取周休三日的公司之一。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已有30家企业与非营利组织4 Day Week Global合作,将进行六个月的试验计划,尝试让员工周休三日且薪水照旧。该计划也将推展至英国、澳洲和新西兰。 倡议者希望,周休三日制能吹起风潮,在各国遍地开花,特别是当前全球大闹人力荒,吸引劳工已成为优先事项。 美国正经历新冠疫情后的「大辞职潮」(Great Resignation),数百万人在过去几个月里辞职不干,光是11月全美离职人数就高达450万人,创历史新高,而专家预期这股趋势将会延续。 4 Day Week Global全球试行计划经理Joe O’Connor说,已听到试行周休三日的企业表示,这项政策有利人力招募,大幅扩展了他们的潜在人才库。 Source 全美450万人辞职 去年11月创纪录 20年来最高 世界新闻网 …
南京机场防疫漏洞引爆疫情 大规模核酸检测控制疫情 世界新闻网 01/07/2021 半年前,中国也曾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防疫漏洞而引爆一波大规模本土疫情,当时疫情不只蔓延南京、扬州、淮安等江苏数地,甚至波及广东、安徽、辽宁、山东等十多个省份、近千人确诊。但南京最终以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疫情控制住,除严格的防控措施外,快速展开多次大规模核酸检测被认为也是关键因素。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去年7月20日对机场工作人员进行每周例行核酸检测时,主动发现阳性样本9例,全为机场清洁人员。 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当时曾表示,根据确诊者的病毒基因测序,南京这波疫情应是机场清洁人员于7月10日打扫一架来自俄罗斯的航班时不慎遭到感染所致。 丁洁指出,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清洁人员在清洁该航班客舱后,可能因防护洗脱不规范,造成个别清洁人员遭感染,进而在清洁人员之间扩散传播。 此外,禄口国际机场外包公司的清洁人员同时负责国际和国内航班垃圾清运,机场其他工作人员因接触到清洁人员或被污染的环境也被感染。 在传出有本土确诊者后,人口超过930万的南京立即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通报,中国去年7月21日添加12例本土病例,其中11例就在江苏。 7月21日,南京宣布将数个社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禄口街道为「封控区域」,所有人员只进不出,并要求市民「非必要不离宁」,若要离开南京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禄口国际机场则于7月23日起暂停所有国内航线,国际航线也在7月28日暂停,机场进行全面消杀,机场相关人员全数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根据江苏省通报,从7月21日至8月11日,南京共完成六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检测近4,000万人次,最终发现的确诊者累计达235人。 8月19日,南京宣布疫情已获得控制,次日起,分期分批恢复市内交通,商场、超市、市场等经营性场所也逐步恢复正常营业。禄口国际机场则在8月26日恢复国内航班运行。 去年9月13日,随着最后两名确诊者康复出院,正式声明南京这波疫情中的本土确诊病例「清零」。 对于南京这波由机场引发的疫情,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韩光祖指出,主要原因是禄口国际机场防控制度落实不到位,长时间平稳运行使机场从业人员出现松懈麻痹心态,以及机场清洁业务外包没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所致。 负责禄口国际机场营运管理的东部机场集团董事长冯军、总经理徐勇之后双双被免职,南京多名官员也因此遭受惩处。 中国官方随后要求,机场从事国际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必须做到隔天核酸检测,其他后勤服务人员要做到每周两测,每次间隔两天以上。亦即,针对不同风险人员必须分别做到「两天一测」及「一周两测」。 此外,各机场也必须落实国际、国内航班服务保障人员不得混流的规定。国际客运保障人员必须运行「四指定」,即:指定工作人员、指定服务区域、指定休息区域、指定场内交通车。 国际货运保障人员则必须落实「四固定」,即:作业人员固定、作业场地固定、生产设备固定、休息区域固定。 Source 机场是疫情传播链 西安咸阳暂停国际客运航线 世界新闻网 01/06/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