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周报:新冠病毒能在“握手楼”中通过气溶胶传播


FOTILE Range Hoods


中疾控周报:新冠病毒能在“握手楼”中通过气溶胶传播

中疾控周报

8/22/2021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不过其通常发生在密闭空间中。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握手楼”之间也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 

所谓“握手楼”,是形容楼与楼之间的间距近到打开窗可以握手的楼房。最新一期《中疾控周报》(CDC WEEKLY)研究揭示,两个非常接近的建筑物之间能够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气溶胶传播还主要受空调的开与关、门窗的开与关等气流布局的影响。 

研究者提示,在某些条件下,“握手楼”里的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存在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研究者建议,应注意气流分布对隔离病房气溶胶扩散的影响,并加强隔离场所消毒。

以上内容来自《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的特殊建筑布局中新冠气溶胶传播模拟研究》(Field Simulation of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a Special Building Layout —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2021),研究团队包括中疾控、广州市疾控中心、广东省疾控中心等。 



此前,许多研究证实了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但传播通常发生在密闭空间中。在2021年5月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的疫情中,指示病例(index case)和一名密接者(后确诊感染)乘坐国际航班抵达。 

指示病例,指在一起疫情中最早发现和报告的病例。指示病例是流行病暴发调查中最重要指标之一,为追踪疫情传播链、分析疫情暴发原因和提出控制措施等提供最直接和最关键的线索和提示。

指示病例和确诊前的密接病例同时住在医院的2个不同建筑内。由于两栋建筑之间有天花板,两栋建筑由彼此靠近,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种布局中的建筑有时被形象地称为“握手楼”,因为它们靠得非常接近,往往相隔大约50厘米左右。

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表明,两人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他们之间存在时空交叉可能,可能是气溶胶传播。研究者使用了与新冠病类似的毒刺突状假病毒,这些假病毒是有相似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荧光微球,用来在现场实验模拟研究新冠病毒的气溶胶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从密接者住处和指示病例住处之前有明显的气溶胶传播路径,其传播主要受空调的开与关、门窗的开与关等气流布局影响。研究者表示,未来应更加关注近距离建筑物之间的气溶胶传播风险以及隔离病房空气分布布局对气溶胶扩散的影响。 

研究者在医院中选择了6个地点进行现场实验。

地点1和地点2位于发热门诊大楼内。地点1为指示病例下榻的隔离病房;地点2是有窗户的走廊,可以通向一个封闭的空间,每一扇窗户都对着发热门诊大楼内相应房间的窗户;地点3-6位于发热门诊大楼对面的常规门诊大楼内。

地点3是中医门诊处,指示病例在此就诊,当时窗是开的;地点4是一个窗口打开的病人等候区;地点5和地点6分别是医生办公室和咨询室,窗户紧闭。

考虑气流布局的影响,研究者设置了6个模拟场景,分别是1号病房空调的开与关(A)、1号病房的房门开与关(B)、2号走廊的窗户开与关(C)。 



研究者选择了与新冠病毒拥有相似刺突结构的假病毒模型,一种具有相似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病房1,研究者使用雾化器模拟感染者的呼吸1-1.5小时(荧光微球的呼气量为10的12次方到10的13次方/小时)、咳嗽或打喷嚏(每次咳嗽或打喷嚏时荧光微球呼出数量为10的11次方到10的12次方)的情形。

同时,该研究每10分钟在6个地点监测不同粒径的浓度和空气条件。PM10采样器和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用于采集气溶胶样品,而沉淀物样品用棉签采集。户外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在实验室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样品中的黄色和绿色荧光颗粒,并直接从户外读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建筑外布局上,二楼为发热门诊楼层,五层楼为常规门诊楼层。两座建筑物的外墙之间的距离为51厘米。走廊窗户与对面中医诊所窗户距离为77厘米。二楼的隔离区和对面的中医诊所通过两栋建筑之间的外部天花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在建筑物的内部房间布局中,地点1-6是试验地点。三角形(a-c)是影响气流分布的因素:(a)空调,(b)门;(c)窗口。红点是雾化器所在的位置。风扇符号显示空调已打开。绿色颗粒是荧光微球,模拟指示病例呼出的病毒气溶胶和传播扩散路径。 

模拟实验共获得现场数据7411个,样品304个,其中擦拭物体表面的棉签样品210个,气溶胶液体样品54个,气溶胶过滤膜样品40个。



病区1采用雾化荧光微球模拟感染者呼吸,通过气溶胶颗粒浓度变化观察地点2走廊及地点3对面房间的扩散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在病区1,0.3µm的颗粒浓度显著增加并在上升到最高水平后保持稳定,0.5µm、1µm、2.5µm、5µm和10µm的颗粒浓度也保持稳定。荧光微球雾化后,走廊内的粒子浓度立即开始上升,并在达到最高值后保持不变。与病房1的变化相比,地点3即对面房间的颗粒浓度的峰值时间相对延迟。荧光微球雾化后20-40分钟,地点3即对面房间的粒子浓度开始上升。监测期间仅检测到峰值浓度,未检测到高浓度的平台期。在某些情况下,地点3即对面房间的颗粒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在上述3个地点采集的气溶胶过滤膜样品、气溶胶液体样品和拭子样品中都检测到了荧光微球(图3)。结果表明,从病房1到走廊再到对面房间,整个气溶胶传输链都被证明存在。

Preplanned Studies: Field Simulation of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a Special Building Layout —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2021

原文链接>>



钟南山:变异毒株传染性极强 群体免疫需超八成接种率

6/26/2021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德尔塔病毒(Delta病毒)传染性极强,中国建立免疫屏障迫在眉睫,群体免疫需要80%或以上疫苗接种率。

据新华社报道,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德尔塔病毒在身体中的潜伏期比较短,两三天就会发病,甚至有些24小时就发病。德尔塔病毒传染性非常强,传播早期,有的德尔塔10天之内有五代传播。

他说,从全球范围来看,德尔塔毒株正在成为一个主要威胁,从英国、俄罗斯、新加坡和美国近期的疫情发展看,感染德尔塔毒株的人数都在快速上升。德尔塔毒株有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短、核酸转阴时间长的特点。

他说,“如果估计疫苗的保护率在70%左右,我们国家需要有80%或者以上的人接种疫苗,才有可能建立免疫屏障,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疫苗接种。”

钟南山表示,要建立一个新的平衡,除了严格遵守群防群控的措施,还要尽快推进疫苗注射,建立人群的免疫屏障。从以色列、美国、英国的结果看起来,接种疫苗后感染率明显降低,所以建立免疫屏障迫在眉睫。

原文链>>



一大学生确诊,近2万人不得离校!此变异毒株传播力猛,易成重症

6/21/2021

6月20日,东莞市麻涌镇报告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系东莞市6月18日确诊病例李某某的密切接触者。贾某某,男,19岁,就读于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地处麻涌镇),为该校住校学生。

6月20日晚,东莞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6月18日确诊的、家住百悦尚城小区的李某的阳性标本,经省疾控中心样本二代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样本的覆盖度为99.99%,属于Delta株。李某是输入关联的本地病例。

东莞本轮首例确诊感染来源查明

东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罗东表示,李某的基因组序列与其丈夫萧某的基因组序列高度一致。但李某的基因组序列与本次广州疫情的基因组序列不在同一分支。

“李某的基因组序列与本次广州疫情的基因组序列虽均属于Delta株,但与广州疫情基因组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未发现广州本次疫情中后期所共有的变异位点,提示分别来自不同的传染来源。”罗东说。

罗东同时透露,东莞6月20日报告的一例确诊病例贾某某为密切接触者甄别发现,贾某与李某及萧某是否曾于同一时段在同一场所内活动,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截至20日17时,初步判定贾某在东莞市密切接触者86人,次密切接触者5人,已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6月19日晚,对贾某就读学校再次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新华学院东莞校区近2万师生不得离校

6月20日晚,东莞新增的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贾某某是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的学生,目前,新华学院只进不出,停止一切线下教学,统一提供线上教学。

在校学生全部回到宿舍,禁止学生之间串门聚集,校外的学生就地居家隔离。

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目前在校师生有近2万人,政府部门已派出工作组驻校,设现场指挥部,加强物资供应管理,成立物资供应小组,及时掌握师生基本生活需求,负责物资质量保障和价格监测工作。新华学院内部设有6个饭堂、1个大型物资分配中心,所需物资由嘉荣、京东等重点物资供应商进行供给,保障师生基本生活服务需求。

同时,政府部门和学校积极做好人文关怀工作。重视学生心理疏导,统计好学生中的重点人群,尤其是身体、心理健康存在特殊情况的高危人群,确保学生能平安度过。

世卫组织:

德尔塔毒株已传到80多国家或地区

传播力猛增,易成重症到目前为止,全球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已超过了400万。其中,美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墨西哥的新冠死亡人数大约占到一半。

世卫组织已经列出了四个“值得全球关注的变种”,分别是:在英国首次发现的阿尔法毒株,在南非首次发现的贝塔毒株,在巴西首次发现的伽马毒株,在印度首次发现的德尔塔毒株。

这其中,德尔塔变种病毒更是来势汹汹,目前已传播到全球80多个国家或地区,并且还在快速传播。这一毒株不但传染性强,感染者更易发展成重症。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坦18日表示说,德尔塔正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变异毒株。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 苏米娅·斯瓦米纳坦:鉴于其传播能力显著增强,德尔塔毒株正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变异新冠毒株,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数据,从精心设计的研究中了解各种新冠疫苗,应对不同国家不同变异病毒的有效性。

一趟航班,已有38人阳性!

昨天(20日)下午5时许,深圳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会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介绍,6月19日0时到24时,深圳无本土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7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境外确诊病例均为中国籍,男性4名,女性3名,均乘坐CA868国际航班从南非抵深,入境后被集中隔离,然后转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诊治,目前情况稳定。

截至6月19日,6月10日抵深的CA868国际航班报告阳性病例38例,其中确诊的患者30人,这里面包括了7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另外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深圳市疾控中心也与6月19日完成部分阳性患者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CA868国际航班输入的19例阳性病例和6月14日报告的确诊病例姜某,18日报告的确诊病例朱某、萧某高度同源,均为Delta变异株。

海陆空全面防疫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可离深出省

会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忠平介绍了在当前疫情形势下,目前海、陆、空、铁路客运的离深出省的具体防控措施:

一、 在交通出行方面,严格落实对1个机场、13个火车站点、30个汽车站、4个客运码头的进站旅客100%的测温、100%的亮绿码通行、100%的戴口罩以及对持红黄码人员不能进站的要求严格管控。

自6月20日0时起,对所有从深圳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等交通站场离深出省的旅客,又增加了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并加大对计划离深出省的旅客市民的提醒力度,务必要提前做好核酸检测,避免耽误行程。对未能提供合格核酸检测的旅客,相关企业和交通场站会做好退改签服务的工作。

严格落实客运场站和交通工具的消毒、通风,严格落实旅客进站的这个查验,对从业人员的防护与健康监测,发热人员移交等要求,坚决防止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交通场站的传播。

二、在市内公共交通方面,目前深圳市的地铁网,所有的车站、公交车实行验码乘车,乘客乘车前需要展示粤康码或者健康码绿码方可进站或者乘车。

同时根据客流的情况,及时调整公共交通的发车频次,避免站点聚集,全市各客运站设立了隔离医学临时观察场所,确保应急突发情况的有序高效处置,还配置了免费的口罩机,提供免水洗消毒液,开通了老年人便利出行的绿色通道等服务。并加大对市民的提醒力度,如有发烧等疑似症状,请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排查。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广州日报、杭州日报、央视财经、南方都市报



德1万3000人完成接种依旧感染冠病

文 / 许禄艺

5/16/2021

德国目前完成全部疫苗接种的人数已超过800万。(路透社)

(早报讯)根据德国联邦卫生部当地时间周五(5月14日)发布的数据,该国目前完成全部疫苗接种的人数已超过800万,但其中仍然有约1万3000人的冠病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比0.16%,死亡人数为662人;接种过第一剂疫苗的人数已超过2850万人,其中有约4万4000人感染冠病病毒,占比0.15%,死亡人数达到约2000人。

根据德国联邦卫生部的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完成全部疫苗接种人员的具体感染时间,究竟是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的14天之内还是之外。

德国卫生部指出,冠病疫苗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显着降低感染风险,但无法百分之百保证。而且,在接种完第二剂疫苗之后,人体一般需要大概两周的时间才能建立起完全的保护机制。

原文链接>>



Six Spaces Home Staging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Six-Spaces-Home-Staging.jpg
Fairfax, VA
Contact: Hongliang Zhang
Tel: 571-474-8885
Email: zhl19740122@gmail.com

打完疫苗后却确诊 专家:疫苗并不会马上出现保护作用

文 / 潘万莉

12/30/2020

传染病专家表示,疫苗并不会马上出现保护作用,至少得等10至14天后才有效。(路透社)

(早报讯)美国一名急诊科护士18日接种冠病疫苗后,仍旧在八天后确诊。传染病专家表示,疫苗并不会马上出现保护作用,至少得等10至14天后才有效;另外,冠状病毒的潜伏期较长,护士也可能在注射前就染疫。

根据报道,美国加州圣地牙哥一名45岁急诊室护士马修在18日接种了辉瑞的冠病疫苗,当时出现的副作用仅有手臂肌肉酸痛,没想到他却在24日出现发冷、全身肌肉疼痛和疲劳等症状,最后在26日经检测后发现确诊冠病。



圣地牙哥家庭健康中心传染病专家拉莫斯表示,这种状况其实并不意外,因为疫苗接种后,大约还需要10至14天才会出现防护效果,且还需要注射第二剂疫苗,“第一次注射的保护力约在50%,第二次则会提高到95%。”

拉莫斯说,这一切都代表着,尽管疫苗是一切结束的开始,但还是必须坚持基本的公卫守则,“总而言之,戴口罩、洗手并保持社交距离才是最重要的防疫措施。”

原文链接>>



福奇:冠病早期治疗或是走向疫苗的桥梁

文 / 林煇智

9/27/2020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福奇称,美国当局正在研究基于抗体的药物,以及其他来自康复患者的血液制品和抗病毒药作为早期治疗方法,而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严重肺损伤。(彭博社)

(早报讯)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福奇称,阻止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在体内传播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是疫苗面市前避免病毒导致严重疾病的策略之一。

彭博社报道,福奇表示,当局在研究把基于抗体的药物,以及其他来自康复患者的血液制品和抗病毒药作为早期治疗方法,而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严重肺损伤。

福奇说:“我们现在非常重视早期感染的治疗或预防感染。那是通往疫苗的桥梁。”

福奇说,在美国针对SARS-CoV-2的免疫可能会于11月或12月开始,不过可能至少要到2021年第三季度才能让大多数美国人得到保护,以大大减轻这种大流行病毒的威胁。

Jessie Huang, Mortgage Loan Professional, Meridian Bank
Jessie Huang, Mortgage Loan Professional, Meridian Bank Mortgage

福奇说,美国在12月份可能生产1亿剂疫苗,而美国旗下的六家药厂公司打算在明年4月前生产7亿剂。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