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选举的“李嘉诚们”与“造王者”




香港选举的“李嘉诚们”与“造王者”

9/16/2021

一名男子步行在香港九龙区维多利亚港的码头。(法新社档案照)

来临周日(9月19日),香港将迎来一场选举: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简称选委会选举。

这场选举被视为是明年3月举行的特首选举前哨战,因为当选成员将投票选出特首。另一看点是,这场选举结果将是检验香港富豪对当地政治影响力的一个风向标。

香港实行的是间接选举制度,特首由选委会成员提名与选举产生。此前,选委会由1200人组成,成员来自四大界别,每个界别300人,包括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以及政界人士。



不过,中国中央政府今年3月表决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后,选委会成员不仅被赋予了更大权力——选出40位立法会议员,以及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人数还扩大到1500人,并新增第五界别——这个界别由香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全国政协委员和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界组成。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今年3月以2895票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路透社档案照)

这个新增界别的属性偏向“爱国爱港”的亲北京人士,也意味着泛民主派在选委会中的比例进一步减少。

此外,原本第四界别(政界人士)中占117席的区议会委员席位也取消,改为由分区委员会、扑灭罪行委员会等地方组织的部份成员兼任,总共占156席。这些地方组织的成员本身是由政府委任。

上次区议会选举在2019年11月举行,借着反修例抗争的东风,泛民主派获得压倒性胜利。在这种形势下,很可能在选委会中夺得117个席位,进而在特首选举中发挥影响力。别忘了,泛民主派此前在2016年的选举中已赢得300多席,如果本届选举再下一城,绝对具备参与下任特首选举的造王能力。



香港区议会选举于2019年11月24日结束,投票率高达71.2%,是香港史上投票率最高的一次选举。(路透社)

但是,在香港新选制下,这都灰飞烟灭了。同样的,在选委会中一向甚具影响力的香港各大财团,也被指逐渐式微。

据网媒“香港01”统计,在2016年选委会选举中,单单是长和系、新世界、会德丰(九龙仓母公司)、新鸿基及恒基等香港五大地产集团,便稳占至少41席。其中,分别掌握新鸿基、新世界、长和系、恒基的香港四大家族,被认为是香港特首的“造王者”。

有评论称,以往北京要推荐特首人选,往往要优先考虑这些“造王者”的取向。

举个例子,在2016年12月的选委会选举前夕,时任特首梁振英原本有意参选角逐连任,但不久后却突然以家庭原因为由宣布不寻求连任。当时外界就盛传,真正的原因是他未能得到香港地产商的支持。



不过,2019年反修例抗争爆发后,北京开始大幅调整对港政策,包括加重强调“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实施《香港国安法》等,誓言把香港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香港富豪介入香港政治生活,不仅影响北京对治港理念和举措的落实,也可能削弱中央权威。 若要建立一个与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让更多利益团体代表参与的平衡局面,当局采取措施遏制富豪对香港政治的影响力也是必然之事。

香港街头的一面《香港国安法》的公共告示板。(法新社档案照)

“李嘉诚们”让位?

果不其然,香港主流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本月初就引述消息人士称,在来临的选委会选举中,富豪家族的影响力将被削弱,每个富豪家族将最多只能有两名成员进入选委会。

其实,港媒上个月中已传出消息指,93岁的李嘉诚不会参加这届选委会选举。《南华早报》也引述几名知情人士称,除了李嘉诚,其他几名大富豪——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74岁)、恒基地产创办人李兆基(93岁),九龙仓大股东吴光正(74岁),也都不会参加来临的选委会选举。



港媒上个月中已有消息指,93岁的李嘉诚不会参加这届选委会选举。(中新社档案照)

《南华早报》报道,这些大亨已经让位,并将派出较为年轻的家族成员,以及少数来自关联企业的高管参选。报道引述一位熟悉北京想法的商界人士说:“大家族透过他们的代表,在委员会中还是会有发言权。但北京给我们发出的直接信息是,‘你不能再当造王者了’。”

对此,《南华早报》引述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说,这反映出北京希望削弱香港富豪对特区政治事务的影响力,同时在香港商界中树立起公平竞争的意识。

刘锐绍解读,北京发出的信号是,它不会允许在政治权力上的讨价还价。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则认为,老一辈大亨退出香港政治舞台是很正常的事,“不要过度解读这种现象……但北京很高兴看到委员会组成的内部调整,正朝着‘平衡参与’的原则发展。



大陆机构崛起?

实际上,如果观察此次选委会选举的参选名单,大陆机构和企业的影响力或会大增。根据参选名单,大陆机构参选了110席,如果全部当选,将远比2016年参选获得的72席,以及上述提到的香港五大地产商席位还要多。

据香港01统计,在110席中,以中国银行最多,至少15席位,其次是香港中国旅行社(简称中旅社),至少八席,以及招商局五席。换句话说,如果它们都取得选委会席位,中国银行拥有的席位将超越上一届取得最多席位的中旅社。

资料显示,2016年80名有大陆机构背景的候选人中,72人顺利当选选委,当中中旅社选委席位有12人,其次是中银集团有11席。

简而言之,1500名选委中,预计由北京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席位达500多个,由港府委任或左右的席位则至少有200多个,合共接近800席。加上建制派传统的票源,合计近900张“铁票”,占选委会约六成席位。

在这背景下,周日的选举结果几乎毫无悬念了。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景。(路透社档案照)

选委会的代表性

无论如何,尽管北京一直强调来临的选委会选举覆盖面更广,代表性更强,能兼顾各阶层利益,潜台词是“能代表香港700万人”,但从此前报名选举人士的背景来看,此番说法在理论上虽站得住脚,但在实践中未必完全经得起考验。

例如,改制后的选委会选举,在五大界别中新增了基层社团、同乡社团等代表的分组。这种安排的初衷,是要让更多基层代表进入选委会,表达基层的声音。若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次参战基层社团的,不乏香港商界人士的踪影。若说改制等于冲淡了商界影响力,似乎有点小看了商界的野心。

又如新选举制度增加了全国青联成员,锐意为香港政坛注入更多新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富豪的第二代也通过不同界别踊跃参选,并顺利成为选委。如果说基层青年的声音在改制后被带入了选委会,恐怕也是一大疑问。

难怪,刘锐绍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会说,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香港富豪们会希望继续保持政治影响力,“他们肯定会设法绕开这些限制”。

香港选委会选举的投票时间将从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6时,预料最快周一(9月20日)早上会有结果。届时,就能知道这些香港富豪们在选委会中的阵势有多大。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不再手握特首“造王者”这张王牌。谁能当选特首,还是北京说了算。

Source



香港富豪被限制选委会名额 每个家族最多两席位

9/06/2021

《南华早报》引述几名知情人士称,在有资格选举香港特首的选举委员会(简称选委会)中,富豪家族的影响力将被削弱,每个富豪家族最多只能有两名成员担任选委。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说,93岁的香港首富——长和系大股东李嘉诚,今年退出选委会的参选,反映了北京在背后削弱香港富豪政治影响力的努力。李嘉诚曾任多届选委,在香港政商界地位举足轻重。

不只是李嘉诚,其他香港富豪——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恒基地产创办人李兆基,九仓大股东吴光正,也不会参加下周举行的香港选委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

《南华早报》指出,这些大亨已经让位,并派较为年轻的家族成员,以及少数来自关联企业的高管参选。报道引述一位熟悉北京想法的商界中人说:“(这些)大家族透过他们的代表,在委员会中还是会有发言权。但北京给我们发出的明确信息是,‘你不能再当造王者了’。”



有评论指出,以往香港的特首选举虽然是“小圈子”选举,但经过各方势力多年来的角逐,已经形成了数大利益集团。其中,香港主要地产商通过直接或间接左右工商、金融和部分专业领域的选委,成为了特首选举的主要“造王者”之一。以往北京要推荐特首人选,往往要优先考虑这些“造王者”的表态。

《南华早报》引述香港政治评论员刘锐绍说,一个家族两名代表的限制落实,反映出北京希望削弱香港富豪对特区政治事务的影响力,同时在香港商界中树立起公平竞争的意识。

他解读,北京发出的信号是,它不会允许在政治权力上的讨价还价。但刘锐绍也相信,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大亨们会希望继续保持政治影响力,“他们肯定会设法绕开这些限制。

不过,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认为,这些老一辈大亨退出香港政治舞台是很正常的事,“不要过度解读这种现象……但北京很高兴看到委员会组成的内部调整,正朝着‘平衡参与’的原则发展。”



香港选委会将于下周日(9月19日)举行选举,这是香港修改选举制度后的首场选举;在新的选举制度下,选委会的人数由原来的1200人,扩充至1500人,职能也比过往更加重要。

除了负责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和投票选出当选人,还有资格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以及投票选出立法会内40位选委会界别议员。

同时,选委会的选民组成及人数也出现大幅改变,当中选民人数由接近26万人减至约7900人,团体票比例大增,占选民的六成七。其中,多个民主派占优的界别,包括法律界、社福界等,都由团体票取代个人票,令民主派不再占有优势。

Source



Hong Kong Tycoons Limited to Two Election Seats Per Family, SCMP Says

Kari Soo Lindberg

9/06/2021

(Bloomberg) — Hong Kong property tycoons will be limited to two seats per family on the body that chooses the city’s leader,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ported, the latest move by China to curb traditional power bases in the Asian financial hub.

The richest families of the city’s biggest conglomerates, including CK Hutchison Holdings and New World Development, have been informed of the new cap, the newspaper said in a Monday report, citing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It didn’t elaborate on who gave the order.

Beijing overhauled the city’s Election Committee earlier this year, expanding the body by 300 seats to 1,500. More than a third of those will now be handpicked by pro-Beijing groups, curtailing space for opposition members and diluting the tycoons’ power. Voting will begin on Sept. 19 for the committee, which in March elects the city’s next leader, who takes office in June.



Several prominent tycoons, including one of the city’s wealthiest men Li Ka-shing, 93, senior adviser of CK Hutchison Holdings, had already decided not to seek re-election, instead fielding one of his sons. New World Development’s Henry Cheng and Henderson Land’s Lee Shau-kee have made similar announcements. 

Tycoons previously controlled about a quarter of votes on the committee, through their own seats and associates from their business empires, giving them considerable sway over who ruled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 

The changes are the latest sign of their fall from grace in Beijing. Some Chinese officials and state media blamed the tycoons for failing to prevent anti-government protests in 2019 and ignoring deep-rooted problems such as housing affordability. Beijing’s reliance on the tycoons has also shrunk markedly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economy ballooned into a $14 trillion behemoth.

Source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FOTILE-Range-Hoods.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