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分享: 疫情下回国有多贵?


Fang (Winnie) Schreck | United Real Estate
Tel: 551-580-4856 | Email: F.WINNIE.S@GMAIL.COM



网友分享: 疫情下回国有多贵?

文章来源: 澳洲新闻网

10/06/2021

纽约执业律师陈某说,中国爆发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大批中国游客访问纽约,探亲访友,准备在纽约过元旦和春节;当时,纽约还没有爆发疫情。2020年1月23日,中国突然宣布疫情爆发及武汉封城。接着,白宫宣布将于2月1日起美中断航,于是大批持B类签证的中国人“无法回国”。

她说,除了持旅游探亲签证的华人外,还有许多华人持有绿卡。他们去中国不要中国签证,但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不过核酸检测有时间限制,有点麻烦。“最麻烦的是入籍了的华人,据说只有奔丧才能获得中国签证。”她说,许多华人在中国有生意,但是也申请不到签证。她透露,中国曾有协会请她回国参会,但她只能婉拒。“会议仅几天时间,而宾馆隔离就要21天,根本无法与会。”

签证延期滞留者一大批

陈某说,滞留美国的中国公民都要申请签证延期,“我们申请了一大批”。她把这类中国公民按照延期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申请B-2签证延期,始终没有消息,估计约有一半。在过去,递交延期申请后,移民局都会寄来一个收据,告知“钱收到了”。稍后,申请者还要打指模和缴费。按照规定,延期只是六个月。但是,六个月过完了,还未收到移民局的反馈。于是,他们又提出再次延期,仍然没有消息,“有人甚至延期三次”。



第二类是递交申请后,移民局尚未回音,但他们不等了,因为家中有事要回去。“有人花高价买到机票,乘坐飞机回国。”作为代理律师,她还要为这些申请人提出撤案申请。

第三类是收到移民局同意延期的批件,但是批件来的时间很晚,他们根本来不及购票回国。“有的人离批准停留的截止日只剩下一个星期。”于是,她还要为他们再次递交延期申请。

回中国探母病花费昂贵

她说,绿卡回国不需要签证。由于洛杉矶的航班比较多,于是许多人从纽约飞到洛杉矶,住上两三天,在48小时内做好核酸检测,就在当地登机回国。但是,入籍华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估计,入籍华人的人数应该比持有绿卡的人数要多。”过去,他们大都持有十年签证,但是现在十年签证都不能用。

她有一个客户,母亲生病住院,医院发了病危通知。“有了病危通知单,他可以去中国驻纽约领事馆申请签证。”拿到签证,他赶紧购票搭飞机回国。到达中国后,先在宾馆隔离21天,去医院陪伴母亲3天,就匆匆返回美国。“这一趟旅行花费很高,除了机票费较高外,宾馆隔离自己付费将近1万元人民币(约1540美元)。”



来美探亲滞留改换签证

曾女士在2020年8月用B-2签证从上海来到纽约。她说,那个时候,纽约的新冠疫情高峰刚过。“因为想独生女,我要来纽约看看。”由于中国是疫区,从中国来到美国,乘客要在第三国停留14天,于是她去了柬埔寨,停留14天,然后从柬埔寨转机到美国。

她透露,女儿在纽约工作八、九年了。她过去每半年都要来一次纽约。2020年8月来美后,美国海关准许她停留半年,因此她计划在2021年2月回国。“后来,因机票很难买,价格又贵,于是她申请了签证延期。”结果,移民局批准她延期半年。2021年8月,她的第一次延期到了;于是,又申请了延期,目前在等待移民局的批复。她说,她之所以申请第二次延期,主要有几个原因:机票难买是原因之一。目前,从美国飞往中国的飞机,每周只有一班。自从Delta变种病毒流行后,中国采取了熔断政策,航班就更少了。她说,有朋友想回中国,就取道西雅图,然后再从西雅图飞到上海。同时,现在机票也比较贵。“如果要购买下个月的机票,票价就要5万元人民币(约7700美元)。”间隔时间长一点,一张机票也要一、两万元人民币。

第二个原因是在路上旅行不安全。她说,如果回国,要经过许多地方,要在途中住旅馆,还要做72小时的病毒检测,“要接触很多人”。她说,她英语不好,需要旅行社的帮助。“我听说,华人旅行社提供一站通服务,包括购票、旅馆、检测,费用包在机票里。”



玩摄影申请O-1艺术家签证

另外,她想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个摄影项目。来自温州的她表示,纽约市的温州移民约有10万人,许多人很成功。于是,她想做一个《温州人在纽约》的摄影集。她的第二次延期时间应该到2022年2月。“我估计时间不够,已经请律师申请O-1艺术家签证。”

她说,她喜欢摄影,还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去年来纽约后,她仍然参加摄影协会的活动。“纽约摄影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外出摄影,如夜间外出拍摄月亮和星空,去纽约上州拍特色小镇”。她说,纽约摄影学会每周也在Zoom上聚会一次,讲讲自己的摄影作品,互相切磋。她说,网上聚会就是感情交流,对她很有帮助。“如果长期没人讲话,我会着急。”

在纽约期间,她也与中国的亲友通过微信进行交流,互通情况。疫情爆发之初,中国媒体报导美国人把超市里的货架都买空了,就有人推断美国疫情期间物质贫乏。“有人问我,我告诉他,纽约物资很丰富,什么东西都有。”



持绿卡回中国检查特严

纽约市法拉盛的餐馆老板刘洋说,他于2008年来到美国,现在已有绿卡。在2020年和2021年,他共两次回到中国看望母亲。他说,因为绿卡不需要签证,可以随时回去,就是觉得有些麻烦。“去中国一趟,需要检测十几次核酸。”

他说,中国要求飞机一定要直航,始发地的检测结果才能认可,于是他先从纽约飞到洛杉矶,再从洛杉矶飞到深圳。“在洛杉矶,我要拿到核酸检测的阴性报告,才能上飞机。”到了深圳,他住在一家旅馆里隔离,每天费用是600元,包括吃饭。“在隔离期间,我三天检查一次核酸。”深圳隔离结束后,他在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家乡,我要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每周要检测一次核酸。”

去年8月到11月,他回到中国一次。他说,在那时,新冠疫情正值高峰期,买票非常困难。他要不停地刷网,最后用3000多美元买到一张从纽约飞到深圳的机票。他说,回程票是从香港飞到美国,买票就简单多了,机票只要1000多美元。



他说,他今年4月前往中国,在中国停留四个月。从中国返回美国,他先从上海飞到香港,又从香港飞到纽约。“我从肯尼迪机场出来,没有人管。”他说,从严格管的中国返回无人管的美国,总是感觉有点不太对。他说,两次去中国,飞机上的乘客也不一样。“去年去中国,飞机上的乘客全是华人。”今年去中国,飞机上大约十分之一的乘客是其他种族。“他们也可能在中国有亲戚,去中国探亲。”

现在,许多华人都从洛杉矶飞往中国。他说,这主要是因为从纽约去中国只有东航一个航班;而从洛杉矶去中国,有四、五个航班。他认为,现在要去中国的主要是华人,应该多开几个航班。目前,美中两国都在注射疫苗【相关阅读:显微镜学家发表对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希望两国能够有条件地认可对方的疫苗。“现在的问题是,美国不认可中国的疫苗。”

不过,这个情况已经改变。9月20日,美国宣布将解除对33国的旅游禁令,自11月初将要求外国旅客入境时出示疫苗证明。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认可世界卫生组织( WHO)授权的疫苗,入境可免隔离。目前,WHO已经核准七种疫苗,包括美国莫德纳、辉瑞、强生、AZ、中国国药、中国科兴等。



拿不到签证华人心情差

刘洋说,他有一些朋友,都已入籍美国,虽有十年签证,但是拿不到绿码,很多人想回国而不能。中国有个政策,“非紧急,非必要,不旅行”。他说,进入美国比较简单,只要有核酸阴性证明即可。“在登机前,航空公司检查一下核酸检测证明。”有了核酸阴性证明,许多人从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转道来美国。

他说,美中两国的民间交流需求非常大。他举例说,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过去有三、四十万人,“今年新拿到签证的留学生就有8万5000人”。他估计,没有回国的留学生和刚来美国的留学生加起来有好几十万。因此,中国应该考虑这些留学生的需求。

纽约华商Philip Yu说,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中国的入境政策过紧。在中国有生意的他表示,自从中国实行14天隔离政策后,很少美国人会去中国,“关他们14天,他们会受不了”。而需要去中国的主要是在美华人,包括美籍华人、永久居民(绿卡持有者)和留学生。



他认识一位留学美国后留下来工作的华人。“因为他已经入籍了,想回国看望妈妈,就是拿不到签证。”他说,留学生的妈妈听说他回不了中国,顿时高血压犯了,住进医院。“医院都发出病危通知书,但是他在纽约总领馆申请不到签证。”

他说,因为拿不到签证,这位华人情绪很低落,问他“我入籍难道错了吗?”。他说,入籍没有错。入籍后容易找工作,可以在美国更好地发展。

长期封锁不利中国发展

许多受访者表示,中国的这个签证政策就相当于“闭关锁国”。而且,这种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也不利,时间一长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陈某同时还兼任纽约某社团联席会执行主席和某文教交流协会会长。她说,纽约总领馆曾经召开网上会议,请各个社团做做侨民的工作,希望他们没有急事不要回国。9月上旬,她接到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发出的“自纽约离境赴华人员双检测具体安排汇总”的文件。



文件称,当前美国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国际旅行的感染风险不容忽视,驻纽约总领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期间避免非必要、非紧急旅行。总领馆再次提醒,确有必要赴华人员在赴华前进行严格自我闭环管理,在检测后至航班起飞前,尽最大可能减少与外界接触,旅行途中加强个人防护,降低检测后的感染风险。总领馆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发放健康码,即使申请人满足上述所有申请条件,仍有可能无法获得健康码,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出行必要性确定旅行计划,以免因无法退改机票造成经济损失。

疫情影响 来美买房停了

她说,中美民间交流基本上停止了。她举例说,过去总有中国人来美国买房子,她为这些购房者提供法律服务。“疫情爆发后,买房的中国人一个都没有。”中国对回国奔丧者的身份也有要求,一定要是直系亲属,不是直系亲属不行。“如果中国人与美国人结婚,只能华裔回国奔丧,美国丈夫或太太不能回去。”

她认为中国自媒体在其中起到不好的作用,发出的文章许多都是胡编乱造。许多自媒体把从美国回国的人称为“传染源”,像瘟神一样。另外,有关部门把感染者分为国外感染和国内感染,如果是国外传入,就是输入病例。她说,美国统计没有国外国内之分,感染就是感染,不管国外和国内,因为这涉及到病人的隐私。

Source



Events…

预告一周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10/04/2021

时间:周二到周五 晚间
5:30-7:00(西部时间)8:30-9:30(东部 时间)
重播:第二天
上午9:00(西部时间)
中午:12:00(东部时间)

周二: 蒋律师讲遗嘱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周三: 数据泄露和个人身份保护&事业机会说明会

周四:北美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享(主讲:Joanna,Irene)

周五:律师讲人身伤害如何索赔

Zoom 6045004698

密码:请扫码进群索取

另外:周三6:30(西部时间)美国专场(Michael Wang 主讲)

Zoom 95190929213

密码请扫码进群索取。



网友分享: 回国历险记

8/05/2021

我的7月20号的回美班机被取消了,心又一次被提到空中。从5月13号回中国探亲一直到现在盯着回程飞机看,我的心脏已经几起几落,形同过山车了。现在这一次,但愿是最后一次了。美国的朋友们问我是如何穿越封锁线回来的,在中国的境遇如何。也有人让我写下经历,以供后来的人参考。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的经历只能做参考。

我因为93岁高龄的父亲几次下病危通知书,去年就打算回国,老是想等一下情况有点缓和,但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到美国的疫苗都可以打了,也没看到什么缓和的情况,我也就在3月份打了两针疫苗后申请回国,先是发现自己的美国护照的有效期不足六个月了,要赶快申请新护照,同时跟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发邮件问我的这种情况如何申请回国,来来回回的email多次,终于在四个星期左右拿到护照的时候,也得到了中领馆回复可以安流程申请回国签证,原来拥有10年多次往返的签证已经不再承认,要重新申请探亲签证,每次都告诫你非必要不旅行。



我父亲的医院证明,病危通知单以及主治医生的联络方式,开病危通知单单位的大红章等等,这些都要一次一次发邮件给领馆审核。好在领馆一般都会在48小时内给你回复,虽然回复的内容都是统一格式,但是email的红字部分就是你需要补充的内容,一直到最后,回复的邮件没有红字,就表示你可以按他们发的链接进行网上申请了。

网上申请结束以后,还要把申请表按指示的标准打印,把护照原件和签字的申请表原件特快专递发给领馆。我的第一个特快专递发过去后,领馆电话通知我打印的格式不对,没有把边缘的条形码每一页都打印出来,要再印出来重新寄过去,我就必须重新上网,再从零开始填表,网上递交和打印,然后把所有文件一起再次快递,24小时不到,对方又打电话来,我自己把出生年月日填错了,一天之差,还要重来。第三次就不敢马虎,小心翼翼地填和核对,最后成功了。



拿到签证就已经是5月份了,我看机票从洛杉矶已经天价,时间也已经排到6月22号以后了,赶快各种圈中询问和打听,迅速下了一个从达拉斯飞上海的不到3000美金的单程机票,5/10飞达拉斯,下飞机检测核酸,预备5/13飞上海。结果拿到核酸检测结果后对如何拿到绿码的程序研究不够,自以为是的觉得核酸合格,上飞机应该没有问题,结果可想而知,我在达拉斯机场拿着所有的合格文件,就是上不了飞机,因为我是拿的美国护照,不能从微信小程序上登陆,而另一个外国人登陆的网站,我无论如何上不了,就拿不到绿码。一直眼睁睁地看着飞机飞走。

达拉斯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也应该见的多了,任凭我眼泪横流,还是面无表情地拒绝,还告诉我不要再闹,要不然机场保安回来请我离开。这种待遇,是我在美国23年第一次遇到,那些地面工作人员都是华人,虽然知道他们是公事公办,心里还是觉得比被异族人冷漠对待更加寒心。


5月17号,我总于弄清了程序,重新做了核酸以及S蛋白的检测,上传文件拿到一个会转的绿码,和满满一飞机的年轻的中国留学生一起上了飞机,飞机途径韩国首都首尔落地,飞机的工作人员下飞机,乘客留在飞机上,大约停留了一个多小时,然后飞机继续航行到上海。




上海的入境机场已经改造成全封闭的防疫通道,我们被全副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带领走各自通道,去接受核酸检测,在机场我被捅鼻子和捅嗓子的痛苦指数非常高,原因一是我比较敏感,还有就是感觉(也许是)对方对美国护照的另眼看待,其他人都是中国护照,我的护照上的名字被对方调侃了一番,接着就是真的她捅我退,我的喉咙被捅的几乎窒息,折腾了大约10分钟,她终于完成程序。我的眼泪和屈辱也到了极限。

以后漫长的近7个小时的行程,就是走走停停,等等走走,一直到晚上,精疲力尽的我们才被大巴带到隔离酒店。后面的14天,我表面过得平静如水,内心心急如焚。一日三餐送到门口,隔一天来一个测量体温的,隔离期间两次来人测核酸,都是全副武装(白色防护服),无法看见五官,对话简单明了,如同面对同一个星球上的不同种类的生命一般。




接下来的解除隔离,就如同出狱,我离开酒店,才第一次呼吸到上海自由的空气,但是我的行程必须是在12小时内离开上海,否则就要按上海本地+7天隔离的类型计算,继续被监督隔离。我到了飞机场直飞兰州,解除隔离的证明,上海本地绿码和出行码都要申请,手续完备后告诉我可以登机,但是要坐最后三排,没有选择座位的自由,我马上答应。能回家就好,飞机最后三排就我一个人。我的前后左右都没有人坐。我也非常自律,全程远离每一个人,尽量少麻烦乘务员,悄悄地飞回兰州。

到兰州出机场的时候,我的美国护照无法刷脸出机场安检,被工作人员带到机场一个角落,又见到全副武装的卫健委人员,各种审核后,拿出一个承诺书让我签字,表示自己在回到目的地以后立刻向小区和卫健委报告,自愿隔离7天和进行当地核酸检测。签字后要按手印,我一一照做,就为了能回到家了。

汽车到家已经是凌晨2点,我下车后上楼叫醒老妈开门,然后疲惫地睡了。第二天早上,打电话到卫健委和社区,他们一阵慌乱,9点不到,120救护车开到我家楼下,让我带上所有行李上车,我又见到全副武装的白色防护服,带我到指定地点入住,测核酸,这次还算迅速,晚上6点之前阴性的核酸结果出来,我又被解除隔离,转为居家隔离。回家了。




接下来,7天每天两次向卫健委和社区汇报体温。社区多次打电话提醒我不要接待来访人员,大概有一次一个社区工作人员来访,看到我妹妹来看我,马上就警告我隔离期间不能外出,也不能有访客。
7天的温度测量结束,卫健委的两位全副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上门测量核酸。一天后告诉我解除隔离,我基本上就走完了回家的程序。


7月份,我计划回美国,回国前带我母亲去兰州看病。先是各种的酒店都明确表示疫情期间不接待外宾,尤其不接待持有外国护照的人。我只好躲躲藏藏地找民宿短租公寓,用老妈的名字入住。天网恢恢,还是逃不过“防疫”法眼,我陪老妈住院的第一晚,护士过来量体温,我的体温出现37.5度的温度,接着又发现我没有身份证,整个医院如临大敌,我马上又被隔离,从老妈的病房被搬到临时隔离病房。每隔30分钟护士就来一次测量体温。我几乎一夜无眠。



第二天医院专车送我去专科医院做X光胸片,抽血测抗体。下午结果出来阴性,(IgG抗体阳性,因为打过疫苗). 医生表示还是不能解除隔离,因为我的体温还是在37度到37.5度之间游走,我抱怨说医院太热,他们拿来风扇对着我吹,总之折腾了很久,直到我的体温恢复到37度以下稳定,才宣布解除隔离,我就飞奔回到民宿,赶快隐藏起来了。


还好接下来的几天我温度没有再给我惹麻烦,只是听医生说我隔离那天,整个医院都被关闭,医生护士都被挡在医院门外,除已经入院的病人留在病房内,都没有接收新病人入院。给病人的解释是发现一个病人体温有点高,医院为了大家的健康的缘故特别停止各种业务一天。我自己感到抱歉引起这样的骚乱,好在就耽误了他们一天营业,其实真的就是因为我来自美国,体温过高这种消息就让人恐惧。我可以理解,但也感觉窒息,觉得需要尽快逃离,回到和我一样“死”都不怕的美国人群里躲着安全和安心。

The End

Source: WeChat



网友分享: 零基础商科转码工找实习经历

By GY CS

01/12/2021

晃眼之间,从写下第一行代码,到今天差不多刚好一年了,一年前在银行干着不喜欢的工作,每天度日如年下班后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能发呆几个小时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又真的很幸运,感谢互联网,感谢那些在网上分享自己转行经验的前辈们,如果不是偶然发现了一个学姐的转行心得,也不会发现原来路还可以这样走,所以现在轮到我来分享一点点这个秋招的找实习心得了,希望也能够对屏幕那头的你一点点小帮助。

1)背景:
我是商科零基础转码的,转cs差不多刚好一年,这个秋招面了8家公司,拿了4个offer,中奖了2个flag。诚然我是非常幸运的,不可否认运气在找工作中真的占据非常大的部分,但是在不可控的运气之外,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小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2)前期准备:简历
很多人都把刷题放在找工第一步,但是经过这个秋招,我深刻地意识到简历关其实是最难过的一关,很多公司拿到面试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所以我认为早点开始有针对性的做项目,build up your resume才是重中之重的第一步,尤其是对于没有实习经历的转专业选手来说,早点开始做项目,早点开始准备简历,这样才可以在秋招一开始就自信投出你的简历。



没有实习,项目来凑: 作为转专业选手,简历上自然是一穷二白,真的一点相关经历都没有,所以我很早就开始跟着udemy这些网站做项目。关于做什么项目地里面有非常多的分享帖大家可以自己做下功课,我建议是热门框架常用的技术最好要有一个项目,并且最好是所有项目代码都上传到github,能够deploy最好deploy,这样放在简历上非常有说服力。

简历尽量match job description:很多公司第一步筛选简历其实是机器筛选,有些是hr自己筛(但是我认为很多hr并看不懂你的项目有多难,多复杂,他们只看你的经验是否match),所以简历关键词非常重要,要尽量match job description上的skills,然后每个你列出来的skill最好能够在你的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验中体现出来。

多看前辈的优秀简历,简历一定要多找几个人改:一开始我写简历的时候也很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用英文很好地描述项目,所以我当时是疯狂在LinkedIn上看前辈们的优秀简历,很多人会把自己的简历po在LinkedIn,可以看他们的实习跟项目描述,多看多学,地里面的改简历帖子也可以多看。简历一定要反复修改,可以多找工作了的学长学姐帮忙看看,一定要找学校的career service advisor帮你看看,虽然他们可能不懂你简历写的那些东西,他们往往能够从hr角度对你简历的格式/字体/排版/措辞等提出意见。



3)前期准备:刷题
刷题没什么好说的啦,对每个cs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我其实觉得美国这种考算法题筛选人的方式真的是大大利好咱国人同胞,论勤奋努力做题咱真的都是数一数二,我当初就是听说cs面试就考刷题,然后就虎头虎脑地觉得诶这个活我能行,然后就一腔孤勇转了cs。每个人的刷题方法都不一样,这里我就说一下我自己的刷题方法(并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很多转专业的同学都会问,我补基础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开始刷题。我自己当初也有这种疑问,因为觉得自己真的什么也不会也可以刷题吗?我记得当时一个cs同学跟我说,你会写for loop了就可以开始刷题了,遇到不会的你就现学,刷着刷着你就都会了。这基本就概括了我从0到500+题整个过程。我是学了一半cs61a,基本会写python之后就开始刷题了,一开始我有快速跟了下某章的入门课程,囫囵吞枣地了解了下基本数据结构。刚开始刷题我都是直接看答案,看到不会的数据结构跟算法,就google搜讲解视频,然后做笔记,然后再不停刷同一类型的题,这样刷了100+题的时候就对基本的题型以及常
见的解法有了一点了解(属于看到题大概能知道是什么题型什么解法,但是自己写就会写的磕磕碰碰基本跑不过)。我认为刚开始刷题真的没必要自己在那死磕半天,直接看答案学习最规范最优秀的解法跟思路这样上手比较快且不会有太大挫败感。

再之后就是按照分类tag,从高频到低频,重复刷,对于经典的题型认真看不同的解法,分析时间空间复杂度,做笔记,总结模版,总结套路,我始终觉得刷题其实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你各种套路见的多了,之后自然而然可以见招拆招。



除了把题做出来,怎么在面试过程中跟面试官进行很好的交流也很重要,大家平时可以多给朋友讲讲题,或者跟朋友mock一下,推荐使用Pramp,我有段时间有每天都在pramp上mock,mock过程真的能学到很多!!面试中,我一般是会上来大致思路讲一下,然后得到面试官认可再开始动手写题,然后在写题过程中,我是会一边写一边说解释,然后还会写comment的,写完题之后我会快速看一下有没有edge case,然后再分析一下复杂度。

4)投简历
能内推就内推,能早投就早投,重要的话要重复三遍!!!除了某些玄学公司之外,基本所有的公司都是能内推就内推,能早投就早投!!一般美国的实习都是在7,8月就陆续开放,所以在这之前就要把简历改好。

学会LinkedIn找内推:我以前深受商学院networking教学的荼毒,以为networking或者找人内推一定要先吹嘘一通然后约coffee chat之类的,但是至少对于码农来说绝对不是这样的!!大家都很忙,你如果只是要内推,人家看你背景还ok就顺手给你5分钟就推了,你上来问一大堆问题还要约啥15分钟coffee chat人家都心累。建议大家在秋招开始前就可以泡在LinkedIn上,把自己想去的公司的校友全都加一遍,没有校友的公司可以把公司的国人都加上,等到实习岗位一开放,就直接给他们发私信。划重点!!请人内推请至少简短介绍下自己的情况,我一般是会大致说一下我的背景,我做过的项目,刷了多少题,然后附上我的简历和我想要申请的岗位链接,而且一定要知道,人家帮你内推是情分不是义务,语气一定要客气不要理所当然。我自己的经验是LinkedIn成功率最高的是校友,其次是同胞们。



Career Fair机会一定要把握:美国找工作有很多career fair,我个人感觉careerfair的中标率比内推还要高,所以所有career fair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今年我7月就把简历投进了ghc的database,8月初就被一个公司勾搭了这也是我的第一个offer。虽说今年ghc变成线上之后没有往年给力,但是我看身边还是有不少人从ghc被捞。除了ghc以外,还有下面这些career fair大家可以关注:

1.Tapia
2.Notorious RTC Career Fair: 这是一个叫做Rewriting the code组织办的,也是focus women in tech,他们还有mentorship program也可以试试。
3.HackerRank Career Fair: HackerRank办的career fair,要先参加他们的一个online test(也就是oa题那种),然后也可以投简历。
4.Debug 2020: 听说是给les办的,我没有参加过,大家可以查查。

海投重点在于海:如果找不到内推也不要紧,并不是说海投就一定没有机会,海投重点就是海,所有可以投递的渠道都要争取投一下,我用的比较多的是:

1.官网
2.LinkedIn
3.Jumpstart
4.Handshake
5.学校的piazza简历也要上传,有些公司会看piazza的profile!!



5)面试
美国cs实习面试一般包括算法题,基础知识,简历跟behavior question。大公司很多只考做题,中小公司还会考基础知识,ood等。这一部分就没有什么太多说的了,重点就是刷面经!很多公司oa跟面试都是有题库的,有一些还是连续几年题库都不变,拿到oa或者面试,就是打开地里疯狂刷面经就对了,我面的有些公司,我把地里过去3年的面经刷穿了……(累觉不爱)。

面试的时候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自己学到就是要去领会面试官给的一些hint,很多时候面试官都会暗示你有没有on the right track,还是说你跑的有点偏,能够及时get到面试官给hint然后作出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有时候跟面试官聊开心了比把题完美写出来了可能更重要。

6)最后:一些有的没的碎碎念
不要因为自己是转专业就觉得自己不如人,不要给自己任何预判:这句话其实是面试时候好几个面试官都对我说过的,但是其实作为一个转专业的人一直深知自己很多不足,所以经常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格,非常不自信。比如在一开始投简历的时候,其实很多公司我都不敢投,觉得自己肯定进不了,后来是因为到了9月底实在没有面试了才胡乱海投一波,结果本以为肯定没有戏的公司竟也给发了面试,还走到了终面,不过最后因为面的太晚了,没有hc了。所以非常后悔一开始如果没有因为不自信不敢投投了会怎么样。所以说希望大家都不要给自己预判,不要觉得自己肯定不行,有机会就上,万一中了就是彩票,不中也就当是学习了。



过简历关是玄学,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被什么公司捞上:这个秋招下来,我真的觉得过简历关有很大运气成分在,比如我跟我室友们,做的一样的项目,有着相似的背景,投递方式时间都几乎相同,但是拿到的面试都不尽相同,很多人会有一种跟别人比的心态,觉得为什么他有我没有,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简历关真的运气成分太大了,而你永远不知道你会被什么公司捞上,还是多focus在自己身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当属于你的机会到了的时候就可以一把抓住。

找对小伙伴,抱团取暖真的可以事半功倍:找工作真的非常心累,所以小伙伴真的非常重要。我特别庆幸碰到了我室友,我们一起零基础从头开始学,找工作整个期间都一起互帮互助,我们会互相分享整理的面经,有什么小道消息都会互相通知,就连找内推我们都是互相share节省时间,被拒的时候也会互相打气加油。转cs以来压力大到蒙着被子爆哭的时候也不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的很幸运,有那么棒的小伙伴一起,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sisterhood的力量,跟小伙伴一起升级打怪的经历在黑暗中显得更加闪闪发光。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