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发全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 争取2023年发射




日本研发全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 争取2023年发射

世界新闻网

12/31/2021

日本京都大学和住友林业公司合作,研发全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争取在2023年发射。图为人造卫星示意图。Getty Images

日本共同社报导,京都大学和住友林业公司正在合作,研发全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争取在2023年发射。木制人造卫星造价便宜且容易加工,任务结束后能在大气层焚烧殆尽,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较小,也不会有碎片掉落地面,对人类造成威胁。

World’s first wooden satellite to be launched by Japan in 2023 in Hindi
Dec 29, 2020

日本京都大学和住友林业公司计划明年2月,将先试验把木材暴露在太空环境中,研究其耐用性。他们将硬度不同的各种木板安装在国际太空站外的实验设备,暴露太空中约9个月,研究极端环境下木材腐化状况。



他们计划打造边长10公分的立方体小型卫星,以木材和太阳能板覆盖外侧,内部安装电路板。由于木材不会屏蔽电磁波,天线可以安装在内部。研究团队也计划向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推荐这种人造卫星。

The world’s first wooden satellite
Jul 22, 2021

WISA Woodsat is a 10x10x10 cm nano satellite made from plywood, the same material that is found in a hardware store or to make furniture.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has planned to put WISA Woodsat on Earth’s orbit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目前人类大多以铝打造人造卫星。但这种人造卫星进入大气层后,会产生氧化铝粒子反射太阳光,有可能使地球气温下降。此外,掉落的碎片也可能威胁到人类安全。

Source




Japan plans launch of world’s first wooden satellite in 2023

KYODO

12/31/2021

Kyoto University and Sumitomo Forestry Co. are hoping to launch a satellite made partially of wood in 2023. | COURTESY OF KYOTO UNIVERSITY / VIA KYODO

KYOTO – A plan is underway in Japan to launch the world’s first satellite made partially of wood in 2023, as its development team aims to harness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low cost of wood in space development.

A satellite whose exterior is made of wood will burn up upon re-entering the Earth’s atmosphere after the end of its operation, creating less burden on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team comprised of Kyoto University and Sumitomo Forestry Co.



In addition, it will be cheaper to make than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using aluminum, the current mainstream material for a satellite. Becau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can penetrate wood, the satellite can house an antenna inside.

The planned satellite will be a cube with 10-centimeter sides. Its outside will be covered in wood and solar cells, and it will hold an electronic substrate inside.

The state-run university and the Tokyo-based wood products company are set to test the durability of wood in space, possibly from February, using an extravehicular experimental apparatus at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The team, led by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astronaut Takao Doi, plans to attach to the apparatus wooden sheets with varying hardness, taken from several tree species. The sheets will remain exposed in outer space for about nine months to check their deterioration.

Doi, a program-specific professor at Kyoto University, said that if the plan succeeds, it will lead the way to “allowing even children who are interested in space to make a satellite.”

Doi became the first Japanese astronaut to take part in extravehicular activities when he boarded the space shuttle Columbia in 1997.

Source



天文界「2爱子」长子哈伯拍宇宙图像 次子韦伯能见未知

世界新闻网

12/26/2021

史上最强的韦伯太空望远镜25日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升空,「完成里程碑式的成就」,估计2022年夏天可传回第一张照片。(欧新社)

韦伯太空望远镜25日发射成功,在天文学界眼中,它就有如次子,拥有全新而独特的科学能力,可让人类瞧见以往未知的宇宙;而1990年便部署在地球轨道的哈伯望远镜则是长子,曾拍过太多令人惊叹的宇宙图像,还会继续搜集重要的天文数据,「两个儿子一样疼爱」。

美联社报导,哈伯是塞在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 的航天飞机「发现号」(Discovery)而送上地球轨道,结果很快就碰到麻烦,望远镜上的一片太阳能翼卡住,无法张开;太空人本着装做要紧急太空漫步,但地面管制中心发给仪器的指令解决了问题。但几周内哈伯便被查出「视力模糊」,还是由太空人三年后以太空漫步而修好它。



韦伯更精密 红外光视力

韦伯望远镜则是由欧洲雅利安火箭送上太空,预计前往距地球100万哩的地点,太空人则鞭长莫及;韦伯比哈伯更大、更精密,一旦镜子或太阳罩打不开,整具仪器就打「太空漂」了。

天文学界打算用韦伯来看137亿年前,宇宙成形时第一批恒星及银河系,远超哈伯能力范围;哈伯只能回看到134亿年前一个弱小又多块的银河,也是现今观测到最古老、遥远的星体。天文学者认为宇宙大爆炸(Big Bang)发生在138亿年前,于是急着想弥补韦伯、哈伯两者差距的那3亿年。


This Telescope Will Look Farther into the Universe than Ever Before
Dec 24, 2021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NASA’s next iteration of the Hubble Telescope, is set to launch this week. It will park 1 million miles from Earth, and look farther into the Universe than ever before.


哈伯能看到的是跟人类视力相同的可见光,再加一点点紫外光及红外光;韦伯则具有红外光视力,让它能「目光如炬」,窥透宇宙尘云;随着宇宙膨胀,最早一批恒星及银河系发出来、波长较短可见光、紫外光已被撕扯,所以哈伯只能瞧见它们拉得瘦长、发热的红外光模样。正因如此,韦伯才要以华氏零下400度来运作,其传感器才能看出它们。

韦伯最大镜 展开径长6.6公尺

大小也很重要,为瞧出宇宙最早又模糊的恒星,韦伯装有天文学界迄今最大的镜子,展开来径长6.6公尺,大于哈伯的2.4公尺。



哈伯在地表上空330哩的轨道运行;韦伯则布置到更远的地方,离地球100万哩,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地方,韦伯只要最少的燃料就能停驻定泊;另外,韦伯与地球同步绕日,所以永远面向地球黑夜那一边。

韦伯最大镜 展开径长6.6公尺

大小也很重要,为瞧出宇宙最早又模糊的恒星,韦伯装有天文学界迄今最大的镜子,展开来径长6.6公尺,大于哈伯的2.4公尺。

哈伯在地表上空330哩的轨道运行;韦伯则布置到更远的地方,离地球100万哩,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地方,韦伯只要最少的燃料就能停驻定泊;另外,韦伯与地球同步绕日,所以永远面向地球黑夜那一边。

Source



美天文学界未来10年首要任务:探索外星生命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哈伯望远镜捕抓到的数千个星系,探索外星生命被天文学界列为未来十年首要任务。(美联社)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针对全美天文学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探索外星生命被天文学界列为未来十年首要任务。

国家科学院日前公布报告,天文学家强调必须在已取得的进展上继续搜索适合居住的星球;报告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经由共同过程造成,也许独一无二,但未来人类必将步上搜索之旅,确定是否「孤独」;天文学者也将探索黑洞、中子星、星系和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列为重要任务。

这份长达614页的报告强调天文学界需多样化,目前仍以男性为主,并建议太空总署(NASA)为研究或计划拨款时将科学家多样性纳入考量。



这项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对象多是居住美国的科学家。

毅力号漫游者去年8月送回火星的图像,探索外星生命被天文学界列为未来十年首要任务。(Getty Images)

最新报告还建议太空总署设新办公室,监督未来几十年太空天文台运作和任务;除了勾勒远大目标,这份报告也强调小规模任务;包括每十年发射一艘太空船,成本上限15亿元等。

报告并指出过去几年主要项目的成本超支和延误;太空总署主导的韦伯太空望远镜便是典型例子,主要用以扫描早期宇宙并探索其他星球的大气;韦伯已于25日发射升空。

这份报告由太空总署、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能源部和空军赞助,在疫情期间进行。

Source



最强太空望远镜升空 NASA 30年磨一剑 斥资100亿美元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美国太空总署耗费30年、斥资100亿美元打造史上最强大韦伯太空望远镜在美东时间25日早上7时20分从欧洲太空总署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基地发射升空。欧新社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导,美国太空总署(NASA)耗费30年、斥资100亿美元打造史上最强大韦伯太空望远镜在美东时间25日早上7时20分升空,前往距离地球150万公里远的目的地,打开万众期待的天文探索新时代。

这座革命性的红外线太空望远镜装入阿利安5型火箭(Ariane 5)的货舱后,于美东时间25日上午7时20分从欧洲太空总署在法属圭亚那库鲁(Kourou)基地发射升空。


NASA just launched the most anticipated mission of the decade
Dec 25, 2021

NASA’s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on December 25th. This is the revolutionary successor to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The spacecraft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in space, but if all goes well, the vehicle could transform our view of the Universe.


韦伯望远镜将花一个月滑行到位于太阳轨道的目的地,环绕太阳轨道运行。天文学家预计韦伯望远镜会观测宇宙发生大爆炸后前4亿年,及辨识可能有外星生命的遥远世界。

韦伯望远镜是自哈伯望远镜1990发射升空以来,第一座通过火箭载运飞越地球大气层的望远镜。韦伯望远镜是NASA、欧洲太空总署和加拿大太空总署合作项目,比其上个项目大六倍、功能强了百倍。韦伯内核新设施是6.5公尺宽的金镜,比哈伯望远镜反射器宽了近三倍。



NASA主管科学任务局(Science MissionDirectorate)的副署长朱布肯(Thomas Zurbuchen)表示:「我在想我们将用新的眼光看待宇宙,我们从未见识过韦伯望远镜将向我们展示的宇宙世界。」

路透社,若一切顺利,约6500公斤重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在升空26分钟后将脱离火箭。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Launch — Official NASA Broadcast
Dec 25, 2021

Watch the launch of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the most powerful space telescope ever made. This mission is scheduled to lift off at 7:20 a.m. EST (12:20 UTC), Dec. 25, 2021, aboard an Ariane 5 rocket from Europe’s Spaceport in French Guiana.

With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Webb will observe a part of space and time never seen before, providing a wealth of amazing views into an era when the very first stars and galaxies formed––over 13.5 billion years ago.

It can explore our own solar system’s residents with exquisite new detail and study the atmospheres of distant worlds. From new forming stars to devouring black holes, Webb will reveal all this and more! It’s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space telescope ever built.

Webb is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NASA, ESA (European Space Agency), and CSA (Canadian Space Agency). Thousands of engineers and hundreds of scientists worked to make Webb a reality, along with over 300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and companies from 29 U.S. states and 14 countries!


Source



史上第一次 NASA「帕克探测器」正式「接触」太阳

世界新闻网

12/15/2021

美国航太总署(NASA)14日表示,2018年出发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今年4月完成重要的里程碑,成为史上第一个接触太阳的太空飞行器。美联社

美国地球物理联盟2021年秋季大会(AGU Fall Meeting 2021)正在路易斯安那州纽奥良举行,科学家在14日的记者会宣布,「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已正式「接触」太阳,穿过尚未探索的太阳大气「日冕」。

美国航太总署(NASA)在新闻稿指出,「帕克太阳探测器」完成了重要的里程碑,这也是史上首度有太空飞行器接触过太阳。NASA表示,「帕克太阳探测器」现在已飞过太阳的「高层大气」(日冕),采集该处粒子及磁场的样本。



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CfA)的天体物理学家史蒂文斯(Michael Stevens)在《科学日报》(Science Daily)解释,这整个任务的目标是认识太阳如何运作,「我们能通过飞入太阳大气达成这一点」,唯一途径则是「由太空飞行器越过科学家称为Alfvén点的外边界」。


NASA’s Parker Solar Probe Touches The Sun For The First Time
Dec 14, 2021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a spacecraft has touched the Sun. NASA’s Parker Solar Probe has now flown through the Sun’s upper atmosphere – the corona – and sampled particles and magnetic fields there.

The new milestone marks one major step for Parker Solar Probe and one giant leap for solar science. Just as landing on the Moon allowed scientists to understand how it was formed, touching the very stuff the Sun is made of will help scientists uncover critical information about our closest sta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olar system.


2018年出发的「帕克太阳探测器」4月28日第8次接近太阳期间,至少三次平稳通过Alfvén点。美联社报导,研究团队取回数据花了几个月,之后再用几个月时间进行确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计划科学家劳亚非(Nour Raouafi)形容此事「迷人地兴奋」。



密西根大学学者卡斯帕(Justin Kasper)告诉记者,「第一次与最戏剧性的一次是我们在下面待上约5个钟头…你现在可能觉得5个钟头,这听起来不重要」。但他指出,「帕克太阳探测器」在这段时间里以每秒超过100公里的速度向前狂奔,移动得如此之快、覆盖一段广阔的距离。


5 New Discoveries from NASA’s Parker Solar Probe
Dec 4, 2019

NASA’s Parker Solar Probe mission has returned unprecedented data from near the Sun, culminating in new discoveries published on Dec. 4, 2019, in the journal Nature. Among the findings are new understandings of how the Sun’s constant outflow of material, the solar wind, behaves. Seen near Earth — where it can interact with our planet’s natural magnetic field and cause space weather effects that interfere with technology — the solar wind appears to be a relatively uniform flow of plasma. But Parker Solar Probe’s observations reveal a complicated, active system not seen from Earth.


劳亚非则表示,日冕似乎比预期要更为粉状,往后的勘查将有助科学家更加了解太阳风的起源、如何受到加热与加快进入太空。初步数据则显示,「帕克太阳探测器」8月第9次接近太阳期间也下沈到日冕,但还需要更多分析,11月则进行第10次接近太阳。

「帕克太阳探测器」取得的新成果已刊登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获《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接受刊登。据报导,「帕克太阳探测器」将持续不断更接近太阳、更深入潜进日冕,直到2025年进入最后任务轨道(Grand Finale Orbit)为止。

Source



NASA发射露西号 探索太阳系形成及木星小行星群

中央社

10/16/2021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今天发射探测器「露西号」,展开为期12年任务。(美联社)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今天发射探测器「露西号」,展开为期12年任务,首度探测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群,以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之谜。

法新社报导,载运露西号(Lucy)的擎天神五号运载火箭(Atlas V rocket)是在当地时间清晨5时34分于佛州卡纳维尔角(Cape Canaveral)发射升空。


Launch of NASA’s Lucy Mission to Jupiter’s Trojan Asteroids
10/16/2021

The Trojan asteroids are rocky worlds as old as our solar system, and they share an orbit with Jupiter around the Sun. They’re thought to be remnants of the primordial material that formed the outer planets. On Oct. 16, NASA’s Lucy mission is scheduled to launch from Cape Canaveral, Florida, to explore these small worlds for the first time. Lucy was named after the fossilized human ancestor (called “Lucy” by her discoverers) whose skeleton expanded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evolution. The Lucy Mission hopes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solar system evolution by visiting these 4.5-billion-year-old planetary “fossils.”



露西号将成为第一个飞往距离太阳如此遥远处进行探测的太阳能太空飞行器,并且将观测总数8颗的小行星,比之前所有探测器观测的小行星数量都多。露西号是以史前人类先祖的古化石命名。

为了获得重力助推,露西号还将在近距离飞掠地球3次,而将成为第一个自外太阳系飞返地球附近的太空飞行器。

预计2025年在介于火星与木星的主行星带,露西号将与小行星「52246唐纳乔韩森」(52246 Donaldjohanson)首度相遇。唐纳乔韩森是发现露西化石的考古学家。

2027至2033年间,露西号将与7个特洛伊(Trojan)小行星相遇,其中5个位于引领木星的行星群,2个在尾随木星的行星群,当中最大的小行星直径约95公里。



露西号将以距离地表不足400公里的高度飞越目标观测星体,并借由内置的仪器与大型天线,探测8个小行星的地质结构,包括其成分、质量、密度与体积。

此外,一般认为数量远超过7000颗的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是木星和土星等太阳系各大行星形成过程中遗留的原料。

科学家相信,小行星蕴藏着原行星盘组成与物理条件的重要线索,而包括地球在内,所有太阳系行星都是由原行星盘形成。

露西号探测器配备露西号发射辐射仪(Lucy Thermal Emission Spectrometer),可探测远红外线辐射,标示小行星的表面温度。

经由一天之内不同时段的测量,研究团队可以推断小行星的物理特性,像是目前有多少的沙、土或岩石。

Source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时间:周二到周五 晚间
5:30-7:00(西部时间)8:30-9:30(东部时间)

周二: 如何准备遗嘱文件(遗嘱workshop)

周三: 数据泄露和个人身份保护&事业机会说明会

周四: 移民和留学生常见法律问题

周五: 小企业常见法律问题&事业机会说明会

Zoom:6045004698,密码:请私信或群里@我



NASA火星探测车采集两块岩石 有长期接触水迹象

中央社

9/11/2021

「毅力号」一直在杰哲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一带运作,这个坑位于火星赤道北方。(路透)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火星探测车「毅力号」迄今已采集到两件岩石样本,迹象显示这两块石头曾长期碰过水,有利火星古老年代存有生命的假设。

负责火星计划的科学家法利(Ken Farley)今天在声明中说:「看起来,我们的第一批岩石揭示了一个可能适合居住的长期环境。那里很长一段时间有水,这很重要。」

「毅力号」(Perseverance)于本月6日采集到第一件样本,8日又从同一块岩石上采集到第2件。两件样本的直径都略大于铅笔,长约6公分,保存在探测车内部的密封管里。



「毅力号」从火星上采回的样本。(路透)

「毅力号」一直在杰哲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一带运作,这个坑位于火星赤道北方,35亿年前曾有一座湖泊,当时火星上的环境比现在更暖湿。

第一批样本采自一块成分上属于玄武岩的岩石,可能是熔岩流的产物。火山岩一般包含结晶矿物,有助于放射性定年,能协助科学家描绘这一带的地质史图景,例如陨石坑生成年代、湖泊何时出现又消失、气候如何随时间变化等。

NASA地质学者史泰克摩根(Katie Stack Morgan)在记者会说:「还有一件关于这些岩石的有趣事情是,上面有与地下水长期相互作用的迹象。」



「毅力号」在火星上一颗岩石钻洞。(美联社)

科学家早就知道陨石坑内曾有湖泊,原本不排除湖水仅仅存在50年,只是昙花一现。现在,他们可以更肯定,地下水存在的时间比原先估计的要长。

史泰克摩根补充说:「如果这些岩石长期接触水,内部可能会有适合古老微生物生命存在的隙缝。」

岩芯内的盐类矿物,可能会有古代火星水产生的细微气泡在其中。

NASA希望在2030年代与欧洲太空总署(European Space Agency)共同运行的任务中,把这些样本带回地球,供实验室深入分析。

Source



NASA逾50年来首见 SpaceX太空船夜间降落海上

中央社

5/02/2021

SpaceX天龙太空舱今天凌晨降落在佛州外海。这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50多年来第一次夜间海上降落。(美联社)
SpaceX天龙太空舱今天凌晨降落在佛州外海。这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50多年来第一次夜间海上降落。(美联社)

载着4名太空人返回地球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天龙(Crew Dragon)太空舱今天凌晨降落在美国佛州外海。这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50多年来第一次夜间海上降落。

法新社报导,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表示,这群太空人在国际太空站(ISS)进行近6个月任务后返回地球,据报他们感觉状况良好。

SpaceX returns 4 astronauts to Earth; rare night splashdown
May 2, 2021


NASA的WB-57高空研究飞机传回的夜视影像显示,太空舱离开ISS后经过6小时半的飞行,于凌晨2时56分降落在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市(Panama City)外海的墨西哥湾(Gulf of Mexico)海面。

大约半小时后,回收船Go Navigator上的团队就收回太空舱,将它吊上甲板。

这是继1968年12月27日阿波罗8号(Apollo 8)人员返抵太平洋(Pacific Ocean)之后,NASA第一次实施夜间海上降落。

太空船指挥官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是舱口打开后第一个现身的人,他踏上甲板后小小舞动一番。很快地NASA太空人葛洛佛(Victor Glover)也离开太空舱。

霍普金斯在NASA一段推文中表示:「我们想代表Crew-1任务成员与我们的家属向您们致谢…当人们团结起来,就能完成了不得的事。你们都是改变世界的人。恭喜。回来真好。」

太空舱内另外两人为NASA太空人华克(Shannon Walker)和日籍太空人野口聪一。

NASA新任署长尼尔森(Bill Nelson)表示欢迎4人回家,同时恭喜NASA和SpaceX团队,赞扬他们努力确保太空人安全且成功降落海面。

尼尔森说:「我们又为美国以及我们的商业与国际伙伴,完成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太空飞行。安全又可靠地往来国际太空站,正是NASA启动商业载人计划(commercial crew program)时的愿景。」

SpaceX天龙太空舱今天凌晨降落在佛州外海。这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50多年...
SpaceX天龙太空舱今天凌晨降落在佛州外海。这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50多年来第一次夜间海上降落。(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