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也变得更加谨慎,不再为这9样东西买单

富人也变得更加谨慎,不再为这9样东西买单 雅虎新闻 5/21/2024 据雅虎新闻5月13日报道 你可能认为真正富有的人在花钱时毫无顾忌,但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富人消费也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可能不会再为某些物品买单。 超豪华或收藏汽车 Clearsurance.com的金融专家Melanie Musson表示,一些豪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贬值。富人认为这是一项糟糕的投资。许多豪车的价格很容易就达到10万至30万美元,并且这还不包括维护、汽油、保险等费用。 而可收藏汽车也变得极其昂贵。持有执照的公共保险理算师、保单持有人维权顾问Misty Spittler说,收藏车虽然一开始的成本较低(最稀有的车型从1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不等),但需要高昂的维护、储存和修复成本。 巨型豪宅 多年来,从装修成本到保险成本再到财产税,一切都在上涨,因此富人对此更加谨慎。他们也会避免在伦敦或纽约等超高端市场购买豪华房地产。Misty表示,虽然在这些地区拥有房产很有吸引力,但包括税收、维护和当前市场停滞不前、租金收益率不断下降在内的巨大持续成本,甚至让富人也望而却步。 私人岛屿 曾几何时,似乎每个超级明星或高净值人士都在购买私人岛屿。但现在,即使是很小的私人岛屿也要花费数百万美元。Insurance Claim Recovery Support的首席执行官、公共理算员Scott Friedson说,根据岛屿的位置和大小,每年仅维修费就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另外,从废物管理到基础设施,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这往往会导致初始预算的激增。 超级游艇 与私人岛屿一样,超级游艇的购买成本也很高。Scott说,除了从1,000万美元到3亿多美元不等的购入价格,每年的维护费用( 包括船员工资、停靠费和维修费用)大约是原始成本的10%。这还没有考虑燃料和国际海事法所涉及的复杂性。 长寿治疗 虽然这可能还有一些吸引力,但一些声称能让你看起来比自然状态更年轻、更健康的长寿疗法并不值得花这么多钱。 私人飞机 Scott表示,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虽然是终极财富的象征,购买飞机的成本可能在300万美元到9,000多万美元之间,但其运营成本包括燃料、机组人员培训、维护和机库费用,轻易就能达到每年数十万美元。 常春藤盟校教育 …

钱买不到快乐 美国人后悔莫及的大额消费有这些

钱买不到快乐 美国人后悔莫及的大额消费有这些 世界新闻网 5/21/2024 有些人进行了后悔莫及的大额消费,其中包括露营车。示意图,非文内露营拖车。(路透) 经常有人尝试用大把钞票买快乐,例如想彰显身份地位的配件或为了实现奢华生活的梦想,结果却后悔莫及,华尔街日报报导了一些令人懊恼的大额消费,例如奢华名表、度假小木屋、露营车和设计师高订服。 他最近想把劳力士送给儿子,却被拒绝,只能将之束之高阁。他现在戴的是售价约500美元的Garmin智能手表,能运行许多劳力士做不到的任务。 度假木屋 Michael Kotas在2005年花12万美元买下一间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1950年代建成的小木屋,光修整费用就花了6万美元,还有许多未曾预想到的潜在成本,例如小木屋在森林公园内,土地租费年年涨,而持有期间内,附近发生了两次火灾,保险费也激涨。 然后是林业局要求移除小木屋周围受虫害的树木,每次费用1,000到1,200美元间,而小木屋附近的树数不胜数,如果虫害扩大,Kotas说他会破产,而且子女长大后都不想再去小木屋。 露营车 现年75岁的Gordon Preecs在退休后,先于2013年买下一辆大型皮卡,2017年再买进6.7公尺长的露营拖车,两辆车共花约5万美元,以便圆了与妻子游遍全美国家公园的梦想。 但拥有露营车很有经济压力,每加仑油只能行驶6 英里,每晚在露营公园要缴60到80美元,这些开销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有些露营地位于穷乡僻壤,安装和拆卸拖车还很麻烦,所以他在2020年以3.2万美元总价,卖掉了行驶里程不到5,000英里的拖车和皮卡。 设计师高订服 63岁的加州酿酒师Pam Starr大部分工作都在户外葡萄藤蔓之间进行,通常穿牛仔裤和背心、T恤,弄脏也不要紧。但她几年前被一位精通时尚的贵妇朋友带去见她的服装设计师,被说服订制了15件衣服,总价2万多美元。 其中包括一件镶缀白色亮片的薄纱泳衣罩衫,但她从头到尾没穿过,因为她穿泳衣会直接下池,不会只待在池边,以及另一件难清理又易破损的七分袖露肩丝绸衬衫,这两件各要价1,800美元。Starr说,15件衣服里,她大概只满意3件。 Source 他靠这个策略 每周有1.1万元被动收入 世界新闻网 5/16/2024 …

紧急!中国女研究生在美失踪 警方请求公众帮助!

紧急!中国女研究生在美失踪 警方请求公众帮助! 华人生活网 5/20/2024 紧急!中国女研究生在美失踪 警方请求公众帮助!   新罕布什尔州警方请求公众帮助寻找一名失踪的达特茅斯大学研究生。   当地Lebanon警方称,26 岁的蔡可欣(Kexin Cai)最后一次被人看见是在 5 月 15 日下午 3 点左右,地点是当地西黎巴嫩的德雷克巷(Drake Lane)。   警方称,蔡可欣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离开住处,去向不明。这辆自行车是银白色的,轮胎是 “Fatboy “牌的,车架很厚,前后各有一个黑色重型金属架。   根据警方提供的信息,蔡同学身高5英尺3英寸,体重105磅,黑眼睛,黑蓝相间的头发。   如有任何关于蔡的信息,请拨打603-448-1212联系Lebanon警方。   随后我们发现在不少华人社交媒体上都有更新这条信息,失踪的学生为赴美读书的中国博士生。   有不少身边的同学更新了目前的状况,校方于5月17日向新罕布什尔州Lebanon警方报警,当地学生团体也已经展开了多日的搜寻。 网友公布的当时骑着的自行车 …

中游学团美签 变贵变难办

中游学团美签 变贵变难办 世界新闻网 5/20/2024 游学团正在恢复期。中国大城市的家长送孩子出国游学意愿和经济实力都不成问题,最大问题是签证难办。(林旭提供) 曾几何时,来自中国的游学团十几辆大巴一字排开,场面蔚为壮观,如今盛况不再。疫情后游学团缓慢恢复中,南加游学团华人业者表示,中国大城市的家长送孩子出国游学意愿和经济实力都不是问题,最大问题是签证难办,通常要提前半年申请,一不留神可能像最近一个游学团全军覆没,同时游学费用也较疫情前上涨一倍左右。 美中文化协会基金会主席林旭表示,今年暑期大概有100多名学生组成的游学团来南加。游学团现在恢复期,来美国游学不管学生和家长积极性都很高,即使网络上对美国有负面宣传,但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家长对海外了解和洛杉矶本地人差不多。游学团目标人群的财务也不是问题,主要是签证难。现在美签不好拿,首先是预约排期长,像他3月底回国面签月月排到10月份。其次是拒签率高,像最近46人的新东方游学团被拒就是一个惨痛例子。 他多年来总结的获签窍门是越有名的学校成功率越高,像他的游学团都是来自北京重点学校,通常签证官会放行。很多人觉得美国的邀请函很重要,其实签证官主要是看游学团的构成,为避免家长带孩子一起来有移民倾向,如果都是学生组成的游学团,再有名校加持,可信度就越高。 游学团也面临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林旭表示,游学团费用比疫情前上涨约一倍,以往15天不含机票,吃住行成本在$1500左右,相当于一天约$100,但现在一天至少在$135到$150之间,那15天只是吃住就要$2000。其中酒店费用上涨近一倍,巴士费用也上涨40%,餐饮费每人每天至少$40,这些都是基本配置的价格。如果加入活动费用,如进校学习,一个孩子五天至少要$800+。还会有家长要求孩子住四星酒店,那一天就要$200+,游学团的孩子们,每个孩子有六个大人关注,且有各种群组随时和家人沟通传递信息,他们的接待会时刻关注中,也很有压力。 巴士业者鹿强表示,他觉得今年游学团市场不好,订车很少,目前来看暑期不会有较大规模的游学团。一方面是中美关系不好,学校带学生来,大家觉得不安全;一方面是签证麻烦,要等好几个月。像他10月打算做交换生计划,现在就要开始办签证。 中国研究机构显示,海外游学市场还是有潜力,智研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游学市场2019年游学总人数达625万人次,人均花费达1.14万元人民币。游学行业市场规模达715亿元人民币。2020年后受疫情影响,中国游学市场重创,游学人数大幅减少。目前逐渐复苏中,但整个游学行业市场规模较疫前仍差距甚大。 Source 知名机构2师带队46学生教撒谎? 中国赴美国游学签证团灭 中国新闻组 5/16/2024 有家长表示,孩子参加的暑假赴美14天游学团,面签时,46名学生被「团灭」;示意图,与新闻无关。(本报数据照片) 暑假即将到来,中国学生赴美游学团又开始兴起。然而有家长投诉称,报名参加了某知名机构暑假赴美14天的游学团,46名学生的签证被「团灭」,并爆料该机构在给学生培训面签的时候,教唆孩子在面签的时候撒谎。 观锐评报导,据家长在社交平台透露,其是在直播间花了6万9800元人民币(约9650美元)给孩子报了暑假美国14天的游学团,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面签。 这个游学团有的是7月的团,有的是8月的团,学生提前一天到北京,在该机构的总部接受培训。有家长说,培训的时候,培训老师反复跟学生强调,一定要说是7月的团。 然而5月9日46名学生去面签的时候,只有两名带队老师过签,46名学生全部被拒签。 据称,当时签证现场很混乱,46名学生被分成3个队伍,但是只有两名带队老师。这样其中一个队伍就没有老师,当签证官询问学生「老师在哪儿」的时候,学生也找不到老师。 后来把三个队伍合并成一个队伍,把孩子的护照收上去,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全部拒签。 评论区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看到了这个规模庞大的游学团,但是领队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工作人员明明让他们把孩子分成七个人一组,领队自作聪明说六个人一组。 其他家长也在评论区说:「大半夜赶到北京,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数据,仿真了好多回,没想到被×××搞砸了。」 …

美英学费变贵…爸妈没钱了 中国留学生恐「留学断供」

美英学费变贵…爸妈没钱了 中国留学生恐「留学断供」 中国新闻组 5/16/2024 愈来愈多的海外中国学生因家庭财富缩水而陷入经济困难。图为美国一所大学,两位学生走在校园里。(中新社数据照片) 自去年以来,被视为中国版Instagram的社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附有「留学断供」标签的贴文,已经超过420万则。愈来愈多的海外中国学生因家庭财富缩水而陷入经济困难,他们在网络上表达出自己的挣扎,并寻求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建议。 CNBC报导,尽管中国留学生们现正面临资金问题,但美国、英国等热门留学目的地的学费不断上涨,让情况变得更糟。 2019年到美国读书的张晓(Xiao Zhang,音译)从没想过有一天,她必须要打工来支付大学学费。24岁的她正在阿拉巴马州的一所大学攻读设计,过去学费和生活开销全由父母支付,累计已达150万人民币(约20.7万美元)。结果在2023年10月,父母告诉她,因为现金流问题,没办法再提供经济支持了。 张晓称,父亲在疫情期间投资制药产业,但此后遭受了巨大损失,无法再支持她在美国接受教育,还希望她回到中国,愿意支付她回国的机票钱。 面对这种状况,张晓开始寻找兼职,包含保母和校内工作,但这不容易,最后在另外一个州找到临时工作。张晓补充说,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她每天早上7点就要开始工作,虽然很累,但还好赚了足够的钱来支付下学期的费用。 张晓的案例并非个案,21岁的白麦可 (Michael Bai,音译)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攻读经济和社会史。他2022年12月完成首个学期后,父亲宣布自己的房地产生意破产了,白麦可只好想办法赚钱,包含外送、在餐厅打工、精品店销售和摇珍奶等。 白麦可后来和朋友成立公司,通过销售二手车并提供相关服务,成功摆脱了财务危机,他表示毕业后也计划继续待在公司。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这叫打黑工。没问题,但是要整出常青籐学费来很难」、「小留不能算留学生」、「咋个个都宁死不回国呢?」 Source 知名机构2师带队46学生教撒谎? 中国赴美国游学签证团灭 中国新闻组 5/16/2024 有家长表示,孩子参加的暑假赴美14天游学团,面签时,46名学生被「团灭」;示意图,与新闻无关。(本报数据照片) 暑假即将到来,中国学生赴美游学团又开始兴起。然而有家长投诉称,报名参加了某知名机构暑假赴美14天的游学团,46名学生的签证被「团灭」,并爆料该机构在给学生培训面签的时候,教唆孩子在面签的时候撒谎。 观锐评报导,据家长在社交平台透露,其是在直播间花了6万9800元人民币(约9650美元)给孩子报了暑假美国14天的游学团,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面签。 …

他靠这个策略 每周有1.1万元被动收入

他靠这个策略 每周有1.1万元被动收入 世界新闻网 5/16/2024 Image by Sandra Gabriel from Pixabay 瑞安.霍格(Ryan Hogue)有着会令许多人羡慕的生活,资深网站开发者的工作加上在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兼职教课,每年收入可达11万7300元;唯一让他感到不满的,就是维吉尼亚州的交通,让他每天通勤上班得花上许多时间在塞车;他计算出自己每年有近八天的时间,受困在车中动弹不得。 霍格在2016年向友人抱怨,觉得每日的通勤塞车很浪费时间和金钱。这因此让他开始思考,要如何赚取更多被动收入,优化这段时间。霍格于是在同年10月开始了直购(dropshipping)业务,并快速成为一家「按需要印刷」(print-on-demand, 意随接到订单才印刷)公司;他随后还增加了网络课程、一对一指导服务和YouTube平台,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 三年后,这些额外业务的收入超过了霍格既有的两份工作的收入,他因此在2020年辞掉了这两份工作。霍格2023年每日赚取1600元,或约每周1万1400元。 现年35岁的霍格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一个简单的策略,那就是将生意变成一种游戏。他说,他每天都会努力比前一天多赚一点;起初,他每个月只能做到少量的销售,大概只有四元的利润,这让他因此努力研究要如何将利润翻倍。 渐进式的目标让霍格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即使他所赚的钱每天只够他多买一个麦当劳的大麦克汉堡。霍格指出,每天都能在这场游戏中获胜,助他没有在公司开始获利前就放弃。 随着公司的成功,霍格的心态也发生转变,如今他将目标改放在每年逐步增加收入,并尝试可以帮助达成这目标的新副业。他说,一旦一份业务开始带来持续性的收入,他就会减少参与程度,并将时间用于开发下一个收入来源。 霍格利用多种方式,来量化自己的成功;他利用Excel表格来追踪自己的净资产,并定期将24小时赚取的收入,换算成能买几个麦当劳大麦克汉堡。在霍格所在的维吉尼亚州,大麦克一份价格为4.67元,而霍格每天大约可以吃到343个大麦克。 Source 年轻人不满工资是最低时薪三倍但日子难过 大喊「美国梦已死」 世界新闻网 …

知名机构2师带队46学生教撒谎? 中国赴美国游学签证团灭

知名机构2师带队46学生教撒谎? 中国赴美国游学签证团灭 中国新闻组 5/16/2024 有家长表示,孩子参加的暑假赴美14天游学团,面签时,46名学生被「团灭」;示意图,与新闻无关。(本报数据照片) 暑假即将到来,中国学生赴美游学团又开始兴起。然而有家长投诉称,报名参加了某知名机构暑假赴美14天的游学团,46名学生的签证被「团灭」,并爆料该机构在给学生培训面签的时候,教唆孩子在面签的时候撒谎。 观锐评报导,据家长在社交平台透露,其是在直播间花了6万9800元人民币(约9650美元)给孩子报了暑假美国14天的游学团,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面签。 这个游学团有的是7月的团,有的是8月的团,学生提前一天到北京,在该机构的总部接受培训。有家长说,培训的时候,培训老师反复跟学生强调,一定要说是7月的团。 然而5月9日46名学生去面签的时候,只有两名带队老师过签,46名学生全部被拒签。 据称,当时签证现场很混乱,46名学生被分成3个队伍,但是只有两名带队老师。这样其中一个队伍就没有老师,当签证官询问学生「老师在哪儿」的时候,学生也找不到老师。 后来把三个队伍合并成一个队伍,把孩子的护照收上去,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全部拒签。 评论区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看到了这个规模庞大的游学团,但是领队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工作人员明明让他们把孩子分成七个人一组,领队自作聪明说六个人一组。 其他家长也在评论区说:「大半夜赶到北京,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数据,仿真了好多回,没想到被×××搞砸了。」 报导指出,疫情之后恢复签证以来,美国签证变得越来越难,拒签率也越来越高,往往排队两个小时,面谈两分钟不到就被拒签。网友甚至总结了说:「京城第一杀手光头强。」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美国签证没有「团签」,再大的旅行团,也只是将所有团友预约在同一个时间去面签,签证最终还是个人签证。除此以外,申请美签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是不能撒谎或造假。第二是旅游行程的合理性。第三是在国内有稳固的牵绊,包括亲人、工作和收入等等。 报导说,从家长反映学生签证被「团灭」的过程来看,无法得知教唆孩子把8月的行程全部说成是7月的,是否对孩子们的签证有影响。但这么做反而产生了副作用—两名带队老师在美领馆都无法掌控46名孩子,更何况到了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假如诚实地说46名孩子分两批赴美,每次只有23名学生,2名带队老师负责23名学生,也许更有机会通过签证。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国内真是太out了,现在应该去俄罗斯、巴勒斯坦游学」、「这种影响他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团最烦人,包括国内流行的那些假期组织去清华、北大的,学渣游一圈也考不上」。 Source 盼留美国…纽大华生毕业弃传播走金融 因雇主提供工作签证担保 世界新闻网 5/15/2024 来自广州的黎同学和从香港前来的母亲。(记者刘梓祁/摄影) 作为全国史上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纽约大学(NYU)以优秀的学术实力、位于纽约市的优越地点著称,多年来吸引大量海外留学生就读;在2024届毕业典礼于15日举办时,有大量来自中国的学生携亲友参加,并以不同方式展望未来。 …

年轻人不满工资是最低时薪三倍但日子难过 大喊「美国梦已死」

年轻人不满工资是最低时薪三倍但日子难过 大喊「美国梦已死」 世界新闻网 5/15/2024 汽车业从业人员萨姆那斯抱怨薪水是最低时薪的三倍,却难以负担生活,美国梦已死。(取自TikTok) 一名年轻人萨姆那斯(Nicholas Sumners)拍TikTok影片表示,自己在汽车业的工资,是联邦规定最低时薪的三倍,但实在负担不起食衣住行育乐的开销,「无论在哪儿要一个人过活都负担不起」、「艰难苟活」,只要努力就能在美国买房子养活一家人实不可能,「美国梦已死」。 @nicsmnrs ♬ original sound – Nic 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联邦规定最低时薪是7.25元,意味萨姆那斯如果每周工作40小时,每月能挣到约莫3520元。 但萨姆那斯表示,以他的薪水,要一个人过活,不管在全国哪个地区都负担不起,现在根本是挣扎苟活,「美国梦已死,结束了,早已远飏且遗忘」。 萨姆那斯坐在车内拍视频,对美国的生活成本大吐苦水,他问大家能否不经大脑地回答一下,为什么美国房租及基本生活必需品会这么贵。 萨姆那斯责备政党害惨人民,他对人们姑息、默许现状「厌倦透了」。他表示,自己父母在他这种年纪时,虽然赚的钱不到他目前薪水的一半,都还能独立生活,但他现在无法负担起独自生活的成本,无论住什么地区。 他细数说,「单卧公寓(月租)1800(元)。双卧公寓2200(元)。他X的谁负担得起?」坦承自己目前挣扎谋生,很难为情,但他知道有更多人也在挣扎,「别叫我从祖辈说起,他们用3000元就买房子了」。 萨姆那斯表示,自己晓得通膨的打击,联邦也有在介入,但他想问,为何大家纵容世道如此? 他的视频点阅量已超过1100万次,有200多万个按赞。 许多网友同意他的看法,在留言区分享支持及自己的顾虑。有人评论说,自己根本不想发财,只想有得吃喝而不必焦虑。另一人说,很大比例的美国人万一碰到意外开销,就变得无家可归,太多人不明白现实。 目前美国联邦资金利率在5.25%到5.5%,而通膨在2022年6月来到尖峰,为9.1%。 Source 招聘退烧 …

水灾损屋不服保险公司只赔5000元 姊妹提告获赔1800万元

水灾损屋不服保险公司只赔5000元 姊妹提告获赔1800万元 世界新闻网 5/15/2024 示意图。Image by lmaresz from Pixabay 圣贝纳迪诺(San Bernardino)的两姊妹控告保险公司未能支付她们房屋因水灾受损的修缮费用,陪审团作出有利于她们的裁决,判定保险公司须支付精神与惩罚性赔偿1800万元。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报导,地方法院陪审团4月18日宣布了1800万元的判决结果,与保险理赔最初提供给这对姊妹的5000元相去甚远。 嘉妮尔(Jennifer Garnier)与托芙特(Angela Toft)位于皮尼翁丘陵(Piñon Hills)的住家于2019年2月遭豪雨淹没。泥浆损坏了她们的房屋,包括暖气与空调管道。她们的律师赫南德兹(Michael Hernandez)声称,雨水还损坏了预铸屋的电力系统。 赫南德兹表示,姊妹俩估计需要10多万元来修缮房屋,但当她们向保险公司American Reliable提出索赔时,理赔人员却只支付了5000元。 嘉妮尔与托芙特于2020年9月控告American Reliable违约,声称保险公司人员未对房屋进行适当的检查。根据诉讼文档,该住宅已无法居住,但姊妹俩仍继续住在那里,因为她们无处可去。 American Reliable在法庭文档中辩称,嘉妮尔与托芙特一再拖延对房屋的检查,而在她们提起诉讼后,对公司法律团队所提的要求回应缓慢。赫南德兹表示,他的当事人一再要求保险公司以书面方式进行所有协商。 …

盼留美国…纽大华生毕业弃传播走金融 因雇主提供工作签证担保

盼留美国…纽大华生毕业弃传播走金融 因雇主提供工作签证担保 世界新闻网 5/15/2024 来自广州的黎同学和从香港前来的母亲。(记者刘梓祁/摄影) 作为全国史上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纽约大学(NYU)以优秀的学术实力、位于纽约市的优越地点著称,多年来吸引大量海外留学生就读;在2024届毕业典礼于15日举办时,有大量来自中国的学生携亲友参加,并以不同方式展望未来。 根据统计,亚裔为纽大学生中第二大族群,仅次于白人学生。以2023年秋季的入学新生为例,亚裔学生所占比例为19%。在本次毕业的2万2000名学生中,也可见有大量华裔学生,其中多数与专程从中国前往纽约的家人一同参加。 当中,来自广州的黎同学和从香港前来的母亲及家人共同出席,几人在场馆外手持学院旗帜拍摄多组照片,以记录「多年努力学习的成果」。毕业于文化、教育与人类发展(Culture,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学院的黎同学,所学专业为媒体、文化与传播(Media,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曾休学一年的她对毕业典礼感到兴奋和感慨。 她说,自己已幸运地寻得金融工作,虽不是专业直接的对口领域,但相信其具备更好的晋升和薪资前景,且雇主提供工作签证抽签担保,相信拥有三年工作时限(OPT)的自己「运气不会太差」。谈及未来,黎同学表示留美为第一选择,因此在求职期间并未将薪资放在考量首位,反将是否担保作为最重要因素。 来自社会工作(Social Work)学院的毕业生贺同学则说,目前仍在努力求职中,且感觉难度较大。她坦言,虽然自己在学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习经验,也参加了不少志愿服务活动,但此专业相较其它较为冷门,且自己作为国际生也更难找到愿意处理签证和工作许可方面程序的雇主。 尽管如此,贺同学坦言,当下更需享受毕业的喜悦与成就感,并计划和朋友一同自驾旅行,而找工作这一「头疼之事」,待旅行结束后再全心投入,毕竟「回北京也不是不行」。 毕业社会工作学院的贺同学(左)与朋友。(贺同学提供) Source 直接工作或继续深造?研究:逾4成硕士文凭没有经济效益 世界新闻网 5/14/2024 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工作,担心再读两年硕士反而失去工作机会。(欧新社) …

南京一高校38岁副教授轻生 校方:网传原因不属实

南京一高校38岁副教授轻生 校方:网传原因不属实 早报网 5/14/2024 中国南京一所大学副教授被发现在家中自杀后,网上流传其轻生原因与高校“非升即走”政策压力有关。对此,校方回应称,该原因并不属实。另外,知情人透露,这名副教授患有重度抑郁症,常年服用抗抑郁药物。 综合《新京报》与澎湃新闻报道,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宋凯的妻子于4月2日早上发现宋凯自杀身亡并报警。知情人称,宋凯与妻子育有一个两岁的孩子。 网传信息称,宋凯自杀与受聘期考核未通过有关。网传截图称,宋凯是因为缺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导致考核未通过,被学校降级降薪,并退还了部分安家费和住房补贴。 南京林业大学一名工作人员5月13日回应称,宋凯确实已于上个月离世,也确实因为没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退还了1万元的安家费,不过网传自杀原因并不属实。 工作人员称,对于宋凯这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学校没有“非升即走”的政策,宋凯此前的确考核未通过,但并未降级,直到去世仍然是副教授。 知情人透露,宋凯从高中起患有重度抑郁症,常年服用抗抑郁药物。去世前几个月,宋凯出现了躯体化症状,家人还曾陪伴去医院检查,未查出躯体疾病。宋凯自杀后,也未留下遗书。据报道,对于网传不实信息,家属已报警。 该事件相关词条在星期二(5月14日)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关于中国高校考评压力与“非升即走”制度的讨论。 根据学校官网信息,宋凯出生于1986年,本科毕业自天津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硕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博士后。2019年起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任职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Source 联邦援助金将尽 全美学校为教师大规模裁员做准备 侨报网 5/13/2024 【侨报网讯】随着各地为新冠疫情援助计划的结束做准备,全美各地学校纷纷宣布裁员。该援助计划为K-12教育提供了最大一笔一次性联邦拨款。 一位小学二年级教师与学生们在一起。(图片来源:美联社) 根据英文媒体11日报道,学校还在努力应对普遍的入学人数下降和通胀,而拨款资金必须在9月底前用完,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悬崖。随着本学年即将结束,各学校开始明年的预算计划,许多地区已警告教职员工将裁员。 例如,在蒙大拿州的米苏拉,公立学区正考虑削减33个教学职位和13个行政职位。“上一次米苏拉公立学校出现这类裁员几乎是在一代人之前,”主管米卡·希尔(Micah Hill)表示。 自2019年至今,不仅联邦拨款将尽,该地区学校的入学人数也减少了近500人,约为入学人数的5%。希尔在一份声明中称,该地区还正面临不断上涨的保险和公用事业成本。 在得州阿灵顿,公立学区将在本学年结束时削减275个职位,这些职位是由联邦援助金资助的。该地区共有约8500名员工。 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Hartford),30名教师和79名其他工作人员已被裁员。总共约有384个职位将被裁减,其中一些职位已空缺,其他职位在员工退休或离职后不再填补。 …

Google推AI搜索由美先开始 网络流量恐因此生出巨变

Google推AI搜索由美先开始 网络流量恐因此生出巨变 世界新闻网 5/14/2024 Google周二推出的搜索引擎,偏向呈现AI撰写的搜索结果,而非提供网站链接,路流量可能因此出现巨变。(路透) Google周二在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一款经调整的搜索引擎,偏向呈现人工智能(AI)撰写的搜索结果,而非提供网站链接,这显然能加快资讯查找,但同时间,网络流量可能因此出现重大变化,影响到数字广告收入。 这项转变本周由美国开始,届时数亿人在搜索引擎结果页的顶部,不时会看到由AI技术生成的对话式摘要。 AI摘述只在Google技术认定这是回复用户提问的最快捷有效方式时才会出现,很可能因为问题很复杂,或正进行脑力激荡或规画。如果是商家推荐或天气预报之类的简单搜索,看到的很可能还是传统的网站连接和广告。 Google一年前选定小部分用户测试AI概要,现扩大成为美国地区搜索结果的主要内容之一,往后还会引进到全球其他地区。Google预计,到今年底,AI将成为大约10亿人搜索结果的一部分。 AI的下一步包括由Gemini来强化更复杂的分析,也将有更厉害的数字助理,像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周二展示的Astra,它能结合语音交互、影像识别、环境感知等方式,用来择述、解释和记忆智能手机镜头拍摄到的事物。 将更多的AI导入Google搜索引擎,可能引发更多成长和创新,但也可能冲击网络浏览习惯,给高度依赖数字广告作为经济命脉的网络生态系带来新风险。 如果AI摘述减少了相关广告的浏览,Google势将蒙受损失,这桩生意光去年就带进了1,750亿美元营收。而如果AI摘述已提供了足额消息,结果点击网站链接的次数减少,那么从大型媒体到专注较窄化主题的创业家和新创公司都将受创。 Raptive创新长Marc McCollum估计,根据Google去年进行的AI摘述测试,大约有25%的流量可能因为不再强调网站连接而消失。这种规模的流量下降恐流失数十亿美元的广告营收。 McCollum直言:「Google和出版商之间的关系向来是共生,但进入AI后,基本上是大科技公司利用创意内容训练其AI模型,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些内容被用在自己的商业目的,实际上将财富从小型独立企业转移到大科技公司。」 Source 研究:部分AI系统已经学会欺骗人类 早报网 5/12/2024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模式》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部分人工智能系统通过习得性欺骗,系统地学会了“操纵”他人。(示意图/王彦燕摄)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部分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学会“撒谎”,其中包括一些号称已被训练得诚实且乐于助人的系统。 新华社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星期六(5月11日)发表在《模式》(Patterns)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部分人工智能(AI)系统通过习得性欺骗,系统地学会了“操纵”他人。 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一直关心AI是否会欺骗人类。这项研究在文献中列举了一些AI学习传播虚假信息的例子,其中包括Meta公司的“西塞罗”(Cicero)AI系统。 这套系统最初设计目的是在一款名为“外交”(Diplomacy)的战略游戏中充当人类玩家的对手,游戏的获胜关键是结盟。 Meta公司声称,西塞罗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诚实和乐于助人的”,并且在玩游戏时“从不故意背刺”它的人类盟友,但该公司发表的论文数据显示,该系统在游戏中并未做到公平。 …

直接工作或继续深造?研究:逾4成硕士文凭没有经济效益

直接工作或继续深造?研究:逾4成硕士文凭没有经济效益 世界新闻网 5/14/2024 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工作,担心再读两年硕士反而失去工作机会。(欧新社) 研究发现,超过4成以上的硕士学位没有经济效益,反观超过7成的学士学位,投资报酬率(ROI)略胜一筹,其中又以工程、资讯工程与护理系是最值得追求的大学科系。 据国会山庄报(The Hill)报导,就在毕业生即将步出校园之际,平等机会研究基金会(Foundation for Research on Equal Opportunity)公布最新研究结果,在纳入毕业时与十年后的职业收入以及辍学率等因素后发现,相较于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对学生来说更具有经济效益,因为研究发现,77%的四年制学士学位具有正面投资回报,相较之下,硕士学位仅57%,而且科系对于收入有明显影响,最值得追求的大学学位为工程、资讯工程与护理系,美术、教育及生物学系的中位数回报最低。 研究还发现,学士学位的投资报酬率约16万元,但在特别赚钱的领域中,其报酬率更可超过50万元以上,分析发现,法律、医学及牙医则是硕士学位最赚钱的科系。研究人员库柏(Preston Cooper)说,「虽说投资报酬率不应是学生选择大学的唯一考量,本次研究提出的投资报酬率可以帮助学生与家长在高等教育上做出更好的选择。」整体而言,库柏还发现有31%的学生就读于投资报酬率为负的课程,也就是说「该学位带来的收益并不会完全弥补追求高等教育时的成本与风险。」 读硕士的投资报酬率不一定高,先取得工作经验也是一种选择。(欧新社) 另外,大学生就读的学校也很重要。例如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英语学位拥有58万1925元的正向投资报酬,若仅计算准时毕业的学生,金额则会攀升至60万元以上。相较之下,另一所公立的维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英语系学位的投资报酬率为负3万元,准时毕业的学生获得的收益仅有3624元。 目前高等教育学费之高已引起外界更多关注,部分大学的大学部学费更高达9万5000元,造成数百万美国人必须为了背负数十万元的学生贷款伤脑筋,也让取消债务成为拜登政府的焦点。 不过,这次研究也发现,有29%的联邦补助经费是流向投资报酬率为负的科系,当中包括370亿元的联邦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s)、470亿元的大学生贷款以及390亿元的硕士生贷款。库柏便指出,「由于这些科系的投资报酬率为负,大部分贷款金额不太可能清偿。」 Source 哈佛一年学杂费高达8.2万元「很值得」 …

招聘退烧 今年雇用人数料减5.8%…毕业生求职不易

招聘退烧 今年雇用人数料减5.8%…毕业生求职不易 世界新闻网 5/14/2024 专家预估,今年毕业生的受雇比率较去年减少5.8%,雇主的选择较多,社会新鲜人找到理想的工作较为不易。图为亚利桑纳州梅莎社区学院的毕业典礼。(美联社) 个人理财网站Bankrate高级经济分析师翰瑞克(Mark Hamrick)表示,美国经济又达到另一个月的就业增长,尽管失业率小幅增长至3.9%,但已经连续27个月低于4%,就业市场比预期的更强劲,然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可能会遭受一些挫折。 期望年薪10万不现实 商业网络组织BNI.com创办人密斯纳(Ivan Misner)说:「大学毕业生通常会期望获得年薪10万的管理工作,这是不现实的。」 密斯纳指出,今年起薪与去年一致,但毕业生的期望与他们的实际所得可能不一致;根据ZipRecruiter的资讯,最近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略高于6万2000元。 一些雇主正在缩减招聘计划,根据全国大学和雇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的报告,整体上,2024年毕业生的预测雇用人数比去年少了5.8%。 回疫前招聘正常状态 报告发现,预测人数下滑发生在新冠疫情后出现的招聘热潮之后,表明今年的下跌情况是回复到「正常」的招聘状态。 根据Monster的「2024年毕业生状况」报告,2024年毕业生现在认为,至少与去年相比,雇主在就业市场占上风,因为有更多人竞争更少的职缺。 然而,进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有几件事不愿妥协,尤其是在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方面。 多数盼混合远距工作 Monster发现,毕业生优先考虑弹性的工时和心理健康支持,大部分人希望能有混合在家工作和到办公室的工作时间,多达60%甚至表示,他们不会到要求一周五天都在办公室工作的公司求职。 Monster职涯专家维琪·萨莱米(Vicki Salemi)说,今年的毕业生在新冠疫情流行时正在读高中,他们只知道工作型态有多种选项,「对于他们来说,多种选项不是新常态,而是正常情况。」 …

住屋成本高 年入逾10万才供得起 6成洛杉矶人想搬家

住屋成本高 年入逾10万才供得起 6成洛杉矶人想搬家 世界新闻网 5/14/2024 2024年住房负担能力调查发现,高达6成的洛杉矶人曾考虑搬离。(取自Pexels网页) 根据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由于住房太昂贵,大多数洛杉矶人正在考虑搬离这座城市,尤其是年轻人和租房者。 由洛杉矶商业委员会研究所(LABC)与「洛杉矶时报」合作进行的2024年住房负担能力调查,于4月3日至7日期间访问了洛杉矶市600名注册选民。调查结果发现,近四分之三的租屋者和35岁以下的年轻人因住房费用考虑搬出洛杉矶。相比之下,只有37%的有房一族和26%的65岁及以上族群考虑搬离。总体而言,调查发现,由于住房成本上涨,60%的洛杉矶人曾考虑离开这座城市,其中35%表示他们已经「认真考虑」这样做。 负责这项调查的华盛顿特区民调公司Hart Research的高级副总裁阿罗约(Aileen Cardona-Arroyo)表示,调查结果反映了选民认为在住房方面存在「根本性不公平」的情况。她说,洛杉矶人认为他们正在努力工作,但仍然未能跟上成本上涨的步伐。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洛杉矶人每年需要赚取近11万7000元才能舒适地负担洛杉矶市的住房,远高于居民收入中位数7万6244元。 大约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在这个城市买不起房,包括84%的租房者和85%的35岁以下族群。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五年中必须寻找额外的收入来源来支付住房费用。大约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增加了室友或租屋者来支付费用,或拖欠了租金或抵押贷款。另外6%的人表示,他们在那段时间住在汽车或卡车里,或无家可归。 这项民意调查反映了近年来其他人对高住房成本挑战的看法,特别是对租屋者而言。洛杉矶加大(UCLA)拉斯金公共事务学院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洛县超过一半的租屋者支付的租金占其收入的30%以上,联邦政府认为该金额已经构成住房成本负担,其中28%的人花费了其收入的一半以上。 Source 旧利率低于新利率… 「锁定效应」换房变难 湾区房源剧减 世界新闻网 5/10/2024 全美利差前十大都会区(数据源:FHFA、旧金山纪事报 编译组/制表)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疫情初期,因房贷利率创下历史新低,购房者大量涌入市场。然而,现在利率已经翻倍,「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使市场上的房源大幅减少。 由于已经持有房屋的屋主此前以较低利率贷款,所以不愿意卖掉现有房屋、另购新抵押贷款利率较高的新屋,此即住房专家所称的「锁定效应」;在旧金山大都会区(包括屋仑、佛利蒙)2023年第4季的当时平均抵押贷款利率为3.56%,不到新抵押贷款平均利率7.17%的一半。这些数据来自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

哈佛一年学杂费高达8.2万元「很值得」 毕业生平均薪资9.5万

哈佛一年学杂费高达8.2万元「很值得」 毕业生平均薪资9.5万 世界新闻网 5/13/2024 哈佛大学虽然每年要缴超过8万元的学杂费,但毕业后的薪资回报率远高于学费的投资。(美联社) 哈佛大学(Harvard)每年学费逾5万元,加上杂费达8万多元,但毕业马上就有高薪工作,这项投资其实很值得。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导,联邦教育部(U.S. Education Department)大学计分卡(College Scorecard)显示,接受联邦奖学金的哈佛学生毕业十年内的平均薪资为9万5114元,远高于其他四年制大专院校、同样领有联邦补助的同侪,后者平均薪资约5万806元;薪资数据显示,花钱就读哈佛等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相当值得。 高报酬的代价不低,哈佛官网罗列学生就学期间要付出的费用,其中2024年到2025学年的学费为5万6550元,加上食宿和学生服务等杂费共约8万2866元。 不过,许多哈佛学生实际上没付这么多钱;常春藤盟校积极培育高材生,同时慷慨帮助弱势家庭,55%的哈佛大学生领有奖学金,24%的学生在各项补助和奖学金挹注下,不用付半毛钱。 哈佛维持100%以需求为导向的金援政策,年收入不到8万5000元的家庭,毋须为家中获录取的学生支付任何费用。 但并非所有的金援都来自学校,校方官网及教育部大学计分卡数据显示,约19%大学生获得联邦「裴尔助学金」(Pell Grant),接受联邦补助的学生每年平均负担1万9500元。 对于低收入户家庭而言,哈佛似为相对负担得起的菁英学府,但哈佛招生数据显示,低收入学生想读哈佛并不容易。 哈佛大学表示,招生过程不考虑学生是否付得起学费,但各项因素让低收入家庭学子缺乏竞争优势。 条件优异的申请学生不仅学术表现卓越,且课外活动多彩多姿,但低收学子可能无瑕或有财力准备备审数据。 哈佛的「机会洞察组织」(Opportunity Insights)去年研究显示,在相同的SAT分数前提下,来自最富裕1%家庭的学生录取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Ivy plus)学校的几率是低中产阶级家庭学生的两倍;常春藤+盟校包括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IT)、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以及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

联邦援助金将尽 全美学校为教师大规模裁员做准备

联邦援助金将尽 全美学校为教师大规模裁员做准备 侨报网 5/13/2024 【侨报网讯】随着各地为新冠疫情援助计划的结束做准备,全美各地学校纷纷宣布裁员。该援助计划为K-12教育提供了最大一笔一次性联邦拨款。 一位小学二年级教师与学生们在一起。(图片来源:美联社) 根据英文媒体11日报道,学校还在努力应对普遍的入学人数下降和通胀,而拨款资金必须在9月底前用完,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悬崖。随着本学年即将结束,各学校开始明年的预算计划,许多地区已警告教职员工将裁员。 例如,在蒙大拿州的米苏拉,公立学区正考虑削减33个教学职位和13个行政职位。“上一次米苏拉公立学校出现这类裁员几乎是在一代人之前,”主管米卡·希尔(Micah Hill)表示。 自2019年至今,不仅联邦拨款将尽,该地区学校的入学人数也减少了近500人,约为入学人数的5%。希尔在一份声明中称,该地区还正面临不断上涨的保险和公用事业成本。 在得州阿灵顿,公立学区将在本学年结束时削减275个职位,这些职位是由联邦援助金资助的。该地区共有约8500名员工。 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Hartford),30名教师和79名其他工作人员已被裁员。总共约有384个职位将被裁减,其中一些职位已空缺,其他职位在员工退休或离职后不再填补。 自2010年以来,哈特福德公立学校入学率下降了21%,原因是学龄人口减少以及一项允许学生在邻近地区学校入学的政策。 据悉,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国会批准了3轮联邦资金,帮助K-12学校应对疫情。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立法者批准为K-12学校提供1900亿美元的资金,大约是他们正常年份从联邦政府获得资金的6倍。 上一轮也是最大一轮的拨款于2021年获批,要求各学区将至少20%的资金用于解决教学损失问题,其中包括辅导计划或延长上学时间等。 各区有3年多的时间使用第三轮资金。当地学校董事会很大程度上决定如何使用拨款,他们可选择雇用新的教师和员工,即使他们知道资金最终会用完。 虽然学区被要求报告如何使用拨款,但这些报告往往缺乏细节,很难追踪有多少教师是用联邦资金聘用的。 但教育研究中心CALDER的一份新报告发现,华盛顿州约有1.2万个职位的薪资来自联邦资金,其中包括5000多名课堂教师。 该报告的作者之一丹·戈德哈伯(Dan Goldhaber)称:“若无额外拨款,这些人不会被聘用。” 教育分析师查德·阿尔德曼(Chad Aldeman)称,若人员配置水平回落到疫情前水平,各学区将需要裁掉38.4万名全职员工。 全美教师质量委员会主席希瑟·佩斯克(Heather Peske)称:“有色人种学生和在高贫困地区上学的学生将首当其冲地受到裁员的冲击。”(完) Source …

研究:部分AI系统已经学会欺骗人类

研究:部分AI系统已经学会欺骗人类 早报网 5/12/2024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模式》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部分人工智能系统通过习得性欺骗,系统地学会了“操纵”他人。(示意图/王彦燕摄)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部分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学会“撒谎”,其中包括一些号称已被训练得诚实且乐于助人的系统。 新华社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星期六(5月11日)发表在《模式》(Patterns)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部分人工智能(AI)系统通过习得性欺骗,系统地学会了“操纵”他人。 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一直关心AI是否会欺骗人类。这项研究在文献中列举了一些AI学习传播虚假信息的例子,其中包括Meta公司的“西塞罗”(Cicero)AI系统。 这套系统最初设计目的是在一款名为“外交”(Diplomacy)的战略游戏中充当人类玩家的对手,游戏的获胜关键是结盟。 Meta公司声称,西塞罗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诚实和乐于助人的”,并且在玩游戏时“从不故意背刺”它的人类盟友,但该公司发表的论文数据显示,该系统在游戏中并未做到公平。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AI存在安全的博士后研究员帕克(Peter Park)说,西塞罗系统已经成为“欺骗大师”。它在玩家排行榜中排名前10%,但公司没能训练它诚实地获胜。 举例来说,在游戏中扮演法国的西塞罗与人类玩家扮演的德国合谋,欺骗并入侵同为人类玩家扮演的英国。西塞罗承诺会保护英国,却偷偷向德国通风报信。 其他一些AI系统则展现出虚张声势、假意攻击对手、在谈判游戏中为占上风而歪曲偏好等能力。 帕克指出,这些危险功能常常在事后才被发现,而当前技术训练诚实倾向而非欺瞒倾向的能力非常差。 研究人员说,虽然AI系统在游戏中作弊看似无害,但可能会导致“欺骗性AI能力的突破”,并在未来演变成更高级的AI欺骗形式。 帕克说:“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时间,为未来AI产品和开源模型可能出现的更高级欺骗做好准备。我们建议,将欺骗性AI系统归类为高风险系统。” Source FBI警告 诈骗者瞄准中国留学生作案 世界新闻网 5/10/2024 FBI警告,在美中国留学生及年轻专业人士成诈骗目标。(FBI脸书) 联邦调查局(FBI)10日警告,应对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及年轻专业人士的骗局提高警觉,这些受害者因上当而损失几千元到数百万不等。FBI称,所有要在美国境内的外国执法机构、人员,都必须与美国当地执法人员合作,因此在美华人绝对不会收到电话控罪,也不会通过电话索取金钱。 根据马里兰州阿灵顿地区的ABC新闻频道报导,FBI特工塔布希兹克(Gloria Tabcyzk)说,这些骗子非常专精各种骗术,他们往往对受害者的说法都很有说服力,「我感觉他们看准了在美国的中国人,对于美国执法及刑事司法系统掌握不够清楚,因此利用了这一点,」她说,这些骗子同时也利用了受害者对于中国政府的恐惧作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