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创潮再起 这回拚付费订阅 不冲点阅
世界新闻网
01/08/2022
本周纽约时报(NYT)砸5.5亿美元收购体育新闻网站「运动员」(The Athletic),纽时明星专栏作家史密斯(Ben Smith)则离职创办自己的新闻事业。这两件事象征数字媒体业创新潮屡仆屡起,如今又迈入新的阶段,堪称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波变革。
Enders分析师麦克贝说:「我们已进入媒体创新的狂热期,同时来自老牌公司和新创公司内部。」
英国金融时报(FT)报导,新世代新创公司走的路线截然不同。2010年代中期的数字媒体前辈提供报导给读者免费看,一心一意冲高点阅率,设法触及更广大群众;新一代新创公司则相信,用户理应付费取得新闻,而个别撰稿人可与读者创建关系,如同社群媒体上有影响力的人士(influencer)与追随者的关系。
「运动员」网站的创办人,就属于新一代创业者。这个体育新闻网站由健身公司Strava两位离职员工在五年前创立,如今获纽时高价买下,足以证实这种做法获采信。
纽时首席执行官Meredith Kopit Levien接受FT访问时说:「我加入纽时,就是押注只要提供真的很棒、别处找不到的东西,读者就会愿意付费取得。我认为,这观念已在多处获得验证。」她强调「付费订阅真的有市场,「即使在许多替代选择是不用钱的数字媒体界亦然。这迥异于只是追逐规模」。
2021年创立的商业与政治新闻网站Puck,也是采用付费订阅制。共同创办人Jon Kelly曾任《浮华世界》(Vanity Fair)杂志主编,她相信当前这波创新潮掀起「20年来最大的市场震撼」。Puck已向包括TPG在内的投资人募得700万美元资金,得以聘雇一小群深具影响力的撰稿人,并让每个人都成为公司股东。
自从互联网卷起的海啸冲击既有商业模式以来,新闻业未来何去何从,一直是过去20年来辩论不休的话题。
从2014年到2016年底,创业投资者驱动一波创新热潮,吸引硅谷投资人大手笔投资在线媒体新创公司,把这些新创的估值捧上天。例如,BuzzFeed在2016年的估值就曾经飙上17亿美元。但泡沫随脸书和Google夺下在线广告市场而爆破,导致BuzzFeed、Vice这类仰赖数字广告的媒体集团减记资产价值、大举裁员。
BuzzFeed去年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借壳上市,当时估值约有15亿美元,但12月在那斯达克挂牌后,股价已大跌,跌到7日市值只剩6.7亿美元,估值倍数仅年营收的1.2倍。Vice Media在2017年全盛时期,投资人TPG估计VICE价值达57亿美元,但短短两年后,另一投资人迪士尼把持有的Vice股权价值全部一笔勾销。
对照下,由前Politico记者创办的新创公司Axios,最近一轮募资后的估值达4.3亿美元,约年营收的五倍。德国出版集团Axel Springer去年以10亿美元买下 Politico,大约也是其年营收的五倍。至于纽时收购「运动员」,交易价码约后者年营收的3.6倍。
2013年创办科技新闻网站The Information的Jessica Lessin说,数字这一行已走到「较健康的地步」。她说:「先是有段时期,投资人对新闻业公司避之唯恐不及。然后是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BuzzFeed . . . 科技业者在那一波争先恐后投资内容。现在,投资比较锁定目标,远离迅速走避或大开支票两种极端。」
整体而言,当今流入数字媒体的资金远低于2010年代。根据PitchBook的数据,去年注入数字媒体的创投资金总计1.15亿美元,仅2015年水准的十分之一。
BuzzFeed上市后股价表现欠佳,凸显投资人看衰某些商业模式。
但还是有许多人挟着新的商业模式,摩拳擦掌投入数字媒体业。与纽时专栏作家史密斯联手创立新公司的前彭博媒体(Bloomberg Media)首席执行官史密斯( Justin Smith)说:「在内容领域,Netflix是找出这群阅听人的真正先驱。同类型的阅听人,都对优质娱乐感兴趣。」
然而,在消费者预算范围内,能给付费订阅多少空间,现在还很难说。瞄准财力较强客层的The Information在线订阅月费39美元,比订阅串流服务Netflix、Disney Plus和HBO Max的订费统统加起来还多。新闻出版仍是日益萎缩的产业,即使成功者如「运动员」网站,目前仍未脱亏损状态。
Lessin说:「创建新闻机构至今仍艰难无比。胆小者别闯这一行。」
领英中国“日落”
文 / 察客
10/15/2021
路透社、彭博社等多家西方媒体昨天报道,美国科企微软将关闭旗下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的中国业务。
但领英官方微博昨晚迅速回应,指这是不实消息,并称公司是在做“战略调整”。
西方媒体是根据领英官方英文博客14日发布的博文。该文委婉地用“日落”(going to sunset)预告领英中国平台将终止服务,取而代之的是仅提供求职信息、没有社交属性的InJobs平台。
简言之,领英这家公司依然会在中国提供工作配对服务,但领英中国版作为一个链接国际职场、拓展人脉、分享内容的社交平台将落幕。
“转型”也好,“日落”也罢,可确定的是,这个在华七年、唯一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社媒平台将步入历史。
领英的两种说法
领英的比较优势恰恰是社交属性,倘若仅提供求职信息,能否与中国本土众多求职平台竞争还是未知数。据领英平台信息,领英中国目前聘有1241名员工,公司尚未公布任何与人事相关的信息。
领英在微博的辟谣信息配上了一封致会员信。信中称,找工作是中国用户到领英平台的最主要原因,为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公司决定对目前的战略进行调整,专注提供连接职业机会的价值,而不再涵盖用户原创内容与互动功能。
领英官方英文博客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称领英中国在社交属性方面未能获得与助人求职方面同等的成功,“我们在中国也面对更具挑战性的运营环境和更高的合规要求。”
领英并未说明面临哪些具体的挑战与要求,也未公布领英中国的停运日期。
外企在华运营的“权衡选择”
领英中国的落幕并不令人意外,公司此前的一些动作已显示该平台正面临愈加严格的监管与整顿。
领英中国上个月以页面含违禁内容为由,屏蔽了一些外国记者的页面。美国新闻网站Axios的国家安全记者和“中国通”贝书颖(Bethany Allen-Ebrahimian)9月27日收到领英的电邮,指她页面涉违禁内容,在中国无法阅览。贝书颖在加入Axios之前,曾是国际调查记者同盟“中国电文”(China Cables)项目的首席记者。“中国电文”是通过海外维吾尔人得到的中国政府泄露文件做的报道,内容涉及新疆再教育营的策划和执行。 中国政府称,这些被西方媒体笔下的“再教育营”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
除了贝书颖,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原驻中国的美籍记者陈嘉韵(Melissa Chan)隔天也被告知,因“出版物”板块包含“违禁内容”,她的页面在中国将无法显示。
领英应询时并未指出哪些内容违禁,仅称该平台遵守中国对中国版平台的规定。
美国笔会的首席执行官诺塞尔(Suzanne Nossel)当时批评领英的做法是言论审查: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也致信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Satya Nadella),要求对方解释领英的行为,并严词批评这是在向中共“屈服”。
《纽约时报》3月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中国官方以内容审查不严为由斥责领英,要求领英自我评估,并向中国网信办提交报告。领英中国当时暂停了新会员注册30天,并称该举措是为了确保网站符合当地法规。
《华尔街日报》6月曾报道,至少10名个人用户的资料在中国版领英上被屏蔽或帖子被删除。该报称,中国互联网监管部门3月曾约谈领英管理人士,责令他们加强内容监管,并给领英30天期限清理相关内容,领英承诺今后将加强对旗下网站的监管。
事实上,领英2014年进入中国时,时任执行长韦纳(Jeff Weiner)就曾说,虽然该公司支持言论自由,但在中国提供本地化的服务意味着要遵守当地的审查要求。领英之后曾多次重申这个观点。
公司当时的声明也摆明了立场,指领英“大力支持言论自由,从根本上反对政府审查”,但同时也相信若领英在中国缺席,中国的专业人士将少了一个能与他人联系的全球性平台,所以公司一直在“权衡选择”(weighed our options),承诺中国政府对该平台内容的限制及程度仅会在“所需要的范围内”,并要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相符。
这被视为换取中国庞大市场的妥协,路透社认为,领英成功入驻中国,成了许多想进入中国市场的社交媒体公司的学习范例,但目前没有公司效仿。法新社则称,推特、面簿之所以一直在中国被禁,就是因为不愿妥协。
但这不表示面簿等公司不垂涎中国市场。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信息,面簿创始人扎克伯格曾在2015年于美国见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人用中文交谈了约一分钟,扎克伯格让习近平为他女儿取个中文名,但习近平婉拒;扎克伯格2016年3月还在北京的雾霾天气下不戴口罩晨运,这些都被视为是面簿为进入中国市场而释放的善意,但至今未能成功。
中国官方的说法
法新社记者在今天的中国外交部发布会上询问,是中方要求领英退出中国市场的吗?
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可以去查阅领英已作出的回应。他并强调,中国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致力于为外国投资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的发展会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潜能和活力,也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创造更多、更大机遇。”
中国网信办今年5月21日在官网发布《关于抖音等105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通报》。领英中国位列之中,官方指领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
《通报》指,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相关App运营者应当于本通报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依法予以处置。
《通报》所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等法律和有关规定。
《网络安全法》全文可在网信办官网阅览,其中第四章第四十一条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
但具体什么个人信息属于“必要的”、什么属于“与服务无关的”?
不仅是领英,中国所有的社交媒体平台都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涉及不同类型的用户。腾讯昨天就发公告,指公司处置了1463个微信账户,其中包括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师陈果所管理的账号。其中一些账号被永久封禁,有的只封禁七天。
在中国短视频平台抖音有274万粉丝的变装网红康雅雅上月收到官方通知,指他账号“涉嫌低俗”被永久封闭。
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内容被禁、账户被封并不少见。相关法律法规很透明,政府网站上都能阅览,但关键的诠释权在于官方。
领英在中国运营七年之久,必然是理解并尽力遵守这套规则,并且一直在政府监管与公司价值观之间斡旋,但持续收紧的环境可能已经迫使它必须放弃中国的社交媒体业务。
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提供咨询的德罗斯(Evan Medeiros)向《华尔街日报》说,如果领英中国继续进行审查,其声誉和全球商业模式也将面临风险。
除了商誉,如果持续配合中国的监管要求,领英面对的美国国内政治与舆论压力也会不断加大,对美国企业来说,这将是更难以承受的“重”,相信也影响着其“权衡选择”。
网民的看法与未来中国社媒空间
领英在中国有5300万用户,约占全球总用户数的7%,这个数量以及中国潜在的市场对公司而言肯定是可观的,但在庞大的中国社交媒体空间中,领英用户还是属于小众。
微博用户“与谁同坐_wind”感叹:“这是我看世界的窗口啊……还有不少好文章……”另一名网民“禾孛”说:“领英不止用来找工作的,他们很大一部分业务是销售和市场。很多中国企业会用领英寻找海外客户、开拓市场,是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但也有网民说:“关就关了吧,上面全都是假洋鬼子还有外国骗子。”
除了“吃瓜群众”的议论,也有不少领英中国的用户在该平台提出实质的关切:“请问,换了一个新app,那我本来在领英上可以私信联系的好友是否还能联系到?”“关停后账号就不能用了?所有联系人都没用了?还是迁移到新平台?或者关停前给一个下载联系人的解决方案?”
除了领英,微软旗下还有一款产品在中国运营,那就是必应(Bing)。作为唯一一家仍在中国运营的美国主要搜索引擎,Bing也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它在中国的发展前途与去想也引起了关注。
对于现有用户的疑问,领英中国相信将提出方案回应。不过,对于美企在中国网络市场前景、中国社媒空间问题,许多人内心的疑问,肯定不止是领英用户如何找回联系人而已。
清华AI学生华智冰首次露正脸唱歌:会弹吉他、歌声甜美
9/29/2021
今年6月份,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正式公布了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师从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唐杰,并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谱AI和小冰联合培养。
近日,团队首次发布了她的正面露脸视频,视频里的她歌声甜美,表情动作也十分真实。她的歌声、人类生物学特征全部由人工智能完成,肢体则有团队成员进行训练完成。
对此,不少网友都表示简直不敢相信,甚至直呼“华智冰女神 YYDS”。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目前已知信息来看,这段视频中其实只有面部表情和声音是华智冰的部分,其余的肢体动作等都是由团队成员@鱼子酱酱 来完成,整段视频时通过该作者的原始视频处理而来。
即便如此,华智冰的完成度依然令人赞叹,其面部表情非常的真实自然,歌声同样非常顺畅,只是声音中还保留了一些电子化效果,听起来有些像是电音,未来通过不断学习、进化,有望达到媲美真人的效果。
另外,据此前官方介绍,华智冰的智商和情商双高,可以作诗、作画、创作剧本杀,还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其背后的奥妙是一个“智能数字脑”,数字大脑通过大规模认知预训练模型来完成数据与知识的驱动。
Source
华智冰,是基于“悟道2.0”诞生的中国原创虚拟学生,脸部、声音都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具有丰富知识、与人类有良好交互能力的机器人,会创作的音乐、诗词和绘画作品。2021年6月1日,“华智冰”在北京正式亮相并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知识工程实验室学习。
First virtual student ‘enroll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By Cheng Yu
6/05/2021
Hua Zhibing, China’s first virtual student enabled by the country’s largest pre-trained model, made its debut on Tuesday.
With the move, Hua officially became a stud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Hua, a “woman”, is able to compose poetry and music and has some ability in reasoning and emotional interaction.
The virtual student was co-developed by the Beijing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Zhipu AI and a company, Xiaoice. It is powered by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WuDao, a pre-trained model.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on pre-trained models like GPT-3, WuDao is a multimodal model, which can understand and generate pictures and other content formats,” said Tang Jie, deputy dean of academic affairs at the academy and a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GPT-3 is English-centered, while WuDao is multilingual, including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he future, more languages will be added, Tang said.
“WuDao is also more open than GPT-3 and many other pre-trained models. The training data, programming codes and model APIs are all open to the public,” he added.
Tang pointed out that the potential of such models is huge, as many real scenarios can use the same model with more general large pre-trained models.
“The key significance of WuDao is that it lowers the application threshold of AI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including labor costs and carbon emissions,” he said.
Source: 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106/01/WS60b5f5d8a31024ad0bac2dc5.html
China’s first virtual student developed by Tsinghua U meets fans on Weibo
By Global Times
6/05/2021
China’s first virtual student develop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met fans on Thursday as she opened an account on China’s Twitter-like Sina Weibo platform.
In the first Weibo post, the female virtual student named Hua Zhibing, greeted Chinese netizens and said that she will start studying in the computer laboratory in Tsinghua University.
Hua Zhibing attracted close to 2,000 followers on Weibo in about nine hours.
A video introducing Hua Zhibing was published in her first Weibo post. In it, a young girl wanders around the campus while a female voice introduces herself.
“I’ve been addicted to literature and art since I was born. The scientists not only gave me my appearance and my voice but also taught me to compose,” Hua Zhibing said, noting said the background music in the video was composed by her.
The girl in the video was a real person but the face and voice were virtually synthesized, Tang Jie, a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one of the major developers of Hua Zhibing, said during a forum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ld between Tuesday and Thursday in Beijing.
Hua Zhibing officially registered and became a stud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on Tuesday. Developers said at the forum that they have high expectations for Hua Zhibing, hoping she can keep learning,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the abilities of crea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She might also be employed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developers said.
Hua Zhibing was based on the latest version of a China-developed deep learning model, Wudao 2.0, which literally means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laws.” It can process 1.75 trillion parameters, breaking the record of 1.6 trillion previously set by Google’s Switch Transformer AI language model.
The appearance of Hua Zhibing soon became a hot topic on Weibo.
Some are amazed by how China has advanced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me netizens said they were curious whether scientists would create a humanoid robot named Hua Zhibing, rather than a virtual face and voice.
Some joked that if more robots like Hua Zhibing, which can learn and work, are created in the future, population decline would not be a problem in the world.
Source: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106/1225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