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自驾感悟:穷国翻身,还剩一条路?

STEM


墨西哥自驾感悟:穷国翻身,还剩一条路?

来源:茶狐看世界 ,作者teafox

12/11/2021

墨西哥小姑娘,摄于Chiapas州

所谓工业化国家,就以美国为首,加上“西欧列强、日本、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全部人口大约9亿,占全球总人口(78亿)的不到12%,二战之后,翻身成功的国家,也就“以色列、韩国、新加坡”,但这3个国家都有浓厚的美国扶持背景,全部人口加起来不到0.7亿。与此同时,世界人口,从1950年的25亿,到2020年的78亿,暴增53亿,相比之下,0.7亿的增量,显得微不足道。 发达国家的圈子非常封闭,穷国的上升通道,几乎被堵死。要么像非洲国家那样,在最底层痛苦挣扎,要么像墨西哥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可自拔。 穷国翻身,还有没有希望?如果能跳脱中国,在一个陌生的参照系里,也许对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理解。我的墨西哥的自驾之行,就让我有了新的体会。  去过墨西哥的中国人不太多,其中主要目的地是首都墨西哥城,其次就是坎昆。深入墨西哥内陆的中国游客很少,自驾去过东南部腹地的少之又少。



我在墨西哥的自驾线路,主要集中在东南部,那里有3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州。分别是Tabasco(塔巴斯科)、Campeche(坎佩切)和Chiapas(恰帕斯),这3个州虽然互相接壤,但经济发展却天差地别,墨西哥一共32个州,Campeche最富,Chiapas 最穷,而Tabasco稳居中游,默默无闻,这3个地方是墨西哥国家面貌缩影,非常值得体验。

墨西哥人均DGP vs 世界人均GDP

按照购买力评价PPP计算,2018年,Campeche的人均GDP为6.7万美元,排名世界第9的美国,才6.2万美元,Campeche比美国都高!第一次看这个数字,我几乎不相信,反复核对之后,才确认是真的。 Chiapas最穷,人均0.72万美元,相当于Campeche的九分之一,这差距实在太大!而Tabasco排在中上水平,2.3万美元,相当于浙江的水平。



Campeche(坎佩切) 上次发了一篇墨西哥的文章,后台很多人说我在抹黑墨西哥,甚至有人质问:既然不喜欢墨西哥,你为啥还去?待在中国不好吗?这些人的逻辑我不太懂,批评一个地方的缺点,就意味着不能去一个地方?我还批评自己的国家呢,牢骚不断,难道我就不能留在中国了?对于外国成功的经验,当然要学习,失败的教训,更要吸取,两者不冲突。一切的出发点只有一个,为了中国更好。 说回墨西哥,其实,我很喜欢这个国家。对于游客来说,只要小心谨慎,避开危险区域,在墨西哥,住得好,吃得好,风景漂亮,文化独特,性价比很高。如果还有机会,我毫不犹豫,将再次踏上墨西哥的土地。 墨西哥自驾之行,我最喜欢的城市就是Campeche——结合了玛雅文化的西班牙风格,是一座独一无二的海滨古城。 

Casa Don Gustavo 酒店

对于一个城市的感受,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游客体验。第二,居民感受。  Campeche的游客体验,几乎完美。古城内,最好的Casa Don Gustavo 酒店是一栋18世纪的西班牙殖民风格豪宅,标准间(含早餐)价格比万豪略贵,但绝对物超所值。至少比起价格虚高的莫干山民宿,不知道好了多少。Campeche古城核心区几乎完美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相比更商业化的丽江,Campeche少了一点喧嚣,多了一份异国情调。

摄于Campeche古城

刚到Campeche的时候,我觉得当地古建筑保护,比中国任何一个古城都要好,值得中国学习。但后来我渐渐发现,与其说他们重视保存古建筑,还不如说某些西班牙人遗留的老房子,比新建筑的质量更好,也更好看,拆掉老房子,显然从经济上说也不划算。 而老房子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钱人的豪宅,比如说酒店Casa Don Gustavo,本来这些建筑的质量就很好,以前的主人就是殖民者。另外一种是普通平民住宅,说好听一点,是历史悠久,说难听一点就是残破不堪。这样的老房子,维修成本比重建新房更昂贵,碍于法规,拆不动,但又维修不起,于是只能自生自灭。这样的房子主要分布在古城的周边,远看别有风情,近看惨不忍睹,多数已是人去楼空。

Cmapeche位于墨西哥湾,是吃鱼的好地方,当地的高端餐厅,环境卫生,服务水平都不错,消费比起上海、杭州,便宜得多。用餐的时候,还有拉丁歌手在一旁演唱,别有一番异国情调。



吃完饭,点一杯咖啡,墨西哥湾的海天一色,一览无余。 作为游客,主要的消费场景是酒店住宿、餐厅、景点,我们不需要在当地买电风扇,文具,也不需要在当地采购药品——这些都是本地人日常柴米油盐。针对中产以上的人,墨西哥的消费环境很友好,而针对中下层的普通人,墨西哥的物价有点残酷。 

墨西哥最大的电商平台是Amazon,最普通的中国产水笔,12支要价604比索,180人民币,平均每支15人民币。当然,还有更高级的水笔。而在中国呢,拼夕夕和某宝上的“得力、晨光”水笔,普遍是9块钱12支包邮,平均每只不到1元人民币。墨西哥水笔的价格是中国的10倍!以前觉得便宜没好货,但是现在1块钱一支的水笔,根本写不坏。 另外,“美的”老式的双缸洗衣机在墨西哥依旧卖得很好,价格比中国居然贵了50%。整体上,墨西哥市场上绝大多数普通工业品的价格,比中国贵30%~70%。 更极端的例子是药品。虽然中国在高端制药和美国还有差距,但在普通药物方面,产能称王,可以吊打全世界。但墨西哥的制药工业很拉胯,药物基本被西方公司把持,药价非常离谱。嫌国内药价贵的人,真应该去墨西哥看看。墨西哥比较好的连锁药店Farmacias del Ahorro,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fahorro.com。下面是我所查到的常规药: 

头孢曲松药水(Rocephin)  P$382 , 约¥115人民币。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250mg12片 P$421, ¥127人民币。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400毫克,7片 P$390,¥120人民币。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14片  P$598, ¥180人民币。 

头孢克肟(Cefixime) 100mg悬浮液 P$859, ¥260人民币。 

总而言之,墨西哥的物价,是对富人友好,对穷人苛刻。而中国的情况刚好相反,几乎所有针对富人的消费品都比国外贵。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喜欢出国旅游?原因之一就是国外便宜,豪华酒店便宜,奢侈品便宜,高端餐厅也便宜。 很多人抱怨中国的汽车价格比美国贵,其实,贵的只是高端车,本来就是为了装x,不是刚需,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税费高,既然高级车的消费者就是富人,不从富人身上抽税,难道从穷人身上揩油?



中国汽车的主力市场是中低端车,车价远低于国外。以五菱宏光V为例,其实它是通用中国合资的产品,在智利和秘鲁市场它的名字是雪佛兰N400,在墨西哥它的名字叫雪佛兰Tornado Van。这台车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为4.58万元,而在墨西哥,差不多的配置,雪佛兰Tornado Van的售价为8.3万。再次验证了我前面的那句话:墨西哥市场上绝大多数普通工业品的价格比中国贵30%~70%。

五菱宏光在拉美的价格

相比完美的游客体验,Campeche当地人的居住体验,很一般。老城区街道逼仄,公共交通不完善,开车比走路都慢,停车位非常稀缺,以至于我很难找到配停车位的酒店。除了交通之外,Campeche老城区的公共设施也让人摇头。道路两旁几乎没有绿化,阴凉难觅。公共活动场所很少。



Campeche的主干道叫Avenida Gobernadores  (州长路),完全是20年前中国县城的建设水平。一路上,有好几处的红绿灯坏了,只能靠警察人肉指挥。自由散漫的墨西哥人,完全无视警察的存在,堵车是小贩们的商机,他们蜂拥而上,水果、饮料、太阳镜、皮带、草帽,应有尽有。每当我看到鸡飞狗跳的场景,我就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传说中人均GDP比美国都高的Campeche? 缺乏基础设施,城市的生活质量从何谈起呢?老百姓的日子,总不能每天靠欣赏古建筑打发吧?! 另外,在Campeche出门逛街的话,最怕下雨和太阳,中美洲的天空,说下雨就下雨,这里没雾霾,紫外线就像一根根毒针一样,刺入你的皮肤。在这种地方待上几天,就会怀念中国城市里的各种购物广场 ,虽然千篇一律,但交通方便,有停车位,进门就有空调,冬暖夏凉,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满足了。 墨西哥之行,我深刻体会到,人类其实是一种非常肤浅的生物,情怀只是生活的点缀,不能当饭吃。而要满足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就必须发展经济。 
Campeche城市有点寒碜,农村就更加落后。 

在城市边缘地带,老房子摇摇欲坠,新盖的民房非常简陋,电线如蜘蛛网,在空中乱窜。



到了农村地带,茅草屋渐渐增多,道路的硬化率开始下降,到处是水坑,开车犹如勇闯地雷阵。  Campeche的硬件不行,软件也不好。关于Campeche的中文资料很少,我找到一组英文数据:根据“墨西哥联邦制内政部”2011年的报告,Campeche只有55% 的人完成了小学教育,35% 的人完成了技术培训或大学的高中教育。 
根据2018年的资料,按照购买力PPP评价,Campeche人均GDP高达6.7万美元。从数字上看Campeche简直富得流油,完全处于世界之巅。2018年,美国6.2万,北欧芬兰也只不过5万美元。至于传说中的中东土豪,什么沙特、卡特尔、阿联酋,或者东亚首富日本,完全被甩开好几条街。 
Campeche的人均GDP高,其实就2个原因,第一,油多,产值高。第二,人少。高产值除以稀少的人口,人均GDP自然就高了。 Campeche有墨西哥最大的油田——坎塔雷尔油田(Complejo Cantarell),也是世界上最大的15个油田之一。储量大概在150-200亿桶之间。而我们全中国的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也不过只有120亿桶。Campeche原油产量占全墨西哥的76%,而当地人口总共才90万。然而,高薪石油业职员,主要来自外州。虽然平均工资很高,但都被外地人赚走,本地人只有被平均的命。 负责开发坎佩切的是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是全球第3大原油生产企业。按理说,国企比私企更有条件分配好财富,避免单纯追求利润,而实现均衡发展,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举个例子,我上次去西藏,在人口稀少的高海拔地带,也能收到满格的手机信号,这就是因为中国的三大电信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可以不顾利润,而实现基站全面覆盖。但在美国,就完全不可能,每个的电信公司都是私企,没利润的基站,打死都不建,在美国出了城市,信号马上减弱,进入国家公园,几乎没信号,我连一条朋友圈都发不了。 很显然,石油生产大国墨西哥,并没有合理分配财富。



Tabasco(塔巴斯科) 经常在美国餐厅吃饭的朋友,应该对Tabasco辣酱有点熟悉,它被誉为美国的“老干妈”,是美国最欢迎的辣椒酱。而Tabasco也是一个墨西哥的州名,位于Campeche和Chiapas之间。 这个州在墨西哥默默无闻,既不最富,也不最穷,旅游业几乎为零,知名度极低,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最近几十年工业发展得还不错,摆脱了贫困。  Tabasco的首府,也是最大的城市叫Villahermosa,太平庸,既没有耀眼的繁华,也没有刺眼的贫穷,以至于一路上我都没有拍照的兴趣。同行的朋友用无人机拍了几张,从空中俯瞰,Tabasco的首府Villahermosa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墨西哥三线小城市,街道狭窄。城市面貌比我想象得好,至少比墨西哥“首富”Campeche好得多,绿化充足,街道干净,虽然楼房低矮,但维护得好,看上去让人舒服。

但我对Tabasco的好印象,也仅限于首府Villahermosa,离开首府,开车进入Tabasco的乡下,沿途所见和Campeche的农村,几乎没有区别,似乎完全处于一个无政府的状态,基础设施惨不忍睹。 后来查阅了相关的英文资料,结果也验证了我的感觉。在Tabasco的城市地区,90%的人口都可以使用自来水、电力和排污设施;然而在农村地区,自来水普及率40%左右,污水处理不到70%,还有15%的家庭不通电。 作为首府和最大的城市,Villahermosa的人均GDP(PPP购买力)达到2.3万美元!!对比中国,相当于浙江、天津的水平。你能想象浙江还有10%的城市家庭和15%的农村家庭不通电吗?



有一次,在Tabasco的乡下,我们路过一个村落,村口一座破铁桥,本来想开车进去看看,但看到“千疮百孔的桥面,摇摇欲坠的桥体”,我心头一紧,只能作罢。判断一个地方工农业是否繁荣,其实最好的标准就是看路上的卡车数量,越多越繁荣,但那一路过来,卡车极为罕见,我既没有看到工厂,也没有看到成片的农作物,沿途只有热带灌木和杂草,所见路人,要么聚在一起聊天,要么一个人发呆,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

墨西哥父子

我在一个非常简陋的路边摊吃Taco(玉米饼)。掌柜的儿子非常可爱,也很喜欢被拍照,当他搂着他父亲时,我本能得举起相机,用手指了指镜头,意思就是 “能不能拍照?”,镜头前的男子,用奇怪的目光扫了我一眼,然后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就在按快门的时候,他的眼神让我联想起美剧《绝命毒师》里的场面,一张张墨西哥毒枭的脸在我脑海里划过,在这穷乡僻壤,一副衰败的气氛,工农业凋敝,当地人靠什么生活?想到这一点,我情不自禁地手指一颤。 这男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犀利的眼神,难不成他也是一个金盆洗手的毒枭?他可能在此地隐姓埋名,与世无争,突然,一个莫名其妙的亚洲人要给他拍照,那一刻,他也许在想:“他是谁?来自何方?他要干嘛?”



Chiapas(恰帕斯)  作为墨西哥“首穷”的Chiapas州,相当于西藏和贵州的结合体。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山区,当地一半的人口使用土著玛雅语言。 当地的人种是纯种的美洲印第安人,神似藏人,尤其是黝黑的肤色,几乎一样。从学术的角度,藏人的脸型属于吐蕃型(Tibetid),是东亚型和印度型接触后的产物,经常呈现出类似印第安人的特征。 Chiapas印第安人和藏人,虽然长相类似,但穿着、气质,完全不同。 最大的区别就两个字:体面。

但从衣着服饰上判断,西藏人的生活条件好得多。虽然藏人也没有穿什么名牌服装,但干净整洁,一个在家带小孩的普通妇人,戴着耳环,珍珠项链,还有两个银手镯。

而Chiapas的印第安人的穿着,看上去就比较邋遢,主要问题不在于衣服廉价,而是他们更本不关心自己的形象,很多人看上去很久没洗澡,甚至没洗脸。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在生活窘迫的时候,根本没有心思顾及体面。

在318进藏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朝圣者,他们风餐露宿,看上去比较脏,但绝不邋遢,那是两回事。
我第一次接触的藏族朋友,就是318国道上的朝圣者,我举起相机问他:“可以拍照吗?”他说:“可以,能把照片给我吗?”我说:“我联通手机没信号。”他掏出一个最新款的iPhone说:“没关系,我的移动有信号,我给你设热点。”
通过他的热点,我加了他的微信。然后,传了照片。他每年花一个多月时间去拉萨朝圣,徒步!他喜欢乔丹。他的挎包和鞋子,都是阿迪达斯的。 另外,从气质上看,藏人比较悠哉,显得富态。而Chiapas的印第安人,也许是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  

去过西藏的朋友应该知道,当地藏人的生活水平甚至可能比内地大城市还高。由318国道从成都进入藏区,从新都桥开始,我就看到当地藏人的住宅犹如城堡。以前我很羡慕美国人的House,去了西藏才发现,当地藏人的民居不论从面积,还是审美,都秒杀美国House。如果你认为徒有其表,那就大错特错了,西藏民居的内部更加豪华,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据说,很多藏式民居都有国家补贴建设的。我不是说西藏没有破房子,但比例非常低。与之相反,我在Chiapas我看到的好房子,比例非常低。从数字上看,几乎相同的人均GDP,实际上差距非常大。 



Chiapas的人均GDP虽然垫底,但也有7255美元,账面上看,并不太穷。只比贵州、西藏略低一点。但实地考察,Chiapas的贫穷是触目惊心的。目前,墨西哥90% 以上的最贫穷城市居民都位于Chiapas州。Chiapas只有70%的家庭有自来水,80%的有下水道。80年代文盲率还有32%,2003-2013年的10年间,经济只增长了0.2%。  Chiapas本不该这么穷。Chiapas州石油储量丰富,是墨西哥各州中第4大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州,贡献了墨西哥6.5%的原油,和25%的天然气。该州丰富的河流和溪流已被筑坝,提供了墨西哥约55% 的水力发电,其中大部分被送往其他州。 在Chiapas,我一直好奇,墨西哥的财富都去哪儿了?  

 墨西哥城双层旅游大巴
 直到旅行的后半段,我进入首都墨西哥城,才发现,这座城市的核心部分比欧洲更气派。市中心,马路开阔,干净整洁,到处都是欧陆风情的建筑。  

  2010年亿万富翁列表上,墨西哥的Carlos Slim以535亿美元资产压倒盖茨及“股神”巴菲特,首次登顶全球首富。2007年时,他个人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  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墨西哥人,是在Carlos名下的医院出生;中午,可能在Carlos的开的餐馆吃饭;晚上,看Carlos电视台的新闻;上网时用的是Carlos公司提供的网络;周末购物进的是他开的连锁店。只要墨西哥人还活着,那Carlos每分钟都在赚钱!墨西哥这样的国家,3000万人每天生活费还不到2美元,居然能产生世界首富,Carlos Slim被墨西哥人视为“国耻”。



墨西哥的财富主要流向三个地方,首先,是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美国公司,他们拿的最多。其次,是本国政客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他们建设了纸醉金迷的墨西哥城,哪管Chiapas印第安人的死活?再次,是以Carlos Slim为首的本国财阀,墨西哥是三流国家,但他们是一流富豪。 经过三次盘剥,最后一点残羹剩饭留给墨西哥百姓。于是,我们就看见了那么高的人均GDP,那么低的生活水平,那么糟糕的基础建设。 依然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Chiapas把最好的资源输送到全国各地,而自己却陷入赤贫的泥潭。Chiapas的地形和贵州很像,处于高山丘陵地带,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虽然自然的条件相似,但过去30年,两地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让我们去贵州找个穷山沟看一看。知乎上一个网友(者也)去了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自治县粽萍乡某村,离省府贵阳直线距离240公里,离最近的高速公路直线距离15公里。应该算交通最闭塞的地方了,即便如此,当地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都可以做到村村通。



贵州几千年来,一直就是个穷地方,从来没富裕过,95%都是山地,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贵州人民从解放后得到国家的大量补助,从工业到粮食到财政到科教,没有国家扶持,贵州很可能和Chiapas一样穷,自从国家大力在贵州发展交通,砸下近万亿解决贵州的交通问题最近5年,贵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排在中国各省份的前两名。 不看贵州的数据,就不能理解基建狂魔有多么厉害! 高速公路:目前贵州拥有高速公路5000多公里,县县通高速,比贵州高速公路多的,只有美、日、法、德、意、西班牙这几个国家。 高铁:1500公里,只有“日、法、西”这3个国家的高铁里程比贵州多。 通讯:截止2020年底,贵州省已建成5G基站2.1万个,几乎是日本全国的数量。 电力:贵州行政村通电比重由1999年的84.6%提高到2003年的99.2%。  上次墨西哥的文章,很多人后台留言,用中国6亿人均收入才1000人民币,来讽刺我。我只能说,你没去过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也没有真正深入中国农村,了解真实地生活状况。 在中国,再穷也有底线,至少居者有其屋,不存在贫民窟的问题。而且,再穷也有自留地,种点粮食,屋前屋后,弄点蔬菜,养猪喂鸡,这些东西都不被统计,也很难统计,但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收入。 我上次去中国的百强县宁海,临时替我儿子买了一件裤子,老板开价居然只要25人民币。在中国的农村,虽然货币收入不高,但只要你不要求星巴克,耐克鞋,坐飞机出国旅游,基本的体面生活依然有保障。

“十三五”期间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从数量上看,贵州易地扶贫搬迁规模相当于冰岛全国总人口的5倍多!
去过人均GDP和中国类似的国家之后,尤其是像墨西哥、土耳其这样的国家,最深刻的体验就是中国的GDP是严重被低估的。可能我们的统计原理和西方不同,也可能是我们故意要隐藏实力。  有人说墨西哥的悲剧就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一切都是美国造成的!美国当然不是一个仁慈的邻居,但我认为,美国只是外因,而墨西哥内部治理结构的失败,才是墨西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因。两个世纪以来拉丁美洲经济的症结不是增长问题,而是分配不平等问题。  



总结 去过墨西哥后,深刻领悟了一件事,那就是穷国要翻身只剩一条路:在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完成工业化。 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平衡长期和短期的利益,也能摆平国内利益集团的阻碍。不是墨西哥政客愚蠢,而是客观条件限制,墨西哥总统只能做一届6年,不能连任。6年能干什么?打扫前任留下的烂摊子,就要一两年,中间有议会中期选举,最后一年还要替本党候选人助选。  2013年,墨西哥,经和中国签协议修高铁,结果朝野扯皮,2014年单方面毁约,还赔了中国2.7亿元的违约金。7年过去了,墨西哥一寸高铁都没有。不是墨西哥政客不知道高铁的好处,实在是“臣妾办不到啊!” 相反,我们中国的决策,短则五年规划,长则百年大计。别的不说,一条川藏铁路,建设周期要16年,投资四千亿,如果政局不稳,每次朝野轮替,都要修改计划,那么最后“铁路”只能淹没在口水里。 再举一个例子,西方列强“剥削殖民地,完成原始积累”的时代已经过去,穷国要翻身,只能靠自己。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来自于工农业剪刀差,说白了,中国有今天,都是靠农民勒紧裤腰带,支持工业化的成果,那段时间,农民真的苦!一旦工业化成功,就反哺农业,2006年取消了实行几千年的农业税。这个过程需要大约半个世纪,没有一个宏伟的视野,长远的执行力,不可能办到!



君不见,印度莫迪迫于压力,撤销了《农业法》?旁遮普的局部利益,农民的眼前利益,都得到满足,但是印度的整体利益被牺牲,又错过了彻底翻身的机会! 二战后工业化成功的地区,除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以色列,就只有东亚四小龙。新加坡,人称李家坡,完全是李家说了算。香港,英国殖民地,总督一言九鼎,在港英时期,香港人别说没有投票权,社会地位上只能算二等公民。韩国也是经过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焕等一系列铁腕军阀的威权统治,才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至于台湾,如果没有蒋氏父子几十年的努力,很可能就是小一号的菲律宾。 打个比方,市面上有两家包子店,一家老板笑脸接受批评,另外一家老板绝不接受半句抱怨。你说我选哪一家?当然是包子做得好的那一家!如果两家包子做得一样好,我当然喜欢虚心接受批评的那一家。但凡事总有一个优先次序。  其次,工业化。 工业化有多重要?让我再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在太平洋岛国斐济旅行,当地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在当地,一个打火机,居然要要5元人民币!质量规格和中国1快起的打火机,一模一样! 中国农民当年勒紧裤腰带,是为了支持本国工业,吃了眼前的苦,得到长远的回报。但斐济不同,他们纯粹是为其它工业化国家喂奶,输出廉价农产品,输入高价工业品,这就是传说中的剪刀差。时间一长,斐济就完全丧失了参与国际工业分工的机会。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全球不平等的加剧体现在许多方面。譬如我们可以看到,自动化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是由极少数国家领导的,而大多数国家被远远甩在后面。” “十九世纪时,少数国家率先实现了工业化,他们通过火车、轮船、现代武器等现代化工业,获得了巨大力量,并用它来征服与剥削世界其他地方。这些极少数的国家主要是西欧、美国、日本等。” “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等,有比蒸汽机和火车更强大的新力量,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可能再次统治整个地球。但这一次,国与国间的差距或许将无法再次缩小,因为二十一世纪新技术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将有利于把权力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地方,集中在非常少的人手中。” “今天,世界上主要的权力来源成为了数据、信息和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而信息可以被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公司。或许,我们将迎来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大的不平等。” 他说得很抽象,让我举几个例子。 改开初期,中国开始工业化的时候。主要指标是,钢铁、水泥、汽车、纺织品的产量,公路里程,发电量,只要有执行力和凝聚力,这些指标都可以后来居上。 但现在越来越难,如今讲究的是平台,比如说Google、字节跳动、腾讯、脸书,有了平台后就垄断数据,一旦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化算法,于是良性循环,护城河越挖越宽。马云为了和微信竞争,在2013年,发布了一个聊天软件叫“往来”,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砸了很多钱,最后自生自灭。阿里巴巴没有人才和资金吗?当然有,但就是比腾讯晚了一步,一步输,全盘皆输。  穷国翻身,只剩下一条路,但这条路也越来越窄!非常庆幸中国抓住了最后的机会。

Source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时间:周二到周五 晚间
5:30-7:00(西部时间)8:30-9:30(东部时间)

周二:如何准备遗嘱材料(遗嘱workshop)

周三:数据泄露和个人身份保护&事业机会说明会

周四:家庭法和婚姻法(周律师)

周五:人身伤害和索赔(朱律师)

Zoom:6045004698,密码:请私信或群里@我

另外:周三6:30(西部时间)

专题:99%华人移民不知道的法律问题(粤语专场)

Zoom 95190929213,密码:私信或群里@我



网友分享: 海归自嘲成海废 放弃美工签 回国却成“家里蹲”

“路边的树那么绿了,不知不觉又错过了一个春天”。投完春招的最后一个简历,海归文文已经预料到结果。

文章来源: 财经故事荟

9/05/2021

  “估计又没戏了,小树都长嫩芽了,我还是颗粒无收”。

  文文是海归硕士,回国一年多没交社保,算是保住了应届生的身份。

  “好像也没什么用,去年秋招就没收获,今年春招,许多大厂网申结束得比想的还早,可能是今年找工作的人太多了”。

  其实,招聘市场早在去年就成为了“修罗场”。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员,较上一年猛增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和2018年。

  而应届留学生,准备回国就业的人数,比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归总体的2倍,供应在增多,坑位却在减少。

  像文文一样等待就业的海归被戏称“海带”,一直没找到工作的自称“海废”。



  豆瓣甚至成立了“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16400多名海归加入小组,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吐槽求职艰难。

  这次我们采访了多名海归人员:

  国外知名大学美女硕士,连投100份简历,没找到一份工作,痛哭质疑自己是失败者;在美国拿到工作签的海归小夫妻,回国后却双双失业,成了无收入的“家里蹲”;悉尼大学硕士,曾在国外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却在回国面试时遭HR质疑,入职后被当做实习生,仅工作一天便离职。

  01 – 海归硕士投100份简历零回应,痛哭质疑自己是loser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去拼实力”。朋友们经常和李冉冉开玩笑。

  94年的冉冉是东北人,在浙江长大,天然的好嗓音,姣好的容貌,超强的表达能力,命运没曾亏待过她。

  大学本科,她选择了艺术院校的传媒专业,原本可以靠自身优势进入媒体圈,但她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工作,更不打算靠颜值吃饭。

  几番考量之下,这个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女孩,选择了出国留学,她雅思考了6分,拿到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录取通知。



  “很多人对这个分数不屑一顾,但我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整整一年我都在刷题,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

  除了承受学习的艰辛,冉冉还背负了巨额的出国留学成本。

  一对一的雅思辅导班学费是10万元,悉尼大学一年的学费是20万,生活成本费15万左右,还有一些其他支出,累计花费百万之巨。

  有数据分析,在主流留学目的地中,美国每年的留学费用约35—50万,英国约20—35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约18—30万。

  “但凡留学的,大多家庭都是投入了上百万吧,如果是想收回’投资’,让孩子赚回来,恐怕得等10年”。

  冉冉不想留在国外,她也不着急赚回学费,但她渴望工作,目标就是进入互联网大厂。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在回国就业的职业选择上,更偏爱金融、互联网、文娱等行业。其中互联网行业吸引了22%的海归求职者,占比最高。

  然而,一场突然爆发的疫情,让冉冉的毕业之路徒增变数。

  2020年1月国内爆发疫情,澳洲政府不让中国留学生入境。熬到3月,学校通知可以开学,但必须在他国入境。



  冉冉飞往泰国曼谷隔离15天,又通过新加坡中转到悉尼。可万万没想到,大费周折到了悉尼,只上了一天课,澳洲便爆发疫情。4月8日,她又买了一周仅有一次的高价机票飞回国内,在家上网课。

  过程虽艰辛,总算是毕业了,可之后的求职路,却不太顺利。

  正好赶上2020年秋招,冉冉非常自信,海投了近百份简历,却只有区区10家给出回应,而在群面时,却一个也没成功。

  猝不及防的打击让她很崩溃,从自闭到社恐,甚至不愿意出门,开始怀疑出国的决定,一向自律的她开始暴饮暴食,吃火锅,吃甜品,晚上偷偷在被窝里哭。

  “那段时间,特别憔悴,出门也不化妆,整个人都垮掉了”。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三个月,“我不甘心就这样窝在家里,承认自己是失败者”。

  于是,她拖着行李箱,一个人来到上海,开始参加社招。

  在上海10天,冉冉面试了20多家企业,最后收到4个offer,但没有一个合意的,“都是特别小的企业,工资标准也特别低”。



  冉冉的期望薪资是8K-12K,但这些企业大多只能给到6K。

  上海之行,虽没找到工作,终归让冉冉恢复了一些自信。

  她开始分析总结找工作失败的原因,“优秀的人太多了,今年仅应届毕业生就有874万人,招聘市场饱和,企业并不看重海外留学经历,反而更看重工作经验”。

  失望之下,就在她打算放弃“大厂目标”时,一位朋友通过内推的方式给她介绍了某互联网大厂的机会。

  面试了三次,前后历时3个月,等待的煎熬,让她万分焦灼。

  有一天,她实在没忍住,在父亲面前崩溃大哭,“我不明白,自己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没有收获”。

  父亲很心疼女儿,但也只能安慰她,别着急,慢慢找。

  直到今年的3月份,冉冉终于“苦尽甘来”,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厂offer,是她非常喜欢的公关岗位,每天要接触不同的人,面临新的挑战,学习新的知识,冉冉一刻也不敢松懈。

  工作压力很大,996的强度也不小,但与之前找工作的迷惘和焦虑相比,都不算什么了。



  02 – 小夫妻加州拿到工作签,回国却成“家里蹲”

  “你知道美国加州的工作签有多难拿吗?为了回国,我们都放弃了。”

  提起这段经历,林曼曼语气低沉,透着失落和不甘。

  1992年出生的林曼曼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本科选择了音乐教育,研究生则读了艺术管理。

  读书的地方,华人很少,饮食不习惯,曼曼总想着早点毕业回国。可一次加州之旅,改变了她的想法,“第一眼便喜欢上这里,决定先留下来工作”。

  毕业后,林曼曼很快在加州的一家华人报社找到记者工作,老公也在一家公司找到数字运营岗位。

  “10万人,也就几个人能拿到工作签,但我和老公都拿到了”。

  一切都在向好,他们甚至有了在加州买房的计划。

  2019年底,林曼曼的父母来美国看望刚结婚的小两口。可武汉突然爆发疫情,回国的机票很难预定,父母只好匆忙回国。



  父母前脚刚走,林曼曼就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本应开心的消息却让她很崩溃。

  疫情之下,父母无法前来美国照顾她,刚找到工作的她,也不想失业。

  随后,加州也爆发了疫情,公司通知在家办公,怀孕的曼曼正好线上采访写稿,工作总算保住了。

  一个人的孕期,曼曼挺着大肚子自己买菜做饭,一直熬到孩子顺利生产。父母也来不了美国,他们只能花高价雇佣阿姨,阿姨工资每月6000美金,额外还要另收20%的小费。

  这笔支出让小家庭压力山大——曼曼和老公的月薪也就6000美金左右。

  此前,曼曼因为在家办公,工资已经减半。怀孕8个月时,因经常请假产检,公司让她休息,便没了收入来源,全靠老公一个人勉强支撑。

  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打算回国,孩子满月后,曼曼还出去看房子,计划在加州买房。

  恰恰就是这次看房,险些发生意外。

  美国人对疫情防控意识淡薄,几乎无人戴口罩。曼曼看房回来就开始发烧,她和老公吓坏了,以为感染了新冠病毒。直到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才松了一口气。



  但老公每天要出门上班,阿姨也要回家,他们都有可能把病毒带回来传染宝宝,曼曼每天都处于恐惧中,再加上产后恢复不好,这让她情绪低落,每天都止不住眼泪,一度怀疑自己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曼曼不是孤例,《2020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分析,国内疫情管控效果更好成为留学生选择回国的首要因素。

  

  终于熬不住了,小两口决定回国,2021年1月份,他们耗费10万块,买了高价机票匆匆回国,却没能顺利回家。

  同机乘客中,发现四个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很不幸,他们是密接者。就这样,又隔离了快一个月,曼曼才看到早已急白了头的父母。

  但曼曼没想到的是,更大的考验在后头——原以为回国之后,就能顺利找到工作,毕竟两人都有工作经验。

  可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工资低的我们看不上,工资高的看不上我们”。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近9成留学生回国后选择就业,薪酬福利成为最看重因素。



  海归求职者的期望薪资主要集中在8000—10000元/月与10000—15000元/月,而全平台求职者,薪资更多集中在4000—6000元/月,这也成了许多企业不选择海归人才的原因之一。

  

  曼曼和老公也想进大厂,毕竟大厂工资高,甚至可以仰望“财富自由”,可大厂用人标准也高。其他一些小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每月只有五六千元,“和之前的工资差距太大了,我们还要养孩子,压力真的很大”。

  可不降标准,就找不到工作,还要面对亲戚朋友的问询,“同龄的朋友,大多已经有车有房有稳定工作,出国几年回来我们竟然成了’海废’,什么也没有”,曼曼半是戏谑,半是无奈。

  “最可怕的是,简历接连被拒后,我连每月8000元的工资都没信心投了,感觉与国内严重脱轨”。

  曼曼说,五一之后,老公打算先找一份工作,就算薪资低也要先做着,毕竟这么多年在国外工作生活,要先慢慢适应国内节奏。

  有数据分析,在求职的海归中,31%需要4个月以上才能找到工作,对于这个时间,曼曼也有心理准备。

  “如果实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有可能在疫情彻底结束,再回美国”,但疫情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曼曼不知道。



  03 – 名校海归成了“实习生”,上班仅一天便离职

  “我肯定是留在国内,再也不出去了”。

  北方女孩吕楠楠性格爽朗,个性风风火火。

  94年的她,高中就去澳洲读书,一直读到悉尼大学研究生毕业。她曾半工半读了3、4年,在澳洲一家传媒公司负责演唱会活动宣传,月薪不算高,也有1万多人民币。

  触动楠楠回国的转折点,是一次意外事件。

  租住在楠楠对面小区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女孩,突然跳楼自杀了,这让楠楠感觉很悲凉,人在异乡独自打拼的孤独,她也不想再品尝了。

  2020年7月,楠楠花费4万元高价,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不久之后,就开始在北京找工作。

  一线城市,是楠楠就业的底线,她海投了上百份简历,工作地点都是北京。可惜,近百份简历只收不到20%的回复,而且都是不太满意的公司,“当时心态就崩了”。

  与一些对薪资期望很高的海归不同,楠楠更在意公司是否“内卷”,公司前景如何,是否有晋升机会。



  但一些大厂,并不太在意海归身份的光环加持,尤其对应届生,给出的待遇标准极低,还有很多HR认为,应届生就不应该提高标准。

  一次面试,一位HR问她,“作为一个应届生,你凭什么提这个条件?”

  吕楠楠很不爽,有着四年半工半读经历的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新人,也不想从零开始。

  多次碰壁之下,她妥协了,接受了作为实习生入职宣传策划岗位的条件。可仅仅入职一天,“周四办理入职,周五晚上就离职啦”。

  “骨子里还是不行,没办法做一些端茶倒水,没有挑战性的无脑工作”。

  离职之后,楠楠又接到了一个0ffer,同样也是企宣岗位,她很喜欢这个企业的文化氛围。

  这一次不是实习生岗位,但她也收敛了很多,放低了姿态。

  “我不愿意从新人做起,但也不会忍受自己犯低级的错误,所以拼命努力,提高硬实力。”

  与国外比,国内的节奏很快,工作也很累,楠楠不太在意996,虽然国外不用996,但她“现在很踏实,也很安心,毕竟在国外,死了都没人知道”。



  结语

  几位海归人员在讲述求职经历时,都曾提到“迷茫”、“崩溃”,而在豆瓣的“海联盟小组”,焦虑、抑郁、痛苦、绝望,也是大多数“海带”的现状。

  很多海硕留贴,本以为镀金之后,会有更高的竞争力,可四处碰壁后才发现,还竞争不过国内的985、211本科生。

  相关调研报告也显示,86%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对自我评价过高,眼高手低,还有52%企业认为海归薪资要求过高。

  事实上,很多海归已将薪资标准一降再降,还有海归放弃找工作,准备创业,甚至打算在疫情缓解后,再度回流国外。

  尽管困境各异,但自称“海废”的大多数“海带”们,一边自嘲一边打气,并没有放弃梦想,他们在一次次试图迈过眼前的沟壑。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Source



网友分享: 零基础商科转码工找实习经历

By GY CS

01/12/2021

晃眼之间,从写下第一行代码,到今天差不多刚好一年了,一年前在银行干着不喜欢的工作,每天度日如年下班后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能发呆几个小时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又真的很幸运,感谢互联网,感谢那些在网上分享自己转行经验的前辈们,如果不是偶然发现了一个学姐的转行心得,也不会发现原来路还可以这样走,所以现在轮到我来分享一点点这个秋招的找实习心得了,希望也能够对屏幕那头的你一点点小帮助。

1)背景:
我是商科零基础转码的,转cs差不多刚好一年,这个秋招面了8家公司,拿了4个offer,中奖了2个flag。诚然我是非常幸运的,不可否认运气在找工作中真的占据非常大的部分,但是在不可控的运气之外,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小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2)前期准备:简历
很多人都把刷题放在找工第一步,但是经过这个秋招,我深刻地意识到简历关其实是最难过的一关,很多公司拿到面试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所以我认为早点开始有针对性的做项目,build up your resume才是重中之重的第一步,尤其是对于没有实习经历的转专业选手来说,早点开始做项目,早点开始准备简历,这样才可以在秋招一开始就自信投出你的简历。



没有实习,项目来凑: 作为转专业选手,简历上自然是一穷二白,真的一点相关经历都没有,所以我很早就开始跟着udemy这些网站做项目。关于做什么项目地里面有非常多的分享帖大家可以自己做下功课,我建议是热门框架常用的技术最好要有一个项目,并且最好是所有项目代码都上传到github,能够deploy最好deploy,这样放在简历上非常有说服力。

简历尽量match job description:很多公司第一步筛选简历其实是机器筛选,有些是hr自己筛(但是我认为很多hr并看不懂你的项目有多难,多复杂,他们只看你的经验是否match),所以简历关键词非常重要,要尽量match job description上的skills,然后每个你列出来的skill最好能够在你的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验中体现出来。

多看前辈的优秀简历,简历一定要多找几个人改:一开始我写简历的时候也很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用英文很好地描述项目,所以我当时是疯狂在LinkedIn上看前辈们的优秀简历,很多人会把自己的简历po在LinkedIn,可以看他们的实习跟项目描述,多看多学,地里面的改简历帖子也可以多看。简历一定要反复修改,可以多找工作了的学长学姐帮忙看看,一定要找学校的career service advisor帮你看看,虽然他们可能不懂你简历写的那些东西,他们往往能够从hr角度对你简历的格式/字体/排版/措辞等提出意见。



3)前期准备:刷题
刷题没什么好说的啦,对每个cs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我其实觉得美国这种考算法题筛选人的方式真的是大大利好咱国人同胞,论勤奋努力做题咱真的都是数一数二,我当初就是听说cs面试就考刷题,然后就虎头虎脑地觉得诶这个活我能行,然后就一腔孤勇转了cs。每个人的刷题方法都不一样,这里我就说一下我自己的刷题方法(并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很多转专业的同学都会问,我补基础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开始刷题。我自己当初也有这种疑问,因为觉得自己真的什么也不会也可以刷题吗?我记得当时一个cs同学跟我说,你会写for loop了就可以开始刷题了,遇到不会的你就现学,刷着刷着你就都会了。这基本就概括了我从0到500+题整个过程。我是学了一半cs61a,基本会写python之后就开始刷题了,一开始我有快速跟了下某章的入门课程,囫囵吞枣地了解了下基本数据结构。刚开始刷题我都是直接看答案,看到不会的数据结构跟算法,就google搜讲解视频,然后做笔记,然后再不停刷同一类型的题,这样刷了100+题的时候就对基本的题型以及常
见的解法有了一点了解(属于看到题大概能知道是什么题型什么解法,但是自己写就会写的磕磕碰碰基本跑不过)。我认为刚开始刷题真的没必要自己在那死磕半天,直接看答案学习最规范最优秀的解法跟思路这样上手比较快且不会有太大挫败感。

再之后就是按照分类tag,从高频到低频,重复刷,对于经典的题型认真看不同的解法,分析时间空间复杂度,做笔记,总结模版,总结套路,我始终觉得刷题其实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你各种套路见的多了,之后自然而然可以见招拆招。



除了把题做出来,怎么在面试过程中跟面试官进行很好的交流也很重要,大家平时可以多给朋友讲讲题,或者跟朋友mock一下,推荐使用Pramp,我有段时间有每天都在pramp上mock,mock过程真的能学到很多!!面试中,我一般是会上来大致思路讲一下,然后得到面试官认可再开始动手写题,然后在写题过程中,我是会一边写一边说解释,然后还会写comment的,写完题之后我会快速看一下有没有edge case,然后再分析一下复杂度。

4)投简历
能内推就内推,能早投就早投,重要的话要重复三遍!!!除了某些玄学公司之外,基本所有的公司都是能内推就内推,能早投就早投!!一般美国的实习都是在7,8月就陆续开放,所以在这之前就要把简历改好。

学会LinkedIn找内推:我以前深受商学院networking教学的荼毒,以为networking或者找人内推一定要先吹嘘一通然后约coffee chat之类的,但是至少对于码农来说绝对不是这样的!!大家都很忙,你如果只是要内推,人家看你背景还ok就顺手给你5分钟就推了,你上来问一大堆问题还要约啥15分钟coffee chat人家都心累。建议大家在秋招开始前就可以泡在LinkedIn上,把自己想去的公司的校友全都加一遍,没有校友的公司可以把公司的国人都加上,等到实习岗位一开放,就直接给他们发私信。划重点!!请人内推请至少简短介绍下自己的情况,我一般是会大致说一下我的背景,我做过的项目,刷了多少题,然后附上我的简历和我想要申请的岗位链接,而且一定要知道,人家帮你内推是情分不是义务,语气一定要客气不要理所当然。我自己的经验是LinkedIn成功率最高的是校友,其次是同胞们。



Career Fair机会一定要把握:美国找工作有很多career fair,我个人感觉careerfair的中标率比内推还要高,所以所有career fair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今年我7月就把简历投进了ghc的database,8月初就被一个公司勾搭了这也是我的第一个offer。虽说今年ghc变成线上之后没有往年给力,但是我看身边还是有不少人从ghc被捞。除了ghc以外,还有下面这些career fair大家可以关注:

1.Tapia
2.Notorious RTC Career Fair: 这是一个叫做Rewriting the code组织办的,也是focus women in tech,他们还有mentorship program也可以试试。
3.HackerRank Career Fair: HackerRank办的career fair,要先参加他们的一个online test(也就是oa题那种),然后也可以投简历。
4.Debug 2020: 听说是给les办的,我没有参加过,大家可以查查。

海投重点在于海:如果找不到内推也不要紧,并不是说海投就一定没有机会,海投重点就是海,所有可以投递的渠道都要争取投一下,我用的比较多的是:

1.官网
2.LinkedIn
3.Jumpstart
4.Handshake
5.学校的piazza简历也要上传,有些公司会看piazza的profile!!



5)面试
美国cs实习面试一般包括算法题,基础知识,简历跟behavior question。大公司很多只考做题,中小公司还会考基础知识,ood等。这一部分就没有什么太多说的了,重点就是刷面经!很多公司oa跟面试都是有题库的,有一些还是连续几年题库都不变,拿到oa或者面试,就是打开地里疯狂刷面经就对了,我面的有些公司,我把地里过去3年的面经刷穿了……(累觉不爱)。

面试的时候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自己学到就是要去领会面试官给的一些hint,很多时候面试官都会暗示你有没有on the right track,还是说你跑的有点偏,能够及时get到面试官给hint然后作出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有时候跟面试官聊开心了比把题完美写出来了可能更重要。

6)最后:一些有的没的碎碎念
不要因为自己是转专业就觉得自己不如人,不要给自己任何预判:这句话其实是面试时候好几个面试官都对我说过的,但是其实作为一个转专业的人一直深知自己很多不足,所以经常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格,非常不自信。比如在一开始投简历的时候,其实很多公司我都不敢投,觉得自己肯定进不了,后来是因为到了9月底实在没有面试了才胡乱海投一波,结果本以为肯定没有戏的公司竟也给发了面试,还走到了终面,不过最后因为面的太晚了,没有hc了。所以非常后悔一开始如果没有因为不自信不敢投投了会怎么样。所以说希望大家都不要给自己预判,不要觉得自己肯定不行,有机会就上,万一中了就是彩票,不中也就当是学习了。



过简历关是玄学,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被什么公司捞上:这个秋招下来,我真的觉得过简历关有很大运气成分在,比如我跟我室友们,做的一样的项目,有着相似的背景,投递方式时间都几乎相同,但是拿到的面试都不尽相同,很多人会有一种跟别人比的心态,觉得为什么他有我没有,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简历关真的运气成分太大了,而你永远不知道你会被什么公司捞上,还是多focus在自己身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当属于你的机会到了的时候就可以一把抓住。

找对小伙伴,抱团取暖真的可以事半功倍:找工作真的非常心累,所以小伙伴真的非常重要。我特别庆幸碰到了我室友,我们一起零基础从头开始学,找工作整个期间都一起互帮互助,我们会互相分享整理的面经,有什么小道消息都会互相通知,就连找内推我们都是互相share节省时间,被拒的时候也会互相打气加油。转cs以来压力大到蒙着被子爆哭的时候也不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的很幸运,有那么棒的小伙伴一起,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sisterhood的力量,跟小伙伴一起升级打怪的经历在黑暗中显得更加闪闪发光。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