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认真地聊一下 上海




很认真地聊一下 上海

来源:茶狐看世界 

4/09/2022

前几天,有个朋友要我写篇文章,聊聊上海。 他在微信里问我:为什么武汉疫情全国支援,上海疫情却xxxx?

我心想,这不是挖坑给我跳嘛? 他的说法是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上海和外地人之间,的确存在一种情绪或者心结,这个大家心知肚明。正巧,我今天看了一篇上海人写疫情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你们用油腻手指,在肮脏的键盘上,敲出这么恶毒的语言…… 隔着屏幕,我都可以感受到满满的悲愤! 我前思后想,我与上海的确有很深的渊源。

我曾经也是上海人,也是属于极少数把户口迁出上海的人。

我可能具备一种介于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视角。如果我把我的想法写出来,不管是批评还是赞美,我想,以上海人的格局,应该都能承受得起。好吧,我就冒着风险,聊一聊我对上海人的看法。 

沪温航线

沪温航线轮船

我小时候,温州人去上海,最好的方式就是坐轮船。从温州的朔门,到上海的十六铺,要航行一天一夜。海轮留给我两个毕生难忘的回忆。 首先,海上日出真美,美得让人心醉。 其次,海轮条件真糟,糟得让人崩溃。



 
很多人晕船后就呕吐,清理不及时,结果就是一片狼藉,臭气熏天。1980年代的时候,船票16元一张,而且往往被“黄牛”炒翻三四倍,一张船票至少要卖50元,这在当时不算小数目。虽然条件很艰苦,票价昂贵,但也挡不住温州人对上海的热情。

当时,年客流最高时达91万人次。这条中国客流量最大的黄金航线,承载着无数温州人的商业梦想。 对我来说,当时的上海,就是宇宙的中心。第一次看到外滩,幼小的心灵无比震撼。长大后,去了纽约、芝加哥,才发现随便一条街,都是外滩。就算是美国大农村腹地的St. Louis,老洋楼也不输上海,原来,山外有山,老钱之外,还有更老的钱。 

那时候,几乎所有高级商品都来自上海,“上海制造”相当于现在 Designed in California 、Styled in italy和Made in Swiss的集合。有一段时间,温州产皮鞋的包装盒上,如果没有“上海皮鞋”四个字,都卖不出去。 让我们回忆一下当年的上海货。

上海牌手表,相当于现在的劳力士。当时月工资只有50元,但人人都想攒钱买一只120元的上海牌手表,不经意地撸起袖子,露出手表的那一刻,就是人生的巅峰。

上海手表,凭票供应,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永久自行车,相当于现在BBA。我小时候,父亲让上海的朋友托运了一辆自行车,在家里装配好之后,擦得油光锃亮,当佛像一样,供了很久,才舍得骑。 此外还有很多高档货,比如海鸥相机、蝴蝶牌缝纫机、大白兔奶糖、百雀羚、英雄钢笔……族繁不及备载,几乎涵盖所有轻工产品。

 总之,那时候,上海的一切都是最嗲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层面的降维打击,可以让人的思想,彻底臣服。坦率地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上海人的优越感爆棚,其实很正常,没有优越感才不正常。
王朔讲过一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挣点钱,让SB知道。话糙理不糙,挣钱只是过程,让SB知道才是目的。这就是人性,你我皆凡人,直面人性,没那么难。
有实力支撑的优越感,就算别人看不顺眼,那也只是嫉妒。换个角度说,懂得欣赏别人的实力,也是一种气度。而没有实力支撑的优越感,就会成为一系列尴尬的起点。 



上海姑娘 

2000年,秋天,我在读大学,周末去上海玩。早上,大街上没什么人,我人生地不熟,找不到我要的公交线路。当时,公交站有一个姑娘拿着一本书,在念念有词,我没多想就去问她,请问,xx路公交是不是在这里? 她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回答,xx公交搬到xx地方了,然后很耐心地给我指路,往前走,然后……

 她身材修长挺拔,皮肤白皙,有一张陈逸飞油画里模特的脸。 作为经常游泳的人,我一眼就看得出她刚在水里泡过,她背着一个半透明的包,里面的泳镜隐约可见,我可以断定,她刚游完泳,这么早出来游泳,应该不是玩玩而已,而是有规律的训练。 她的书封面上印着Deutsch,原来她在学德语。 她说完,我“哦”了一下,说了声谢谢。 

看她的表情,应该已经猜到我没听懂,没错,我是有点走神了,当一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视觉上时,听觉就会处于残废状态。 没想到,她主动说,我带你去吧。 

于是,我就跟着她,也没说话,大概拐了几个弯,几百米的样子。 走着走着,一阵微风穿过她的发梢,向我迎面扑来,那股淡淡的清香,让我小鹿乱撞。 途中她接了一个手机,讲的是上海话,那是我听过最好听的上海话,没有之一。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觉得上海话油腻、滑稽、市井,其实,主要原因是受某台春晚小品的影响。 

最后,她指着远处的公交站,你看,就在那里。 我再三道谢后,她笑了笑,转身离开。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有段时间,我有写游记的习惯。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仙女么?美丽、自律、善良,勤奋。小小年纪,能在秋天早起游泳,又能学德语,在那个年代,也就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才有这样的人。 我到杭州读大学之后,才有机会接触恒温泳池,二十几年前,在温州那样的城市,虽然已经开始出现土豪阶层,但几乎没有正规的恒温泳池。

至于德语,就更不要说了,连个像样的英语老师都没有,还德语? 当时,我总结出一个规律,从一个上海人对外地人讲话的方式,就可以判断他的教养。教养好的人,虽然能讲上海话,面对外地人时,担心对方听不懂,会自动切换到普通话,并努力把普通话说得标准。有极个别教养差的人,明明会说普通话,也明明知道对方听不懂上海话,却偏偏说上海话,看着对方手足无措的样子,嘴角露出得意而的微笑。而大部分人,习惯性说上海牌普通话。 

上海公务员 

我曾经是法律意义上的上海人,因为我的户口在上海。但后来我要回浙江,就把户口迁回去,我的出发点非常简单,就是怕以后办事情麻烦。结果没想到,要把户口迁出上海,也不容易,各种莫名其妙的手续。其中一道是去当地教育局,出一个材料,敲一个章。 教育局在愚园路,大院里有一个非常罕见的犹太教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几经周折,最后接待我的是一个领导派头的中年男子,头发三七分,当时他弯着腰,埋头整理东西。 得知我的来意后,他猛一抬头,越过玳瑁板材眼镜的上缘,向我投来非常诧异的目光。大约盯了我三秒钟,他用夹杂上海话的普通话问我:侬要把户口迁出上海? 我说,是的。 

他又呆了三秒钟,没说话,但脑门上显然印着一行字:侬脑子瓦特啦? 他当时应该在心里嘀咕,上海是啥地方?是外地人挤破头都要进来的天堂啊,居然还有一个戆大要把户口迁出去!?最后他转头,对某人说:阿庆啊,给我拿张红头纸。

  上海司机 

有一次我在上海打车,司机是本地人,礼貌性攀谈了几句,然后,他就用了二十几分钟,滔滔不绝,跟我讲上海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对!他没有加“之一”,用一种非常执着而认真的态度,向我说明,上海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有多么伟大,上海是怎么养活了全中国,全国人民有多么亏欠上海,说着说着,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哎呀……侬晓得伐?蛤? 那是一种不可置疑的架势,是一种宁可不要车钱,也要把大是大非拎清爽的坚决态度。

我烦不胜烦,但我又能怎么回应呢?别说和他辩论,就算我多看他一眼,那都是输了。 于是我频频点头,对,你都对! 这种人不值得我生气,但他们会破坏上海在外地人眼里的形象。其实,绝大部分上海人也看不起这种司机的言论,我也经常听到上海朋友说:“你们不能因为一小撮败类,而否定了整个上海。”
树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痴,这样的人到处都有。但我必须坦率地说,去过这么多城市,这种人,在上海的比例特别高。

具体高多少,我拿不出数据。我经常去北京,司机特别能侃,但也从来没有哪个司机说出“北京养活全国”的话。(这个问题,留在后文细说。)



上海阿姨 

大约2003年前后,我在上海某个好德便利店买东西,突然闯进来一群外省游客,个个穿金戴银,叽叽喳喳,十足的暴发户气

质,其中一个直接插到我前面,还一副泰然自若的表情。

他们的行为举止确实不好,我也讨厌,但我不会表现出来,最多视而不见。至于生气,那就更不会了,为这种人,坏了自己的心情,不值得啊。

 收银的是一位中年妇女,阴森森地白了他们一眼,然后嘴巴碎碎念,用非常恶毒的上海话“问候”他们。对方虽然听不懂,但显然也感受到某种恶意,于是,也用白眼回击。 从冷眼旁观的角度,看上海和外地人的心结,很难说到底谁对谁错。 内地一些省份,发展得晚,农业社会长大的人,确实各方面素质是不如上海人,适应城市生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问题是,上海本地也有低素质的人,她会这样给脸色看,碎碎念么?应该不至于,她只是选择性迁怒罢了。 那位上海的收银员阿姨,就是天性刻薄嘛?应该也不至于,心平气和的时候,都是善良的普通人。只不过,在某一个瞬间,中年人长年累积的苦闷,瞬间爆发,不自觉中,就失态了。 

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其实都有大时代的背景,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恶意。 93年开始上海仪电、纺织开始下岗,总数100万,占劳动力人口比例15%左右,理论上是非常严重的下岗潮了。 日本NHK,拍过关于2004年上海的纪录片,名字叫《中国便利店之战》,片中,上海便利店50%以上的员工都是上海人,像好德那种,几乎都是纺织系统下岗女工,也就是所谓的上海老阿姨。

人民币上的纺织女工

曾几何时,上海纺织女工可是响当当的工人阶级,划重点,上海的工人阶级,在十几亿人口里,除了少数干部,可是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啊。她们甚至可以上人民币。 几十年前,如果你的上海亲戚,送你一套上海产服装,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送你一个驴牌包包,可以炫耀很久了。然而,一转眼,她们却中年下岗,要为曾经最看不起的“乡下人”端茶送水,收银结账,更可悲的是,自己的收入,远不如他们。

上海下岗女工一定觉得,她们为国家奉献了青春,结果,却被时代无情抛弃。 她们中很多人,住在破旧的石库门、棚户区,一家5口人挤在20平米的屋子,晚上小孩必须睡沙发,没有独立卫生间,3户人家共用一个浴室,夏天十几个人排队洗澡,低头一看,水门汀地板上还有8条裂缝,而马路对面新盖的新楼房,却已经被温州土豪买断了。 他们从中国最伟大城市的主人,沦落为可有可无的配角。

你说,这心里有多苦?相由心生,每一张刻薄脸孔的后面,都有心酸的故事。 从上海整体发展的角度看,如果上海不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那么被抛弃的就不只是上海女工,而是上海整个城市。

 另外,上海相比东北,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下岗潮发生的同时,上海蓬勃发展的新产业,制造业、服务业都需要大量人手。如果说东北的下岗是被迫的,那么上海的下岗实际上带有一点主动转型的味道。东北是崩盘,上海是转型。

 有句话说得好:上海的冬天,普通人熬一下就过去了;东北的冬天,熬一下普通人就过去了。 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上海的下岗女工,又是幸运的,至少,他们年轻的时候,也辉煌过,虽然中年下岗,好歹还有一条出路。 计划经济时代,上海纺织厂的岗位可是全中国女性的梦想职业啊。

上海女性何德何能,可以进纺织厂当工人?她们是能力强?程度高?还是能吃苦?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上海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投胎水平。因为严格的户口制度,上海人就能去国营工厂工作,外地人完全没机会。当时的国有企业还有世袭制,叫做顶替,父母退休,子女继承。如此僵化的体制,合理吗?可持续嘛?会有竞争力嘛?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

 上海女工的工作不是被外地人抢走,而是她们自己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这很残酷,但总不可能让整个世界停下脚步,去等她们吧。 作为旁观者,我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冷静分析。但作为当事人,她们绝不甘心接受这么残酷的现实。

负面情绪,从个人到社会,积少成多,就会慢慢形成一种群体意识。 

我刚好亲眼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2010年前后,各种争论,在网络上非常激烈。当时,在上海本地论坛“宽带山”中,以“yp”代称外地人。没经历过的人,可能一头雾水,YP啥意思?最初,“外地”这个词被论坛屏蔽,后来连WD也被屏蔽,最后只能用YP(硬盘)来代称“外地”。原因是,硬盘厂商“西部数据”的缩写是“WD”。 2009年,上海某电台主持人用上海话聊天逗笑,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
主持人立刻回应听众:“请你团成一团,用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城市”,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成了热搜,全国各大论坛吵成一片。 

经历过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我就不多说了,仅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气氛有多么紧张。 如果在那个阶段,舆论放开,一人一票,绝对会有很多舌绽莲花的政客,利用各种矛盾,出来煽风点火。

什么光头党、亚速营、穆兄会、萨卡什维利,不都这一路货色么?甚至连结局都一样,每一次政客捞足油水,经济更加低迷,底层更加痛苦,社会更加分裂。我去过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突尼斯,相同的情节不断重复,激情过后,一地鸡毛。有能力的人,抢破头移民,弱势群体彻底被抛弃。眼下的乌克兰,就是最悲惨的案例。

 社会转型期是最危险的,如履薄冰,一着不慎,就跌入万丈深渊,现在回想起来,所有人都应该感到庆幸。 

上海的前世今生 

如果以千年作单位,在整个江南地区辉煌的文明史上,上海几乎就是一个灯下黑。我看了上海历史地图,唐朝的时候,海岸线已经延伸到如今的上海市区。751年,唐天宝十载,上海设立华亭县。但查了半天,都没有查到什么亮点。

 353年,东晋永和九年,在上海不远处的绍兴,王羲之酒后写下《兰亭序》,把华夏文明带上巅峰,当时,上海市区还只是一片滩涂。 1138年,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之时,上海市区只是一片农村。 

1513年,苏州拙政园落成之日,上海市区还只是一片农村。 就算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祖孙俩六下江南的时候,也没有去上海人民广场附近转转。

 古代的江南,除了苏州、绍兴、杭州这群大咖,甚至连宁波也可能吊打上海,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

总而言之,宋朝开始,长三角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但上海的存在感却很低,处于核心文明圈的边缘。国有国运,城有城运,站在风口上,牛都能起飞。

但到了近代,1843年,上海开埠后,就成为殖民者和买办的乐园,然后一路开挂,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   1978年,李光耀告诉总设计师,新加坡的祖先大多是来自中国的“苦力”﹔相反,中国拥有留守中原的达官贵人、知识分子。因此,凡是新加坡能够做到的,中国也一样能够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二战后翻身的几个东亚地区,比如新加坡、香港、甚至台湾,先民曾经都是李光耀口中的“苦力”,因为走投无路,才远走他乡。 其实,上海也不例外。上海教授的祖辈,很可能是来上海逃难的安徽人,早年在霞飞路拉过黄包车。有些上海人张口闭口“法租界”,但绝口不提他爷爷来自他最痛恨的苏北,能成为上海人,纯属巧合。  

上海开埠后,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本地人。他们来自于中国各地,但主要是苏北人和宁波人,占据80%以上。我听上海话毫无压力,在我眼里,上海话就是硬一点的苏州话,或,软一点的宁波话,最多夹杂一些上海本地词汇。

对了,上海话里“阿拉”这个第一人称,就是来源于宁波话。整体上,这三个地方的人沟通无碍。  
据1950年1月的统计,祖籍上海的占上海总人口的15%,非上海籍占85%。今日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的这些移民,是“上海人”的核心主体。而真正的上海本地人,很可能是现在上海郊区的农民,精准地说,他们不是“上海人”,而是“上海市人”,而改开之后来的移民,叫“新上海人”,其中微妙,值得细品。
这个情况和美国有点像,在细分的语境下,American并不是最早生活在美洲的原住民,而是特定时期的欧洲移民。

而其他人,都要在American前加定语,比如原住民叫Native American,黑人叫African American,亚裔叫Asian American。你有听过欧裔美国人European American嘛? 我反正没听过。的确有这个名词,但几乎没人用。
是不是很有意思?古今中外,人性都是相通的。

共和国长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绝对是共和国长子。巅峰时的上海经济规模,相当于3.3个北京。1978年,上海上缴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8,工业产值占到过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 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的经济数据不是领先其它省市百分之多少的问题,而是领先几倍的问题。一骑绝尘,独孤求败。但没想到,弹指一挥间,上海的经济数据已经泯然众城。 

我在知乎看到一个帖子:2020年,上海GDP连续43年全国第一。

下面有一条赞同最多的评论:沪宁线上所有城市人均GDP都超上海,这是江苏,谢谢。

 我一查,还是真的,沪宁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人均GDP都超越上海。上海的人均GDP,已经好几年无缘前十。  如今,上海的经济结构,其实就是高级版的东北。

主要还是国企和外资占主要份额。上海本地人的冒险精神和创业动力,不如江浙两省。「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前40强都没有一家是上海的。上海排名最高的是复星集团,第46位,老板郭广昌是浙江东阳人。
上海凭借的地缘条件,可以吸引国家资源和外企投资,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但上海看似稳定的局面,却时刻酝酿着危机,就像以前下岗的上海女工一样,本以为铁饭碗,可以端一辈子,谁料到,中年突然下岗。
这几年,国产品牌强势崛起,保定有长城,安徽有奇瑞,浙江有吉利,深圳有比亚迪。新势力“蔚、小、理”等来势汹汹。比亚迪3月份销量已经破10万,订单破50万,成为第一个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

不知不觉,全球车企市值排名重新洗牌,比亚迪超越大众位列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目前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格局就是,特斯拉一枝独秀,比亚迪紧随其后,第三名连他们的尾灯都看不见。

 汽车是上海引以为豪的支柱产业。但拿得出手的还是那几个外企,以前是大众、通用,现在特斯拉,研发、品牌等高利润环境都掌握在外资手上。有一次,我在突尼斯看到上汽MG,可在当地人眼里,那是一个英国品牌。
这几年出国多了,最自豪的就是中国品牌输出生活方式,比如深圳的大疆,颠覆了旅行方式,广州的Shein,颠覆了消费方式,北京的Tiktok,颠覆了娱乐方式。

杭州的阿里虽然最近负面新闻不断,但在欧洲,几乎人人知道国际版淘宝,速卖通Aliexpress。北京字节跳动科技2017年开始提供抖音国际版TikTok,短短3年之后,就超过Facebook等APP排到世界第一。

前几天,bloomberg报导,Shein的估值已经突破1000亿美刀。1000亿美元的估值是什么概念呢?放在快消行业中,这个估值已经超过了HM和ZARA的总和;

放在全球初创公司排行榜中,1000亿美元的估值,仅仅略次于字节跳动(1400亿美元)和SpaceX(1003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独角兽公司。
最近几十年,头部创新企业浪潮,上海几乎次次缺席。当年的上海优越感,是有实力支撑的,比如,上海牌手表,永久自行车、海鸥相机、英雄钢笔。

如今的上海,能拿得出什么呢?如果能弄出几个Tiktok、大疆、腾讯、比亚迪、Shein,别人也心服口服。 

 到底谁欠谁?我先说答案,谁都不欠谁,我们是相濡以沫的命运共同体。
有一些上海人,最爱念叨的就是上海对全国的贡献。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帖子,比如:六省一市养活中国……上海等六省一市养活中国……上海养活中国…… 以我浙江人的身份说这个议题,可能相对客观,因为浙江也是所谓的净上缴大省。

从2020年各省市“净上缴中央财政”表中可以看出,上海一年净上缴中央财政5483亿,高于江苏省(4604亿)、浙江省(4396亿)、北京市(3600亿),仅次于广东省(7308亿)。 无论在知乎还是微博,只要搜索“财政+净上缴”,跳出来的,主要是和上海相关的内容。下面参与讨论的也主要是上海人。

下面就是一段最经典的上海人想法:上海的繁荣跟上海人有多大关系?没多大关系。但是跟你关系很大。—- 因为上海人几十年来赚的钱,通过净上缴中央利税,转移支付到你祖父母、父母所在的单位。然后你父母拿工资养活你,你才活到今天。 其实,上海的净上缴,论总量,不如广东,论人均,不如深圳。但几乎很少看到深圳人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为啥会这样?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推论,欢迎打脸。  虽然现在上海也不错,稳坐一线城市,但远不及当初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从一枝独秀,到与百花争艳,上海人会有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会放大所谓的“被剥夺感”,想着想着,想多了,人就痛苦了。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理性地思考一下,国家的财政体系,有一套固定的算法,怎么可能为一个城市量身定做?把上海弄穷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无奈,人就是那么感性的动物。  相比之下,无论广东还是深圳,都没有这种心态,尤其深圳,那是穷人翻身喜洋洋,能多上缴一点,反而心怀感激。我接触到的深圳人,普遍都认为,多亏了国家政策好,短短40年,深圳从小渔村成长为一线大都市。其实,一百多年前,上海开埠之之时,也只不过是一片农村而已。 对人性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检讨自己,甩锅给别人是最轻松的做法,你看,总有刁民要害朕,而不是朕不努力。

这不只是上海人的弱点,也是全人类的弱点。 

美国也一样,看过纪录片《美国工厂》的人就知道,美国制造业不行,最主要原因,就是工人太懒、太矫情、素质太低,毫无上进心。 但是,美国政客敢对选民直说么?你们没工作,都是因为你们太懒、太笨!除非他疯了。每次大选,参选人都会不停地说China、China、China……千错万错,都是中国的错,你们没有错,你们最无辜,只要你们选我,我就找中国算账,替你们讨回公道。结果呢,一场贸易战,打了一个寂寞,美国制造业一如既往。 乍一看,转移支付是发达地区扶持了落后地区。但仔细推敲,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举几个例子 

烟草 

上海烟草公司,是上海的地税大户,更是国税大户,2020年纳税近1000亿,相当于中国整个烟草系统纳税(1.2万亿)的8.3%。但问题是上海2500万人口,只占全国的1.8%。

无论如何,上海的烟民也不可能一天抽5包烟,大部分中华烟都是外省市消费的。上海用云南的烟草,在上海生产中华烟,然后卖到全国,最后交了大量的国税。说白了,是全国人民的钱,经过上海的手交给国家,然后转移支付给落后地区。

如果上海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上海的香烟绝不可能进入中国市场,道理很简单,烟草是严格的特许商品,韩国、日本的香烟也不可能在中国大卖。 根据我国的烟草税构成,不仅有国税,还有地税,甚至包括教育附加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上海的教育经费、城市维护,可能都有全国烟民的一点功劳。

烟草是最好的例子,上海不仅赚了里子,还赚了面子。不仅获得部分利益,还得到了财政支援全国的美名。


央企总部

北京如果不是首都,那得叫北平,北平是北平人的北平,但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

2020年北京财政净上缴3600亿,按照人均计算,和上海差不多。目前,我国共有120多家央企。我们熟悉的三大运营商、三桶油、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国铁等众多央企总部等100余家央企,总部都设在北京。

大量央企总部的存在,让北京拥有60家世界500强企业,不仅超过沪港广深的总和,而且远超东京(39)、纽约(17)、伦敦(15)等国际大都市。
如果不是首都,如果北京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以北京2000万人口的规模,可能拥有这么多世界500强嘛?显然不可能。北京净上缴多,其实也是全国人民的钱,通过北京上交给国家,然后再转移支付到相对落后的地区。
即便净上缴多,央企总部还是给北京带来巨大的好处,至少养活了大量高收入群体,带动了消费。北京没吃亏。

宝钢动工典礼
宝钢
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成立于1977年,是中日建交后,日本援建中国的一个项目。宝钢,是以国家的名义,从日本得到的贷款、技术、人才,最后在上海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也许放在上海有他的好处,但问题是,非得放在上海么?放在扬州不可以?放在辽宁就不行?

 像这一类的企业太多了,特点就是依托国家资源,占领全国市场。不仅上海,北京、广州都差不多。上海有东航,北京有国航,广州有南航,这些大公司都赚了全国市场的钱,在北上广纳税,当然要转移支付给其它地区。
我举这么例子,是为了说明上海亏欠全国人民?当然不是。

表面上是支付转移,实际上是各地分工。上海对全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分工,把国家财富的饼做大。数十年如一日,真金白银的转移支付,离不开上海付出。
总之,每年获得净流入的四川、黑龙江、河南、广西、甘肃、云南……不需要感到内疚。每年净上缴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也没有必要感到吃亏。

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风雨同舟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如果一定要说我们欠了谁?那一定是中国的农民。

中国是极少数不靠殖民剥削完成原始积累的国家。我们的原始积累只能靠农民,是几亿农民的血和泪,是他们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口粮,来推动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建国初期,我们的预算是什么单位。

1951年,新中国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没错,单位是“一斤小米”。 从1949新中国建立,到2006年农业税废除,57年,几乎一个甲子的时间,中国农民就像一群纤夫,用孱弱的肩膀,启动了新中国这条巨轮。

按照现在资本运作的逻辑,中国农民就是新中国工业的天使投资人

回报投资人,是天经地义的契约精神。 去过很多亚非拉国家之后,我发现,相比同时期的其它农业国,中国成功的秘诀,就是有一套长远的转移支付架构。

早期,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村向城市转移,工业化完成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这样的长期分配体制,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可避免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其它国家,几乎不可能执行。我们应该庆幸,终于熬过去了,工业化成功了。

总结 

有段时间,我经常去香港。现在回想起来,香港和上海,虽然相隔很远,命运却很相似。

地理位置都很好,一个在珠江口,一个在长江口。

历史上,都是默默无闻的边缘地带,却在国运困顿时期,凭借广大的腹地,借助全国的资源,一飞冲天,成为耀眼的明星。一旦国运重回正轨,他们也就慢慢回归常态。

 香港前几年的气氛,就不用说我了,我最近突然发现,如今香港10后的小朋友,居然不大会讲广东话了,他们更习惯用普通话交流,习惯用抖音、微信,和内地的同龄人无缝接轨,经济条件、认知水平,几乎同步接轨,所谓认同感的问题,慢慢消失。 

上海的情况也差不多,如今,大部分年轻人的上海话水平,可能还不如我。不管你高兴不高兴,上海话和其它方言一样,都会慢慢消失,这个趋势非人力可以扭转。

区域之间的各种差异,也会像语言一样,逐渐被抹平。 我是乐观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心结都会迎刃而解。时间会冲淡一切,再过一二十年,当我们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最多也就会心一笑。 最后,祝大家早日战胜疫情!




墨西哥自驾三周,深刻理解了,美国对中国的焦虑

来源:加茶狐看世界 ,作者teafox

12/07/2021

墨西哥土著,印第安人,摄于San Cristobal de las Casas

2018年底,我去墨西哥自驾了三周。总得来说,墨西哥有热情的百姓、古老的文化、无敌的沙滩,体验还不错。

但墨西哥是一个极端分裂的社会,善恶、贫富、美丑、安危,任何对立面的转化,都只在一念之间。一河之隔,一边是欢声笑语的繁华盛世,另一边却是枪声四起的人间炼狱。一街之隔,一边是豪华整洁的五星酒店,另一边却是垃圾遍地的贫民窟。

在美墨边境的危险地带,为了保护自己,你不得不揣摩每一个路人的意图,评估四周的潜在风险,一切都让你提心吊胆。在大城市的公园,你也可以在树荫下享受咖啡的醇香,生活的安逸,一如既往。在首都墨西哥城、历史名城瓜纳华托、热带胜地坎昆,有世界上最好的旅游体验。而在边境区域,危险无处不在,人头落地也只在眨眼之间。

在墨西哥旅游,一方面提心吊胆,另一方面也有和危险擦肩而过的快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墨西哥女孩,摄于Gunajuato

在南部尤卡坦半岛的内陆地区,当我们要用大疆无人机空拍时,系统提示更新地图,为了避免误入禁飞区,我们决定更新后再起飞。在墨西哥的乡下地区,网络犹如龟速,几百兆的数据更新,在国内几秒钟完成,但在墨西哥要花了几十分钟。无奈,只能等。

在等待过程中,我的车窗视野之内,约有几十个墨西哥人,漫不经心地挥舞镰刀,在路边割杂草。同样的工作,我们小区的师傅,一个人背着割草机,几分钟搞定。他们这几十号人,几乎原地磨蹭,几十分钟毫无进展,真是把酱油打出了新境界。

虽然我已经习惯了墨西哥人的懒散,但这样的原始的劳动工具和工作效率,实在让我瞠目结舌。后来听墨西哥当地人说,因为地方要换届选举,地方政府为了刷就业率,临时抱佛脚,用公共预算,聘请了很多临时工,这样一来,就业率就高了,牛皮就好吹了。选举结束之日,就是“临时工”失业之时。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墨西哥人挥舞着镰刀,笑得没心没肺,和世界最富强的国家为邻,却依旧看不到希望。第二幅,深圳的程序员正在大疆总部,研究算法,更新数据,大疆已经垄断了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

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维度的生产力,真实的墨西哥和我的期待中的墨西哥,落差非常大。



人均GDP  

我去一个国家之前,喜欢研究一下这个国家最近几十年的经济表现。我是个俗人,最关心的就是钱,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国家的旅游体验,基本上和人均GDP成正比。

人均超过7000美元的国家,基本上整个社会治理比较稳定,治安、交通、卫生等各方面,不需要特别担心。比如说,我当年去泰国(7000美元)和马来西亚(9000美元,2010年),旅游体验非常好,我甚至觉得,当地的生活质量比中国好,原因很简单,他们相对工业不发达,空气质量好,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

还有一些国家,人均GDP 在3000~5000之间徘徊,除了主要大城市,社会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各种鸡飞狗跳的意外,让你防不胜防,一定要小心。比如,突尼斯(4300美元)、格鲁吉亚(4400美元)、亚美尼亚(4500美元),一旦开车离开首都,各种破败和混乱,就迎面扑来。又比如,南非(6000美元)可能是所有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里,治安环境最差的,路上充满杀气的眼神,围墙上的带刀片的铁丝网、贪婪的警察、凶恶的劫匪……无论何时何地,你的神经都会处于紧绷的状态。当你坐上回国的飞机时,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里默念“多谢老天爷不杀之恩”。 

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社会和人一样,如果连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那道德约束就成了空话,为了活下去,丧尽天良也在所不惜。我认为,1万美元人均GDP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门槛,一旦超过1万美元,就算还不是发达国家,但老百姓心态比较平和,一旦生活水平高了,犯罪成本也就高了,为非作歹的人就少了。

比如说土耳其(1.26万美元,2013年),历史悠久、风景漂亮、物价便宜,老百姓没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傲气,对中国人非常友善。又比如哥斯达黎加(1.2万美元),人均比中国还高,简直就是拉丁美洲的瑞士,基础设施好,办事讲规矩,治安让人放心。老百姓既有欧美的严谨,又有拉美的奔放。



在我去过这么国家里,墨西哥是一个例外。

过去20年,墨西哥的人均GDP都在7500~10500美元之间徘徊,从账面看,这个国家已经整整一代人步入小康生活,相比之下,中国却是一个刚脱贫的国家,我们10年前才突破4500美元,2019年才第一次突破1万美元。 

过去40年的时间里,虽然墨西哥的经济数据还不错,但墨西哥的国家形象却很差。得知我要去墨西哥时,很朋友都非常吃惊,好像我不是去旅游,而是去送死一样,仿佛已经看到“毒贩用枪顶着我的后脑勺的样子”。苦口婆心地劝我:“这种国家,还是别去吧。”

我和雪佛兰Express 


我在坎昆租车行提车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国家的细节和他的经济数据有点不匹配,名不副实。我租的是一辆雪佛兰Express商务车,居然连最基本的遥控自动门锁都没有?!让我非常错愕,每次开门关门都要用钥匙手动操作,锁一次车门,你至少要操作4次!如果要拿行李,就要操作5次! 

中国汽车的简配一直为人诟病,但比起墨西哥,简直小巫见大巫。我在墨西哥自驾三周,后来才逐渐发现,在墨西哥简配绝不是个别现象,手动开门、手动侧视镜、手摇摇窗、手动座椅……几乎是大多数新车的标配。

Ciudad Juárez街头小贩

还有一次,我从美国的El Paso通过陆路口岸,步行进入墨西哥Ciudad Juárez,那一带毗邻美国,是墨西哥所谓的“发达地区”,也是治安比较差的地区。

在我眼里,El Paso是典型的美国小城,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大城市的脏乱差,家家住house,每户至少2辆车。屋前的草坪,屋后的泳池,都散发着金钱的味道。但从El Paso步行进入墨西哥Ciudad Juárez,就感觉瞬间时间倒流,街道两旁的房子拥挤破败,商贩们衣着邋遢,推着小车,在烈日下招揽生意。

墨西哥香烟论支卖 


Ciudad Juárez市中心离美国不到2公里,香烟居然论支卖,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中国20年前的场景,因为那时候的穷人买不起整包烟。如今的中国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香烟还可以这么卖。Ciudad Juárez给我的感觉就是:离美国很近,离天堂太远。 

墨西哥的治安

我一路自驾,没有遇到危险,但墨西哥的治安不好,确是事实。如果你去油管搜索mexico + police + corruption(墨西哥 + 警察 + 腐败),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用隐藏镜头拍摄的真人真事。

我在坎昆万豪酒店遇到几个德国人,听说我在墨西哥自驾,都向我竖起大拇指“中国人胆真肥”,他们说,在欧洲人眼里,墨西哥最可恶的就是警察,比黑帮还坏,专门敲诈外国游客,欧美人非常喜欢墨西哥,但大多数人都喜欢呆在酒店区,在海边晒晒太阳,看看书,仅此而已,很少人自己开车深入内陆。

对外国游客来说,墨西哥的危险不是传说!一定要小心。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

总而言之,墨西哥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迷,这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和国家形象相差太远。



直到我发现一个数据后,才恍然大悟,那就是“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根据经合组织数据,2016年,绝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都在50%左右。美国的比例是53%,日本50%,瑞士高达59%,而墨西哥只有26.7%,是最低的。这就解释了 “虽然墨西哥的人均GDP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但老百姓口袋里却没钱” 的原因。

那么,墨西哥的钱到底去哪里了? 

很多年前《世界是平的》在中国热销,作者Thomas Fridman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王牌记者,前几天,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再次提到中美矛盾的本质,就是所谓“浅层产品”(shallow goods)和“深层产品”(deep goods)的矛盾。

过去40年中的前30年,中国商品卖给美国的都是“浅层产品”(shallow goods),身上的衬衫、桌上的杯子,脚上的鞋子、或是屋顶太阳能电池板。本来相安无事,但最近10年,中国变得“不安分”,开始向美国输出“深层产品”(deep goods),软件、品牌,甚至“生活方式”。于是美国开始焦虑。

如果不去墨西哥,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不安分”?美国为何如此焦虑? 



一言以蔽之,墨西哥整个国家的“深层产品”都被美国垄断。超额利润计算在墨西哥的GDP之内,却流入美国资本家的腰包。GDP数据不错,老百姓却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深层产品”主要体现在金融、品牌、科技上。

金融 

我在墨西哥坐了一次长途大巴,从瓜纳华托到墨西哥城,网上购票我选择了Paypal(相当于支付宝),这样可以避免再次暴露信用卡密码,当时的车票是600比索,相当于30美元。

Paypal的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Tesla老板马斯克,我也是paypal的资深用户,20年前我就对Paypal的高额手续费深恶痛绝,我记得,那时候收款的最高费率是3.9%+0.49。我本以为Paypal规模做大之后,会逐渐降低费率。没想到,如今变本加厉。这就是垄断的恶果,中国之外,最大的国际电子支付平台就是Paypal。

Paypal费率计算截图

美国 PayPal 当前的官方费率:4.4% + 0.49,如果转出30美元,则收款人会收到 28.19美元,手续费:USD 1.81。墨西哥人卖一张$30美元的车票,就要向美国人贡献$1.8美元。而辛辛苦苦开长途车,一张车票的净利润有没有1.8美元,我都要怀疑。



因为存在一笔固定费用0.49美元,就导致交易额越低,费率越高。30美元的实际手续费为1.81/30=6%。6%是什么概念?很多小本生意的净利润率都没有这么高!

Paypal在墨西哥的网络支付市场,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店大欺客,这么高的手续费,你也得忍着,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好像美国人收钱是天经地义的。

幸好,这种气我们中国人可以不用忍,在中国,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互相竞争,零售业的手续费一般在0.38%左右,商家收100块钱,只需要需要支付0.38元手续费。普通行业,例如餐饮、休闲、娱乐、商业等,手续费一般在0.6%左右。这样的费率几乎就是Paypal 的十分之一。 

除了网络支付,墨西哥的信用卡也是美国的天下。Visa,Master,Discover,Amex这四家信用卡平台,前三家的平均费率1.7%-1.9%左右,Amex的收费更是高,接近3%。

经常出国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凡能用银联的地方,一般不用Visa/Master,原因就是汇率折损问题,Visa/Master都要收1.5%的兑换费。

除了中国有独立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体系之外,其它国家几乎没有选择,只能用美国的支付系统。对美国本身来说,手续费再高,那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成为美国内循环的一部分。而对于其它国家来讲,这么高的手续费,相当于全民替美国资本打工。



品牌

墨西哥的人口比日本还多,世界排名第十,但提起墨西哥的品牌,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几乎是一篇空白。因为,墨西哥市场几乎是美国品牌的天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 

一句话概括,在墨西哥,可口可乐就是合法的鸦片。当年,英国人向中国贩卖鸦片,引起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如今,美国人向墨西哥贩卖可乐,却得到崇拜的眼神。

独占墨西哥乡下的可乐广告

开车走在墨西哥的乡下,最深的体会就是,当地集装箱卡车少,路边广告也少,唯独可口可乐的广告,无孔不入。 

墨西哥是一个可乐中毒的国家。根据可口可乐公司的数据,墨西哥的人均可乐消费量世界第一,相当于728标准杯,相当于第三名美国(403杯)的两倍。这也和我查到的中文资料吻合,2017年,太古饮料中国执行董事苏薇曾提到,她在走访墨西哥市场时发现,墨西哥市场可口可乐的人年均饮用量达到700标准杯,而中国市场人年均饮用量仅为47标准杯,墨西哥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15倍。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8 年的数据 ,当时墨西哥的肥胖率是大国中最高的。大约 33% 的墨西哥人严重肥胖,71% 的人肥胖。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可口可乐喝得太多。

墨西哥街头的“苗条”少女

目前,墨西哥近 15% 的卫生预算用于治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将近10% 的墨西哥人口患有糖尿病——这是世界主要国家中最高的。糖尿病也是墨西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导致 80000 人死亡——远远超过该国毒品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 



根据globalproductprices.com网站统计,2021年3月,墨西哥500ml可乐的平均零售价格是0.74美元,相当于4.8元人民币。前几天,我在宁波一个小店,买了一瓶500ml的无糖可乐,价格是3.5元人民币。如果去大型超市购买,价格低于3元,这个价格应该全国都差不多。

中国人的收入高于墨西哥,但可乐价格却远低于墨西哥。什么原因?

表面原因就是垄断,可口可乐的各种产品在墨西哥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任何一个乡村小店都可以找到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可乐只是一种选择,而在墨西哥可乐几乎是唯一的选择。除了可口可乐,我们有农夫山泉,康师傅、哇哈哈、椰树,就算碳酸饮料,还有元气森林等后起之秀。 

在墨西哥的商店,可口可乐产品就像一堵墙,硕果仅存的竞争者,是来自美国的百事可乐,但也只能委屈在角落里。 

墨西哥宗教仪式上的可乐

一方面是可口可乐的营销手段非常高明,几乎已经达到宗教洗脑的水平。在墨西哥,可口可乐的营销无孔不入,甚至已经成为宗教的一部分。在庆祝出生、婚姻或守护神的聚会上,若不拿出可口可乐来招待宾客,那么这个聚会就是不完整的。一瓶可乐,被认为可以滋养精神和帮助病人,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公共和私人仪式的中心环节,就像熏香、蜡烛和献祭的鸡一样。

墨西哥”可乐”总统Vicente Fox


另外一方面,可口可乐打通了墨西哥各种关节。Vicente Fox是2000年-2006年的墨西哥总统,在他当选总统之前,是拉丁美洲范围内的可口可乐公司的CEO。可口可乐的势力,在墨西哥盘根错节。整个墨西哥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几乎就是可口可乐的门神。另外,可口可乐是美国文化的象征,背后有美国政府撑腰,哪个墨西哥政客敢得罪美国呢?美国的套路就是,私营企业冲在前线,政府在背后撑腰,政商一体,开拓全球市场,这一招,在墨西哥效果最好。 

科技

墨西哥的网络平台完全被美国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碾压式的降维打击。

比如说,我在墨西哥最偏僻的Chiapas(恰帕斯州)自驾,能用的地图只剩下Google一家。在这样的穷乡僻壤,Google连一个小村的一条无名小道,都标记得一清二楚,甚至连村子哪个店的Taco更好吃,都有顾客评价。

Google把我们带到乡下小店


当我依靠Google地图在墨西哥乡下畅销无阻的时候,我感觉非常庆幸,一方面庆幸有Google这么海量的数据,我一个普通中国人,可以到地球另一端的陌生国家自驾游;另一方面,也庆幸中国没有被Google垄断,我们还有百度、高德地图。

地图的完善,就是一个不断补漏洞的过程,地图数据就像一道越挖越深的护城河,一旦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来者就很难进入地图市场。

比如说,我们的百度、高德地图,在中国的使用体验甚至比Google都好,说明我们的软件设计和算法并不落后,但百度地图到了国外就废了。原因就是数据积累不够强,漏洞百出。体验极差。

如果我们也像墨西哥一样,被Google垄断,我们的地理数据就毫不设防,美国一旦禁用Google地图,我们就连一个外卖都点不了,自动驾驶更是无从谈起了。

Google地图只是冰山一角,墨西哥和其它国家一样,整个国家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都是被美国垄断的。从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Instagram,还有影视平台YouTube,Netflix。还有旅行出游平台,airbnb、booking等,打车软件Uber,外卖Uber eats,等等。



只要墨西哥人拿起手机,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潜移默化中,都被美国影响。如果这些网络一夜之间都断了,那就是仿佛瞬间回到原始时代。

我查了一下今天的股价,美国排名前6的公司,除了特斯拉,就是网络科技5大巨头。几乎每一家的市值就超过墨西哥整个国家的GDP

苹果:2.6万亿美元 

微软:2.5万亿美元 

Google:1.9万亿美元。 

亚马逊:1.8万亿美元。 

Facebook:1万亿美元。

说他们富可敌国,都是低估了。正是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才养肥了美国的科技巨头。

总而言之,墨西哥几乎所有高利润的“深层产品”行业,都被美国垄断。墨西哥相当于美国2.0版本的“殖民地”。一方面,美国可以正大光明榨取墨西哥的高额利润。另外一方面,美国不用背负殖民者的骂名,也不要负担管理墨西哥的责任。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文明,那么高科技,一切合法合理。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有关系,没名分,对美国来说,好处全部拿走,责任一点没有。

写到这里,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波多黎各多次要加入美国,美国却置之不理。”时代已经变了,领土已经不是延伸霸权的障碍,反而成了撇清责任的最好借口。如今的美国,已经白Piao上瘾。



二战之后,美国用自己的美元霸权和科技霸权,构建了一个看上去非常“美好”的国际秩序。在这个秩序里,美国是老大,在他周围有一群马仔,组成了“发达国家”核心成员是:西欧各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日本、以色列。

这个所谓“发达国家”的圈子非常封闭,过去一百多年,几乎没有大的变动。这些国家的总人口,不到10亿。二战后,升级成功的国家,如果不算体量太小的“新加坡、以色列”,只有韩国一个。

除此之外,就是苦难的芸芸众生,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为这些发达国家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靠出卖“浅层产品”赚取一点辛苦钱,有了钱之后,购买发达国家的“深层产品”,成为他们的市场,于是,辛苦赚来的钱,再次流回发达国家的腰包。

这就是美国设计的双循环,发达国家“内循环”,大家围绕着老大喝酒吃肉。而在发达国家外部,是广大的发展中穷国的“外循环”,只能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接几口发达国家的残羹剩饭。在美国的这一套体系里面,墨西哥绝对是最乖顺的成员。

如果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像墨西哥这样,安分守己,对美国来说,一切尽在掌握,美国的傻白甜在花园里享受岁月静好,第三世界的臣民在工厂里忍受体力煎熬。长此以往,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如弗兰西斯·福山所说,美国完成了“历史的终结”,成为“最后之人”。


唯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美国。

在斗垮苏联,赢得冷战之后,这个完美的双循环,看似天衣无缝。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但直到有一天,一觉醒来,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他的眼前,那就是中国。 

无论从金融、品牌、科技,中国都独立于美国之外。本来美国可以一家通吃,如今,多了一个中国来分餐。最近二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全世界除了中美两国,其他国家实际上都已经不发展了。

2010年全世界的GDP总量是66.2万亿美元,到了2020年,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是84.5万亿美元,增长了18.3万亿美元。

2010年中国的GDP是5.9万亿美元,2020年中国的GDP是14.7万亿美元,增长了8.8万亿美元。

2010年,美国的GDP大概是14.9万亿美元,2020年美国GDP是20.9万亿美元,增长了6万亿美元。

中美两国一共增长了14.8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增量(18.3万亿)的80%。

2020年,全世界人口是78.8亿,中国14.1亿,美国3.3,中美两国人口合计17.4亿,占人类的22%。也就是中美两国,以占人类22%的人口,瓜分了80%的经济增量。而其余78%的人口只占了20%的增量。全世界除了中美两国之外,十年增长率也只有8.2%,平均每年0.82%。这个数字连通胀率都跑不赢。



也就是说,最近10年,除了中美两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几乎零增长,墨西哥就是零增长的典范。如果再细究的话,中国占了全球增量的几乎50%,而美国只占32%。世界上只剩下唯二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美国。 

拜登上台之后,美国政客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如果去过墨西哥,再对比中国,看看美国,你就可以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所谓规则,其实就是美国制定的剥削全世界的规则。大家可以一起赚钱,但拿的最多的,必须是美国。如今,中国拿多了,就是破坏秩序。而所谓国际秩序,就是国家之间的尊卑不容改变。谁要改变,那就是“修正主义大国”!而我们中国人相信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美国制订了规则,却发现有人不听话,于是祭出藤条,来惩罚“规则破坏者”。但目前看来,“惩罚”毫无作用。美国非常困惑,在全世界都畅通无阻的规矩,怎么到了中国这里,就不灵了呢?于是美国就陷入深深的焦虑。

在心理学上,有所谓的悲伤五阶段论。①否认DENIAL ②愤怒ANGER ③协商(焦虑)BARGAINING ④ 绝望DEPRESSION ⑤接受ACCEPTANCE。

美国已经过了”否认”的第一阶段,和“愤怒”的第二阶段,进入焦虑的“协商”阶段。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定力,让它尽快度过“焦虑”阶段。

Source





网友分享: 海归自嘲成海废 放弃美工签 回国却成“家里蹲”

“路边的树那么绿了,不知不觉又错过了一个春天”。投完春招的最后一个简历,海归文文已经预料到结果。

文章来源: 财经故事荟

9/05/2021

  “估计又没戏了,小树都长嫩芽了,我还是颗粒无收”。

  文文是海归硕士,回国一年多没交社保,算是保住了应届生的身份。

  “好像也没什么用,去年秋招就没收获,今年春招,许多大厂网申结束得比想的还早,可能是今年找工作的人太多了”。

  其实,招聘市场早在去年就成为了“修罗场”。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员,较上一年猛增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和2018年。

  而应届留学生,准备回国就业的人数,比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归总体的2倍,供应在增多,坑位却在减少。

  像文文一样等待就业的海归被戏称“海带”,一直没找到工作的自称“海废”。



  豆瓣甚至成立了“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16400多名海归加入小组,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吐槽求职艰难。

  这次我们采访了多名海归人员:

  国外知名大学美女硕士,连投100份简历,没找到一份工作,痛哭质疑自己是失败者;在美国拿到工作签的海归小夫妻,回国后却双双失业,成了无收入的“家里蹲”;悉尼大学硕士,曾在国外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却在回国面试时遭HR质疑,入职后被当做实习生,仅工作一天便离职。

  01 – 海归硕士投100份简历零回应,痛哭质疑自己是loser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去拼实力”。朋友们经常和李冉冉开玩笑。

  94年的冉冉是东北人,在浙江长大,天然的好嗓音,姣好的容貌,超强的表达能力,命运没曾亏待过她。

  大学本科,她选择了艺术院校的传媒专业,原本可以靠自身优势进入媒体圈,但她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工作,更不打算靠颜值吃饭。

  几番考量之下,这个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女孩,选择了出国留学,她雅思考了6分,拿到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录取通知。



  “很多人对这个分数不屑一顾,但我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整整一年我都在刷题,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

  除了承受学习的艰辛,冉冉还背负了巨额的出国留学成本。

  一对一的雅思辅导班学费是10万元,悉尼大学一年的学费是20万,生活成本费15万左右,还有一些其他支出,累计花费百万之巨。

  有数据分析,在主流留学目的地中,美国每年的留学费用约35—50万,英国约20—35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约18—30万。

  “但凡留学的,大多家庭都是投入了上百万吧,如果是想收回’投资’,让孩子赚回来,恐怕得等10年”。

  冉冉不想留在国外,她也不着急赚回学费,但她渴望工作,目标就是进入互联网大厂。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在回国就业的职业选择上,更偏爱金融、互联网、文娱等行业。其中互联网行业吸引了22%的海归求职者,占比最高。

  然而,一场突然爆发的疫情,让冉冉的毕业之路徒增变数。

  2020年1月国内爆发疫情,澳洲政府不让中国留学生入境。熬到3月,学校通知可以开学,但必须在他国入境。



  冉冉飞往泰国曼谷隔离15天,又通过新加坡中转到悉尼。可万万没想到,大费周折到了悉尼,只上了一天课,澳洲便爆发疫情。4月8日,她又买了一周仅有一次的高价机票飞回国内,在家上网课。

  过程虽艰辛,总算是毕业了,可之后的求职路,却不太顺利。

  正好赶上2020年秋招,冉冉非常自信,海投了近百份简历,却只有区区10家给出回应,而在群面时,却一个也没成功。

  猝不及防的打击让她很崩溃,从自闭到社恐,甚至不愿意出门,开始怀疑出国的决定,一向自律的她开始暴饮暴食,吃火锅,吃甜品,晚上偷偷在被窝里哭。

  “那段时间,特别憔悴,出门也不化妆,整个人都垮掉了”。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三个月,“我不甘心就这样窝在家里,承认自己是失败者”。

  于是,她拖着行李箱,一个人来到上海,开始参加社招。

  在上海10天,冉冉面试了20多家企业,最后收到4个offer,但没有一个合意的,“都是特别小的企业,工资标准也特别低”。



  冉冉的期望薪资是8K-12K,但这些企业大多只能给到6K。

  上海之行,虽没找到工作,终归让冉冉恢复了一些自信。

  她开始分析总结找工作失败的原因,“优秀的人太多了,今年仅应届毕业生就有874万人,招聘市场饱和,企业并不看重海外留学经历,反而更看重工作经验”。

  失望之下,就在她打算放弃“大厂目标”时,一位朋友通过内推的方式给她介绍了某互联网大厂的机会。

  面试了三次,前后历时3个月,等待的煎熬,让她万分焦灼。

  有一天,她实在没忍住,在父亲面前崩溃大哭,“我不明白,自己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没有收获”。

  父亲很心疼女儿,但也只能安慰她,别着急,慢慢找。

  直到今年的3月份,冉冉终于“苦尽甘来”,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厂offer,是她非常喜欢的公关岗位,每天要接触不同的人,面临新的挑战,学习新的知识,冉冉一刻也不敢松懈。

  工作压力很大,996的强度也不小,但与之前找工作的迷惘和焦虑相比,都不算什么了。



  02 – 小夫妻加州拿到工作签,回国却成“家里蹲”

  “你知道美国加州的工作签有多难拿吗?为了回国,我们都放弃了。”

  提起这段经历,林曼曼语气低沉,透着失落和不甘。

  1992年出生的林曼曼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本科选择了音乐教育,研究生则读了艺术管理。

  读书的地方,华人很少,饮食不习惯,曼曼总想着早点毕业回国。可一次加州之旅,改变了她的想法,“第一眼便喜欢上这里,决定先留下来工作”。

  毕业后,林曼曼很快在加州的一家华人报社找到记者工作,老公也在一家公司找到数字运营岗位。

  “10万人,也就几个人能拿到工作签,但我和老公都拿到了”。

  一切都在向好,他们甚至有了在加州买房的计划。

  2019年底,林曼曼的父母来美国看望刚结婚的小两口。可武汉突然爆发疫情,回国的机票很难预定,父母只好匆忙回国。



  父母前脚刚走,林曼曼就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本应开心的消息却让她很崩溃。

  疫情之下,父母无法前来美国照顾她,刚找到工作的她,也不想失业。

  随后,加州也爆发了疫情,公司通知在家办公,怀孕的曼曼正好线上采访写稿,工作总算保住了。

  一个人的孕期,曼曼挺着大肚子自己买菜做饭,一直熬到孩子顺利生产。父母也来不了美国,他们只能花高价雇佣阿姨,阿姨工资每月6000美金,额外还要另收20%的小费。

  这笔支出让小家庭压力山大——曼曼和老公的月薪也就6000美金左右。

  此前,曼曼因为在家办公,工资已经减半。怀孕8个月时,因经常请假产检,公司让她休息,便没了收入来源,全靠老公一个人勉强支撑。

  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打算回国,孩子满月后,曼曼还出去看房子,计划在加州买房。

  恰恰就是这次看房,险些发生意外。

  美国人对疫情防控意识淡薄,几乎无人戴口罩。曼曼看房回来就开始发烧,她和老公吓坏了,以为感染了新冠病毒。直到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才松了一口气。



  但老公每天要出门上班,阿姨也要回家,他们都有可能把病毒带回来传染宝宝,曼曼每天都处于恐惧中,再加上产后恢复不好,这让她情绪低落,每天都止不住眼泪,一度怀疑自己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曼曼不是孤例,《2020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分析,国内疫情管控效果更好成为留学生选择回国的首要因素。

  

  终于熬不住了,小两口决定回国,2021年1月份,他们耗费10万块,买了高价机票匆匆回国,却没能顺利回家。

  同机乘客中,发现四个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很不幸,他们是密接者。就这样,又隔离了快一个月,曼曼才看到早已急白了头的父母。

  但曼曼没想到的是,更大的考验在后头——原以为回国之后,就能顺利找到工作,毕竟两人都有工作经验。

  可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工资低的我们看不上,工资高的看不上我们”。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近9成留学生回国后选择就业,薪酬福利成为最看重因素。



  海归求职者的期望薪资主要集中在8000—10000元/月与10000—15000元/月,而全平台求职者,薪资更多集中在4000—6000元/月,这也成了许多企业不选择海归人才的原因之一。

  

  曼曼和老公也想进大厂,毕竟大厂工资高,甚至可以仰望“财富自由”,可大厂用人标准也高。其他一些小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每月只有五六千元,“和之前的工资差距太大了,我们还要养孩子,压力真的很大”。

  可不降标准,就找不到工作,还要面对亲戚朋友的问询,“同龄的朋友,大多已经有车有房有稳定工作,出国几年回来我们竟然成了’海废’,什么也没有”,曼曼半是戏谑,半是无奈。

  “最可怕的是,简历接连被拒后,我连每月8000元的工资都没信心投了,感觉与国内严重脱轨”。

  曼曼说,五一之后,老公打算先找一份工作,就算薪资低也要先做着,毕竟这么多年在国外工作生活,要先慢慢适应国内节奏。

  有数据分析,在求职的海归中,31%需要4个月以上才能找到工作,对于这个时间,曼曼也有心理准备。

  “如果实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有可能在疫情彻底结束,再回美国”,但疫情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曼曼不知道。



  03 – 名校海归成了“实习生”,上班仅一天便离职

  “我肯定是留在国内,再也不出去了”。

  北方女孩吕楠楠性格爽朗,个性风风火火。

  94年的她,高中就去澳洲读书,一直读到悉尼大学研究生毕业。她曾半工半读了3、4年,在澳洲一家传媒公司负责演唱会活动宣传,月薪不算高,也有1万多人民币。

  触动楠楠回国的转折点,是一次意外事件。

  租住在楠楠对面小区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女孩,突然跳楼自杀了,这让楠楠感觉很悲凉,人在异乡独自打拼的孤独,她也不想再品尝了。

  2020年7月,楠楠花费4万元高价,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不久之后,就开始在北京找工作。

  一线城市,是楠楠就业的底线,她海投了上百份简历,工作地点都是北京。可惜,近百份简历只收不到20%的回复,而且都是不太满意的公司,“当时心态就崩了”。

  与一些对薪资期望很高的海归不同,楠楠更在意公司是否“内卷”,公司前景如何,是否有晋升机会。



  但一些大厂,并不太在意海归身份的光环加持,尤其对应届生,给出的待遇标准极低,还有很多HR认为,应届生就不应该提高标准。

  一次面试,一位HR问她,“作为一个应届生,你凭什么提这个条件?”

  吕楠楠很不爽,有着四年半工半读经历的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新人,也不想从零开始。

  多次碰壁之下,她妥协了,接受了作为实习生入职宣传策划岗位的条件。可仅仅入职一天,“周四办理入职,周五晚上就离职啦”。

  “骨子里还是不行,没办法做一些端茶倒水,没有挑战性的无脑工作”。

  离职之后,楠楠又接到了一个0ffer,同样也是企宣岗位,她很喜欢这个企业的文化氛围。

  这一次不是实习生岗位,但她也收敛了很多,放低了姿态。

  “我不愿意从新人做起,但也不会忍受自己犯低级的错误,所以拼命努力,提高硬实力。”

  与国外比,国内的节奏很快,工作也很累,楠楠不太在意996,虽然国外不用996,但她“现在很踏实,也很安心,毕竟在国外,死了都没人知道”。



  结语

  几位海归人员在讲述求职经历时,都曾提到“迷茫”、“崩溃”,而在豆瓣的“海联盟小组”,焦虑、抑郁、痛苦、绝望,也是大多数“海带”的现状。

  很多海硕留贴,本以为镀金之后,会有更高的竞争力,可四处碰壁后才发现,还竞争不过国内的985、211本科生。

  相关调研报告也显示,86%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对自我评价过高,眼高手低,还有52%企业认为海归薪资要求过高。

  事实上,很多海归已将薪资标准一降再降,还有海归放弃找工作,准备创业,甚至打算在疫情缓解后,再度回流国外。

  尽管困境各异,但自称“海废”的大多数“海带”们,一边自嘲一边打气,并没有放弃梦想,他们在一次次试图迈过眼前的沟壑。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Source



网友分享: 零基础商科转码工找实习经历

By GY CS

01/12/2021

晃眼之间,从写下第一行代码,到今天差不多刚好一年了,一年前在银行干着不喜欢的工作,每天度日如年下班后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能发呆几个小时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又真的很幸运,感谢互联网,感谢那些在网上分享自己转行经验的前辈们,如果不是偶然发现了一个学姐的转行心得,也不会发现原来路还可以这样走,所以现在轮到我来分享一点点这个秋招的找实习心得了,希望也能够对屏幕那头的你一点点小帮助。

1)背景:
我是商科零基础转码的,转cs差不多刚好一年,这个秋招面了8家公司,拿了4个offer,中奖了2个flag。诚然我是非常幸运的,不可否认运气在找工作中真的占据非常大的部分,但是在不可控的运气之外,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小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2)前期准备:简历
很多人都把刷题放在找工第一步,但是经过这个秋招,我深刻地意识到简历关其实是最难过的一关,很多公司拿到面试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所以我认为早点开始有针对性的做项目,build up your resume才是重中之重的第一步,尤其是对于没有实习经历的转专业选手来说,早点开始做项目,早点开始准备简历,这样才可以在秋招一开始就自信投出你的简历。



没有实习,项目来凑: 作为转专业选手,简历上自然是一穷二白,真的一点相关经历都没有,所以我很早就开始跟着udemy这些网站做项目。关于做什么项目地里面有非常多的分享帖大家可以自己做下功课,我建议是热门框架常用的技术最好要有一个项目,并且最好是所有项目代码都上传到github,能够deploy最好deploy,这样放在简历上非常有说服力。

简历尽量match job description:很多公司第一步筛选简历其实是机器筛选,有些是hr自己筛(但是我认为很多hr并看不懂你的项目有多难,多复杂,他们只看你的经验是否match),所以简历关键词非常重要,要尽量match job description上的skills,然后每个你列出来的skill最好能够在你的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验中体现出来。

多看前辈的优秀简历,简历一定要多找几个人改:一开始我写简历的时候也很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用英文很好地描述项目,所以我当时是疯狂在LinkedIn上看前辈们的优秀简历,很多人会把自己的简历po在LinkedIn,可以看他们的实习跟项目描述,多看多学,地里面的改简历帖子也可以多看。简历一定要反复修改,可以多找工作了的学长学姐帮忙看看,一定要找学校的career service advisor帮你看看,虽然他们可能不懂你简历写的那些东西,他们往往能够从hr角度对你简历的格式/字体/排版/措辞等提出意见。



3)前期准备:刷题
刷题没什么好说的啦,对每个cs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我其实觉得美国这种考算法题筛选人的方式真的是大大利好咱国人同胞,论勤奋努力做题咱真的都是数一数二,我当初就是听说cs面试就考刷题,然后就虎头虎脑地觉得诶这个活我能行,然后就一腔孤勇转了cs。每个人的刷题方法都不一样,这里我就说一下我自己的刷题方法(并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很多转专业的同学都会问,我补基础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开始刷题。我自己当初也有这种疑问,因为觉得自己真的什么也不会也可以刷题吗?我记得当时一个cs同学跟我说,你会写for loop了就可以开始刷题了,遇到不会的你就现学,刷着刷着你就都会了。这基本就概括了我从0到500+题整个过程。我是学了一半cs61a,基本会写python之后就开始刷题了,一开始我有快速跟了下某章的入门课程,囫囵吞枣地了解了下基本数据结构。刚开始刷题我都是直接看答案,看到不会的数据结构跟算法,就google搜讲解视频,然后做笔记,然后再不停刷同一类型的题,这样刷了100+题的时候就对基本的题型以及常
见的解法有了一点了解(属于看到题大概能知道是什么题型什么解法,但是自己写就会写的磕磕碰碰基本跑不过)。我认为刚开始刷题真的没必要自己在那死磕半天,直接看答案学习最规范最优秀的解法跟思路这样上手比较快且不会有太大挫败感。

再之后就是按照分类tag,从高频到低频,重复刷,对于经典的题型认真看不同的解法,分析时间空间复杂度,做笔记,总结模版,总结套路,我始终觉得刷题其实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你各种套路见的多了,之后自然而然可以见招拆招。



除了把题做出来,怎么在面试过程中跟面试官进行很好的交流也很重要,大家平时可以多给朋友讲讲题,或者跟朋友mock一下,推荐使用Pramp,我有段时间有每天都在pramp上mock,mock过程真的能学到很多!!面试中,我一般是会上来大致思路讲一下,然后得到面试官认可再开始动手写题,然后在写题过程中,我是会一边写一边说解释,然后还会写comment的,写完题之后我会快速看一下有没有edge case,然后再分析一下复杂度。

4)投简历
能内推就内推,能早投就早投,重要的话要重复三遍!!!除了某些玄学公司之外,基本所有的公司都是能内推就内推,能早投就早投!!一般美国的实习都是在7,8月就陆续开放,所以在这之前就要把简历改好。

学会LinkedIn找内推:我以前深受商学院networking教学的荼毒,以为networking或者找人内推一定要先吹嘘一通然后约coffee chat之类的,但是至少对于码农来说绝对不是这样的!!大家都很忙,你如果只是要内推,人家看你背景还ok就顺手给你5分钟就推了,你上来问一大堆问题还要约啥15分钟coffee chat人家都心累。建议大家在秋招开始前就可以泡在LinkedIn上,把自己想去的公司的校友全都加一遍,没有校友的公司可以把公司的国人都加上,等到实习岗位一开放,就直接给他们发私信。划重点!!请人内推请至少简短介绍下自己的情况,我一般是会大致说一下我的背景,我做过的项目,刷了多少题,然后附上我的简历和我想要申请的岗位链接,而且一定要知道,人家帮你内推是情分不是义务,语气一定要客气不要理所当然。我自己的经验是LinkedIn成功率最高的是校友,其次是同胞们。



Career Fair机会一定要把握:美国找工作有很多career fair,我个人感觉careerfair的中标率比内推还要高,所以所有career fair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今年我7月就把简历投进了ghc的database,8月初就被一个公司勾搭了这也是我的第一个offer。虽说今年ghc变成线上之后没有往年给力,但是我看身边还是有不少人从ghc被捞。除了ghc以外,还有下面这些career fair大家可以关注:

1.Tapia
2.Notorious RTC Career Fair: 这是一个叫做Rewriting the code组织办的,也是focus women in tech,他们还有mentorship program也可以试试。
3.HackerRank Career Fair: HackerRank办的career fair,要先参加他们的一个online test(也就是oa题那种),然后也可以投简历。
4.Debug 2020: 听说是给les办的,我没有参加过,大家可以查查。

海投重点在于海:如果找不到内推也不要紧,并不是说海投就一定没有机会,海投重点就是海,所有可以投递的渠道都要争取投一下,我用的比较多的是:

1.官网
2.LinkedIn
3.Jumpstart
4.Handshake
5.学校的piazza简历也要上传,有些公司会看piazza的profile!!



5)面试
美国cs实习面试一般包括算法题,基础知识,简历跟behavior question。大公司很多只考做题,中小公司还会考基础知识,ood等。这一部分就没有什么太多说的了,重点就是刷面经!很多公司oa跟面试都是有题库的,有一些还是连续几年题库都不变,拿到oa或者面试,就是打开地里疯狂刷面经就对了,我面的有些公司,我把地里过去3年的面经刷穿了……(累觉不爱)。

面试的时候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自己学到就是要去领会面试官给的一些hint,很多时候面试官都会暗示你有没有on the right track,还是说你跑的有点偏,能够及时get到面试官给hint然后作出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有时候跟面试官聊开心了比把题完美写出来了可能更重要。

6)最后:一些有的没的碎碎念
不要因为自己是转专业就觉得自己不如人,不要给自己任何预判:这句话其实是面试时候好几个面试官都对我说过的,但是其实作为一个转专业的人一直深知自己很多不足,所以经常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格,非常不自信。比如在一开始投简历的时候,其实很多公司我都不敢投,觉得自己肯定进不了,后来是因为到了9月底实在没有面试了才胡乱海投一波,结果本以为肯定没有戏的公司竟也给发了面试,还走到了终面,不过最后因为面的太晚了,没有hc了。所以非常后悔一开始如果没有因为不自信不敢投投了会怎么样。所以说希望大家都不要给自己预判,不要觉得自己肯定不行,有机会就上,万一中了就是彩票,不中也就当是学习了。



过简历关是玄学,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被什么公司捞上:这个秋招下来,我真的觉得过简历关有很大运气成分在,比如我跟我室友们,做的一样的项目,有着相似的背景,投递方式时间都几乎相同,但是拿到的面试都不尽相同,很多人会有一种跟别人比的心态,觉得为什么他有我没有,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简历关真的运气成分太大了,而你永远不知道你会被什么公司捞上,还是多focus在自己身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当属于你的机会到了的时候就可以一把抓住。

找对小伙伴,抱团取暖真的可以事半功倍:找工作真的非常心累,所以小伙伴真的非常重要。我特别庆幸碰到了我室友,我们一起零基础从头开始学,找工作整个期间都一起互帮互助,我们会互相分享整理的面经,有什么小道消息都会互相通知,就连找内推我们都是互相share节省时间,被拒的时候也会互相打气加油。转cs以来压力大到蒙着被子爆哭的时候也不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的很幸运,有那么棒的小伙伴一起,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sisterhood的力量,跟小伙伴一起升级打怪的经历在黑暗中显得更加闪闪发光。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