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集体跳湖、女孩吃「罂粟籽」面包…教材插画争议 教部追责




兔子集体跳湖、女孩吃「罂粟籽」面包…教材插画争议 教部追责

中国新闻组

5/31/2022

儿童的童书「想不开的兔子们」出现兔子集体自杀情节。(取材自微博)

中国教科书争议连环爆,继先前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风暴后,一本睡前童书的兔子居然号召「集体跳湖」,还有出现女孩吃「罂粟籽」面包的情节等翻车事件层出不穷,教育部也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彻查。

综合媒体报导,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指称,一本睡前童书内容不当,其中一篇「想不开的兔子们」故事讲述一群兔子因为自己胆小,又对生活感到害怕,居然号召所有兔子们集体跳湖;另一篇「没主见的鸟王」,喜鹊说「他们认为没有主见的男人是女人」,网友质疑这是什么价值观?

据澎湃新闻报道,长江出版社回应童书中兔子集体跳湖自杀:会让编辑重新翻看
May 30, 2022

知名作家曹文轩参与主编的「七色花」「大语文」等课外读物中出现争议内容,有网友指出「大语文」丛书收录「露骨」民歌,不适宜儿童阅读。「七色花」中出现了女孩吃「罂粟籽」面包情节,是否妥当也引发了争议。也有网友认为,丛书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并非童书,原文是经典文学作品,不应被「断章取义」。




「大语文像鹰学会飞翔」中出现有性暗示的句字。(视频截屏)

「大语文」丛书出版机构表示,已关注到该丛书中的争议内容,正在自查。人教社工作人员也表示,关注到「七色花」引发的争议,正开会研判。

小学课本中,雷锋做好事的配图疑植为日军背老太太照片。(视频截屏)

此外,网曝陜西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巧讲精练」教辅书中,雷锋做好事配图为日军背老太。据网友提供图片显示,配图出现在词义巧理解栏中,一幅疑是穿着日军军装的人背着老太的照片,配文为雷锋做好事时付出的艰辛。对此,出版该书的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回应称,正在查找配图错误的原因。

针对近日社会反映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已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彻查,对查出的问题将立行立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同时,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全面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Source




千夫所指的中国教材插画

文 / 察客

5/30/2022

中国教育部下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近日受到舆论痛批。(互联网)

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出版的小学教材插图被网民炮轰,一连数日冲上热搜。随着更多插画与其他出版社被曝出瑕疵,事件从起初的审美之争,迅速上升到外来文化入侵、丑化中国人、色情内容等问题。甚至有网民呼吁国安部介入调查,将涉事插画家绳之以法。

不单纯是审美问题

上周四(5月26日),人教社出版的一套使用近十年的小学数学教材,被指插图中的人物大多侧脸斜视,有嘴巴张开、舌头伸出、眼距宽、眼睛小、眼神呆滞等特点。有网民批评,这些插图整体画风怪异,人物丑陋,像惯有唐氏综合症,不符合大众审美,同时摧毁学生审美标准。

说实话,关于审美,真是见仁见智。中国时尚博主、出版人洪晃就发文说,要求审美统一化就是没有审美概念,因为审美是个性化的。她认为,教材配图没什么问题,人物容貌比例不匹配往往是吸引小朋友的。




有网民批评,这些插图整体画风怪异,人物丑陋,像惯有唐氏综合症,不符合大众审美,同时摧毁学生审美标准。(互联网)

被称为“战狼画家”的乌合麒麟则没有为插画的品质辩护,而是解释,出现这样的插图是因为预算少,所以出版社找了一些不那么专业的人来画,是“钱没到位”的问题。

乌合麒麟和洪晃随即被网民围剿,认为他们在为出版社“洗地”。网民不接受这些说法的另一原因,是教材插画的问题已超出审美。随着事件发酵,有更多的问题被曝光。

譬如有网友提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数学书下册》的目录部分,有一张男生乘坐编号“N33K”飞机的插图,这一编号疑似为日本飞行中队。其他被挖出的插图问题还包括:出现版图不全的中国地图、倒挂国旗、儿童穿美国星条旗衬衫、印有日本品牌服饰,丝袜、兔耳装饰等。有些网民认为,这是外来文化渗透的表征。




甚至,一些插图还显示小朋友搂胸口、掀裙子等动作,以及女生露底裤、男生插画疑似凸显性器官等,被网民批为低俗涉黄内容。

在描绘“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插图中,出现了袭胸和拽裙子的画面。(互联网)



江苏一儿童出版社的科学图书昨天被发现竟以两个男生抱着女生手臂舔的插图来解答人体流汗的相关知识。(互联网)

中国教育部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教育部官网刚于5月23日印发了《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选用使用等各方面主体责任,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为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岂料,没过几天就曝出人教版插画事件。面对舆论压力,中国教育部5月28日公告,责成人教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将组织专家严格把关。

教育部还说,将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排查,重点是教材内容、插图等,确保教材有正确的价值导向,符合大众审美。




人教社回应整改说明称,对问题教材表示深深的歉意,已成立专班负责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整改,将在9月1日前整改到位,确保秋季学期开始按时使用新教材。

人教社也说,将重新遴选优秀设计团队,对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所有插图进行绘制更换,在重新绘制过程中,将专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涉事出版社也纷纷表示将下架、审查问题教材。

网民批评,人教版教材的一些插图,可以凸显男性生殖器官。(互联网)



教材插画为何出问题?

业内人士说,出版一本图书要经过三审三校的严格流程,此后,还要在校对部门经历三次校对,最终才能出版。在如此严苛的审查下,中国教育部下属的人教社教材插画,为何会翻车?

负责人教社涉事插图的是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吴勇设计工作室是个没有注册登记的三无公司。

绘画者吴勇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网民挖出吴勇的大学老师吕敬人是编写教材的艺术总顾问,而吕敬人的老师是日本教授杉浦康平。人教版教材封面设计师吕旻是吕敬人的儿子,教材另一个设计者郑文娟既是出版社的编辑,也是吴勇工作室的员工。这四人的关系已经涵盖了设计、顾问、出版、大方向,以及审核。分析认为,教材插图能轻易过审,可能就是这一层人物关系。

此外,汕头大学一篇以“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曝光,指导老师为吴勇——正是该教材插画负责单位吴勇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这篇论文里对插画不吝赞美,再对比今日近乎全网声讨的架势,形成强烈的反差。




除了吴勇设计工作室,人教社似乎也有问题。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针对此事回应说,不止插画和课本有改进空间,人教版教材有某主编夹带私货将自己的文章塞进语文课本,没有底线,吃相难看。

负责人教社涉事插图的是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绘画者吴勇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互联网)

因此,有微信公众号“木蹊说”宣称:“毒教材最大问题不是外部渗透,而是内部腐败。”

观察者网微信号今天刊登了一篇2018年的学术文章,或许能解释为何由政府买单的这些教材插画会出问题。题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风险与问责模式》的文章认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并不像很多人设想的那么完美,实际上,它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可能增加公共服务提供的责任风险。

作者认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带来三个新的责任风险:一是市场失灵风险,公共服务市场通常缺乏足够多的能提供服务的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竞争,甚至经常出现“赢者通吃”的垄断现象;二是委托代理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很难百分百确定最优质的企业代理人,企业也很可能掩盖对自己不利,政府不一定能发现其中猫腻;三是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风险,一方面,有官员借助非政府组织逃脱法律约束、过度购买换取贿赂、推卸决策失误的责任,另一方面,那些企业也会忽视公平正义原则,对民众隐瞒、封闭关键信息。




为何现在才被讨论?

人教社引发争议的插画来自小学数学教材,于2012年或2013年审定的版本。也就是说,这个教材沿用了近十年。因此,另一个疑点是,为何插画问题今天才被重视讨论?

微信公众号“闲时花开”解释称,早在人教版教材面世不久后的2014年,就有负责的老师,不断给教材编委会写信投诉,反映教材中的插画让老师和孩子看了很不舒服,但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早在人教版教材面世不久后的2014年,就有老师投诉,反映教材中的插画让老师和孩子看了很不舒服。(互联网)

荔枝新闻报道称,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也并非孤例,类似因为美学风格而产生的争议,在近些年已经发生好几起了。




据悉,在人教版出现问题之前,网络曝光过多种在市面流通的“有毒绘本”,包括宣扬自杀、参加小熊生日的小鸡变成了餐桌上一道菜、以及猫爸爸车轮底下是被碾压的老鼠等绘本。

据荔枝新闻分析,问题在今天被广泛关注,是因为人们的审美焦虑在今天更加显著,人们对社会中的文化意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越来越鲜明的教化意义。

另一种解释,或是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上热搜引起公愤,因此始终没有掀起舆论的惊涛骇浪,逼迫官方回应。

有分析认为,教材内容上,任何明指或暗示,都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可能影响他们一生,因此有必要谨慎,尤其是涉及男女关系与性指涉的内容。

网民的一些批评虽然上纲上线,但教材失守,确实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Source




孟昭文提案 农历新年定联邦假日

世界新闻网

02/01/2022

孟昭文提新案,促农历新年为新的法定假日,图为孟昭文说明国会保护亚裔、吓阻仇恨犯罪法案。(美联社)

代表纽约市皇后区的国会众议员孟昭文31日宣布,虎年来临之际,她已在国会众议院提出一项新的提案及决议案,呼吁将农历新年定为新的联邦法定假日,认可农历新年重要的文化与历史意义;目前,提案已有44名共同提案人及其他一些国会议员的支持。

美国目前有包括新年、国殇日、国庆日等在内的11个联邦法定假日,这项名为「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 Act)的H.R.6525新提案,要求将农历新年定为新的联邦法定假日,该提案目前已得到44名共同提案人及部分国会议员的支持,但还没有共和党人联名签署支持。




此外,孟昭文还在众院提出一项新决议案,鼓励认可农历新年的文化与历史意义,祝愿全世界共度春节的亚裔同胞们新春佳节快乐,该决议案在众院已有71名共同提案人。

孟昭文表示,对于亚裔美国人来说,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农历新年是非常关键的庆祝节日,也是一年当中亚裔社区最重要的一项庆典,亚裔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群体,被数以千万计的亚裔共同庆祝的农历新年也应受到政府的重视,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在众院能推动这项新的提案与决议案,也恭祝各位新年快乐。

City of Edmonds (Washington) holds first official Lunar New Year celebration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亚裔人口已增至2400万,自2010年以来增长20%,是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群体,此前,孟昭文曾致力推动纽约市公立学校放农历新年假,该法案在2016年通过,她还在去年推动立法,希望联邦政府创建亚太裔历史及文化博物馆,增加全国民众对亚太裔族群的了解,消除偏见与歧视。

Lunar New Year 2022: What to know about the traditions and celebration for the year of the Tiger

Source




2022虎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文章来源: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

01/31/2022

虎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 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正式发布。

虎年春晚聚焦奏响新征程上的迎春曲,坚持温暖热烈的主基调,以新颖别致的文艺精品深情反映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冬奥盛会、中国航天等重大主题,艺术呈现上兼具中华文化底蕴和时代审美追求,注重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在喜气洋洋、欢乐吉祥中为海内外华人奉上一台 ” 欢笑、优美、惊艳、泪目 ” 的春节文化大餐。




春晚节目单中,歌舞类节目群星荟萃,老中青三代演员联袂献上题材丰富、旋律激荡的新春乐章。殷秀梅、阎维文以《春风十万里》歌颂大美中国,传递新征程上的好消息。张也、吕继宏高歌一曲《我们的时代》,表达对新时代的美好祝福。陈坤、萧敬腾(中国台湾)、王嘉尔(中国香港)、彭永琛(中国澳门)献唱《黄河 长江》,深情礼赞悠久的华夏文明。韩红倾情演绎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 让观众为之动容。


一批融合创新的节目在今年春晚节目中十分抢眼。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景观太极《行云流水》、武术短剧《乳虎啸春》、音乐短剧《万象回春》、少儿舞蹈《星星梦》等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戏曲节目《生生不息梨园情》荟集多剧种的经典名段,各路名家新秀轮番登台,突显出戏韵悠长,薪火相传的特色。




语言类节目扬欢笑特色,展生活图景。《父与子》《还不还》《喜上加喜》等小品让人在乐不可支中,感悟人间温情、鞭挞诚信缺失。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冬奥元素成为今年春晚舞台的一大亮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 ” 冰墩墩 “” 雪容融 ” 在经典的《溜冰圆舞曲》中 ” 巡看 ” 冬奥场馆的壮美;一曲抒情的《点亮梦》唱出了红火中国年与冰雪冬奥会相遇时,人们的喜悦与期待。

1 月 31 日除夕 20: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 年春节联欢晚会》,敬请期待!



2022 欢乐春节线上文艺演播盛典 Happy Chinese New Year – Canada Online Gala
Jan 29, 2022

Grand Online Gala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 the Tiger Year

2022欢乐春节线上文艺演播盛典


29岁姑娘做了11年中老年模特,网友:这么漂亮的“阿姨”原来是姐姐 

文章来源: 紫牛新闻

01/25/2022

29岁姑娘做了11年中老年模特,网友:这么漂亮的“阿姨”原来是姐姐。

每年临近春节,都是电商销售旺季,对于电商模特梁晓晴来说,从11月开始,她就进入了“休假”模式,而当大家即将迎来春节假期的时候,她又提前开工了。今年29岁的她,做电商服装模特已经有11年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从18岁起做的就是中老年服装模特。这位90后“小梁阿姨”妆前妆后差了20岁,展示的服装吸引了无数妈妈、奶奶购买。她在11年的中老年模特经历中,亲眼见证了中国中老年服装流行趋势的变化。她说,中老年服装近年来逐渐往中青年风格发展,妈妈和奶奶们都不愿意穿得太显老,色彩和样式都有年轻化的趋势。



大学勤工俭学

意外成了中老年模特

进入11月,“双11”“双12”接连到来,电商迎来销售大潮,网友们进入购物狂欢。此时,梁晓晴却进入“休假”模式。而当大家即将迎来春节假期的时候,梁晓晴又要提前开工了。

梁晓晴是个北京姑娘,出生于1992年。她还有个双胞胎妹妹,不过两个人是异卵双胞胎,长得不太像。梁晓晴天生喜欢折腾,上中学时就用妈妈的名义开了家小的网店,每个月收入上千元。上了大学,梁晓晴学的是通信专业,未来可能是一位通信工程师,但没想到不经意的勤工俭学,让她意外成为了一名中老年服装模特。

梁晓晴从小梦想两份工作,一个是空姐,一个是模特。她身高170厘米,18岁时体重47公斤,从小就是一个很会摆pose(姿势)的女孩,所以她就想利用这个条件赚一些零花钱。她做过颁奖礼仪小姐,也参加过不少海选走秀,为了求职甚至坐了40站公交车去面试,结果到了地方,人家说已经选完了,她开玩笑说为此花了不少冤枉钱。

机缘巧合,有一天,一个从未合作过的影棚问梁晓晴愿不愿意拍中老年服装,他们觉得她肩宽,个子高,脸有点婴儿肥,能撑得起中老年服装。“那会心里的确不乐意,觉得衣服很丑,头发盘得那么老高也不好看。”梁晓晴说。



但客户给的报酬很不错,有一天甚至结算了2500元。“当时我那个小钱包厚厚的,都拉不上拉链!”

更幸运的是,梁晓晴第一次拍中老年服装,有一款就卖了9万件,成为爆款。这让她的名气在业内迅速传开。“我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在这一行发展。18岁的时候只想拍一些好看的照片,挣个零花钱。虽然没当上空姐和时装模特,但成了中老年模特,那也八九不离十吧。”梁晓晴笑着说。

一天拍几百件衣服

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在服装模特界,中老年模特数量相对少一些,其中还分为三四十岁的“妈妈装”模特和50岁以上的“奶奶装”模特。梁晓晴就是拍“妈妈装”的。

梁晓晴在圈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后,被北京一家当时特别有名气的店铺看中了,成为“御用模特”。“给有名的店铺做模特,产品销量卖得特别好,其他一些中老年服装店铺也会请我来拍。”与走秀和商业画册模特相比,“电商模特在那时候显得特别低端,没有人愿意去拍,再加上是中老年服装,谁都瞧不上,大家觉得做中老年模特很可笑,所以竞争性比较小,这个行业差不多刚开始,我抢到一个先机。”



不过,起初她对当中老年模特还是有点抗拒,朋友在网上看到照片问她时,她还不愿意承认。慢慢的,梁晓晴的中老年模特之路打开了,她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电商模特工作节奏和网购节奏是密切相关的,不过会提前一个季节。每年“双11”之前,梁晓晴的工作特别忙,因为商家要提前把商品拍好。她从七月份开始忙,八九月份是最忙的时间,十月份还可以,过了“双11”,等于放了假。

她说自己妆前妆后差20岁,是个“没有感情的拍照机器,一分钟能拍上百个动作。”与年轻人的时尚款式相比,中老年服装普遍拍得比较快,最多的时候,梁晓晴一天换装400件,平均1小时拍摄近40件服装。三伏天拍外景冬装羽绒服,身上出汗,后来衣服甚至粘在身上。冬季拍春夏装,影棚超级冷,一件衣服拍几分钟,刚穿暖和一点就得脱掉再换一件。拍完一天,膝盖可能会疼一夜,第二天接着起来工作。旺季最忙的时候,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天4点起床,忙到凌晨1点,只睡三四个小时是很正常的。

中老年服装的流行趋势也在发展,有些客户希望走差异化道路,要求更加细致,拍摄服装时可能会去民宿拍或者旅拍,一件衣服要换多个角度去拍。梁晓晴经常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四处跑。拍摄场景由影棚事先踩点,客户定下来后,她作为模特过去拍。虽然现在换装的次数没有以前多,不过拍一次外景,可能也要换100多件衣服,每件衣服大概拍50多张,正面、背面、侧面、坐姿都要拍,还要拿道具,一拍一整天。



刚入行的时候,梁晓晴连兰花指也不会捏,自嘲手势像“鸡爪子”。从业十多年,如今她已经非常熟练,动作一招一式,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和摄影师配合极为默契。

中老年模特的发型有着明确的特点,一般都需要盘头,看起来比较富态。拍摄之前,梁晓晴在发型方面要花两三个小时,工作期间每天都需要做造型,喷很多发胶。拍摄期间换衣服的时候,不得不用塑料袋把头发包起来,防止弄脏客户的衣服或者弄乱发型。盘头对头发有一些伤害,“我最近还在朋友圈自嘲说如果以后不做这个行业了,不是因为没客户,而是没头发了。”

中老年服装逐渐年轻化

大家都不愿意穿得太老

做了这么多年的中老年服装模特,梁晓晴对中老年服装的流行趋势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发现妈妈和奶奶们的服装逐渐年轻化,不再是颜色老、款式肥的老样子。“我们从拍照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以前的风格是中老年式的,现在逐渐往中青年风格发展,大家现在都不愿意穿得太显老,色彩和样式都有年轻化的趋势。”



梁晓晴发现,即使是同一款中老年服装,模特拍摄的要求也不一样了。“以前客户可能想以一个中老年的形式去拍,但是现在不太想要盘头发型,或者只要头发半盘就行,看起来年轻化一些,不愿意把头发盘得特别显老。”

周围的长辈看到梁晓晴拍的衣服,也有不少跟着买,“但是我妈喜欢穿得更年轻一点,嫌我拍的衣服显老。”

闲暇的时候,梁晓晴喜欢旅游,日常拍的照片是20多岁的模样,和当中老年模特照片差别很大。

她很喜欢自己做的这份工作,“能养活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努努力基本都能完成。每天回家面对的是爱着的人,喜欢的小猫小狗,生活真的太完美了,不依靠任何人永远都是我的底气。”

有时候,梁晓晴会在社交网站上分享当中老年模特的生活,很多网友看到她的照片和视频,才发现让自己的妈妈着迷的这个阿姨,竟然才有29岁。有网友开玩笑说,“就是这个女人,‘骗’我妈买了一大堆衣服。”“我天真地以为这世界上真有这么漂亮的阿姨,原来是姐姐!”

Source



杨幂单穿内衣秀丰满上围 入镜5秒创1.5亿阅读量

嘘!星闻

01/15/2022

杨幂新广告。翻摄自微博

中国「带货女王」杨幂日前为代言的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拍摄新春宣传片,一身火红的新春限定,衬托她白皙的肌肤,不过另一套黑色性感内衣更加凸显她玲珑有致的身材曲线,这套在14日晚间发布的广告中,虽然仅有短短的5秒,却成功引起话题,光「杨幂的身材是真实存在的吗」这个话题,就有高达1.5亿的阅读量。



杨幂为新品拍摄广告,16秒的影片中,她进行换装,以不同的款式搭配展现她的风情万种,其中引爆网友讨论的就是第二套黑色纱质马甲式内衣,她从镜头的右侧走向左边,在5秒的画面里,一次呈现她所有迷人的优点,纤细的腰身、丰满的上围,以及走动时优雅的曲线摆动,都让所有网友为之倾倒,直呼:「杨幂的身材真的好绝」、「大美女身材太好了」、「摇曳生姿,美女真的太美!」

杨幂。取材自微博

Source



地表最强10岁网红 美国亚裔男孩一年进帐3000万

中央社

12/13/2021

10岁亚裔男孩卡吉莱恩(中)连3年蝉联最赚钱YouTuber。(撷自YouTube影片)

许多人热情投入网红行业,却发现赚不到钱或要靠业配存活。10岁美国男孩卡吉莱恩连3年蝉联最赚钱YouTuber,他的崛起改写娱乐、商业、科技和现代家庭生活。

卡吉莱恩(Ryan Kaji)在他的YouTube频道和父母一起发布新影音,介绍他的动画版主角红色泰坦(Red Titan)所变身的巨型气球,上月25日第2度参加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


Red Titan Ryan as a GIANT Balloon in 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Nov 24, 2021

Red Titan Ryan as a GIANT Balloon in 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Fun Family Tradition to watch with the whole family on Nov 25th!


莱恩自从2015年在YouTube以「莱恩玩具评论」(Ryan ToysReview)走红,至今有9个频道。根据富比世杂志(Forbes),去年他进帐3000万美元。


Ryan found a secret playhouse in the Lost City!
Dec 8, 2021

Parents, you can check out these Ryan’s World Lost City Adventures toys at Target – Mega Adventure Chest HERE: https://bit.ly/3kpcSyK and the Adventure Backpack HERE: https://bit.ly/31fpRxc.


除了YouTube影音,莱恩家主要的收入是把「卡吉莱恩」授权给30个国家、1600个联名产品,其中包括球鞋、睡衣、网络游戏、寝具、手表、运动器材、牙膏以及玩具等。

他另外在儿童频道Nick Jr.有名为「莱恩的神秘玩伴」(Ryan’s Mystery Playdate)的节目,并获艾美奖提名;在Amazon Kids+的节目名为「超级间谍莱恩」(Super Spy Ryan)。



莱恩的妈妈是越南裔的科学老师,爸爸是来自日本、毕业于康乃尔大学的结构工程师。2015年当时才3岁的莱恩问妈妈,「可否像其他孩子一样出现在Youtube?」

一开始为了保有隐私,他的爸妈让本名关莱恩(Ryan Guan)的莱恩以「卡吉莱恩」做为「艺名」,分享开箱玩具影片。


Learn about Panda Facts for Kids with Ryan!
Dec 11, 2021

Learn about Panda Facts for Kids with Ryan! Fun Educational video about animals with Ryan’s World


当莱恩的YouTube频道变得热门,2016年,他爸妈辞去工作,专心帮他做影片。至今他的主要频道有3100万名订阅者。

「时代杂志」(Time)网络版于12日的报导提到,「对的时间点」造就莱恩的崛起。



随着数字广告的科技进步,广告商发现网红对于特定粉丝的吸引力大过名人,开箱影片大受欢迎,成人网红开箱鞋子和化妆品;儿童网红开箱玩具。

另外,科技成熟、笔电价钱降低,以及YouTube儿童版应用程序上市,许多父母给小孩看平板当成「娱乐」或偶尔兼「保母」,屏幕上的颜色、声音和动作,就像挂在婴儿床的旋转玩具,具有让孩童安静、专心的效果。YouTube前10名的频道有4个与儿童内容有关。


Ryan called Santa to see if he can visit the North Pole!
Dec 10, 2021

Ryan called Santa to see if he can visit the North Pole Pretend Play Video for kids!


2017年迪士尼前主管威廉斯(Chris Williams)观察到儿童与家庭观众聚集到YouTube,根据以往在迪士尼的工作经验,他知道商标授权的力量,因此成立一家公司专门替YouTube明星做授权交易,对象也包括莱恩。

莱恩的成名史并非一路顺遂。他的妈妈曾于2003年因在商店行窃,坐监一个月;莱恩成名之后,这个纪录变成公开的消息。



另外,消费者倡议团体Truth in Advertising向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申诉,莱恩的影片没有名列哪些是赞助或业配,他的频道因此改名,转型做教育、科学实验和旅游等影片,但他的开箱玩具影音依旧最受欢迎。

不过,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研究指出,「孩子看愈多开箱影片,就愈会开口要东西,如果父母不买,他们就发脾气」。


Don’t Push the wrong button Challenge and more 1hr kids video!
Dec 9, 2021

Don’t Push the wrong button Challenge and more 1hr kids video! Fun kids challenges and funny story with Ryan’s World.


波士顿儿童医院数字健康研究室主任与小儿医师李契(Michael Rich)说,对发展中的儿童大脑置入「莱恩有那玩具好开心喔」,结果当然是「我也想要」。

国会在9月30日重推儿童法案(KIDS Act)严格查看社群媒体,甚至可能迫使YouTube停止对儿童推荐开箱影片。然而莱恩的儿童网红现象与他所创建的「莱恩王国」,已经悄悄改变这一代孩童过童年的方式。

Source



首位加入美国职业摔角的中国女星 将于10日亮相洛杉矶

世界新闻网

12/09/2021

中国第一个WWE女星李霞。(WWE提供)

中国第一个加入「美国职业摔角」( 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Inc,简称WWE,亦译世界摔角娱乐)的女星李霞(Xia Li),将于12月10日(周五)在洛杉矶的史铁波中心(Staples Center)首度在全国电视节目SmackDown上亮相,届时会在福斯(FOX)电视台现场直播。

Xia Li returns in impressive fashion: NXT New Year’s Evil, Jan. 6, 2021

After weeks of grueling training, Xia Li takes on Katrina Cortez in her return to the black-and-gold brand alongside Boa. Watch WWE action on WWE Network, FOX, USA Network, Sony India and more.

李霞加入WWE的经历非常偶然,当WWE去中国选秀时,来自重庆的李霞作为一名武术高手,凭借她深厚的武术底子,及在WWE培训中心的不懈努力,在2017年被招募加入,之后她在WWE排名上迅速崛起。

李霞随后又参加首届「梅‧杨女子摔经典争霸赛(Mae Young Classic tournament)」,这也是她首场上阵的赛事。虽然当时她擂台经验尚浅,但即使在巨大的压力下,也没有丝毫退缩。



自此之后,李霞从参加有史以来第二届的女子王室决战大赛(Royal Rumble Match),到之后更成为「下一个世代」(WWE NXT)女子组的超级巨星。

Xia Li performs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Dec 11, 2019

NXT Superstar Xia Li opens up about her leaving her family in China to pursue a career in NXT. Xia also competes in her home country of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match against WWE Superstar Sonya Deville.

她的角色被称为「守护者(The Protector)」,而李霞是一个正义之使,为那些被欺压、被剥夺权力的人捍卫到底。今年较早时,在2021年WWE选秀大会上,李霞被选中加入SmackDown,即WWE的一档周播家庭电视节目。该节目全年52周,每周为大家带来扣人心弦的角色和无与伦比的运动体验。

SmackDown以超过28种语言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覆盖全球9亿家庭。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家庭娱乐公司,WWE吸参数百万体育和娱乐粉丝,并且培养出巨石强森(Dwayne Douglas Johnson)和约翰·塞纳(John Cena)等明星。

关于李霞的更多资讯,可前往 www.wwe.com。

中国第一个WWE女星李霞将于12月10日(周五)在洛杉矶的史铁波中心(Staples Center)首度在全国电视节目SmackDown上亮相。(WWE提供)

Source



华人潜水丧命 教练遭网暴 究竟谁负责?

世界新闻网

12/04/2021

南加华人潜水圈,日前再有悲剧传出;45岁的T姓华男,在一次休闲潜水中丧命。(读者提供)

南加华人潜水圈,日前再有悲剧传出;45岁的T姓华男,在一次休闲潜水中丧命。组织这次活动的潜水教练JJ Lau在案发后遭遇网络暴力,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还是真如爆料者所说,教练不负责,潜伴有疏忽。今天的世说新闻,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起华裔男子潜水溺亡案。

華人潛水喪命 教練遭網暴 究竟誰負責?
Dec 3, 2021

(@GameWu88)

以前老教Gabriel 及船員下潛前都會先對大家説明海況及注意事項。潛水雙人製就是要互相有個照應,我一般來說都不會讓同伴離開視線距離。願逝者安息 。

Source



【视频】中国11个月大宝宝滑雪萌翻全网

11/26/2021

中国一名年仅11个月的宝宝王予玑还不会走路,却能滑雪,她滑雪的视频萌翻全网,成为当红“滑手”。

据新华社报道,王予玑因为父母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区学滑雪,迎来人生首次单板滑雪之旅。视频显示,父亲拉住绳子,引导王予玑滑雪,并在人流量较少的地方放手让宝宝往下自然滑行,父亲则在一旁留意宝宝滑雪的情况。

王予玑滑雪时不断移动双手,神情和姿势犹如有自信、经验十足的滑手,滑完后还露出笑容,感到很满意。父亲问她是否要再滑一次,宝宝立即回答:“嗯啊。”



王予玑的父亲说,宝宝只是跟着坡度自然滑行,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滑行的方向,往远处走。

另据法新社今天(26日)报道,王予玑第一次尝试滑雪是在两周前,自此之后她每天早上都会在崇礼区的太舞滑雪小镇享受滑雪的乐趣。

崇礼将是明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之一。

宝宝滑雪时的模样,让许多网民直呼“太可爱”,有网民在微博留言版写道“未来的奥运冠军”、“好厉害的宝宝”,还有人感叹“我还不如一个娃娃”。

(视频来源:新华社YouTube)

Source



中国官媒:华盛顿不诚心,冬奥会无须邀请美国官员

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

11/19/2021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四在被问到华盛顿是否在考虑对北京冬奥会开展“外交抵制”时表示:“这是我们正在考虑的”。所谓“外交抵制”是指,拜登本人不出席北京冬奥会,也不派美国官员前来参加。

中美元首本周二举行视频峰会前,美国舆论就放风说,两国元首将讨论冬奥会的问题,并预测北京将邀请拜登出席,而拜登将就此提出条件。但各种报道都显示,中方在会晤中根本就没提冬奥会的事,这让美方失去了一个发挥并要价的机会。

国家间的正式邀请通常只会在了解对方有接受邀请意愿的情况下才会发出。而鉴于美方在冬奥会的问题上一直想捞政治油水,玩弄对华施压,美国高官不太可能成为北京冬奥会上善意的宾客。我们认为,现在中方应当做的决定是放弃邀请华盛顿派高级代表出席北京冬奥会。

冬奥会是体育盛会,运动员们是主角,各国高官如前来参加,首先是要给本国运动员鼓劲,给奥运会鼓劲。华盛顿把他们的领导人或高官出席冬奥会看成给北京“面子”,是可以交换美国利益的筹码,这太市侩了,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羞辱。奥运会不该欢迎这样的官员,因为他们出现时心术不正,即使来了也只会添乱,没有他们的奥运会将更纯正。让他们把筹码留着自己消费吧,中国作为冬奥会主办方没工夫陪他们玩。



美国与中国关系不好,全天下都知道,他们对北京冬奥会的态度如何,影响不了中美战略关系的格局,只能测试出他们有多少理性,以及当他们说要 “管理中美竞争”时有几分是真诚的。美国表现出不愿意与中俄这样的大国和世界多数国家一起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其实它在给其他国家在气候等美国关心的全球问题上少一些与它合作做出坏的示范。

美国参议员科顿星期四嚣张地要求美国全面抵制冬奥会:不派运动员参加,赞助商也都退出。他的表现就像政治垃圾,即便在美国国内也没几个人愿意捡拾。美国一些政客极度自负,认为他们就是国际社会,他们的赞成或反对甚至能够决定一场奥运会的荣辱。中国这次办冬奥会一定要办出正气来,告诉那些怀有敌意的美国政客,他们根本就是这场冬奥会上不受欢迎的人。而且,很巧的是,科顿本来就在中国的制裁名单上,他这辈子都不会被允许跨进中国一步。

这场冬奥会注定将办得非常热闹、成功,因为北京是在当前疫情之下全世界最安全的首都,各国运动员们在这里受到病毒攻击的风险最小,他们将能够最放松地享受比赛本身,并向全球观众展示冬奥会的魅力。中国可不缺几名美国及其个别盟友领导人或高官的出现,中国的“面子”用不着他们来撑。能办出一场出色的冬奥会,能让运动员们安全从事比赛,不让这场冬奥会成为疫情的扩散源,运动员们都平平安安来,平平安安走,这才是中国的“面子”。

Source




只有“中国观众”的北京冬奥会

9/30/2021

9月17日,北京一名男子在一场活动开始前调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路透社档案照)

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呐喊,相信是许多人对于东京奥运会的印象。不过,这罕见又沉寂的一幕,将在明年2月举行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中,被“中国观众”一一打破。

没错,只有“中国观众”。

周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主持召开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列席。会议审议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疫情防控关键政策。会议决定,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仅面向境内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观众售票。



此外,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在网站上发布的说明,参赛运动员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其他人员执行“二选一”政策,即来华前14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入境后进行21天集中隔离观察。

说明也强调,世界卫生组织或相关国际组织认可,或相关国家以及地区官方批准的所有疫苗均被承认。

说明还显示,闭环管理涵盖抵离、交通、住宿、餐饮、竞赛、开闭幕式等所有涉冬奥场所。在闭环内,参与者将只能在冬奥会场地间活动,参加与本人训练、比赛和工作等有关活动。闭环内将使用冬奥会专用交通系统。所有进入闭环内的境内外冬奥参与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将进行每日核酸检测。

北京冬奥组委也提到,官方活动和各利益相关方组团或工作计划当中采取“非必要不来华”的原则。



简而言之,上述这些规定、措施或者政策,都表明中国不打算在冬季奥运会期间,无限制地“打开国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不过,要办好大型体育竞赛活动,即便是在“清零”的抗疫路上还是得把门打开,唯须确保一切在高度可控范围内。

毕竟,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的17天内,估计将有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北京冬奥会。

北京冬奥组委会9月17日正式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新华社)

中国有“底气” 把观众带入比赛现场

首先,最为外界关注的,莫过于此次北京冬奥会现场仅允许中国境内观众这一规定。

此前,东京奥运会官方花了不少心力,想把观众带入比赛现场,但迫于舆论压力,先是禁止外国观众到现场观赛,最终也把大部分本地观众也禁了。



如果仔细一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观众可以亲临北京冬奥会现场。

要知道,截止9月6日,中国累计疫苗接种人数已达到10亿9500万,覆盖全国总人口77.6%,完成全程接种的有9亿6972万人。在如此高接种率的背景下,疫情会大规模暴发的机率很小,而且也是可控的。

举个例子,中国福建9月中旬发生疫情,随后传播到全国多个省市,这波由变种病毒德尔塔引发的疫情最高峰时本土单日新增达到50例以上,被认为是中国自7月南京疫情受控后面临的最严峻形势。

但按照目前的新增数量来看,这波疫情很明显已被控制住。

其次,中国政府据报为北京冬奥会投入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包括建设场馆等,虽然具体数字官方没有披露,但在中国经济现行不断放缓之际,这笔钱仍是不小的开销。如果不限制国内观众入场,门票收入至少还能填补一些,不至于像东京奥运那样,血本无归,日本政府投入的上百亿美元都打了水漂。



当然,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先后主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肯定期望能够在时隔14年之后再次成功办一场举世瞩目的奥林匹克体育盛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如果观众席上空无一人、场面冷清,难免让外界对中国崛起的大国形象产生落差。别忘了,中国目前是全球最佳抗疫“模范生”之一。

7月7日,几名民众在东京台场路过一个印有“东京2020”的告示牌。(法新社档案照)

比东京奥运硬

尽管如此,为了避免百密一疏的情况发生,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在力道上,还是比东京奥运会强硬了些。

根据前述措施,北京冬奥会向参与者提出的“二选一”要求,被外界视为“前所未有的”。《纽约时报》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主要的体育联盟要求所有参赛者在获准参加比赛之前必须接种疫苗,否则将面临数周隔离期,期间可能无法训练。

此前,东京奥运会参与者未被要求接种疫苗,且未接种者也不需要长时间隔离,且每天会有限定时间可以前往便利店或餐厅取外卖食物。



目前尚未有报道提及有运动员因为疫苗接种问题而退出北京冬奥会,而美国奥委会及残奥委上周已经宣布,只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运动员方可入选北京冬奥代表团——他们都必须在12月1日之前接种疫苗。

此外,主办方通报的措施称,完成接种疫苗的冬奥会参赛者在抵京后将会进入闭环管理。这也意味着,所有运动员、官员、记者和数量庞大的奥运会工作人员从到达之日到离开之时,将在一个泡泡似的环境中吃饭、睡觉、工作、比赛。

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当地新闻媒体和场馆工作人员是可以从家中通勤到奥运场馆的;而且,所有奥运会观众在经过14天严格的限制后,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城市中自由移动。

不过,较宽松的抗疫措施有其风险。日本共同社曾报道,在7月1日至8月7日期间,与东京奥运相关的冠病病例累计达409人。



位于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互联网)

抵制声早已响起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还有126天,上述发布的初步疫情防控政策,算是提前为这场盛宴暖身。在此之前,有关冬奥会的争议早已被媒体多次报道,当中最多人关注的,莫过于欧美国家发出的抵制声。

自年初以来,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声音主要来自美国国会、加拿大议会和欧盟议会以及一些西方人权组织,他们称中国未改善人权状况。而政治人物的理由,则主要围绕新疆、西藏、台湾和香港议题展开。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权和言论自由状况不断恶化。

这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趋势相似。但有别于当时的情况,此次的冬奥还面对中美竞争、中欧关系恶化等因素,因此,当中难免让人怀疑多少夹杂着“为抵制而抵制”的心思。



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也没有哪家赞助商或企业宣布退出冬奥会,更没有运动员放弃参加。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中旬已表明将出席北京冬奥会,成为第一个确定出席的国家元首。

归根结底,北京冬奥会应当是关于,也是属于运动员的。如果硬要将政治与这场运动会挂钩,最终受害最深的,恐怕是这些筹备许久的运动员的参赛权益。

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前就引述国际奥委会年资最长的委员、加拿大人庞德(Dick Pound)说:“这场运动不是中国运动会,它是国际奥委会的运动会。” 也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他说,“我们的看法是,无论不同国家之间的观点是多么复杂并存在诸多矛盾,我们都在试图开出一条中间道路,以体育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哪怕是在最坏的时代里。”

或许,中国办奥运被高度政治化,是一个无法逃避的命运。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情况更是特殊,它将在全球仍与疫情作战的时候举行。如果冬奥会能凝聚民心并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同时在不暴发新疫情的情况下顺利举行,相信能在政治上为“中国模式”大大加分。

Source



Beijing will open next year’s Winter Olympics to fans — but only if they live in China

By Nectar Gan, CNN

9/30/2021

Hong Kong (CNN) –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s will be open to spectators — but only if they live in mainland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said Wednesday, as organizers gave a first glimpse into the country’s plans to hold the event while enforcing a strict zero-Covid strategy.

Under Covid-19 protocols unveiled by the IOC, the Games will be held in a bubble in the Chinese capital from February 4 to 20, as Beijing becomes the first city to host both 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The bubble — in place from January 23 until the end of the Winter Paralympics on March 13 — will cover all stadiums and competition venues, as well as accommodation, catering, an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It will also have its own transport system.

“Within the closed loop, participants will be allowed to move only between Games-related venues for training, competitions and work,” the IOC said.



Athletes and other participants who are fully vaccinated will be allowed to enter the bubble without quarantine. Those who are not fully vaccinated, meanwhile, will have to spend 21 days in quarantine upon arrival.

A man rides a scooter next to the Big Air Shougang, a Beijing 2022 venue on the site of a former steel plant, in Beijing, on September 7.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rotocols cited by state media said “all athletes who are eligible to be vaccinated should be vaccinated,” while other participants can choose either full vaccination or 21 days of centralized quarantine.

While vaccination against Covid-19 will not be required by the IOC, Team USA has mandated that its entire traveling membership are vaccinated.

The IOC statement said “athletes who can provide a justified medical exemption will have their cases considered,” adding that all vaccines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 approved by the countries or regions concerned will be accepted.



Al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articipants and staff in the bubble will be tested daily for Covid-19, according to the IOC statement.

Overseas fan ban

During the Tokyo Summer Olympics this year, Japan did not allow fans in the stands, as the Japanese capital was placed under a state of emergency amid surging infections.

The IOC welcomed the decision to admit spectators in Beijing, while acknowledging disappointment that fans from outside mainland China would be banned.”

This will facilitate the growth of winter sports in China by giving those spectators a first-hand Olympic and Paralympic experience of elite winter sports, as well as bringing a favourable atmosphere to the venues,” it said.



Specific Covid-19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icketing arrangements for spectators are still under discussion, the organizers said, adding that more information will be released in late October and December.

Apart from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pandemic, the Beijing Games also face intense political pressure.

They are shaping up to be the most controversial Olympics in recent years, as calls grow for a diplomatic boycott over Beijing’s alleged human rights abus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Xinjiang, where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says up to 2 million Uyghurs and other Muslim minorities are believed to have been placed in a sprawling network of detention centers.

China has repeatedly denied allegations of human rights abuses, saying the centers are necessary to prevent religious extremism and terrorism.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