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娘嫁妆超过120万美元 但新郎的表情比礼单更吸睛




成都新娘嫁妆超过120万美元 但新郎的表情比礼单更吸睛

世界新闻网

5/24/2022

四川成都一对新人日前结婚,女方的嫁妆让网友大开眼界,但新郎的表情更引起网友注意。(截屏自微信公众号《青蜂侠》影片)

据网易新闻等中国媒体报导,本月21日,四川成都有对新人结婚,女方亮出的陪嫁礼单让许多网友大开眼界。礼单上罗列了八大陪嫁礼,加总起来超过人民币800万元(约120万美元)。其中,最便宜是一只人民币13万元(约1万9500美元)的戒指,而光现金就有人民币200万元(约30万美元),此外还有人民币260万元(约39万美元)的基金和一套房子、一辆豪车。

网易新闻称,「看到陪嫁网友不淡定了,纷纷表示:娘家人给的底气太足了」。微信公众号《青蜂侠》的影音报导则称,新郎的聘礼加上金饰共人民币41万元,新娘也都将其加入嫁妆里。



不过,比起新娘子豪气的陪嫁礼单,新郎当天的表情却引起更多网友注意。影片中,新娘子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新郎却从头到尾板着脸,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引起不少网友热议。

一名网友说,他有个亲戚的姑娘出嫁,嫁妆也是人民币几百万元,嫁给同学的哥哥。男方结婚时就是这种表情,因为是「被家长逼的」。

但有网友说,「既然想挣这份钱,就是心里哭,脸上也要陪着笑,耷拉着脸给谁看啊?要是我坚决不会这样。」

Source




20220222周二+农历正月22 「最有爱一天」结婚领证大爆满

中新社

02/22/2022

2022年2月22日,不仅是星期二,还是中国农历壬寅虎年正月二十二。因数字「2」与「爱」谐音,网民戏称「20220222」为「最有爱」的一天;中国各大城市结婚人数大增。(Getty Image)

2022年2月22日,不仅是星期二,还是中国农历壬寅虎年正月二十二。因数字「2」与「爱」谐音,中国网民戏称「20220222」为「最有爱」的一天。在线,网民齐叹「奇妙的缘分」,线下,中国各大城市新人扎堆领证。

「爱」的浓度爆表背后,折射出民众日渐重视「仪式感」。

「2个月前,我就关注到了20220222,觉得这一天结婚很有意思,以后可以记得牢牢的。还有比我更夸张的,两年前就开始准备。」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30岁的萧雅玲将结束十年爱情长跑。




「为将仪式感拉满」,她提前准备了一束由白色鬰金香、马蹄莲组成的手捧花,妈妈紧随其后,挎着相机等待记录女儿的幸福瞬间。   

在广州,尽管天气持续阴雨寒冷,仍抵挡不住新人们结婚登记的热情。当日9时,在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不少新人排起了队。广州市民政局称,当天的婚姻登记预约量高达1683对,远超日常预约量的2倍,是近五年来单日最高预约量。   

等候办理登记的李先生说,自己工作生活在广州,选择在广州办理跨省市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处还专门安排了志愿者协助新人们合影留念,虽然亲友们没到现场,但也能通过照片分享他们的喜悦。

为应对寒冷天气,强化高峰日服务措施,广州各区婚姻登记处开放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区,增设临时等候大厅或在户外搭设避雨帐篷,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和防寒保暖工作。 




「今天这个日子对我和爱人来说很有意义,选择今天领证,希望我们之间的爱意能长长久久。」在广西柳州,付豪、李春燕两人早上8时许到达婚姻登记分中心,足足等待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婚姻登记。  

因日期的特殊意义,22日广西各地的婚姻登记预约数量呈现高峰。据了解,当天南宁市预约婚姻登记的新人已经超过300对,相较往日预约数量增长5到8倍。   


世說新聞╱就要9個「2」 華女結婚等五年
Feb 22, 2022

今天是2022年2月22日,也是農曆正月22,剛好又遇上周二,9個2的數字齊聚在同一天非常罕見。因為數字「2」的諧音與「愛」相同,不少華人就特意選擇在這一天表達自己的愛意。在阿罕布拉市某婚禮登記處,當天就有80對新人進入婚姻殿堂。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数字的意义往往会更加重要,比如5月20日、9月9日等都是热门的结婚日。相反,像一些西方具有浪漫意义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中国民众目前选择将其作为婚姻登记日的热度不是很高。」柳州市城中区民政局副局长郑蔼新表示。   

「考研上岸」「平安顺遂」「好事成双」……借着「20220222」的东风,网民纷纷为「爱」点赞,截至22日14时,中国社交平台上「最有爱日」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近8亿。 

有学者认为,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是民众对品质生活、精神世界的更高要求。亦有网民表达,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正如「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

Source




养猪大户嫁闺女 霸气嫁妆288头活猪 宾客全看傻

文章来源: 时间视频

11/03/2021

养猪大户嫁女儿,嫁妆准备了288头活猪。 (翻摄自时间视频)

近日一条山西女子出嫁的视频在网上爆红,因为她的陪嫁品是市价高达将近90万元的大肥猪,还是活生生、会走会叫的那种,每隻身上都贴了大大的囍字,一字排开、阵容之强大,让宾客全看傻。

这名女子住在山西临汾洪洞县,家里是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据《时间视频》显示,拍摄者称自己是来参加刘姓宗亲在大槐树的婚礼,到了现场还没看到新娘,竟然先看到288头大肥猪,每隻身上都贴著大红色的囍字,一字排开气势惊人,他从没看过这麽特别的“陪嫁”。

另有知情人表示,女方家里是养猪的,男方家应该是做肉联厂的,这一对估计是战略合作关係,送这嫁妆也算是强强联合,门当户对啦。




有中国网友随即算出这批“嫁妆”的市值,按现在一隻猪3,000元人民币来算,288隻最少也值86万元人民币,这刘大户嫁女儿,也是相当大手笔!还有人开玩笑“二师兄(指猪八戒)撑场面,就问你谁敢不服?”“土豪中的扛霸子”“方圆百里都不缺肉吃了”;但也有网友认为,现在国家打奢,结个婚这麽铺张浪费,“希望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288头囍猪一字排开超惊人。(翻摄自时间视频)

Source




李子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

文 / 察客

11/03/2021

现年31岁的李子柒,以“古法风格”形式发布原创美食视频而被人熟知,2016年起在微博爆红。(李子柒微博)

被称为“中国境外第一网红”的李子柒,最近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成为中国亿万网民的谈资。

事情是这样的:自7月中旬起,李子柒便停止更新视频。要知道,热度是网红的生命线,长时间的断更,相当于自降热度,也等同斩断财路。更何况李子柒是大名鼎鼎、享誉中外的网红,突然停更,损失的收入不是市井小民可以想象的。因此,在广大吃瓜群众看来,这当中显然是出了问题。

至于是什么问题,众说纷坛,当时有人说李子柒身体出了状况,也有人指李子柒犯了职业倦怠,但网络上有更多声音认为,李子柒会停更,或许是陷入了与资本的博弈。确实,这一说法是有迹可循的。

李子柒助理8月底突然在社交媒体发文,大意是李子柒想要提升自己,打算好好沉淀一番。



“关于更新。七姐(李子柒别称)这几年埋头做内容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的东西,现在需要整理清楚。也相信都会好好整理清楚。都晓得老七高中都没毕业,现在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各种学问、手艺,是好事。”

李子柒助理8月26日在微博发文称,“七姐(李子柒别称)这几年埋头做内容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的东西,现在需要整理清楚”。(李子柒助理微博截图)

同时,助理也透露有人冒充李子柒发短信诈骗,提醒民众不要被骗。

接着不久后,李子柒发文称:“大清早报了个警!”这句话瞬间让全网炸锅,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据中国媒体报道,李子柒随后还在回复网民评论中写道:“太可怕了!资本真的是好手段!”虽然她秒删这则留言,但这句话已经被眼尖的网民注意到。

后来,网络上爆出歌手王菲的前夫李亚鹏挖走了李子柒的全部团队成员;李子柒助理否认此事,并称李子柒“在整理公司和第三方公司的问题”。至此,许多网民都推测,李子柒或与背后公司发生了矛盾。



李子柒助理于9月13日也在微博发文称,李子柒“在整理公司和第三方公司的问题”。(李子柒助理微博截图)

与资本陷入博弈

果不其然,上周一(10月25日),李子柒以自己旗下公司的名义控告她的行销公司杭州微念及其负责人刘同明,原因是不满微念给予她的持股、分红等待遇;微念随后则发声明回应,证实收到法院诉讼通知,表示将依法应诉。

目前,该案件处于移送状态。孰是孰非,法院接下来的庭审会给出答案。不过,在舆论眼里,“李子柒是被资本榨干”“李子柒掀开了资本的‘遮羞布’”等说法占据主导位置,而一众官媒们似乎也认同于此。

就在李子柒起诉杭州微念的前几天,李子柒登上了中国央视人物访谈节目《鲁健访谈》。要知道,不是任何网红都能获得央视正式采访的,而且还是长达26分钟的专访。

在节目中,李子柒谈到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称她无意参与利益争夺:“我觉得李子柒这三个字,对于我来说,它最重要的是什么,因为我这些年,几乎是埋着头做内容,我是挺想保护它的,甚至我是不想让它以后,所谓的什么太高的商业价值,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双刃剑,而我想要保护的仅仅是这个名字而已。”



李子柒也一脸坚定地说,自己最不缺的是勇气,但她并不是一个赌徒,在行动前都会做好准备,“一件事情你既然决定做了,那你一定要把它做到,你能够尽力做到的最好”。在外界看来,李子柒此番信心喊话,除了是说给自己听,另一个对象,明显就是与她有法律纠纷的资本方。

中国央视人物访谈节目《鲁健访谈》于10月22日播出了李子柒的专访。(视频截图)

不过,李子柒想要传达的信息不止于此,她还说,未来将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跟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关的事情;第二件事是把“非遗”的传统文化做更好的传承和传播;第三件事是想要更好的引导青少年,不希望青少年说自己想当网红,而是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又是乡村振兴,又是共同富裕,又是青少年引导——李子柒的谈话“主旋律”意味十分浓厚。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似乎也表明官方力挺李子柒——在李子柒与杭州微念正卷入官司之际,是前者受邀上了一个全中国人民都会观看的节目。

和其他与资本沾上的演艺圈大腕、流量明星比较起来,李子柒究竟有何魅力,让官方选择对她保驾护航?



YouTube订阅人数逾1600万

现年31岁的李子柒,以“古法风格”形式发布原创美食视频而被人熟知,2016年起在微博爆红。不过,在网红多如繁星的中国,李子柒严格来说还不算是真正的网络大咖。

让李子柒鹤立鸡群的,是她在美国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中国称油管、Y站)上的地位。2017年下半年,李子柒转战YouTube后,马上收割全球各地的粉丝,短短四年,她在YouTube上的订阅人数已超过1600万。由于YouTube在中国大陆被封,李子柒的千万粉丝因此也绝大多数是外国网民。

1600万是个什么概念?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在全球各地有160多个国家或地区播放或转播它的节目,YouTube订阅人数只有260万。至于号称全球影响力最大媒体之一的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在YouTube上有1290万订阅者,英国广播公司则有1090万,两者都与李子柒有一定的差距。

李子柒目前在YouTube上的订阅人数高达1630万。(Youtube截图)

此外,李子柒目前在Youtube上载的128支视频中,点击率最低的一期视频是320万次,最高的一期已逾1.02亿次,全部内容的累积观看次数更超过25亿次。这些数据表明,如果不包括中国境内,李子柒目前已是境外华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网红。



难怪有人调侃,李子柒一人“打败”了中国所有外宣机构。不过,官方显然对此并不在意,反而认可她讲好了“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成功案例。央视就曾于2019年12月评价李子柒说,她虽然在视频中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至于何谓“中国文化”“中国故事”,央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不过,纵观李子柒的视频,可以发现她的视频题材涉猎面很广,除了以传统烹饪方法制作美食,还以传统手法制作胭脂、染衣制衣、文房四宝等。但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她身着一袭飘逸汉服,在山间取泉水,在田野劳作等。

如此超然脱俗的场景,加上返璞归真的镜头语言,李子柒不仅为中国网民提供了一种逃逸现代工业城市生活压力的途径,也为欧美网民塑造了神秘、梦幻、美好的中国想象。

在其中一部视频里,李子柒在田野劳作时,身旁有小狗和小羊。(视频截图)
李子柒在采集花瓣时,身穿红色古装。(视频截图)

在中国微博上有1600万多万粉丝的共青团中央,2019年12月曾发表一篇题为《因为李子柒,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中国》的文章说:“一个中国传统美食博主,在某境外视频平台被700多万人(当时的订阅人数)关注,数千万人喜欢,美国人、俄罗斯人、澳洲人、越南人、意大利人、伊拉克人……因此爱上中国。”



文章还说,李子柒的火爆不是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的好奇。“他们以这个小姑娘(李子柒)的视频为窗口,探寻视频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人可以让外国人了解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中国平台经济的另一个参与者

其实,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李子柒的视频意境,引起了全球各地粉丝的共鸣,是实实在在的,也说明人类对追求美好、纯真、淳朴的情感彼此共通。

当然,质疑李子柒的声音也一直存在,有人认为她过度包装形象,有人觉得她美化农村、杜撰虚假生活,更有人觉得她文化输出是假、商业带货是真——2020年,“李子柒”牌螺狮粉的单品销售额就达5亿元人民币(1亿新元)。

无论如何,此刻的李子柒,身份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名网红,也从来不是一名单纯的农村姑娘,和粉丝们存在的那个现实世界——资本驱动、政治博弈紧张的世界——脱钩。

她在央视专访中说,她觉得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似乎让人们看清在镜头背后,李子柒只是中国平台经济的另一个参与者,一方面被盈利机器所纠缠,另一方面,也免不了要拥抱中国的政治主旋律。

Source



中国第一网红沦最惨打工人 李子柒告经理人 彻底撕破脸

中国新闻组

10/27/2021

古风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告经理人,与「杭州微念」彻底撕破脸。(视频截屏)

「中国第一网红」李子柒7月14日断更,8月底在其社交帐号回复「资本真的是好手段」,沦为「最惨打工人」的她,日前终于跟经理人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撕破脸,与董事长刘同明对簿公堂;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立案受理。

Three months after Li Ziqi stopped changing, she suddenly accepted an interview with CCTV! Oct 25, 2021

中国基金报报导,顶流李子柒已停更三个月,是她与她所属的MCN机构杭州微念品牌公司产生分歧。据悉,微念是一家通过孵化与深度集成KOL(意见领袖)网络,跨界新消费品牌的公司。股东信息显示,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由杭州微念品牌公司和李佳佳(李子柒)分别持股51%、49%。



有媒体报导,李子柒停更的原因是她近期陷入了与其签约的网红经纪公司(MCN)的股权纠纷。李子柒在各大视频平台的粉丝总量过亿,流量惊人,具有可观的变现价值,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由其背后的杭州微念所掌握。

报导称,李子柒和杭州微念的合作采用网红经济中较为常见的模式,将打造IP和商品变现一分为二。子柒文化由李子柒本人日常运营,专注于内容本身,提供精品视频制作来打造「李子柒」IP;而作为MCN机构的杭州微念则提供后台支持,全面负责李子柒消费品牌的推广、变现和供应链运营。

我们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Firewood, rice, oil, salt, soy sauce, vinegar, and tea丨Liziqi Channel
Jul 14, 2021

据市场分析,捧红了李子柒,微念的油水自然也少不了。在这之后,微念迎来多轮融资,估值也水涨船高。报导说,如此强大的吸金能力,商业变现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2018年,李子柒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螺蛳粉、藕粉、米糕、牛肉酱、蛋黄酥等店内在售的多款产品都达到了100万份以上的总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品中最爆的螺蛳粉,其生产商是柳州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由杭州微念持股70%,李子柒本人并不占有股份。而官方旗舰店、李子柒社交平台帐号的实控权也属于杭州微念,也不属于李子柒。



有分析称,虽然李子柒是火遍全网的大IP,但她在公司里的话语权并不大。作为李子柒IP的创始者、公司流量的最大贡献者,李子柒本人却未持有杭州微念的股权,无法获益。

报导指出,李子柒所得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她与杭州微念所签署的合作分成合同,其分成比率恐怕也不高。李子柒未在广告与直播进行变现的做法,并不利于她本人获取分成收入,主要是培育了李子柒品牌的价值。而在现有的利益分配架构下,李子柒只能获得分成收入,沦为「最惨打工人」,无法享受流量变现所在公司股权的增值,也就错失了「李子柒」IP增值收益的最大部分。

被资本捧红,与资本闹掰,深度解读李子柒停更事件【欣欣向融·陈欣】
Sep 29, 2021

业内人士分析称,以人为内核的商业模式风险可见一斑,股权和利益分配机制本身有滞后性,面对网红自身价值的快速变化,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智能,两败俱伤几乎是必然结局。

据报导,也有大V表示,李子柒还是主角,起码应该是个大股东,你不能架空了她当工具人自己玩啊…全都商业化了,怎么文化输出呢?李子柒本身学识有限,你弄这个陷阱给她,虽然抢到了品牌和利益,但也失去了道义和回旋的余地,上了法庭,法院把品牌判回去也是很正常的。

如何看待自己走红?未来有何规划?李子柒这样说 20211022 |《鲁健访谈》CCTV中文国际
Oct 24, 2021

Source



时间太巧合!李云迪栽了 另一华裔肖邦钢琴赛夺冠

文章来源: 东网

10/21/2021

第18届萧邦国际钢琴大赛决赛本周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主办方周四(21日)揭晓胜出者,为年仅24岁的加拿大华裔钢琴家刘晓禹(Bruce Liu Xiaoyu),是时隔21年后再有华裔钢琴家夺得此殊荣,亦是历来第4位夺奖的亚洲或亚裔钢琴家。


BRUCE (XIAOYU) LIU – final round (18th Chopin Competition, Warsaw)
Oct 20, 2021

Sala Koncertowa Filharmonii Narodowej w Warszawie / Warsaw Philharmonic Concert Hall

XVIII Międzynarodowy Konkurs Pianistyczny im. Fryderyka Chopina

The 18th International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Finał / Final round



决赛中,刘晓禹凭精湛演奏《萧邦钢琴协奏曲第一号E小调op.11》,成功在12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4万欧元(约36万港元)的奖金。赛后,他表示能在华沙演奏波兰已故作曲家萧邦的乐曲,是人生最美好的事之一,又希望这次比赛能成为他的音乐之旅起点。

刘晓禹的父母来自中国,他出生于法国巴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长大,毕业于蒙特利尔大学。他8岁开始接触钢琴,11岁开始参加比赛,师承加拿大籍的越南钢琴家邓泰山。邓泰山在1980年亦曾赢得萧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是首名夺得这项殊荣的亚洲钢琴家。刘晓禹之前,则是国际知名华裔钢琴家李云迪在2000年夺得殊荣,上届则是韩国女钢琴家赵承池夺奖。

萧邦国际钢琴大赛自1927年举行以来,每5年举办一次,去年因疫情延至今年举行。今届比赛有来自世界各地87名钢琴家参赛,其中22人来自中国,16人来自波兰,14人来自日本。

Source



央视批李云迪:自作孽不可活

10/21/2021

针对“钢琴王子”李云迪因涉嫌嫖娼被行政拘留,中国官媒央视新闻昨晚发表评论称,这再次给某些视国法为无物的明星大腕敲响警钟:遵纪守法是做人的底线。谁敢于突破底线,挑战国法和公德,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中国音乐家协会昨晚也发布声明,取消李云迪会员资格。

央视在题为《李云迪跌落神坛完全是自作孽》的评论中说,颜值不是违法的挡箭牌,才艺也不是胡来的护身符。一个时期以来,某些明星大腕频频挑战社会良知、道义乃至法律尊严。这些被捧上天的人生活在虚幻之中,已经找不到北了。

评论指出,严酷的现实让这些人打回原形,有的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有的则声名狼藉,早已混不下去。就是在这样激浊扬清的大背景下,这位堂堂的李云迪居然飞蛾扑火,再次以身试法,给社会添了一把猛料,这不能不令人惊诧,也让人感到痛心。



评论最后说,看到这样的新闻,有时几乎难以置信。明星大腕即便做不到德艺双馨,也不该沦落至此、自取其辱,希望明星们洁身自好,类似李云迪的猛料应该少一些了。

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声明中称,李云迪因嫖娼被行政拘留的消息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经研究决定,取消李云迪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资格。

Source



1.5 代移民:融不进的异国,回不去的故乡

来源:故事FM

10/16/2021

  如果问起你的家乡,你会觉得这是个复杂的,一言难尽的问题吗?

  为了改变命运,很多人会背井离乡,主动选择流动。但也有很多人,他们被迫卷入流动的浪潮,卷入一段无法回头的旅程。

  在中国的移民潮中,就有这样一批孩子 —— Ta 们出生在中国,但却在少年时期被带离了祖国。他们被称作 1.5 代移民。相比于主动选择出国的一代移民,或者一开始就出生在海外的二代移民,1.5 代移民们往往有着更加强烈、复杂的乡愁。

  失落的家和国,骤然变幻的人生轨道,逐渐远去的山河故人,这些甚至需要 1.5 代移民们用一生去适应,去理解。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没能融入异国文化的少年,有他纠葛的家庭,和他回不去的故乡。

  我叫 Charlie ,今年26岁,就读于墨尔本大学法律系,我是在 12 岁不到的时候移民到澳洲的。

  Charlie 的父母都出身于一个江苏小县城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海军,转业后当上了公务员。而母亲是县城医院的药剂师。Charlie 的父亲享受着这样安逸,稳定的生活。但母亲却不满足于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她觉得这个小县城里的一切都一眼望得到头,而小县城中的人们对于一个女人的期待,也仅仅是做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她确信这绝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她下定决心,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离开这里,去国外的广阔天地中自由闯荡一番。



   -1-母亲的离开

  我妈妈是在我一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出国的。我们学校午睡的时候,我妈妈出现在窗外,叫我出去,跟我说她要走。我虽然不知道这一切是什么意思,但是也没有觉得特别伤心,更多的是不理解吧。完全不知道我妈妈要去哪里,或者去多久,为什么去,以及这一切对于我的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改变。我只知道妈妈要去一个特别特别远的地方,暂时也不会回来。

  我外公外婆那个时候经常问我:“你知道你妈妈去哪了吗?”。我家里有一张世界地图,我就在地图上找,找到了墨尔本,指着说,妈妈去那儿了。

幼时的Charlie与妈妈


   -2-我是龙的传人

  在父亲和外公外婆的细心照顾下,Charlie 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开感到忧愁。但是他并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这么想离开中国。因为父亲是军人,Charlie 从小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大院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早上广播里放着起床号和军歌。战友们的关系特别亲近,以至于孩子们管所有的阿姨都叫“妈妈”。虽然当时的小 Charlie 并不太理解民族,祖国之类的概念,心中却充满了一种对于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部队大院里面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但是大家都说是普通话。小孩子的父母都是战友,同样年纪的孩子成天骑着自行车一起在大院里面呼啸,然后成群结队地去各家蹭饭吃。互相串门的时候,大家一起看的 DV 都是船坚炮利的军事题材,对于金戈铁马的生活有一种非常浪漫的想象。

  我在这么一个环境里长大,可能使得我对于民族认同的观念是相对来说比较早熟的。

 Charlie 幼时在部队大院

  我二年级的时候就第一次到过澳大利亚,在一个语言学校待了两个礼拜。语言学校有很多移民的小孩、黑人孩子、亚裔的孩子。那时候可能也是我第一次有了非常明确的,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概念。我记得很清楚,班上有我和一个台湾(专题)来的孩子。我在觉得孤单的时候,就会跟台湾孩子说我们是“龙的子孙”。



  自那次从澳洲回国以后,我就进入了一个非常正常的升学道路。周围的人可能会偶尔跟我透露出就是有朝一日我可能会出国生活和学习,但是我并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

  我知道要走的时候是 2007 年 1 月份的时候,我刚刚六年级上半学期考完试。那次我考得特别好,全班数学就我一个人考满分。然后我记得我回家中午吃饭的时候跟我妈打了个电话说:“妈我特别开心,成绩考得很好”,然后我妈说:“那很棒啊,你想不想来澳大利亚读书?”。我不记得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当时并不白明白这个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

Charlie 离开时与小学同学留影

  到澳洲的那一天,接机的是一个伯伯。一个快要 60 岁的马来西亚华人(专题)。我们一起来到了一个漂亮的公寓,那个伯伯就留下来住了。我一个人睡,我妈妈和伯伯在另外一个房间一起睡。

  在 12 岁的年纪,其实对于男女之间各种各样的事务并不是特别了解,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是有什么不对,但是具体是哪里不对,我似乎也说不上来。



   -3-寄宿学校的生活

  Charlie 的妈妈刚开了一个自己的针灸诊所。她的事业刚起步,工作特别繁忙,没有时间照顾 Charlie 的起居。所以还来不及等 Charlie 搞清心中这股不对劲的感觉是什么,他就被送去了一所寄宿学校里。

  Charlie 是年级里唯一的中国人。他不会说英语,无法和人交流。

  入学第一天,Charlie 只敢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甚至因为找不到厕所,只能尿在宿舍衣柜里。

  一切熟悉的日常生活技能都失效了,Charlie 成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前半年我什么都不懂。听不懂别人说话,和老师同学都没有交流。基本就是处在一个自生自灭的状态中。

  课后我就一个人去图书馆里面,里面有很多中文的藏书,我就一本一本地看。

  那个时候,我极其想念在国内的同班同学和朋友们。上课的时候,我就会在纸上一遍一遍地默写我们班的学号,和同学的名字。我们班上有 55 个人,所以我从 1 到 55 默写。然后中间总会出现漏的或者不记得的,我回家的时候会跟同学们去问。

  我们那个时候有戏剧课。大家一起排练剧本,互相扮演角色。我特别讨厌那个课,因为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演什么。



  戏剧课是一个在学校的剧场里上的。前面有个舞台,下面是观众席,没有表演的时候就堆着一些可折迭的椅子。在墙和椅子中间有一条细缝,我就一个人躲在细缝最深的角落里面,所有的椅子都排在我前面。后来老师在这个角落里面找到我,看见我在哭。他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想说,也不会说。

  Charlie 也想把心里话说给懂得人听。在学校走廊里就有一台电话。但 Charlie 不会用。这通电话最终没能播出去。没有人听到 Charlie 的心声。

  周五的时候,Charlie 的妈妈会把他接回家过周末。但让 Charlie 感到陌生、压抑的,不只有新国家、新学校,还有新家和新家人。

  这个伯伯有一种传统中国家长式的作风,像巴金小说里面写的那种要极力树立自己权威的独裁作风。

  发生矛盾时,他会对我进行一些我那个时候觉得无法忍受的、屈辱式的惩罚。不管是罚跪,还是出门反思。记得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在开车的途中,我们发生了口角。他开到半路就说“你下来自己走回去吧”,所以我就真的下来了,自己在荒郊野岭走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样的生活使我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变得碰到很多事情,或者困难,都习惯自己消化掉,不会再在外面去说。

  但是那个伯伯对我妈妈生活和生意上都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伯伯负责诊所的经营以及前面的各项的事务,我妈妈就负责做针灸师,这个生意一直经营到现在。



   -4-逃离学校,我在自己的房间遨游故乡

  随着时间的推移,Charlie 英语的听说读写逐渐进步了。但是和周围同学的隔阂已经形成,很难再改变。虽然没有什么剧烈矛盾,但是 Charlie 的生活和本地同学的生活就像两条永远也不会相交的平行线。这让 Charlie 感觉越发的格格不入。

  排斥的逻辑是双向的,当一个人被主流社会排斥时,他也会排斥主流的意义参照系。

  Charlie 开始不写作业,不上课。遇到讨厌的课,他就去厕所里躲上几个小时再出来。

  这样孤独,迷茫的寄宿生活一直持续到了 Charlie 初一的时候。他的妈妈搬到了学校所在的小镇上,租了一套房子。本以为这样能帮助到 Charlie 的学业,没想到这却成了他逃学的开端。

  初次逃学的时候,其实心里是非常忐忑的。出了校门以后基本就是一路狂奔回家,在家里还担心妈妈会不会回来。但是之后发现完全没有任何的后果,学校里面的老师也没有说什么,我妈妈也没有提前回来。我回家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这么一个状态。

  后来这就逐渐变成了一种常态。出门以后我就躲在公寓的楼梯间里面,然后等我妈妈他们去上班,然后在他们上班以后就回家。



  两个礼拜以后,学校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告诉了我妈。我妈知道了以后也拿我没有什么办法,她上班非常地忙,不可能一直在家守着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我早上出了门。

  Charlie 的妈妈认为儿子逃学的罪魁祸首是网络游戏,所以她没收了 Charlie 的电脑,断了家里的网络,希望这样能让儿子重回正轨。但她不知道的是,Charlie之所以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之所以沉迷于游戏,是因为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故乡。

  我最喜欢的是一个武侠游戏,叫剑侠情缘三。场景里面有小桥流水时的江南水乡,有长安洛阳这样的辉煌都城,还有一望无垠的大漠黄沙。当时我特别沉迷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有一个很强烈的武侠的梦想。然后这一切的场景,配合上非常悠扬的民族音乐,让我对武侠的想象具象化了。

  我特别喜欢待在华山之巅的论剑峰,旁边有几只游荡的仙鹤,背景音乐里面播的寒江残雪,那是一首笛子曲,我也会吹。那是我当时觉得特别美好的一种境界。

  游戏使得我能够暂时地忘记现实生活的痛苦,但也加深了我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僻,因为我既然能够在游戏和虚拟世界中得到慰藉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在现实生活中做出任何改变的努力了。



剑网3-华山论剑峰退游前的最后一幕的截图。

   -5-国籍

  但是每当关上游戏,走出房门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回的故乡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现实里的一切却还在继续。

  Charlie 觉得自己在澳洲就像一个漂流的浮萍,和一切都没有联系,也没有任何的未来。他渴望回到中国上学,重续记忆中快乐的,被家人和朋友环绕的生活。但这条路,被 Charlie 的母亲永远堵死了。

  我 12 岁的时候,我妈妈就直接帮我把国籍给转了。她之前完全没有跟我提过这件事。我是在回国要办签证的时候才意识到的。

  为此我跟妈妈爆发过非常多的争吵。她甚至去问过她的律师朋友,作为一个妈妈有没有权利给孩子转国籍?我觉得她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不明白,这不是一个有关权利的事,而是有关尊重个人意愿。

  这在当时是我很记恨我妈妈的一点。我觉得她就是压在我头顶的一座大山,我在国内生活得非常的愉快,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环境里来受此折磨?

  我就一直跟她闹,说我要回国,我不想待在澳大利亚,并且鼓动我的亲戚家人去劝说我妈妈,闹得家里是人尽皆知。



    -6-父亲

  这是 1.5 代移民共同的无奈——当第一代长辈孤注一掷,漂洋过海时,被赌上的也有孩子们的人生。

  到现在为止,Charlie 都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那么果断,那么迅速地让他在制度上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个澳洲人。而就像当年默许母亲出国的选择一样,父亲再一次保持了沉默。在孤立无援中,Charlie 觉得父亲如果能长久的在澳洲生活,自己至少可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 Charlie 却发现父亲和自己一样,不想离开故土。

  就这样,小小的一个家庭,碎落在地球的两端。

  我不上学以后,我爸爸来过澳大利亚两次。我记得是 2010 年年初的时候,我爸爸第一次到澳大利亚。当时他们已经 8 年没有生活在一起了,经常爆发争吵。

  我爸爸各方面都不适应澳大利亚的环境。首先是语言不通,工作也没有着落。他大多数的白天时间跟我妈妈待在一起,在诊所里面,做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这种很初级的工作。

  我爸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回国了。

  我爸爸第二次过来的时候,我妈妈已经不想让他回国了,并且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努力,甚至把爸爸的护照给藏起来了。最后还是爸爸自己找了一个华人的旅行社订了机票,翻箱倒柜把他的护照给找出来,自己坐出租车走的。



  记得我爸爸跟我说,他已经很努力地想待在这边,但实在是无法忍受。

  他那次回国的时候,我是特别绝望的。因为我之前把很多希望寄托于他的身上,觉得如果他能够过来的话事情会变得好一些。但是他走了以后就真的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我爸爸回国以后,可能因为是在澳洲这一次的经历,使他感到这段婚姻已经无法持续下去,所以后来有传闻传到我妈耳中,我妈就告诉我我爸爸在老家又有了一个新阿姨,两人同居在一起。

  爸爸走后,我就觉得可能只能靠我自己去和我妈进行斗争。那个时候已经不是青少年的叛逆的那种状态,对于我妈妈一系列选择的不满情绪集中爆发了。

  于是那个时候我就天天在家里,连续两三个月不下楼。白天妈妈去上班的时候,我就在家里自由活动,然后等她回来了以后,我就桌子顶着我的房门。这样的日子可能持续了差不多一年多。

  在这一场和母亲的战役中,离开这个母亲强迫要求自己留下的国家,成了 Charlie 脑海中唯一的念头。



  终于,Charlie 决定再一次尝试说服母亲。在一次晚饭后,他做了十足的准备,走在母亲的面前,说出了自己多年来的想法。

  我很郑重地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妈妈谢谢你照顾我那么多年。但是我这个年纪了,你应该让我做自己的决定。我一定要回国,希望你能够支持我的选择。回国以后不管有多么艰苦的情况,哪怕是要降级,但是总比在澳洲这样干耗来的好”。

  然后我妈非常坚决地拒绝了我。她就坐在那静静地看着我,铁青着脸,不做答复。

  我首先感觉到一种很强烈的挫败感。我费尽喉舌,但你还是油盐不进。其次是对未来生活的无望。我有这样的一个妈妈,我的爸爸也支持不了我,我没有同学,我的学业也无从谈起。

  内心所有的愤恨,在那一瞬间就完全无法控制了。脑海一片空白了,我先把桌子给掀了,然后对我妈拳脚相加。我妈似乎也没有什么反抗,她没有躲闪。

  我记得我妈去一个朋友家住了两三周,在那三周里,我每天烧一顿饭,打游戏打到困得不行了就睡。进入了一种放任自流,万念俱灰的状态。而我妈妈可能也不想看到我这一副颓废的模样,所以尽可能的把自己沉浸在工作中。



   -7-转变

  回国的希望渐渐渺茫,家也在拉扯中支离破碎。更糟糕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已经没有学校愿意接受 Charlie 了。

  他再一次面临着命运的选择 —— 是继续和澳洲社会彻底脱轨,还是试图融入这块已经无法离开的异国土地?母亲虽然和 Charlie 没有什么交流,却费劲心思寻找愿意接受儿子的学校。在遭到无数的拒绝之后,这所学校终于出现了。这所高中开出条件,只要 Charlie 完成必要的考试,就给予了他”适度逃学“的自由。这让 Charlie 有了一点去学校的动力。

  当时其实也没有很明确地决定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好好上学。更多的是一种试试看的心态。那个学校对我非常宽容。比如说,我们学校有一个每周三去礼堂集会的传统,是所有学生必须要去的。但是我并不喜欢那种非常群体性的活动,所以我在那个时候被特许去见学校的心理医生与他洽谈,而不是去参加学校的活动。你可以说这是特殊待遇,但是我觉得给我了一些温暖的感觉。

  我在课堂上发言并不多,但是在课后和老师一对一地交流,我还是比较放松的。有比较喜欢的科目像政治、英语经济这些,在课后和老师的关系处的还都可以,然后他们也对我青眼相加。

  在 Charlie 的学习逐渐步入了正轨后,他和母亲也不再剑拔弩张。母亲有的时候会给 Charlie 做做针灸,两人也会一起去海边散散步。在他们关系缓和的同时,Charlie 的母亲也试图挽回自己的婚姻。

  我妈对于这段婚姻其实是非常执着的。她决定一个人回国,劝说我爸爸辞去国内的工作,永久定居到澳洲来。我妈妈成功了,两周之后她和我爸爸一起回来了。这是在我高二临近学年末的时候。



  我爸那次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裸辞了国内的工作。我爸爸显然是把自己的后路也断了,他不存在回国这个选项了。

  从一个很奇怪的角度来说,对于我来说,其实可以说是吞下了一颗定心丸。我和我妈都是澳大利亚国民,我爸也不可能回国去做他本来公务员的工作了,所以这种没有退路的强制性的稳定,可以说是给这个家庭稳住了阵脚。

  与此同时我非常清楚,那次我爸过来抛下了国内的一切,其实也是为了我。我肯定是我妈妈很大的砝码。这在给我很大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了一定的激励。

  -8-玫瑰色的故乡

  就这样,Charlie 依旧时常逃学,但总归是完成了所有必要的考试,进入了大学。虽然这个时候 Charlie 已经成年了,但是他的家庭才刚刚在澳大利亚稳定下来,再加上他尚未经济独立,此时如果想孤身一人回国,实现当年的愿望,他觉得并不现实。但与此同时,他对于故土的怀念却强烈依旧。所以大二的时候,他作为国际生来到北京大学交换。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对自己想象中的那片美好故土有了真实的接触。

  在北大我其实只从 9 月开学待到了 11 月,我基本就是一直在全国各地到处游玩的一个状态。

  在中国,我就觉得我一刻都不能停在原地,我一定要去不同的地方都看一看。看不同的山水,领略不同的人文风情。



  我记得 10 月份的时候,金秋的大兴安岭,上百公里的旅程上,黄杉树和青松林。我记得 10 月份在中蒙边境的额尔古纳河上的晨雾,我记得丙中洛的雪,和怒江的波涛。我记得在老村长家喝酒,很难喝,但是我一个人把它喝完,然后喝醉了;我记得在黄山等待日出,看到金光洒满整个山野。

  不管到哪个地方,我觉得我跟当地人都能够很轻松很自如地交流,建立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使是大家互不相识,但依然能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种东西是我在澳洲最缺乏、之前完全没有感受到的。

  这一路上的经历我对中国的理解,不是在游戏中很模糊的、相对抽象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由一种抽象的民族认同感,变成了更加具体的人,更加具体的实物,更加具体的山川河流,而这种归属感是很难磨灭以及改变的。

  这种国籍和自我认同之间的断层曾经是困扰我很久的一个心结。现在回头看时,因为换澳洲国籍所造成的矛盾,或许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国籍本身,而是源自我在澳大利亚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以及我对我妈妈私自替我决定国籍的恨意。

  当那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开始能够相对平静地审视国籍的问题。我认为虽然国籍和护照是穿越国境线时不可或缺的帽子,但这也是我在生活中扮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所戴的帽子中的其中一个,它远远不能定义为我作为一个个体的全部。

  最近我在吹一首曲子叫做《秋江夜泊》,这是一首萧的曲子。这首曲子是由《枫桥夜泊》那首诗的诗意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吹奏时的情绪使我有一种超脱的感觉——融入诗中的那种感觉。

Source



坦桑尼亚小说家古纳获颁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文 / 林煇智

10/07/2021

瑞典学院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扎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取自诺贝尔奖面簿)

(早报讯)瑞典学院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扎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以表彰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法新社报道,瑞典学院说,古纳在桑给巴尔岛长大,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难民来到英国,”由于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文化和大陆之间的鸿沟中的难民的命运进行了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渗透”而受到表彰。古纳以英文写作,知名作品包括《天堂》。



瑞典人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文学奖是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该奖项由瑞典学院从1901年起颁发,截至2020年,已有117人获此殊荣。

Source



Abdulrazak Gurnah wins the 2021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Zanzibari novelist becomes first black African writer in 35 years to win prestigious award

By Alison Flood

10/07/2021

‘The theme of the refugee’s disruption run throughout his work’ … Abdulrazak Gurnah. Photograph: Simone Padovani/Awakening/Getty Images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as been awarded to the novelist Abdulrazak Gurnah, for his “uncompromising and compassionate penet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lonialism and the fate of the refugee in the gulf between cultures and continents”.

Gurnah grew up on one of the islands of Zanzibar before fleeing persecution and arriving in England as a student in the 1960s. He has published 10 novel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short stories. Anders Olsson, chair of the Nobel committee, said that the Gurnah’s novels – from his debut Memory of Departure, about a failed uprising, to his most recent, Afterlives – “recoil from stereotypical descriptions and open our gaze to a culturally diversified East Africa unfamiliar to many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No black African writer has won the prize since Wole Soyinka in 1986. Gurnah is the first black writer to win since Toni Morrison in 1993.

Gurnah’s fourth novel, Paradise, was shortlisted for the Booker prize in 1994, and his sixth, By the Sea, was longlisted in 2001. Olsson said that Paradise “has obvious reference to Joseph Conrad in its portrayal of the innocent young hero Yusuf’s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darkness”.

“[Gurnah] has consistently and with great compassion penetrated the effects of colonialism in East Afric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lives of uprooted and migrating individuals,” Olsson told journalists in Stockholm.



Gurnah, who was in the kitchen when he was informed of his win, said that he believed it was a wind-up.

“I thought it was a prank,” he said. “These things are usually floated for weeks beforehand, or sometimes months beforehand, about who are the runners, so it was not something that was in my mind at all. I was just thinking, I wonder who’ll get it?”

“I am honoured to be awarded this prize and to join the writers who have preceded me on this list. It is overwhelming and I am so proud.”

His longtime editor, Alexandra Pringle at Bloomsbury, said Gurnah’s win was “most deserved” for a writer who has not previously received due recognition.



 Photograph: Jonathan Nackstrand/AFP/Getty Images

“H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living African writers, and no one has ever taken any notice of him and it’s just killed me. I did a podcast last week and in it I said that he was one of the people that has been just ignored. And now this has happened,” she said.

Pringle said Gurnah had always written about displacement, “but in the most beautiful and haunting ways of what it is that uproots people and blows them across continents”.

“It’s not always asylum seeking, it can be so many reasons, it can be trade, it can be commerce, it can be education, it can be love,” she said. “The first of his novels I took on at Bloomsbury is called By the Sea, and there’s this haunting image of a man at Heathrow airport with a carved incense box, and that’s all he has. He arrives, and he says one word, and that’s ‘asylum’.”



Pringle said Gurnah is as important a writer as Chinua Achebe. “His writing is particularly beautiful and grave and also humorous and kind and sensitive. He’s an extraordinary writer writing about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Afterlives, published last year, tells the story of Ilyas, who was stolen from his parents by German colonial troops as a boy and returns to his village after years fighting in a war against his own people. It was described in the Guardian as “a compelling novel, one that gathers close all those who were meant to be forgotten, and refuses their erasure”.

“In Gurnah’s literary universe, everything is shifting – memories, names, identities. 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his project cannot reach completion in any definitive sense,” said Olsson. “An unending exploration driven by intellectual passion is present in all his books, and equally prominent now, in Afterlives, as when he began writing as a 21-year-old refugee.”Afterlives by Abdulrazak Gurnah review – living through colonialismRead more



Maya Jaggi, critic and 2021 Costa Prize judge said: “Gurnah, whom I first interviewed for the Guardian in 1994, is a powerful and nuanced writer whose elliptical lyricism counters the silences and lies of imperial history imposed when he was a child in east Africa. His subtle oeuvre is as robust about the brutal flaws of the mercantile culture he left as the atrocities of British and German colonialism, not least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random acts of terror’ he experienced as a black person in Britain – converting them into a comic triumph in his 1988 novel Pilgrims Way.”

Gurnah was born in 1948, growing up in Zanzibar. When Zanzibar went through a revolution in 1964, citizens of Arab origin were persecuted, and Gurnah was forced to flee the country when he was 18. He began to write as a 21-year-old refugee in England, choosing to write in English, although Swahili is his first language. His first novel, Memory of Departure, was published in 1987. He has until recently been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Kent, until his retirement.

Worth 10m Swedish krona (£840,000),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goes to the writer deemed to be, in the words of Alfred Nobel’s will,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produced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 in an ideal direction”. Winners have ranged from Bob Dylan, cited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to Kazuo Ishiguro “who, in novels of great emotional force, has uncovered the abyss beneath our illusory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According to Ellen Mattson, who sits on the Swedish Academy and the Nobel committee: “Literary merit. That’s the only thing that counts.”



The Nobel winner is chosen by the 18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 an august and mysterious organisation that has made efforts to become more transparent after it was hit by a sexual abuse and financial misconduct scandal in 2017. Last year’s prize went to the American poet Louise Glück – an uncontroversial choice after the uproar provoked by the Austrian writer Peter Handke’s win in 2019. Handke had denied the Srebrenica genocide and attended the funeral of war criminal Slobodan Milošević.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has been awarded 118 times. Just 16 of the awards have gone to women, seven of those in the 21st century. In 2019, the Swedish academy promised the award would become less “male-oriented” and “Eurocentric”, but proceeded to give its next two prizes to two Europeans, Handke and Polish writer Olga Tokarczuk.

Source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时间:周二到周五 晚间
5:30-7:00(西部)
8:30-9:30(东部)

重播:第二天
上午9:00(西部时间)
中午12:00(东部时间)

周二: 遗嘱和授权书(Lisa讲)

周三: 数据泄露和个人身份保护&事业机会说明会

周四:北美常见法律问题(讲员Irene )

周五:小企业法律和员工福利(晶旌)

Zoom 6045004698,

密码:请扫码进群

另外:周三6:30(西部时间)美国专场
定期邀请美国律师联合讲座

Zoom 951 9092 9213

密码:请扫码进群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jpg